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02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特别是东部地区,气候温暖多雨,季风发达,夏季与雨季同步,这就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而黄河中下游地区,没有海浸和河流改道的威胁,成为先民生活的最适宜地区。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夏商周活动的中心地区,正是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的今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河北省的西南部和山东省的西部,这些地区正当黄河中下游一带。
先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以农业为主的。
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
它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不断扩展而扩展。
从整体看,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文化的兴旺发达,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一、从亚洲和世界范围看,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显得更清楚。
中华民族栖息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
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中原地区一直是东亚大陆文明程度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在欧洲文明传入之前,中国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国,其文明都落后于中国,不可能对中国文化造成冲击和挑战。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多次进入中原地区,但由于文化落后,风俗习惯又不适应于农业经济,所以落后的文化最终被中原的先进文化所征服。
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中心相距遥远,且有大山、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相阻隔,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交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民族地区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
民族地区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在历史长河中,民族地区地域差异一直是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民族地区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与多样性。
一、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塑造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地区,由于地形、山水、陆海分布的差异,往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以中国为例,北方地区多为大陆性气候,常年干燥寒冷,这种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地区文化偏向于以农耕为主,注重节气、农事活动和农耕文化的传承。
而南方地区多为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气候,这种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地区文化则更加注重水稻种植、渔业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
这种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民族地区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二、气候条件对文化的塑造气候条件是影响民族地区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
以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区为例,这种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使得当地的民族地区文化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紧密相连。
居民们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草药知识和传统医疗技术,这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本土文化特征。
而寒冷干旱的高原地区,则形成了与高原气候相适应的民族地区文化,如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文化。
这些气候条件对民族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习惯、服饰、习俗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资源禀赋对文化的塑造资源禀赋也是不同民族地区文化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特点形成。
以靠近海洋的沿海地区为例,这些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们依赖于海洋渔业,海产品在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海洋信仰和与海洋有关的民间故事也更加丰富。
而内陆地区则由于缺乏海洋资源,其文化特点更加侧重于地方农业、畜牧业以及与内陆河流等水资源相关的文化。
地理环境对民俗区域差异性的影响
差大 , 在过 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 以过冬 ,同时又不舍得一时 “ 挥 霍 ”掉 , 方人 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 “ ”。这样一来 ,北方大多 北 享用 数人也养成了吃成 的习惯 。江苏 、广东 、 浙江 、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 爱吃甜食。南方 多雨 ,光热条件好 , 产甘蔗 , 盛 比起北方来 ,蔬菜更
民俗 即民族的风俗习惯 , 是指 —个 民族在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和 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 面的传统 , 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 而行成 的风尚 、习俗。具体反映 在各 民族 的服饰 、饮食、居住 、生 产 、婚 姻 、丧葬 、文娱活动 、节庆 、礼仪、禁忌等方面 。
( 地理环境 对饮食民俗的影响 。俗语 说 “ 2) 民以食为天” ,饮
所以墙不论夯土或土坯都 比较厚 ,房子不高 ,内部严实 ,窗户开在南 墙 ,大而明亮 ,便于接受阻光 。南方住房墙 体薄 ,房体较高。墙体多 用石灰涂成白色 ,反射阳光 ,加强通风 , 减少南面热空气进入室内 并
下 。反穿皮袄毛朝外 ,这都是 为了防寒 。西南地区深受来 自印度洋西 南季风和来 自太平洋东南季风 的影响 ,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终 年湿润 、炎热 。首先是 紧身、轻巧 、利落 ,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高 劳动效率 ;其次是无领 、赤脚 、裸露部位多 ,戴斗笠或缠包头可以适 应湿润降水多的气候环境 。再 比如生活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的京族 , 传统 的服饰 以衣裤型短装 为主 ,既简洁美观又 适宜涉水、乘船 的水上
作者简 介 孙秀英,女 ,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
中国地理多元的民族与地方文化
中国地理多元的民族与地方文化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
地理多元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上,也反映在各民族和地方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中。
本文将从民族和地方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地理多元的民族与地方文化。
一、民族多元的地理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得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
1. 汉族文化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汉族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各地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汉族地方文化,如华北的京剧、豫剧,江南的苏州评弹,西南的川剧等。
2. 少数民族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例如,西南的藏族、羌族,西北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音乐舞蹈、手工艺制作等,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二、地方多元的地理与地方文化中国地理环境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风情。
不同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了中国地理多元的地方文化。
1. 南方地方文化南方的地理环境以江河湖泊众多,气候湿润,植被丰富为特点。
这些自然条件促进了南方地方文化的形成。
南方地方文化注重养生养性,以养生功法如太极、气功等闻名于世。
南方的禅宗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 北方地方文化北方地理环境干旱,草原辽阔,深受游牧民族的影响。
北方地方文化以勇武、豪放为特点。
例如,北方的民间武术文化,如太极拳、形意拳等,体现了北方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
