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银行物理网点发展策略分析及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新形势下银行物理网点发展策略分析及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e5adc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a.png)
2020年第1期40收稿日期:2019-08-19摘 要: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发生巨大变化,线上交易井喷,而银行物理网点的客户到店量逐年下降。
物理网点是银行最昂贵的渠道,具有规模大、成本高、人员多、分布广等特点,面临着利润下降、人员紧张、成本增长的现状,下一步如何转型至关重要。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银行物理网点要实行“总量适度压缩、布局优化调整、综合分类施策、加快转型发展、助力数字转型”的发展策略,将物理网点作为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实现网点效能提升。
关键词:物理网点;发展策略;转型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17(2020)01-0040-05DOI :10.16678/ki.42-1864/f.2020.01.009■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 杨建文 闫 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场景化金融消费渠道的快速增多,客户行为模式和消费需求正不断发生改变,银行物理网点的客户到店量越来越低。
物理网点作为银行最基本的服务渠道,下一步如何发展,是亟需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物理网点现状(一)整体数量开始呈现收缩趋势近几年,商业银行物理网点数量经历了增速明显放缓到目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从2014年末到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物理网点数量从21.71万个逐年增长至2017年末的22.87万个;但每年较上年新增的网点数量,从6800到6900个,再到3800和800个,增速“断崖式”下降。
到2018年底变增为降,整体数量降到22.86万个。
而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截至2019年2月11日,登记在册的全国银行物理网点228586家,到2020年1月5日为228057家,2019年银行物理网点整体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
从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银行网点开业和终止营业批复也可看出,2019年批复银行营业网点开业2705个,批复终止营业网点3288个,网点数量出现减少。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创新与产能提升专题研究——网点智能化转型及服务效率提升策略(2019年4月刊)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创新与产能提升专题研究——网点智能化转型及服务效率提升策略(2019年4月刊)](https://img.taocdn.com/s3/m/7f8a1b6831126edb6f1a10d9.png)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创新与产能提升专题研究——网点智能化转型及服务效率提升策略(2019年4月刊)目录Ⅰ硬转与产能提升 (4)一、智能银行时代下网点瘦身升级 (4)(一)智能设备“武装”网点 (4)(二)柜面替代率超九成 (5)二、商业银行网点智能模式效率提升策略 (6)(一)网点智能化服务遵循原则 (6)(二)智能化网点改造实施内容 (7)(三)科学搭建网点业态体系 (7)(四)构建网点群落化管理体系 (8)1.网点向轻型化转型 (8)2.网点群落化结构分析 (9)3.实施网点群落化管理举措 (9)4.形成网际协同效应 (10)三、商业银行智能网点转型分析 (10)(一)国外银行业智能网点转型趋势 (10)(二)数据驱动视角下的中美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规划实践13 (三)提升网点客流量方法 (17)Ⅱ软转与产能提升 (22)一、银行网点转型服务升级新思考路径 (22)二、银行网点智能服务效率提升 (23)(一)网点智能服务效率提升中遇到的问题 (23)(二)对网点智能服务模式效率提升的若干建议 (24)三、用新零售思维审视银行网点转型 (26)四、智能银行趋势下银行网点组织经营模式初探 (28)Ⅰ硬转与产能提升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变革在即,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渗透的大背景下,营业网点向智能化转型,成为商业银行迫切的战略选择。
网点智能化,将成为银行深耕客户关系、引流获客和保持中高端客户持续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商业银行网点智能服务效率的提升,对国内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发展、激发网点潜能及促进银行客户规模和经营效率稳步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银行时代下网点瘦身升级银行金融科技“危”与“机”,其“危”在于,金融科技浪潮席卷而下,银行的地位被挑战,银行不得不卷入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争夺客户资源的“近身肉搏”。
其“机”在于,银行主动迎接金融科技机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比重,力争转型升级以重获增长曲线。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c34146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8.png)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浪潮的席卷,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整个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模式下的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包括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等,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形势。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意义重大。
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和竞争力。
传统的纸质作业流程繁琐、耗时,而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自动化、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大幅降低成本。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拓展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和渠道。
通过打造全面协同的数字化平台,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反欺诈与审核机制,确保金融安全稳健。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1. 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包括构建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系统,提升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能力,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推进业务数字化重构:商业银行需要对现有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数字化重构。
通过将传统的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移动终端等数字化渠道上,实现全新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模式。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个性化服务。
3. 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数字化转型需要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
通过引入智能风险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模型,商业银行可以识别和预防金融风险,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
同时,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合规要求,确保数字化转型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65b8f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8.png)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网点转型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以期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银行网点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银行寻求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以提升客户体验和业务竞争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现状1. 转型模式多样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主要采取智能化、轻型化、综合化等模式。
智能化网点通过引入自助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轻型化网点则注重精简人员、优化布局,以降低成本;综合化网点则将银行的各种业务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 科技应用广泛:在网点转型过程中,科技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外,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等渠道的普及,也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
