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_考试复习必备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

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

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之一。

它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医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著作家。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内科医学著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讲述金匮要略的重点复习资料。

一、金匮要略的历史意义金匮要略是中国一部内科、妇科医学著作,它奠定了中医学内科学的基本框架,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部医学著作流传至今,除了学术价值,更是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金匮要略所涉及的疾病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慢性疾病,如头痛、咳嗽、腹痛等疾病。

而且本书的诊疗思路和方法简明扼要,容易辨证、易于实施。

二、金匮要略的重点复习资料1. 瘟疫部分:金匮要略的瘟疫篇是一部重要的典籍,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其中有“胃病伤寒论”、“温病条辨”、“淋证多虚论”、“疟疾论”、“腰椎肾病论”等关于瘟疫的专门论述。

瘟疫是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对于保护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学习金匮要略中关于瘟疫的知识,是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基本常识的重要途径。

2. “伤寒论”部分:金匮要略中的“伤寒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

它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内容涉及伤寒的病因、病症、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中病机、治法论述较为系统的篇章之一。

学习“伤寒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提高诊疗技能。

3. “温病条辨”部分:金匮要略的“温病”是指暑热、湿热、流感等疾病,也是一种急性病。

学习此部分有助于了解各类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诊疗方法等,进而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4. “腰椎肾病论”部分:金匮要略的“腰椎肾病”篇章主要讲述了腰背部的诊断和治疗。

学习此部分有助于了解中医学中针对腰痛、关节疼痛等疾病的诊疗方法,有助于缓解各类慢性疼痛有关的症状。

5. “妇人病论”部分:金匮要略的“妇人病”篇章主要讲述了女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诊疗方法,如温热针灸、敷药等。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E)。

A卫气营血辨证B经络辨证C六经辨证D三焦辨证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E)。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C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D未得甲子,天未温和E未得甲子,天因温和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白术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甘草附子汤D防己黄芪汤E麻杏苡甘汤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B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C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D在里之津液已伤E邪闭三焦,津不四布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B)。

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C朝百脉的肺脏D心肺两脏E血脉的原动力宗气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B)。

A病形如处者B发汗后者C下之后者D吐之后者E变发热者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前阴腐蚀B后阴蚀烂C眼部化脓D咽喉腐蚀E面部变色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A)。

A驱邪为主B扶正为主C截疟为主D杀虫为主E调和寒热为主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C)。

A桂枝芍药知母汤B麻黄加术汤C乌头汤D大乌头煎E麻杏苡甘汤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A风引汤B头风摩散方C桂枝芍药知母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乌头汤11.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D)。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总分20分)1.《金匮要略》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2.《金匮要略》成书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答案:C3.《金匮要略》主要论述了哪些内容?A. 外科B. 内科C. 妇科D. 儿科答案:B4.《金匮要略》中“金匮”一词的含义是什么?A. 金制的柜子B. 珍贵的医学知识C. 古代的药房D. 古代的医学书籍答案:B5.《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风邪”是指什么?A. 风热B. 风寒C. 风湿D. 风燥答案:B6.《金匮要略》中“虚劳”是指什么?A. 身体虚弱B. 过度劳累C. 营养不良D. 慢性疾病答案:D7.《金匮要略》中“痉病”是指什么?A. 肌肉痉挛B. 神经痛C. 癫痫D. 脑炎答案:A8.《金匮要略》中“疟疾”的治疗方法是什么?A. 服用青蒿B. 服用黄连C. 服用石膏D. 服用大黄答案:A9.《金匮要略》中“黄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A. 服用茵陈B. 服用黄芩C. 服用栀子D. 服用大黄答案:A10.《金匮要略》中“中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A. 服用天麻B. 服用人参C. 服用黄芪D. 服用白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总分15分)1.《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五劳七伤”包括以下哪些?A. 心劳B. 肝劳C. 脾劳D. 肾劳答案:ABCD2.《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六淫”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3.《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七情”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4.《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ABCD5.《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九种体质”包括以下哪些?A. 平和质B. 气虚质C. 阳虚质D. 阴虚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总分10分)1. 简述《金匮要略》中“中风”的临床表现。

金匮要略考试条文归纳(便于记忆 看了 不后悔)

金匮要略考试条文归纳(便于记忆 看了 不后悔)

绪言一、《金匮》的性质和沿革二、《金匮》内容概况、编写体例和在中医学的地位三、《金匮》学术思想1.渊源于《内》、《难》二经2.整体观念3.恒动观念4.预防学思想5.脏腑经络学说是本书的立论依据6.辨病和辨证相结合7.创立了病因学四、《金匮》的论治特点1.治未病的思想2.治病求本3.重视正气,治疗中保护正气4.根据病位,因势利导5.标本先后,治有缓急6.同病异治,异病同治7.用药特点五、《金匮》的学习方法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一、发病、病因 1、发病与预防(2)一类病机及预防 2、病因(8)二类3、病机(10)二类1、已病防传、虚实异治(1)一类2、表里同病(14)一类二、★论治 3、痼疾加卒病(15)一类4、审因论治(17)二类5、饮食与调护(16)二类1、指导思想:人与自然界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的整体观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2)整体观念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2)人体内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的整体观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1)2、病因: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2)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3、病机:阴阳失衡——有阳无阴——厥阳独行(10)4、诊法:5、预防医学:四季脾旺不受邪(1)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治未病之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2)未病先防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2)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2)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2)治未病之脏腑——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2)有病早治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2)6、治则:①虚实当异治:“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是其意也(1)肝实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以肝病为例肝虚证——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1)②表里分缓急:急者先治,缓者后治(14)③新久有先后;先治卒病,后治痼疾(15)④审因论治,当随其所得而攻之(17)⑤饮食与调护,根据病人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进行护理。

金匮要略考试重点齐全

金匮要略考试重点齐全

二、填空题1.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2.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3.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4.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5.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6.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7.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8.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9.夫诸病在脏欲攻之随其所得而攻之,当,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10.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1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主之。

12.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3.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14.湿病的发汗法当为微汗。

15.大承气汤可治疗阳明里热致痉。

16.百合病是一种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

临床症状以神志恍惚不定,饮食、行动、起居感觉失调及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等为特征,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

17.百合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其治疗原则为随证治之,常用治法为养心润肺、益阴清热。

3.“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4.“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6.“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7.狐惑病是一种湿热虫毒蕴结所致疾病,临床症状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为特征。

咽喉部蚀烂为惑;前后二阴蚀烂为狐。

8.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复习题附答案

金匮要略复习题附答案

金匮要略复习题附答案1. 金匮要略的作者是谁?答:张仲景。

2. 金匮要略成书于哪个朝代?答:东汉。

3. 金匮要略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答:金匮要略主要包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病证的诊治方法。

4.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伤寒”是指什么?答:伤寒在金匮要略中指的是由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种疾病。

5. 金匮要略中对于“中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金匮要略中对于中风的治疗原则是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6.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黄疸”有哪些类型?答: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黄疸有湿热黄疸、寒湿黄疸、瘀血黄疸等类型。

7. 金匮要略中对于“痢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对于痢疾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

