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想到现实中国大飞机发展思路变迁

合集下载

对国产飞机发展的建议

对国产飞机发展的建议

对国产飞机发展的建议
国产飞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为了提高国产飞机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自
主研发能力,包括飞机设计、发动机制造、航电系统等方面。

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提高制造工艺水平:飞机制造是一个高度精密和严格的过程,
需要不断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保证飞机的质量和可靠性。


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合作,可以引
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产飞机的整体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国际航空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航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4.推进航空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建设航空产业园区、航空小镇等
形式,推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为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加强市场需求开发:为了提高国产飞机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加
强市场需求开发,了解客户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
服务。

同时,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国产飞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国产飞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推动国产飞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航空工业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其发展备受瞩目。

国产大飞机的崛起,不仅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迈向世界前沿的关键一步。

那么,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呢?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航空运输市场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特别是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活跃的经济活动,使得国内航空市场对飞机的需求呈现出持续旺盛的态势。

而国产大飞机的出现,为满足这一巨大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方面,它可以降低我国对进口飞机的依赖,保障国家航空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凭借其在成本和性能方面的优势,有望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产大飞机将不断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减轻飞机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在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飞机的智能化水平和飞行性能。

此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未来国产大飞机还有望在电动化、氢能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来看,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飞机制造涉及众多上下游产业,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机载设备研发、航空维修等。

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推进,将促进这些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提升我国整体制造业的水平。

而且,这种产业协同效应还将辐射到其他相关领域,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在国际合作方面,国产大飞机也将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自身的发展进程。

同时,国产大飞机也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参与到全球航空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中,提升我国在国际航空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例如,与国外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发动机,提高飞机的动力性能;与国际航空公司合作,开展航线运营和市场推广,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与成就开讲啦程不时演讲稿

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与成就开讲啦程不时演讲稿

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与成就开讲啦程不时演讲稿!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与成就。

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工程,中大飞机梦始终备受瞩目。

其实,中国大飞机梦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但是历经千辛万苦,如今已取得了很多成就。

接下来,我将分三个部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与成就。

一、历程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了中国自主研制超大型客机的计划,开启了中国大飞机梦的历程。

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正式承担了研制和生产C919客机的任务。

这是中国大飞机梦的重要里程碑。

2010年,商飞公司与美国庞巴迪公司联手,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分别负责C919航空电子系统和起落架的研制和生产。

同时,中国大飞机梦的研发工作也进入了高峰期。

2011年,C919客机正式启动研发,以完成样机研制和试飞为目标。

2012年,C919客机正式下线。

这是中国大飞机梦的一个重要节点。

而C919首飞,则是中国大飞机梦又一个转折点的到来。

2017年5月5日,C919迎来了首飞。

C919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大飞机梦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年,C919已经完成了300多小时的试飞,预计将于2022年申请适航证。

二、成就自主研发:中国大飞机梦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超大型客机,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科技创新:为了让C919成为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客机,商飞公司大量投入科研资源,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先进的技术,推出了可靠性更高、经济性更优、环保指标更好的新一代客机。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在C919研制期间与多个国际知名企开展了合作,使C919的关键零部件涵盖了欧美日韩等国家。

动产业发展:中国大飞机梦的推进,不仅将加速国内航空产业的发展,还将促进全球航空业的进步。

三、未来C919是中国大飞机梦的起点,商飞公司已经启动了下一代大飞机的研究,未来的中国大飞机梦还将包括大型客机、货机和支线客机等多种型号。

同时,中国还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极强的制造能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航空工业的新引擎。

拼搏奋斗——大飞机的梦想演讲稿传递

拼搏奋斗——大飞机的梦想演讲稿传递

拼搏奋斗——大飞机的梦想演讲稿传递亲爱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拼搏奋斗、实现梦想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大飞机的梦想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大飞机是我国民族工业的象征之一,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制造的高端、领先,更代表了我们斗、拼搏的精神。

而今天,我想让大家聆听一个与大飞机相关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了梦想、拼搏、奋斗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早期。

一个名叫马云的年轻人,在某个晚上与一群好友聚会时,听说有一位美国客户非常需要大型货机装载商品,但中国的货机无法满足其需求,于是这个年轻人在朋友的鼓励下,产生了一个想法——让中国也制造出一架大型货机,这也就是中国大飞机的诞生之始。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

