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

合集下载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一、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概念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从英文 Public Sector Economics翻译过来的,有时人们也称之为政府经济学。

因此,公共部门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是指同一个概念。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部门(Public Sector)两大类。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居民。

政府、企业和居民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关于国民收人决定的一般理论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图所示。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政府是指国民经济中惟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的含义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狭义政府,也就是核心政府。

即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第二个层次是指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

第三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性公共企业。

第四个层次是指广义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公共企业十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上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

一般来说,政府的经济行为有两大块:一是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指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指政府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包括:(l)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2)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3)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4)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5)政府体制和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章概述第一节公共部门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1.公共部门的界定:公共部门是指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并接受政府行政领导的机关、团体和经济实体。

(一)由政府及其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组成的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二)由个人家庭和私人企业组成的私人部门(PrivateSector)。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一些相同与不同点。

如它们都生产物品、使用社会资源及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问题。

不同处在于:生产的分散与集中不同;生产的支配意志不同(私人意志与私人利益对应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生产物品的价值补偿机制不同;调节机制不同(市场机制与政治机制)。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1.具有公办性质,2.或多或少受到政府的直接控制。

三、公共部门的两个行为特点:(一)行为效果的普遍性:其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会覆盖全社会或某一区域范围的单位或个人;(二)行为过程的强制性:公共部门拥有垄断权利,其行为过程大多依赖于公共权利的行使得以完成。

四、狭义的公共部门是指政府。

广义的包括:(1)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物。

政府部门是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2)公共事业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

公共事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并依靠预算拨款维持其运转的单位总和,如公立的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等。

公共事业部门也提供一部分纯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防疫等,但主要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公园、电影院等。

(3)公共企业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总和,如政府所属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等。

公共企业部门局限于垄断行业,由政府官员或政府任命的代理人经营,经营目标受政府控制和影响,其产品或服务价格也由政府制定。

五、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与管理行为的科学,它是以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经济部门经济管理职能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政府职 能范围
变化
公共支 出增长
政府职能的演 进变化过程: 着力点由政治 职能转向经济 职能,再由经济 职能转向社会 管理职能。
从绝对量和相 对量两个方面 来考察公共支 出增长。
公共部门经济学
6.1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6.1.2 公共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公共支出的实际数额
6.物价的上升
国家机构建立以后,要求国家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先 进的军事装备,用于军事目的的公共支出也逐步上升。
国家职能不断健全,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机构随之不断 扩张,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巨额的费用支持。
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经济支出也就不 断膨胀。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规模逐步扩大,用于社会福利的公 共支出也相应增加。
边际公共支出倾向
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支出增长的理论(瓦格纳定律)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非均衡增长模型
公共支出比率指标 政府就业比率指标
社会性支出(社会福利支出)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支出的增长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2.衡量公共支出增长的相对指标有哪些?与绝对指标 相比有何优点?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6.2.2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
图6—1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与过程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6.2.3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经济发展早期 阶段:政府投 资在总投资中 占较大比重
在增长中期阶 段,政府投应 继续进行
为了对付市场 失灵,政府的干 预要增强,公共 支出会增加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第一节:引言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公共部门经济学旨在探讨政府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教案将围绕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知识。

第二节:目标和要求本节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责;- 掌握公共产品的供给原理和方法;-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 了解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经济学解释。

2. 技能目标:- 能够分析和评价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能够应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 能够进行经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第三节: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节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公共部门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二单元:政府的经济作用和职责;- 第三单元:公共产品的供给原理和方法;- 第四单元: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第五单元: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经济学解释。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问题。

- 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享案例和经验,加深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

-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实际案例,培养他们应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教学评价与反馈本节介绍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内容和方法,以提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信息。

