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两条逻辑线索及其它

合集下载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

值的生产作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力, 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和社会生产和 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发展运动的集合和交 融,形成由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 运动。
第三,在社会生产工艺技术的组织和应用上,普遍采取了一种机器大工业生产的 技术经济形式,形成了技术经济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系统分类生产、交换、 分配和应用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根本和最普遍的系统组织形式。 技术经济 内在具有技术的科学化和创新主导化与企业创新能力差异之间的特殊矛盾, 并且 由此形成以科学技术的生产和系统分类应用为内容, 以生产技术进步规则和比例 关系为原则的技术经济规律及其创新机制, 产生了统一的社会生产技术方式和与 此相适应的生产和交换的技术经济组织体制、规则和秩序体系。因此,技术创新 的主导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第三个典型的社会规定和经济特征。 科学技术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分类生产和应用,不仅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载 体和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系统,而且使社会经济成为一种具有严格经济技术规 则, 并且按照经济技术规律进行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关系组织的社会化大生产体 系。 “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 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科学获得的使 ” 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体系内在经济技术规则、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关系不断地发 生变革,社会财富的生产和致富的基本手段,也完全科学技术化和科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的三位一体内在逻辑规定, 把唯物辩证法具体 化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系统规则和逻辑方法,以逻辑方法决定逻辑秩序,通 过逻辑起点、逻辑中心、逻辑结构秩序的科学选择和系统安排,构造出贯穿于全 部理论并保持首尾一致的内在逻辑主线,就成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又一个根 本特点。因为规则和方法是标准,所以马克思逻辑构造的系统规则和逻辑方法, 形成了《资本论》系统化整体逻辑构造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 《资本论》使整个政治经济学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完全和彻底的科学革 命” 。!"#这种科学革命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建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 的经济科学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革命;二是创建了“逻辑、辩证 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的辩证逻辑理论,!$#完成了辩证 法理论的科学革命;三是创建了系统化逻辑构造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完成了 逻辑构造理论的科学革命。 马克思三个方面的科学革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体,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科学革命。但是,对第三种意义上的科学革命,人们却没 有能够从科学理论系统逻辑构造一般规律上, 充分认识它具有的独特的科学地位 和科学方法论意义。

论《资本论》第一卷逻辑结构

论《资本论》第一卷逻辑结构

论《资本论》第一卷逻辑结构作者:卢君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2期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其逻辑演绎性极强,分析论证独到,经济理论思考深邃,是进行理论研究的经典文本。

本文主要是对《资本论》第一卷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是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卷本问题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是对《资本论》第一卷前四篇共十三章内容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按其内在紧密的逻辑联系进行详尽的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剩余价值;价值;劳动力一、《资本论》的简单介绍《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同样在该序言中,他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这样就把该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简单明了的呈现给大家。

资本论共四卷本。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抓住核心概念—资本,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1867年9月14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恩格斯逝世后,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出版,后人又将它列入《资本论》第四卷。

二、《资本论》第一卷部分内容的理解(一)第一卷中剩余价值理论结构框架《资本论》第一卷共7篇25章。

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看,该部分划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包括第一篇;第二大块,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第二篇至第五篇;第三大块,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包括第六篇和第七篇。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资本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讨论《资本论》的结构,探究其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1.引言部分《资本论》的引言部分是对整部著作的概括性介绍,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方法的阐述。

马克思在引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和危机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引起的。

2.商品与货币接下来,《资本论》的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商品和货币的产生和运行机制。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概念,并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阐述。

此部分主要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马克思详细解释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途径。

此外,他还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4.资本主义积累与扩张第三部分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和积累机制。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目标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

他深入分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效应,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危机。

5.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批判第四部分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

马克思对封闭性的学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他批评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和偏见,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资本论》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面临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的崛起。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策略和道路。

总之,《资本论》以其严密的逻辑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分析成为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结构的整洁排版和清晰表达,马克思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寄望。

资本论三卷之间的逻辑关系

资本论三卷之间的逻辑关系

资本论三卷之间的逻辑关系
资本论三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逻辑关系,它们相互补充和延续。

第一卷《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商品和货币的产生、互换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它提出了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并阐述了资本的增殖过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二卷《资本论》继承了第一卷的基本分析框架,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

它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利润率的形成和变动规律,并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

第三卷《资本论》则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垄断趋势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它提出了剩余价值率下降趋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为资本主义的超越以及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三卷资本论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卷主要从理论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运行规律,第二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并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第三卷则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超越。

