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设计计算Word

合集下载

原油管道设计计算

原油管道设计计算

1.5 设计依据与基础参数1.5.1 设计基础参数 1) 原油物性参数(1)原油密度所输原油密度ρ(g/cm 3)随温度t (℃)的变化关系为:ρ=ρ20-ζ(T -20) (1-1)式中:ρ20--20度下原油密度(kg/m 2),取870 kg/m 2;ζ --ζ=1.825-0.001315ρ20; T --平均输油温度(℃),取40℃; 即得ρ=870-0.68095(T-20) (1-2)(2)原油粘度由最小二乘法回归粘温关系如表1-11取xi 为T ,Σxi =300 Σyi =11.908 Σ(xiyi )=578.225 Σxi 2=15850 b =22)(∑∑∑∑∑--xi x xi n yi xi xiyi n =-0.0202a =∑∑+xi nb nyi =2.995回归结果为log ν=2.995-0.0202T 得原油粘度为:ν=102.995-0.0202T (1-3)式中:T --平均输油温度(℃);(3)原油比热容所输原油的比热容为2100J/kg ℃ (4)平均输油温度在加热输送条件下,计算温度采用平均输油温度T ,平均输油温度采用加权法,按下式计算:T =323ZR T T +(1-4) 式中:T R --原油出站温度,取60℃;T Z --原油进站温度,取30℃; 2) 总传热系数 由wtw tD h D 4ln22λα=(1-5) 式中:D w --管道外径(m);h t --土壤导热系数(w/m ℃),取0.9 w/m ℃; λt --管道中心埋深(m),取1.5 m ; 得2α=2.342K =211αλδ+沥青沥青 (1-6)式中:沥青δ--沥青防腐层(m),0.006 m ;沥青λ--防腐层导热系数(w/m ℃),取0.15w/m ℃;得总传热系数K=2.141 (w/m ℃); 1.5.2 其它设计参数管道全线任务输量、最小输量、进出站油温、埋深处月平均气温等列于表1-12设计参数表中。

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06年6月18日摘要吐鄯管线工程全长865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6万吨,最小输量为303.6万吨,生产期14年。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46.8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

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

管材采用 406.4×8.0,X6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

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内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

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ABSTRACTThe design of Tushan pipeline engineering for oil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 on June 2006.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865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6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03.6 million ton per year.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X6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8.0 millimeter.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operating for design is 450MP.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Keywords :pipeline corrosion ;pump-to-pump station ;analysis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艺计算说明书 (1)1.1 设计原始数据 (1)1.2 基础计算及经济管径的选取 (5)1.3 热力计算 (7)1.4 水力计算 (10)1.5 反输计算 (14)1.6 输油工艺及主要设备选型 (15)第二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20)2.1 基础计算 (20)2.2 工况计算 (24)2.3 设备选型 (31)2.4 开泵方案 (36)2.5 反输计算 (45)结论 (49)致谢 (50)参考文献 (51)前言“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石油储运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之一。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附件1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1. 设计依据1.1 建设项目合法性证明文件列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相关合法性证明文件,并标注发文单位、日期和文号等。

1.2 法律、法规及规章列出建设项目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宜按法律-法规-规章顺序排列,并标注发布机构、文号和施行日期。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1.3 标准规范列出建设项目引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名称后应标注标准号和年号,宜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外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专业进行排序。

注意引用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其中国外标准和企业标准仅作为参考标准,如需引用,必须说明原因及具体引用条款,且内容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冲突。

包括但不限于:《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 5047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3);《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安全色》(GB 289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 21447);《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 6186);《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SY/T 5737);《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 0048);《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SY/T 6671);《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17);《埋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32);《钢制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88);《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标准》(SY/T 6064);《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SY/T 6793);《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 6503);《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 2012)。

mn原油输送管道初步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mn原油输送管道初步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分类号单位代码 11395 密级学号 0606230135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M-N原油输送管道初步设计作者李博院 (系)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指导教师范晓勇答辩日期2010年05 月22 日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设计(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毕业设计(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文对年输入量500万吨的原油输送管道进行初步的设计。

利用给予的原始数据,在充分收集输油管道工艺设计资料的基础上,以L360钢管作为设计管材,采用密闭加热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进行原油管道的初步工艺设计。

