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

合集下载

kubla khan诗歌鉴赏

kubla khan诗歌鉴赏

Kubla Khan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一首著名诗作。

这首诗是在1797年创作的,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柯勒律治独特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诗歌艺术。

1. 主题分析在Kubla Khan这首诗中,柯勒律治通过对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宏伟帝国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恢弘、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奇妙交织。

诗中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以及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在诗中,柯勒律治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描绘了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和人类活动,表达了对于宇宙的神秘、人类历史的宏大和人类情感的丰富。

2. 内容分析Kubla Khan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了著名的山川和瀑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接着讲述了忽必烈将要建造的宫殿,表现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和壮丽;最后描述了女巫术士的神秘仪式,体现了人类情感的悸动和神秘的奇妙。

整首诗以其瑰丽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宇宙的奇妙、人类的伟大和情感的丰富。

3. 语言风格柯勒律治在Kubla Khan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排比等,使整篇诗意境优美、言辞华丽。

他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诗歌文字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整篇诗具有独特的韵律,旋律感强,语言笔法流畅自然,堪称诗歌艺术的典范。

4. 主题思想Kubla Khan揭示了柯勒律治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类情感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对大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于宇宙的神秘和奇妙的赞叹,对于人类历史的辉煌和壮美的赞美,以及对于人类情感的悸动和神秘的探索。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具有非凡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当代读者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引领意义。

5. 结构特点Kubla Khan整篇诗的结构非常有序,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犹如画面切换一般,紧密连接且相互呼应。

整篇诗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既有法度与节奏感,又有情感与意象的流动。

整体结构上,给人以惊喜与享受,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华。

华兹华斯诗歌

华兹华斯诗歌

华兹华斯诗歌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大自然、人民和宗教为主题。

以下是他的一些著名诗作:
1. 《早晨在 Cals 的港湾》(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卡莱斯(Cals)港湾看伦敦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伦敦美丽景色的赞美。

2. 《威廉与丽莎》(The Prelude):长诗作品,是华兹华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记录了诗人成长和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类心灵的探索。

3. 《抒情小调》(Lyrical Ballads):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的诗集,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其中包含了《浣溪沙》(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等著名诗篇。

4. 《世界争鸣光华遽消逝》(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这首诗揭示了现代社会对自然的忽视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

诗人呼吁人们重拾与大自然的联系。

5. 《短发诗集》(Poems in Two Volumes):华兹华斯晚年的重要诗集,包括了《至科尔特墅》(To a Highland Girl)、《伊卡鲁斯》(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等著名诗篇。

以上只是华兹华斯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他的诗歌普遍以清新的自然描写、朴素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对浪漫主义诗歌和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雪莱的普罗米修斯诗歌

雪莱的普罗米修斯诗歌

雪莱的普罗米修斯诗歌
《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首长诗,也是他最后的一部完成的长诗。

这首诗以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半人半神,被囚禁在高加索山上,为人类带来火种)为主题,探讨了人类的进步、自由和抗争主题。

诗中普罗米修斯被描述为一个受苦的英雄,他在被囚禁的山洞中与他的敌人厄琉息亚斯进行对话。

这首诗回顾了普罗米修斯的苦难历程,从他最初的反抗对抗神权威的行为到最终被天神所惩罚。

普罗米修斯通过与厄琉息亚斯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对人类抗争的信念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在《普罗米修斯》中,雪莱通过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来探讨人类与神的关系、人类的创造力和对抗恶势力的意志。

这首诗反映了雪莱对社会不正义和政治压迫的关切,呼吁人们奋斗和争取自由。

《普罗米修斯》被认为是雪莱最具象征性的作品之一。

它展示了诗人对人类悲剧和反抗的热情,并呼吁人们勇敢地去追求实现正义和自由的梦想。

这首诗也被视为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他描述了普罗米修斯作为一个超越人类的存在,为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的故事。

英国诗歌《病玫瑰》赏析

英国诗歌《病玫瑰》赏析

摘要:《病玫瑰》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的一篇诗歌,短小精悍,通过寥寥34个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两性关系、人的灵魂的丑陋,以及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