8.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水肿”的成因是什么?答: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水肿的成因包括外感风邪、内伤饮食、脏腑功能失调等。

9. 金匮要略中对于“咳嗽”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金匮要略中对于咳嗽的治疗原则是宣肺、化痰、止咳。

10.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心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心悸的治疗方法包括安神、养心、活血、化瘀等。

11. 金匮要略中对于“痹症”的分类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对于痹症的分类有风寒湿痹、湿热痹、血虚痹等。

12.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痈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答: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痈疽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托毒外出等。

13. 金匮要略中对于“妇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对于妇科病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经、止带、安胎、产后调理等。

14.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儿科病证”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儿科病证包括小儿惊风、小儿疳积、小儿痢疾等。

15. 金匮要略中对于“外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金匮要略中对于外科病证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全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1 . A 型题( 1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代谁人所著?A. 华佗B. 王叔和C. 扁鹊D. 开美E. 仲景( 2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A. 《经》B. 《难经》C.《金匮要略》D.《中藏经》E.《易经》( 3 ) 仲景《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A. 公元1 世纪B. 公元2 世纪C. 公元3 世_______纪D. 公元前1 世纪E. 公元4 世纪( 4 ) 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共有:A. 16 卷B. 18 卷C. 14 卷D. 12 卷E. 20 卷( 5 ) 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是:A. 10 卷论伤寒, 6 卷论杂病B. 8 卷论伤寒, 8 卷论杂病C. 9 卷论伤寒, 8 卷论杂病D. 8 卷论伤寒, 9 卷论杂病E. 12 卷论伤寒, 6 卷论杂病( 6 ) 在《金匮要略》成书过程中作过贡献的2 个人是:A. 王洙、林亿B. 王叔和、王洙C. 开美、林亿D. 修园、唐容川E. 徐忠可、尤在泾( 7 )《金匮要略》一书用药155 种, 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A. 人参B. 甘草C. 桂枝D. 生E. 大枣( 8 )《金匮要略》所载方剂, 除最后3 篇所附杂疗方外, 共有:A. 262 首B. 205 首C. 198 首D. 201 首E. 113 首( 9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记载相同的方剂共有:A. 40 首B. 44 首C. 50 首D. 52 首E. 30 首( 10) 《金匮要略》前22 篇中所载方剂, 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A. 4 首B. 5 首C. 6 首D. 7 首E. 8 首( 11)《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相同的条文( 按五版教材统计)共有:A. 40 条B. 42 条C. 43 条D. 44 条E. 45 条( 12) 《金匮要略》原书共有篇数是:A. 22 篇B. 23 篇C. 24 篇D. 25 篇E. 26 篇( 13) 《金匮要略》( 按五版教材统计) 原书前22 篇共有条文是:A. 397 条B. 398 条C. 400 条D. 402 条E. 403 条( 14) 《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是:A. 寸口三部法B. 趺阳诊法C. 寸口与趺阳诊法并存D. 寸口与趺阳、少阴诊法并存E. 寸口、趺阳、少阴、少阳四种诊法并存( 15)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A. 卫气营血辨证B. 经络辨证C. 六经辨证D. 三焦辨证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 16) 说“全篇以此病例彼病, 为启悟之捷法”者是:A. 尤在泾B. 修园C. 黄元御D. 唐容川E. 徐忠可( 17) 说“《金匮要略》, 仲景治杂病之书也, 与《伤寒论》相表里, 然学者必先读《伤寒论》, 再读此书, 方能理会⋯⋯”者是: A. 尤在泾B. 修园C. 黄元御D. 吴谦E. 徐忠可( 18) 说“仲景用药之法, 全凭乎证, 添一证则添一药, 易一证亦易一药”者是:A. 唐容川B. 修园C. 尤在泾D. 徐忠可E. 吴谦( 19) 说“其脉法, 亦皆《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的医家是: A. 徐大椿B. 尤在泾C. 修园D. 黄元御E. 吴谦( 20) 下列哪首方剂, 开后世温上制下法的先例?A. 甘草干汤B. 人参汤C. 小青龙汤D. 栝蒌瞿麦丸E. 射干麻黄汤( 21) 《金匮要略》一书的基本理论是: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运行学说D. 脏腑经络学说E. 三因学说( 22) 《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A. 贯彻了阴阳五行学说B. 重视天人相应, 强调整体观念C. 以脏腑病机结合八纲, 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D. 强调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的精神E. 治疗重视因势利导( 23)《金匮要略》前22 篇共398 条原文, 载方205 首, 这些经方若按目前方剂学分类, 大致可归纳为:A. 18 类B. 20 类C. 16 类D. 15 类E. 14 类( 24) 《金匮要略》遣方用药, 加减变化极为灵活, 如《痰饮咳嗽病》篇用小青龙汤治疗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变化证, 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后有几次用药?A. 4 次B. 5 次C. 3 次D. 2 次E. 1 次( 25) 称《金匮要略方论》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者是: A. 东垣B. 朱丹溪C. 子和D. 吴谦E. 唐容川( 26) 注释《金匮要略方论》原著的第一作者是:A. 以德B. 吴谦C. 周扬俊D. 徐忠可E. 朱丹溪( 27) 清代注释《金匮要略》原著的有:A. 20 余家B. 30 余家C. 10 余家D. 40 余家E. 50 余家( 28)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由谁所著?A. 朱丹溪B. 徐忠可C. 尤在泾D. 吴谦E. 吴考槃( 29)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由谁所著?A. 黄竹斋B. 尤在泾C. 丹波元坚D. 丹波元简E. 唐容川( 30)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的作者是:A. 丹波元简B. 丹波元坚C. 徐忠可D. 尤在泾E. 吴谦( 31) 开引入西医之说的《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的作者是:A. 锡纯B. 唐宗海C. 