3. 西部地方文化中国西部地区地理条件恶劣,地势险峻,民族众多。
西部地方文化以民族特色鲜明为主要特点。
西部的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和哈萨克族文化等,保留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4. 东部地方文化东部地理环境优越,沿海地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东部地方文化。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不同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
一:北方与南方通过各民族服饰之间的联系的差别,可以把我国56个民族大致分为两大类:北方和南方。
总体可以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
北方民族的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装有明显区别为主要特色,已普遍使用毛皮,多穿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为主要风格。
其原因是与牧业渔猎业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关。
生活在北方草原大漠上的少数民族,因为北方地域主要以大漠戈壁、宽大盆地谷底、高原平原为主。
大漠草原特殊宏伟辽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北方服饰审美取向是粗犷豪迈和宽身肥袖的外观风貌。
例如: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南方民族的服装都是大襟袍式,左襟大,右襟小,领、袖、襟和底边都镶有各色绸缎或珍贵皮毛,就女性而言,基本上都是短上衣和裙子。
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清山水秀,所以人们的服饰具有精美细腻、轻盈飘逸、款式繁多的特点。
举个例子,仅就裙子而言,分为有褶和无褶:简裙没有褶裥上下宽窄相同。
有一句俗语“离家一里远,别是一乡风”正是由于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即便是同一民族,一山一勾,一村一寨的服饰民俗都有可能形成一些不同的地方。
例如:苗族,彝族,傣族。
二:北方少数民族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
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黄土高原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
中国文化概论: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和湿润,各种植物花卉竟相争芳斗艳,使南方人养成了沉稳、安详、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性格特征。
战国时期,位于中国南部的楚国,地域面积几乎是中原地区的齐、鲁、韩、魏、赵、宋等诸侯国面积的总和。中原地区这些国家,是周天子分封赏与的土地,楚国则是楚人自己开拓出来的疆土。因此,历史上荆楚一带的民众,天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吴越文化开拓创新精神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青莲岗、河姆渡、良渚等古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来自于移民群体的素质。
一些北方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也由于北方的中国人融入了游牧民族的基因,造就了北方人坚韧沉毅粗犷乐观的精神素质。历史上黄河平均三年就有两次决口,一百年一次大改道,使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群,具有一种天然的忧患意识和共同抗拒自然灾害的群体意识。形成了民族的归属感和义务感,形成了中华民族坚韧、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素质支撑着他们勇敢地面对困厄,不断冲破苦难。北方地旷人稀使村落相距较远,不便于文化的传播,使北部偏远地带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文化概论: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浅析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境对我国南北方文化的影响
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自然条件对民风和国家政治制度影响。他认为,“在亚洲,人们时常看到一些大帝国;这种帝国在欧洲是绝对不能存在的。这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亚洲有较大的平原;海洋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广阔的多;而且它的位置偏南,水源比较容易涸竭;山岳积雪较少;河流不那么宽,给人的障碍较少。在亚洲,权力就不能不老是专制的了,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影响人的情绪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人在气候炎热的地带,脾气容易暴躁,容易发生相互争斗。因此,热带地区容易建立起独裁国家政权。而处于温带的人,性情平和,容易建立民主政权。
论中国区域差异对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
论中国区域差异对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为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同时,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一一详细地研究,恐怕要耗费上不少的时间。
因此在这里,我们仅对地理因素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地理情况概述我国的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泰山-古长城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
因此,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则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由于西北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并且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很大。
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
地表景观也由草原向荒漠过渡。
因此在内蒙古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而在新疆则以绿洲农业为主。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这些都是西北地区形成大量戈壁和沙漠的原因。
二、浅论地理因素对西北地区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诧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向来被认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新疆这个盛产甜葡萄和哈密瓜的宝地,无数多才多艺的美丽女子与她们的心上人在天山山脉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地理与民族与文化
地理与民族与文化地理环境对民族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族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民族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对民族与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塑造。
一、地理环境对民族与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民族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生计方式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的生计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山区的人民往往以农耕为主,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文化。
而沿海地区民族则侧重渔业和海洋贸易,形成了海洋文化。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民族的经济活动,还直接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传统。
1.2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例如,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形成了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组织,以骑马狩猎为生。
而在农业发达的平原地区,人民更倾向于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集权政治制度。
地理环境的不同直接关系到民族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3 文化特色与表达形式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也体现在其文化特色和表达形式上。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等文化元素。
例如,沙漠地区的民族以沙漠音乐和舞蹈为特色,表达了他们与沙漠环境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和丰富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民族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塑造与地理环境对民族与文化的影响相反,民族与文化也对地理环境产生着适应与塑造的作用。
2.1 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不同民族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这些地理知识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