全文主要分为工艺说明、工艺计算两大部分。

其中又以工艺计算为核心内容。

工艺计算主要包括:确定经济管径、确定站址、工况校核及调整、设备选型、反输计算、站内工艺流程设计。

通过计算得到:经济管径为377mm,全线加热站、泵站,经过校核,全线不存在翻越点,动静水压均满足要求。

本文也进行了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中间站工艺流程有:正输、反输、压力越站、热力越站、清管球的收发等操作。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热输管道;工艺计算;加热站I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preliminary design a crude oil pipeline with the input capacity of 500 million tons. We use the original data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collection of pipelines process design data, the crude oil pipeline uses L360 steel pipe and conveys the closed heating process, the first furnace technology of the pump after the initial process of crude oil pipeline design.The article consists of the two most parts as process description and process to calculate. The process to calculate is calculated as the core technology. The process calculation includes: determine the economic diameter; determine the station site; check and adjus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equipment selection; Anti-lose calculations; Website Design Process. By calculation: the economic diameter of 377mm, full line of heating station, pumping station, after checking the whole line does not exist climbing point, static pressure requirements are met.The article also does the process design for 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The intermediate stop’s processes includes: being lost, anti-lose, the more points the pressure, heat the more stations, pigging operations such as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ball. From the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pipeline can be received well in the run and have a certain ability to resist risk.Keywords:Thermal Pipeline; Process Calculation;Heating stations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前言 (2)2 管道工艺计算 (3)2.1 国内常用输油工艺 (3)2.2 加热输送的特点 (3)2.3 热油管道沿程温降的计算 (4)2.4 热油管道的摩阻计算 (6)2.5 加热站、泵站的确定和布置 (7)3 基础数据确定 (10)3.1 设计准则 (10)3.2 设计原始数据 (10)4 设备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12)4.1 主要设备的选择 (12)4.2 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 (14)5 工艺计算 (16)5.1 线路用管 (16)5.2 管径的选择 (17)5.3 站址确定及热力、水力校核 (19)5.4 反输计算 (22)结论24I1 前言换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

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计算书53页word

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计算书53页word

绪论原油的运输作为能源利用技术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管道运输与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相比,因其输送距离长、建设速度快、占地少、管径大、输量高、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受地理及气象条件影响小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原油输送方法[1]。

原油按其油品性质来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高粘易凝原油,后者还可以分为含蜡量较高的含蜡原油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高粘重质原油(即稠油)[2]。

轻质原油的输送较为容易,一般常规输送工艺就能满足要求。

含蜡原油的的凝点较高,管输过程中易出现析蜡、凝管、堵塞等事故,严重影响管输的能力和效率。

而高粘重质原油的粘度非常高(通常是几百甚至是几万厘波[3]),因此管路的压降就相当大,这就大大增加了原始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现在原油管输工艺的种类很多,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传统管输工艺有火焰加热器的加热输工艺、热处理输送工艺、加剂(包括降凝剂、减阻剂、乳化剂)输送工艺[4~13]、稀释输送工艺[14]。

另有相对来说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的现代工艺,有保温结合伴热输送工艺、太阳能加热等特殊加热工艺[15]、低粘液环输送工艺、微波降粘输送工艺[16]、水悬浮输送工艺、气饱和输送工艺、磁处理输送工艺[17]、改质输送工艺[18]、管道内涂输送工艺[19]等。

由于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因此我国多数管道仍采用加热输送。

无论从输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方面都比常温输送高出很多,并且我国大部分输油管道都建在70年代,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旧管输工艺的改进和新建管道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是当前管输工作的重点。

我国从事管道科研人员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国输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20]: (1) 适应国内油田发展的特点,解决东部管道低输量运行,西部管道常温输送,海洋管道间歇输送和成品油顺序输送问题。

坚持输油工艺的新型化和多样化。

(2)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管输过程中节能和降低油耗的最有效措施是采用高效的输油泵和加热炉,开展新型高效离心泵和国产高效加热炉的研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输油管道初步设计书

输油管道初步设计书

摘要本管线设计最大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

管道全长220km,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28~88m之间。

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

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以及先炉后泵流程。

本设计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Φ813×10.3,管材选择无缝钢管,钢号Q345,最低屈服强度为325MPa。

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热泵站的合一。

本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本着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

