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

成年人输注红细胞悬液≥20 0 U 或 0 3 U / kg 体重ꎮ
对照组:给予一般输血ꎬ为 24 h 内输血量<大量输血
标准ꎮ
1 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
间ꎻ(2) 观察两组输血前、输血后 1 d 和输血后 3 d
凝血功能指标变化ꎬ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
血患者 86 例ꎬ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 43 例与对照组 43 例ꎮ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给氧治疗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ꎬ同时密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ꎬ首先给予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患者血液容量ꎬ防止由于患者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ꎮ 对照组给予一般输
血ꎬ观察组给予大量输血ꎮ 比较两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ꎬ输血前、输血后 1 d 和输血后 3 d 凝血功能变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比性ꎮ
立静脉通道ꎬ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ꎬ首先给予
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患者血液容量ꎬ防止由于患者
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ꎮ 观察组:给予大量输血ꎬ指患
者 24 h 内输注红细胞悬液 10 0 Uꎬ我国 1 0 U 主要
指为 200 ml 血液获取的红细胞ꎬ国外 1 0 U 主要指
为 400 ml 血液获取的红细胞ꎮ 大量输血为 24 h 内
患者 86 例ꎮ 纳入标准:(1) 接受输血者均伴贫血和
低血容量休克ꎬ同时符合者ꎻ(4) 经医院伦理
委员会批准ꎮ 排除标准:(1) 合并糖尿病者ꎻ(2) 非
创伤失血性休克者ꎻ(3) 行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者ꎻ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 ̄贵州省人民医院科技联合基金项目( 黔科