例如,雪地民族在长期与雪山的相处中积累了丰富的雪域生存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雪地文化,并且对于保护冰雪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
2.2 地理标志与文化认同地理环境的特征成为了民族的标志性元素,对于形成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服饰差异与地理环境间地关系...呵呵
中国传统服饰差异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
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服饰。
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面料的型制选择,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饰特征,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北方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而又难于言表的内容。
如蒙古族的粗犷豪放;哈萨克族的勇敢强壮;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纯朴敦厚;维吾尔族的热情奔放;朝鲜族姑娘的谦恭温顺等。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
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
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
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
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
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
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
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次研究性学习以北方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南方的苗族、傣族为主要代表民族进行深入探究。
一、维吾尔族1、总述:维吾尔族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湛,其发展演变规律清楚,有些服饰款式与新疆出土衣物颇为相似。
地理因素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地理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区往往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地理因素的角度探讨地理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首先,地理因素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可以从气候和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会对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定居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区,因气候寒冷,特定民族如藏族和喀什米尔族在这些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生计方式,比如牧羊和种植高原作物。
而在广袤的沙漠地带,如撒哈拉沙漠和莫哈韦沙漠,居民主要是居住在山脉周边或河谷地带,如图瓦雷格人和图瓦人。
这些民族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形成的生活方式都是地理因素塑造的结果。
其次,地理因素还可以通过地形、水系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来解释民族分布的差异。
地形的起伏和地貌的复杂性会限制不同民族的迁徙和交通方式,塑造其定居地分布的特点。
例如,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高山和陡峭的山谷使得不同民族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型农耕社区,如因卡人和阿马拉人。
而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也会影响民族的定居地选择。
例如,在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的丰富使得古埃及文明能够繁荣发展,沿着尼罗河以及尼罗河三角洲居住的是古埃及人。
地理位置也会决定不同民族的朝向和互动。
例如,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该国拥有广泛和多样的民族群体,各民族之间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此外,地理因素还与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影响民族的定居地和分布。
资源的类型和分布不仅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民族的生计和定居方式提供了基础。
例如,沿海地区的族群通常从海洋资源中获取经济收入,如日本的渔民和挪威的渔民。
而资源的丰富和稀缺也会促进或抑制不同民族之间的竞争和交流。
比如,在非洲的赤道地带,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欧洲列强在殖民时期纷纷涌入,导致了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分化。
总而言之,地理环境是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塑造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给予了不同民族以独特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遇,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对居住地选择、食物习惯、艺术表达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居住地选择上。
山地地区的民族往往选择在山谷或山坡上建立村落,以适应陡峭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
这种居住方式促进了山地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他们通常以农耕为主,发展出独特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式。
与之相反,沿海地区的民族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居住在沿海地带,以便从海洋中获取丰富的资源。
这种居住地选择决定了民族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对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地理环境也对民族的食物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自然资源,从而塑造了民族的饮食习惯。
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民族往往以牧民为主,以牛羊为食,因为这些动物能适应干旱的气候和缺乏水源的环境。
而生活在河流流域的民族则更倾向于以稻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食,因为这些农作物在水域丰富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好。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的饮食习惯。
此外,地理环境还对民族的艺术表达产生了影响。
山地地区的民族往往生活在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环境中,他们的艺术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界的崇拜和赞美。
他们以山水画、木雕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而沿海地区的民族则更倾向于以海洋为题材,表达对海洋生物和海洋文化的热爱。
地理环境的不同赋予了民族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丰富了人类的艺术文化。
最后,地理环境还对民族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地地区的民族往往崇拜山神、河神等自然神灵,将自然界视为神圣的存在。
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而沿海地区的民族则可能崇拜海神、渔神等与海洋相关的神灵,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依赖。
地理环境的不同塑造了民族的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成为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地理条件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等。
首先,地理条件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
例如,生活在高山地区的藏族人民,由于高寒气候和崎岖的地形,他们发展了独特的畜牧业和农业方式,以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则因为地理环境的优越,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和手工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
因此,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方式。
其次,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和文化传承。
例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渔民民族,由于长期与大海紧密相连,他们的文化中融入了对海洋的崇拜和尊重。
他们的传统乐器、舞蹈和绘画中都能看到海洋元素的影子。