1. 评价方式:- 课堂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综合问题和案例分析作业,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程度。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财政政策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期,国民收入 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 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当 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其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政府税收。
公共部门经济学
16.2 财政政策的类型
16.2.1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图16—2 扩张性的政府支出
公共部门经济学
16.2 财政政策的类型
16.2.1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图16—3 扩张性的政府税收
公共部门经济学
16.2 财政政策的类型
16.2.1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 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 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 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 当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 增加政府税收。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政策
公共部门经济学
重点问题
财政政策目标包括的内容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概念、包含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概念、包含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
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
公共部门经济学
16.1 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执行或实施所要达 到的目的或产生的效果。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可概括为 三个方面: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侧重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货币政策则侧 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
公共部门经济学
16.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6.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职能和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职能和公共经济学
研究公共产品的性质、供给方 式以及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效 率和质量。
公共政策
分析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税收 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社会保
障政策等。
公共经济学的重要性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 要分支,对于理解政府经 济行为和政策制定具有重 要意义。
公共经济学有助于推动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 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来消除。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都会导致市 场失灵,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发放补 贴、征收税费等方式解决外部性 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政府决策过程中集体选择的 理论,主要研究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利益集团 和政治家的利益驱动,而非基于社会公共利益 。
公共产品理论
1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 服务,如国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
2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私人部门很难提供足够的 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 责任。
3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生产和购买两种方式提供公共 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 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
政策执行
公共部门需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监督和评估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确保政 策目标的实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与选拔
公共部门需制定公平、公正的招聘和选拔标准,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共部门,提高整体 人力资源素质。
培训与发展
公共部门需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促进个人 职业发展。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支出理论
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
重点问题
预算的原则及决策程序 预算决策效益的概念和特征
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及应用 成本—效益分析的含义、具体步骤、作用和局限性
公共部门经济学
7.1 关于预算的概念
7.1.1 预算
预算指的是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 支结构一览表。简言之,预算是政府的公共收支计 划。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公 共收支状况,其次体现在对公共支出的控制上。
公共部门经济学
7.1 关于预算的概念
7.1.2 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 (财政年度)
各国预算 年度
历年制预算年度 跨年制预算年度
决定预算 年度起讫
的因素
一是每年公共收入的旺季 二是每年立法机关召开会议的日期
公共部门经济学
7.1 关于预算的概念
7.1.3 预算的分类
两种分类
以形式上 的差距为
依据
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公共部门经济学
7.4 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7.4.2 成本—效益 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 各个项目或 方案的效益 和成本
第二步,计算各 个项目或方案 的效益和成本 的比率
第三步,确 定各个项目 或方案的优 劣次序
公共部门经济学
7.4 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7.4.3 成本—效益分析中的贴现问题
微观 角度
就某一项目或方案的预算决策对社会 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
公共部门经济学
7.3 预算决策的机会成本分析
7.3.1 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掌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3. 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4. 培养学生分析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2. 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与特征;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5. 公共支出与税收的理论与政策。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环节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意义和价值。

2. 知识讲解环节详细讲解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与特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

3. 互动探究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作用。

4. 方法与框架讲解环节系统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5. 案例分析环节选择一些与公共支出和税收相关的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演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展望环节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公共部门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探究、案例分析等。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工具本节课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括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为依据。

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八、教学实施计划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包括具体的教学流程和时间分配安排,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

第3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3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D(私人利益 =社会利益)
假定S与S’相互平行, 则垂直线段bc表示社 会成本高出私人成本 的外部成本。
P
P* P’
S私人成本
0
Q*
Q’
Q
• 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供给曲线, 所以S和S’分别代表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所代表的产品供给曲 线。 • 就私人利益而言,D与S的均衡点为a,它所决定的最适产量和 价格为Q’和P’。 • 从社会的利益而言, D’与S的均衡点为b,它所决定的最适产 量和价格为Q*和P*,即社会最优产量和价格。 Q’>Q*,说明存在负外部性 时,市场机制导致生产和消 费过多,因而发生市场失灵。 P’<P*,说明社会若要厂商减 少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政 府就要向厂商征税,以补偿 厂商向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 损失。 S’社会成本 b a c
• 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供给曲 线,S代表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同时的产品供给曲线。 • 从私人的利益而言,D与S的均衡点为a,它所决定的最适产量 和价格为Q’和P’。 • 从社会的利益而言, D’与S的均衡点为b,它所决定的最适产 量和价格为Q*和P*,即社会最优产量和价格。 Q’<Q*,说明当存在正外部性时, 市场竞争机制导致生产和消费不 P 足,即发生市场失灵。 P’<P*,说明社会若要厂商提供 P* 充分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必 P’ 须提高产品价格,或政府给予补 贴,补偿厂商向社会贡献的正外 部利益。 0
污染的 价格
污染的价格 污染许可证的供给
P
矫正税
P
污染权的需求
0
污染权的需求
0
1.矫正税决 矫正税决 定了污染的 价格
Q
2矫正税与需求曲线 矫正税与需求曲线 决定了污染量 (a) 矫正税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1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试图用经济方法研究政府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花
费和税收与其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公共部门经济学着重
于研究经济上政府投资、监管和其他政策,如财政工具、税改革和补
助政策,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该学科的重点关注的不仅仅
是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它们如何提高表现和社会福利,而且它也关注
政府如何设计它们的政策,例如制定预算、优先投票决定和成本效益
分析。