他并不是一个与航空相关的业内人士,他对大飞机的梦想,都是源于他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热爱和追求。

他在听到美国客户的需求之后,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中国。

他认为,中国既然是一个劳动力丰富、制造业不断在迅速发展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制造一架能够满足世界各国需求的大飞机呢?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把自己的期望交给了中国制造业。

然而,大飞机的梦想没有那么简单,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汗水以及投资。

在最初的几年里,马云多次召集了和他一样热爱中国制造、热爱大飞机梦想的团队,一起前往各个飞机厂商求助,但几乎全都被拒绝。

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年代,飞机领域的技术壁垒极高,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储备,对于这些高难度的挑战,那个年代的中国还不具备承受的力量。

但马云没有放弃,他继续寻找各种机会和资源,向各方寻找支持,一直探索切入飞机制造的可能性。

由于他对民族工业的热爱和对大飞机梦想的执着,他终于找到了研发大飞机的合作伙伴。

在随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马云和他的团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最终实现了大飞机的梦想。

如今,中国的大飞机“运-20”已经成功进行了多次试飞,它可以搭载110吨货物,而且还具有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象征,也代表了了马云和自己团队的心血和努力。

中国航天梦演讲稿:从梦想到现实,航天精神激励未来前行

中国航天梦演讲稿:从梦想到现实,航天精神激励未来前行

中国航天梦演讲稿:从梦想到现实,航天精神激励未来前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舞台上演讲,与大家分享中国航天梦的伟大征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中国人民实现航天梦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既是梦想,也是现实;既是挑战,也是创新;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我们整个国家的巨变,我们需要强大的意志与毅力、勇气与创新,才能实现使命,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进步和发展。

从梦想到现实,中国航天人的无私奉献与坚定追求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人民与国家持续坚定、专注的奋斗史。

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深耕细作,锐意改革,努力追求卓越。

我们的梦想,从“两弹一星”,到天和、神舟、嫦娥、天宫,中国选手挑战的不仅是历史、技术,更是自身层次。

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在中国航天人的心中,更深刻暗示着他们严密纪律,执着追求、标志着他们初心永恒、崇高情怀,发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崛起。

中国航天人坚持不懈的追求优秀品质,以无尽之力创造更多的美好。

中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独立研发,奋斗在路上,必须珍惜每一个机遇,每一个挑战,将实现中国航天梦的奋斗和付出淋漓尽致。

我们的未来,当由我们自己来开拓,才能掌握更多的权利和话语权。

航天精神鼓舞万物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中国航天梦不仅为中国各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信心,也启迪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图腾,激励着他们时刻保持一种坚定又勇气的坚守和匠心。

这种精神渗透并影响着全社会,激励着各行各业跃跃欲试,为了创造更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努力拼搏。

我们也应该继承航天精神,作为坚韧追求的基石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航天精神是一种创新的源动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过程,是一种不能依赖传统经验和模式的创新,而是一种顶住无穷压力、勇于试验、追捕领先和攸关成功的创新。

它教我们“不进则退”的危急意识,教我们“三心两意”的认真态度和教我们“活学活用”的知识训练。

中国民用大飞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民用大飞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民用大飞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我国航空业正处盈利大周期,2020 年民用大飞机制造市场规模可达868 亿元/年。

我国民航业营业收入自2009 年来一直处于正增长,近几年增速稳定在4%左右。

对标美国航空业,我国航空业具备进入一轮盈利周期的基础条件和催化条件。

我国具备航空业走出牛周期基本条件:寡头垄断和大国市场;需求端:消费升级,航空出行需求将持续旺盛;成本端:油价红利继续维持。

中国市场未来20 年年均需求273-316 架干线飞机。

假设我国低空开放推进顺利,至2020 年,通航飞机有望达一万架,平均每年交付约1600 架,按照每架3000 万元计算,每年产值达480 亿元。

我国航空维修市场2034 年市场规模可达1243 亿元。

未来20 年,我国飞机租赁市场融资量将达3.7 万亿元。

大飞机国产化是国家意志驱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空间巨大的新兴行业,年底首飞有望拉开产业化序幕。

《中国制造2025》专门提出要推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突破发展,国家支持是大飞机制造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大飞机是衡量一国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制高点,我国的大飞机最终确立了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研制模式中国商飞作为大飞机主制造商,定位于设计集成、管理体系、总装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部件全部都将外包;最终建成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民机产业体系。