最后绘制五图:管道纵断面图,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图,首站平面布置图,泵房安装图,首站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 管道;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ABSTRACTTh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design is 220 kilometers, the elevation height is between 28-88 meters,the section which pipeline passed is smooth.Go through the calculate, there was no get over point.This design used tight line pumping which called “from pump to pump”, so it can reduce consumptive waste,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utilize sufficiently remain pressure head.In the design, economic pipe diameter is firstly determined by economic velocity. At lest, Ф813×10.3,L325 pipe is used.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geograph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of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heating station. And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worker's live conditions and so on. Finally, the heating station id placed to the first station,0Km. And direct heating is used.In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all the kinds of those factor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used as simply as possible,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used an usually as possibly. In each station, oil is first heated and then pumped in heating—pump station in the design.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heat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the following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non—pumping operation, non—heating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The last , analysis of the projects economic becefics is necessary.The IRR is included.SO ,the project is possible.Keyword:tube type:transmit output;hot pumpstation;technical process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2)1.工程概况 (2)1.1 线路基本概况 (2)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2)1.3 管道设计 (3)2.基本参数的选取 (3)2.1 设计依据 (3)2.2 原始数据 (3)2.3 温度参数的选择 (4)3.参数的选择 (5)3.1 管道设计参数 (5)3.2 油品密度 (5)3.3 粘温方程 (6)3.4 总传热系数K (6)3.5 最优管径的选择 (6)4.工艺计算说明 (7)5. 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7)5.1 热力计算 (8)5.2 水力计算 (9)5.3 站址确定 (10)6.校核计算说明 (11)6.1 热力、水力校核 (11)6.3 进出站压力校核 (11)6.4 压力越站校核 (12)6.5 热力越站校核 (12)6.6 动、静水压力校核 (12)6.7 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 (12)7. 站工艺流程的设计 (13)8.主要设备的选择 (14)8.1 输油泵的选择 (14)8.2 首末站罐容的选择 (15)8.3 加热炉的选择 (15)8.4 阀门 (15)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17)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17)1.1 输量计算 (17)1.2 经济流速 (17)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 (19)2.1 确定计算用各参数 (19)2.2 确定流态 (19)2.3 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20)2.4 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1)2.5 判断翻越点 (23)2.6 最大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3)2.7 翻越点的校核 (25)3. 确定站址 (25)3.1 热力校核 (25)4. 反输量的确定 (29)4.1 反输量的确定 (30)4.2 反输泵的选择 (30)5. 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 (30)5.1 输油站储罐总容量 (30)5.2 输油主泵的选择 (31)5.3 给油泵选择 (31)5.4反输泵的选择 (31)5.5 加热炉选取 (31)5.6 电动机选择 (31)5.7 阀门 (32)6. 开炉开泵方案 (32)6.1 最大输量下 (32)6.2 最小输量下 (33)第四章结论 (34)致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前言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们进行了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使我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回顾及应用,尤其是对管输工艺的初步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吐鄯原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06年6月18日摘要吐鄯管线工程全长865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6万吨,最小输量为303.6万吨,生产期14年。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46.8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

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

管材采用 406.4×8.0,X6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

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内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

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ABSTRACTThe design of Tushan pipeline engineering for oil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 on June 2006.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865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6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03.6 million ton per year.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X6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8.0 millimeter.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operating for design is 450MP.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Keywords :pipeline corrosion ;pump-to-pump station ;analysis前言 (1)第一章工艺计算说明书 (1)1.1 设计原始数据 (1)1.2 基础计算及经济管径的选取 (3)1.3 热力计算 (5)1.4 水力计算 (8)1.5 反输计算 (11)1.6 输油工艺及主要设备选型 (12)第二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16)2.1 基础计算 (16)2.2 工况计算 (19)2.3 设备选型 (26)2.4 开泵方案 (30)2.5 反输计算 (37)结论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石油储运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之一。

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

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
1580
1680 2280 2040 1880 1539
进站水头 23.76 41.462 57.056 39.254 63.804 46.376
41.297
69.397 95.306 25.45
732 25.768
出站水头 515.65 670.132 785.726 767.924 539.584 811.685
冬季运行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三台大泵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两台大泵 减压站 全开
减压 减压400m
711mm管径泵站布置图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系列1:高程线
七.确定每个泵站出站的扬程
• 由公式 H d1 H s1 H c hm
• Hd1—首站出站压头,m; • Hs1—首站进站压头,m; • Hc—泵站扬程,m; • hm—站内摩阻(30m)得泵站出站
所给出的扬程。
泵站扬程Hc-站内摩阻30m 三大一小
分输前 854.7831m
分输后 895.0505m
813mm管径泵站布置表
泵站里程 290 486 638 692 782 988 1189 1369 1419 1661
1786
1950
冬季运行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三台大泵 三台大泵
全开
减压站
减压 减压180m
813管径水力坡降图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最经济管径夏季泵站数据
地名 管道起点(0km)