3.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网点转型,银行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方面,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轻型化、综合化网点的布局优化,使得客户可以更方便地办理业务。
此外,银行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四、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涌现。
银行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以适应市场需求。
2. 人才短缺:在网点转型过程中,银行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人才来支撑。
然而,目前银行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具备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等技能的人才。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银行网点智慧化研究王亚斌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银行网点智慧化研究王亚斌](https://img.taocdn.com/s3/m/52077b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7.png)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银行网点智慧化研究王亚斌发布时间:2021-09-14T12:15:34.28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0月上28期作者:王亚斌[导读] 当前整个银行业面临内外部诸多竞争与挑战,银行业网点的转型势在必行。
金融科技的适时出现,为银行业网点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时代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王亚斌摘要:当前整个银行业面临内外部诸多竞争与挑战,银行业网点的转型势在必行。
金融科技的适时出现,为银行业网点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时代机遇。
分析银行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金融科技助推银行业网点转型值得深入思考和运营实践。
关键词:金融科技 ;智能化 ;转型一、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一)竞争日渐激烈金融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第三方支付平台应时而生,尤其是在余额宝出现后,为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冲击。
金融科技的储蓄与支付行业初露锋芒的同时,代表着传统业务形式的商业银行地位被威胁。
之后,诸多平臺开始模仿,诞生任性付、芝麻信用、招财宝等存贷模式以及保险、基金等行业的全新网络战略布局,这些都让商业银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二)客户数量越来越少就理财产品而言,伴随金融科技企业研发的产品越来越多,增加了客户的选择空间,弥补了之前客户采购理财产品途径单一的不足。
其多元化的产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要求,有别于以往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无法一同满足各层次客户要求的局面,这是导致其客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针对支付清算而言,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平常生活中的社交大部分都是依靠互联网媒介展开,这些媒介的创新和电商平台的诞生让前者与金融价值链重合,进而改变了客户的行为方式。
(三)信用职能被削弱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科技金融企业通过整合、搜索大数据,充分发挥自身数据优势,来推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喜好,为自己开拓金融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这些企业能利用大数据搜集到不同领域的信息,以此发展自身业务。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493c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f.png)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日益成熟,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金融服务业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也开始积极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风险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技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应策略分析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方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客服系统,实现客户服务的自动化。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对话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对话系统可以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回答和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和体验。
2. 数据分析与风险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和市场趋势,提高风险控制的水平。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银行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客户,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控制,减少信贷逾期和不良贷款的发生。
3. 提高运营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流程中发挥作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提高效率。
在信用卡申请审核、风险评估和贷款审批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人工处理的工作量,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4. 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开发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算法,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客户黏性和吸引力。
5. 挑战与机遇共存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对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商业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更新和人员培训,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银行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发展,以获取先机和竞争优势。
二、对策分析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思考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f99c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2.png)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思考
一、目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面临的挑战
不可否认,当前经济环境的挑战对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也是一个越来越
大的挑战。
首先,由于稳定性、流动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加,商业银行
基层网点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陷入困境。
其次,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全基于电子支付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大大降低消
费者的门槛和服务成本,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另外,
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贷款审批流程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网点增
加了不少工作负担。
二、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应当如何转型
面对当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所面临的挑战,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帮助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
(1)搭建网络和电子化服务渠道。
商业银行应通过构建网络和开展
电子化服务渠道,积极推广其产品和服务,并且在服务流程上进行自动化
整合,实现网络互联,实现及时服务和账户管理,提升服务效率。
(2)抢占移动金融服务市场。
关于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智慧化转型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智慧化转型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79937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0.png)