本文从意象、象征意义两方面对《病玫瑰》做了赏析,力求让读者们更深入了解这首诗歌。

关键词:《病玫瑰》;音韵;象征意义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

《病玫瑰》是其在《经验之歌》诗歌集中创作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作品,通过丰富的隐喻文字、精致的意蕴象征,构建了无限的张力空间,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现实主义感触、哲学意蕴以及反叛色彩。

尤其“病玫瑰”、“无形的虫”等多重意象象征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无限的想象空间。

赏析是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有效活动,通过对《病玫瑰》的赏析能让读者更加了解这部优秀的诗歌作品,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及作者所传达的信息。

一、《病玫瑰》简介威廉・布莱克生活在资本主义经济崛起与发展的时代里,生活贫苦,饱受压迫,面对资本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丑陋,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人们身心堕落,很多文人借由文学作品抒发心中所感及不满,布莱克也对资本主义统治产生了深切痛恨,以及对穷苦人们的无限同情,《病玫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病玫瑰》全诗仅有34个单词,结构简单,仅由两个完整句子构成。

描述了一朵玫瑰花在一个狂风呼啸的深夜里被一只虫子当作是享乐的花床,玫瑰在虫子致命的破坏下逐渐失去活力,变成了“病”玫瑰。

玫瑰是一种颜色艳丽的花卉,即使曾经鲜艳也会遭受虫的侵害而生病,变成一朵“病”玫瑰。

在这首诗里,玫瑰具有多重意象象征,下面将会有做具体的分析。

二、布莱克笔下的“病”玫瑰威廉・布莱克的很多诗篇中都充满象征的意象,在诗歌《病玫瑰》中,作者经由“风暴”、“病玫瑰”、“深红色的床”、“无形的虫”等意象表达出了具有深奥含义的内容,构建了一个无限空间供读者想象。

整首诗基调低沉、悲伤,隐喻丰富。

尤其是诗歌中第一行运用了呼语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玫瑰与一般花卉区分开来,使其具有了不一样的意象象征属性。

诗人济慈的诗歌介绍

诗人济慈的诗歌介绍

诗人济慈的诗歌介绍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英国诗歌的神童”。

他的诗歌多采用自然题材,充满激情和美感。

以下是济慈的几首代表诗歌(中文+英文):1、《秋日田园》季节转换,一切都在变化。

日夜不止,光阴如梭。

秋日的芜菁在田野里茁壮成长,丝绸状的玉米、金黄色的小麦,灵芝、蘑菇在枯草丛中生长,松鼠挥舞着尾巴狂奔,芦花舞动在水塘里,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樱桃之歌》樱桃在阳光下蹦跳着,穿过田野,穿过林间,那光彩照人的笑容,是如此的纯粹和美好。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她变了一个样,她用她的美丽和活力,点亮了整个世界的色彩。

3、《诗人的叹息》人生的旅途如同一场漫长的旅行,我们在途中哭过、笑过、感到幸福、悲伤。

时间会嫌我们年轻、会让我们老去,但我们要学会把握现在,用诗歌记录下每一个瞬间的美好,在心中埋下一颗丰盈的种子,让它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越来越美好。

4、《当时光消逝时》当时光消逝时,寂静无声,如醉如梦。

一切都在变化,风吹过,绿叶纷飞,阳光照耀下,花儿娇艳欲滴。

我们的青春也在流逝,岁月不停驻足,让我们珍惜每一刻,用诗歌记录下它们的美好。

5、《飞舞的蝴蝶》飞舞的蝴蝶,快乐而自由,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身披五彩斑斓的羽翼,如同流动着滚烫的绒花。

纷飞的花瓣,似天堂的精灵,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舞动翅膀,翩翩起舞,它们的美丽,是大自然的礼物。

6、《溪流慢歌》溪流快乐地流淌着,清新的水滴远去,流动的水面上,掀起层层涟漪,慢悠悠地流淌着,漫不经心地流淌着,似乎在讲述自然的妙处。

我们在这里静静地等待,在流水潺潺的声音中,静静感受生命的意义。

7、《不能弥补的损失》时间是肆无忌惮的流失,无法弥补我们已经失去的,如同在黑夜中寻找曙光,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悲伤。