我们认为大飞机制造产业将以高铁的成功为表,以市场换核心制造技术,最终实现大规模自主化。

假如说ARJ 的成功产业化是大飞机国产化的前奏,我们预计C919 的正式首飞将在年底进行,将拉开产业化的序幕。

本土化将是波音空客两大巨头中国战略的一大重点,利好中国大飞机国产化和零部件配套产业。

中国战略助空客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15 年空客与。

国产大飞机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国产大飞机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国产大飞机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在当今的航空领域,国产大飞机的崛起无疑是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那么,支撑国产大飞机从构想走向现实的设计理念究竟是什么呢?这背后蕴含着众多关键因素和深思熟虑的考量。

首先,安全性是国产大飞机设计理念中最为核心和不可动摇的基石。

对于任何一款飞行器来说,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是首要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标准,对飞机的结构强度、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部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反复验证。

例如,在机身结构设计上,使用高强度的新型材料,确保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如恶劣天气、突发故障等,飞机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飞行控制系统则具备多重冗余设计,一旦主系统出现故障,备用系统能够迅速接管,保证飞机的稳定飞行。

其次,舒适性也是国产大飞机设计理念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飞行体验,设计师们在舱内环境上下足了功夫。

座椅的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的坐姿。

舱内的噪音控制达到了较高水平,通过优化飞机的外形和采用先进的隔音材料,有效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同时,舱内的空气调节系统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乘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能感受到舒适的环境。

经济性在国产大飞机的设计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方面,通过优化飞机的气动外形,降低飞行阻力,从而减少燃油消耗。

另一方面,在飞机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上进行了精心规划。

采用易于维护的设计,减少飞机的停机时间,提高其使用效率。

同时,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国产化率的提高,降低了飞机的制造成本,使得国产大飞机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环保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设计理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产大飞机在设计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更加高效、清洁的发动机技术,降低尾气排放。

在飞机的制造过程中,也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靠性是国产大飞机设计的又一关键理念。

为了确保飞机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稳定运行,设计师们在零部件的选择和系统的集成上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测试。

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航空业作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人员交流、旅游观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航空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环境保护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讨论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一、航空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日益发展,航空技术也在快速进步。

首先,航空航天工程师们不断进行飞机结构的研究与改良,使得飞机的载重能力和飞行速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航空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使得飞机的飞行安全性以及操作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同时,无人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正逐渐应用于一些高风险的领域,如搜索救援、灾害监测等。

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旅游、商务、探亲等原因导致航空旅客数量大幅增长。

特别是中国巨大的商务和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增长,航空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

航空公司也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机票服务,提供灵活的价格体系和各种增值服务,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航空出行。

三、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航空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航空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航空公司逐渐采用更加环保的飞机,开展绿色航空运营;机场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努力;同时,航空公司也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减少环境影响。

四、航空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航空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乐观的。

首先,亚洲市场的崛起将成为航空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航空业的增长。

其次,随着航线的不断开辟和优化,国际航空旅行将得到更多方便和快捷。

此外,航空技术的不断革新将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机舱环境,提升旅客体验。

五、机上服务的提升随着航空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航空公司纷纷加大对机上服务的投入。

航空公司致力于提升旅客体验,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

论述对我国航空发展过程的心得和未来愿景

论述对我国航空发展过程的心得和未来愿景

论述对我国航空发展过程的心得和未来愿景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航空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愿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我国航空发展的历程我国航空事业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航空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19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设备,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航空产业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逐渐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航空人才队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航空专业人才。

在技术上,我国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如自主研发了C919大型客机、ARJ21支线客机等。

此外,我国还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等。

这些成绩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航空发展的成就我国航空发展的成就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还体现在航空产业的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从航空公司的数量和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

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不断增加,航线网络不断扩大,航班频次也不断增加,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此外,我国的航空产业链也不断完善,从飞机制造、航空材料、飞机维修等各个环节都有了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这些成就使得中国航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四、我国航空发展的未来愿景未来,我国航空发展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大国。

首先,我国将继续加大对航空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航空产业的升级换代。

其次,我国将加强与国际航空组织的合作,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再次,我国将加强航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航空事业。

最后,我国将积极推动航空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航空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华夏龙腾中国飞机发展侧记(3篇)

