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病理生理学---休克
有 腺素受体
各 种 原 因
效 循 环 血 量
兴奋
减 少
β-肾上腺 素受体兴
奋
皮肤、腹腔 内脏微动脉 、后微动脉 和CAP前括约
肌收缩
动静脉吻合 支开放
真CAP 网血流 量减少 、血流 速度减
慢
微循环 非营养 性血流 增加, 营养性 血流减
少
微循 环缺
血、 缺氧
皮肤、腹腔内脏微动脉、后微动脉和 CAP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开
放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组织缺血缺氧
2.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1)有助于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维持
心率加快、心肌
交
收缩能力增强、
感
外周血管收缩
神
经 兴
肌性小静脉收缩
奋
心排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增加
回心血量增加 “自身输血”
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 力,流体静压下降,组织 液回流入血管
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 “自身输液”
• (一)按病因分类 • (二)按休克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 •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 失血与失液性休克 • 烧伤性休克 • 创伤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 • 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 心外阻塞性休克:心脏压塞、肺栓塞、气胸等 • 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 • 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中枢镇静药过量等
2.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 皮肤、腹腔内脏对儿茶酚胺敏感,收缩明显
脑动脉、冠状动脉对儿茶酚胺不敏感,无明显改变
“移缓救急”
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3.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1.微循环改变机制
微
微循
酸中毒
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 素— 醛固酮系统 (+) 小血管收缩、痉挛 腹腔内脏 肾缺血
儿茶酚胺释放 心率、心肌收缩力
神经垂体加压素 (抗利尿激素) 中枢 神经 系统 (+)
血栓素A2 (TXA2)
脉搏细速 心输出量 ↑ 脑血管不收缩,冠脉扩张 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外周阻力、静脉回流
皮肤 缺血 四肢苍白 厥冷
Blood redistribution “血液重分布”
交感N(+)儿茶酚胺↑
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 血管受体密度高 血管收缩 脑血管上交感缩血管纤维分 布少、受体密度小 交感N(+)儿茶酚胺↑ 血 管不发生明显收缩 冠状动脉受、受体支 配 和腺苷作用 血液重分布 (维持血压的正常和使心脑 Maintain blood pressure
二、休克的分类
• 休克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病因分类最常用:
• • • • 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失液、烧伤等) 分布性休克(感染性、过敏性、神经源性) 心源性休克(心梗、心律失常) 梗阻性休克(腔静脉梗阻、心脏压塞、张力性气 胸)
维持组织灌流量的因素
心泵
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
充足的血容量
三、休克的发生机制
AGTⅡ、VP、TXA2、ET和白三烯等
微血管强烈收缩 微循环缺血、缺氧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是
不同类型休克的共同通路。
代偿调节:
• 1. 自我输血(Auto blood transfusion )
• 2. 自我输液(Auto fluid transfusion) • 3. 血流重分布(Blood redistribution)
病理生理学--休克的发生机制 ppt课件
低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肺血管阻力升高
ARDS 急性呼吸衰竭
(一)肺呼吸功能的改变表现为休克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在感染、休克及创伤等 病理过程中,特别是在休克 恢复期出现的以呼吸窘迫和 进行性缺氧为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 病理表现:
肺泡毛细血管DIC,间质 性肺水肿,局部肺不张, 透明膜形成
(一) 休克肺-发病机制 休克→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肺水肿
↘ 肺血管痉挛→肺毛细血管内压↑
肺泡Ⅱ型细胞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水肿液→表面活性物质分解↑
↓
表面张力↑→肺不张 肺内DIC→ 死腔样通气↑ 肺血管收缩↗ 透明膜
弥散障碍 通气↓
(一) 休克肺-后果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弥散障碍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小于后阻力 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 微血管通透性升高 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变化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淤血缺氧期 组织灌流状态 : 血液淤滞,组织细胞淤血性缺氧
Ⅲ期:休克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微血管反应性下降,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无反应,微血管舒张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无物质交换,出现无复流现象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肺 肝 肾 胃肠道 心
罹患百分率
(一)肺呼吸功能的改变表现为休克肺
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可发生ALI (acute lung injury)和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drome) 早期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加快 通气过度 进一步发展 交感兴奋 缩血管物质作用 严重休克后期 间质性肺水肿 通气/血流失调 弥散障碍
休克的病理生理分类
休克的病理生理分类
休克是一种可致死的机体应激反应,其根源在于体内一项或多项器官或系统受到非常大的刺激而无法正常功能,以致于紊乱生理稳态和心理稳定,并可能导致死亡。
休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以按原因、类型和症状分类,但最常见的休克分类方法是按照病理生理学加以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学分类,休克分为体温休克、神经性休克、内分泌休克和血液流变学休克等四大类。
1. 体温休克:体温休克是由体温上升或下降引起的,可能是由
感染、烧伤、中毒或失血引起的,出现症状是体温降低到35℃,或
热而不适、头晕、虚弱、出汗和口干等。
