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下游洪水分析与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洪涝灾害年年有,他出现的原因和要做哪些措施能够防治呢?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资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一旦洪水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可以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
洪水除了造成物质、人员等方面的直接损失外,还会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间接损失。
洪水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河流和湖泊的蓄水能力下降、堤坝溃决也会导致洪水。
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究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短时间的暴雨或者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导致的。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或者加剧了洪灾的发生,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能力下降等。
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从1600毫米递减到不足200毫米,多寡悬殊。
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又集中在6-9月份的4个月里,其中最大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的30%-50%。
据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与多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2-5倍。
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往往暴雨洪水集中,它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及淮河等洪水灾害此起彼伏,损失严重并呈逐步加重趋势。
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严重的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作为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水文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现有方法在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灾害链式反应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1. 综合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动态模拟评价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更真实地反映洪水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历史洪水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 风险区划评价方法:根据地理、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对各风险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风险区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措施针对现有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水文、气象、地理、生态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共同研究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哎呀,说起洪涝灾害,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水灾猛于虎”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出门也不怕遇到“水深火热”的情况了。
我们来看看洪涝灾害是怎么来的吧。
其实,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雨水下得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治洪涝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支几招:1.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要想防止洪涝灾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问题。
我们可以修建水库、堤坝等设施,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压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加强植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比如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草皮等,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3. 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应该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在暴雨来临前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涉水行走等。
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到迅速、有序地自救互救。
4.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等,避免因为过于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
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防范洪涝灾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我国在防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所以呢,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自己的防范措施。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渭河“1933”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33年8月洪水的降雨发生在8月5日至10日,前后两次暴雨过程为:第一次发生在8月6日至7日凌晨,雨区基本遍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7日白天至8日雨势减弱,雨区呈斑状分布;第二次在8月9日,主要雨区在渭河上游和泾河上游一带,10日9日53/s7时日68340m3/s的洪水过程,泾河张家山为实测流量,咸阳与华县站有实测水位成果,洪水过程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审查,成果可靠,是渭河下游最为典型的洪水过程。
??? 1933年8月,泾渭河出现洪水,泾河张家山站实测洪峰流量9200m3/s,华县站洪峰流量8340m3/s。
这次洪水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灾害。
据黄委会《民国二十二年黄河水灾调查统计报告》记载,“陕西省连年荒旱,岁苦不登,死亡遍野,流离载道,灾情之惨,世所罕闻,去夏亢汉之后,继以大雨,洛泾渭诸河来源各近千里,山溪汇注,洪流倾泻,河不能容,则水行平地,一片汪洋,其势又复猛悍异常,近河居民,至有不及奔避者,蒲城大荔朝邑平民淳化泾阳三原高陵耀(县)富平宝鸡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眉(县)周至户(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县均告灾,损失甚重,其被灾较轻者不计也,其在洛泾渭诸河流域之外者,亦不计也。
1954分开始起涨,流量。
日22日1时形成洪峰流量7660m3/s的实测最大洪水。
??? 根据“54·8”洪水(表1-5)地区组成看,洪水主要来自林家村以上,如7日洪量林家村占该场洪水咸阳7日洪量的65.4%;林~咸区间仅占34.6%,区间主要支流石头河、黑河7日洪量占咸阳站5.6%和8.3%,区间洪水较小,难以利用区间支流水库对渭河干流洪水进行削峰调度,是渭河中游较为不利的一种典型洪水。
,万受灾地区有宝鸡城区、宝鸡县、凤翔、扶风、岐山、眉县、长武、西安、周至、高陵、临潼、咸阳、兴平、华县、华阴、大荔,直接经济损失当年价3891.8万元。