华夏龙腾中国飞机发展侧记(3篇)

第1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最初的简单组装,到自主研发,再到如今的世界一流航空企业,中国飞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壮丽史诗。

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国飞机的发展历程,感受华夏龙腾的壮美画卷。

一、艰苦创业,奠基起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航空技术落后。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一代代航空人怀揣着强国梦,投身于航空事业。

1951年,我国第一架国产飞机——初教5型飞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起步。

二、自主研发,砥砺前行在艰苦的创业时期,我国航空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体系。

1960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6型飞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歼-20、运-20、C919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飞机相继问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

1. 歼-20:作为我国首款具备隐身性能的战斗机,歼-20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歼-2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与美国F-22、F-35等隐身战斗机相抗衡的能力。

2. 运-20:作为我国首款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运-20具备良好的运输能力,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 C919:作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C919的问世,为我国航空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话语权。

三、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在飞机研制过程中,我国航空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1. 隐身技术:我国在隐身材料、隐身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歼-20等隐身飞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 复合材料:我国在复合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歼-20、运-20等飞机,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

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

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开始了大飞机研发的计划。

本文将从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程1. 初始阶段2007年,我国启动“C919大飞机”项目,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飞机研发的行列。

该项目由我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主导,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项目启动初期,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困难。

2. 技术突破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飞机研发团队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其中包括研发了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大飞机材料、先进的飞机设计理念、高效的航空发动机等。

这些技术突破为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研发进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飞机研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C919大飞机成功完成了首飞,ARJ21飞机实现了大规模商业运营。

这标志着我国大飞机已经开始迈向成熟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国产大飞机的技术特点1. 轻量化设计我国大飞机在设计上注重轻量化理念,采用了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材料等,同时通过结构设计优化,实现了飞机整体重量的降低,提升了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

2. 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我国大飞机的研发团队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出了多款先进的涡扇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在动力性能、燃油效率、环保性能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大飞机的商用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安全性能我国大飞机注重安全性能的设计和研发,采用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安全预警系统等,提升了飞机在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并保障了飞机乘客的安全。

四、国产大飞机的市场应用1. 民航市场我国大飞机在民航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

C919大飞机具备较大的运载能力和远程航程,可满足国内外长途航线的需求。

而ARJ21飞机则适用于短途航线,填补了我国民航市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2. 货运市场我国大飞机在货运市场的应用也具有潜力。

中国的大飞机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的大飞机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的大飞机产业发展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之路也逐渐清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飞机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崛起的过程。

中国大飞机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决定自主研制飞机,摆脱对进口飞机的依赖。

1956年,中国成立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开始筹划发展国产飞机。

然而,由于技术和资源的限制,中国大飞机产业的起步阶段并不顺利。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的MA60飞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可。

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

1998年,中国决定启动C919大飞机项目,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民用飞机。

C919大飞机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大飞机产业从小型飞机向大型飞机转型的开始。

然而,在项目启动初期,中国面临着技术和经验的缺乏,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自主研发能力的投入,通过培养本土研发人才和建设研发基础设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崛起阶段始于21世纪初。

2024年,中国正式成立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负责研发和生产C919大飞机。

COMAC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并树立了中国大飞机品牌的形象。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C919大飞机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2024年5月,C919大飞机成功完成了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欧洲、俄罗斯之后,第四个成功自主研制大型民用飞机的国家。

此外,中国在发展大飞机产业的过程中,也注重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积极引导和培育航空供应链企业,推动大飞机产业链条的完善。

除了大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中国还在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航空电子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国大飞机产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之路可以概括为起步、发展和崛起的阶段。

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

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

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中国的大飞机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中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通过引进苏联的飞机制造技术,开始了自己的大飞机研制之路。

这个阶段,中国主要是学习和积累大型飞机设计的经验和技能,为后续的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制阶段
进入80年代后,中国开始自主研制大型飞机。

这个阶段,中国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大型客机,如运-10、ARJ21等。

其中,运-10是中国第一架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大型客机,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型飞机研制的能力。

三、试验阶段
在研制阶段完成后,中国大飞机进入了试验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飞机进行各种地面和飞行试验,验证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这个阶段,中国大飞机的试验工作得
到了全面的推进,各种试验数据得到了充分的积累和验证。