〔2〕
ꎮ 严重创伤失血会引起人体血红蛋白降低和
红 细 胞 数 量 减 少ꎬ 导 致 机 体 缺 氧ꎬ 威 胁 患 者 生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㊃专题研究㊃∗通讯作者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Effect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Platelet Cou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刘冬梅(LIU Dong-mei )1,仵高强(WU Gao-qiang )2∗(1.西安市高陵区医院检验科,西安,710200;2.渭南市富平县医院检验科,渭南,711700;1.Department ofLaboratory medicine ,The Hospital of Gaoling district ,Xi'a n ,710200,China ;2.Department ofLaboratory medicine ,The Hospital of Fuping County ,Weinan ,711700,China )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㊂方法㊀以需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㊂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及PLT 水平㊂结果㊀两组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㊁凝血酶原时间(PT)㊁凝血酶时间(TT)㊁纤维蛋白原(Fbg)㊁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aPTT㊁PT㊁TT 水平升高㊂Fbg㊁PLT 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㊀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可对凝血功能造成干扰,需密切监测患者凝血指标,防止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㊂关键词:㊀大量输血;严重创伤;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中图分类号]R311.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6213(2020)06-1006-02㊀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创伤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1]㊂机体在受到严重创伤后,病情多较危急,一般伴有肢体损伤㊁骨折或大量出血等,患者失血量过多造成血液红细胞大量流失,血液载氧量减少,导致机体的缺氧,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㊂临床对于严重出血患者多利用输血进行治疗,可有效补充患者体内的血容量,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㊂输血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然而在输血过程中输注的血液成分含有大量的晶体胶体液及无凝血因子的血液,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围术期死亡[4],因此应加强对严重创伤患者输血的研究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象㊂纳入标准[4]:存在输血适应证;无输血过敏反应;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㊂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心㊁脑血管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㊂对照组60例,年龄20~47(33.29ʃ4.39)岁,男35例,女25例,受损部位:四肢20例㊁髋部8例㊁骨盆7例㊁腰部25例,损伤原因:跌倒伤13例,爆炸伤10例,钝器伤22例,交通事故伤15例㊂观察组60例,年龄19~45(34.09ʃ4.40)岁,男38例,女22例,受损部位:四肢21例㊁髋部9例㊁骨盆6例㊁腰部24例,损伤原因:跌倒伤14例,爆炸伤11例,钝器伤20例,交通事故伤15例㊂两组年龄(t =0.814,P =0.418)㊁性别(χ2=0.315,P =0.575)㊁受伤部位(χ2=0.181,P =0.981)㊁损伤原因(χ2=0.180,P =0.98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㊂1.2㊀方法㊀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输血治疗,实施常规输氧,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㊂应用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血容量,纠正患者失血过多㊂对于失血量超过1000mL 的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㊂观察组:大量输血,12h 内输血量超过或等于自体总血量;短时间内输血量超过或等于循环量的3/4㊂对照组少量输血治疗,未达到观察组标准㊂1.3㊀观察指标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 )㊁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㊁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㊁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全自动血凝分析);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㊂1.4㊀统计学处理㊀数据分析用SPSS 23.0㊂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 χ2 检验㊂计量资料用 ʏx ʃs 表示,用t 检验㊂P <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㊃6001㊃㊀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20Vol 26No 6㊀2㊀结㊀㊀果2.1㊀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表1)㊀两组治疗前aPTT㊁PT㊁TT㊁Fbg㊁PL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PTT㊁PT㊁TT水平升高㊂Fbg㊁PLT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㊂表1㊀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组别naPTT(s)前后PT(s)前后TT(s)前后观察组6034.21ʃ4.1139.93ʃ7.8311.80ʃ1.8915.89ʃ1.7918.97ʃ2.9721.97ʃ2.95对照组6034.19ʃ4.1834.28ʃ5.3011.85ʃ1.9112.72ʃ1.6818.89ʃ2.8819.18ʃ2.78组别nFbg(g/L)前后PLT(ˑ109/L)前后观察组603.92ʃ0.793.02ʃ0.68194.38ʃ6.66129.78ʃ7.42对照组603.94ʃ0.813.51ʃ0.71198.73ʃ6.82180.02ʃ7.623㊀讨㊀㊀论输血是纠正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微环境稳定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保证患者可顺利接受治疗的主要措施[5]㊂输血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失血过多引起的贫血,有效保证患者机体的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6]㊂然而在治疗期间发现,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可造成患者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进而可引起体温降低,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阻碍手术的进一步开展㊂本文结果显示,输血治疗前凝血相关指标aPTT㊁PT㊁TT㊁Fbg㊁PLT等水平未见差异,输血后两组aPTT㊁PT㊁TT水平均升高,PLT㊁Fbg水平降低,并且大量输血患者改变明显,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在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组织液转移至血管内,引起血管内血液被稀释㊂PLT的趋附性较强,是以出血后出血部位PLT大量聚集,造成血小板的大量消耗,是以输血后PLT浓度降低㊂严重创伤患者血液流失后,凝血因子含量降低,机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紊乱,易引起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并可导致患者发生消耗性凝血病㊂因此在给予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应注意患者保暖,并重视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现象,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㊂参考文献[1]㊀冯颖颖.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030(006): 623-626.[2]㊀邹秀兰.分析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性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9,000(010):282-282.[3]㊀盛智伟.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009(017):P.33-34.[4]㊀张妍杰.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 59-60.[5]㊀张斌.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计数动态监测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3):84-85.[6]㊀李泽林,杨海鸥,杨枝.严重创伤失血患者接受大量输血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分析[J].健康周刊, 2018,000(010):10-11.(收稿日期:2020-07-10)㊃7001㊃㊀血栓与止血学2020年第26卷第6期。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02T14:44:43.2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何玉芳[导读] 探讨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何玉芳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以72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为对象,分为A组与B 组,各36例,A组应用一般输血,B组应用大量输血,对比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

结果B组输血后1天、3天的APTT、PT水平高于A 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B组输血后1天、3天的钾离子水平、钠离子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应用大量输血,可造成凝血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大量输血;老年;严重创伤;凝血功能;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sodium and potassium ion leve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Methods 72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3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gener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group B received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the levels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APTT and PT in group B at 1 and 3 day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ions in group B at 1 and 3 day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Large amounts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can cause disorde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water and electrolyte.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monitor all indexes to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ld age; Severe trauma; Coagulation function;前言严重创伤表示收到不可抗拒外力作用引起多发性系统与脏器损伤,多伴随脏器功能障碍、全身反应,以及大出血、意识障碍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威胁生命安全[1]。

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张颖;任惠彦;郑燕蓉【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5-05首钢医院收治的85例需大量输血患者(≥1200 ml)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对受血者的血细胞计数值(HGB、HCT、PLT等)、血凝指标值(FIB、APTT、PT等)进行测量,观察各数值变化,以分析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PLT值明显降低,且术后第3天仍未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HCT值、HGB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受血者的HCT、HGB值较术前水平高.术后第1天,患者的FIB值明显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患者的FIB值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PT、TT、APTT均较术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受血者的PT、TT、APTT值较术后第1天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受血者血小板显著减少,凝血功能大幅度下降,应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可能的凝血功能障碍.【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6(027)004【总页数】3页(P353-355)【关键词】受血者;凝血功能;大量输血【作者】张颖;任惠彦;郑燕蓉【作者单位】10014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输血科;10004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输血科;10004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输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近年来,创伤造成的机体损伤与死亡人数骤增,已成为中年人群的常见致死原因[1]。