渭河“1981”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81年8月渭河洪水主要以林家村以上和中下游区间支流来水为主。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以渭河下游临潼段为例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以渭河下游临潼段为例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顾洪亮【摘要】通过对渭河下游河谷进行深入的考察,在临潼段发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层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在剖面系统采样并进行磁化率和粒度成分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该地层记录了全新世以来古洪水事件的信息.同时,在剖面采集OSL测年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进行红外后蓝光(Post-IR OSL)释光测量,获得了7个OSL绝对年龄值,建立了全新世剖面年代深度关系曲线,确定渭河在3200~3000 a B.P.之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综合地层学对比以及剖面磁化率和粒度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分析,揭示了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转折过渡时期,气候向干旱化转折,气候不稳定,频繁波动,降水变率大,是造成渭河流域特大洪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ower Weihe River valley and, as a result, a Holocene loess-soil profile interbedded with flood slackwater deposits (SWD) was found in Lintong segmen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dicate that this profile has recorded the information of palaeoflood event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Holocene. OSL dating of the samples from the profiles using the post-IR technique with the SAR protocol sh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 and the depth. The extraordinary palaeofloods on the Weihe River were therefore dated at 3200-3000 a B.P.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climate proxy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he authors hold that extraordinary palaeofloods occurred just at the turning point from the middle Holocene climaticoptimum to late Holocene dry conditions at about 3100 a B.P. The palaeofloods occurred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climatic variation and the unstable atmospheric system in relation to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The catastrophic climate has resulted in both the extreme aridity and great palaeofloods.【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9页(P227-235)【关键词】OSL测年;古洪水事件;全新世;渭河【作者】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顾洪亮【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331.1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由于历史资料记录的有限, 人们迫切需要从各种地质记录中寻找长时间的古气候记录。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洪水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1.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历史洪水灾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且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
2.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模拟洪水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从而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3. 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灾害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卫星图像、雷达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得出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大范围覆盖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1. 指标体系法指标体系法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但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
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洪水灾害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过程。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及优化措施1. 强化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为了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应加强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包括历史数据、物理模型数据、遥感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的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渭河历次大洪水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渭河“1933”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33年8月洪水的降雨发生在8月5日至10日,前后两次暴雨过程为:第一次发生在8月6日至7日凌晨,雨区基本遍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7日白天至8日雨势减弱,雨区呈斑状分布;第二次在8月9日,主要雨区在渭河上游和泾河上游一带,10日暴雨基本结束。
本次洪水在泾渭河及黄河干流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都是两次洪峰。
第一个过程:泾河张家山站8月7日2时起涨,8日14时出现洪峰12900m3/s,接着9日5时又出现洪峰13300m3/s,并与支流洪水遭遇,在陕县站形成了洪峰22000m3/s的特大洪水。
第二个过程各站洪峰流量、洪量详见表1-4,泾河张家山站10日7时洪峰流量7700m3/s,渭河咸阳站11日19时洪峰流量6260m3/s,黄河龙门站10日6时洪峰流量7700m3/s。
??? 1933年洪水泾河与渭河咸阳以上同时涨水,在渭河下游华县站形成洪峰流量8340m3/s 的洪水过程,泾河张家山为实测流量,咸阳与华县站有实测水位成果,洪水过程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审查,成果可靠,是渭河下游最为典型的洪水过程。
??? 1933年8月,泾渭河出现洪水,泾河张家山站实测洪峰流量9200m3/s,华县站洪峰流量8340m3/s。
这次洪水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灾害。
据黄委会《民国二十二年黄河水灾调查统计报告》记载,“陕西省连年荒旱,岁苦不登,死亡遍野,流离载道,灾情之惨,世所罕闻,去夏亢汉之后,继以大雨,洛泾渭诸河来源各近千里,山溪汇注,洪流倾泻,河不能容,则水行平地,一片汪洋,其势又复猛悍异常,近河居民,至有不及奔避者,蒲城大荔朝邑平民淳化泾阳三原高陵耀(县)富平宝鸡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眉(县)周至户(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县均告灾,损失甚重,其被灾较轻者不计也,其在洛泾渭诸河流域之外者,亦不计也。
水退之后,积土达四五尺不等,继有未被冲毁之房屋,内外均积土甚深,家俱什物,悉埋土中,栖息无所,衣食俱穷,厥状尤为惨淡。
浅谈黄河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黄河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内容摘要::黄河防汛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由于今年汛期黄河下游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黄河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解决当前黄河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确保黄河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是黄河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指出了黄河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群防队伍组织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沿黄群众外出打工经商的较多,尤其是青壮年人员长期在外,加之农村分田到户,人员管理难度大,从而使部分群众防汛队伍只是停留在数量和名单上,相当一部分人员根本不在本地,很难保证突发洪水时能召之即来。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群防队伍组织管理不到位问题。
