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K

合集下载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附子,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一种被誉为“起死回生神药”的药材,那就是附子。

附子,中医学中称为“附子”,是一种植物性药材,其药用来历史悠久,被尊为至宝。

附子不仅具有强大的药性效能,而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炮制步骤,以确保其药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子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温阳补虚、祛寒湿、温经止痛等方面。

附子具有温肾散寒、祛寒温经、止痛等功效,对于寒冷症状引起的疾病以及阳虚寒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同时,附子还具有镇痛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软、胃痛腹泻等疾病。

此外,附子还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因此,附子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方案中。

附子的炮制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附子会被晒至七成干,然后研磨成粉。

接着,附子粉会用米糊或冷水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甘草粉。

随后,将搅拌后的附子浆放入专用药锅中,用旺火煮沸,煮沸后加入食盐,继续用旺火搅拌至糊状。

糊状附子会被捞出晾凉,然后晒至表皮干燥,再次研磨成粉。

最后,粉末附子再次入锅,用中小火炒至干燥,即成为成品附子。

通过这样繁琐的炮制过程,附子的毒性得以消除或减弱,同时保留了其药性成分,使其安全有效。

附子作为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在历史中不乏壮举。

相传,汉代名医华佗曾以附子救治过匈奴大将窦武。

窦武因受到刀剑重伤,一度命悬一线,生命垂危。

华佗利用自身医学技术与附子的药性,成功让窦武通过恢复元气,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附子神效的经典例证,也使得附子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附子具有强大的药用效能,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应用时需要慎重。

中医学中有云:“以毒攻毒,甚者屡毒其身。

”这也意味着使用附子时,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来合理调配剂量,避免中毒的发生。

同时,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炮制步骤,以保证附子的药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附子作为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具有温阳补虚、祛寒湿、温经止痛等药用价值。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附子(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通称,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种。

附子体型高大,叶大而厚实,花朵呈蓝色,非常美丽,因而也常被人们种植在庭园中作为观赏植物。

然而,附子并非一般的植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极为丰富,具有非常强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学中,附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主要功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镇痛作用:附子被称为“天然鸦片”,其所含的生物碱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中医药学认为,附子能够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附子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疾病。

2. 活血化瘀作用:附子所含的活性成分可激活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体内瘀血的排出。

中医药学认为,瘀血是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附子可以有效改善瘀血状态,加速伤口愈合,治疗疮疖、痈肿等病症。

3. 抗菌作用:附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因此,附子可以用于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4. 镇静安神作用:附子被称为“百年蛇药”,其大剂量可以产生镇静安神的效果,有利于缓解紧张焦虑、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疾病。

然而,附子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谨慎,遵医嘱使用。

5. 抗心血管疾病作用:附子具有收缩血管、调节心脏功能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减少心脏负担,改善心血管病症状。

6.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附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可以说,附子对癌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但是,附子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

除了如上所述的主要功效外,附子还具有其他一些辅助治疗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副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副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副作用附子,又称附子乌头、赤乌、乌头附子等,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

附子既是中药材,也是一种有毒植物。

附子的主要功效有醒脑、舒经、痛经、祛风湿等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附子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在应用中充分了解和把握。

一、附子的功效中医认为附子的性味为辛、苦、热,归心、肾经,具有温阳、补肾、活血通络等功效。

1. 温阳补虚:附子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能够增强体内阳气的活力,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阳气不足、寒凝、阳痿、阳不纳气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2. 活血通络:附子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对于治疗各种疼痛、淤血、瘀血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3. 舒经止痛:附子具有舒经活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虚寒型痛经、风湿痹痛、寒痹等疾病。

4. 祛湿逐水:附子有祛湿作用,能够利尿,对于湿气重、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以上是附子的主要功效,但是附子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附子本身带有毒性,用量不当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确容易出现副作用。

二、附子的副作用附子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类化合物。

乌头碱是一种高毒物质,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 中毒反应:因为附子具有毒性,过量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中毒反应。

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肢体麻木等,甚至出现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昏厥等严重症状。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附子会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降低心脏收缩力等。

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应慎重使用。

3. 其他副作用:附子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包括口干、嗳气、恶心、呕吐等。

由于附子的刺激性作用,还可能引起口舌疮、口腔溃疡等病症。

因此,在使用附子时,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附子的应用注意事项1. 用量控制:附子作为一种有毒植物,用量需要慎重控制。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附子,又称乌附、乌头、乌头附子、乌头枯、扁乌、肥可、溪乌,为毛茛科植物附子的干燥块根。

附子以其强大的药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山区。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一、附子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温阳散寒:附子性温热,味辛辣,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

它能够温补元气,逐寒除湿,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湿内滞所引起的腹痛、水肿、寒疖等症状。

2.活血化瘀:附子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能够疏通经络,消散瘀血,适用于血淤内结、瘀血阻滞所引起的疼痛、肿块、瘀斑等症状。

3.祛风除湿:附子可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痉挛、抽搐等症状。

4.安神定志:附子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安抚心神,缓解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

5.麻木散结:附子能够麻木肌肉,散结止痛。

适用于头风、面疔、牙痛等症状。

6.散寒止痛:附子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寒性胃痛、寒疝腹痛等症状。

二、附子的禁忌虽然附子具有众多的功效,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附子属于强烈的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因为附子能够温阳散寒,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分泌。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忌用:附子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来说,建议避免使用附子。

3.药物过敏者禁用:对于对附子或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过敏的患者来说,使用附子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禁用。

4.近期手术或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附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近期手术的患者来说,使用附子可能加重手术部位的出血,影响恢复。