营业网点作为商业银行的线下触点和传统阵地,一直以来都是业务运营和产品营销的重要领域,但随着线上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客户习惯的相应变化,其地位和作用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线下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冲击,引发了业界对于营业网点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新一轮思考,如何通过智慧化转型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转型工作的现状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均已针对营业网点转型开展了新的探索。
例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建立的北京金融街智慧银行旗舰店、北京清华园支行5G+智能银行等旗舰网点,具有占地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设备种类多、业务类型全的特点;招商银行的Hello Kitty 主题银行、建设银行的哔哩哔哩主题金融小站等主题网点,则又在传统网点的基础上凸显了特色化的主题,并衍生出了配套的周边产品;同时,还有农业银行的DIY 智慧银行、中国银行的5G 智能+生活馆等不胜枚举的同业网点也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
关于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智慧化转型的思考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张立伟 娄潇 温明睿 伊治军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专家 张立伟智慧网点Smart Banking Outlet三十余年聚焦金融科技 场景化数字服务专家本栏目由南天信息公司独家冠名笔者团队根据长期以来在网点建设、运营支持、机具研究等方面积累的服务经验和调研情况,按照营业网点区别于线上等其他渠道的差异化特性,将网点转型的基本原则分为实体建设和服务建设两个层面,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为目的,从两方面阐述了对于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智慧化转型的规划建议,以期对网点竞争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智慧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在对大量同业网点转型案例完成调研、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团队将智慧化转型的总体建设思路划分为实体建设和服务建设两个部分。
实体建设意在从店面装修、动线设计、设备部署等维度为营业网点搭建个性化、多元化、体系化的物理模块,用以形成可适应当地文化特征和满足实际需求的具有独立特色的网点结构。
浅谈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发展的路径
![浅谈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发展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589ce0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0.png)
51现代金融2021年第5期 总第459期基层聚焦摘要:长期以来,基层网点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前沿阵地和宝贵资源,对促进业务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更新和人们生活、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传统银行营业网点已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
本文分析当前基层网点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的思路。
一、当前基层网点面临的严峻形势(一)银行同业竞争加剧。
一是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有的特色产品,更是缺乏独家产品的专利保护,头部效应不明显,其他银行的类似产品通过适当的优惠甚至可以赶超头部银行。
二是存贷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政策性利差红利开始消失,加之金融业跨界竞争加剧,民营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立,纷纷加入揽储竞争中,推出可观的利率上浮政策,同时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存款保险实行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为小金额储蓄存款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为有效刺激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市场贷款利率在实质性下降。
以1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例,从2012年至今贷款基准利率经历数次调整,实际利率处于下降趋势。
(二)网点布局与经营要求存在不对称。
一是网点内部布局不合理。
随着银行净利润的下滑,单位用人成本的提升,租赁网点租金的上涨,传统注重柜面业务办理方式已无法维持,部分基层网点起初设计5-6个对外窗口,目前实际对外窗口仅2-3个,闲置的窗口造成内部空间的浪费,无法有效利用。
客户等候区、自助服务区、智能服务区布局陈旧,无法跟上网点转型的新要求,客户体验感差。
二是城市规划,中心转移。
随着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及中心辐射的增强,出现了多个新经济商圈,一些基层网点周边的商圈结构也随之改变,网点未能及时转型,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同业竞争力下降。
(三)员工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主动服务意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2fc6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4.png)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传统的商业银行网点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与转型压力。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支柱,其网点作为金融服务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满足客户需求、传播金融服务信息、连接线上线下金融渠道等多重角色。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科技背景,如何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应的转型策略与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现状及问题1. 传统网点业务单一传统的商业银行网点主要提供存取款、贷款、理财等基础金融服务。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网点的业务模式已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2. 客户服务效率低下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系统整合,传统网点的服务流程繁琐,客户服务效率低下。
同时,部分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3. 竞争压力加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同行业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双重竞争压力。
此外,互联网银行和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使得传统网点的地位受到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必要性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科技背景,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势在必行。
首先,转型是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其次,转型是应对市场竞争、提高业务效率的有效途径;最后,转型是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四、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策略与措施1. 创新业务模式在业务模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2. 提升服务水平要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银行网点前瞻性研究报告
![银行网点前瞻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7038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银行网点前瞻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银行网点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业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的银行网点已经逐渐遭受到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的冲击。
然而,银行网点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重要城市和农村地区。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银行网点的前瞻性发展进行探讨:新技术对银行网点的影响、银行网点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银行网点的转型策略。
2. 新技术对银行网点的影响2.1 电子银行随着电子银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银行业务操作。