患者若失血过多,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就会大幅度下降,携氧能力也将减弱,从而造成大脑缺氧、失血性休克,故须大量输血,以提升微循环灌注,从而获取最佳救治时机。

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0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0028作者简介:孙立涛(1980-),男,汉族,河南新野人,主管检验师,学士。

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创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多由外部暴力所致,常见包括车祸伤、高空坠落伤以及击打伤等,且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患者比例逐年攀升。

创伤患者病情凶险、伤势重,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失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缺氧[1]。

若处理不及时或得不到及时补充,将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强调针对创伤患者早期应给予大量输血,以挽救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

然而相关研究发现,输注大量的红细胞、晶体液体会稀释凝血因子,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2],甚至累及到其他器官功能,影响患者预后。

C 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临床常见炎症因子指标,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感染诊断指标,当组织细胞受损时会呈现上升趋势,对上述指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炎症介质活动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虽然大量输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然而大量输注不含凝血因子的血液成分可能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对凝血功能指标的监测便于掌握患者出血风险,评估止血效果,为临床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争取更多的时间。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孙立涛(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量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大量输血)和对照组(40例,少量输血)。

创伤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
和传统的观念不同, 现在认为创伤性凝血病是 多 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涉及损伤严重度、失血、 凝血底物消耗、纤溶、低体温、低钙血症、酸中毒、 机 体对创伤及后续治疗的反应等等 。具体病的发病机制
1)组织损伤是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基础 2)休克是创伤早期发生凝血病的重要原因 3)血液稀释 4)低体温 5) 酸中毒 6) 炎症反应
精选课件
9
发病机制-2
2.2 休克是创伤早期发生凝血病的重要原因
在组织低灌注时,内皮细胞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增多,导致机体抗凝活 性增强。
在一组208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那些损伤程度虽然严重但没有休 克者大多未表现有凝血病。
精选课件
10
发病机制-3
2.3 血液稀释 创伤失血可以直接丢失凝血因子, 体液从细胞内和组织间隙向血管内转移, 后续的大量液体复苏都导致凝血因子稀释。
创伤性凝血病
精选课件
1
全球每年超过500万患者因多发创伤死亡,其
中多发创伤性大出血及创伤性凝血病是导致患者死
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多发性创伤的患者中三分
之一存在创伤性凝血病。
精选课件
2
创伤性凝血病概念及诊断标准
概念:严重创伤导致组织损伤,引起机体出现以凝 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多元性 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1.凝血、纤溶等相关指标的常规监测,包括 血PT、PTT、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PDP) 等等, 根据病情必要时每2 ~4 h 重复检查。
精选课件
16
3 早期识别和进行有效的监测
2. Vincent等人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3】发现, 血lac浓度对于预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及判断液 体反应性是早期而客观的指标,因此应动态监测lac 水平的变化,且应早期使血lac达到正常范围。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_概述说明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_概述说明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大量输血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大量的血液制品,以弥补体内失血过多或造成失血倾向的状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严重创伤、手术、恶性肿瘤等情况下。

虽然输血可以有效地提供丢失的血液组分和维持循环功能,但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出血倾向。

本文将针对大量输血导致的出血倾向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相关处理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醒医务人员关注并妥善应对输血所引起的问题,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处理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措施。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二章:背景知识,包括对大量输血和出血倾向的定义及原因进行阐述,并介绍与大量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第三章:出血倾向处理措施的介绍,包括实验室检查和评估方法、输血指征和策略,以及药物治疗及干预措施的详细说明。

第四章: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分享,包括高风险患者的预防与管理方案、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与优化,以及护理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等。

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述内容,并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并提供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分享。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以提升大量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也希望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

2. 背景知识:2.1 大量输血的定义和原因: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大量的血制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手术失血、创伤、严重贫血以及某些特定疾病导致的出血等情况。