三卷之间通过逻辑的衔接和延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们理解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工具。

试论《资本论》经济哲学的双重逻辑主线和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现代性嬗变

试论《资本论》经济哲学的双重逻辑主线和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现代性嬗变
维普资讯
第3卷 第5 2 期
Vo. 2 No 5 13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ur a fS t wetChnaNom a o n l ou h s i r lUniest ( u nte n oca inc sEdto o vri y H ma iisa d S il e e i 资本论》 内在地 包含着 经济和 哲 中
即 属于“ 论 硬核 ” 个 最高 、 统 率 的范畴 的逻 辑 理 那 起 线 索及其 理 论 张 力 的 内 容 , 可 能 达 到 这 样 的 目 才
标 。同时 , 要正 确 处理 理 论 的语 言 与 语境 , 字 还 文
学两条逻辑主线
20 0 6年 9月
se t 2 06 p .. 0
试 论 《 本 论 》 济 哲 学 的双 重 逻 辑 主 线 和 资 经 马克 思 主义 资 本 理 论 的现代 性 嬗 变
何 关 银 , 晓 梅 罗
( 中共 重 庆 市 委 党 校 , 庆市 4 0 4 ) 重 0 0 1
摘 要 : 马克思《 对 资本论》 的解读 , 只有以其中的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为两个“ 理论 硬核” 才能科学全 ,
本 理 论 的现 代 性 ” 首 要 的是 将 这 些 逻 辑 的关 节 点 的理 论 内容 转 化 为 促 进 现 代 化 建 设 的新 的理 念 , 而倡 导 尊 , 从
重 劳 动 、 造 价值 、 展 积 累与 促 进 资 本 合 法 运 动 的理 念 。 创 发
关 键 词 :资本论 》逻辑 主线 ; 《 ; 资本理 论 ; 经济哲学 ; 现代性
争 这根 弦” 供经 济 根据 ; 提 二是 以“ 大部 类 ” 两 平衡 狭 义地 说 , 马克思 经济 学说 中 的价值论 即指 劳动 价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

《资本论选读》总序(参考题一)1.《资本论》出版时间和形成的时代背景《资本论》写作于19世纪中期,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7月,1885年出版了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资本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资本论》写作动因和考察资本主义制度顺序写作动因: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正是工人运动向独立化发展的时期,工人阶级正在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走向政治舞台,他们迫切地需要有革命的理论给与指导。

考察资本主义制度顺序:马克思说:我考察资本主义制度是按照以下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段,规划本未选)4.《资本论》研究方法、结构、对象和目的。

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具体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结构:《资本论》“全面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生产总过程”(规划本教材第Ⅰ页1段2—3行)。

共三卷,I 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II资本的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III 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研究对象:“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他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规划本1页5段);研究目的:“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规划本2页9段)5.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基本观点怎样;《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国家是哪国。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

(规划本2页10段)《资本论》创作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规划本1页5段)6.《资本论》的现实意义《资本论》“实际上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市场的经验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经济规律。

”这些原理和规律抽象掉资本主义性质“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特征和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完全使用的”。

《资本论》主要内容

《资本论》主要内容
3、流通中的价值规律
等价交换的规律展开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的规律。但等价 交换交换不意味着每次交换商品价格和价值完全一致。 现实中价格与价值往往不一致。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科学的抽象法
研究经济学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
科学的抽象法实际上就是从具体的抽象再上升到具体 的思维方法。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思维活动 的两条道路。
3、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 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 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 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 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 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价值规律的 作用
一、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1、使用价值
商品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有用物可以从质(性质)和量(多少)两个角度考察 物的有用性(即物的效用)决定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得到实现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同人们取得它时所耗费的劳 动没有必然关系 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生产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客观上决定着商 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性质。
私人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利 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社会总劳动的 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含义:一是劳动的社会化或 社会生产过程;二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侧重 点有时强调前者,有时强调后者。

《资本论》的逻辑与价值决定的两个问题

《资本论》的逻辑与价值决定的两个问题

《资本论》的逻辑与价值决定的两个问题
摘要:马克思从现实社会的商品中抽象出“价值”,并指出,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阐述了价值决定的一般性意义或价值决定的第一个层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给出了价值由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

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论述价值决定的一般意义时舍象掉了竞争等因素。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首先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他的理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

离开了他的理论逻辑,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丧失解释力。

关键词:《资本论》;理论逻辑;价值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5)09―0014―04。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论述《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资本论》是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想的结晶。

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和跋,《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