加热原油管路计算

加热原油管路计算

根据设计输量 Q = 941.04m 3 / h 选择泵型号:ZIM530/06 由 H = a − bQ 2 计算性能曲线 H = 350.285 − 0.000099Q1.75 代入 Q 得扬程 H = 334.46m
8 × 10 h = = 922m 8 8 5 .4 4 × 9 .8
对于 φ = 508mm ,选择两台泵串联,另配一台备用 确定泵站数目及泵站间距 首站进口压头: ∆H 1 = 30 m
表5 列宾宗公式参数表
流态 层流 过渡区 紊 流 水 力光 4 滑区 混 合摩 擦区
λ
64 0.16 0.316
m
β , s2 m
4.15 0.0124
hr , m
4.15
1 0.25
Qv L d4
Q1.75v 0.25 L d 4.75
0.0124
0.25
0.0246
0.0246
Q1.75v 0.25 L d 4.75 Q1.877 v 0.123 L d 4.877
3000 < Re < Re 1
4Q 4 × 0.2614 = = 24131.9 π dυ 3.14 × 0.441× 31.29 ×10−6 Re = 25102.6
判断流动时处于水利光滑区, 粗糙度对流体摩阻没有影响, 仅与雷诺数有关。 依据以上方法判断管径为 508mm 与 559mm 两种情况, 结果与第一种情况相同。 2.3.5 沿程摩阻计算
2.2.1.5 反算出站温度
根据苏霍夫公式 TR = (Tz − T0 )eal + T0 由 VB 编程可得到结果 管径 457mm 时:
TR1 = 43.8 ℃ TR 2 = 49.1 ℃, TR 3 = 49.1 ℃ 管径 508mm 时: TR1 = 44.9 ℃ TR 2 = 47.2 ℃, TR 3 = 51.0 ℃ 管径 559mm 时: TR1 = 44.3 ℃ TR 2 = 48.7 ℃, TR 3 = 53.0 ℃ 加热站布置情况列表:

(完整版)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完整版)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0 八年二月一日题目:Z —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2 •题目设计范畴及主要内容:该管道的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管道全长为220km,管道的纵断面数据见表1,输送的原油性质如下:20T的密度为860kg/m3,初馏点为81C, 反常点为28E,凝固点为25C。

表2列出了粘温数据。

表1沿程里程、高程数据(管道全长220km)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①用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并计算该管径下的费用现值和输油成本;②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该经济管径方案下的热站数和泵站数,并进行热泵站的合一;③主要设备选择(包括泵、炉、罐、原动机);④站址确定,在纵断面图上布站;⑤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⑥站内工艺流程设计;⑦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选题来源:长输原油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选题背景及理由: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

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

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

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

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1] GB/T 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 杨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 15-160.[3] GB/T 50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4] 张国忠•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壁厚选择.油气储运.1993:12.论文框架: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2、基本参数的选取;2、参数的选取;4、工艺计算说明;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6、校核计算说明;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8主要设备的选择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3、确定站址;4、反输量的确定;5、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6、开炉开泵方案;第四章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拟完成论文进度安排:(一稿、二稿、三稿、定稿)(1)2月初开始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编写,并阐明设计原则和设计任务,在2月末完成热站数和泵站数的确定以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原油管道设计压力计算

原油管道设计压力计算

原油管道设计压力计算
在原油管道设计中,设计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影响到管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针对不同的管道设计,其设计压力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原油管道的设计压力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管道直径:较大直径的管道通常需要更高的设计压力。

2. 材料强度:管道使用的材料的强度越大,其设计压力也越高,反之亦然。

3. 管道长度:较长的管道通常需要更高的设计压力,以确保原油能够正常流动。

4. 途经地形和地质条件:如果管道途经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比较恶劣,其设计压力需要更高,以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具体计算设计压力的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设计压力=(管道直径^2*材料强度)/(2*管道长度)+设计压力损失
其中,设计压力损失是指管道在运输原油过程中因为摩擦、弯曲、出入口摆动等因素造成的压力损失,通常为25%~30%的设计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设计压力时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安全系数,一般取1.5~1.6。

因此,设计压力还需乘以安全系数,最终得到设计压力的值。

原油管道水力计算书

原油管道水力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参数:1、XXX站设计接收单井来油15×104t/a,原油输至XXX站,管线长8.12km。

2、原油物性:密度 866.5 kg/m3凝固点 21℃初馏点 70℃比热容 2093 J/(kg〃℃)粘度 11.7 mPa.s(50℃)含水按体积含水30%计算二、计算内容:单井来油流体体积流量:原油Q油=15×104t/a÷0.867t/m3÷350d/a=494.3m3/d [20.56 m3/h、0.0057m3/s] 液量Q液=Q油÷(1-0.3)=706.1m3/d [29.4 m3/h、0.0082m3/s]ρ液=ρ油ξ油+ρ水ξ水=867×0.7+1000×0.3=907 ( kg/m3 )单井来油流体质量流量:原油G油=15×104t/a÷350d/a=4.96 kg/s液量G液=Q液×ρ液=0.0082×907=7.44 (kg/s)(一)管线计算1、外输管线管径及壁厚确定⑴管径d=(4Q/πV)0.5式中d-管线内径,mQ-流体体积流量,m3/s(每年按350天计算)V-液体的流速,m/s,油田内部输油管线的液体流速一般为1~2 m/s取V=1.6 m/s则d=(4×0.0082÷3.14÷1.6)0.5=0.081(m)管线外径定为114mm⑵壁厚δp=pD/2σFψ+C式中δp—管线壁厚,mm;p—设计工作压力,6.4MPa;D—管子外径,mm;σs—管材最低屈服强度,245 MPa;F—管线设计系数,取0.72;ψ—钢管焊缝系数,无缝钢管为1;C—管线腐蚀余量,取1 mm;δp=6.4×114÷(2×245×0.72×1)+1=2.29(mm)采用20#无缝钢管,常用规格中最小壁厚为4mm,故管径定为φ114x4。