大量输血的目的是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2.2 出血倾向的原因和影响:出血倾向是指机体出现异常易于出血或无法停止出血的情况。

引起出血倾向主要有以下原因:凝血功能缺陷、凝血酶原活化剂过多、抗凝系统功能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增加等。

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编辑 曲 莉)
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袁 杰 石 天 罗 艳 (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输血科,湖北 恩施 445000)
〔关键词〕 输血;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3) 01-0207-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3. 01. 102
患者。 1. 2 方法 观察三组别输血前 ( 术前 2 h 内) 、后 ( 术后 2 h 内) 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具体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 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纤 维蛋白原( Fib) 及血小板计数( PLT) 。 1. 3 实验室检查 PT、APTT、Fib 的检测仪 器 为 Stago-STACompactCT,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为 Sysmex- XT-1800i,均使用仪 器公司配套试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3. 0,组间分析比较 采用 t 检验,均值以 x ± s 表示。
术前
术后
219 ± 86 207 ± 91
223 ± 84 187 ± 721) 211 ± 97 85 ± 652)
表 1 三组别输血前后2 B 组 42 C 组 25
PT( s)
术前
术后
14. 9 ± 2. 3 15. 1 ± 2. 6
14. 2 ± 2. 4 15. 3 ± 2. 61) 14. 6 ± 2. 1 25. 8 ± 5. 62)
APTT( s)
袁 杰等 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第 1 期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目的分析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诊的10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源进行回顾,研究主要是以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及红细胞比例,比例单位设置为100 ml∶1 U,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3,n=30)、中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2,n=36),高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1,n=34),对比三组患者在输注FFP与CRBC之后的临床反应,观察患者3项凝血指标及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在大量出血之后,中比例及高比例组患者的3项血凝指标明显优于低比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患者大量出血之后,对患者输入适当血浆及红细胞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凝血功能不受到影响。

标签: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大量输血;凝血功能;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大出血,同时伴随各类手术比率的增加,需要对患者施以大量输血,借以保障患者生命。

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能够确保其生命安全,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不是所有患者的受血量都是一样的,如果输血过多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凝血因子稀释、血小板减少、血容量降低等等,继而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引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诊的10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源进行回顾,研究主要是以入院24h内输入血浆及红细胞比例,比例单位设置为100 ml∶1 U,将100名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低比例组、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这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23~68岁,年龄平均值为(39.7±10.6),车祸患者45例,外伤大失血28例,高处坠伤15例,产后大出血8例,心脏手术输血4例。

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

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

---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响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响严重创伤、心血管大手术或脏器移植手术时因大量失血而需要大量输血。

所谓大量输血指的是一次输血量大于 2500ml,或 24 小时内的输血量到达或超过 5000ml.保存在 1~6℃含有枸橼酸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引起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pH 下降、红细胞内 ATP、2,3-DPG含量降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破坏等变化,因此大量输血除下一节中提到的并发症外,还能引起病人代谢状况的显著改变,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一〕低体温大量快速输入冷藏血液可引起严重的低体温,对开胸或开腹手术的病人尤其严重。

低体温增加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损害血小板的功能,当深部体温低于 34℃时血液失去其凝固性。

如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血,当导管尖端接近窦房结时可导致致命的心律紊乱。

〔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库血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大量快速输血在理论上可引起高钾血症。

但临床上很少真正发生高钾血症,除非输血速度超过 l00~150ml/min.通常情况下病人因失血性休克等需快速输血时,体内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增加,因此,如无肾功能不全,往往导致低钾血症。

由于抗凝剂枸橼酸钠转化成碳酸氢钠,大量输血可引起碱中毒。

碱中毒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其对组织摄氧的影响视碱中毒的程度而不同。

轻度碱中毒时,由于其同时促进糖酵解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2,3-DPG浓度,抵消了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增加的不良作用。

严重碱中毒时那么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显著增加,可导致组织缺氧。

当输入大量库血时,因血浆的酸度和钾离子浓度增高,可引起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假设机体代偿功能良好,可迅速自行纠正,否那么酸中毒可持续开展。

大量快速输血时,不同的病情可产生不同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的判断有赖于及时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测。

〔三〕枸橼酸中毒当病人在低体温、肝功能障碍和休克时,机体对枸橼酸的代谢减慢,在输人大量含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血液或血浆时可发生枸橼酸中毒,其毒性主要是离子钙被过分结合所致。

