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态度对工作的影响案例

态度对工作的影响案例

态度对工作的影响案例
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中,有两名员工,他们的工作岗位相同,但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员工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地完成每项任务。

他时常主动帮助同事,寻找优化工作流程的方法,对工作充满热情。

另一位员工则是一名抱怨者,他总是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

他对领导的指示缺乏积极性,总是抱怨工作的繁琐和无聊。

在某次重要项目中,这两名员工都参与了其中。

第一位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并成功地实施了。

而另一位员工却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并且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终,第一位员工的工作状态被领导赞扬,他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而另一位员工则因为工作表现不佳而被开除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人的态度对工作的影响之大。

态度积极的员工更有可能发现、解决问题,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导致失误和错误,甚至可能失去工作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 1 -。

态度决定一切的例子

态度决定一切的例子

态度决定一切的例子篇一: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本书确实让我在心中为之一震:是啊,整日忙忙碌碌,忘记了起点,看不到终点,我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带着这个疑问,我如饥似渴般读完了这本书。

看后顿感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这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需要自我反省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

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

市场竞争条件下,每个行业的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充分体现了优胜劣汰!那么作为一名管理层,我们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哪里呢?我认为取决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的热爱程度。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静下心来做,总有收获。

这是不变的真理!约翰洛克菲勒在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

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

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呢?我想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为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是说: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我正在搬运着那些重得要命的石块呢。

这可真是累人哪??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

不过这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我们现在所盖的这幢大楼未来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行为决定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上,实际的情况经常是:一个人,先有某种行动(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比如有个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

这个女人与强盗一起生活六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

但她不愿意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她爱上他(态度)。

再比如说,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使用汽车安全带(态度),却收效不大。

后来政府制定法律,不系上了安全带视为违法,同时交警也加大了监察力度。

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

过了一段时间(行为),交警不再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

实践出真知,通过上述案例,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原理,那就是“行为决定态度”。

对员工最严格的要求,就是对员工最大的爱;
对员工最严格的管理,就是给员工最大的福利。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doc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doc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1. 当你总是对别人微笑,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愉悦了呢。

就像那个总是在小区门口站岗的保安大叔,他每天对进进出出的人都笑眯眯的,后来呀,他自己都说每天心情超好!
2. 要是你经常主动去帮助他人,慢慢地你就会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超级自然的事儿。

想想看救护车司机小王,总是争分夺秒地去救人,他现在不是把帮助他人当成了习惯嘛!
3. 假如你持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哇塞,你会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啦。

就如同那个经历了很多挫折却依然笑容满面的女孩莉莉,她不就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吗?
4. 当你刻意让自己每天锻炼,之后你肯定会爱上运动带来的那种活力感觉哟。

你看隔壁的张大爷,天天坚持晨练,现在一天不练就浑身不自在呢!
5. 如果你总是尝试新的事物,你会惊叹自己的眼界竟然变得如此开阔了呀。

想想那些经常去旅行、去尝试不同美食的人,他们的生活不就丰富多彩极了嘛!
6. 要是你反复对自己说“我能行”,不知不觉中你就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呢。

就像准备参加演讲比赛的小明,一直给自己打气,最后真的表现得超棒的!
7. 假如你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蹭蹭往上涨啊。

就如同爱读书的王老师,那知识渊博的,多让人羡慕呀!
8. 当你强迫自己去面对恐惧,最后你会神奇地发现恐惧也没那么可怕啦。

就像那个原本怕水的小军,现在都敢去游泳了呢!所以说呀,行为真的可以影响态度呢,我们都要积极地去行动起来呀!。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关于态度和行为的话题。

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会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

那么,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一、什么是态度?我们可以将态度视为一个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或评估。

它通常是由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情感、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形成的。

具体来说,态度可以是支持、反对、喜欢、讨厌或中立等。

这种观点或评估通常会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什么是行为?行为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或反应,它通常是与一个人的意识和决定相关联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是我们与外界互动时的反应。

行为可以是积极、消极、合适、不合适等等。

三、“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和“行为”这两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特点。

理论上,一个人的态度应该与他的行为一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总是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态度与他的行为并不相符合。