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

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

长输管道课程设计计算书基础参数1、设计输量鄯善——兰州原油干线为:G=2000×104t/a;,换算成SI单位质量流量:376.661864003501010200034=⨯⨯⨯=Gkg/s2、以最高加热油温50℃和最低进站油温为进出站的油温(10+3)℃,求平均温度t(平均)=1/3*50+2/3*(10+3)(进)。

T=25.3℃3、根据公式ε=1.825-0.001315*ρ20℃;ρtpj=ρ20℃-ε*(t pj-20)。

ε=1.825-0.001315*856.9=0.698 ;ρtpj=856.9-0.698*(25.3-20)=853.2kg/m³\ 4、求体积流量Q20=G/ρtpj℃:Q20=G/ρ=661.376/853.2=0.775m³/s5、含蜡原油取1.5~2m/s的经济流速利用,选择管内径。

以1.5、1.75、2m/s。

计算内径,然后系列化,依据《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本附录,选择3个较大的接近的管径。

d1=0.811m d2=0.751m d3=0.702m取API标准管D1=864mm D2=813mm D3=762mm6、确定粘度。

温度℃10 15 20 30 50粘度 mPa.s 94.3 36.2 23.5 14.5 7.69动力粘度μ=()s mPa .35.193.2524625.1=⨯-运动粘度υ=s m /10268.22.853)1035.19(253--⨯=÷⨯ 7,确定壁厚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油管道直管段钢管管壁厚按下式计算:=2PD K σϕδ式中: σ——计算的屈服应力,MPa ;P ——工作压力,MPa ; D ——管道外径,mm ;K ——强度设计系数,此处取K =0.72;ϕ——焊缝系数,此处取ϕ=1.0;δ——管道厚度,mm 。

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为8MPa 时,管道选用X70、API 标准钢管,屈服强度483MPa,壁厚计算结果如下表1-14:壁厚计算表1壁厚计算表2壁厚计算表3以Φ813×11.1为例,详细说明计算步骤以及布站方案, 其他两种管径的计算结果以及布站方案只见对比表格判断流态: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4=QRe dv π =66.5501710268.21021.11-813775.045-3-=⨯⨯⨯⨯⨯⨯)(π 根据规范DN>450mm 的管道e 取0.1mm 。

原油输送管道工艺计算校核计算方法

原油输送管道工艺计算校核计算方法

原油输送管道工艺计算及校核计算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原油输送管道在设计过程中工艺计算的具体方法,以及校核计算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原油管道工艺计算校核计算柴塘管线工程全长437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600万吨,最小输量为354万吨。

管线沿程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为422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1 最优管径的选择在设计输量下,若选用较大的管径,可以降低输送时的压头损失,减少泵站数,从而减少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了输油的动力消耗,但同时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设费用[1]。

本设计中根据国内热油输送管道的实际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5-2.0m/s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选择1.8m/s的流速进行初步的管径计算,然后对附近管径系列进行计算,分别算出不同系列的费用现值,根据费用现值的大小选择出最优管径。

最终选定了外径φ457,壁厚6.4mm的管径。

2 工艺计算说明2.1 概述对于易凝、高粘、高含蜡油品的管道输送,如果直接在环境温度下输送,则油品粘度大,阻力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大,导致了管道压降大,动力费用高,运行不经济,且在冬季极易凝管,发生事故。

所以为了安全输送,在油品进入管道前必须采用降凝降粘措施。

目前,国内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剂或给油品加热的方法,使油品的粘度降低。

本设计采用加热的方法,提高油品温度以降低其粘度,减少摩阻损失,降低管输压力,使输油总能耗小于不加热输送,并使管内最低油温维持在凝点以上,确保安全输送。

2.2 确定加热站及泵站2.2.1?热力计算埋地不保温管道的散热传递过程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油流至管壁的放热,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和管外壁至周围土壤的传热,由于本设计中所输介质的要求不高,而且管径和输量较大,油流到管壁的温降比较小,流态为紊流,故油流到管内壁的对流换热和管壁自身的热传导可以忽略不计。