友情并非那么容易得到,缘份也并不是无限的延续,过往的事情时常在脑海中翻腾,深深地打动着心扉。

8、《草地上的阳光》草地上的阳光把一切都照耀得那么美好,在这片草地中,人们欢笑、嬉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着,欢唱着生命的美妙。

济慈最经典的诗十四行诗

济慈最经典的诗十四行诗

济慈最经典的诗十四行诗【原创版】目录1.济慈的十四行诗概述2.济慈最经典的十四行诗《灿烂的星》3.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济慈的诗歌创作背景和成就5.济慈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正文一、济慈的十四行诗概述济慈,全名约翰·济慈,是英国 19 世纪初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却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济慈最经典的诗歌作品之一便是他的十四行诗,这些诗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济慈最经典的十四行诗《灿烂的星》《灿烂的星》是济慈最著名的一首十四行诗,诗歌通过璀璨的星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坚定、永恒爱情的渴望。

诗中,济慈祈求像星辰一样坚定,但又不愿意孤独地在夜空闪烁,他更希望枕卧在爱人的酥胸,永远感受她的温柔和心跳。

三、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灿烂的星》的主题是爱情,诗人通过对比星辰的坚定和永恒,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愿景。

同时,诗中对爱人酥胸的描绘,展现了济慈对爱情的炽热和真挚。

这种深情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

四、济慈的诗歌创作背景和成就济慈在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共创作了 180 余首诗歌。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济慈的诗歌在当代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喜爱,他的作品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一。

五、济慈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济慈的十四行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严格的格律、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语言等。

这些特点使得济慈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济慈的诗歌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性,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之,济慈的十四行诗是他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通过璀璨的星辰背景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坚定、永恒爱情的渴望。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是以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

华兹华斯于一八OO年在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

由于他们对古典主义传统法则的反抗,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故又将湖畔派诗人称为“浪漫派的反抗”。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1770~1850)Wordsworth,William,英国诗人。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

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

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

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

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

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

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

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

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

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

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

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诗人。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

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英文课文西风颂雪莱

英文课文西风颂雪莱

英文课文《西风颂》——雪莱1. 引言《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于1819年创作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风颂》的主要主题、诗歌结构、语言表达以及背后的思想意义。

2. 主题《西风颂》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哲理诗歌。

诗人通过对西风、秋季和夕阳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与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变化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类欲望、束缚以及人性的思考。

3. 结构《西风颂》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以连续的四行诗组成。

每个部分都以西风作为开头,紧接着是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诗人对此的感受。

整首诗的结构简洁而有力,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4. 语言表达雪莱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形象,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用诗人的眼光去描绘自然界的景象,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情感和意象力。

例如,诗中的”黄衰草地”和”野鹿的公路”都是对秋季的象征,传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感觉。

此外,雪莱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反讽等,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这些修辞手法使诗人所想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诗歌更加富有感情。

5. 思想意义《西风颂》展示了雪莱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的西风象征着自由和革命的精神,而秋季和夕阳则象征着衰落和消亡。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对此的感受,诗中批判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和束缚,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

诗中出现的”吹散束缚”、“混乱改革”等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和解放的渴望。

这些思想和主题与雪莱的其他作品所倡导的浪漫主义理念相呼应,反映了他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坚定信念。

6. 结论《西风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浪漫主义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对此的感受,探讨了人类欲望、束缚以及人性的主题。

雪莱通过丰富而生动的语言表达,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和人类尊严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思想深刻和艺术价值,在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浪漫的基调 象征的手法——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浪漫的基调 象征的手法——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浪漫的基调象征的手法——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弗朗西斯福克纳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最美的英语诗歌。