1、影响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内部矛盾或需求而做出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此外,社会因素,例如社交压力或权威影响,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2、怎样避免态度和行为的错误不一致?为了确保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尝试将态度转化为行为意图。

这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表达我们的行为意图,并尝试采取行动来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状态。

四、正确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益处?了解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时,我们应该从他的行为中寻找他的态度,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态度很难直接表现出来。

态度的例子

态度的例子

态度的例子篇一:工作态度案例用“服从”提升你的成功指数我的朋友晓军是某公司部门经理,他对“服从”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说:“上下级的关系就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

如果只有命令,没有服从命令的下属,不仅仅会让工作陷于被动,而且可能被老板解雇!”简而言之,老板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执行者,而非自我感觉良好、我行我素的人!大多数老板非常熟悉自己公司以及公司在市场的表现,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可能比基层管理者敏感一些,下达的指令往往具有前瞻性。

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老板是“自大狂”,殊不知由于他们眼界不宽,自己其实已经陷入偏执的怪圈!在我看来,服从命令、积极地贯彻执行老板的意志是职场中重要的能力,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坚决的执行者!人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能力极为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下列简单的方程式,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才能、健康状况以及适应性等,基本由先天决定。

“热情”是指工作热情,对工作努力的程度,这可以由自己决定。

对“能力”和“热情”,分别可以从最低0分到最高100分做出评价。

在工作中,这两者是相乘的关系。

因此,一个人即使没有杰出的才能,但他知道自身的缺点,为了弥补不足,他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的工作热情;另一个人天资聪明,但因此很骄傲,不肯认真工作。

那么前者的业绩可以比后者更大。

第三项要素“思维方式”,是指你准备用怎样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至度过人生。

“思维方式”可以在负100分到正100分的幅度之内打分。

受嫉妒、忌恨、憎恶等负面情绪支配的人,精神状态就是一个负数,那么结果他的人生也是一个负数。

相反,一个正直向上,抱有积极思维方式的人,就容易取得成功,度过美好的人生。

观察这个方程式,可以明白人生的结果,是由我们自己的双手、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同时还可以明白,“思维方式”对于人生和事业的成败,起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行为决定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行为态度不外于积极的态度、消极的态度和中立的态度。

不同的态度处理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结果。

记得一个古老的故事,两个举人上京赶考,途中遇到一棺材,一个举人心想真倒霉,怎么遇到这么不吉利的东西啊,另外一个则想,“官财”,有官有财,此行定当吉利,鸿运当道。

两人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持有积极态度的举人高榜提名,而另外一个则名落孙山。

抛开两个举人的实力不谈,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更积极的意义,遇到挫折心情不爽情有可原,但唯有抱着积极的态度才更加容易走出生活的泥潭,反之,整天想着过去的挫折,而不努力去改变现实,生活将会无情地抛弃之。

人的行为结果最终是决定于其行事的态度,个人如此,团队亦然。

工作、学习、爱情、家庭等每一件事都逃不过处事态度所带来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保有积极的态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沉溺于不愉快的过去而持有消极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上述的故事中,两个举人的态度不一样,其最终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因为其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两人在将来的行为,一个兴致勃勃另一个垂头丧气,态度决定了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

在他们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之前更多的是模仿周围人群的行为。

在一则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坐在长椅上看报纸,成年人喝完手中的饮料后随手把易拉罐往后一扔,随后喝完饮料的小孩也是同样的行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并非没有道理的。

小孩子接触的是一群有着良好习惯的人,其更多地模仿并学到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反之亦然。

长此已久的行为会逐渐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因为行为的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的。

在上面例子中的小孩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随便仍垃圾就可能发展成他的一个习惯。

对于一个小孩或者一名新员工,开始接触的人群的行为对其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淳淳诱导向好的行为发展,并不断重复,最终将成为一个好的习惯。

小孩刚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如果是用左手拿筷子,而且一直没有人坚持让他用右手吃饭,他就会一直用左手吃饭,因为每天的行为已经逐渐行成了一个习惯。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

