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人物(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一)帕金森第一定律:

1、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

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

2、帕金森第一定律的两条原则:①增加部属的法则;②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二)帕金森第二定律:开支的增加只是为了抵消进款。(委员会工作方式:烦琐定律。议事日程上所要讨论的问题中,花钱的多少和讨论时间的长短成反比)。

(三)启示:帕金森定律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症”是直接相关的。所谓组织机构的伪适应,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也就是说,组织机构成员的行为动机,只是为了满足组织机构内部的所谓制度、条例和个人利益,而不考虑组织机构整体的目标和利益。因而从表面上看,庞大的组织机构始终在忙忙碌碌,而实际上组织机构的许多活动处在一种做无用功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伪适应”状态。

(四)案例:分析大部分组织臃肿低效的原因是什么?

1、领导者宁愿增加可以指挥得动的下属,而不愿有真正才能的“竞争对手”;

2、官员数量增加,自然彼此间会创造出许多工作,以便大家都在“做事”;

3、机构年代越久,人员质量越低,因为当官的不断选择了各种“庸才”,越堆越多;

4、领导层的会议长短、与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

5、一个机构成立越久,其委员会规模必然愈大,效能自然较低;

6、一个机构内部趋于腐败之时,也是他的外部建筑、设施日趋富丽堂皇之时,所以从机构的富丽堂皇的程度可以推测其腐化的程度;

7、一个机构有多少预算,就必然开支多少钱,因为不用完,下届预算就可能制减。

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渐进调适”的科学》《决策过程》《政治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一)渐进决策理论的含义: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二)渐进决策的原因和优点:

1、原因:

①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③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2、优点:

①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

②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

③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

④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⑤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三)渐进决策的原则:(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来理解)

1、按部就班原则。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过程只不过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决策稍加修改而已。他注意到了决策过程的连续性。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是,林德布洛姆认为,这种渐进的过程可以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形成大的变化,其实际的变化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在他看来,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

3、稳中求变原则。在他看来,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那样势必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了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就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

三、德罗尔(政策科学之父)的“政策科学思想”。

《疯狂的国家:违背常规的战略问题》《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构想》、《政策科学探索》。(一)元政策:即制定政策的政策。

(二)逆境中的政策制定。逆境:社会中存在由不同原因造成的难以消除的各种紧张状态。

逆境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就是一种政策困境。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

1、社会改造原则;

2、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

3、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4、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

5、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6、积极性强制干预的原则。

四、彼得(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的“彼得原理”。

(一)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

1、晋升中不胜任现象的普遍性:

①冲击式晋升:把不胜任、无创造力、无生产力甚至碍事的冗员升调到组织的高一层级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上。

②蔓藤式晋升:横向晋升。

③阶层淘汰:超胜任者破坏了层级组织。

④世袭晋升:空出职位、新设职位。

2、不胜任带来的危害:人不尽其才、组织人浮于事。

面对不胜任的三种选择:放弃;学习、磨练;自得。

五、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森的著作及学术论文主要有:《论新公共行政学》《社会公平和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学沿革》《新公共行政学》(一)传统公共行政学探究2个问题:

①如何才能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 (效率)

②如何才能够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 (经济)

新公共行政学增加了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不仅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非价值中立: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是价值中立的,他们应当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把出色的政府管理与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和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公共行政的使命:社会公平赋予使命,即它有责任改革那些在制度上、功能上、效果上妨碍社会公平的政策与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换言之,新公共行政的使命是对影响和削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经济的和有效率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

(1)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2)社会公平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3)社会公平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变革;

(4)社会公平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5)社会公平还强调在公共行政的教学与研究中更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实现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期待。总之、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

(二)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判与反思

1、对“效率至上”观念的批判:(2种效率观)

①机械性效率:即是指可以用具体数字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它强调的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这种效率亦称“技术效率”或“生产效率”。

②社会性效率:即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也就是说,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2、提倡社会公平价值观: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原则。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三)新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

1、动态开放的组织观:

新公共行政学则把政府的内部行政管理置于次要地位,它运用行政生态学的广阔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对行政现象的分解。在新公共行政看来,在公共组织中有四种基本运作过程:①分配过程:即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权力、资金与利益的分配。成本效用和成本效益分析是常用方法;分配过程的分析必然和组织的决策方式联系在一起。

②整合过程:指通过权威阶层来协调组织中成员工作的过程。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整体,并使其运行机制更加有利于各种行政任务的完成。

③边际交换过程: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与公共行政组织相关联的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政长官、利益集团等。

④社会情感过程: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能使行政人员降低对权威层级的依赖能接受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