电子银行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和更高效的交易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传统银行网点的数字化转型。
在未来,电子银行将继续改变用户的银行体验,使得银行网点的角色更趋向于提供高端、个性化的服务。
2.2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支付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支付选择,也减少了用户对实体银行网点的依赖。
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传统的银行网点可能会减少一些日常的交易活动,但仍然需要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解决用户问题的能力。
3. 银行网点未来的发展趋势3.1 智能化服务银行网点在智能化服务方面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银行网点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智能柜员机、语音助手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并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
3.2 融合式服务未来的银行网点将更加注重提供融合式服务。
即使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用户仍然有一定的需求,需要到实体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办理复杂业务。
银行网点将与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进行融合,打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
3.3 分地区发展策略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和用户行为不同,银行网点未来的发展将采取分地区的策略。
在重要的商业中心地区,将更强调提供高端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将更注重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普及。
邮储银行网点智能化运营转型研究与探索
![邮储银行网点智能化运营转型研究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f08bd2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0.png)
邮储银行网点智能化运营转型研究与探索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金融数字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银行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传统网点的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开始围绕智能化、轻型化、精细化、集约化、综合化等方向,加大创新力度,加快网点转型步伐。
近年来,邮储银行一直致力于网点形象、客户体验两大提升,加快投放智能化机具, 大力推进智能化、轻型化、集约化网点建设,提高网点整体效益。
通过智能化设备释放柜员资源,让柜员“站起来、走出来”,提升柜面人工服务效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银行业务的流程再造,将传统经营服务思维转变为维护客户关系、提供财富管理的立体化营销服务理念;通过优化网点组织作业模式提高网点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壮大营销团队、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实现邮储银行网点从“交易结算中心”向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的“营销服务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转型的目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 黄琛 徐倩蓉一、 网点智能化运营转型的背景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点购置租赁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促使网点服务向智能化、轻型化转变。
所谓轻型网点,是指面积小、员工少、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为居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机具化、非柜台的服务方式延伸“最后一公里”的小型营业网点。
轻型网点不是形式上的压高柜、增低柜,而是以客户需求及金融智慧为核心,强调在洞察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持续性的金融创新。
依托网点建设的智能化、金融数据分析的智慧化、网点运营管理及组织作业模式的优化,实现智能高效的服务、网点组织作业模式的转变,使精准的大数据分析直达客户内心的目标。
智能网点一方面可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无缝连接,有效激发线上线下协同互助的潜能和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为银行网点从业务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和客户体验型转变奠定基础。
智慧网点Smart Banking Outlet三十余年聚焦金融科技 场景化数字服务专家本栏目由南天信息公司独家冠名在此背景下,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通过传统银行服务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网点的组织作业模式,利用各类线上渠道和新型智能机具,借助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为客户带来智慧便捷的体验,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推动柜面组织作业模式的改变,推动银行网点作业流程再造,实现网点智能化运营转型。
2024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07c8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a.png)
2024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规模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银行网点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对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探讨了新业态转型对银行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引言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存款、贷款和理财的主要渠道。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银行网点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银行不断进行新业态转型,通过创新和整合,开拓新的市场。
2. 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的背景2.1 科技发展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和理财。
这使得传统的银行网点面临着客流量减少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新的业态转型。
2.2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3. 2024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规模分析3.1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移动支付作为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3.2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互联网金融是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互联网平台,银行可以更加便捷地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4. 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的影响4.1 市场机遇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为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开发新业务、拓展新客户群,银行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好的收益。
4.2 竞争压力增加同时,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也带来了竞争压力的增加。
随着新的业态不断涌入市场,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银行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5. 2024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市场规模分析的启示5.1 顺应市场需求银行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思考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960c98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金融天地32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思考仝秀珍 中国农业银行山西大同分行摘要:银行业市场环境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和行为方式不断变化,随着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新的金融业态快速崛起,传统银行后台化、边缘化趋势越发明显。