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

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

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第四讲:态度与行为

第四讲:态度与行为

那么究竟态度在何时是有效的?
1、当我们的行为是自发做出来的,态度经常起潜在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熟悉的原型付诸实施,并不摄入思 考我们做的事情,如打招呼,或服务业询问吃得如何。 2、当那么缺少原型,我们行为的自发性就会大大降低。只有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3、对于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常受自己态度的影响。
案例 爱德华·迪纳(1976)对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作弊态度的 实验。
总而言之,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表露出的态度和行为之 间可能会从毫无关系到紧密相关(Kraus,1995).在下述情 况下,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讨论: 你能回忆起一次行为改变态度的经历吗?描述一下这次经 历。你现在能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吗? 你是否想改善对某个人或某门课程的感觉?如果是的话, 假装一开始就喜欢他们,那样是否会你有所帮助? 用这个观点现在在回想《流浪汉世界杯》中的阿行为和我们表达出的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 他因素的影响。 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他们之间关系的因素( Triandis,1982; Kraus,1995)。 但是,如果我们能控制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让其他所 有条件恒定——那么态度精确的预测行为吗?
态度何时预测行为?
案例
想象一下以下这个场景 当你刚进入大学,在第一周你也许会对新的社会环境非常 敏感,同时你又会勇敢地尝试着适应,并避免做出一些高 中时表现出的反应。此时你或许会感到强烈的自我意识。 我们也会注意到自己新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因为这对我们 来说是陌生的。 但是,现在回头,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我们已经习惯于大学 的生活。这个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一样,已经和我们 非常的匹配了。

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影响态度甚至于决定态度?“斯坦福监狱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这次实验对是对人类心理深刻的剖析,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行为决定态度。

以下就由此次实验改编而成的电影《死亡实验》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为何说从这次实验可以看出是行为决定态度?当主角77号被实验者问到,“在做道德上的决定时,以什么为依据”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凭良心”。

而且他在实验前明确地说“只有忍让,才能让世人向高层次进化”从潜意识上来说,他认为自己的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主观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已经做好试验中即使一部分人权被侵犯也要忍让的心理准备。

结果却是77号成为了带动“囚犯“们反抗的核心人物。

从第一天的因不满饭食而攻击”狱卒“到最后一天的带领所有“囚犯”发起暴动,他完全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忍让。

曾很多人都认为行为是由态度决定的,而忽略了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

从上面所举案例看来,行为反而是影响人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会这样说?77号的初次反抗是与他“忍让”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做法。

这一次成为了导火索,之后的反抗行为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监狱中回想过自己当时与医生的谈话,觉得此时自己的想法与当时的态度完全不同。

的确,再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被虐待的循环之中,态度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意料。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狱卒“们在此次实验中的表现,也体现出了行为决定态度这一点。

他们经过测试与评估之后,都被证明是心理健康的人。

在实验最初也表现出了友好。

而进入角色之后,则一发不可收拾的对”囚犯“们实施屈辱性的折磨。

他们作为”狱卒“的权利是真实存在的,各种非人性也行为渐渐变得理所当然。

他们在心理上最终已经背离实验之前,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地施虐者。

人会根据外部条件和因素来调节自身态度。

从此次试验可以看出行为决定态度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合理的正确的。

态度决定你的一切案例分析

态度决定你的一切案例分析

态度决定你的一切案例分析态度决定你的一切案例分析后进生:态度决定你的一切案例一学习兴趣在于培养我的成绩太差了,现在对我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考上一个好点的专科学校。

周正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其实很在乎高考,也在乎高三复习,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

高三冲刺复习直接决定后进生能否脱后而优,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谁不想牢牢抓住呢?周正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可就是不见起色。

他也专门找老师谈过几次心,老师给他的建议是:精选精练,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

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足球,米卢倡导快乐足球,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周正现在对于高考,也是这种心态。

我现在就是按别人介绍的学习经验,经常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

我知道,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案例二放弃高难题目余婷婷不喜欢她的班主任老师,总觉得老师歧视她,老师经常说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也是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还不如不考。

哼,我就是不让她称心如意,我偏要考。

再说,我还想继续读书呢。

不喜欢老师的她,听课积极性比起其他同学来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不过她暗暗制定了一套自学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余婷婷最近在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各科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和重点。