《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继《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和总结过程的各种形式(即《资本论》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即《资本论》第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共七篇,其中马克思写了四篇: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法文版跋,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写了三篇: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情况和伟大意义。

在这里指出了:《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全新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等重要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1867年整理出版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本身的生产过程,从而使再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

《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马克思运用了科学抽象法,首先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哲学逻辑11图解《资本论》1至3卷的逻辑_OK

哲学逻辑11图解《资本论》1至3卷的逻辑_OK

哲学范畴工具的应用
量的差别2 层次 社会属性
劳动 人与人关系 社会
量是
关系 1经济关系 关系
存在形式
2生产关系
自身特点
3社会关系
自然属性 层次性 社会属性
层次
质是存在 自身属性
思维口诀 存在是一 认识是二
质的差别 用处不同 单一性
使用价值 物
有用性
交换价格 在交
交换价值
换中

成为 劳动成果
层次
商品
量的差别1
第一篇 基因形态 商品
(价值关系演变过程)
基因 本质—形式
现象
第二卷 动态形式 资本的流通过程
理性对象 变化过程
第三卷 具体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存在形式 辩证逻辑
变化过程 两个层次
第四卷 理论形态 观念的演化过程 剩余价值理论发展史
逻辑模式 动静一体
10
《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结构
剩余价值内涵
3a社会形式 本质:商品价值 形式:交换价格
系统 分析 四分法
a客观对象
b动态属性
b形式和属性
满足需要的物
交换的量的比率
劳动力的耗费
处在变动形态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层次关系
层次关系
b自然属性 质和量两种规定性 社会尺度交换形式
c理由根据 交换的依据 等量的社会劳动
c1本质属性 价值是凝固在商品 体中的劳动时间
典型实例 英国
个别 就是 一般 适用一般 德国
科学表述格式 本质两分法 形式三段式
3
科学表述方法的典型实例
自然规律引起的 社会对抗的发展
程度的高低 表面现象:认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论述《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资本论》是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想的结晶。

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和跋,《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

《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继《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和总结过程的各种形式(即《资本论》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即《资本论》第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共七篇,其中马克思写了四篇: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法文版跋,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写了三篇: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情况和伟大意义。

在这里指出了:《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全新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等重要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1867年整理出版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本身的生产过程,从而使再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

《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马克思运用了科学抽象法,首先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资本论》理论逻辑体系

《资本论》理论逻辑体系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
750c =150 ∴ Ⅱ△c :△ v=7a50:150=5:1
11
/10/29
a
12
Ⅱ w=(6,000c×50%)/5+6,000c×50%+1,500v+ 1,500m=6,600
2、先求Ⅰ(v+△v)+m/x=3,000+3,000×60%×1/(11 +1)+3,000×(1-60%)=4,350;
∵ Ⅰ(v+△v)+m/x= Ⅱc+ Ⅱ△c
∴Ⅱ△c =4,350-Ⅱ3,600c =750



劳动力供给不变或增加
相对 过剩 人口
经济 增长
消费水 平提高
无产阶级 贫困化
绝 对 贫 困 化
a
相 对 贫 困 化
5
5
G——W…P…W’——G’ ·G——W…P…W’——G’
G
W
W’
P
P G W’ W
W’ G W
P
个别 资本 运动 理论
a
购买时间
资 本 周
转 时 间
流通时 间
出售时 间劳动时间----创造价值和剩余
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理论
货币转化为 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 过程
剩余价值生 产方法
1,资本总公式 及其矛盾
2,劳动力的买 和卖
1,劳动过程与 价值增殖过程 2,不变资本 与可变资本
1,绝对剩余价 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 值的生产
a
2
2
资本积 累理论
资本主义再 生产和资本 主义积累
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论》是如何揭露经济危机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告诉你

《资本论》是如何揭露经济危机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告诉你

《资本论》是如何揭露经济危机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告诉你同样的,我将分三部分给大家讲解:第一部分《资本论》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资本论》是怎样揭露经济危机的?第三部分《资本论》是怎样给工人阶级指明出路的?第一部分《资本论》的创作背景时间回到18世纪的欧洲,此时的欧洲正发生着一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变革,史称“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场变革可以说主要起源于两个人。

第一个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他是个纺织工人,当时,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叫做“珍妮机”。

这种机器直接将当时的织布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及大的轰动。

后来随着“珍妮机”的应用,渐渐地,导致很多手工业者失业,引起了他们的恐慌,为此,他们怒气冲冲地跑到詹姆斯家中,把他发明的纺织机给咂了,甚至还有人扬言,要烧了他家的房子。