在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人们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少,商业银行的现金业务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优质客户被分流,柜面业务萎缩,商业银行面对当下新形式,在业务主体、运营成本、盈利模式等方面受到巨大的冲击,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服务理念;营销模式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6-0323-01一、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的背景随着宏观经济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进程同步深入推进,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随着存款利率定价权的放开,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银行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而且支付宝、微信的“扫一扫”已经成为垄断小微支付市场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在小微支付市场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不断下降。
传统银行网点体量大,点均效能低、运营成本高、客户体验弱的问题日益突出,商业银行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必须进行智能化转型,找准定位,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面临的难题首先智能化设备投入不足,机具利用率偏低,柜面业务无法最大化迁移,许多业务只能在高柜柜台受理。
其次网点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较差,许多大堂经理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对柜面业务分流工作的实质理解不透彻,工作不主动,导致柜面业务分流效果不理想。
最终导致自助设备使用率低下,柜台劳动力无法释放,营销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难以提升,无法突破传统业务办理模式。
网点现代化、科技化程度不够,未能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
而且客户经理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不足,对客户的维护手段单一,资源匹配不到位,优质客户资源流失严重,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与营销人员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共3篇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b6733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f.png)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共3篇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其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1)智能风控。
通过大数据分析、统计学模型、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客户的识别与评估,并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银行风控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
2)智能客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助服务,例如语音识别、智能问答等,能够快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3)智能营销。
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营销来提高营销效率和满意度,并且逐步形成智能化的营销体系。
二、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带来的挑战1)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很大,数据安全方面受到了威胁。
商业银行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安全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风险的发生。
2)技术应用难度。
虽然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可以实现许多自动化功能并提高效率,但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非常复杂,在技术应用上面还是存在困难。
3)人和机器的协作难度。
人工智能在银行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维护。
由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差较大,因此,人和机器的协作难度也会随之上升。
三、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人员的专长优势,协助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务上的应用。
2)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特色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能一味追求高端,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客户需求来设计合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银行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3)加强数据安全。
金融领域数据的保护比其他领域更为重要,银行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保护预防数据泄漏和下载盗用等方面的安全。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思考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91b599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1.png)
对于所有的商业银行而言;无论是大型的全国总、分行制的;还是小型所属一地单一制的;只要有门市营运业务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点转型的问题都不可回避..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高层经营战略的落脚点;是业务经营的主阵地;是展示形象的窗口;是服务客户的纽带..是办理业务的平台;是营销产品的渠道..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营业网点的营运模式;管理方式;业务功能;经营活力;发展水平都决定和影响着它所属的全行的整体经营和管理..可以说;营业网点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既代表着所属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营业网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当下新常态经济的出现;对营业网点过去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做出刻不容缓的调整;实行营业网点转型..一、面临新形势;认清网点转型刻不容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对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新的形势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经营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新模式、新常态、新变化带来新冲击和新考验..内部经营条件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条件、新标准、新要求..内外严峻的新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一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促使网点转型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新形势;其经营环境经历着不可逆转的变革;其经营主体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错综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主要集中表现在:1、新常态经济出现..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正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新的一轮改革调整发展的“新常态”..这一时期处于“四期叠加”之中;即国内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改革攻坚期..新常态下经济最主要特点为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经济决定金融..新常态经济对金融必定发生重大的影响..新常态对基层网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速度减缓带来客户群体的改变;业务发展受影响;其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风险控制的改变;资产质量受影响;第三、推进利率市场化盈利空间带来改变;经营成果受影响..2、监管政策的调整..由于宏观经济的变化;监管部门监管的理念、标准、力度、重点也会随形势的变化作一些调整..对网点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监管标准趋严;网点合规经营的要求更高;监管力度加重;网点违规经营成本更大;准入监管从简;网点同业竞争程度更胜;监管业务变细;网点产品组合自我创新的更难..3、同业竞争的加剧..经济调整减速降温会带来业务规模相对缩小..在市场总量相对萎缩的情况下;基层网点的同业竞争必然会加剧..一是竞争程度激烈;网点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自身的生存;不论是竞争的形式;还是竞争内容都会比过去更激烈..二是竞争范围更广泛;从过去的存贷款竞争到客户竞争;从渠道竞争到科技力量的竞争;竞争无处不在..这给网点业务的推进增添了比以往更大的难度..4、客户偏好的变化..新形势客户金融消费偏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网点的经营..