另外,公共部门经济学也重视政府如何有效管理政府合同和公共
部门企业,以及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来实现主权目标。

这一领域还涉及
政府在微观、宏观还有国际层面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它们花费和税收
与他们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此外,公共部门经济学也着重于政府正确分配资源和社会福利、
确定政府投资和税收平衡等问题的研究。

公共部门经济学也研究一些
微观经济结构和市场力量的作用,这种力量可能影响政府的决策,政
府的职能和服务以及政府的外部环境。

总之,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领域,主要关注研究
经济上政府投资、监管和其他政策,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的
有效性。

它同时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管理、社会福利和经济结构,
旨在帮助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和管理社会资源,以达到最佳的社会福利水平。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市场与政府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市场与政府

“公共的悲剧” 调节分配职能
“免费搭车者” 稳定经济职能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2.何谓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哪些? 3.公共部门担负着哪些经济职能?
公共部门经济学
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 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 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 就存在有外部效应。
2.外部效应 的存在
某些 教科书
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 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影响,而其又未 参与该项交易的任何决策时,即存在 有外部效应。
简言之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 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论
市场与政府
公共部门经济学
重点问题
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公共部门经济学
1.1 资源配置的效率
1.1.1 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
假设经济社会 中只有一人
按个人需求安排生产 举例:鲁滨孙
收入分配的 目标是实现 公平分配,
包括
经济 公平
市场经济的内 在要求,强调的 是要素投入和 要素收入相对 称,它是在平等 竞争的环境下 由等价交换来 实现的。
社会 公平
是指将收入差距 维持在现阶段社 会各阶层居民所 能接受的合理范 围内。
公共部门经济学
1.3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1.3.2 调节分配职能
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只有在市场失灵的 领域,政府部门的介入才是必要的。政府的介入,又是以政府 的收支为基础的。政府的收支,就是政府的财政,即所谓公共 财政。所以,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应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从纠 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出发加以界定。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物品理论

消费的非 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 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 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受益的非 排他性
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 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这样做 的成本太高。
公共部门经济学
图3—1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4.1 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拥挤性的公 共物品
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 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 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
价格排他性 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 的公共物品 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经济学
3.4 混合物品
3.4.1 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消费者无法根据其个人的 偏好及经济状况来调整其 所消费的热量
公共部门经济学
3.2 纯粹公共物品
3.2.2 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1.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根据私人物品的 特性,对某种纯粹 私人物品的市场 需求,可以通过加 总某一时间内市 场上所有单个消 费者在各种价格 水平上对该种私 人物品的需求量 而得出。
用于满足私人 个别需要的物 品。
用于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物 品。
公共部门经济学
3.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3.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性比较 公共物品的特性
效用的不 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 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 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 人或厂商享用。
图3—3 对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公共部门经济学
3.2 纯粹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3
市场监管
研究如何通过市场监管机构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公共部门经济学面临着政策制定的复杂性、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挑战。
机遇
公共部门经济学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成功案例
新加坡 德国
通过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和战略规划实现了可持 续发展。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广泛的福利,提高了民 众生活水平。
结论和要点
1 结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对于合理的政府决策和社会 发展至关重要。
2 要点
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对 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供求关系
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供求关系对政府政策及经济活 动的影响。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帮助评估公共项目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1
税收政策
研究如何通过税收政策平衡财政收入和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2社会福利计划来自研究如何设计和管理社会福利计划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如何进行经济管理和资源分配的学科。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述
公共部门经济学探讨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福利的 影响。
公共部门的定义和角色
1 定义
公共部门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管理和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和产品。
2 角色
公共部门的角色包括提供基础设施、保护环境、维护法律秩序、调节经济等。