而总的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管外壁至土壤的放热系数。

计算中周围介质的温度取最冷月土壤的平均温度,以首、末站平均温度作为油品的物性计算温度。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管道规格为ΦXXXmm,材质为X钢。
输送能力和压力等级
设计输送能力为XX万吨/年,压力等级为XX MPa。
配套设施
包括泵站、阀室、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
02
管道建设方案
管道材料选择
总结词
综合考虑强度、耐腐蚀性、成本等因素
详细描述
选择管道材料时,应综合考虑管道的强度要求、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因素。常 用的管道材料包括碳钢管、合金钢管、玻璃钢管和塑料管等。根据项目的具体 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管道材料。
不确定性分析
通过不确定性分析,评估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06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风险识别与评估
评估风险等级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确定 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识别潜在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识别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
预备费
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 备费。
资金筹措方案
政府投资
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用于弥补项目资金缺口 。
企业自筹
企业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社会资本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实现多元化投资。
经济效益分析
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分析,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经济分析
通过经济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项目的经济 合理性和可行性。
03
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
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清晰的管理 层次。
人员配备计划
根据项目规模和进度要求,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确保 项目顺利进行。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石油和天然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长输管道作为输送这些资源的重要通道,对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满足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需求,本项目拟建设一条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输送通道建设。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拟建设一条从A地到B地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长度约XXX公里。

管道将涉及地面铺设和地下埋设两种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形和地质情况。

三、设计方案1. 技术选型•管道材质: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钢管作为主要材质,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道直径:根据输送量和压力情况确定管道直径,以保证输送效率和经济性。

•防腐方式:采用外涂聚乙烯和内涂环氧树脂的方式进行防腐,增加管道的使用寿命。

2. 管道布局•起点终点选址:考虑资源供应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起点终点位置,确保输送的连续性和便捷性。

•线路规划:根据地形、地质和环境要求,设计合理的管道线路,减少工程难度和风险。

3. 工程施工•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管道铺设技术和装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工程管理: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实施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顺利进行: 1. 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和审批手续等。

2. 工程建设:分为土建施工、管道铺设和设备安装等阶段。

3. 竣工验收:对工程进行验收和保证金缴纳。

4. 投产运营:完成相关手续后,正式投入使用和运营。

五、项目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将对以下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 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 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减少能源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六、总结通过本文档的初步设计方案,相信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将能够顺利实施,为我国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设计计算

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设计计算

原油长输管道初步设计设计计算绪论原油的运输作为能源利用技术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管道运输与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相比,因其输送距离长、建设速度快、占地少、管径大、输量高、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受地理及气象条件影响小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原油输送方法[1]。

原油按其油品性质来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高粘易凝原油,后者还可以分为含蜡量较高的含蜡原油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高粘重质原油(即稠油)[2]。

轻质原油的输送较为容易,一般常规输送工艺就能满足要求。

含蜡原油的的凝点较高,管输过程中易出现析蜡、凝管、堵塞等事故,严重影响管输的能力和效率。

而高粘重质原油的粘度非常高(通常是几百甚至是几万厘波[3]),因此管路的压降就相当大,这就大大增加了原始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现在原油管输工艺的种类很多,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传统管输工艺有火焰加热器的加热输工艺、热处理输送工艺、加剂(包括降凝剂、减阻剂、乳化剂)输送工艺[4~13]、稀释输送工艺[14]。

另有相对来说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的现代工艺,有保温结合伴热输送工艺、太阳能加热等特殊加热工艺[15]、低粘液环输送工艺、微波降粘输送工艺[16]、水悬浮输送工艺、气饱和输送工艺、磁处理输送工艺[17]、改质输送工艺[18]、管道内涂输送工艺[19]等。

由于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因此我国多数管道仍采用加热输送。

无论从输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方面都比常温输送高出很多,并且我国大部分输油管道都建在70年代,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旧管输工艺的改进和新建管道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是当前管输工作的重点。

我国从事管道科研人员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国输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20]:(1) 适应国内油田发展的特点,解决东部管道低输量运行,西部管道常温输送,海洋管道间歇输送和成品油顺序输送问题。

坚持输油工艺的新型化和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原油的运输作为能源利用技术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管道运输与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相比,因其输送距离长、建设速度快、占地少、管径大、输量高、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受地理及气象条件影响小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原油输送方法[1]。

原油按其油品性质来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高粘易凝原油,后者还可以分为含蜡量较高的含蜡原油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高粘重质原油(即稠油)[2]。