2.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内部传导系统受到紊乱所致,可以由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物化学不平衡、神经元缺乏或神经传导受损等引起,可出现肌肉痉挛、口爆、尿不足、心率加快、出汗或抽搐等症状。
3.分泌休克:内分泌休克是由低血糖、低血钾、高血钙或高血钠所致,症状为头晕、昏厥、嗜睡、抽搐、心动过速、震颤等。
4.液流变学休克:血液流变学休克是由于机体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而引起的,可随感染、发热、出血、长期使用类固醇而发生,症状有虚弱、面色苍白、皮下出血,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等。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紊乱反应,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多变,因此,对其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病理生理学分类是休克的一种分类
方法,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休克的发病机制。
外科学休克
外科休克概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定义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休克的本质:组织细胞氧供不足和需求增加特征:产生炎症介质治疗关键: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维护正常细胞的功能分类1.低血容量性(包括失血性及创伤性)2.感染性4.过敏性5.神经源性3.心源性过敏性休克病理生理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产生炎症介质创伤、失血、感染等可以直接引起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炎症反应→加重组织灌注不足微循环的变化1.微循环收缩期2.微循环扩张期3.微循环衰竭期代谢改变无氧代谢能量代谢障碍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肺肾脑胃肠道肝临床表现治疗监测一般监测特殊监测精神状态:反映脑灌注和全身循环状况(淡、谵、昏)皮肤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灌注血压:持续下降,收缩压 <90 mmHg ,脉压差< 20 mmHg ,提示休克存在脉率:脉率/收缩压(休克指数)(注意:脉率的变化发生在BP 下降之前)尿量:反映肾灌流量,借此反映组织灌流量,尿量<25ml/hr ,比重↑ ,提示休克存在;血压正常,但尿量少且比重偏低,提示急性肾衰竭;尿量30ml/h 以上时,提示休克好转。
1.中心静脉压(CVP )3.动脉血气分析4.动脉血乳酸盐测定5.DIC 的检测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代谢性酸中毒能量提供减少乳酸堆积,丙酮酸下降 → 乳酸/丙酮酸(L/P )比值升高(>15—20)1分子葡萄糖→2分子丙酮酸→有氧:三羧酸循环→36/38分子 ATP 、CO2、水无氧:无氧酵解→2分子乳酸、2分子ATP重度酸中毒(pH <7.2):心跳缓慢、血管扩张、心排出量下降、氧离曲线右移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合成急性期蛋白(APP )促进糖异生,抑制糖降解,使血糖水平升高脂肪代谢增强(危重病人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炎症介质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一氧化氮等炎症介质“瀑布样”连锁放大反应细胞功能损害多系统器官的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微循环障碍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细胞溶酶体破裂,细胞溶解坏死,导致心、肺、肾、脑、胃肠道等器官的损伤,严重时可形成MODS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肺顺应性降低→肺泡萎陷—— 死腔通气肺毛细血管内皮受损→通透性增加→肺间质水肿→通气/血流(正常为 0.8)发生变化—— 死腔通气、炎性细胞渗出增多复苏时大量库血输注,微聚物可造成肺微循环栓塞,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 死腔通气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 ARDS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肾脏血流重新分布,近髓短路大量开放,流向皮质的血流(正常占85%)大大减少,肾皮质的肾小管缺血、坏死——急性肾衰脑血管对儿茶酚胺不敏感,休克早期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没有大的影响动脉血压继续下降,使脑的灌注压和血流量减少,脑缺氧缺氧和酸中毒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心脏休克早期一般心功无明显异常循环血量减少、心率过快、舒张压下降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损害心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心肌局灶性坏死黄嘌呤氧化酶,缺血再灌注损伤胃应激性溃疡,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释放细胞毒性蛋白酶及多种细胞因子—休克恶化肠源性感染(细菌移位)合成和代谢、解毒能力下降、各种代谢紊乱肝功衰竭加重代谢紊乱和酸中毒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期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恢复有效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恢复正常代谢治疗重点:恢复灌注、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最终目的: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1.一般紧急治疗2.补充血容量3.积极处理原发病最好是在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若病情不稳定,估计病因不祛除休克难以纠正时,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应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不宜单独使用常常是血管收缩剂与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应用原则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1.多巴胺兴奋α、β和多巴胺受体小剂量 < 10 ug/min.kg ,作用于p1和多巴胺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肾及内脏血管大剂量 > 15ug/min.kg ,a 受体作用,收缩外周血管2.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强于多巴胺,降低PCWP ,改善心泵功能。
病理生理学8-休克
可能机制:
血流速度↓ 血细胞比积↑ RBC表面负电荷↓ 纤维蛋白原浓度↑ 3.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 可能机制: 血流减慢 CA分泌 内皮损伤释放ADP、Ca2+ 内皮下胶原作用
WBC通过毛细血管
WBC嵌塞
休克期临床表现及机制
微循环淤血 肾淤血 回心血量 皮肤淤血 心输出量 肾血流量 脑缺血 神志淡 漠昏迷 皮肤紫 绀,出 现花纹
前闸门 分闸门
(11.5%) 后闸门
cap前阻力(Ra)
(68%) 营养通路
cap后阻力 (Rv)
(20.5%)
直捷通路
A-V短路
休克的分期和微循环的变化 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
休克动因→不同的始动环节→交感-肾上腺髓质强烈兴
