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学传入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 更名为《新青年》,介绍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 克思主义 – 李大钊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 义观》,比较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 李大钊主编《晨报》副刊有《马克思研究》专栏, 刊载《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摘译和《雇佣劳动与资本》 的最早译文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 入
• 一、早期的非专门介绍:
– 1899年,《万国公报》4月号,李提摩太节 译蔡尔康的《大同学》一文,提到“有讲求 安民新学一派,如德国之马客思”,是最早 译名 – 1902年,《新民丛报》梁启超也提到“麦喀 士之社会主义” – 1905年,《民报》等……
• 二、十月革命后的系统介绍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播的影响与相 关争论
– 胡适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第31号发表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
•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 • 第二,着重外来进口的主义,对解决中国实际问 题,是没有用处的。…… •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 很容易被无耻的政客利用来做种种自私害人的 事。…… • 最后我说,主义的最大危险是能使人心满意足的, 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 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了。
Leabharlann Baidu – 李大钊1919年在《每周评论》第35号上发表《再论 问题与主义》
• 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离的 • 实际问题的固然应当研究并加以解决,但任何社会问题的 解决,必须需要一个绝大多数人民所支持的一个伟大运动 • 要有伟大的运动,就必须宣传理想的主义,并使之成为一 个多数人支持的伟大的运动,如果没有主义的指导,那么 任何具体的社会问题就永远也不会得到解决。 • 一方面必须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又必须以此为指 导去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并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指出经 济问题的解决的重要性,在经济组织没有改造之前,一切 问题丝毫不能解决,经济问题与阶级分析的结合,才能解 决中国的问题。
• 严复为什么将sociology译为“群学”, 似有三层考虑
– 为当时迫切的变法图强的现实需要计,合群 团结共御外侮的用意 – 为适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理解的需要,与儒 家的沟通说明其能够根植在中国大地上 – 更容易为当时的国人所接受
– 章太炎是正式使用确切意义上的中文“社会学”三 字,并系统译介西方社会学理论专著的第一人 – 章太炎生平(1869-1936),原名章炳麟,字枚叔, 后改名绛,太炎是别号。 – 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一书,被认为是国人开始用“社会学”正式译名翻 译出版的外国社会学著作的第一部 – 个人观点:严复和章太炎的作为表明了中国社会学 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决定性影响,但是学习的需要推 动了小传统的发展。
第一章社会学传入中国
第一节 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背景
• 一、近代中国救亡危机与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 而掀起的向西方学习的维新变法的思潮,是社 会学传入中国的的社会历史背景
– – – – 小农经济制度(包括其小手工业)濒临破产 与之相适应的容纳稠密人口的社会制度逐步瓦解 儒学“定于一尊”的局面和宗法家族观念逐渐解体 总之,近代中国所受的纷至沓来的压力,本质上就 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改造落后民族。 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 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 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制度。因此,只有在实 现自身的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 近代化的侵略者。这是历史着意赋予近代中国反侵 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
第二节孔德系社会学的传入
一、关于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的年代 及其代表人物的争论
• 1、19世纪末维新派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而向 西方寻求真理的活动中,首先将社会学这门学 科传到了中国: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 木草堂讲学时,有群学(qunxue英文版p89) 和政治原理学等西学 • 群学是否西方意义上的社会学存在争论 • 刘绪贻、杨雅彬依据长兴学舍教学大纲认为群 学就是社会学
• 韩明谟认为康、梁群学与西方社会学不同,是 在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基础上,如何管理、 教育、组织群众之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
– 群,即群众,人民。“善治国者,知君之与民,同 为一群中之一人”。 – 群学,就是群术,就是如何使人民群众团结一致, 共御外侮的道理 – 群术,就是民主、平等的观点,而不是孤家寡人, 一人独尊的观点
• 个人观点:
– 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学是经典大传统意义上 的社会学。 – 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实质是改良和革命的道路 选择,这种争论一直贯穿着中国社会和社会 学的发展历程。 – 改良和革命,国家与社会,话语转换和中国 传统事实的矛盾关系成为学术的切入点。
• 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是严复首先译述的,定 名为《群学肄言》,具体过程如下:
– 1895年3月,严复于天津《直报》上连载《原强》一 文,开始完整介绍西方社会学的系统理论,自己声明 与康、梁群学不同,是英国人斯宾塞的理论,是西方 社会学作为整体理论传入中国的开端 – 斯宾塞《社会学研究》以进化论思想为特色,严复赞 叹不已,首先在《原强》一文中加以介绍,后于1901 -1902年陆续译出所有十六章,定名为《群学肄言》, 1903年由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 – 严复在“群学肄言序”中解释定名含义“群学何?用 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治之 方也。故肄言科而有之”p60
二、救亡的展开路径
– 林则徐《附奏东西各洋越窜夷船严行惩办片》“睁 开眼看世界” –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 徐继畲《瀛环志略》“自强” – 冯桂芬“为什么西方国家小而强,而我们大而 弱”——必须掌握西方国家的科学和技术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洋务运动及 器物救亡的失败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探索西方政治、经济和 社会结构,百日维新的尝试以及整体救亡的开始
• 丁乙认为康有为所授“群学”和谭嗣同 所著《仁学》所提到的“社会学”都带 有西学的特色,但是都不是学科意义上 的社会学,理由如下:
– 他们没有去过西方,不懂英语,没有读过原 著,只是间接接触西学,并有所篡改 – 他们学习“西方”热情有余,兴趣太广,驳 杂肤浅,不精通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重点在 于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和有利于开展政治活 动 – 他们对于西学不信根本,只信枝节,只取有 利于自己哲学体系的部分
• 个人观点:群学是大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学
二、严复,章太炎等人的理论活动与 西方社会学的传入
• 严复是西方社会学(小传统意义上社会学)初 传中国的第一人 • 严复生平(1853-1921),字几道,福建候官 (今闽侯县)人。 • 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开始译述西方资产阶级 思想家的著作,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 会思想 • 译述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哲学、 社会学等多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