最后,詹姆斯只能被迫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小镇。

第二个叫瓦特,这个名字大家想必不陌生,他就是改良了蒸汽机的那个瓦特。

学过历史的同志应该都知道,在蒸汽机还未发明之前,劳动主要靠的是人力,而人力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加班加点一天也做不了多少事。

总而言之吧,自从有了蒸汽以后,生产力一下只就提高了一个量级,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随之提高了一个量级。

可想而知蒸汽机的重要性!正是这两个机器的发明,使得当时的欧洲一下子从工厂手工业时代进阶到了大工业时代。

通俗的讲就是,在工业革命以前,欧洲还处于工厂手工业时代。

在这个时期,资本家主要靠人来赚钱,但社会生产却主要以各自家庭小作坊为主,手工业者们自己生产的商品自己卖,赚的利润都是自己的,不用出去打工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那么打工的人少了,社会整体劳动力的供应自然就不足,资本家想要雇工,就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

所以,此时的工人地位相对较高,有议价权,生活较好。

而到工业革命以后,欧洲一下子进入到了大工业时代。

这个时期,资本家开始用机器生产,效率得到巨大提升,原来手工业者们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肯定竞争不了机器生产,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出去打工,也就从手工业者变为了工人。

《资本论》的叙事和逻辑———巨型文本的阅读和创作

《资本论》的叙事和逻辑———巨型文本的阅读和创作

《资本论》的叙事和逻辑———巨型文本的阅读和创作程广云【摘要】《资本论》是一部史诗级的巨型文本,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生活世界形成、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叙事经典,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真相和秘密。

《资本论》的叙事结构是物象-人格结构,体现在拜物教的批判上。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客观化、复杂性的“科学的哲学”,在思维中批判性和反思性地复制和再现现实生活世界。

《资本论》的逻辑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是现象-本质方法,或者偶然-必然(规律)方法。

所谓“征候阅读法”乃是一种科学发现法,不见其所见,见其所不见:一是即现象求本质,亦即“镜像”方法;二是即偶然求必然(规律),亦即“平均”方法。

【关键词】巨型文本;拜物教;征候法;镜像法;平均法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2-0001-08作者简介:程广云,(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08BZX073)对于我们来说,《资本论》是一部史诗级的巨型文本。

所谓“巨型”,不是就其字数、篇幅而言,而是就其客观化、复杂性程度而言,这种客观化、复杂性程度使其接近生活世界本身。

也就是说,这种巨型文本不是作者个人思想、感情、意志的表白,而是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呈现;不是主观化的,而是客观化的;不是简单性的,而是复杂性的。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生活世界形成、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叙事经典,其叙事的要素不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是概念(范畴)、判断(命题)、推理(推论)、例证(实例);首先不是具象化的,而是抽象化的;主要不是历史性的,而是逻辑性的。

在客观化程度上,《资本论》也像其他一切史诗级巨型文本一样,作者必须尽可能地隐藏在文本中,或者消失于文本外;不是作者说话,而是人物说话;不是作者根据需要编排故事,而是人物根据性格决定命运;不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而是千人千面、众口众词。

《资本论》研究对象、方法、逻辑

《资本论》研究对象、方法、逻辑

《资本论》研究对象、方法、逻辑
《资本论》研究对象、方法、逻辑
按照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资本论》完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和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体系构造上的具体体现。

唯物史观决定了《资本论》第一卷首先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完整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在这里,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如何从生产力出发,并结合上层建筑的作用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经典范例。

第二卷,将直接生产过程与狭义的流通过程结合起来,完整地考察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以及实现这个过程的条件。

第三卷在前两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正是在生产与流通相统一的这个总过程中,剩余价值分配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其中。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各种独立的资本形式以及土地所有权各自通过何种形式和途径分别占有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且系统地批判了依据呈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表现上的现象所产生的各种资本拜物教观念,而“三位一体公式”正是这种资本拜物教的集中体现。

《资本论》是由三大理论卷所构成的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在各个层面的表现,是《资本论》的主旨。

正是根据唯物辩证法,《资本论》详尽地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包括产生的必然性和最终被取代的必然性),这是《资本论》的理论核心。

列宁 《资本论》的逻辑

列宁 《资本论》的逻辑

列宁《资本论》的逻辑
《资本论》逻辑研究的成果是非常丰富的。

该内容可总括为一句话:马克思在构思《资本论》的逻辑时,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

表明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

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明为历史发生学的“逻辑”;《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明为系统发生学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以说明为现象发生学的“逻辑”;《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明为认识发生学的“逻辑”。