官兵不相识、组织纪律松懈、防汛抢险知识贫乏等现象普遍存在。
1.2社会备料问题颇多。
黄河防汛料物储备采用国家、社会和群众储备相结合的方式。
就目前情况看,国家料物储备比较可靠,而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有数量无实物或有实物无质量的现象相当突出。
如遇到工程出险,料物不足,必将贻误战机,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1.3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滋生。
由于近几年黄河一直没来大水,加上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发挥拦洪作用,一部分人认为黄河下游防洪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种思想认识是防汛工作的大敌,必须坚决克服。
1.4堤防险点和隐患比较突出。
一是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填筑质量不一,堤防裂缝和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较多,堤身总体质量较差,防守难度大。
二是堤防老口门多,基础比较薄弱,遇大洪水时险象丛生。
三是近几年新建、改建坝岸较多,基础不牢固,未经大洪水考验。
四是黄河下游现有险工、控导工程标准低,整体滑塌险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防洪安全。
1.5防洪非工程措施严重不足。
一是群众防汛队伍中外出经营人员较多,在位率较低;二是由于资金短缺,常备料物未达到足额储备,且常备物资更新不及时,年久老化;三是黄河报险通讯手段比较落后,通讯设备不足,不能满足防大汛的要求;四是由于防汛经费不足,防汛人员技术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均受到制约;五是黄河部门防汛车辆配备不足,上堤道路少,大洪水时,若遇到雨天,抢险机械设备、运输车辆上堤困难,将会严重影响抢险及物资的调运。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及成灾机制分析
表1渭河流域干流不同河段的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全流域
黄干流
合计
洪水灾害次数
7
17
10
9
3
46
比重
15.2%
37%
21.7%
19.6%
6.5%
100%
表2 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局地
合计
次数
9
7
3
8
27
百分比
33.3%
26%
11%
29.7%
100%
渭河支流数量较多,渭河汇集了北侧的支流与南侧秦岭北麓的支流,在北侧的支流中由于水量较少降水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少。而南侧的秦岭北麓的支流由于数量远远多于北侧,而且降水量较大,山地地形汇水速度较快,因此出现洪水的次数远远大于北侧的支流。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的次数较干流单独出现的次数多,(渭河流域支流不同河段和局地洪水灾害次数表2)渭河支流单独出现洪水灾害次数达到19次之多,在不同的河段出现的次数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下游地区支流出现了9次洪水灾害,占到了渭河支流及局地洪水灾害的33.3%;中游出现7次,占到了26%;下游地区最少只有3次只占到了11%。除此之在中游地区外局地的洪水灾害也时常发生,达到了8次,所占比重将近30%[5]。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广泛且具有破坏性的一种,对于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洪水灾害的发生,其影响因素包括极端天气变化、地势地形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洪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以期为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一)基于水文气象资料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水文气象资料是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数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结合气候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洪减灾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现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空间分析。
通过GIS技术,可以分析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特征,预测洪水可能淹没的区域和范围,为制定防洪减灾策略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一)综合风险评价法综合风险评价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风险评价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洪水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程度。
综合风险评价法能够全面反映洪水灾害的风险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将洪水灾害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模糊量化处理,然后根据隶属度原则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处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结果。
四、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改进(一)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将多种数据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中,应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水文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风险分析和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渭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维普资讯
一
6 4一 6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3 8卷
2 2 2 淹 没 模 拟 ..
1 无 源淹 没与有 源淹 没 )
利 用研 究 区 内已知 的 大地 控 制 点 , 空 间数 据 进行 对
统 一 比例 尺 和坐 标 系 归算 。建 立 洪水 淹没 模 型 , 计
1 研 究 区概 况
渭河 是 黄 河最 大 支 流 , 发源 于甘 肃省 渭 源 县 鸟 鼠山 , 经甘肃 、 夏 、 西 3省 , 陕西潼 关县 注入 流 宁 陕 在
急剧增 加 , 主槽 过洪 能力锐 减 , 同流量洪 水位 迅速抬
区, 由于三门峡水库的建立引起潼关高程不断抬高 ,
造 成渭河 下游 泥 沙 淤积 , 洪水 泛 滥 , 水 资 源 短 缺 , 而
河流 污染 , 下水 位 持续 下 降等 一 系 列环 境 问题 也 地
与洪水灾 害相 伴 而 生 。 因此 , 渭 河 中下 游 地 区的 对 洪水及生 态 问 题研 究 至关 重 要 J 目前 , 渭 河 。 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
关
渭河 中下游 流域评 估体 系具 有 可行性 , 可为 洪水的预 警预 报提供 可视化研 究平 台, 可 为流域 并
键 词 : 河; 渭 洪水 ; 淹没模 拟 ; 害评 估 , 态环境 灾 生
的综合 治理及 开发 提供 参 考依据 。 中图分 类号 :2 8 P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02 4 (0 8 0 -6 3 5 10 .7 X 2 0 ) 40 6 - 0 黄河 。渭 河 流 域 总 面 积 l . 3 5×1 m , 西 境 内 0k 陕
陕西渭南市应对渭河“2011.9”秋汛洪水经验浅析
险中 , 2 有 2名 市 级 领 导 亲 临 一 线 指挥 检 查 督 促 防 汛 的 各 项 工 作 ,2 17名 县 ( 、 ) 导 , 8 市 区 领 5 8名 部 门领 导 、 8 82
名 公安 干 警 、3 7 7名 部 队 和 武 警 官 兵 、 . 干 部 群 众 始 3 2万 终 战 斗在 抗 洪第 一 线 。
收稿 日 期 : 0 2 5 2 2 1 -0 - 7 第 一 作者 简 介 : 全 民 ( 9 8 ), , 程 师 , 主 任 。 冯 16 男 工 副
第2 2卷 第 4期 2 1 年 8 02 月 中 国 防汛 抗 旱 5 7
经 验 交 流
动 渭 河 下游 Ⅱ级 防汛 应 急 响 应 。 面对 严 峻 的 防汛 形 势 , 渭 南 市 委 、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 前 指 挥 , 地 各 部 门快 市 靠 各 速 行 动 , 现 了 迎 战渭 河历 史 最 高 洪 峰 水 位 堤 防无 决 实
亩 绝 收 ; 塌 房 屋 1 . 问 , 坏 机 电井 75 6眼 、 水 倒 92万 损 2 抽
1 引 言
渭 南 市 地 处 黄 河 、 河 、 洛 河 3河 汇 流 的 三 门峡 渭 北 库 区 , 内有 黄 、 、 境 渭 洛河 及 较 大 支 流 2 7条 。 河e z 干 黄 Jl ,g
始 按 照 洪 水 期 运 行 机 制 开 展 工 作 , 7 日派 出 以 黄 河 防 1
的 双 重 影 响 , 9 2年 至 2 0 19 0 6年 的 1 5年 中就 有 8年 决 口
成 灾 , 失 达 4 亿 元 。2 0 年 8 下 旬 , 损 1 03 月 由于 受 渭 河 流 域 强 降 雨 影 响 , 河 先 后 形 成 6次 洪 水 过 程 , 中 2号 渭 其 洪 峰 华 县 站 流 量 为 35 0m s 但 洪 水 位 高达 3 2 7m , 7 / , 4 .