四、交付阶段
经过试验阶段的验证和评估后,中国大飞机开始进入交付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飞机交付给航空公司投入商业运营。

目前,中国的大飞机已经成功地进入了一些国内外航空市场,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航空服务。

五、改进升级阶段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大飞机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升级。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飞机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目前,中国的大飞机已经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升级,如采用先进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等,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未来,中国大飞机还将继续进行改进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航空市场需求。

中国民用飞机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民用飞机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民用飞机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民用飞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民用飞机研制,致力于发展自主品牌的民用飞机,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着手开展民用飞机的研制和生产。

1966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架民用飞机Y-5,标志着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起步阶段的胜利。

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民用飞机产业进入了技术改革阶段。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企业逐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1985年,中国成功研制出ARJ21,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支线客机,标志着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技术水平取得了重大突破。

21世纪以来,中国民用飞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民用飞机产业,加大对民用飞机研发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2008年,中国开始研制C919大型客机,这是中国首款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客机,标志着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未来,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民用飞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和商务出行需求增加,将带动对民用飞机的需求增长。

其次,中国在民用飞机研发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品牌民用飞机已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预计未来中国民用飞机产品将在国际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再次,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民用飞机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未来中国民用飞机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将着手研发新型机载发动机,实现绿色、高效的飞机动力系统,提升飞机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其次,中国将加大对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研发投入,提升飞机结构强度和轻量化水平,降低飞机的燃油消耗和运营成本。

中国大型机的梦想与现实

中国大型机的梦想与现实
8 C U N X N E I 0 68 H A G IK J2 0 .
维普资讯
I 特别策划 I I
工作的院士、 空技 术研 究人 员, 航 从事战略 大中型民用 飞机或军用运 输机为基础 。例 遗憾 的是 .该计划在方案论证 阶段 即告结
维普资讯
¨f 、 、、 l 一 一 { K。i A 7
创 箭避
文 / 文林 潘
燕 红 霞
的 议 程 变 成 了 中 国 人 茶 余 饭 后 话 题 的 焦 身 , 就足 以表 明人 们对这 个 问题 的热心 关
点 :就 在 发 稿 的 今 天 7月 3 1日 ,我 们 用 注 程度 。 当然 , 还 仅 仅 是 网络 上 的讨 论 数 这
ad 搜 大 多 。 从 网 络 论 坛 到 报 刊 杂 志 再 到 电视 广 时 用 biu 索 ,我 们 找 到 了相 关 “ 飞 件 事情 的本 身似 乎就 意味 着事关国家发展 0 ,0 播 , 年 之 间 层 出不 穷 着 各 种 不 同 的视 点 机 ”的 网 页约 2 6 0 0篇 : 不 必 去 管 人 们 战略 的 高端 问题 开始 走入 普通 公 众的 视 半 和 各 种 不 一 样 的 声 音 。 以 “ 飞 机 ”为 关 究竟对 中国的航空业有怎样的看法和怎样 野 ,意味 着高层决策开始走向更科 学和 更 大 单 在这 个开放讨论的过程 中, 事科技 从 键 词 的 中 国航 空 业 仿 佛 瞬 间 由 媒 体 设 置 的 建 议 , 单 这 个 二 十 多万 的 网 页数 目本 民主。
身份 ,以他们对 中国航 空二十年的热情和 和平时期可 以由民用储备技术 ,并弥补军 生发展航空工业 的骄傲 ,曾经一度使我 国
关注 ,在 走 访 国 内 大量 科 研 机 构 和 管 理 部 机研制经费不足或高额亏损 。以民机 为平 很有 希望进入 只有美 、 、 、 等才 有资 苏 英 法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

02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现状
自主研发能力
自主研发技术
中国在大型飞机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突破,如ARJ21和C919 等机型的成功研制。
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加强了对大型飞机相关知识产权 的保护,通过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 方式,推动自主创新。
生产制造能力
生产线建设
中国在大型飞机生产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中国大型飞机市场现状及趋势
市场规模
01
中国航空市场快速发展,对大型飞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政策支持
02 中国政府加大对航空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
新和技术研发。
发展趋势
03
中国大型飞机市场未来将继续扩大,随着国产大飞机
C919和ARJ21的投入运营,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竞争格局及主要参与者
国内制造商
市场竞争挑战
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型 飞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来自国际竞 争对手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机遇
中国大型飞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 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式,有望在市 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市场份 额。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
•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随着全球 化的加速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成为中国大型飞机发展的重要机 遇。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加 入国际组织、举办国际会议等方 式,中国大型飞机可以加强与国 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 全球航空事业的发展。
产业政策支持
制定产业政策,为产业发展提 供政策支持。
国际化合作
加强与国际先进航空企业的合 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05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国产“大飞机”的创新与突破