在他的大量作品中,《咏水仙》最为知名,且深受读者的喜爱。

《咏水仙》的前八句描述的是水仙的个性和美丽:“细腻的山谷里,静静地看着水仙,绽放在光辉的鲜花上,犹如天使的吻,闪耀的光芒照在小溪上。

”这句话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表达出作者对水仙的美丽之爱。

第九句和第十句描写了水仙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温柔:“它淡淡地泛着湛蓝的色彩,守护着幽静的幽谷,不断唱着令人着迷的清歌,把人带入一个宁静的天堂”。

通过抒情的语言,诗人很好地表达出水仙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尊重。

在后面的四句中,华兹华斯用象征手法来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它令我想起一切美丽的事物:乡间林荫,幽深的湖泊,清新的空气中,连绵不断的小河和溪流”。

这四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宁静、美丽的渴望,他本质上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依靠象征的手法来抒发心中的感受,表达了天真、热烈的情感。

另外还有一个与《咏水仙》的密切关系的地方就是结尾的“永恒的歌唱”,这也是华兹华斯最具代表性的语句。

它暗示水仙将永远给世界带去和平,爱与希望,正如歌中所唱:“永恒的歌唱,不止一次,它将带来温暖和爱”。

以这四句话作为结尾,华兹华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用爱与和平来解决问题。

总之,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以浪漫的语言描写美丽的景象和秋雨的沁肺,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而他用象征的手法,抒发自己的爱与和平,使读者看到了一只情怀深沉的水仙,以及永恒的歌唱,投射出和谐、宁静、美好的生活。

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象征的手法,使华兹华斯的诗歌流传至今,被世人深深热爱。

他的诗歌给我们带来温馨的慰藉,让我们坚定地追求真实的平安与爱。

浪漫主义文学之03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文学之03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 • • • • • • • • • • • •
如果我心中能再度产生 她的音乐和歌唱, 我将被引入如此深切的欢欣, 以至于我要用音乐高朗而又长久 在空中建造那安乐宫廷, 那阳光照临的宫廷,那雪窟冰窖! 谁都能见到这宫殿,只要听见了乐 音。 他们全都会喊叫:当心!当心! 他飘动的头发,他闪光的眼睛! 织一个圆圈,把他三道围住, 闭下你两眼,带着神圣的恐惧, 因为他一直吃着蜜样甘露, 一直饮着天堂的琼浆仙乳。
2)柯勒律治与歌唱神秘自然力量的诗篇 • 1798年,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出版了诗歌合集《 抒情歌谣集》,该诗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 开端。 •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的第一版成为了该诗集最长 的诗,而且立刻成为该诗集中最受瞩目的诗。 • 柯勒律治在诗歌和评论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他认 为莎士比亚是旷世奇才,并得到广泛认可。 • 一生致力于把康德以及其他德国哲学家的理论介绍 给英国读者。
柯勒律治的文学影响
a) 对话体诗歌 • 他对华兹华斯的影响特别重要,因为很多评论 家将“对话体诗歌”的理念归功于柯勒律治。 运用普通、日常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诗歌形象 和理念使华兹华斯诗名远扬,而这个观念几乎 完全来源于柯勒律治的思想。

b) 诗歌批评
• 柯尔律治强调诗的形象思维,即文学内在因素。但 他又认为好诗不只在于意象。不管意象如何美丽, 如何忠实于自然,其本身却不能成为好诗;只有意 象受主导的激情控制,或有删繁为简、化暂为久的 效果,或受诗人智力统率时,这样的意象才能成为 好诗。这是柯尔律治用以批评莎士比亚剧作的标准 。
318181823他们抬头看天那火烧的流云像一片赤红的海广阔而灿烂他们俯视着海映得波光粼粼圆圆的一轮明月正升出海面他们还看到含情脉脉的视线从每人的黑眼睛照射对方的心于是嘴唇相挨接呵一个长长的吻是爱情青春和美所赐的它们都倾力以注好似太阳光集中于一个焦点种吻只有年轻时才吻得出