而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民族,则因为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形成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因此,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民族的语言、宗教、艺术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此外,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地理条件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例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可以依靠海洋资源和海上贸易发展渔业、航运和海洋旅游等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而生活在内陆地区的民族,则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更多地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为生。
因此,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是多样化的,直接影响了民族的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民族文化的塑造以及民族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民族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受地理因素影响的民族特色
受地理因素影响的民族特色地理因素对民族特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气候、土壤、水资源、植被和地形等条件,从而对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是地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气候的不同对民众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文化传统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民族群体可能依赖沙漠中的绿洲以及河流的水源,他们的经济活动和居住方式可能与沙漠的地理特点密切相关。
而在冰冻寒冷的极地地区,民族群体可能以狩猎、渔业和捕鲸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他们的居住方式和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会受到极寒气候的限制和影响。
其次,土壤和植被也是地理因素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植被适宜于不同类型的农业和畜牧业,从而影响了民族的生计和经济发展。
例如,草原地区往往适合于畜牧业的发展,而热带雨林地区则适合种植各种水果和农作物。
因此,草原地区的民族可能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民族可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都可能与土壤和植被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地形也会对民族特色产生影响。
高山、平原、河流等地形特征都会对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山区地形的民族往往以农业、畜牧业和林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他们的交通和交流方式也会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
而河流两岸的民族可能发展出以渔业、航运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特色,他们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也可能与水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地理因素对民族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导致不同的气候、土壤、植被和地形特点,从而影响了民族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因此,地理因素是理解和研究民族特色的重要角度之一。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生产方式等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服饰的形态。
本文将从气候、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探讨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域气候差异明显。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适合轻薄透气的服装,例如广东、福建地区的汉族人民喜欢穿着薄绸、薄棉的衣料,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一年四季温差较大,适合保暖性能好的服装,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的汉族人民常穿着厚实、保暖性较好的服饰,比如皮袄、毛衣等。
因此,气候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民族服饰的材料、款式和设计。
其次,中国地域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北方地区的棉花、麻、皮毛等是制作民族服饰的重要材料,比如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常穿着以棉花、麻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短袍、长袍等。
而南方地区的丝绸、竹子等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民族服饰,如四川、湖南地区的汉族人民常穿着丝绸、竹制品的服装。
因此,自然资源的差异也使得中国各地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
再次,中国地理特征也对民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地理上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以及江河水系等都构成了各个地区的特色风景线。
这些地理特征也被融入到民族服饰中,比如西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常穿着色彩丰富的长袍和披肩,上面镶嵌有各种珠宝和宝石。
这些服饰中所体现出的色彩和纹样,正是对西藏地区秀丽的自然风景的赞美和表达。
而广西地区的壮族人民则常穿着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手工绣花服饰,这一特色与广西丰富的地理风光和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最后,中国各个地区的民族服饰也受到不同地域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影响。
例如,云南地区的傣族人民常穿着彩色缤纷的服饰,这些服饰上的绣花、刺绣等工艺是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体现。
一方面,这些传统工艺使民族服饰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服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本地区流行。
汉朝的地理与边疆民族
汉朝的地理与边疆民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地理与边疆民族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汉朝时期,中国的地理状况与边疆民族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探讨汉朝时期的地理情况以及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的重要性1. 地理位置的优势汉朝建立之初,领土不断扩张,使得中原地区逐渐成为领先地位。
汉朝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具备了很强的统一能力。
中原地区东临大海,西接腹地,南北长江和黄河分别形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为汉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自然环境的影响汉朝时期的自然环境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都有影响力。
例如,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农业生产,而北方地区则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这种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汉朝能够在各个地区实施行政管理,推动各个地方的发展。
二、汉朝与边疆民族的关系1. 边疆政策的制定汉朝时期,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众多。
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汉朝采取了一系列的边疆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外交手段、军事手段以及渗透手段等。
通过与边疆民族的交流与贸易,汉朝逐渐稳定了与部分边疆民族的关系,使他们更加依附于中央政权,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边疆格局。
2. 疆域的扩张汉朝一直以来都有扩张疆域的需求。
随着不断的战争与外交手段,汉朝逐渐将领土拓展至今天的中亚地区。
这种扩张使得中国的国土面积大大增加,也使得汉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帝国之一。
3. 边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汉朝统一的政治力量使得各个边疆地区共同发展,边疆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融合逐渐产生。