奋→CA↑↑* α -R→ 皮肤骨胳肌内脏肾血管痉挛 β-R→A-V短路开放(非营养血流↑) Ra > Rv MC少灌少流 MC缺血
灌少于流
休克早期
(缺血性缺氧期)
水
特点: 机理:1.维持血压,血压下降不明显或不下降; 痉挛、缺血;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毛细血管网关闭; 影响:2.体内血液重分布----大脑、心脏血液供应正常; 2.缩血管物质释放:ATⅡ、VP、TXA2、ET、MDF、LTs 3.组织缺血、缺氧。 前阻力后阻力;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P
少尿、无尿
休克晚期
麻痹性扩张; 微血栓形成; DIC形成机制: 1.内皮细胞损伤(感染、内毒素、缺 氧、H 不灌不流; +等; 影响: 比休克期的影响更为严重; 2.组织因子入血(创伤、烧伤等); “无灌流”。 器官功能急性衰竭; 3.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升高; 休克转入不可逆。 4.血细胞破坏(异型输血等); 5.内毒素的作用。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通常由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紊乱而导致。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血液容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管阻力改变以及细胞代谢障碍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是血液容量减少。
血液容量减少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出血、脱水、严重腹泻等。
当血液容量减少时,机体会出现低血容量状态,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血压下降。
低血压会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是休克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当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时,血液无法充分被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灌注不足。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等。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涉及血管阻力的改变。
血管阻力是指血液通过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
在休克状态下,血管阻力通常会发生改变,导致血压下降。
一方面,休克时机体会释放一些血管扩张物质,如一氧化氮,导致血管舒张,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
另一方面,机体也会释放一些血管收缩物质,如血管加压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了血管阻力。
血管阻力的改变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包括细胞代谢障碍。
休克状态下,由于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细胞代谢障碍会导致细胞内能量产生减少,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细胞代谢障碍还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液容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管阻力改变以及细胞代谢障碍等。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休克时机体出现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休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率。
休克发生的主要机制
休克发生的主要机制休克是指全身血液循环不足,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缺氧,从而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
休克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是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血液容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从而导致休克。
血容量不足的原因很多,包括大量失血、脱水、肝肾功能障碍等等。
2.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心脏是负责泵送血液的重要器官,如果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也会导致休克。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等。
3. 血管阻力降低血管阻力是控制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血管阻力降低,血液就会过度扩张,从而导致血液不能有效地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血管阻力降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过敏反应、神经源性休克等等。
4. 组织氧供减少组织氧供减少是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当血液无法有效地输送到各个器官时,各个器官的氧供就会减少,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缺氧。
缺氧引起组织细胞代谢紊乱,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从而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
5. 炎症反应休克的发生还与炎症反应有关。
当身体受到感染、创伤等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等。
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凝固等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导致休克。
休克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血容量不足、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血管阻力降低、组织氧供减少和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休克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缓解休克、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1、休克的病理生理
液体治疗
• • • • • • • • • 复苏液体包括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或胶体 液,尚无证据表明某种液体的复苏效果优于其 他液体(推荐级别:C级)。 对于疑有低容量状态的严重感染患者,应行快 速补液试验,即在30min内输入500~1000ml晶 体液或300~500ml胶体液,同时根据患者反应 性(血压升高和尿量增加)和耐受性(血管内容 量负荷过多)来决定是否再次给予快速补液试 验(推荐级别:E级)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的变化
:
微循环衰竭期 组织灌流状态 不灌不流,血液高凝 组织细胞无血供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改变