关于抗洪抢险论文
关于抗洪抢险论文关于抗洪抢险论文以下是风林网络论文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抗洪抢险论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风林网络查看。
关于抗洪抢险论文1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八百里秦川,堪称关中平原乃至陕西的生命线。
2005年10月,受渭河中下游秦岭北麓地区长时间、大范围强降雨影响,渭河干、支流洪水暴涨,渭河先后出现两次超警戒洪水过程,渭河临潼站最大洪峰流量达5270立方米/秒,渭河华县站最大洪峰流量达4820立方米/秒,为该站198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
整个渭河堤防全线临水,南山支流普遍倒灌,面对肆虐的洪魔,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渭南党政军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协同作战,奋起抗击,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灾害损失,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实现了“确保干支流堤防不决口,确保城区不进水,确保不死人”的目标。
同时,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主要得益于六大法宝:一靠工程及其基础设施、二靠人及物、三靠制度、四靠信息、五靠科学,六靠基础工作。
1、洪灾主要特点11洪量大10月4日9时30分,渭河华县站洪峰流量为4820立方米/秒,为近25年来的最大洪水,洪水总量约17亿立方米,占渭河近10年来年均径流量的三分之一。
12含沙量小华县站最大含沙量仅366公斤/立方米,出现于9月30日8时。
潼关站最大含沙量为35公斤/立方米,出现于10月1日14时。
13水位高10月2日15时12分,临潼站洪峰流量5270立方米/ 秒,相应水位35858米,比2003年最高洪水位高出024米,为历史之最。
10月4日9时30分,渭河华县站洪峰流量为482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34232米,为该站历史第二高水位。
华阴军渡水位33438米,比“038”洪水位高092米,为历史之最。
14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从临潼站到潼关站历时69小时24分,华县站2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共持续128小时。
15渭河支流倒灌严重受渭河洪水顶托,南山支流倒灌比较严重,相继有9条南山支流发生倒灌,倒灌长度2—45公里。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以期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现状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依赖于水文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历史灾害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洪水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然而,现有的分析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分析模型的精度问题等。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现状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是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为防洪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物理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
四、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改进针对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数据获取与处理:首先,需要完善水文气象观测网络,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分析模型的改进: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
同时,结合多源数据,建立综合分析模型,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评价方法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引入客观的量化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物元分析等,以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4.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实时监测与预警: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洪水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通过对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及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范围,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渭河下游洪水分析与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时 间 潼 关 高 程 ( 累计 淤 积量 ( 0 m。 m) 1。 )
17 9 3 3 6 6 2 . 1 . 0 0 1
主 要 原 因 , 据 这 些 主 要 因 素 , 者 相 应 的 提 出 了一 些 防 洪 根 笔