尤在泾D. 徐忠可E. 吴谦( 32) 现结合临床较好的注本是:A. 《金匮发微》B. 《金匮要略浅注》C.《金匮要略浅注补正》D.《金匮要略五十家注》E.《金匮要略方论集注》4 . X 型题( 1 )《金匮要略》应用了以下哪些诊脉方法?A. 遍诊法B. 寸口诊法C. 趺阳诊法D. 少阴诊法E. 少阳诊法( 2 )《金匮要略》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A. 杏子汤B. 黄连粉C. 藜芦甘草汤D. 附子汤E. 半夏生汤( 3 )《伤寒杂病论》自序里说其理论根据有:A. 《素问》B. 《九卷》C.《八十一难》D.《中藏经》E.《易经》( 4 )《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服药剂的有:A. 汤B. 丸C. 散D. 酒E. 膏( 5 )《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外治药剂的有:A. 薰B. 洗C. 坐D. 敷E. 膏药( 6 ) 下列书名, 哪些是《金匮要略》的别名?A. 《金匮玉函要略方》B. 《金匮玉函经》C.《金匮要略方论》D.《金匮方论》E.《金匮》( 7 ) 桂枝在《金匮要略》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A. 调和营卫B. 宣通阳气C. 温化水饮D. 下气降逆E. 健运中气( 8 ) 附子在《金匮要略》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A. 回阳救逆B. 温散寒湿C. 缓急止痛D. 峻逐阴邪·10·E. 温阳通便( 9 ) 麻黄在《金匮要略》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A. 并行表里之湿B. 解表除湿, 风湿并治C. 发越水气D. 散饮降逆E. 宣肺化饮( 10) 下列方剂中, 对于药物剂量的加减, 体现了方剂的命名, 亦含有辨证论治思想的有:A. 桂枝加桂汤B. 小建中汤C. 通脉四逆汤D. 厚朴三物汤E. 小半夏汤( 11) 《金匮要略》用药的特点包括:A. 重视发挥单味药的主治功能B. 注意药物经过配伍组合后的协同作用C. 重视药物的加减变化D. 重视药物的炮制E. 重视药物的煎煮方法( 12)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治疗以下哪些疾病?A. 脚气上入, 少腹不仁B.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C. 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者D. 男子消渴, 小便不多E. 妇人烦热不得卧, 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 13) 《金匮要略》中属泻下剂的方剂有: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大黄附子汤D. 麻子仁丸E. 厚朴大黄汤( 14) 据不完全统计,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关研究《金匮》原著的有上百种, 在众多注解书籍中, 说理透彻, 通俗易懂, 联系实际的有:A. 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B. 任应秋的《金匮要略语译》C. 何任的《金匮要略新解》D. 葆荪的《金匮要略易解》E. 颖铺的《金匮发微》( 15) 近代《金匮要略》集注有:A.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B.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C.《金匮玉函要略述义》D.《金匮要略浅注补正》E.《金匮发微》( 16) 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后, 因战乱等原因, 其杂病部分一度散失不全, 但下列哪些书中载入了原著中的条文或容?A. 《脉经》第八、九卷B. 《诸病源候论》C.《千金要方》D.《外台秘要》E. 以上都不是选择题答案1 . A 型题( 1) E ( 2) C ( 3 ) C ( 4) A ( 5 ) A ( 6 ) A ( 7 ) B ( 8 ) B ( 9) B ( 10) A ( 11) C ( 12) D ( 13) B ( 14) E ( 15) E ( 16) B ( 17) B ( 18) A ( 19) A ( 20) A ( 21) D ( 22) C ( 23) A ( 24) A ( 25) B ( 26) A ( 27) A ( 28) E ( 29) A ( 30) A ( 31) B ( 32 ) A4 . X 型题( 1) BCDE ( 2 ) ABCD ( 3 ) ABC ( 4 ) ABCD ( 5 ) ABCD( 6) ABCDE ( 7 ) ABCDE ( 8 ) ABCDE ( 9 ) ABCDE ( 10 ) ABCD( 11) ABCDE ( 12) ABCE ( 13) ABCDE ( 14) ABCD ( 15) ABCDE( 16) ABCD第二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选择题1 . A 型题( 1 )《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A. 五脏元真不足B. 客气邪风侵袭C. 七情D. 房劳E. 虫兽灾伤( 2 ) 假令时当春季, 下列各组色脉中, 提示病情最严重的是: A. 色赤脉洪B. 色白脉毛C. 色青脉石D. 色黄脉洪E. 色黑脉弦( 3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 阳病是指:A. 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 属部脏腑的病证C. 外感病证D. 邪实病证E. 热性病证( 4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 阴病是指:A. 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 属部脏腑的病证C. 外感病证D. 邪实病证E. 热性病证( 5 ) 其性散漫、多中肌表、发病常见于午前的病邪是:A. 湿邪B. 风邪C. 寒邪D. 清邪E. 燥邪( 6 ) 其性重浊、易流关节、伤及下部的病邪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清邪E. 火邪( 7 ) 其性紧束收敛、常中经络之里、多发病于日暮的病邪为: 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清邪E. 饪之邪( 8 )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 有至而不至, 有至而不去, 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 是指:A. 以得甲子, 天未温和B. 以得甲子, 天大寒不解C. 以得甲子, 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D. 未得甲子, 天未温和E. 未得甲子, 天因温和( 9 )“病者素不应食, 而反暴思之”, 其病机属于:A. 脏气为邪所改变B. 邪热消谷C. 邪气已退D. 肝风扰胃E. 胃阳渐复( 10) 根据《金匮要略心典》“脏邪”传变的原则, 下列脏病, 可以不传他脏的是:A. 肝郁化火B. 脾蕴湿热C. 肾阴亏虚D. 肝气郁结E. 痰热蕴肺( 11) 望诊鼻头色青, 症又见腹中痛, 其病机应考虑为:A. 肝乘脾B. 脾气虚C. 肝侮肺D. 心火盛E. 肺气虚( 12) 肾水反侮脾土, 鼻头的病理颜色应是:A. 色青B. 色微黑C. 色白D. 色黄E. 色赤( 13) 望诊面色鲜明光润, 皮纹消失, 提示为:A. 水饮停积B. 脾胃虚寒C. 心脾两虚D. 痰浊中阻E. 心火上炎( 14) 胸膈间有病, 病人语声的表现是:A. 语声细小而长B. 语声洪亮C. 语声低微不清彻D. 语声寂然喜惊呼E. 语声高亢( 15) 关于脏病相传的原则, 提出“脏病惟虚者受之, 而实者不受; 脏邪惟实则能传, 而虚则不传”的医家是:A. 徐忠可B. 黄元御C. 尤在泾D. 修园E. 念庭( 16) 下列哪一组药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A. 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B. 白芍药、焦山栀、炙甘草、乌梅C. 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D. 炙甘草、淮小麦、大枣E. 白术、苍术、怀山( 17) 闻诊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 临床诊断考虑为:A. 胸膈间病B. 骨节间病C. 心中疼痛D. 肺气失宣E. 肺实不鸣( 18) 卒厥患者, 临床如果出现唇口青、身冷者, 其病理机制是:A. 气血通畅B. 血液郁滞不流, 阳气涣散C. 表卫不固D. 