国产“大飞机”的创新与突破

术的少数几个公司之一。

这是C919关键技术攻关的一个缩影。

欧美国家在大型客机研制上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对于中国国产大飞机而言,则面临着许多技术瓶颈。

在研发制造C919的过程当中,中国商飞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带来了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群体性突破,还推进了力学、计算数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的发展,其技术扩散率高达60%。

国际化的飞机制造产业链C919的机型与波音737空客A320机型类似,实际总长38.9米,翼展35.8米,高度12米,标准航程为2200海里,增大设计航程为3000海里,巡航高度35000英尺。

与国际市场的同类机型相比,C919在载客量、燃油耗费等方面性能上已经有所超越。

在C919诞生之前,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飞机制造的重要供应地。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8000架正在飞行的波音飞机安装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空客的取材则更为便利,早在2008年就在中国天津建立了A320的总装线。

当国产商用飞机的计划到来时,这些中国企业自然成为C919的机体供应商。

为C919生产超临界机翼的西飞不仅能够为空客生产A320飞机的整个机翼,并已经向波音交付超过3000架新一代737垂直尾翼;沈飞民机公司是C919垂直尾翼的供应商,同时也是波音787项目垂直尾翼前缘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在世界航空工业,全球采购和协同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的制造思路是:由中方完成设计和总装,所需部件采取全球招标,并逐步提升相关产业的国产能力。

经过全球招标,GE、Honeywell、C F M等16家跨国公司被中国商飞选中,成为C919机载系统的供应商。

中国同时推动这些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2015年11月29日,中国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中南高技术展示交流会开幕,中国C919大飞机等受关注。

国产飞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国产飞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国产飞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产飞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首先介绍了国产飞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国产飞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了未来国产飞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国产飞机;发展现状;挑战;机遇;建议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产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和ARJ21等系列飞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将从国产飞机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产飞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中国的航空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从苏联引进飞机技术,并开始自主研发飞机。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和ARJ21等系列飞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飞机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欧洲、俄罗斯之后,全球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发大型客机的国家。

ARJ2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支线客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重要成果。

该飞机于2008年11月28日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欧洲、加拿大、巴西之后,全球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发支线客机的国家。

三、国产飞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产飞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国产飞机的技术水平和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国产飞机的技术水平和品质。

其次,国产飞机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国产飞机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为此,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市场拓展,提高国产飞机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国产飞机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中国商飞表示将携C919样机亮相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媒体猜测这款国产大飞机的首批订单也将公布。

中国曾两度研制大飞机失败,而C919却进展顺利。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转变了“自主研制”的思路。

这里我们将就中国大飞机发展思路的变迁进行一次全面回顾。

等待上运10进行参观的人群,就国产化来说运10可以说很成功,在当时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因为经济型的原因,运10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

在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前,中国首先启动的是ARJ-21翔凤客机项目。

ARJ-21翔凤客机项目自2002年启动后,在媒体、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为已经下马近20年的运-10飞机鸣不平的声音,诸如“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大型飞机”、“只差三千万经费即可研制成功”、“民航总局崇洋媚外导致运10夭折”等等。

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不考虑经济性的领导人专机根据公开资料,运-10飞机项目于1970年启动,197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在上海研制大型客机,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1986年研制计划终止,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

运-10是中国第一个独立自主研制的大型飞机,除发动机以外,其主要部件都是国内自主研制,其整体设计更是完全由国内技术力量独立完成,其国产化程度远远高于现在的ARJ-21和C-919客机,也高于当时仿制苏联产品的运-8和轰-6飞机。

如果以国产化程度而论,那么运-10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其高国产化比例的背后,我们又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呢?运-10飞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领导人专机研制的,其研制要求一共有三项:航程超过一万公里;能直飞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不考虑经济性。

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70年代初中国同时与华约和北约集团敌对,在国际社会上缺乏友好国家,只有同样被华约集团排斥的“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阿尔巴尼亚支持我们。