面 的变 化 主 要 以河 槽 为 主 , 槽 在 讯 后 发 生 明 显 的 上 移 , 河 河 槽 内淤 积 明 显 , 而 使 得 最 低 高 程 加 大 , 低 了断 面 的 过 水 从 降
能力 , 渭淤 断面 3 而 4深 槽 发 生 了较 大 的 移 动 。
由 以 上 的 分 析 研 究 可 以 看 出 , 长 期 的 角 度 来 看 河 道 从 淤 积 依 然 严 重 , 三 门 峡 运 行 至 今 , 河 的 在 几 十 年 的 冲 淤 从 渭 之 中 形 成 了十 分 强 烈 的 堆 积 性 , 以稳 定 , 床 处 于 水 流 冲 难 河 刷与 泥沙淤积交 织 的不 断 演变 中 , 冲有 淤 , 淤 积为 主 , 有 以 河床 不断随着河道泥沙 的淤 积而抬 高 , 洪 断面 不断减 小 , 防 堤 防工程需要不断 地加高 。
河 下 游 堤 防 不 能 一 直 无 休 止 地 加 高 。堤 身 断 面 较 小 的 情 况 下 即使 常 年 修 修 补 朴 , 难 以 达 到 固若 金 汤 的 程 度 。对 达 也 不 到设 计 断 面 的堤 防 进 行 加 高 加 厚 , 既 有 堤 防 进 行 灌 浆 , 对 以保 证 在 防 洪 标 准 下 堤 防 不 决 口
摘 要 : 河 是 黄 河 的 最 大 支 流 , 渭 河流 全 长 8 8 m, 阳 至 潼 关 入 黄 I 河段 为 下 游 。 自三 门峡 水 库 修 建 运 行 之 后 , 河 1k 成 3 ' 渭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黄河流域防洪减灾工作非常艰巨。
本文从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陈旧不配套,维修资金不足等方面,阐述了施工项目的管理与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在整个规划中,要强化项目的管理和施工,以增强整个工程的抗洪强度,对于保证整个下游的洪水控制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防洪工程;黄河下游引言近几年,我国在黄河建设上持续投入,实施了4次大型扩容黄河下游堤坝。
由于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加上天气变迁,河况多变,因此,为了加强黄河防洪的抗洪,近年推行了一项标准的防洪堤,在背河处修建100~80 m的淤背区,并将堤顶路硬化,并栽植了30米长的临河防浪林带,使黄河防洪的防洪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程残缺,工程面貌,边界保护,植树造林等管理不到位,养护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对黄河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黄河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准。
一、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1.堤防工程黄河下游堤坝工程依原有的土坝而建,其纵向比降为1:7800,顶部宽度9一12米,因此,堤坝工程弯道多,死弯多,但警示标志不多,或有树株遮挡,行人难以发现。
分段落行道林的幼苗存活率不高,树种单一,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树木稀疏甚至有断裂的风险,影响了整个堤坝的效果。
2.淤背区工程淤背区是河岸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其淤背区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十分关键。
淤背区是黄河的风化施工,在一些淤背区,茹土包边盖层厚度不足,容易干旱,平整度差,浇水困难,造成生态林和适生林的存活率下降。
加上一些河岸居民为自身的短期收益,忽视了该地区长远的环境保护,砍伐、种植、吃草,造成林木稀少或断裂。
一些河堤居民开垦围堰,栽植庄稼,对防洪设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致使淤背区外围围堰、隔堤单薄,一旦遭遇暴雨,容易出现大的沟槽,从而使项目的质量和外观受到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加大了运营费用。
3.辅道路口辅道是黄河地区与各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黄河地区防汛救灾的主要通道。
渭南市南山支流洪水灾害防御对策初探
入9 O年代 以来 ,渭 河 及 南 山支 流洪 涝 灾害 频 繁 出 现 ,相继 发 生 了 “ 2 8 、 “ 8 8 、 “ 0 1 ” 9 . ” 9 . ” 0 .O 、 “ 38 、 “ 5 பைடு நூலகம் ” 等 8次 大 的 洪 水 ,直 接 经 济 损 0 . ” O.O
维普资讯
中 国 防汛 抗 旱
20 0 6年 第 3期 (0 6年 9月 ) 20
渭 南 市 南 山支 流 洪 水 灾 害 防御 对 策 初 探
刘 伯 栋
( 南 市 水 务 局 渭 南 渭 7 40 ) 100
渭 南市 地处 三 门峡 库 区 ,防汛 形 势 异 常严 峻 。 渭南 的防汛 形势 可 以简单 地概 括 为 :陕 西 防汛 的重 点在渭 南 ,渭南 防 汛 的重点 在三 门峡 库 区 ,在 南 山
下 ,库 区 泥沙 淤积迅 猛发 展 ,渭 河下 游河 床大 幅度 抬升 ,工 程防御 能 力锐减 。由于 三 门峡库 区淤 积严
发 生 ,历来 是陕 西省 和渭 南市 每年 防汛抗 洪 的前沿
阵地 和重 点部 位 ,倍 受各 级高 度关 注 。
南 山支流基本情况概述
渭南市南山支流是 指渭南 境 内发源 于秦 岭北麓 ,
支流 。 由于库 区泥 沙 淤 积 ,形 成 “ 华 夹 槽 ” 南 二 高北 仰 中 间凹 的特 殊 地理位 置 ,使得 洪水 灾 害频 繁
件 下修 建 ,工程 质量不 高 ,设 备年 久失 修 ,均带病
浅谈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难点与对策103
浅谈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难点与对策摘要:洪水预报是预防洪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途径。
由于我国的河流水系多,洪涝等灾害频发,对于洪水预报也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