阴虚火旺E. 肝阳上亢( 19) 某患者感受风寒, 出现恶寒、身痛, 医误下之, 损伤脾胃阳气, 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治疗的最佳方案是:A. 先解表, 后温里B. 解表为主, 兼温里C. 先温里, 后解表D. 表里同治E. 重在温里, 兼解表( 20) 下列方剂哪首体现了肝病实脾的原则?A. 逍遥散B. 龙胆泻肝汤C. 黛蛤散D. 一贯煎E. 泻青丸( 21) 病者脉浮在前, 其病为:A. 心气虚B. 肺气虚C. 心肺气虚D. 病在表E. 病在里( 22) 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是:A. 吸促B. 吸微数C. 吸远D. 呼吸动摇振振E. 息引胸中上气( 23) 下列何种病邪不属五邪围:A. 风B. 雾C. 湿D. 燥E. 宿食4 . X 型题( 1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提出肝( 阴) 虚证的治则有:A. 补用辛B. 补用酸C. 助用焦苦D. 助用咸E. 益用甘味( 2 )《金匮》云:“非其时色脉, 皆当病。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1 . A 型题( 1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代谁人所著?A. 华佗B. 王叔和C. 扁鹊D. 赵开美E. 张仲景( 2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A. 《内经》B. 《难经》C.《金匮要略》D.《中藏经》E.《易经》( 3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A. 公元1 世纪B. 公元2 世纪C. 公元3 世_______纪D. 公元前1 世纪E. 公元4 世纪( 4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共有:A. 16 卷B. 18 卷C. 14 卷D. 12 卷E. 20 卷( 5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是:A. 10 卷论伤寒, 6 卷论杂病B. 8 卷论伤寒, 8 卷论杂病C. 9 卷论伤寒, 8 卷论杂病D. 8 卷论伤寒, 9 卷论杂病E. 12 卷论伤寒, 6 卷论杂病( 6 ) 在《金匮要略》成书过程中作过贡献的2 个人是:A. 王洙、林亿B. 王叔和、王洙C. 赵开美、林亿D. 陈修园、唐容川E. 徐忠可、尤在泾( 7 )《金匮要略》一书用药155 种, 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A. 人参B. 甘草C. 桂枝D. 生姜E. 大枣( 8 )《金匮要略》所载方剂, 除最后3 篇所附杂疗方外, 共有:A. 262 首B. 205 首C. 198 首D. 201 首E. 113 首( 9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记载相同的方剂共有:A. 40 首B. 44 首C. 50 首D. 52 首E. 30 首( 10) 《金匮要略》前22 篇中所载方剂, 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A. 4 首B. 5 首C. 6 首D. 7 首E. 8 首( 11)《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相同的条文( 按五版教材统计)共有:A. 40 条B. 42 条C. 43 条D. 44 条E. 45 条( 12) 《金匮要略》原书共有篇数是:A. 22 篇B. 23 篇C. 24 篇D. 25 篇E. 26 篇( 13) 《金匮要略》( 按五版教材统计) 原书前22 篇共有条文是:A. 397 条B. 398 条C. 400 条D. 402 条E. 403 条( 14) 《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是:A. 寸口三部法B. 趺阳诊法C. 寸口与趺阳诊法并存D. 寸口与趺阳、少阴诊法并存E. 寸口、趺阳、少阴、少阳四种诊法并存( 15)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A. 卫气营血辨证B. 经络辨证C. 六经辨证D. 三焦辨证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 16) 说“全篇以此病例彼病, 为启悟之捷法”者是:A. 尤在泾B. 陈修园C. 黄元御D. 唐容川E. 徐忠可( 17) 说“《金匮要略》, 仲景治杂病之书也, 与《伤寒论》相表里, 然学者必先读《伤寒论》, 再读此书, 方能理会⋯⋯”者是: A. 尤在泾B. 陈修园C. 黄元御D. 吴谦E. 徐忠可( 18) 说“仲景用药之法, 全凭乎证, 添一证则添一药, 易一证亦易一药”者是:A. 唐容川B. 陈修园C. 尤在泾D. 徐忠可E. 吴谦( 19) 说“其脉法, 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的医家是: A. 徐大椿B. 尤在泾C. 陈修园D. 黄元御E. 吴谦( 20) 下列哪首方剂, 开后世温上制下法的先例?A. 甘草干姜汤B. 人参汤C. 小青龙汤D. 栝蒌瞿麦丸E. 射干麻黄汤( 21) 《金匮要略》一书的基本理论是: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运行学说D. 脏腑经络学说E. 三因学说( 22) 《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A. 贯彻了阴阳五行学说B. 重视天人相应, 强调整体观念C. 以脏腑病机结合八纲, 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D. 强调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的精神E. 治疗重视因势利导( 23)《金匮要略》前22 篇共398 条原文, 载方205 首, 这些经方若按目前方剂学分类, 大致可归纳为:A. 18 类B. 20 类C. 16 类D. 15 类E. 14 类( 24) 《金匮要略》遣方用药, 加减变化极为灵活, 如《痰饮咳嗽病》篇用小青龙汤治疗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变化证, 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后有几次用药?A. 4 次B. 5 次C. 3 次D. 2 次E. 1 次( 25) 称《金匮要略方论》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者是: A. 李东垣B. 朱丹溪C. 张子和D. 吴谦E. 唐容川( 26) 注释《金匮要略方论》原著的第一作者是:A. 赵以德B. 吴谦C. 周扬俊D. 徐忠可E. 朱丹溪( 27) 清代注释《金匮要略》原著的有:A. 20 余家B. 30 余家C. 10 余家D. 40 余家E. 50 余家( 28)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由谁所著?A. 朱丹溪B. 徐忠可C. 尤在泾D. 吴谦E. 吴考槃( 29)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由谁所著?A. 黄竹斋B. 尤在泾C. 丹波元坚D. 丹波元简E. 唐容川( 30)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的作者是:A. 丹波元简B. 丹波元坚C. 徐忠可D. 尤在泾E. 吴谦( 31) 开引入西医之说的《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的作者是:A. 张锡纯B. 唐宗海C. 尤在泾D. 徐忠可E. 吴谦( 32) 现结合临床较好的注本是:A. 《金匮发微》B. 《金匮要略浅注》C.《金匮要略浅注补正》D.《金匮要略五十家注》E.《金匮要略方论集注》4 . X 型题( 1 )《金匮要略》应用了以下哪些诊脉方法?A. 遍诊法B. 寸口诊法C. 趺阳诊法D. 少阴诊法E. 少阳诊法( 2 )《金匮要略》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A. 杏子汤B. 黄连粉C. 藜芦甘草汤D. 附子汤E. 半夏生姜汤( 3 )《伤寒杂病论》自序里说其理论根据有:A. 《素问》B. 《九卷》C.《八十一难》D.《中藏经》E.《易经》( 4 )《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内服药剂的有:A. 汤B. 丸C. 散D. 酒E. 膏( 5 )《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外治药剂的有:A. 薰B. 洗C. 坐D. 敷E. 膏药( 6 ) 下列书名, 哪些是《金匮要略》的别名?A. 《金匮玉函要略方》B. 《金匮玉函经》C.《金匮要略方论》D.《金匮方论》E.