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 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性消失 DIC的发生
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细胞聚集 血液粘滞度高
血液高凝 血液流速减慢
酸中毒
DIC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并发DIC导致微循环和全身循环衰竭, 器官栓塞梗死,并引起no-reflow现象
控制感染源
• 评估和控制感染灶(推荐级别:E级)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权衡利弊,选择 适当的感染控制手段(推荐级别:E级) • 若感染灶明确(如腹腔内脓肿、胃肠穿孔、 胆囊炎或小肠缺血),应在复苏开始的同时, 尽可能控制感染源(推荐级别:E级)。
控制感染源
• • • • 若深静脉导管等血管内有创装臵被认为是 导致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感染源时,在 建立其他的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推荐 级别:
升压药的应用
• • • • • • • • • 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仍不能恢复动脉血压和组 织灌注,有指征时应用升压药。存在威胁生命 的低血压时,即使低血容量状态尚未纠正,液体 复苏的同时可以暂时使用升压药以维持生命和 器官灌注(推荐级别:E级)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纠正感染性休克低血 压的首选升压药(推荐级别:D级)。 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感染患者无肾脏保护作用 (推荐级别:B级)
休克-病理生理
微V 轻度 收缩
组织缺血缺氧
微循环血液灌流量↓ 微循环缺血
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
毛毛细细血血管管前流阻体力静>压毛细↓ 血管后阻力
水
后微动脉
MC变 1)有助于动脉血压维持
化意义★ :1. “自身输血”
(代偿性 “自身输液”
回心血量↑
变化)
2. 心率↑、心收缩力↑→心排出量↑
3. 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
Bp正常 脉压↓
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
后微动脉
MC变 2)有助于心、脑血供
化意义★ :1. 神经和受体分布不同
(代偿性 变化)
皮肤、腹腔内脏血管交感、 α占优势,收缩
冠脉β占优势,扩张
→体内血液 重新分布
2.局部代谢产物→冠脉、脑血管扩张
微循环缺血期的临床表现及机制★
循环血中有活菌、血培养阳性,称为菌血症; 感染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 碍,称为脓毒症
一、休克病因
★ 过敏(Ⅰ型变态反应) 药物、血清制剂、疫苗、食物等→血管床容
积↑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 心脏功能障碍 大面积急性心梗、急性心肌炎等→CO急剧↓
★ 强烈的神经刺激 剧疼、高位脊髓损伤等→血管床容积增大
局部代谢 产物聚积
真Cap网 血流↓
Cap前括约肌 与后微A收缩
平滑肌对缩血管 物质反应性↓
平滑肌对缩血管 物质反应性↑
Cap前括约肌 与后微A舒张
真Cap网 血流↑
局部代谢产物 被稀释或冲走
MC 1个功能
休克的MC机制
实现物质交换,向组织、细胞输送营养 和排出废物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大致可分为三期★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一、过敏性休克定义: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种抗原与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互相作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立即反应,导致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多脏器损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
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二、过敏性休克常见抗原:药物--抗生素、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中药食物--牛奶、蛋类、海鲜、坚果类、菠萝动物--蝎、蜂、毒蛇上述药物或食物仅少数人发生过敏现象,过敏体质者占1‰~2‰,注射引起的反应较口服多而严重。
三、病理生理机制: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I型变态反应,主要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循环系统。
当外源性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时,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定的抗体。
这些抗体中,IgE的产量因个体而异,它们有很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身体中的“靶细胞”,如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结合。
当这些抗原再次与已经致敏的个体接触时,会激发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释放出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物质导致多器官水肿和渗出等临床表现。
四、病理学:1.急性肺瘀血伴有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以及肺间质水肿和出血。
2.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气道粘膜下区域极度水肿,小气道内的分泌物增多,支气管和肺3.间质的血管出现充血,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4.大约80%的死亡病例中,心肌也表现出局部坏死或病变。
5.脾脏、肝脏和肠系膜血管也常见充血,同样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6.少数病例中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五、发病机制:由于休克减少了组织的氧供应,不能维持正常的有氧代谢,导致体内积累有机酸,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组织灌注不足会导致各种代谢性和全身性反应产物积聚,从而显著改变生理功能。
随着休克的进行性发展,常见的后期结果是多器官损害,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六、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且非常危险的状况。
约50%的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5分钟内立即出现症状,而大约90%的患者在半小时内开始有症状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一、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根本环节虽然引起休克的原因不同,不同类型休克也各有其特点,但生命器官组织微循环灌流量缺乏是多数休克共同的发病学根底。
休克时持续的低灌流状态必将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代谢紊乱,引起细胞膜功能失常,细胞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由生理学上决定组织器官血液灌流的因素可知,休克时组织器官低灌流的根本环节不外乎影响灌注和流出两大方面。