关于拜伦经典的诗歌大全

关于拜伦经典的诗歌大全

【导语】乔治·⼽登·拜伦是⼗九世纪英国伟⼤的浪漫主义诗⼈与杰出代表。

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塑造了⼀系列具有鲜明特⾊的“拜伦式英雄”形象。

下⾯就给⼤家分享下关于拜伦经典的诗歌,欢迎阅读!拜伦经典诗歌篇⼀ 拜伦经典诗歌篇⼀ In secret we met 昔⽇喜幽会, In silence I grieve 今朝恨⽆声。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旧情汝已忘, Thy spirit deceive. 疾⼼遇薄幸。

If I should meet thee 多年离别后, After long years, 抑或再相逢,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相逢何所语? (with silence and tears) 泪流默⽆声。

拜伦经典诗歌篇⼆ 拜伦经典诗歌篇⼆ 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闻汝名声恶, A knell to mine ear; 犹如听丧钟。

A shudder comes o'er me... 不禁⼼怵惕-- Why wert thou so dear? 往昔情太浓。

They knew not I knew thee, 谁知旧⽇情, Who knew thee too well... 斯⼈知太深。

Long, long shall I rue thee, 绵绵长怀恨, Too deeply to tell. 尽在不⾔中。

拜伦经典诗歌篇三拜伦经典诗歌篇三 The dew of the morning 朝起寒露重, Sunk; chill on my brow, 凛冽凝眉间-- It felt like a warning 彼时已预告: Of what I feel now. 悲伤在今天。

Thy vows are all broken, ⼭盟今安在? And light is thy fame; 汝名何轻贱! I hear thy name spoken, 吾闻汝名传, And share in its shame. 羞愧在⼈前。

雪莱诗歌代表作

雪莱诗歌代表作
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那么雪莱诗歌代表作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雪莱诗歌代表作
பைடு நூலகம்
抒情诗
1809年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10年 《战争》War《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最经典的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致云雀》、《云》
附诗一首
《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这首诗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诗共分5节,每节的韵脚安排是:aba,bcb,cdc,ded,ee。这里,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Will be the dome of a vast sepulchre,
Vaulted with all thy congregated might
Of vapours, from whose solid atmosphere
Black rain, and fire, and hail will burst: oh hear!
你激荡长空,乱云飞坠
如落叶;你摇撼天和海,

the first kiss of love 拜伦 赏析

the first kiss of love 拜伦 赏析

the first kiss of love 拜伦赏析
【提纲】
1.作品背景介绍
《初恋的吻》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一首抒情诗。

拜伦(1788-1824)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情、反叛著称。

这首诗歌创作于1814年,是他献给初恋情人的一首爱情诗。

2.诗歌内容概括
《初恋的吻》全文共四节,描绘了诗人与初恋情人在月下约会的情景。

在这美好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初恋的喜悦。

诗歌通过描绘月光、树林、夜莺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恋人之间浓厚的情感。

3.诗歌艺术特点分析
拜伦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激情和幻想。

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月光如银”、“夜莺歌唱”等,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押韵、叠词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优美的音韵。

4.诗歌主题解读
《初恋的吻》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初恋美好回忆的爱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讲述一段甜蜜的恋情,传达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

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纯洁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虚伪、功利爱情的批判。

5.作品价值评价
《初恋的吻》是拜伦爱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
诗歌以其优美的诗意、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读者。

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在我国,这首诗歌也备受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值得品读的经典之作。

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歌分享

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歌分享

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歌分享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雪莱的著名诗歌,方便大家学习。

《别揭开这画帷》别揭开这画帷:呵,人们就管这叫作生活,虽然它画的没有真象;它只是以随便涂抹的彩色仿制我们意愿的事物——而希望和恐惧,双生的宿命,在后面藏躲,给幽深的穴中不断编织着幻相。