《金匮》( 7 ) 桂枝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 调和营卫B. 宣通阳气C. 温化水饮D. 下气降逆E. 健运中气( 8 ) 附子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 回阳救逆B. 温散寒湿C. 缓急止痛D. 峻逐阴邪·10·E. 温阳通便( 9 ) 麻黄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 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 并行表里之湿B. 解表除湿, 风湿并治C. 发越水气D. 散饮降逆E. 宣肺化饮( 10) 下列方剂中, 对于药物剂量的加减, 体现了方剂的命名, 亦含有辨证论治思想的有:A. 桂枝加桂汤B. 小建中汤C. 通脉四逆汤D. 厚朴三物汤E. 小半夏汤( 11) 《金匮要略》用药的特点包括:A. 重视发挥单味药的主治功能B. 注意药物经过配伍组合后的协同作用C. 重视药物的加减变化D. 重视药物的炮制E. 重视药物的煎煮方法( 12)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治疗以下哪些疾病?A. 脚气上入, 少腹不仁B.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C. 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者D. 男子消渴, 小便不多E. 妇人烦热不得卧, 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 13) 《金匮要略》中属泻下剂的方剂有: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大黄附子汤D. 麻子仁丸E. 厚朴大黄汤( 14) 据不完全统计,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关研究《金匮》原著的有上百种, 在众多注解书籍中, 说理透彻, 通俗易懂, 联系实际的有:A. 秦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B. 任应秋的《金匮要略语译》C. 何任的《金匮要略新解》D. 陶葆荪的《金匮要略易解》E. 曹颖铺的《金匮发微》( 15) 近代《金匮要略》集注有:A.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B.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C.《金匮玉函要略述义》D.《金匮要略浅注补正》E.《金匮发微》( 16) 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后, 因战乱等原因, 其杂病部分一度散失不全, 但下列哪些书中载入了原著中的条文或内容?A. 《脉经》第八、九卷B. 《诸病源候论》C.《千金要方》D.《外台秘要》E. 以上都不是选择题答案1 . A 型题( 1) E ( 2) C ( 3 ) C ( 4) A ( 5 ) A ( 6 ) A ( 7 ) B ( 8 ) B ( 9) B ( 10) A ( 11) C ( 12) D ( 13) B ( 14) E ( 15) E ( 16) B ( 17) B ( 18) A ( 19) A ( 20) A ( 21) D ( 22) C ( 23) A ( 24) A ( 25) B ( 26) A ( 27) A ( 28) E ( 29) A ( 30) A ( 31) B ( 32 ) A4 . X 型题( 1) BCDE ( 2 ) ABCD ( 3 ) ABC ( 4 ) ABCD ( 5 ) ABCD( 6) ABCDE ( 7 ) ABCDE ( 8 ) ABCDE ( 9 ) ABCDE ( 10 ) ABCD( 11) ABCDE ( 12) ABCE ( 13) ABCDE ( 14) ABCD ( 15) ABCDE( 16) ABCD第二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选择题1 . A 型题( 1 )《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A. 五脏元真不足B. 客气邪风侵袭C. 七情D. 房劳E. 虫兽灾伤( 2 ) 假令时当春季, 下列各组色脉中, 提示病情最严重的是: A. 色赤脉洪B. 色白脉毛C. 色青脉石D. 色黄脉洪E. 色黑脉弦( 3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 阳病是指:A. 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 属内部脏腑的病证C. 外感病证D. 邪实病证E. 热性病证( 4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 阴病是指:A. 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 属内部脏腑的病证C. 外感病证D. 邪实病证E. 热性病证( 5 ) 其性散漫、多中肌表、发病常见于午前的病邪是:A. 湿邪B. 风邪C. 寒邪D. 清邪E. 燥邪( 6 ) 其性重浊、易流关节、伤及下部的病邪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清邪E. 火邪( 7 ) 其性紧束收敛、常中经络之里、多发病于日暮的病邪为: 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清邪E. 之邪( 8 )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 有至而不至, 有至而不去, 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 是指:A. 以得甲子, 天未温和B. 以得甲子, 天大寒不解C. 以得甲子, 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D. 未得甲子, 天未温和E. 未得甲子, 天因温和( 9 )“病者素不应食, 而反暴思之”, 其病机属于:A. 脏气为邪所改变B. 邪热消谷C. 邪气已退D. 肝风扰胃E. 胃阳渐复( 10) 根据《金匮要略心典》“脏邪”传变的原则, 下列脏病, 可以不传他脏的是:A. 肝郁化火B. 脾蕴湿热C. 肾阴亏虚D. 肝气郁结E. 痰热蕴肺( 11) 望诊鼻头色青, 症又见腹中痛, 其病机应考虑为:A. 肝乘脾B. 脾气虚C. 肝侮肺D. 心火盛E. 肺气虚( 12) 肾水反侮脾土, 鼻头的病理颜色应是:A. 色青B. 色微黑C. 色白D. 色黄E. 色赤( 13) 望诊面色鲜明光润, 皮纹消失, 提示为:A. 水饮停积B. 脾胃虚寒C. 心脾两虚D. 痰浊中阻E. 心火上炎( 14) 胸膈间有病, 病人语声的表现是:A. 语声细小而长B. 语声洪亮C. 语声低微不清彻D. 语声寂然喜惊呼E. 语声高亢( 15) 关于脏病相传的原则, 提出“脏病惟虚者受之, 而实者不受; 脏邪惟实则能传, 而虚则不传”的医家是:A. 徐忠可B. 黄元御C. 尤在泾D. 陈修园E. 魏念庭( 16) 下列哪一组药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A. 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B. 白芍药、焦山栀、炙甘草、乌梅C. 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D. 炙甘草、淮小麦、大枣E. 白术、苍术、怀山( 17) 闻诊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 临床诊断考虑为:A. 胸膈间病B. 骨节间病C. 心中疼痛D. 肺气失宣E. 肺实不鸣( 18) 卒厥患者, 临床如果出现唇口青、身冷者, 其病理机制是:A. 气血通畅B. 血液郁滞不流, 阳气涣散C. 表卫不固D. 阴虚火旺E. 肝阳上亢( 19) 某患者感受风寒, 出现恶寒、身痛, 医误下之, 损伤脾胃阳气, 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治疗的最佳方案是:A. 先解表, 后温里B. 解表为主, 兼温里C. 先温里, 后解表D. 表里同治E. 重在温里, 兼解表( 20) 下列方剂哪首体现了肝病实脾的原则?A. 逍遥散B. 龙胆泻肝汤C. 黛蛤散D. 一贯煎E. 泻青丸( 21) 病者脉浮在前, 其病为:A. 心气虚B. 肺气虚C. 心肺气虚D. 病在表E. 病在里( 22) 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是:A. 吸促B. 吸微数C. 吸远D. 呼吸动摇振振E. 息引胸中上气( 23) 下列何种病邪不属五邪范围:A. 风B. 雾C. 湿D. 燥E. 宿食4 . X 型题( 1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提出肝( 阴) 虚证的治则有:A. 补用辛B. 补用酸C. 助用焦苦D. 助用咸E. 益用甘味( 2 )《金匮》云:“非其时色脉, 皆当病。