根据考纲,她准备在复习中有所取舍,那些比较难的部分,她要暂时搁在一边,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她的口号是,把能拿到的分全部拿到,不能拿到的.,不去奢望。

反正我的水平有限,我想考取的,也不过是很普通的学校,那些难题,就留给尖子生去解答吧!名师支招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

两军对垒,勇者胜。

这里的勇,不是鲁莽,是自信、勇敢。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人或事件的态度倾向,而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反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对此关系的影响。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1 提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是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该理论,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个体的态度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其行为。

这引发了心理学家对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研究。

1.2 探索态度-行为一致性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认知和行动决策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起到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他人和事件的认知和解释过程,决定了个体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行动决策是个体在实际行为中做出的决策,涉及到心理过程中的动机、目标和意图等因素。

二、社会认知与态度的关系2.1 认知不一致引发态度变化根据认知一致性理论,个体倾向于寻求自己认知上的一致性,当个体的认知与其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态度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的态度对某一政治观点持有正面评价,而其周围的社会认知环境却对该政治观点持有负面评价时,该个体可能会重新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保持认知一致性。

2.2 社会认知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社会认知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收到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会认知的加工和解释,形成自己的态度。

此外,社会认知还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等过程,引导个体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形成和改变。

三、行动决策与行为的关系3.1 动机对行动决策的影响个体的动机是行动决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动机高低会影响其是否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3
实验三
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环境因素,观察这些 因素对实验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论总结
01
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其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02
情境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情境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在
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即使持有相同态度,其行为反应也可能不同。
偏见的影响与后果
偏见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行为和决策 ,可能导致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对待。
VS
后果
长期存在偏见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冲突 和分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负面影响。
05
态度与说服
说服的基本概念
定义
说服是改变或影响他人态度或行 为的过程。
目标
说服的目标通常是改变受众的态度 或行为,或者增强受众对某一观点 的接受程度。
行为强化态度
反复执行某一行为可能会强化对其的 态度。例如,经常锻炼可能会增强人 们对健康生活的态度。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态度和行为通常是一致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与他们的态度一致。例如,拥有环保意识的人更有可 能采取环保行动。
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性
有时,人们的行为可能与其态度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压力、 缺乏意志力或信息不完全等。例如,尽管有环保意识,但人们可能仍然使用一次 性塑料制品。
方法
说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 口头交流、书面沟通、多媒体展示 等。
说服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效果:说服的效果可以体现在受众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 变或对某一观点的接受程度提高等方面。
影响因素:说服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众的 个人特征、说服者的权威性、信息的呈现方式等。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验亚裔酒店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验亚裔酒店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验亚裔酒店态度与行为_社会心理学导论态度与行为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但态度可以作用于行为,而且行为还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态度。

一、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一)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决定着行为吗?一般人们会给以肯定的回答。

但在社会心理的早期研究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

1934年,拉皮埃尔做了关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著名研究。

拉皮埃尔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做了一次环美旅行,行程一万多英里。

他们曾在66家旅馆住宿,并在184家饭店停留过。

当时,美国人对东方人有着强烈的偏见,拉皮埃尔旅行前曾预测很难受到旅馆和饭店的接待,然而实际上只有一家旅馆拒绝接待他们,在其他旅店均没遇到麻烦。

6个月后,拉皮埃尔给那些他们曾居住过的旅馆、饭店和一些他们没有光顾过的旅馆和饭店寄去了一份问卷,其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吗?”在光顾过的这些旅馆、饭店中,有92%表示不愿意。

而实际上这对中国夫妇却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接待。

在随后的信访中所得到的仍然是普遍的歧视态度。

这一结果,支持了态度与行为并不一致的观点。

但是,也有许多心理学家坚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见行为,问题在于应该确定有关的变量,使之得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不过,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984年,凯利和米尔进行了关于投票行为的研究。

凯利和米尔分析了1952年到1964年间,美国四次总统竞选所进行的民意调查资料。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选举前访问投票者所得到的关于他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实际投票行为有着很高的相关,也即在投票日之前20天进行的访问者中,有85%的受访者其政治态度与实际的投票行为是一致的。

说明态度与行为之间有很高的相关。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人们觉得自己该对行动负责任的时候,如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02-态度与行为