汉朝政府采取的宽容政策和相互尊重原则为边疆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许多边疆民族也积极参与到汉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建设中,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总结起来,汉朝的地理与边疆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朝通过合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扩大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边疆政策,维护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地理条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地理条件是影响民族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文化传承等方面。
本文将从气候、地形和水资源三个方面探讨地理条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一、气候对民族分布的影响气候是地理条件中最直接影响民族分布的因素之一。
气候的寒冷与温暖、湿润与干旱等特点,对民族的居住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寒冷气候对民族分布产生明显影响。
寒冷地区的民族多数适应了严寒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和萨米人,以渔猎为主要生计,依赖于寒冷气候下的动物资源。
寒冷气候还促进了北方民族的特殊文化传承,如北欧的圣诞节和北极圈内的极光崇拜。
其次,温暖气候对民族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温暖地区的民族往往发展出与热带气候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例如,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马赛人,多数生活在热带气候下的丛林地区,以农耕、狩猎和渔业为主要生计。
温暖气候还促进了南方民族的特殊文化传承,如南美洲的巴西森巴舞和非洲的部落音乐。
再次,湿润与干旱气候也对民族分布产生影响。
湿润地区的民族往往依赖于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出农耕和渔业等经济活动。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的印第安人和东南亚的水上民族,以农耕和捕鱼为主要生计。
而干旱地区的民族则发展出适应干旱环境的经济活动,如撒哈拉沙漠中的图阿雷格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
二、地形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地形是地理条件中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同地形特点对民族的居住和发展方式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山地地形对民族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山地地区的民族往往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藏族人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通过山地耕作和高山牧羊来维持生计。
山地地形还促进了一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佛教文化和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印加文化。
其次,平原地形对民族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平原地区的民族往往发展出与平原地形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中国传统民俗与地理环境
收稿日期:2002-03-18 作者简介:陈启跃(1958-),男,江苏宜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地理及旅游的教学与研究.第15卷第3Π4期2002年7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 L OF H AI NAN NORMA L UNI VERSITY (NAT URA L SCIE NCE )V ol .15 N o .3Π4July 2002文章编号:1671-8747(2002)03-0059-04中国传统民俗与地理环境陈启跃(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212003)摘 要: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关键词:民俗;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中图分类号:K 901 文献标识码:A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尽管目前因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民俗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研究民俗仍然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以前在讨论民俗文化时,比较多的是从历史、民族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本文拟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观察和讨论民俗.1 传统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传统民俗形成的自然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历史最悠久、农业资源最丰富、农产品的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地理环境不仅提供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与场所,而且作为农业生产力的一部分参与了农业生产过程.地理环境还是农业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传统农业的季节性、不稳定性以及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不均衡等特点,也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生产民俗是随着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而形成的,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和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尽管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依赖程度在逐渐降低,但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还脱离不了地理环境.因此,无论从那个方面说,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与演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地理环境.民以食为天.我国饮食的种类繁多,单就菜系来说,就有四大菜系.即用料广、选料严、多海鲜与野味,口味偏重清、鲜、爽、滑,配菜丰富,粥品、点心特别丰富的粤菜;重油重味、偏爱麻辣,善于运用普通材料制出多种美味菜肴,小吃特别丰富的川菜;用料讲究、善于用高档材料做出高热量、高蛋白的厚味大菜,善于以汤调味的鲁菜;味兼南北、河鲜菜突出、点心和小吃精美的苏菜等等.这些菜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地域性强,它们根据菜系所产生与流行地区的物产、自然环境、社06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因素来选料和决定烹饪方式与口味.我国的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同一个民族的服饰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异.服饰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寒冷和保护人身安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人们对服饰的功能要求是有差异的.气候炎热地区人们的服饰薄而透气且宽松,气候寒冷地区人们的服饰则厚实而注重防寒;长夏无冬地区的人们不需要准备冬衣,四季分明地区的人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春、夏、秋、冬衣物的更替;地形复杂地区因气候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当地人们的服饰也必须适应多变的气候特点.我国民居的种类繁多,从主要类型来讲有东北等地区的口袋式民居、华北地区的四合院式民居、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式民居、草原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民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两面坡式民居、西南地区的干栏式民居、林区的干井式民居等等.这些民居不仅在造型、结构、布局、材料、建筑工艺、功能等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而且在选址、建造程序、建房禁忌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所有这些差异,都与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为了解决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交通.交通民俗的形成与演变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极为明显.河网密度、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对水上交通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平坦的地形是交通理想的地形,崎岖陡峭的地形是交通的障碍.不同的地理环境将会产生具有不同特色的交通方式.以桥为例,有东部平原地区的拱桥和梁桥,有西南地区山区的索桥等;以水上交通为例,有适应水深河宽环境的“船”,有适应山区流急滩多水浅环境的“排”或“筏”等民俗,简尔言之就是百姓习尚,民间习俗.