金匮要略条文重点期末考试必过

金匮要略条文重点期末考试必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治则与预防(1)治未病未病先防:【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2)虚实异治、表里分缓急【问曰,病有急当救表救里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3)新久有先后【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4)攻邪当随其所得【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第三个原则(5)根据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护理。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湿病的治疗原则:发汗。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具去也。

】2、寒湿表实:寒湿伤表,营卫不和,麻黄加术汤。

3、风湿兼气虚:风湿在表,卫虚不固,防己黄芪汤。

益气除湿,调和营卫。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百合病:多因伤寒热病后,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心肺阴虚内热,临床表现为神志恍惚不定,口苦,便赤,脉微数。

2、百合病病因病机特征: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病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不合3、百合病主方:百合地黄汤。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

治法:润肺宁心,滋阴清热。

组成:百合、生地黄汁【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4、百合病误吐:百合鸡子汤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1、中风辨证【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口吐涎。

】2、历节病病机:肝肾不足,水湿内侵(肝肾);阴血不足,风血相搏;气虚饮酒,汗出当风;胃有蕴热,外感风湿;过食酸咸,内伤肝肾。

3、历节病证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两条证及方方剂组成(1)风湿偏胜: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金匮要略期末复习资料.docx

金匮要略期末复习资料.docx

1.《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

2.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

3.原著原文398条,共载方剂205首(4首只有方名),用药155味。

4.辨证论治:运用四诊八纲辨清证候,针对证候而治是原著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这一原则的基本体现。

1)同一种疾病,由于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及病位的不同,治法就有不同。

如:同为水肿病,腰以上肿者,当发其汗;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

发汗散水者,有越婢汤以治风水之例;利尿行水者,有防己茯苓汤以治皮水之例。

2)多种不同的疾病,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症状虽异,而治法相同。

如:原著用肾气丸者有五:①《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②《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③《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用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④《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用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⑤《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用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

以上五病,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减退,故均可用肾气丸温肾化气治疗。

再如:草芾大枣泻肺汤,既可用于肺痈,又可用于支饮。

前者病因属于风热邪毒,后者病因属于饮邪留滞,两者病名虽异,但病机同为痰涎壅塞于肺,病位亦同,故均可用草芾大枣泻肺汤。

上述用法,形式上虽表现为一方可治多病,或一病可用数方,而实质上仍然反映了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精神。

5.治未病:1)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某一脏腑病变可传至另一脏腑。

《素问》“五脏想通,移皆有次, 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

"《金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方法,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阻止病位的扩大蔓延。

2)《金匮》倡导早治防变的治疗思想,即要求医生在疾病的初期就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深入传变。

金匮要略笔记 南中医复习考试

金匮要略笔记 南中医复习考试
-1-
金匮要略
名词解释 1.导引、吐纳�导引指自我按摩�吐纳为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两者均为古代体育疗法�起养生却病作用。 2.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3.治未病�指治未病的脏腑。
理论依据�治未病应以整体观为指导�从联系运动的观点出发�除治已病之脏外�应注意治未病之脏腑� 防止疾病发展与蔓延。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外因�四肢皮肤九窍�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不内外因�外界影响� 陈无择的三因说�七情——内伤�六淫�自经络内合脏腑�饮食饥饱虎狼虫毒�不内外因。 2.金匮要略病因学特点�以脏腑经络为内外�以客气邪风为主因。 3.新旧同病、表里同病的一般治则�表里同病�先治其表、先治其里及表里同治。原则是急者先治。
证候��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目弦、发落�少腹弦急、阴头寒冷。
寒和虚热两种类型。 15 奔豚气�又称奔豚�豚�即小猪。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其特征。 16.阳微阴弦��1�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
�2�“阳微”�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阴寒邪盛�痰饮内停之征。 “阳微”与“阴弦”同时并见�说明胸痹、心痛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
而无白术�白术附子汤证�湿重于风�故用白术而无桂枝。
�2�甘草附子汤用于表里阳虚的风湿病证�特点是表里阳气皆虚�风与湿并重�故桂枝、白术、
附子并用�且君甘草缓其药力兼和其里。
6.伤暑热盛�病机�伤暑热盛�兼有正虚
症状�身体壮热�大量汗出�口渴引饮�恶寒。
治法�清热祛暑�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