02-态度与行为
• 方法:盖洛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取得5万样本,成功预测了罗斯福当选总统,预测 票数和实际票数相差不到1。
• 结论:选举行为上,态度和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4、其他证据
• 个性测验、成就动机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 5、佩因罗德的总结
• 总态度预测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 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态度与行为
一、拉皮埃尔现象
• 实验过程:拉皮埃尔在1934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带一对中国夫妇 到美国各旅馆入住,此间只有一家旅店表示拒绝中国夫妇入住。 6个月后,拉皮埃尔对他们曾经去过的旅馆进行再次调查,问询 他们对中国游客入住的态度。
• 结果发现:大部分旅馆都选择拒绝中国游客。 • 实验启示:歧视的态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
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 人们内隐的偏见态度是自动激活的,更容易将负面特征联系到自己存
有偏见的群体,而将积极特征联系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而在意识层面, 人们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是平等尊重、没有偏见的。
二、思考——态度能决定行为么?
6、相关研究证据
态度变量
相关系数
对节育的态度
0.083
对节育口服避孕药的态度 对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对在接下来两年中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0.323 0.525 0.572
态度(态度变量)与行为(使用避孕药)的对应性越高,其预测性就越好,相关系数从0.083逐渐增加到 0.572。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 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 • 2、态度指向的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二者之间越是一致越容易预测。 • 3、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情境压力可能会使得行为和态度不一致。 • 4、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间隔时间越短预测越准,否则预测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
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

——“一致性的改变”
三、什么是行为
1、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
活动过程。

①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②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③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④工作中的行为
2、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控制点:①内控型②外控型
(2)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
统的工作。

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
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
尊重的人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

比如:行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

知识是行
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
的重要因素。

(2)态度的改变
①认知:知晓、评价;
②情感:体验、情绪;
③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织整体行为的改变。

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

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

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整个宿舍的成员在宿舍吃火锅,等到大家吃完后,就分工清理残留物,而她被分配到洗电饭煲,结果她洗完后就直接将电饭煲
内锅丢进去,砰的一声吓坏了所有人。

我们都不敢问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来的太突然毫无征兆。

原本我们宿舍三个女生私下约好等到十二点一到,我们就唱生日歌祝福她,结果被这突如其来的脾气弄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要乱丢电饭煲,她说她以为没人记得她的生日,所以她很不爽。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个舍友她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她才会表现出那么偏激的行为来。

在她的意识中,她认为大家记住她的生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大家却表现出一副好像完全忘记了的表情,所以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结果在气愤的心理暗示下就做出了过于偏激的行为来。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没有谁要围绕谁来生活,即使真的没人记得你的生日,那又能怎样,你也要去体谅别人,毕竟我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态度决定行为,一个人对待事物她是抱着什么态度去对待的,那么她的行为就会相应的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我个人觉得凡事都抱着宽容和理解去对待,你会发现你生活的很轻松,也不用时时为了点小事大动肝火的,而且这样也有利于你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例二:我有一朋友她是属于很文静的那种人,不怎么爱说话,大家聚会她也会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一边玩手机或者
大家在讨论某个话题时,她会乖乖地坐在旁边看书。

你偶尔叫她,或者问她问题,她会没反应的,就像没听见似的。

为此大家都笑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疑惑,她是真听不见,还是不想理我们呢?为了得到答案,有一天我特地去问她这事儿,结果她说她是真听不见。

我这朋友性格上就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所以她对待朋友聚会才会表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以至于她时常会做出脱离群体的行为来。

但是当今社会是个群居社会,人与人是非常需要交流的,如果一个人时常表现出不希望与人有任何交流的态度来,是很容易被人视作异类,遭到排挤的。

更严重的是如果别人叫你,而你又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见别人叫你,这样很容易被人误会,以为你对他/她有成见,假装听不见。

我个人认为不管你在做什么,再专心也要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如果你实在是不喜欢吵杂的环境,喜欢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我相信只要是好朋友,她们都会理解你的,但是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就不能够表现出这一行为来,尤其是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会以为你很难相处,你的上司会以为你不尊重他,你的下属会以为你不重视他等等。

七、小结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而大学生们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zhe方面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变得更具有关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