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与处理

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与处理

纤维担保浓度测定 大失血后输血
过程中随着血流的不断稀释,纤维蛋白常是 最先缺乏的凝血成分,因此纤维蛋白原浓度 的测定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变 化。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缘的浓度在 0.5_1g/L的范围内即可保持正常凝血,但有 学者建议将围手术期纤维蛋白浓度保持在 1g/L以上。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与失血量 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大出血的患者常会存在血液稀释,低 血容量,低体温,甚至代谢性酸中毒等干 扰凝血功能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 用可能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凝血机能,
并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 并发症的发生。有报道,MT患者的死亡 率约为40%,且与输入悬浮红细胞的量 有关,而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死亡 率则超过75%。
第二, 评价凝血功能必须考虑血小板的 功能以及血小板与凝血级联反应的相互作 用。由于只是对分离的血浆进行检测, PT及 APTT只能提供凝血系统的一部分信息。
第三, 不同试剂, 不同实验室的测 试结果差与异较大。
第四, 传统实验室检验虽较易实施, 但得出结果一般需要45到60分钟。
凝血弹性描记图(TEG)
血细胞量和质的正常 血管结构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正常 血液流变学的正常
消除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因素
若存在酸中毒,低体温甚至 DIC等严重干扰凝血功能的因素。 将使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 机制复杂化, 很难单纯依靠补充凝 血成分来改善凝血功能。因创伤 而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 休克持续 时间及酸中毒的程度比大出血量 更重要的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 因素。因此, 应该通过
用法:冷沉淀用量为1U/7_10Kg,对对于 大量失血的病人,可使用纤维蛋白原增加约 0.50g/L。
注意:输冷沉淀不需要按ABO相容性,但 由于每单位冷沉淀物中存在10_20ml血浆, 最好用ABO相容的。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崔允霞【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的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为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严重骨折患者70例,根据输注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进行分组,分为低比例组(n=21)、中比例组(n=26)、高比例组(n=23).比较三组输血前,输血后第1、3、5天时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三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脉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第1天时PT、APTT较输血前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但中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低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低比例组;高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中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中比例组(P<0.05).结论在采用成分输血对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实施抢救时,应避免输入不合理的血液成分而影响凝血功能,在大量输血早期将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按1:1的比例输注,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FIB水平和PT、APTT变化情况,若血小板减少,可将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按1:1:1的比例输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1【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血浆;红细胞;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作者】崔允霞【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1严重创伤患者多数因伤情严重,失血过大而需大量输血进行抢救。

虽然大量输血对挽救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体温降低、凝血因子稀释、血小板和血容量减少等问题。

这些因素极易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影响患者预后[1]。

研究表明,大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以适当比例输注可有效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减少病死率,报道如下。

大量输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预后的影响

大量输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预后的影响

大量输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大出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

根据血浆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分为a(n=50)、b(n=50)、c组(n=50),将单位比例设置在100 mL/1 U,a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3),b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2),c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1)。

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输血情况及出院时间和死亡率。

结果:输血前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量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时间均延长,且a>b>c(P<0.05),FIB下降,相较输血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FIB高于ab两组(P<0.05)。

大量输血后,三组患者的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冷沉淀量均不存在统计学含义(P>0.05)。

大量输血后,abc组患者出院时间及死亡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时,把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控制在1:1的比例,能够明显预防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且不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

【关键词】大量输血红细胞血浆不同比例凝血功能当今社会生活中,随着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导致的外伤、急性大出血、器官移植、心脑血管手术的患者增多,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用来保障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应用中,大量输血虽然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在某种角度分析才在很多弊端,例如血小板降低,血容量下降等。

如不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严重可能危急生命。

有研究发现,合理的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比例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1]。