曾有一个人,我知道,把它揭开过——他想找到什么寄托他的爱情,但却找不到。

而世间也没有任何真实的物象,能略略使他心动。

于是他飘泊在冷漠的人群中,成为暗影中的光,是一点明斑落上阴郁的景色,也是个精灵追求真理,却象“传道者”一样兴叹。

《世间的流浪者》告诉我,星星,你的光明之翼在你的火焰的飞行中高举,要在黑夜的哪个岩洞里你才折起翅膀?告诉我,月亮,你苍白而疲弱,在天庭的`路途上流离飘泊,你要在日或夜的哪个处所才能得到安详?疲倦的风呵,你飘流无定,象是被世界驱逐的客人,你可还有秘密的巢穴容身在树或波涛上?《致华兹华斯》讴歌自然的诗人,你曾经挥着泪,看到事物过去了,就永不复返:童年、青春、友情和初恋的光辉,都像美梦般消逝,使你怆然。

这些我也领略。

但有一种损失,你虽然明白,却只有我感到惋惜:你像一颗孤星,它的光芒照耀过一只小船,在冬夜的浪涛里;你也曾像一座石彻的避难所,在盲目纷争的人海之中屹立;在光荣的困苦中,你曾经吟唱,把你的歌献给真理与只有之神——现在你抛弃了这些,我为你哀伤,前后相比,竟自判若二人。

《无常》我们象遮蔽午夜之月的云彩;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闪耀,颤栗,向黑暗放出灿烂的光辉!——但很快夜幕合拢了,它就永远隐去;又象被忘却的琴,不调和的弦每次拨弄都发出不同的音响,在那纤弱的乐器上,每次重弹,情调和音节都不会和前次一样。

浅析拜伦的诗歌《她在美中行》

浅析拜伦的诗歌《她在美中行》

浅析拜伦的诗歌《她在美中行》拜伦(Byron)是一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她在美中行》(She Walks in Beauty)是一首著名的诗篇,充满了它独特的语言和甜蜜的节奏。

本文将探讨拜伦的诗歌《她在美中行》中的主要主题。

《她在美中行》是一首充满赞美、欣赏的诗歌,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步行的景象。

拜伦在诗歌中描写了她在夜晚的轮廓,表现出她的美丽之处。

他描述的女子有“神态祥和的眼睛”,“明亮的”脸庞,“静谧的笑容”,“如花般的”肌肤,“琥珀色眼睛”,让读者眼前一亮。

拜伦还用他细腻的笔触把握住了一种古典的美:“她的秀发像夜晚的黑暗,显示出一种面具上的光芒”,把白日里的美景再现在夜晚。

他把夜晚和白昼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夜晚中的美,使整个诗歌充满了赞美和美好的气息。

拜伦并不是在渲染直观的美景,而是用抽象的语言比喻出一种美的魅力,使之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例如,他用比喻词“黑暗”来表达美丽的女子的头发,表现出美的特点,也表现了他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欣赏。

他把男女之间的美描述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柔美的和谐,即“黑暗中的亮光”,用以表现出人们在夜里看到如花似玉的女子,让他们赞叹不已。

拜伦还使用了素材,如“金辉照亮了黑暗”,来形象地表达美的优雅,这一点在整首诗歌中一直延续到最后,使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感觉。

拜伦的这首诗歌《她在美中行》是一首充满赞美和美的诗歌,其中涉及到浪漫情怀,以及人们对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他把夜晚和白昼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夜晚中的美,使人们看到如花似玉的女子,让他们赞叹不已。