公共部门经济学 整理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整理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绪论问: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关系如何?公共财政学的历史考察公共财政学发展的两个阶段:早期公共财政学和20 世纪30-50 年代以来的现代公共财政学。

早期公共财政学1776 年亚当• 斯密出版了“ 创立财政学” 的《国富论》。

1892 年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正式出现。

早期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研究视角局限在以国家职能的履行引导出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的思路上。

现代公共财政学其分析基点和根本思路转向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满足个人和集团的公共需求以及矫正市场失灵。

1936 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著作《公共财政学初步原理》在美出版,将英美财政学理论转到“ 公共经济” 上,1947 年,阿兰和布朗里出版了《公共财政经济学》。

20 世纪50 年代末,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这一经典。

交锋观点一:认为这不只是改名的问题,其研究的范围、领域、方法、指导思想等都有实质性变化。

观点二:认为两者并无差别。

我的观点: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财政活动。

非政府公共部门机构从事的活动是准财政活动。

课程框架1.公共部门经济基础理论2. 公共支出理论3. 公共收入理论4. 财政政策分析5. 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主义前沿问题公共选择多级政府过渡国家的财政财政中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政府企业化政府第三部门的作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比如,2007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分配资源、制定政策以及干预市场等方面的经济活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一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并且无法排除非缴费者的使用。

而私人物品则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使市场机制难以有效提供,因此需要政府干预来提供或者调节。

公共选择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研究了政府决策的特点和机制。

其中核心概念是政府官员的自私行为和利益谋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也是追逐个人利益的人,他们会通过政策制定和决策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为了社会利益。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来限制政府官员的自私行为,如选举制度和监督机制等。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实践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涉及到公共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物品。

例如,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措施和税收政策来限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

又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投入资金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以保障全民受教育权利。

公共部门经济学实践还包括资源分配和市场监管。

政府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资源的公平和效率。

例如,在福利领域,政府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体福利状况来分配社会救助资源。

另外,政府还需要进行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这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构,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挑战和前景公共部门经济学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政府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政府官员的自私行为和利益谋求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误和资源的浪费。

其次,公共部门的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挑战。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选择理论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4.4.4 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 的院外活动集团。他们为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得到 支持,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对政治家以让集团成员投票反 对他相威胁;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 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2 隐含的投票交易
隐含的 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 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 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 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 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举例:对纺织品的进口 限额议题和新型轰炸机 的研制经费议题被放在 同一个提案中。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术语
政治均衡 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税收份额(税收价格)
中间投票者 投票交易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官僚主义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政治均衡?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 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 量,往往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4.2.2 配对投票
当有三个或更 多的方案可供 选择时,就其中 的任意两个方 案进行的投票, 便是所谓“配 对投票”。
图4—4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经济学
4.2 简单多数规则下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2 配对投票 研究结论: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 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行为。

公共部门经济学关注的是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从公共财政、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税收与纳税行为等方面,简要介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一、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收入和支出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

在公共财政领域,有两个重要的原则需要考虑,即均衡性和效率性。

均衡性指的是政府在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即使得财政收入能够覆盖财政支出。

效率性则是指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追求最优化的效果,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通过税收、政府开支、财政预算等手段,政府可以调节经济运行,提高社会公平与效率。

二、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共享,并且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典型的例子包括国防和道路等公共设施。

外部性则是指一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政府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制定相关政策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三、税收与纳税行为税收是公共部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税收既可以用于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也可以用于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

纳税行为则研究纳税人在税收政策下的行为反应,包括如何避税、如何选择最优税负、如何应对税收改革等。

通过研究税收与纳税行为,政府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四、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应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实际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

例如,通过研究税收弹性,政府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税负下纳税人的反应,从而调整税收政策。