骨外伤手术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骨外伤手术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本研 究发现输血前H B (7 土1.) g ,H t(. ±01), G 5. 9 8 9 / L c 03 . 2 0
P T (3 .±4 .) ×1 ;输血后HG (49 38 gL,H t L 15 8 57 0/ L B 7.±2 .) / c
采用 S S 1.进 行统计 学分 析 ,计量资 料采 用平均 数 士标准差 P S 0 3 表示 ,进行t ;计数资料 采用 检验 ,以 检验 尸<0 1 6 ;R4 .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4 (0 2 6 0 8- 2 6 1 89 2 1)2 - 54 0
严 重外伤及外 科手术过程 中均会导致患者 大量 失血 ,严重 者甚至 出现失 血性休克死亡 ,因此快速而安全 的输血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 。 但是 输注大量的成分 血在补充血 细胞 的同时 ,对患者 的凝血功能会造 成一 定影响 ,甚 至死亡 。我们通 过对 骨伤患者大量 输血 ,研究对凝血
碍 , 防 止 DI 发 生 。 C
< 0O ) . 。结论 大 5
量输 血是抢 救 骨外伤 大出血 生命 的重要 手段 ,但要 注意在输 血 的 同时监测 凝血指 标 ,必要 时补 充血 小板和新 鲜 冰冻血 浆 ,防止凝 血功 能障 【 关键 词 】骨 外伤 ;手 术 ;输 血 ;凝血 功 能 ;血 小板 ;安 全
5 ・临床研究 ・ 8 4
S p m e 21,o1, o 6 et br02V 10N . e . 2
骨外伤手术大量输血对 凝血功 能影 响的研究
吴莉 青
( 浙江省富 阳市 中医骨伤医院检验科 ,浙 江 富阳 3 10 ) 14 0
【 要 】 目的 对 骨 伤 惠 者 大量 输 血 ,研 究对 凝血 功 能 的 影响 ,为 临床 输 血安 全提 供 理 论指 导 。方 法 对 惠者 输 血 前后 A T 、P 、T 、 摘 P T T T

血小板计数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

血小板计数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

血小板计数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討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钙离子(Ca2+)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输血治疗的104例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量1000~2000 mL的50例大出血患者为输血组,输血量≥2000 mL的54例大出血患者为大量输血组,另选54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

两组输血1 h后,分别检测各组的PLT和Ca2+浓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在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中PLT和Ca2+均无相关性(r=0.058,P=0.512;r=0.061,P=0.384)。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LT、Ca2+浓度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独立相关。

(OR=0.134,P=0.019;OR=0.140,P=0.008)。

与输血组相比,大量输血组的低血小板血症和低血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6.563,P=0.000;字2=35.884,P=0.000)。

结论:PLT和Ca2+浓度可作为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风险评估指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输血治疗的104例创伤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输血量1000~2000 mL的50例大出血患者为输血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7~84岁,平均(50.02±31.35)歲;体重41~88 kg,平均(63.95±27.12)kg;外伤12例,车祸8例,坠跌6例,消化道大出血10例,其余为复合伤14例;严重创伤程度评分(ISS)分数平均为(19.26±5.12)分。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 ma s s i v e t r a n s f u s i o n , MT ) 一 般定义 为¨ : ( 1 ) 在 1 2 h
血 量 <1 0 0 0 ml 。致 伤 因素原 因 : 交 通事 故伤 1 8例 , 坠
跌伤 2例 , 爆炸伤 2例 , 钝器伤 4例。致伤部位 : 四肢 损伤 4 例; 髋部及骨盆伤 l 4 例; 腰部损伤 2 例; 多发伤
血 功 能 障碍 。 危 及 患者 生命 。
【 关键词 】 严重创伤 ; 大量输血 ; 凝血功 能
【 中图分类号 l R 6 4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4 ) 0 6 ~ 0 8 4 5 — 0 4
现代 创伤 患 者大 多 伤 情 严 重 , 失 血 量 大 。早 期 大 量 输 血是 救 治 危 重 患 者 的 主 要 手 段 之 一 。大 量 输 血
论 著 ・
大 量 输 血 对 严 重 创 伤 患 者 凝 血 功 能影 响 的研 究
刘颖 曹建 明 彭阿钦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7 年1 2月至2 0 0 9 年1 2
月收 治的 2 6例需要输血 患者的 临床 资料 。需要 大量输 血严重创伤 患者 ( 治疗组 ) 1 3例 , 其 中男 9例 , 女 4例 ; 平均 年 龄3 5岁 ; 创伤严 重度评分 ( I S S评分) 平均 为 2 1 . 3 8分。对照组 l 3例为 需要 少量输血创 伤 患者 , 其 中男 8例 , 女 5例 ; 平均年龄 3 6岁 ; I S S评 分平均为 1 6 . 0 0分 。对 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 第 1 、 3 、 5天凝血四项 [ 凝 血酶原 时间( ) 、 活化部 分凝血 活酶时间( A P T I ' ) 、 凝血 酶时间( 1 T r ) 、 纤维蛋 白原 ( F I B) ] 及血 红蛋 白浓度 ( H G B) 、 血 小板 计数( P L T ) 等项 目进 行检测 , 进行统计 学比较 。结果 大量输血前 与对 照组比较 , P T 、 A P I T 、 . r r 、 F I B及 P L T各 项数 值无统计 学意义(P > 0 . 0 5 ) ; 大量输血后第 1天 与对照 组 比较 , f r r 、 A T I ’ 、 1 - r显 著延 长(P < 0 . 0 5 ) , F I B及 P L T较 输 血前 显著 降低 (P < O . 0 5 ) ; 大量输血后第 3天与对照组 比较 , P T 、 A P T F 、 T T 、 F I B及 P L T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血 小板、 纤维蛋 白 原数值 大幅升高 , 但血 小板数值仍然较低 ; 大量输血后 第五 天与对 照组 比较 , P r r 、 A nT、 1 ' r 、 nB及 P L T差异无 统计 学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