轻质原油的输送较为容易,一般常规输送工艺就能满足要求。

含蜡原油的的凝点较高,管输过程中易出现析蜡、凝管、堵塞等事故,严重影响管输的能力和效率。

而高粘重质原油的粘度非常高(通常是几百甚至是几万厘波[3]),因此管路的压降就相当大,这就大大增加了原始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现在原油管输工艺的种类很多,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传统管输工艺有火焰加热器的加热输工艺、热处理输送工艺、加剂(包括降凝剂、减阻剂、乳化剂)输送工艺[4~13]、稀释输送工艺[14]。

另有相对来说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的现代工艺,有保温结合伴热输送工艺、太阳能加热等特殊加热工艺[15]、低粘液环输送工艺、微波降粘输送工艺[16]、水悬浮输送工艺、气饱和输送工艺、磁处理输送工艺[17]、改质输送工艺[18]、管道内涂输送工艺[19]等。

由于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因此我国多数管道仍采用加热输送。

无论从输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方面都比常温输送高出很多,并且我国大部分输油管道都建在70年代,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旧管输工艺的改进和新建管道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是当前管输工作的重点。

我国从事管道科研人员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国输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20]: (1) 适应国内油田发展的特点,解决东部管道低输量运行,西部管道常温输送,海洋管道间歇输送和成品油顺序输送问题。

坚持输油工艺的新型化和多样化。

(2)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管输过程中节能和降低油耗的最有效措施是采用高效的输油泵和加热炉,开展新型高效离心泵和国产高效加热炉的研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3) 加强原油热处理、降凝剂和减阻剂机理的研究,从根本添加剂对不同原油减阻降凝机理的认识问题。

(4) 开展添加剂的研制工作,形成添加剂研究—生产—应用一条龙。

(5) 进一步研究降粘裂化输送,水环输送,界面减阻输送,磁处理输送机理和适应范围。

针对不同油田原油的特点进行工业性试验,对特定的原油采用特殊的方法输送。

设计内容(1)计算及说明书部分内容要求1) 根据费用现值最小原则确定最优管径。

2) 水力与热力计算。

3) 主要设备选型,包括泵、炉、罐、原动机等。

4) 站址确定、调整及工况校核。

5) 反输计算。

6) 站内流程设计。

7) 几种输量下的运行方案确定。

8) 绘图部分内容要求。

9) 绘图采用AUTOCAD。

10) 图幅均采用1号或2号图纸。

(2)设计依据:(1)《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3) 《泵产品样本》(4)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5) 《管路附件设计选用手册》(6)《油库设计与管理》其他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规定计算部分DH原油管线初步设计一、设计依据与基础参数1.原始数据(1)最大设计输量为550万吨/年;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1。

表1 生产期生产负荷表(2)年最低月平均温度2℃;(3)管道中心埋深1.55m;(4)土壤导热系数1.45w/(m‧℃);(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6)原油物性①20℃的密度860kg/m3;②初馏点81℃;③反常点28℃;④凝固点25℃;⑤比热2.1kJ/(kg·℃);⑥燃油热值4.18×104kJ/kg。

(7)粘温关系见表2表2 油品温度与粘度数据(8)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320km )数据见表3表3 管道纵断面数据2.设计基础参数1)原油物性参数① 原油进站温度、出站温度由于一般原油加热温度为60~70℃,考虑到最高出站温度为60℃,故取T R =60℃ 。

由于最低进站温度比凝固点高7℃,且考虑到反常温度和最低进站温度都为30℃,故在最低进站温度时仍可以满足牛顿流体的特性,故取T Z =30℃。

② 平均输送温度在加热输送条件下,计算温度采用平均输油温度T ,平均输油温度采用加权法,按下式计算:R Z2=+33T T T (1-1) 式中:T R ——原油出站温度,℃,取T R =60℃; T Z ——原油进站温度,℃,取T Z =30℃;T ——原油平均温度,℃,由上式计算得T = 40℃。

③原油密度所输原油密度ρ(g/cm3)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20(20)ρρξT=-- (1-2)式中:20ρ——20℃下原油密度,kg/m3;ξ——温度系数,ξ=1.825-0.001315ρ20,kg/( m3·℃),解得ξ=0.6941;T——平均输油温度,℃,取T=40℃。

即得原有粘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式:ρ=860-0.6941(T-20) (1-3)解得ρ=846.12 kg/m3。