具体而言,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所遵循的要求即是从事实出发,概括出理论。

按照他的理解,每一个经济范畴的真实性和具体性是依赖于它所抽象的现实经济关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其逻辑体系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和货币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揭示了商
品的二因素和货币的本质,阐述了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
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3. 资本积累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阐述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和影响。

4. 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分析,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和周期性,阐述了资本流通的规律和影响。

5.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和危机,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
规律和条件。

以上是《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资本论逻辑结构

资本论逻辑结构

资本论逻辑结构《资本论》一.重要概念的理解:1.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2.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价值: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4.商品时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劳动二重性: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8.生产关系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9.劳动过程:劳动者有目的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10.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资本论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它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既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又研究了作为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媒介起作用的货币的流通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两条逻辑线索及其它
摘要:只有明确了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的逻辑线索,革命者才能有坚强的决心从而义不容辞勇往直前;只有理解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逻辑线索,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并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容不迫循序前进。

关键词:资本主义逻辑线索必须灭亡必然灭亡
《资本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以资本运行规律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这部2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其逻辑线索却十分简单明了。

具体说来,《资本论》的论证思路是沿着两个线索进行的:一条线索是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另一条则是资本主义何以必须灭亡。

正是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也指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了工人运动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如此,《资本论》才为全世界无产者奉作自己的“圣经”。

《资本论》第一条论证线索,即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问题,主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从中得出唯史观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地发展。

如果生产力发展了,而生产关系停滞不前,到
了一定的时候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的障碍,那么旧的生产关系就会被摧毁,新的生产关系就会产生。

根据这一原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此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劳动和生产资料进一步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相容。

此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成了生产力的障碍。

而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必要要求打破资方生产关系,建立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生产社会化在不断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在扩大,生产技术提高和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在发展,生产、市场和相互联系在扩大;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深化,从而“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在不断增长”。

这样,“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就是用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回答了“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的问题。

《资本论》第二条线索,即资本主义何以必需灭亡,主要是分析了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分析了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如何又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是如何积累的。

马克斯指出,在历史上原始积累是对直接生产者实行暴力剥夺的结果,“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是使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的历史过程,“对他们的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整个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的基础是对农民的大规模的土地的剥夺,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那是一段“羊吃人”的血泪史。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之后资本主义社会逐渐产生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货币以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从事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来不断增殖资本,另一方面是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的出卖者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最简单生存和繁衍。

这样的两极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资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之后,资产阶级自己不劳动,凭借着自己对生产资料的所有,以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来剥削无产阶级,并又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

资产阶级就在这样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积累了财富。

而无产阶级自身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由于不拥有生产资料,所以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简单的生存。

他们必须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并且“无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

资产阶级坐享其成,他们的财富在不断增加,无产阶级用劳动创造了整个世界,却日益陷
于贫困之中。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使无产阶级明白了自己是如何被资产阶级剥削的:这种剥削是隐蔽的,带有欺骗性,但却是无比残酷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使无产阶级懂得了:无产阶级要摆脱被剥削的命运,就必须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何以必须灭亡”线索的逻辑证明。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条线索并非是互不相关而是辩证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是缺一不可的。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红线,将这两条线索合而为一,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最终解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只有明确了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的逻辑线索,革命者才能有坚强的决心从而义不容辞地勇往直前;只有理解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逻辑线索,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并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容不迫循序前进。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解,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才不至于片面和极端,更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否则难免走上“左”或者右的的错误道路。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只重视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的线索忽视了“何以应该灭亡”的另一条线索,因而将历史唯物主义曲解为“经济决定论”,从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一些党的领导人只看到资本主义何以“必须灭亡”这条线索而忽视了“何以必然灭亡”的线索,没有意识到建设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以为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从而犯了左
倾的错误。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也体现了马克思的这两条线索。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了“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的线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资本主义何以必须灭亡”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最后统一于“共同富裕”。

我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时要牢牢把握这两条线索的辨证统一:一方面,我们要采取适应当前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不使生产力受到生产关系的桎梏,并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广大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到生产力进步的成果。

唯其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具有强大的后劲,才不会犯“左”或右的错误。

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是将《资本论》中“两条线索”的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之,资本主义从它诞生之日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根源。

这种危机周期性爆发,且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亦一次比一次严重。

最近一
次由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范围之广有过于以往。

而爆发于发达国家,特别是殴共体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漫延,后果很不乐观。

这一切,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验证着《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谶语: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也必需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而这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