为了让领导人能直飞地拉那,同时展示中国的技术实力,因此就有了运-10的航程要求;不考虑经济性这一条则是因为运-10从一开始就作为领导人专机设计,类似现代的豪华奢侈品,当然不会考虑经济性如何。

而且如果只是考虑这三条要求还好办,可以从美国或者苏联订购民航机回来改装,但运-10同时还担负着“展示实力、炫耀国威”的任务,又要求必须是“自主研制”。

因为要求自主研制,运-10在研制中采取了很多临时性、实验性的措施,这导致它根本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更不可能投入商业运营。

如今停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运-10。

事实上在试飞后出现的机体大梁变形情况,根本就不是再拨三千万款项就能解决的问题。

仅飞行170小时就出现机体大梁变形机体结构是飞机的骨架,起着承载全机部件、承受重力与气动载荷的作用;机翼大梁和机身大梁是机体结构的主体,其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决定着飞机的大小和重量,可以说是大型飞机研制最主要的难点。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重工业发展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缺乏大型锻压机等关键加工设备,只能采用拼接的方法加工机体大梁,这就导致飞机结构重量大、结构强度低、零部件数量多、飞机寿命短、维护时间长。

运-10之所以飞行170小时后就停留于地面,直接原因就是机体大梁弯曲变形,随时有空中解体的危险;这也说明中国当时还不具备对大型飞机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和试验的能力,勉强为之必然出错。

退一步来说,即使运-10设计上没有出错,提高结构强度也必然导致重量增加,从而降低有效载荷(货物和燃油)在飞机起飞重量中的比重,导致无法达到“航程超过一万公里”的目标。

所以,对于“运-10可以投入商业运营”、“民航总局不采购导致运-10下马”的说法,笔者认为这只是无视飞行安全的信口胡言。

现代大型客机全寿命期的总飞行时间为数万小时,机体结构就必须保证在这几万小时内都不出问题,那么对于一种仅飞行170小时就发生机体大梁变形的飞机,哪一家航空公司敢采购呢?就算航空公司敢买,又有什么乘客敢坐?飞机设计出现重大错误、机体结构强度不足、飞机大梁受力变形,这样的飞机必须重新设计制造后才可能恢复飞行试验,而这样浩大的工程,又怎么会是区区三千万就可以拿下的呢?重新审视运-10的研制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当时中国的工业实力,以运-10飞机的研制思路和性能指标,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运-10之前,中国航空工业制造过的最大飞机——轰-6——只有75吨,比运-10小了近一半;且轰-6完全是按照苏联的设计和工艺制造的,中国并不能设计这样大型的飞机,更不要说比它们还大的运-10。

可以说,中国在当时根本不具备研制大飞机的能力,第一个此类项目就搞自主研制,注定了运-10只能是试验性质的技术验证机。

1992年经过与波音,麦道,空客等公司长达五年的谈判,中国确定与麦道合作并引进MD-90客机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的首次尝试在建国初,中国通过接受苏联援助、仿制苏联飞机而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空中力量和航空工业体系,这让很多人误以为航空不难,我们已经成为世界航空强国。

于是在文革中的“大干快上”,双三飞机(三万米高度、三倍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等项目层出不穷,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能力,最终纷纷以失败告终。

运-10是中国航空系统最后一个下马的浮夸风项目,从它以后,飞机的研制才摆脱了盲目提指标的状态,开始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设定飞机性能指标。

经过运-10项目的教训,中国航空系统认识到,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力,想要一步登天地研制出满足民航要求的大型飞机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引进仿制,在生产中熟悉、掌握大飞机的结构特点,掌握飞机的生产工艺,为以后的研制打下基础。

于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航空系统对大飞机发起了第二次冲锋。

1987年1月3日,航空工业部和民航总局管向波音、麦道、空客、通用电气、普惠、罗罗等国外六家主要干线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公司发出《征求合作研制干线飞机建议书》,目标是合作研制和生产150架150座级干线飞机,此后中航技总公司与民航总局联合与上述6家外国公司进行了历时五年的商务与技术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空客公司第一个被淘汰,随后波音公司也出局,于是只能与麦道公司合作并确定引进MD-90客机技术。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D-90客机。

由于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合并,机型存在冲突,MD-90客机项目下马,国内当时仅制造了2架MD-90客机。