民俗是经过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的经验总结而产生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空间与基础———地理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民俗的形成与演变,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2 传统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传统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是它的两个主要特征.在时间上的传承性实际上就是民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空间上的传播性就是民俗的传播与扩散,这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可能形成新的民俗分布区或产生新的民俗.就民俗传播与扩散的方式来讲,主要有两种.①因为大量人口的迁徙造成的传播.历史上无论是战争、灾害或其他原因,迫使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人群发生大规模且较长距离的迁徙,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也随着人口的迁徙而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的民俗因为失去了存在的自然基础或社会背景而逐渐消亡,有的民俗则经过改造或和移入地区当地原有民俗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民俗.但是新的民俗必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否则就不具备新民俗形成的基本条件.②因为采借方式使某一民俗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这种传播方式比较简单,不需要人口的大量迁徙,而是在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民俗文化的交流.民俗的这两种传播方式都需要一个前提,即人们的交往比较方便,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地形较为平坦,交通较为方便.有些民俗事象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一些地区都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有的地区赛龙舟还成了一项常年稳定的民俗盛会.赛龙舟分布比较广泛的原因是因为屈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崇敬,人们在端午节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水面开阔,水流平缓,有举行龙舟比赛的良好的自然条件.有的民俗事象的分布范围非常狭小,例如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往往成岛屿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的分布,也成岛屿状.形成这种现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地区.区内地形崎岖,“地无三尺平”是其地形条件的真实写照.崎岖的地形不仅阻碍了交通,更阻碍了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与融合.3 民俗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俗,这表现出民俗对地理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们不仅从地理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和地理环境发生精神上的联系.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在我国民俗的地理分布上,有几条大的民俗分布的区域界线,即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缘、秦岭—淮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这几条界线两侧的民俗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认为是地理环境差异在民俗上的具体反映.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基本上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也是我国牧业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分界线.此线的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气候干燥,草原广布,是我国主要的草原牧区、高山牧区和高寒牧区,人口稀少,以少数民族为主他们在长期的牧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牧业民俗文化.此线的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光、热、水、土条件配合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区,人口密集,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区.东西两部分地区的人民在生产、居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工艺、竞技、交通等等民俗都有较大的差异.就生产而言,西部地区人们以牲畜为主要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放牧为主;东部地区人们则以土地为主要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耕作为主.就居住而言,西部地区的人们由于生产需要“逐水草而居”,所以居住在容易搬迁的帐篷式住房里;东部地区的人们一般以固定的土地为生产对象,没有十分特殊的原因他们不会弃地而去,其住所就以固定的房子为主.就饮食而言,西部地区的人们以肉、奶为主食物;东部地区的人们以米、面等为主食.以服饰而言,西部地区的人们以“袍”为主,而东部地区的人们以“衫”为主等等.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东部地区,南北之间的民俗也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常说的“南人吃米,北人食面”、“北车南楫”是东部地区南北之间最典型的民俗区域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南北之间地理环境差异的反映: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资源比较充裕,可以广种水稻并以大米为主食,传统的交通工具也以船为主;北方气候较冷,干旱少雨,河流稀少,水资源不足,因而以旱地作物为主,主食以面粉为主,传统的交通工具以车、马为多.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是我国西部地区民俗的一条重要界线.该线以南的民俗文化主要是适应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寒的地理环境和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较大.该线以北的民俗文化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牧业民俗为主,在绿洲地区有部分农耕民俗文化,受伊期兰教的影响深刻.4 传统民俗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典范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总结了数千年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模式化的习俗,也就是民俗.观察众多的民俗,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民俗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尽可能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这一点在生产、居住、服饰、饮食等物质民俗方面的表现特别明显.农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之一.我国劳动人民总结了长期的生产经验,16第3Π4期 陈启跃:中国传统民俗与地理环境26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形成了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并以民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二是在农区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与不同的耕作制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田为主,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等旱地作物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主要作物以水稻为主.三是注意地力的保护与恢复.在农耕生产中采用轮作、施用有机肥、休耕等,牧业生产中采用轮牧等等.四是以乡规民约的方式规定了若干防止破坏自然环境的禁忌.事实证明只要是因地制宜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好,否则,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环境的退化.我国传统民居的一般朝向是坐北朝南,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阳光南来的条件相适应.然而,也有一些地区的民居并不一定朝南,例如在云南大理,绝大多数民居的正房朝向是坐西向东,原因之一,是大理地处点苍山下,点苍山属横断山脉,其走势为南北向,形状狭长的洱海在点苍山东面,与之平行,亦呈南北向,两者之间的缓坡,便是古代大理的发祥地,那么,建房无论是从建筑和施工的角度去考虑,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取朝东方向最有利.原因之二是与大理的“下关风”有关.下关风是大理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之一.下关风大,而且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有,常年风向以偏西风为主.大理民居朝东也是为了避风.