金匮要略讲义考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讲义考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讲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主治“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虚者宜用A、栝蒌薤白白酒汤B、桂枝生姜枳实汤C、灸甘草汤D、人参汤E、生脉散正确答案:D2、疮痈酿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发热脉数B、洒淅恶寒,脉数C、寒热往来D、局部红肿E、恶风脉浮正确答案:B3、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临床症见A、身体疼烦,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B、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C、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D、身体烦疼,发热,恶寒,无汗E、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正确答案:C4、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石膏的病机为A、寒饮内停,肺气失宜B、寒饮郁肺,气机不降C、寒饮郁肺,邪郁化火D、外寒内饮,热重于饮E、外寒内饮,饮郁化热正确答案:E5、下面关于小建中汤的论述错误的是A、该方所治主症为虚劳里急B、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加饴糖而成C、煎煮时,应该先将其他药煎好后再兑入饴糖D、该方可治疗阴阳两虚而脾虚为主的证候E、该方临床可广泛运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偏脾虚者正确答案:B6、下列《金匮要略》疲饮咳嗽病篇方证中,哪一方证不具有“眩”症A、小半夏汤B、泽泻汤C、苓桂术甘汤D、小半夏加茯苓汤E、五苓散正确答案:A7、柔痉的主方是A、防己黄芪汤B、栝蒌桂枝汤C、桂枝加葛根汤D、葛根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B8、《金匮要略》以何种辨证方法为主A、八纲辨证B、三焦辨证C、病因辩证D、六经辨证E、脏腑经络辨证正确答案:E9、张仲景用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其方剂组成是A、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B、大黄、黄柏、黄连C、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D、大黄、黄芩、黄连、附子E、大黄、黄芩、黄连正确答案:E10、女劳疸见何症知其预后不良A、腹如水状B、额上黑C、尺脉浮D、膀胱急E、小便不利正确答案:A11、历节病的成因,应除外A、肝肾亏虚B、内有蕴热,外感风湿C、外感湿邪疫毒D、外感风寒湿邪E、气血不足正确答案:C12、厚朴七物汤证在饮食方面的表现是A、饮而不欲食B、呕不能饮食C、饮食如故D、意欲食复不能食E、消谷引食正确答案:C13、治疗热利下重当选用A、葛根苓连汤B、黄苓汤C、诃梨勒散D、白头翁汤E、桃花汤正确答案:D14、下列哪种情况符合《金匮要略》首篇所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的精神A、肺病苦气上逆而得苦泄B、肾病苦燥而得温燥C、心病苦缓而得辛散D、脾病苦湿而得滋润E、肝病苦急而得温燥正确答案:A15、胸痹心痛篇中以心痛彻背为主症者,除乌头赤石脂丸证外还有A、栝蒌薤白白酒汤证B、栝蒌薤白桂枝汤证C、人参汤证D、栝蒌薙白半夏汤证E、薏苡附子散证正确答案:D16、《金匮要略》首篇根据五邪中人以阴从阴、以阳从阳的特点提出“极热”多A、伤关节B、伤络C、伤经D、伤脏腑E、伤皮腠正确答案:B17、《幸匮要略》血搏虚劳病篇言:“脉大为劳”,其机理是A、阴虚火旺B、阴竭阳脱C、阴虚阳浮D、精气内损E、饮盛格阳正确答案:C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痹症状A、舌质淡红,苔薄白B、寸口关上微C、肢体游走性疼痛D、身体不仁E、尺中小紧正确答案:C19、腹部包块,发作有时,推之可移,疼痛,病属A、积B、聚C、谷气D、肝着E、宿食正确答案:B20、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A、白虎加桂枝B、白虎加人参汤C、竹叶石膏汤D、白虎汤E、白虎加苍术汤正确答案:B21、栝蒌桂枝汤的组成是A、栝蒌皮合桂枝汤B、栝蒌根合桂枝汤C、栝蒌皮与桂枝D、栝蒌实合桂枝汤E、栝蒌与桂枝正确答案:B22、当归芍药散所治病证的病机是A、肝脾不调,气郁血滞湿阻B、肝血不足C、肝血不足,湿热内生D、肝气郁滞E、肝郁化火正确答案:A23、体虚而寒饮在肺之人出现形肿时,下列哪味药不宜使用A、麻黄B、干姜C、细辛D、茯苓E、杏仁正确答案:A24、甘遂半夏汤的组成是A、甘遂、半夏、甘草、白蜜、苟药B、甘遂、半夏、甘草、白蜜、白术C、甘遂、半夏、甘草D、甘遂、半夏、甘草、白蜜E、甘遂、半夏正确答案:A25、服用下列何方后,可呈现“口中有津液”这一向愈之征A、五苓散B、泽泻汤C、己椒苈黄丸D、小半夏汤E、小半夏加茯苓汤正确答案:C26、下列不属于乌头汤证的症状是A、不可屈伸B、脚肿如脱C、舌质淡D、关节疼痛E、脉弦迟正确答案:B27、防己茯苓汤中没有哪一种药物A、猪苓B、茯苓C、黄芪D、防己E、桂枝正确答案:A28、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属实者,治宜A、栝蒌薤白白酒汤B、栝蒌薤白半夏汤C、茯苓杏仁甘草汤D、枳实薤白桂枝汤E、人参汤正确答案:D29、越婢加半夏汤证的病机为A、痰气相结,气道不利B、内外合邪,饮热郁肺C、寒饮郁肺,肺气失宜D、虚火迫肺E、寒饮夹热,上迫肺气正确答案:B30、患者腹痛如刀割,雷鸣不已,胸胁逆满,呕吐,舌淡苔白滑,治宜A、小建中汤B、大乌头煎C、附子粳米汤D、赤丸E、大建中汤正确答案:C31、下列哪项不是寒实内结腹满痛证必见的A、胁下偏痛B、脉紧弦C、大便不通D、发热E、痛处拒按正确答案:D32、适逢夏季诊得脉沉、色黑,其机理是A、水气内停B、瘀血阻滞C、心火亢盛D、心火耗伤肾水E、劳伤肾精正确答案:D33、望诊见面色白,多为阴血亡失,设亡血者面色反现微赤之象,而此时又非炎热之夏季,预示A、预后极差B、预后较差C、病将愈D、预后较好E、病己愈正确答案:A34、土虚不制,肾水反侮,常见鼻头呈现A、青色B、白色C、微黑色D、黄色E、赤色正确答案:C35、《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有A、寸口与跌阳诊法并存B、寸口与跌阳、少阴诊法并存C、寸关尺合诊D、寸口、跌阳、少阴及少阳合诊E、跌阳诊法正确答案:D36、支饮饮停的部位在A、胸膈B、胸胁C、头面D、四肢E、胃肠正确答案:A37、下列各方证中,何者与谷疸无关A、大黄硝石汤B、茵陈五苓散C、茵陈蒿汤D、栀子大黄汤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8、水与血俱结在血室的证候特点是A、少腹满,唇痿青,小便利B、少腹满而小便自利C、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D、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E、少腹满而小便不利,口渴正确答案:C39、假设问诊知“病人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提示病者A、必将发热B、胃气来复C、胃热消谷D、病已痊愈E、病邪已去正确答案:A40、“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此指哪种水气病A、石水B、皮水C、风水D、正水E、黄汗正确答案:D41、甘姜苓术汤中没有下列哪味药物A、甘草B、白术C、干姜D、茯苓E、生姜正确答案:E42、妇人转胞不得溺,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宜A、五苓散B、栝楼瞿麦丸C、葵子茯苓散D、肾气丸E、猪苓散正确答案:D43、湿热发黄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黄的鉴别诊断要点是A、口渴与否B、小便利否C、心烦与否D、腹胀与否E、发热与否正确答案:B4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久治不愈者,治A、葶苈大枣泻肺汤B、厚朴大黄汤C、木防己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E、小青龙汤正确答案:C45、原书在治疗慢性衰弱性疾病时,重视下列哪两脏A、脾肾B、心脾C、肝脾D、心肾E、肺肾正确答案:A46、新产妇人症见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眩晕头昏者,此属A、产后下利B、痉病C、大便难D、郁冒E、产后中风正确答案:D47、新产妇人有三病,其病因均为A、瘀血内阻B、津枯肠燥C、感受外邪D、外感风邪E、亡血伤津正确答案:E48、肺胀产生的原因是A、重感寒邪,肺气郁闭B、寒饮逆阻,肺气失降C、痰浊黏塞,肺气不利D、风寒外袭E、素有伏饮,复加外感,内外合邪正确答案:E49、因中焦邪实而影响呼吸时,可见A、呼吸动摇振振B、吸远C、吸而微数D、吸促E、息张口短气正确答案:C50、体虚支饮者服小青龙汤后,发生冲气上逆时,治宜选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B、桂枝加桂汤C、苓桂术甘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E、桂苓五味甘草汤正确答案:E51、病在下焦而影响呼吸时,常见A、吸而微数B、肩息C、吸远D、吸微E、吸促正确答案:C52、血痹病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重痛B、半身不遂C、关节疼痛D、周身或局部肌肤麻木不仁E、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正确答案:D53、下列哪项符合《金匮要略》“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的精神A、心病火盛而得辛温之品B、肝病阴血虚而得酸甘之品C、脾病湿困而进滋补D、肾病阴虚而用苦燥剂E、肺病痰喘而得阴柔之品正确答案:B54、大建中汤由下列哪组药物组成A、吴茱萸、附子、生姜、大枣B、附子、粳米、半夏、大枣、甘草C、大黄、附子、细辛D、蜀椒、干姜、人参、饴糖E、茯苓、半夏、乌头、细辛正确答案:D55、望诊见鼻头色微黑,当考虑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劳伤精气B、内有寒邪C、内有瘀血D、内有水气E、血少不荣正确答案:D56、厚朴七物汤的组成是A、桂枝汤去芍药合大承气汤B、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C、桂枝汤合小承气汤D、桂枝汤去芍药合小承气汤E、桂枝汤合厚朴三物汤正确答案:B57、寒湿历节的主方是A、乌头汤B、麻黄加术汤C、麻杏苡甘汤D、大乌头煎E、桂枝芍药知母汤正确答案:A58、“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要略_考试复习参考

金匮要略_考试复习参考

金匮要略_考试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几(shu舒)几然:本指小鸟羽毛未丰,伸颈欲飞而不能飞之态。