盲目追求“自主研制”导致项目夭折这个淘汰结果是非常奇异的。

要知道,空客公司的A320是一款极其优秀的大型民航客机,在1988年2月获适航证并交付使用,中国这次干线飞机引进计划恰好在A320服役之初,如果能引进该机型,则可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

波音公司提供的B737-400同样是大型民航客机的代表作,而且航空工业部和民航总局都建议以波音公司为首选合作伙伴,可是波音仍旧没成。

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盲目追求“自主研制”这四个字,在波音、麦道、空客3家公司中,只有麦道同意中国对飞机设计作一些修改的要求。

在当时,国内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牢牢掌握设计主动权”。

但有些负责人却把修改部分设计作为体现这一口号的方式而特别重视。

当时修改设计的重点是把起落架从两轮改为四轮,这样可以降低飞机降落时施加在跑道上的压强,使飞机能适用于一些跑道尚未改造的机场。

可是起落架改为四轮就会使飞机本身的重量增加一吨,必须减少两个座位,对飞机性能是一种倒退,是不合理的。

进行这样的设计更改不但要耗费很多资金,而且将使干线飞机的试制周期至少延长两年。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改造跑道,增加其可承受的压强。

事实上不久以后像南昌长沙等地的机场都先后进行了改造,完全可以适应较高的压强。

有些负责人之所以热衷于改起落架,更多的是为了可以对外宣称中国干线飞机为“中外联合设计”。

2009年5月11日,空客公司中国A320系列飞机总装生产线首架飞机下线。

20多年后我们才引进当年拒绝了的A320,填补了国内不能生产大型客机的空缺。

1993年2月3日,中国民航总局发文报国务院明确提出鉴于机场已改造好,使用MD-82T 四轮飞机不便于使用与维护,国内航空公司现已不需要MD82T,故要求干线飞机机型全部改为二轮型,这等于此前要求被完全推翻。

于是又与麦道修改合同,把在中国生产40架MD90-30客机改为生产20架、从美国采购20架,才使得合同进行下去。

随后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合并,国内客机项目随之下马,前期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20年后重新合作生产A320客机纵观这次大客机选型,首先要承认国内相关工业部门比研制运-10时有所进步,采用引进生产的办法成功的解决了国内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为项目成功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盲目追求名义上的“自主研制”,导致机型选择彻底失败,进而导致整个项目的黯然下马,造成数亿美元的损失。

在与空客谈判引进A320客机项目二十年之后,2009年5月11日,空客公司中国A320系列飞机总装生产线首架飞机下线。

从1987年到2009年,近四分之一世纪后我们才引进当年拒绝了的A320,填补了国内不能生产大型客机的空缺。

A320的姗姗来迟足以说明当时国内相关部门某些措施的得不偿失。

2002年底,“中华之星”国产高速列车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经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不过铁道部在之后并没有将“中华之星”列入发展重点。

“中华之星”下马曾让铁道部饱受批评与大型干线客机一样,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初期,也出现了一款国产化程度较高的高速列车——“中华之星”。

2002年底,“中华之星”国产高速列车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经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但在2004年,铁道部作出了引进国外高速列车的决定,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法国阿尔斯通等公司纷纷从中国拿到大额订单,而“中华之星”却从新闻里消失了,不仅没有得到后续订单,连原型车都被打发到山海关车站作为临时旅客列车。

一时间对铁道部的批评纷如潮涌,网上各路人士纷纷痛骂铁道部盲目崇洋,刻意打压国产装备。

但到了2010年,忽然间峰回路转,武广客专建成,京沪高铁上马,全国高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俨然世界第一的样子,连美国都宣称要引进中国的高铁,这让一些以为美国技术天下第一的国人颇为吃惊。

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铁就完成了从引进技术到出口成套项目的转变,这是怎样做到的呢?近年,动车和高铁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民众视野,中国铁路开始进入高铁时代。

发展迅速的背后是因为中国高铁对各国技术兼容并蓄,让整体水平实现了大跨步。

引进先进核心技术自主集成的成功之路按照政策规定,国外企业进入中国铁路市场,必须与中国企业组成联合体,中国企业与外方的谈判也要由铁道部出面统一协调组织。

为此国务院特意设立了技术车辆专业委员会,铁道部也成立了动车组项目联合办公室,在铁道部的统一协调下,国内重点机车制造企业分别受让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