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客户结构正在改变;差异性需求日渐显现..中老年客户习惯于传统的银行服务方式;年轻客户希望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对服务的便捷性、易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客户消费行为正在改变;金融消费多元化倾向日益突出..仅满足于存取款业务的客户少之有少..客户更加再意用户体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点功能将发生重大转变;成为用户体验的场所和产品陈列的橱窗..三是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要求正在改变;银行改进服务的压力日显迫切..5、金融脱媒的加重..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已成必然;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间接融资并重的过程加快..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也相对降低..金融脱媒对基层营业网点的直接影响就是存款比过去更难抓;贷款比过去更难放..6、利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对基层网点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经营成本迅速攀升;不对称性的利率管理政策;使存贷利差减小;赢利空间被压缩..经营成果完成压力增大..同时;利率风险管理也对基层网点负责人提出了新的考验..习惯于过去存贷款统一定价的模式一去不复返..学会利差对称性管理势在必行..7、互联网金融冲击..互联风金融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报刊、杂志有太多的论述..但对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而言;其冲击和影响主要集中在模式和客户上..具体表现为;模式颠覆;虚拟渠道打破传统壁垒;客户争抢;便捷服务挖走长尾客户;产品创新;体验和收益动摇客户基础..让基层员工切身感受到的就是营业大堂内客户流减少..客户存款向支付宝、余额宝转划的现象日益明显..二内部;困境亟需突破要求转型除了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迫使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外;银行自身内部存在困境也提出了强烈的转型要求..这些亟待突破的自身困境主要有:1、网点规模偏小;竞争力有待提升..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过去大多是储蓄所;通过转为分理处继而升格为二级支行..虽然;成为了支行;但其人员结构;业务功能;经营规模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经营规模偏小;且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经营;直接影响网点的市场竞争力..2、客户基础薄弱;营销力有待加强..由于商业银行实行的是部门营销负责制;条线分明;做存款的只管存款;做贷款的只负责放贷;综合营销协调能力不足;不能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客户的需求;造成部分客户分流;特别是一些单一网点;本来客户就不多;加之同业之间挖转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客户基础就更显薄弱..3、业务结构单一;创新力有待突破..基层网点的业务大多还是个金零售方面的业务;主要是存取款业务;即或有部分品种的个贷业务;也由于信贷管理集中管理的要求;一般都集中于上级支行..而且由于客户经理人数或能力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即使网点功能支持能办的业务;也没真正开办起来..造成网点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不能全方位满足客户不同种类的金融需求..4、员工技能缺乏;经营力有待提高..员工的经营技能是业务发展的核心所在..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员工年龄结构断档;无论是普通的员工;还是中层管理人员;这个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并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员工技能缺少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学习不够;对与时俱进的新产品营销不深;对不断升级的新流程操作不熟;对多元差异的客户新需求掌握不透..5、体制机制僵化;适应力有待改进..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考核机制;都存在着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大的商业银行的网点;由于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制;造成了“听得见炮声的人不能决定开炮;而要等火线后面的指挥的人命令才能放炮”的尴尬..小的商业银行的网点;过大的经营自主权;又极易酿成风险..陷入管紧就死;放活就乱的极端局面..考核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网点的发展;主要为不科学、不系统;不连续、不适应..考核模式要么是所谓的产品计价;要么是以目标任务完成率为依据..没有找到完全既适合基层实际;又促进业务发展的一套科学实用的考核办法..二、研判新趋势;寻找网点转型突围路径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新时期;既有外部复杂形势的转型压力;又有内部困境亟须突破的转型动力..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那么;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转型的切入点和路径在哪里呢1、经营理念思转型——引智;形成共识网点转型的关键在于认识;在于观念..观念是决定能否顺利成功转型的核心要旨..一定要上下形成共识;充分认识网点转型的重要意义..转型能否顺利进行既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战略的实施;又关系到基层员工的切身利益..新时期的网点转型是网点的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面对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面对新闯入的金融“野蛮人”“银行不改变;我们将改变银行”的挑战;若我们不抓住历史留给我们不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转型;不通过转型谋求大的发展;部分网点就可能在这次改革的大潮中;荡然无存..认识到转型的紧迫性、复杂性、严峻性;前瞻性;适时地制定出转型方案..大胆改革;应对新形势;适应新情况;上下齐心协力;左右同舟共济;全体达成共识;做好顶层设计;调动广大的员工投入其中;确保网点转型有条不紊实施和推进..2、客户对接谋转型——招客;改善体验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客户对接是转型的重要内容..网点的核心功能是满足客户的金融消费需求..网点的转型必须真正树立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就是站在客户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密切关注客户偏好的变化..从产品的营销到流程的改造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经营宗旨来进行..加大对客户情感维护的力度;提倡体验服务..增强网点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网络新客户;稳住老客户;达到客户规模的扩大带动业务发展的目的..3、产品营销拓转型——深耕;细化市场产品营销是网点经营的主要功能..离开了产品的营销可以说网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转型过程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产品营销拓转型就是要细化市场;为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别化的产品服务..一是要让客户经理真正弄通弄懂各类金融产品;熟悉产品的特点;优点、卖点以及与他行的不同点;掌握产品适合的对象;把握营销的话术;积极做好营销..二是注重现有产品的组合;发挥产品组合后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三是学会细分市场;做到分层营销..4、深化服务推转型——用功;提升水平服务推转型就是服务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在“新”、“先”、“细”“优”、“实”上下深功..第一.网点服务要由单一型服务向综合型服务转变;由粗放型服务向精细型服务转变;由融资型服务向融智型服务转变..第二、突出一个“新”字;网点新形象、大堂新环境、人员新面貌迎接客户..讲究一个“先”字;做到科技设备领先、产品投放在先、品牌铸就优先..贵于一个“细”字;细心办业务、细致待客户、细微见真情..力求一个“优”字;优于同业、优化程序、优质高效..重在一个“实”字;抓实际、讲实效、求实绩..让“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的一切”“唯客是尊”的服务理念深入全员;并将之落实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5、渠道模式促转型——调整;扩缩有致新形势下;银行渠道出现新的三种变化趋势..在网点规模上;由过于“贪大求全”向“小型精致”变化;在运营模式上;由过去“以人为主”向“智能自助”变化;在发展前景上;由过去的“物理实体店”向“网络虚拟店”变化..面对新趋势;渠道模式上促转型;一是要改进优化网点功能;发挥优势..把网点建成金融新产品展示的橱窗..变成金融话题讨论聚会的沙龙..改成金融消费体验的场所..打造成客户金融消费的俱乐部..二是调整改善网点布局;收放有致..对经营效益差;没有发展前景的网点采取关、迁、并等方法进行调整..三是增设自助银行网点;与时同步..今后新设网点应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主;还可以与加油站、超市等合作将自助设备安装其中;对偏僻的农村;还可以增设助农取款点等方式;延伸网点渠道;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网点转型..6、转换机制逼转型——改进;多维考核转换考核机制是网点转型的重要一环..既是网点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网点转型能否成功的必要保证..转换机制就是要改革过去不合理的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繁琐的考核制度和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简单直接、清晰明了、调动潜力、实际有效能接地气的考核模式..