此指病人身体强直,俯卧转侧不能自如。

2、日晡所:晡,即申时。

指下午3—5时左右。

3、暍(ye椰):《说文》:伤暑也;《玉篇》:中热也。

4、鸠眼:鸠,鸟名,俗称斑鸠,其目色赤。

5、四眦:眦,即眼角,四眦,指两眼内外角。

6、烦冤:心中烦闷不舒,难以名状。

7、如水伤心:心主血脉,如水伤心,犹言水湿伤及血脉。

8、四属断绝:四肢得不到气血营养。

9、魁羸:是形容关节肿大。

10、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脱离一样。

11、温温:作“蕴蕴”解,谓心中郁郁不舒。

12、干血:指瘀血之日久者,多是因虚致瘀,与《伤寒论》之“蓄血”证不同。

13、阳微阴弦: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

14、胠:《说文》:亦(古腋字)下也。

即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15、鹜溏:鹜即鸭。

鹜溏,指如鸭的大便,水粪杂下。

16、黧黑: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引《韵诠》云:“黧,色黑而黄也。

”黧黑,谓面色黑而晦黄。

17、泄风:指风疹身痒的病机,是卫气排泄风邪外出的象征,故曰“泄风”。

18、晬(zui醉)时:即一周时,又称一昼夜。

二、简答和论述1、“治未病”的意义。

(1)治未病是一条纲领性原则,从虚实两面创立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2)知传是治未病的先决条件;(3)整体调节是治未病的关键,要点在已病之脏、欲传之脏、调控之脏,三者并治;(4)医用五行是一个开放的自稳调控系统。

2、百合病的病机表现。

百合病既是心肺阴虚为主的病变,故其证候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心肺阴虚内热而神明被扰,出现神志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和感觉等失调现象,但从形体上观察又如同常人,并无显著的病态,故曰“如有神灵者”。

二是阴虚内热的客观可凭症,即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这些当是百合病常见之症,但并非其独有。

根据上述两方面的病情,即可诊断为百合病。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金匮要略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金匮要略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金匮要略方论》必背条文65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2.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10.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13.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䅽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17.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

(完整版)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完整版)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1、《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

北宋·林亿等整理《金匮要略方论》。

2、以脏腑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

3、共载方剂205首,在剂型方面,既有汤、丸、散、酒的内服药剂,又有熏、洗、坐、敷等外治药剂。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名解】①五常:即五行②客气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③千般疢难:一切的疾病【要点】①核心思想:内因为主发病学观点②病因分类:内所因、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2、【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名解】①上工:指高明的医生②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要点】①治未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②治未病以肝病为例——肝实脾虚证治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③肝虚证的治则: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3、【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要点】先解表后治里——表证重,里不虚;先治里后解表——里证重,里虚者;表里兼治——表里同病,相互影响4、【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名解】①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完整word版)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1、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致病的不正常气候。

2、本条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措施。

3、病因:内因: 经络受邪,入脏腑;(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外因: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其它:房室、金刃、虫兽。

4、仲景三条与无择三因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1、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2、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3、仲景预防学观点: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养慎防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目的:“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注意:治未病4、辨证要领:①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保持“五脏元真通畅”、“不遗形体有衰”。

强调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②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1、未至而至:前面的“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字是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论治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痼疾加卒病: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湿病利小便: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寒湿在表: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甚不可以火攻之。

风湿在表: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兼气虚: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甘草、白术、黄芪)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百合病正治法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1风湿历节: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2寒湿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脉象总纲: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证治1虚劳失精: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

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2虚劳里急: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3虚劳腰痛: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4虚劳风气百疾: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5虚劳不寐: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穹)6虚劳干血: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证治1虚热肺痿: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咳嗽证治1寒饮郁肺: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麻黄石膏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胸痹心痛短气证治主症: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瓜蒌实薤白白酒)重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腹满寒疝宿食证治1里实兼表寒证: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2里实兼少阳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3里实胀重于积:痛而闭者,厚朴三五汤主之。

5寒饮逆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6脾虚寒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蜀椒干姜人参胶饴)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四饮与主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行如肿,谓之支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1饮停心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4留饮欲去: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芍药甘草)5肠间饮据称实:腹满,口干舌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支饮1膈间支饮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肾气亏虚: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水气病脉症并治分类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肤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癕脓。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风水1表虚: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腹痛加芍药。

2夹热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

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气分阳虚阴宁: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实、白术)谷疸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栀子、大黄)黄疸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枳实豉)热盛里实: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大黄黄柏硝石栀子)湿重于热: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惊悸吐忸下血胸满瘀血病证治虚寒吐血: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干姜艾叶)热盛吐忸: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虚寒便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0湿热便血: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淤血: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淤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淤血也,当下之。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症肠痈1脓成证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肿,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仁、附子、败酱)2脓未成证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其脉迟紧着,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

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木大牡丹桃仁瓜子芒硝)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胞阻.: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肿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妇人产后病脉症并治产后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脏躁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做,数欠伸,甘草大枣汤主之月经病1冲任虚寒夹淤: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牡丹甘草半夏麦门冬)⒈血痹的病因病机、主要症候、治疗方药①病机: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

②症候:局部木和轻微疼痛。

③治法:益气通阳,和营行滞。

④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药: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⒉痰饮病的分类、代表方剂①痰饮: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腹满,呕吐,眩晕,苓桂术甘汤②悬饮:饮停两胁,咳唾引痛,十枣汤。

③溢饮:饮停四肢肌表,身体疼痛,无汗,大青龙汤或小青龙汤。

④支饮:饮停胸肺,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

葶苈大枣泻肺汤。

⒊肠痈如何辩证治疗,写出治疗方药①急性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沉紧,脓未成,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桃仁、瓜子、牡丹)②慢性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附子、败酱草)⒋风湿表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药症状: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方药: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⒌胸痹的病因病机和主证主方①病因:上焦阳虚,阴乘阳位,胸阳痹阻。

②主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③主方:栝楼欔白白酒汤。

⒍转胞和下消一个小便不利一个小便自利,为何都用肾气丸小便不利是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小便反多是肾阳虚不能化气摄水,病机均为肾阳虚,故均用肾气丸温补肾阳。

⒎胸痹如何虚实异治(枳实欔白桂枝汤与人参汤比较)偏于实者多是阴寒痰浊偏盛,脉以阴弦为主,且干心胸满闷,腹胀,大便不畅,舌苔厚腻,当以通阳散结,降逆除满,方用枳实欔白桂枝汤。

偏于虚者,阳气虚馁,阴霾不散,蕴结心胸,其脉以阳微为主,并觉倦怠少气,甚则四肢厥冷,出冷汗等,当以补气助阳,方用人参汤。

⒏黄疸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的证治①湿重于热: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方药:茵陈蒿、栀子、大黄)症状:食欲减退,头眩,心胸不安。

尚有腹满,小便黄赤而不利等症。

病机:外感邪毒,内伤饮食,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无从外泄。

治法:清泄湿热。

②热重于湿: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枳实、豆豉)症状:心中郁闷烦乱,心中热痛。

病机:湿热积于中焦。

治法:清心除烦⒐“治未病”的意义。

①治未病是一条纲领性原则,从虚实两面创立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②知传是治未病的先决条件;③整体调节是治未病的关键,要点在已病之脏、欲传之脏、调控之脏,三者并治;④医用五行是一个开放的自稳调控系统。

⒑百合病的病机表现。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百脉泛指全身血脉,心主血脉,肺主节而朝百脉,故心肺正常,则气血调和而百脉皆的所养,如心肺一病则百脉皆病,故宗指“心肺”,百合病的病机是心肺阴虚内热。

⒒何为“肝着”病机、主症、方药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