又如,在公共投资领域,公共部门经济学可以帮助政府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总结

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总结

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总结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公共政策的学科,对于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是这门学科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并非万能,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例如,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实现。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使得私人部门缺乏提供的动力。

像国防、治安、灯塔等,私人企业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收益来覆盖成本,因此需要政府来承担提供的责任。

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一个人的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了未被补偿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比如,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却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是负外部性。

相反,教育带来的社会收益超出了个人所获得的收益,这是正外部性。

为了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公共选择理论则关注政府决策的形成过程。

与市场中的个人决策不同,政府决策是由一群具有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共同做出的。

政治家和官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公共利益的偏离。

例如,“寻租”行为的出现,即个人或团体为了获取特殊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非生产性活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损失。

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通过提供公共物品、矫正外部性等方式,弥补市场的不足。

在收入分配领域,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为了实现经济稳定,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

政府的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如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转移性支出则是对社会成员的单方面资金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等。

公共部门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部门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部门经济学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们来聊聊公共部门经济学里那些有点绕但又挺重要的名词。

啥叫公共物品?你就想想公园里的长椅,谁都能坐,谁用都不影响别人用,也没法把谁排除在外不让用,这就是公共物品。

不像你自己买的冰淇淋,只有你能吃,别人可吃不着,这就是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因为大家都能用,所以很难靠市场机制来有效提供,得靠政府出马。

再说说公共选择。

这就好比一群人要选个班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选的过程中各种拉票、权衡,这就是公共选择。

大家都想让选出来的结果对自己有利,可又不能完全只顾自己,是不是有点复杂?还有外部性。

比如一家工厂排污水,把附近的河流弄脏了,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可工厂自己没承担这个后果,这就是负外部性。

反过来,你在自家院子里种了漂亮的花,邻居路过看着心情好,这就是正外部性。

公共支出呢?就像家里过日子,得花钱买米买菜,政府也得花钱办事,修桥铺路、给老师发工资、搞国防,这些都是公共支出。

税收呢,就好比大家一起凑份子,为了公共的事儿出钱。

可这钱怎么收,收多少,那可有讲究啦。

公共预算,就像是政府的花钱计划,打算把钱花在哪些地方,花多少,都得提前盘算好。

公共债务,政府也会缺钱,就得借债,这就像咱普通人找别人借钱一样,不过政府借债规模大,影响也大。

公共部门经济学里的这些名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头疼?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儿一样,只要仔细琢磨琢磨,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可不就是为了让咱们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嘛。