对于中小河流来说,由于受到地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突发的洪水灾害相对来说更为频繁,因此,如何能够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模型,是防洪抗灾工作当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渭河为例谈谈洪水预报中的难点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难点;对策前言: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河流全长818km,咸阳至潼关入黄口河段为下游。
自三门峡水库修建运行之后,渭河下游的水沙条件与河床演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历史上渭河多次发生大洪水,是典型的洪水灾害多发区。
本人在职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该局有三个水文站:临潼(渭河)、桃园(泾河)、南荣华(北洛河)。
目前,渭河干支流已建基本水文站40处、水位站8处、雨量站350处左右。
主要监测水位、流量、含沙量、输沙率、降雨量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省先后在渭河下游的“二华”南山支流建立了39处遥测雨量站,在泾、洛、渭建立了9处遥测水位站。
进入本世纪以来,水雨情遥测系统的作用更加显现,随后省、市投资先后设立水雨情遥测站150多处。
一、洪水预报的难点分析1.1现有洪水预报的手段还比较落后,预见期不足渭河主要支流及干流,预报方法为传统降雨径流法、统计相关法、河道演算法等,新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还未开展专项研究和开发。
降雨预报到径流预报方案还很不完整,预报的预见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2现有的预报方案还难以有效地控制渭河南山支流范围现有的预报方案为重要干支流主要断面的洪峰流量、峰现时间的预报。
而新时期新的治理措施无论从预报范围还是预报目标、标准、对预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预报的控制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化,预报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更新。
渭河“11.9”洪水,部分支流来水不清,造成预报数值系统偏小,可以说明现有的预报方案还难以有效的控制渭河南山支流范围。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 一
l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 渭河 是黄河 的第一大支 流 ,涉 及甘肃 、宁 夏、陕西 三
省 ( 自治 区 ) ,从 西 至 东 横 贯 富 饶 的 关 中 平 原 。渭 河 流 域
重 。泥 沙 淤 积 河 道 ,河 床 逐 渐 淤 高 , 防 洪 能 力 不 断 降 低 是 渭 河 下游 洪 水威 胁 严 重 的 根 本 原 因 。 215 洪 工 程 不 完善 ,威 胁 防洪 安 全 ..防 ( )堤 防 质 量 差 、 隐 患 多 、 工 程 标 准 低 、 险 工 防护 能 1 力 低 , 仍 有 溃 堤 的 可 能 。 现 状 堤 防 大 多 是 在 不 同 时 期 应 急 设 防 的基 础 上 逐 步 加 高 培 厚 而 成 的 ,堤 身质 量 参 差 不 齐 , 筑 堤土 中夹有杂物 、淤沙 ,沿堤 修建的灌溉 、排水 涵管 、 放 淤 闸 等 穿 堤建 筑 物 与 大 堤 结 合不 良。 ( )控 导 工 程 不 完 善 、标 准 低 , 部 分 河 段 河 势 尚未 得 2 到 有 效 控 制 。 “ 河 ” 、 “ 河 ” 时 有 呈 现 ,特 别 是 近 年 横 斜 来 水 沙 条 件 变 化 较 大 ,河 势 上 提 下 错 剧 烈 , 严 重 危 及 堤 防
D : I . 9 9 Ji n1 7 —6 9 . 0 .9 0 OI 5 6 / .s.6 1 3 62 12 . 9 O s 1 1
渭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及过洪能力变化分析
向 由西 向东 ,依 次经甘肃 、宁夏 、陕西三省 ,在 陕西省渭南 市潼 关县汇入黄河 。渭 河下游河 段 自成阳铁路桥至潼关入黄 口,全 长约 208 km,流域面积 8.8万 km 。渭河 下游咸 阳铁路桥至耿镇 桥河段长约 37km,纵 向比降约为 0.65%。;耿镇桥 至赤水河 口河 段长约 63 km,纵 向比降约 为 0.22‰ ;赤水河 口至渭河 口河段 长 约 108 km,纵 向比降约为 0.14%。。渭河下游入汇 的支流众多 ,其 中北 岸主要有泾河 、石川 河和北洛河 等三条较 大支流 ;南岸 主 要有 沣河 、灞河 、尤河 、赤水河 、罗夫河等支流 16条 。
(1.陕西 省河 流工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陕 西 西 安 710018;2.陕西 省江 河水 库管 理 局 ,陕 西 西 安 710018;3.陕西 省延 安水 文 水资 源勘测 局 ,陕 西 延 安 716000)
【摘 要 ] 选取 渭河 下游 主要控 制站 成 阳站 、临潼站 、化县站 ,分 别统计 三站 在渭 河综 合 治理前 (1974~2010 年 )和 综合 治理后 (2011 2014年 )水 沙情 况、河道 造床 流量 及过 洪 能 力等数 据 ,通 过 综合 治理 前后 特征 数 据对 比 的方 法反 映造床 流 量及 过 洪能 力的 变化 情 况 ,结果 表 明 :综 合 整 治后 ,随 着堤 防 的加 高培 厚及 新 建 ,河道 的 造 床 流 量 和 过 洪 能 力 大 大 增 加 。
Abstract:To select Xianyan g station,Lintong station and Huaxian st ation,the main control sta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W eihe River,and collect statistics of water an d sediment discharge,r iverbed f low and water ba lance before comprehensi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河下游洪水分析与防洪减灾对策研究摘要: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河流全长818km,咸阳至潼关入黄口河段为下游。