大理民间有歌谣说“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可见,云南大理民居朝东体现了白族人民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民俗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漫长的岁月中,民俗事象能流传至下来,总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民俗中所反映的许多生产与生活方式都非常注意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善待自然.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还须不断吸取我国的传统民俗的精华,协调人地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中国饮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 林乃焱木[3] 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黄向阳) T raditional Chinese folk custom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CHEN Qi-yue(Zhenjiang College,Zhenjiang212003,Chima)Abstract:Chinese folk customs,which come from people’s summ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ir life experience,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custom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con2 cerned,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custom while the spread and diffusion of folk custom’s are restricted b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A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geographi2 cal environment is domonstrated by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folk customs,folk customs reflect how people are adapted to the lo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ow human beings harmonize themselves with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K ey w ords:folk custom;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uman-geography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浅析中国服饰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浅析中国服饰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满族在我国分布: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为了适应长期寒冷的气候,袍装作为满族的民族服装。
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二.高山族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
因为在台湾高山族看来,饰物不但美观,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也是我国古代百越族的传统,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
三.苗族苗族居住于山区,气候湿寒,建筑底部吊空有助于不使湿气上渗。
而苗族服饰也是和自然条件有关的。
云南一带气候炎热,他的服饰颜色多为白色,汉人于是称呼他们是:白苗。
而湖南境内武陵山区多山多水,气候偏寒,于是他们的服饰有青色,也有红色的,这是因为苗族崇尚红色,苗族多银饰,这与他们的审美观和信仰有关,因为在他们看来,银白的东西可以驱邪。
四.蒙古族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族,穿着多取之于畜牧的皮毛。
蒙古族摔跤服饰蒙古族的服饰工艺,摔跤比赛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这些服饰的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
内裤肥大,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
由于气候的原因,他们的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
同时,他们的服饰又便于骑马,夜宿还可以当被盖,束上宽大的腰带还能保持肋骨稳定垂直。
五、藏族西藏地区海拔较高,夜晚极寒,中午却又温暖,所以形成了特殊的服饰——藏袍。
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就拿民俗来说,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俗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生活劳动的民俗,前边已经提到过农耕与游牧两种生产方式产生的地理原因,前者封闭、保守、自给自足,后者对环境依赖性大,迁徙是其典型的文化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是日常生活民俗,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服饰的基本特点一般是为了适应地理气候而形成。游牧民族所处的高原草原地带冬寒夏炎,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因此衣服以长袍为主,长袖,宽大,厚度和材质随季节变化,女装色彩艳丽样式多变,展示了女性的潇洒美丽,男装雄健豪放,留有扎腰的习俗,以便在骑马放牧时固定身形,保护内脏;与袍子搭配的高筒靴以皮革制成,除了取材方便,更是御寒的上选;另外帽子和配饰也是服饰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尊卑、礼节,服饰的样式、花纹等都表达着他们的崇拜和信仰。汉族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良好,气候舒适,普通的衣物就可以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因此服饰没有特殊的功能性,在农耕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衣饰主要是依据文化环境和舒适美观来变化的,汉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服饰方面有所体现,如唐装和旗袍,经过改良和发展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部分。在饮食方面,游牧民族就地取材,取便于携带和保存、高脂高热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蒙古族有炒米,藏族有糌粑,配以茶和酒,无论外出放牧时还是在家都是必不可少的桌上餐。另外动物血和内脏加以烹调,也能成为美食。汉族生活安定,但因为南北跨度大,气候变化明显,农作物有所不同,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口味和饮食风格,大体上分为八大菜系,但是远远不止这些。因此,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世界的喜爱。在居住方面,游牧民族有石质和木质结构的固定
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地理特征塑造着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与传统
地理特征塑造着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与传统地理特征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标志,它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塑造者。
地理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在文化习俗和传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地理特征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山区地形多样,地势陡峭,交通不便。
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平原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山区居民通常以农耕为主,他们根据山地的地形特点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
而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因此平原地区的居民更倾向于从事农业和工业生产。
这种地理特征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其次,地理特征对于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气候和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独特特征,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
例如,沿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通常以渔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而内陆地区的气候干燥,土地贫瘠,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这种气候和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此外,地理特征还对于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地理位置的远近和交通条件的便利程度直接决定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程度。
例如,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更容易与外界接触和交流,这种接触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而交通不便的地区则相对封闭,文化传统更加保守和独立。