拜伦用他细腻的笔触,用抽象的语言比喻出一种美的魅力,令人着迷。

这首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来欣赏审美眼光和赞美美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抨击性。抨击欧洲反动势力,反暴君,反奴役。
讽刺激情产生原因
1.孤独反抗的性格。 2.对反动势力否定的感情认识。 3.继承英国讽刺文学传统:
17世纪讽刺诗人德莱顿(1631-1700) 18世纪讽刺诗人蒲伯(1688-1744) 18世纪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1667-1754) 19世纪讽刺诗人拜伦
三、拜伦创作的讽刺激情
激情是作家对生活产生的一种振奋精神,是作家对 生活肯定和否定的认识。崇高、浪漫主义精神、悲剧性、 感伤性、幽默、讽刺都是一种创作激情。
拜伦的浪漫主义与讽刺才能相结合,形成了拜伦创 作的讽刺激情。
拜伦作为世界的诗人,是由于他的讽刺诗。他的讽 刺激情的特点是:
1、揭发性。揭露英国政府的残酷和腐败,社会关系 的邪恶。
1. 反叛性。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相抗衡。
2. 孤独性。高傲不羁,惟我独尊,鄙视一切。
3. 浪漫性。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充满情感, 为爱复仇。
中西英雄爱情比较
从拜伦式英雄中可以看到西方英雄有热烈奔放的 爱,推崇感情。
中国古代英雄一般不谈爱情,不重男女之情,也 不重视夫妻感情。
《三国演义》15回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 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拜伦的改造:把花花公子 唐璜改造成为一个心地善良的 热血青年。他在16岁爱上一个 少妇,事败被迫离家远航,死 里逃生。在海岛上和海盗的女 儿相爱。被海盗卖为奴隶,到 了土耳其苏丹后宫。因不愿阉 割出逃,参加俄军攻打土耳其, 成为俄军英雄。他来到彼得堡, 成为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宠臣。 最后作为俄国的外交使节派往 英国,活跃于上流社会。作品 未完成,诗人参加希腊革命而 牺牲。
拜伦的不朽
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起全英国和欧洲 进步人士的悲悼。报纸上讲,本世纪两个伟大 人物拿破伦和拜伦几乎同时辞世了。人们赞颂 他的卓越天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歌德 赞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 为“思想界的君王”。
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作品,拜伦的不 朽,还在于他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和 行动者。
作品
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1809-1817)早期代 表作。共4章,描写孤独的漂泊者恰尔德·哈罗尔德出 游欧洲的见闻,被看作是诗人的自述。
东方叙事诗:以东方为题材,包括《异教徒》 (1813)、《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海盗》 (1814)、《莱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 (1815)、《巴里西纳》1815》。诗中塑造了一批叛 逆者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 拜伦(1788-1824) • 雪莱(1792-1822) • 济慈(1795-1821)
拜 伦
[学习提要]
拜伦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学习本节,了解拜伦的创作情况, 文学地位,掌握拜伦式英雄的特点和代 表作《唐璜》的思想意义与写作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一、倾倒一世的诗才拜伦(BYRON,1788-1824)英国 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 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 的激情。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 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 代表。
• 通过哈洛尔德的游历和抒情主人公的评论,反 映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表达了渴望政治自由,憎恨暴君统治,反对侵 略和奴役,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主题。
• 歌颂西班牙人民反对拿破仑侵略的斗争;同情 受奴役的希腊人民;凭吊瑞士、比利时的古迹; 谴责反动的神圣同盟;号召意大利人民为自由 独立而奋起。
《唐·璜》的艺术特色
• 用反语代替痛骂,用揶揄代替憎恶,用 自由自在的闲谈趣味去代替形式主义, 用千变万化的插话去代替平板和单调, 用劳动人民的俗语和比喻去代替大道理 的说教 。
从左图可以看出拜伦“忧郁”
的情绪,其作品也时常流露
这种情绪。其笔下的英雄形
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
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
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采用口语风格的意大利八行体。
写作特色:夹叙夹议。主人公的经历和作者的 议论互为层次,有机结合。叙事跌宕诡奇,议论奔 放凌厉。
作者常常中断叙事自由议论,充满浪漫主义的主 观抒情性。“爱闲扯,尽自离题议论不休”,“讲我 们的故事吧,筵席散了,奴仆退下。”
夹叙夹议包含两个行动层次。一是唐璜凭直觉 选择争取个人自由的行动,二是作者凭理性选择争 取民族自由的行动。这是作品的独特之处。
四、《唐璜》分析
《唐璜》(Don Juan 1818-1823)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共16548行。作 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 动。
唐璜原型:唐璜本是一个传说中的浪荡子,在莫 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都出现过。他勾引西班牙 司令的女儿,又在决斗中将司令刺死,进而戏弄司令 的石像,最后被打入地狱。