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创伤大量输血方案旨在有效处理因严重创伤而引起的大量出血,以确保患者在该危急时刻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快速评估和诊断在启动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之前,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快速评估和诊断。

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的询问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快速确定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和出血的原因。

这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并加快治疗进程。

二、快速开通静脉通道在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中,快速开通静脉通道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医护人员能够迅速输送血液和药物,以满足患者紧急需求。

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粗号导管,如16号至18号,以保证血液快速输送。

三、合理使用血液制品血液制品是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实施该方案时,应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各类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浓缩物、新鲜冰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护人员可制定出合适的输血比例和补充速度。

四、早期应用凝血因子由于创伤引起的大量失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早期应用凝血因子也是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可以有效避免因凝血功能异常而引发的并发症和继续脱落。

五、维持体温等环境因素在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中,维持患者的体温和其他重要的环境因素同样至关重要。

由于大量失血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甚至休克,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保温毯、温暖输液等,以确保患者的体温稳定。

六、监测和调节补液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在输血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补液情况进行监测和调节。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补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率和种类,以保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七、积极处理并发症在创伤大量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输血相关的肺损伤、过敏反应等。

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综上所述,创伤大量输血方案作为一种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策略,在紧急时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我国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通过调研将大量输血定义为:成人患者在24h 内输注红细胞悬液≥ 18U(我国1U红细胞悬液由200ml全血制备)或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 0.3 U/kg(体重)。

尽管大量输血在救治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起了关键作用,但大量输血带来与常规输血许多不同的特殊问题,处理好这些并发症,能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1、低体温是大量输血的常见并发症,复苏时快速或大量输注库存血,可使受血者体温下降,引起心律失常,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并且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低体温还可增加红细胞变形,影响正常凝血机能。

应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库存血经过复温处理后,再行输入。

2、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应高度重视大量输血引起的输血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对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在凝血障碍发生之前,预防性的补充。

另一种认为应该根据有无临床出血征象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等检查结果决定。

大量输血后容易引起凝血障碍导致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建议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创伤患者本身存在引起MODS的潜在危险,由于大量输血和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毒性作用,MODS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应密切监测并保护各脏器功能。

4、高(低)钾血症在大量输血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血钾情况。

5、酸中毒短期内输入大量库存血,肝、肾不能充分代谢和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但一般来讲,只要患者肝、肾功能正常,酸中毒的状况可以很快逆转。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活酶类物质大量释放入血,库存血中的细胞破坏后亦释放促凝物质,易引起DIC。

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形成大量的微血栓,导致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因此尽量输注新鲜血、血浆,同时配合应用抗凝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岳锦锐穆万洋李蔡华邓小倩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于机体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严重创伤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大量输血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少量输血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输血后
1d,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给予大量输血干预,会对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输血量。

【关键词】严重创伤;大量输血;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276-02
输血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手段之一,更是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干预措施。

但是从严重创伤患者输血情况分析来看,对于大量输血这一方式存在一定的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大量输血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如果对于输血剂量控制不当,不仅影响临床救治效果,还会进一步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对此,为了探究大量输血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研究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8月,选择严重创伤患者60例(包括高坠伤、车祸伤、刀刺伤、产后大出血等)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岁-70岁,平均(49.24±5.82)岁;就诊时间为1h-5h,平均(2.10±1.57)h。

将其分为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
(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