这种地理特征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居民在文化习俗和传统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地理特征是塑造不同地区文化习俗和传统的重要因素。
地理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居民在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气候环境和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地理特征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农耕与游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按照这两种生产方式生存的人们形成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产生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公元前200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的几个亲代文明(爱琴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黄河流域文明)均分布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左右的狭长地带上。
这个狭长地带由于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因此成为孕育农耕文明的温床。
在这条狭长地带的南面,多为荒芜的沙漠和宽阔的海洋;而其北面广布着水草丰美的欧亚大草原,因而产生了许多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
在我国,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上古时期一直以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再加上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自然而然,北部和西北部便成为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
虽然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基本上可以以我国地貌上的两大分疆——河谷与草原来界定农耕民族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的区域。
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草原分布地带,这些地带形成了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我国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历史上的西域地区从一定程度上讲都属于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因此我国目前主要的游牧民族有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就拿民俗来说,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俗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生活劳动的民俗,前边已经提到过农耕与游牧两种生产方式产生的地理原因,前者封闭、保守、自给自足,后者对环境依赖性大,迁徙是其典型的文化特征。
二是日常生活民俗,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
服饰的基本特点一般是为了适应地理气候而形成。
游牧民族所处的高原草原地带冬寒夏炎,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因此衣服以长袍为主,长袖,宽大,厚度和材质随季节变化,女装色彩艳丽样式多变,展示了女性的潇洒美丽,男装雄健豪放,留有扎腰的习俗,以便在骑马放牧时固定身形,保护内脏;与袍子搭配的高筒靴以皮革制成,除了取材方便,更是御寒的上选;另外帽子和配饰也是服饰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尊卑、礼节,服饰的样式、花纹等都表达着他们的崇拜和信仰。
汉族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良好,气候舒适,普通的衣物就可以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因此服饰没有特殊的功能性,在农耕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衣饰主要是依据文化环境和舒适美观来变化的,汉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服饰方面有所体现,如唐装和旗袍,经过改良和发展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部分。
在饮食方面,游牧民族就地取材,取便于携带和保存、高脂高热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蒙古族有炒米,藏族有糌粑,配以茶和酒,无论外出放牧时还是在家都是必不可少的桌上餐。
另外动物血和内脏加以烹调,也能成为美食。
汉族生活安定,但因为南北跨度大,气候变化明显,农作物有所不同,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口味和饮食风格,大体上分为八大菜系,但是远远不止这些。
因此,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世界的喜爱。
在居住方面,游牧民族有石质和木质结构的固定
居所,也有便于流动生活的帐房或蒙古包。
帐房还是蒙古包都具有拆装容易、搬迁简便的特点,外形虽小但内部空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
蒙古族和藏族都有祭祀的传统,蒙古包外常堆有敖包,藏族则在室内设置供案。
汉族的居住条件受地理影响也很大,但都是砖石、木质或其他材质的固定居所,这里就不多说了。
游牧民族生活在高原地带,山高地险,地势曲折,要修建公路、铁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他们要靠牲畜完成主要交通运输,牲畜体力强健,能翻山越岭,在运送生活物资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迁徙时搬运帐房、生活用品需要用到车(蒙古族的勒勒车可载五六百斤甚至千余斤的货物),也需要靠牲畜拉。
所以牲畜在牧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汉族生活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公路铁路运输线发达,还有便利的水路和航空交通,所以牲畜在汉族中主要用于耕种。
三是岁时节庆民俗。
游牧民族有自己的节日,由于生活的地方地广人稀,生活物资和情感交流匮乏,因此通常节日时也是人们集会、物资交流、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好时候。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祭敖包是蒙古族民间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蒙古族人民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那达慕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沐佛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
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
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
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藏族的新年是在藏历的元月一日,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庆。
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有很多,农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全国上下张灯结彩,举家团圆贺新春。
除此之外,传统节日中还有表达团圆、思念的节日,为庆祝丰收或者其他事件而产生的节日,以及由古代文化中流传下来的节日。
游牧民族的重大节日中,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祭神祭祖祈福,而汉族大部分地方已经逐渐淡化了祭祀,只在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里祭祀神灵祈求保佑,祭奠逝去的先人表达思念。
另外还有民间活动方面的民俗。
游牧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在无人的荒野上,他们通过音乐和舞蹈与苍天和神灵对话,排遣寂寥,表达心中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和演艺表现生产生活内容。
这些民间活动也倾诉思念,也表达爱意,也表现喜悦,也叙述故事,也赞颂英雄。
这些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加入新的内容。
其中诞生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产物,蒙古族的呼麦、长调、马头琴、四胡、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等,藏族的山歌、诵经调、藏戏、扎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巴郎鼓等,依然作为民族的特色被继承和发展。
汉族在历史的进程中也产生过自己的传统文化,一部分仍在流传,但受各方面文化的冲击,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之下演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形态,特征不明显,但是内容是无可比拟地丰富。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由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和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俗和文化,这些民俗和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保护和发展这些不同的民俗和文化,尊重差异,发掘其独特性,无论是作为研究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是发展地区经济都是必要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