三国时代(220-280)中国医学还没有骨科。4 世纪葛洪《肘后救卒方》记载用竹帘式夹板固定,治 疗骨折。唐代会昌年间(841-847)蔺道人著《仙授 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是最早的骨科专书。元代正骨 科得到发展。
拜伦式英雄的意义
1.积极的革命作用 19世纪20年代,欧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拜 伦式英雄起了揭露反动统治者,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 积极作用。拜伦式英雄在欧洲青年中得到广泛传播。 2. 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孤独斗争,脱离人民,消极悲观。
《唐璜》“哀希腊”段落
“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了一时, 梦见希腊仍旧自由而快乐; 因为当我在波斯墓上站立, 我不能想象自己是个奴隶。” “怎么,还是无声?一切都沉寂? 不是的!你听那古代的英魂 正像远方的瀑布一样喧哗, 他们回答:‘只要有一个活人 登高一呼,我们就来,就来!’ 噫!倒只是活人不理不睬。”
• 抒情主人公 是资产阶级民主战士的形 象。他感情炽烈,精力充沛,积极干预 生活,对旅途所见均能作出积极评价, 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也是作者思想积 极面的体现,但也有个人主义的局限。
拜伦名言
无论如何,总不能敲已过 去了的时钟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通 道
如有可能,我将教导这世上 的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 这个世界是一捆干草,人类是驴 子拖着它走
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 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 想,追求自由,反映了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文学艺术是 社会的反映。法 国大革命没有彻 底铲除欧洲的封 建制度,资产阶 级革命仍在曲折 进行之中。面对 启蒙思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 会现实,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 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 生。
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发表演说,反对把罢工 和捣毁机器的工人处以死刑的法案,为暴动工 人辩护,不见容于英国政府。
1815年与贵族小姐安娜贝拉结婚。由于志 趣不合,一年后分居,拜伦受到社会舆论攻击, 愤然离开祖国,从此终生侨居国外。
拜伦在日内瓦结识雪莱,从此结为终生好 友。
拜伦长期侨居意大 利参加烧炭党的革命活 动。1823年希腊反抗土 耳其奴役的斗争高涨, 拜伦放下写作,去希腊 参加斗争,他卖掉自己 庄园,为希腊军筹集资 金。他当选希腊军总司 令,1824年4月19日在军 中病逝,年仅36岁。
拜伦的代表诗作
• 《唐璜》 •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 《When We Two Parted》
我看过你哭——一滴明亮的泪 涌上你蓝色的眼珠; 那时侯,我心想,这岂不就是 一朵紫罗兰上垂着露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第一章第九二节)
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因
此这样的叛逆者又被称为
“拜伦式英雄”。通过这样
的英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
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
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
拜伦
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与忧郁。
“拜伦式英雄”
• 高傲、坚强、孤独、忧郁
• 反抗的精神、磅礴的激情
• “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歌德
• 既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勇敢的斗士; 既在疆场上叱咤风云,又在情场上流连 忘返;既被人广泛地模仿,又被人广泛 地排挤着。
——杨熙龄 译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你的子孙还不奋起,只是空口咒骂, 他们在土耳其的皮鞭下呻吟得可怜, 只好做一辈子奴隶; 言行都一样卑贱。
世世代代做奴隶的人们!你们知否, 谁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自己动手, 必须举起自己的右手,才能战胜? 高卢人或莫斯科人岂会对你们公正?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 恰尔德·哈洛尔德 长诗《恰尔德·哈洛 尔德游记》中的主人公,是忧郁、孤独、 不满现实的青年漂泊者的形象。旅途中 所经历的一切仍不能改变他的忧郁性格。 其性格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 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典型特征,是 拜伦思想消极面的反映。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讽刺诗:《别波》(1818》、《审判的幻景》 (1822),后期诗作。
压卷之作《唐璜》(1818——1823)
二、拜伦式英雄评介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 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 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 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
精神特征:
– “要让唐璜在欧洲旅行一趟”,“目的是使 我有可能指出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
《唐·璜》(1818-1823)
• 主要人物
– 唐娜·伊内兹 唐璜之母 – 朱丽亚 唐璜之邻,与唐璜相爱 – 阿尔方索 朱丽亚之夫,五十岁,至少长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