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思想与传统价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统思想与传统价值

儒家道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传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融合各家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道统思想的发展演变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对传统价值的形成与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深入研究、科学评价道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客观认识道统思想与传统价值的关系,从而历史、全面、辩证地对待道统思想,吸取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克服其流弊,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文化,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挺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国梦,是十分必要的。

一道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道统思想产生、确立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内涵,并不断丰富发展。这些理论构成了道统思想的基本体系,使道统论得以建立并为人们所认识。其理论内涵具有多样性,又一以贯之,各个理论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而统一于孔孟仁义之道。在仁义之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丰富,有所发展,并各有侧重和区别。由此而形成了道统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说的特征,使之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体,而儒学的基本精神又集中体现在道统思想里,所以道统思想的理论内涵亦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分析研究道统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是认识传统价值及其积极意义和流弊的前提和基础。

儒家道统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基本理论内涵和学说:

(一)仁义之道

道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道统是维系道之所存在和延续的形式;道是道统传授的内容。道统思想的基本内涵、道统所传授的内容即是儒家孔孟的仁义之道,而与道家老庄的自然之道形成中国文化发展对

应的两端,两家思想既互相区别又相互吸取,而成为中国哲学道范畴历史发展的主线。

孔子在文王仁政和周公周礼的基础上发展出仁道,提出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学说,这对儒家道统思想影响极大,奠定了道统理论的基础。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和表现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依靠主观道德修养,克服不符合礼的行为,使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就体现了仁。说明仁与礼合为一体。仁的内容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孔子指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自己要求立于世,也帮助别人立于世;自己要求提高,也帮助别人提高。并主张推己及人,我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孟子在孔子仁道的基础上,把仁义连用,提出仁义之道,使儒家有了完整而系统的仁义思想。孟子并把仁的学说落实到政治治理,提出著名的仁政说,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又以仁学为基础,发展出心性之学来,以心性言仁,这对后世儒学道统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孟的仁义之道一以贯之,贯穿于整个儒家道统思想后来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宋明儒家把仁纳入其新儒学思想体系,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代表人物朱熹对于仁的范畴讨论最多,阐发最详,集前人仁说之大成,并把仁与天理相联系,仁作为天理的内涵,具有宇宙本体和儒家伦理双重意义,使儒家仁道上升为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是对孔孟仁义思想的发展。

(二)执中、中道

执中、中道是道统思想的重要构成,也即是以中庸为道统的内涵。“中”字在甲骨文里已经出现,其本义是指立于正中央的一杆旗帜,由此引申出中正、中间等含义。自《论语·尧曰》提出:“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执中思想以来,执中便成为道统思想和道统传授的重要内容。尧、舜、禹相传继之以中,由尧舜相传以“允执其中”,舜禹相传以“允执厥中”,到汤的“汤执中”,都贯穿了一个无过无不及的“中正之道”。除执中外,孔子还提出儒家的

中庸思想,《论语·雍也》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孟子继承孔子的中庸思想,指出“孔子岂不欲中道哉?”(《孟子·尽心下》)并指出:“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强调中道和执中。《易传》亦推崇中道,以中为贵,以居中为美德,这是从爻位的“时中”说引申而来的,即以中为正,主张因时而行中道。荀子重视中,他认为仁的最高表现,就是按照中的准则行事。他说:“先王之道,仁人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儒效》)道即仁即礼义,也即是中,行中即体现了道。《中庸》从哲学的高度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提出中和之说,以中为“天下之大本”,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要求“致中和”,掌握中和之道。

以上可见,从尧舜禹汤,到孔孟荀、《易传》、《中庸》,无不相传共守以中道、中庸。至程朱也以中道、中庸为道统论的重要构成。朱熹说:“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中道成为道统传授的重要内容,亦是道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内圣心性之学

所谓内圣,相对于外王而言,指内有圣人之德,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做圣贤的工夫,外施王者之政。“内圣外王”虽出自《庄子·天下》篇,但为儒学所吸取,并将内圣之学与心性之学相联系,构成道统相传的重要理论。

孔子对心性问题论述不多,但他提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的命题,强调仁的实现在于人的主观意志的追求与把握。这启发了孟子的尽心知性说。孟子在孔子仁学及“为仁由己”命题的基础上发展出心性之学,他提出“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的著名命题,最早给主体之心以高度重视。并首倡性善论,把仁与义礼智并称,作为性的内涵。从而以心性言仁,把仁与心联系起来,指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其心性之学包含了人性论、修养论、道德形上学的内容,对后世儒学道统思想影响很大,甚至佛教

心性之学也深受其影响。

宋明儒心性之学随着道统思想的发展而兴起,不仅陆王心学一派以心论道统,把心学与道统相结合,对道统加以心学化的改造,倡本心即性的心性一元说,而且二程朱熹也十分重视心性之学。程朱讲执中、中道,讲超越时代的心传,均离不开对心的阐释。牟宗三以宋明儒内圣心性之学作为道统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重要理论,而此心性之学则起源于先秦儒家,并一直影响到现代新儒家,成为道统思想的重要理论。可以说,在宋明儒这一阶段,道统的发展与心性之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至现代新儒学以服膺宋明儒之心性之学为主要特点,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认为心学即是道统之源,以心性一元为大宗来讲道统的传授。并把内圣心性之学与道统、学统、政统三统之说相联系,通过肯定道统即内圣心性之学的价值,开出学统与政统之新外王,以发展科学与民主。由此可见内圣心性之学在道统理论中的重要性。

(四)修齐治平之道

与内圣而外王相关,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修齐治平之道,这为后世儒家所效法,在提出道统论时,以之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大学》重点论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治学次第及与治理国家的关系问题。主张通过道德修养,由修身、齐家,达到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把道德修养之事作为治理国家的大事。将道德精神和道德原则从个人修身推之于家、国、天下,实现明明德于天下的理想。所以《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仅修身还不够,还须将修身的成果贯彻到外在的治平实践之中。这构成了儒学的一大特色。

唐宋以来,儒学学者为了对抗佛老学说,建立道统论,便发挥了《大学》的修齐治平之道。韩愈根据《大学》的修齐治平之道,建立以儒家的仁义之道与修齐治平相结合的道统论思想体系,提倡有为、社会实践,批评佛教只讲个人修养成佛,不讲治理国家的宗教修养论。这对道统学说的完善影响很大。继韩愈之后,二程朱熹在确立并集道统论之大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的修齐治平之道,主张王者之政,其心本于天理,由穷理修身达于政事,将圣人之道落实到平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