其最重要的是抓住三个环节;第一、区分两个对象;即将对网点的考核与对员工个人的考核分开..不能把过于复杂的指标分解到员工头上..第二、考核内容以客户、存款、贷款、内控等指标为主;第三、对上述指标实行与同业、与系统、与同期、与年初“四个维度”的比较;将四个维度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综合计算出得分;作为分配绩效工资的依据..实行严格考核;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潜能..促进网点和个人业绩提升..7、改进执行督转型——下力;真抓实干任何工作都得讲究落实..离开了落实一切皆是空谈..网点转型是一项艰巨复杂系统工程;更应注重执行力的打造..一是网点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员工的表率;带好队伍..二是要锤炼团队求真务实的作风;营造实干兴行的文化氛围..三是任务明确;量化到到人;责任到位..四是实行跟踪检查;督促过程;确保结果实现..8、防范风险保转型——确保;安全营运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安全经营是银行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忽视安全营运..要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的意识;理解合规经营创造价值的内涵..真正做到案件防范无小事、内控管理无琐事、合规经营无特事..业务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依规范操作、随流程作业”管理办法..总之;网点转型是商业银行新形势下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常态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提升基层网点的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精心谋划;稳步推进..依靠经济这个前提;围绕客户这个重点;打造员工这个基础;抓住机制这个关键;严把风险这个关口;顺利完成网点建设的“华丽转身”..。
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
![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85c2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1.png)
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刘佳,李星诺(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分行;2.长春财经学院 金融学院)摘要:新发展阶段,为顺应科技时代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包括网络站点的数字化创新、物理网点的数字化升级、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科技投入增加。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商业银行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暴露出主动性不强、发展不均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全面优化银行体制、适应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重视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互联网金融一、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现状(一)网络站点的数字化创新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依靠将智能手机操作习惯和银行自身的交互设计相融合,应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智能化手段,创新出各类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体验。
除线上的电子业务外,为了跟上数字化的潮流,迎合客户的需求,拓宽业务版图,各大商业银行还创新成立了直销银行。
直销银行突破银行的线下经营模式,将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更具针对性的搜集目标客户,提供更为明确的金融产品,操作流程也更加简便。
一方面在理财产品和类似线下银行的相关服务上,对客户选择、产品分类上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大数据模拟,最后将两者进行最适度匹配,衡量出客户的抗风险能力及风险厌恶程度,以实现客户种类的划分。
另一方面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不再局限于地区等传统因素,实现了无差异、无门槛投资。
采用电子银行加直销银行的形式,在物理网点的基础上构建多种形式的网络站点,方便客户足不出户办理所需业务,积极适应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二)物理网点的数字化升级众多银行在柜台业务数字化转型上更进一步。
以北京银行为例,北京银行在原有柜台业务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于 2013 年自主推出远程智能柜员机,其产生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零售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取客户自助办理业务和交易为主,辅助提供人工客服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服务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3fc2a6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a.png)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服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以及智能化服务的优势,并分析其在现代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金融业务流程和办公模式,以提高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许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
传统的银行业务流程繁琐、耗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并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业务效率。
其次,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
银行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银行柜台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服务。
用户不再需要亲自前往银行网点,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办理业务,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最后,数字化转型推动了银行业务创新和升级。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可以开展更多的金融创新业务,如移动支付、云存储、智能投资等,开拓了新的盈利空间,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二、智能化服务的优势智能化服务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智能化服务相比传统服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智能化服务提高了交易安全性。
商业银行引入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有效预防了金融诈骗等安全风险的发生。
其次,智能化服务实现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定制。
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记录、消费习惯等大数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推荐,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最后,智能化服务提升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了不良资产的风险,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互联网金融形势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
![互联网金融形势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d4ad4ffad6195f312ba673.png)
互联网金融形势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作者:康晶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以其创新性和便捷性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信贷、存款、理财等传统业务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对高人力投入的银行传统物理网点产生了巨大冲击。
这使得商业银行开始努力探索银行网点的转型之路。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策略,阐明了打造新型轻型网点在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客户体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轻型网点网点智能化智慧柜员机一、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生物识别等技术,广泛参与金融行业的各种业务。
包括: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信用评价、金融中介和电子商务等。
与传统的银行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技术层面的创新,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金融服务;(2)服务理念的转变,在互联网思维下,金融参与者不断为大众提供普惠性更强、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廉的金融创新产品;(3)普通人的参与度更高,人们对金融产品的兴趣和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加旺盛。