④原油粘度由最小二乘法回归粘温关系如表1-1表1-1 粘温关系回归表取xi为T,yi为lnν,并设=+y a bxΣxi= 343Σyi= -76.6496x= 42.875y= -9.5812b =∑∑---2)())((x xi y y x x i i=875.9522497.31-=0328.0-=-=x b y a -8.1751回归结果为ln ν=-8.1751-0.0328T 得原油粘度为:ν=e -8.1751-0.0328T (1-4)式中:T--平均输油温度(℃);2)其他设计参数管道全线任务输量、最小输量、进出站油温、埋深处月平均气温等列于表1-12设计参数表中。

生产天数按照350天计算。

表1-2 设计参数表质量流量为:88.1818400350101055034max =⨯⨯⨯=G kg/s =⨯=%70max min G G 127.31kg/s 由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换算公式:GQ ρ=(1-5) =max Q 0.2149m 3/s =min Q 0.1505m 3/s二、经济管径的选择1.管径及管材的初选1)管径选择根据规范,输油管道经济流速范围为1.5-2.0m/s ,管径计算公式如下:d =VQ4 (2-1) 式中:Q --额定任务输量(m 3/s),0.2149m 3/s ; V --管内原油经济流速(m/s); d --管道内径(m);根据输量计算结果如下表1-13:表1-13 初选管径表2)管材选用本工程采用直缝电阻焊钢管。

综合考虑输油系统的压力、输油泵的特性、阀门及管件的耐压等级等综合因素,管材选用按照API 标准生产的X60直缝电阻焊钢管,局部高压管段选用按照API 标准生产的X80直缝电阻焊钢管。

根据输量的大小,本次设计提出了3种可能的管径,分别是Φ406.4×6.4、Φ457×7.1、Φ508×7.9。

在这里采用费用现值来确定最经济管径。

2.费用现值法确定经济管径1)确定经济管径的原则对某一输量下的管路,随着管径的增大,基本建设中钢材及线路工程投资增大,但压力损失降低,泵站数减少,站场投资减少。

而有些项目如道路、供水、通讯等投资不变。

故总投资随着管径的变化必有极小值存在,而输油能耗也在下降。

其它项目如材料费、折旧费、税金、管理及维修费等是按照投资总额提成一定比例计算的。

该费用随着管径的变化与投资随着管径的变化趋势相同,所以总投资与经营费用的叠加总有一个与其最小值对应。

该费用最小值的管径为最优管径。

2)费用现值法费用现值比较法简称现值比较法。

使用该方法时,先计算各比较方案的费用现值,然后进行对比,以费用现值较低的方案为优。

费用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t c Nt v t t c i W S C I P -=+--'+=∑)1()(1 (1-8)式中:I t --第t 年的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第t 年的经营成本;S v --计算期末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此处为0); W --计算期末回收的流动资金; N --计算期 N=16;i c --行业基准收益率 =12%;油气储运企业的要素成本包括:电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油气损耗费、折旧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3)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年经营成本=燃料费用+电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油气损耗费+折旧费+其他费用燃料费用主要是指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和锅炉)的燃料费用。

对于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燃料费用主要是原油加热输送工艺中加热炉的燃料油费用。

可根据原油进出站温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S R = G Cy (T Ri –T zi)RiH y B e η n R (1-9)式中:S R--燃料费用,元/年;ey--燃料油价格,元/吨;Cy --原油比热,J/kg℃;BH--燃料油热值,J/kg;TRi--第i加热站的出站温度,℃;TZi --第i加热站的进站温度,℃;ηRi--第i加热站的加热炉效率;G--管道年输量,吨/年;nR--加热站个数;电力费用是指用于支付泵的电力设备和电动机具所消耗电能的费用,主要是输油泵等动力设备的电费。

对于长输管道系统,电力费用主要是泵站输油泵机组的电费。

全线的电力费用可采用下式计算:SP=peid HGeη310723.2-⨯(1-10)式中:S P--全线泵机组所消耗的电力费用,元/年;H --第i泵站的扬程,m;ed--电力价格,元/kWh;ηpei--第i泵站泵机组的效率;G--年输量,吨/年;油气损耗费包括大罐的蒸发损耗和泄漏损失等,可按年输量或销售量的一定比例计算。

油气损耗费=损耗比例×年输量(或年销量)×油价(或气价)损耗比例一般可取为0.1%~2.3%。

固定资产形成率为85%,综合折旧率取7.14%(综合折旧年限为14年),残值为0。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1%计算,输油成本中其他费用按工资总额与职工福利费之和的2倍计算。

水电设施、道路、通讯设施等费用按线路投资与输油站投资之和的12%计算。

管道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和第二年投资分别按总投资的40%、60%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

固定资产的30%为自有资金,70%为建设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为8%。

流动资金利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按流动资金占固定资产原值的5%计算。

4)比较方案三种管径的计算结果如下:其中Φ457×7.1的费用现值最小,采用Φ457×7.1的管道进行施工和投产运行更为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