要是没有政府来管这些事儿,公共物品谁来提供?外部性问题谁来解决?所以说,了解这些名词,明白公共部门经济学的道理,对咱们的生活可重要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和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新增一单位商品时所带来的新增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当某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1)
(2)
(3)
某一物品的消费量 Q 0 1 2 3 4 5
总效用 U 0 4 7 9 10 10
B A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O
CD
每年提供的私人产品与服务
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某一经济可以生产的政府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和服务之间 的各种组合。在生产性资源和技术固定时,政府产品的增加将使私人产品减少。
导论:个人与政府
现代混合经济中的政府规模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提供相当数量的产品和服 务并管理私人经济活动。
Q / Q Q I
eI
I / I
I
Q
dQ / Q dQ I
eI
dI / I
dI Q
弧弹性
点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根据eI大小,确定商品种类
eI>1,高档品 eI<1,低档品
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
根据预定的收入水平,来预测消费结构。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定义
反映供给量变化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它 条件不变情况下,当价格变动1%,供给量相应变
导论:个人与政府
讨论:政府的规模应该有多大?
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应将 哪些工作留给私人企业通过市场出售并提供 服务? 政府为完成其工作,应如何筹集资金?如何 使用资金?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 心问题。
专题二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经济学(economics)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 济部门;
公共经济学要研究的是非经济部门-政府, 但是,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原理均与微观经 济学是一致的。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经济学的逻辑
经济学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经济 生活。常常依赖于分析和理论,运用统 计分析(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重视演绎推理。例如:农民丰产不丰收, 这是现象,上升到一般产品高度,就是:需求 弹性小的产品,价格灵敏度高。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 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 的物品。
经济学的两个分支
-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个 体的行为。 -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
边际效用 MU
4 3 2 1 0
选择和效用理论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U (a)总效用
(b)边际效用
10
MU
5
5
总结:
(1)总效用随消费量 的增加而增加,但它是 以递减速度增加,显示 出边际效用的递减性。
(2)总效用是所有边 际效用累计之和。
0 1 2 3 4 5 Q0 1 2 3 4 5 Q
均衡原则
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 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 会增加。即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呈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
10
需求曲线
5 49
需求量
供给
供给
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 且能够出售商品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
- 投入品价格 - 技术进步 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避免 - 相关物品价格 特别是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轻 易地进行替代的产品 - 政府政策 小煤窑的关闭 - 特殊因素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消费者均衡
是指在有限的收入状态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 大满足的商品组合。为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消费者 必须满足等边际原则,即用于每种物品的最后一美元 的边际效用相等。
等边际原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
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 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 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 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 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供给
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就 会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会减少。即商品价格与
供给量呈同向变动关系。
P
S
0
Q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和数量 点上,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均衡价格的自我调节 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E>1,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此时降 低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相反,E<1,降价导 致总收益减少。
价格(P) 8 7 6 5 4 3 2 1 0
需求量(Q)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总收益(TR) 0
7000 12000 15000 16000 15000 12000 7000
需求
以房地产为例总结需求量的决定因素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 以房地产为例
1.平均收入
当收入增加,人们增加房地产购买量
2.人口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房地产的购买量
3.相关物品的价格 建筑材料下降,刺激房地产需求
4.偏好
拥有产权的房子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5.特殊因素
征收资产税,降低住房需求
需求
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
动百分比。
eS
QS / QS P / P
= dQS / QS dP / P
• 类型
供给完全无弹性 es=0 供给完全有弹性 es→∞ 单位供给弹性 es=1
供给有弹性 es>1 供给缺乏弹性 es<1
供给弹性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生产要素改变用途的难易 时间
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供给和需求起作用的几个例证
B不招供 无罪释放
A:5年 B:20年
B认罪
A:20年 B:5年
10年
需求
需求(demand)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那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 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
-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 - 市场规模(人口数量和结构) -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可获得性,包括互补贴与替代品 - 消费者的偏好 - 特殊因素。如消费者对价格与收入的预期
0
弹性(e)
7.00 3.00 1.67 1.00 0.60 0.33 0.14
类型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单位弹性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定义
需求收入弹性是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 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人们收入变动1%,需求量相应的变动
幅度。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效用是可以用计量单 位来衡量的,效用单位是utils(尤特尔)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效用是不可以衡量的, 但是有顺序的。
有两个假定: ⑴对消费者来说,消费的商品越多越好; ⑵偏好顺序是可以传递的,如:
A<B, B<C → A<C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表示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弧弹性:
点弹性
e Q / Q Q P P / P P Q
e dQ / Q dQ P dP / P dP Q
• 特点:
- e<0,需求向下倾斜规律 -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 勿将弹性与斜率混淆 )
需求价格弹性
P
ED>1 ED=1 ED<1
斜率与弹性并不相同:
在中点的上方,需求富有弹性,ED>1; 中点处,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ED=1; 中点以下,需求缺乏弹性, ED<1。 Q=a+bP → dQ/dP=b e dQ/Q dQ P
dP/P dP Q
0
Q
需求价格弹性
5 0
1929 1939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1995 政府支出占GNP%
导论:个人与政府
现代混合经济中的政府规模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1981-1999
50%
40% 预算内、外收入和占GNP的比重
30%
20%
10%
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经济学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力图具有客观性,不对经济活 动的优劣做任何假设,只研究“如果…那 么…”; -规范研究: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 “什么是有利结果或应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 利的结果?”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经济学推理中常见的谬误
后此谬误:一个因果推理错误。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
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地原因,那么,我们就犯 了所谓的后此谬误。
1994通货膨胀认为农产品供给紧张是其根本原因, 对策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刺激其供给。
- 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要
若干国家1995年政府当期支出占GNP的比例
国家 瑞典 丹麦 荷兰 法国
比例% 66.4 61.1 56.3 50.9
国家 德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