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绿色超高层建筑技术应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心大厦绿色超高层建筑技术应用实践生活给水采用三级计量,第一级市政给水进户管;第二级每区给水系统给水立管的位置上设置水表。第三级,不同用水类别及不同用水点及其他各部用水点根据管理需要设置计量设备。除市政给水进户总表外,其余水表均采用远传式水表,所有水表读数均可在集中控制屏显示。
本大楼给排水系统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设计,设计给水系统采用硬质铜管。供水采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供水,采用重力减压或变频给水。排水系统为室内污废分流、室外雨污分流。塔楼屋面、绿化屋面及下沉式广场雨水回收处理后利用,减轻市政雨水排水压力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回用;室外的绿地等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的入渗。
3.3.2非传统水源利用
1.中水回用
本工程中水原水收集、处理系统分为两套。一套设置在L66层,负责收集、处理L66层以上的中水原水;另一套设置在地下室B5层,负责收集、处理地下室B5层以上至L65层的中水原水。L66层中水处理站平均日收集水量250.29m3,产中水量225.26m3;B5层中水处理站平均日收集水量905.4m3,产中水量814.87m3。
2.雨水收集利用
上海中心在B5层和66层两处设雨水收集水箱,总大小为
1220+200=1420m3,根据上海月平均降雨量表及上海地区最经济雨水收集量为30-50mm之间,现设计收集量为42mm,年平均收集水量为20642m3/年。
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4.1建筑外形和风荷载的优化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共有127层,总高为632米,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塔楼外部幕墙呈三角形旋转上升状,除了能达到独特的建筑视觉效果以外,还能有效降低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约成本,实现绿色建筑结构的理念。
大楼朝向优化的概念是通过改变大楼朝向使大楼空气动力学方面最不利的风向远离当地主要的强风风向,从而使风向折减效果达到最大。综合考虑各方面设计因素后,确定大楼立面扭转120度。
3.4.2本地化材料使用
项目按照施工单位提供表格数据结果,经过监理核实确认,将本地化材料进行统计:从2022.11.29至2022.11.25,工程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343637吨,本地化材料重量331600.4吨,本地化材料比例96.5%。现阶段桩基、地墙所用钢筋、混凝土等大宗材料的原材料产地、生产商及供应单位大部分都在500公里内。
3.4.3固体废弃物处理及材料的回收利用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利用。按照施工单位提供表格数据结果,经过监理核实确认,将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进行统计:从2022.11.29至2022.11.25,废弃物处置总重量206102吨,回收利用重量64994吨,回收利用率31.5%。
3.5室内环境质量
3.5.1自然通风
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幕墙缓冲层可能形成的过热问题,在建筑的每个物理分区的中庭顶部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5.2自然采光
根据上海中心大厦的特殊结构和光环境分析的特征,将建筑按照结构区进行划分,并利用AOTOCAD、ECOTECTv5.60(rc02)软件建立物理分析模型,模型如下:
根据以上模型及计算参数设置,采用建筑光环境分析软件
Radiance3P7对1区各层及2~8区的一层、不同隔断层、典型层和顶层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对模拟计算数据的统计分析得知:89.9%的室内主要功能空间面积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标准要求。
3.6运营管理
3.6.1分区域计量系统
整个大楼按照商场、办公、宾馆、会议、管理、公共六项功能区域进行冷热量计量区域划分。(管理部分包括:各类机房、物业管理用房、职工食堂等大区域;公共部分包括:大堂、地下车库等大区域;公共走道、电梯厅就近划入相应功能区域)。
3.6.2智能化系统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和上海市智能建筑等级评估标准以及业主需求,集成的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四、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4.1减少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CO2是一种最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气体之一。目前,我国CO2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为11.8%,仅次于美国。减少CO2的排放量,已成为改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贯彻与自然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项目采用的系统节能方式,大量节省了电能和石化燃料的使用,减少了废热废水和温室气体排放,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具有极好的环境保护作用,使本项目真正成为生态、环保、绿色、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4.2减少污水等生活垃圾的排放
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已成为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入河流、海洋中,会直接污染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对人体健康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同时,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特别是一些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由此,减少污水的排放,以及提高排放水的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项目采用的中水回收系统,每年约能减少污水排放34万m3左右。综合来看,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带来的巨大的效益。
4.3有效减少噪音、光污染
本项目的办公、空调等设备均采用低噪音或噪音控制措施,大大减少办公楼的噪音排放,不仅提高的办公楼本身的办公环境质量,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办公楼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办公楼大量利用自然采光,不仅室内拥有充足的光照环境,同时减少的眩光、强光等光污染的产生。
4.4建筑大量使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减少了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
建筑大量采用钢材、玻璃等可再循环建筑材料,使建筑具有很好的美学效果,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
4.5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包括空气环境、光环境以及声环境等
通风系统、采光系统以及噪音消除系统的采用,使室内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据研究,在环境好的场所办公,工作效率可以提高40%左右。同时,办公人员也得到了更大的健康保证,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辦公建筑。
五、结论
1.本项目作为全球首座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超高层认证项目,其成功实施有利于超高层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寿命周期降低对城市社会的压力。为未来的超高层建筑建设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为探索解决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实现超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