自三门峡水库修建运行之后,渭河下游的水沙条件与河床演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通过对渭河洪水的研究,针对渭河当前的形势和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以此为渭河的防洪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渭河下游;潼关高程;防洪减灾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70021 渭河下游现状1.1 基本情况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渭河下游从咸阳至北洛河河口全长204公里,按渭淤断面间距计算长约为167公里,沿途在左岸有泾河、石川河,右岸有沣河、灞河以及二华区间南山支流汇入,其中泾河水量较大。
渭河下游洪水主要来自咸阳以上干流和支流泾河。
1.2 洪水基本情况由于渭河下游河床形态的变化,河长高程的提高,渭河下游洪水的特性也随之发生变化,根据渭河下游华县站,临潼站水文资料分析,针对1954年、1981年、2003年的三场洪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洪水发生年代的推移,洪水过程线由尖瘦变得矮胖,洪水历时也显著增加,洪峰出现时刻明显推后,这一系列的变化趋势都有不利的影响。
2 洪水不利因素成因2.1 冲淤影响,导致过流能力变化,单位流量变化下水位变幅增大与来水来沙量大小对应,渭河年内冲淤变化主要发生在汛期,非汛期冲淤变化较小,尤其是滩地变化更小。
根据2010年汛后至2011年汛前渭淤37个断面冲淤地形对比分析,滩地冲淤变化整体不大,有的几乎没变化,某些河槽有较小的冲淤变化,如渭淤37、36、7、9等断面,个别断面有稍大的冲淤变化,如渭淤35、34、24等断面,以24断面为例,断面的变化主要以河槽为主,河槽在讯后发生明显的上移,河槽内淤积明显,从而使得最低高程加大,降低了断面的过水能力,而渭淤断面34深槽发生了较大的移动。
由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河道淤积依然严重,从三门峡运行至今,渭河的在几十年的冲淤之中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堆积性,难以稳定,河床处于水流冲刷与泥沙淤积交织的不断演变中,有冲有淤,以淤积为主,河床不断随着河道泥沙的淤积而抬高,防洪断面不断减小,堤防工程需要不断地加高。
图1 渭河24断面2011年汛前讯后地形图渭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淤积在临潼以下河段,淤积的重心在华县及其以下河段。
由于泥沙不断淤积,致使同流量水位不断抬升。
以华县站为例,渭河下游华县站同流量洪水位是抬升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发展迅速,从三门峡运行以来,华县站同流量水位抬升4-5米。
由于同流量洪水位的抬升,从而加重了渭河下游洪水灾情。
分析1981年洪水和2003年的洪水情况,划分出2003年和1981年洪水的一次完整的洪水进行分析,两次洪水的q—h图有共同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两次洪水过程都符合洪水演进的基本规律,其整体的趋势成绳套形。
由分析看出,81年洪水的绳套曲线相对较瘦。
对两条绳套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可以得到03年洪水拟合直线:z=0.0015q+337.47,其相关系数r=0.92,而对81年洪水同样进行拟合可以得z=06q+337.24,其相关系数r=0.93。
由这两条拟合直线可以清楚的看出,从1981年到2003年,单位水位变化对应的流量变化大幅度减小,同一水位下,对应的流量也大幅度减小,这都表明了河道的过流能力大幅度的下降。
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是由于河道的淤积使得河道萎缩、河床的高程上升,从而使得相同流量下的水位上升,从而使洪水危害更大。
而同一水位下流量减少,水流的平均速度就会降低,水流的携沙能力降低,必然引起河道更多的淤积,从而使河床高程更高。
所以淤积引起过流能力减少,而过流能力减少又进一步引起河道淤积,两者相互影响。
图2 2003年与1981年华县站q h曲线与相关直线2.2 潼关高程变化导致淤积潼关高程的升降变化与干支流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是一致的,即水沙条件有利时潼关高程下降,水沙条件不利时潼关高程淤积抬升。
渭河下游是潼关断面沙量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潼关这一天然卡口是渭河下游侵蚀基准面,直接反应和制约着渭河下游淤积情况,潼关高程居高不下,引起河床高程抬高,导致了黄河洪水倒灌顶托的现象。
从1960年至今汛后潼关高程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枢纽改建完成以前,从1960年到1969年潼关的高程由原来的323.4米提高到了328.65米。
第二部分从水库经过了二次改建开始,潼关高程有所降低,但是后来潼关的高程又逐年抬高,并且居高不下。
由表1可以看出,渭河下游累计淤积量的增减与潼关高程的升降存在着正相关,其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局部不完全正相关主要是渭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与潼关高程的抬升具有滞后性。
当潼关高程抬升时,淤积量就增加,当潼关高程下降时,泥沙淤积就减小,这充分说明了潼关高程的变化显著影响渭河下游的淤积情况,从而间接影响渭河下游洪水的演进。
2.3 河道变化随着渭河河道的淤积,潼关高程的提高,渭河下游河道纵向比降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同时又会影响到河道平面形态。
随着渭河比降变缓,河势变化剧烈,河道里横河、斜河等不利河势不断发生,河道变得蜿蜒弯曲,这些现象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首先,局部s形弯曲的河道会产生顶冲大提的影响,这是因为河道水流表层流速较大,而底流几乎为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会向凹岸流动,对凹岸产生顶冲作用。