〔一〕灌注缺乏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首先取决于灌注压,即体循环动脉压,因为这是促使血流通过—切脏器的动力。
而灌注压又受血容量、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
因此,但凡使血容量锐减、心输出量严重缺乏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突然降低(即血管容积增加)的情况,就会使灌注压降低而引起休克,而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严重缺乏、外周血管容积扩大这三个因素也正是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二)流通不畅组织器官良好的血液供给除灌注压正常外,还取决于毛细血管的舒缩状态以及微血流的流态。
内于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根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在全身组织器官中数量多、分布广、容量大,毛细血管内外表积达6000m2以上,正常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大局部处于关闭状态,毛细血管血量仅占总血量6%左右,如果全部开放,仅肝毛细血管就可以容纳全身血量。
因此.该处毛细血管的功能状态会更多地影响到组织细胞处的血流供给和回心血量〔图13—2A)。
休克时,各种致休克原因可直接(如内毒素、过敏等)或间接(如缺氧、酸中毒;儿茶芬胺增多、补体增多等引起的体液因子释放)地损害微血管,使其舒缩功能紊乱、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动—静脉短路开放以及微血流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从而使组织微循环流通不畅,回心血量进行性减少而引起休克。
二、休克的开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人们对休克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以来,休克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内于休克的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在休克时出现的很多细胞代谢障碍难以用微循环理论来解释。
因此,有人提出了休克发生的细胞机制问题。
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向感染性休克,发现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许多致炎的和抗炎的细胞体液因子有关,相应提出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等新概念,开始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来研究休克,并探讨这些体液因子对微循环、细胞和器官功能的影响,目前对休克发病学机制的认识大体上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①微循环障碍学说;②休克的细胞机制;③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开展中的变化与作用。
其中微循环障碍学说是大多数休克的共同发病学根底、对理解休克的发生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休克时微循环变化的分期及其机制体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认为休克是—个以急性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共机制不是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或麻痹,而是交感—肾上腺系统强烈兴奋引起的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缺乏和细胞的功能、代谢亲乱。
根据休克开展过程中微循环的受化规律,以典型的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时微循环的改变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1〕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微循环缺血期是休克开展的早期阶段,该期微循环状态的主要特征是缺血。
表现为小血管持续痉挛,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关闭,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此时,微循环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血流限于从直捷通路或动—静脉吻合支回流,这一现象在皮肤、肌肉、肾脏等脏器较为显著(图13—2B)。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①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是各种致休克动因(如创伤、疼痛、失血、大面积心肌梗死以及内毒素等)通过不同途径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了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这些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造成这些组织器官严重的缺血性缺氧。
已认明休克时患者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是休克早期微血管痉孪收缩的主要原因。
②休克早期除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增多外,体内还产生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加压素、皿栓素A2(TXA2)、内皮素、白三烯(LTs)以及心肌抑制因子(MDF)等缩血管物质也参与微血管的痉挛收缩作用。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休克早期,机体的上述变化缩减了血管容量,驱使较多的血液参加全身循环,对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回心血量及血压有一定代偿意义。
故本期也称之为代偿期,其代偿意义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维持动脉血压本期休克患者的动脉血压可不降低,其机制如下:①回心血量增加:休克早期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使肌性微静脉、小静脉血管明显收缩和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静脉系统属于容量血管,可容纳血液总量的60%—70%。
出此,静脉系统的收缩以及动—静脉短路开放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起到快速“自身输血〞的作用,被称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升高更明显,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卜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循环血量增加,起到缓慢“自身输血〞的作用,被成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经此途径增加循环血量虽然比拟缓慢,但其总增加量较为可观,据测定,中度失血的病例,组织液入血每小时达50~120ml,成人组织液入血总共可达1500ml。
此外,休克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可促使肾脏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从而增加血容量。
②心输出量增加:除心源性休克外,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加上代偿性回心血量增加,而使心输出量增多。