Allen强调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服务相融合的新兴领域,不能被简单理解为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应看到互联网精神在其中重要的支撑作用。
Berger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各种金融服务与现代IT、Web技术高度融合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网点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网上支付、网上信贷、网上理财产品、P2P融资等业务,互联网金融简便易用的在线服务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网点有很大冲击。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基础造成冲击,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的不断扩张,前往银行物理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量大大减少。
其次,对商业银行渠道的冲击,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渠道,使得客户对传统物理网点的依赖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员园园猿原怨园猿员(2018)04原园园38原06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常态化,以及基于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新金融形态蓬勃发展,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 传统客户群体流失、传统业务形态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创造中心 的银行网点,在新金融背景下,也成为商业银行主要成本负担来源之一,因此,实现银行物理网 点转型升级,提升效率、产能和客户体验,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迫切研究的课题。而网点智能化 是商业银行提升服务质量、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商业银行物理网点转型与智能化 (一)商业银行物理网点功能转变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出现前,物理网点作为客户和银行交互的主要平台,是客户办理金融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353 期
39
改革探索
Monthly HAINAN FINANCE
户数据的重要信息来源。大数据的应用为商业银行进行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可能,将为促进 网点智能化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为改进物理网点运营提供决策支持。网点的选址、网点硬件和功能配置、网点特色和 风格、网点配置人员结构、产品和服务内容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点的运营效率。商业银 行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找出影响目标客户群选择网点的因素,从而制定更科学、更 有效率的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1701234)。 收稿日期:2018-03-20 作者简介:刘训翰(1988-),男,山东菏泽人,青岛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吴庆跃(1988-),男,山东济南人,青岛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38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353 期
改革探索
Monthly HAINAN FINANCE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发展研究
刘训翰,吴庆跃
(青岛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网点智能化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和提升效益的重要
路径,其中金融科技和智能设备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是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
Monthly HAINAN FINANCE
改革探索
业务的主要场所,可替代性几乎为零,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产品的卖方,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 随着技术的进步,物理网点的大部分功能被电子渠道替代,同时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服务的成 本,使得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可能。因此大部分银行积极调整自身角色,将网点功能由 业务处理型场所向展示性、服务性、营销性场所转变,将网点转变成金融产品“零售”体验店,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二)转型升级是物理网点功能进化的主要途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而为提高银行竞争力,通过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来降低运营成 本、实现转型升级十分迫切。而实现银行物理网点转型升级,实现物理网点功能进化,是降低 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的网点转型升级包含地理空间布局科学化、网点内部功 能布局科学化、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业务流程优化等。 (三)物理网点智能化是网点转型升级的方向 1.网点智能化的内涵 目前网点智能化尚没有统一定义,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大家比较认可的网点智能化方式 是银行通过改变传统运营模式,投入智能化机器设备,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以客户为中心优 化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提升客户体验和粘性,重新发挥物理网点的优势。 2.智能化网点要素 网点智能化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握金融科技和智能设备、大数据、业务流 程优化再造三个重要要素。智能化关键是拆掉传统渠道之间的藩篱,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和手 段改造现有的流程和客户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好的体验。 (1)促进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使用 技术进步促进了智能化设备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商业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提供了更多 的技术可能。信息互联网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多媒体技术、支付技术进步促进商业银行网点 智能化发展。 一是信息互联网技术进步促进了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快速 发展,为处理海量客户信息数据提供了可能,例如智能化的叫号系统、网点在线联网核查系统 等。同时无线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使得信息推送、移动 营销成为可能。 二是生物技术应用增强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安 全,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业务的安全,同时可以进行智 能化的身份识别,例如人脸识别在取款、开户等方面的应用。 三是多媒体技术提升了客户体验。多媒体感应技术推动了交互式体验服务的快速发展, 如多媒体互动体验墙、触屏式叫号系统等,提升了客户体验度。 四是新支付技术提升了支付便捷度。新支付技术快速发展,如二维码扫码支付技术、声波 支付技术、NFC 技术等。这些支付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网点支付和结算方式的智能化,提升了支 付便捷程度。 (2)大数据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决定了新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银行需要将 线上线下平台收集的客户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和应用,精准的把握客户需求,而网点是银行客
二是为网点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客户日常金融消费数 据进行分析,可以将客户进行分类。网点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后台提供的分析,对客户提供更 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进行精准营销。
三是为进行网点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客户群和业务模式进行精准分 析,为网点管理人员和运营人员制定更科学的业务经营决策和执行方案提供支持,例如根据 客户分类进行网点日常营销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改进网点厅堂管理模式等。
的三个重要要素。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物理网点智能化转型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此,本文建议国内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利用金融科技,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
物理网点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物理网点;智能化;大数据;业务流程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