其次,弯曲的河道又会进一步加大淤积。
凹岸顶冲导致淘刷作用,局部会发生崩塌,由弯道环流原理知,在离心力和两侧水压力差共同作用下产生横向环流,将凹岸崩塌下来的泥沙带到凸岸的一侧。
另外,河道的弯曲变化以及纵向比降的降低会使得洪水排泄的速度降低,导致洪水历时变长,防汛压力增大。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河道的变化对防洪形势是极为不利的。
2.4 泾河来水影响流量大小是影响输沙能力的关键因素。
渭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与流量的高次方成正比,流量变小,输沙能力急剧降低,必然引起泥沙淤积。
泾河洪水峰型尖瘦,历时短、涨落急剧,含沙量高、泥沙粒径粗,流速大,水流挟沙能力强。
小流量、高含沙洪水使渭河下游严重淤积。
而高含沙大洪水有时对渭河下游产生强烈冲刷,也就是所谓的“揭河底”冲刷,对于减缓渭河河道淤积,降低潼关高程有着明显的作用。
1986年以后,来自咸阳以上洪水次数和量级均减小,而泾河小流量高含沙洪水次数增加,加剧了渭河下游的淤积发展。
2.5 其他因素影响洪水的行进过程中也受到滩地高秆作物的影响,目前滩地多种玉米、棉花、黄花菜等高秆、灌状作物,天然形成了一道阻水屏障,致使洪水泄流不畅,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洪水历时时间加长明显加重了灾情以及防洪的压力。
渭河河道的堤防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存在这许多的问题,其材料主要由砂土组成,土质疏松,存在着许多的裂缝空洞等,很容易产生渗透变形,对提防本身有严重的威胁。
3 防洪减灾对策通过对渭河下游洪水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主要因素,笔者相应的提出了一些防洪减灾的对策,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3.1 加快和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为了加强渭河下游的防洪工程,针对目前渭河下游堤防的情况,应加宽堤防宽度。
河道工程应该改变治理思路,坝垛护坡应该设计为稳定边坡,设计断面适当地加大。
渭河下游堤防不能一直无休止地加高。
堤身断面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常年修修补朴,也难以达到固若金汤的程度。
对达不到设计断面的堤防进行加高加厚,对既有堤防进行灌浆,以保证在防洪标准下堤防不决口。
3.2 河道治理对河道的治理,本文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第一是河道的裁弯,裁弯是裁去弯曲河道的弯曲部分,使水流顺直。
为防止自然裁弯所带来的弊害,许多河流采用了人工措施进行河道裁弯取直。
渭河下游的弯道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可以将原弯曲河道舍弃,开挖直道,从而可以增加河道的过水能力,加大洪水的排泄能力,并且可以减少对河岸的淘刷。
第二是疏浚泥沙,开挖河道。
在未来的治理工程中,应有计划地将淤积的泥沙逐渐挖出,疏浚河道,增大过水断面,加大河道的过水能力,让渭河由地上悬河逐步向地下河发展。
3.3 控制潼关高程潼关高程对渭河淤积的影响极大,要减轻洪水对渭河下游的影响,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潼关高程,稳定渭河入黄口平面。
三门峡水库的运用对潼关高程的变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控制潼关高程,可以继续改进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降低运行水位,加大水库泄流排沙能力,从而控制潼关高程。
对于渭河下游河道,特别是潼关以下的河道,要进一步的加大治理,采取束水攻沙的方略,加大对潼关河床的冲刷,控制潼关高程,从而为减轻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和降低同流量水位提供必要的条件。
3.4 加强堤防临水坡面防护将渭河堤防临水坡面防冲刷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在临水坡面大规模栽种草皮,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临水面抵抗冲刷的能力,也可以减少河道淤积的泥沙来源,让渭河堤防充分地发挥防洪作用。
4 结语渭河是陕西省的母亲河,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渭河抵御洪水的能力日益降低,渭河下游是陕西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其流域治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加大渭河下游的防洪工程,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渭河下游的防洪治理工程不断的在新建。
当今,我们依然要坚持修建渭河下游防洪工程,并且加强防洪减灾的科学研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防洪规划,确立防洪减灾的社会意识。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以现代化的防汛管理模式,实现防洪决策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1]李文学等.潼关高程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淤积的影响[j].泥沙研究,2003,(3):2429.[2]段艳艳.浅析渭河下游防洪治理的现状与措施[j].陕西水利,2011,(1):114115.[3]马振海.黄河顶托倒灌渭河水流泥沙数学模型[j].陕西水力发电,1996,(2):1518.[4]秦毅等.渭河下游洪水变化特点及成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7073.[5]石长伟等.渭河中下游2009年过洪能力及特征流量(水位)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6):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