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由于大量缩血管物质的作用使微动脉、小动脉强烈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
2〕血液重新分布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上α-受体分布的数量和密度不同,所以对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的反响也不均一。
皮肤、内脏器官、骨骼肌、肾的血管上α-受体占优势,因而休克时这些部位血管收缩明显;而脑血管壁上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稀疏,受神经调节作用很小,加上脑血管平滑肌细胞α—受体密度低,故脑血管口径改变不大。
冠状血管的舒缩活动主要受心肌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如H+、C02,腺苷等)的影响,其平滑肌广分布有α和β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双重支配,但对儿莱酚胺反响的净效应是β—受体兴奋引起的扩血管作用为主。
因此,在休克早期,当灌注压(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0 mmHg(8kPa)时,心、脑血液供给仍保持正常。
〔4〕临床表现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有关。
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内脏血管痉挛性收缩致患者面色苍出、四肢冰冷、尿量减少、皮温及肛温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还引起患者呼吸浅促、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外周阻力增高所致)、动脉血压可正常或略降,由于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而使患者冷汗淋漓。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配,心脑灌流可以正常,所以早期休克的病人,神志一般是清楚的,但是,由于儿茶酚胺的作用导致小抠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兴奋.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必须对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此时微血管收缩虽然有提升血压的代偿作用,但这种代偿的代价是除心、脑以外的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缺乏,出现缺血性缺氧的改变。
因此,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发生在血压明显下降之前,血压下降并不是早期休克的判断指标,但脉压差缩小却是休克的早期表现。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如果能在本期尽早消除休克动因,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那么患者较易恢复健康,否那么,休克过程将继续开展而进入休克期。
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如果休克病因未能及时除去,病情继续开展,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长期过度兴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病情恶化而开展到微循环淤血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本期微循环状态的主要特征是淤血,表现为微血管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其中,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微循环处于灌注大于流出的状态。
本期中可见微循环中的血管自律运动现象首先消火,终末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的反响件进行性下降。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收缩逐渐减退,血液大量涌人真毛细血管网,微循环静脉端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滚动、黏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血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后阻力大于前阻力,使织织微循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严定者血液淤泥(sludge)化,血流更为缓慢。
此时组织处于严重的低灌流状态,组织细胞存在严重的淤血性缺氧,外周阻力也显假设下降,机体逐渐由代偿向失代偿开展。
故又将本期称为失代偿期(图13—2C)。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重点在于理解微循环是怎样由缺血转变为淤血的。
淤血的发生与微血管长时间收缩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多种体液因子释放有关。
1〕酸中毒的影响持续性微血管收缩使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引起组织中氧分压下降,CO2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
酸中毒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脑的反响性降低,使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长期缺血、缺氧、酸中毒使组织局部组胺、腺苷、K+、激肽类等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等,均可引起血管扩张。
休克时形成的多种体液因子也参与微循环紊乱的发生。
如PGE2、PGI2、—氧化氮、内啡肽等促使血管扩张。
3〕内毒素除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外,休克后期常有肠源性细菌(大肠杆菌)和脂多糖〔LPS〕入血。
LPS与其他毒素通过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激活激肽系统等多种途径,引起血管扩张,导致持续性的低血压。
同时,还因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致使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加重微循环淤血。
4〕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时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在休克期微循环淤血的发生开展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微循环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升高,导致微循环“灌大于流〞淤滞状态的最根本原出。
在休克期,血流缓慢的微静脉中红细胞、血小板黏附聚集,加上组胺等体液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黏度增高,使血流受阻,白细胞在微血管中滚动、贴壁、黏附于内皮细胞上,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造成微循环血流缓慢,血液泥化、淤滞,甚至血流停止。
休克期有许多体液因子(如TNF、IL—1、LTB4、PAF等)能够促进白细胞在微静脉附壁黏着,增加毛细血管后阻力,而血管内皮细胞在TNF—α、IL—1及LPS及氧自出基激活后,可介导白细胞黏附并激活白细胞引起微循环障碍及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