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也应避免使用附子。

5.草药相互作用:附子是一味强烈的药物,与其他草药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

附子的功效名词解释

附子的功效名词解释

附子的功效名词解释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又被称为附子、附子、沙参等。

它是中药中的一种温热性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

附子的功效十分丰富,下面将对附子的几个主要功效进行解释。

一、温阳补肾附子被广泛用于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中,因其温性能够温补肾阳,有助于提高肾脏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对人体的性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附子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对于肾阳虚导致的阳痿、早泄等疾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二、祛寒止痛附子是一味温性中药,具有很好的祛寒止痛的功效。

寒邪入侵人体,容易导致关节疼痛、筋骨冷痛、寒疝等症状。

附子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温通经脉,祛除体内的寒湿,缓解这些寒痛的症状。

同时,附子还可以活血散瘀,对于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瘀血性痛经、跌打损伤等),也有一定疗效。

三、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附子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附子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附子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因此,在中医肿瘤治疗中,附子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通经活络附子具有温通经脉的功效,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运行。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与否直接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附子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改善经络不通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如中风、痛风等。

五、祛风湿附子具有温通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因此在中医治疗风湿病中也被广泛应用。

风湿病是一种慢性关节炎,由风寒湿邪入侵人体引起,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灵等不适症状。

附子可以缓解这些风湿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化痰止咳附子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附子可以疏通肺气,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炎症,从而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

总之,附子的功效十分丰富,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功效之外,它还有许多其他功效,如镇痛、抗炎、护肝等。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子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子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子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又称乌附、阴附,是中药草本植物的一种。

它以干燥的乌黑外皮和特殊的气味而闻名于世。

附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并有许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阳补虚附子因其温性故具有温阳补虚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寒者凝闭,阳虚则寒,因此可酌情应用于体寒、阳虚的症状中。

例如,对于肾阳虚导致的阳痿、遗精、不育、畏寒等症状,附子具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由于附子能够温阳补虚,因此在寒冷天气中可以用作食疗,帮助人们增加阳气,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二、活血祛瘀附子还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血液不畅通会导致瘀滞,而瘀滞又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附子能够活血化瘀,帮助血液畅通,从而缓解疼痛症状,促进伤口的愈合。

例如,对于瘀血引起的痛经、症瘕、瘀斑、跌打损伤等症状,附子可以起到良好的疗效。

三、散寒燥湿附子还具有散寒燥湿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理论中,湿寒困于气血之中会导致脾胃失和,从而引发脾胃寒湿症状。

附子可以散寒燥湿,帮助人们缓解脾胃寒湿症状,如腹胀、腹泻、肠鸣等。

此外,附子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排泄多余的水分以及毒素,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体的健康。

四、祛蛊化痰附子还具有祛蛊化痰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理论中,蛊虫指体内异常积存的异物,痰则指痰液,附子可以祛蛊化痰,清除体内的异物和痰液。

附子还有助于人们缓解痰湿阻滞的症状,如咳嗽、痰多、胸闷等。

此外,附子还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祛风湿痹附子还具有祛风湿痹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理论中,风寒湿邪入侵体内会引发风湿痹症状。

附子可以祛风湿痹,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附子还可以促进体内的循环,改善人们的灵活性和运动能力,预防和治疗风湿痹等相关疾病。

六、降火解毒附子还具有降火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理论中,火象征着炎症等被体内的毒素湿热所引发的症状。

附子可以降火解毒,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从而有助于人们缓解炎症相关的症状,如发热、口干、咽痛等。

附子功效与作用

附子功效与作用

附子功效与作用附子,又名附子、附子、藿芥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附子主要产于中国中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温补中药。

附子被广泛用于祛寒、止痛、温阳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补中焦,治脾阳虚弱附子具有温补中焦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脾阳虚弱引起的脘腹冷痛、腹泻、阳痿不育等症状。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附韦胺,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提高体温,增加血液循环,从而保持体内的阳气,达到温补中焦的效果。

二、散寒,暖宫止血附子具有散寒暖宫止血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寒凝经络、寒湿凝滞引起的痛经、产后血崩、月经不调等症状。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具有温热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寒凝经络的情况,促进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和止血。

三、祛寒,驱虫杀虫附子具有祛寒和驱虫杀虫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寒湿内滞、寒疟引起的畏寒、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蛔虫病和蛲虫病。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附韦胺和乌头碱,具有祛寒驱虫的作用,可以改善寒湿内滞的情况,杀死体内的寄生虫。

四、止痛,镇痛附子具有止痛镇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寒湿痹阻、中风引起的疼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止痛作用。

五、麻醉,减轻疼痛感附子具有麻醉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手术前后的镇痛和减轻疼痛感。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具有麻醉的作用,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减轻疼痛感。

六、抗菌,抗病毒附子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病症。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的作用。

七、激发食欲,增进消化附子具有激发食欲和增进消化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附韦胺,具有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

附子:扶助阳气的神兵利器

附子:扶助阳气的神兵利器

附子:扶助阳气的神兵利器附子:扶助阳气的神兵利器来源:寻医问药编辑:建老真人附子是一味中药,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也并不知道附子有哪些功效,其实附子的功效还是非常的大的,如果,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对于调节人的身体是非常的有好处的,它可以非常好的扶助人体阳气的生长,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附子的功用。

【何为附子】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

处方名有附子、附片、生附子、盐附子、白附片、黑附子、黑顺片、黑片、顺片、熟附子、熟片、熟附片、熟附块、制附子、制附片、川附子、淡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炙附子、炙附片、黄附片等多种称呼。

其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食疗价值】附子为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炮制品有盐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统称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热,有毒,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

而且附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适宜人群】阳虚、风寒湿痹、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阳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具体怎么用】1、治经水不调熟附子去皮,取等份当归一起,每次服用三钱,加水煎服即可。

2、治小便白浊取熟附子,研末,每次取两钱,加姜三片,水一盏,煎至六分,待温热后服用。

3、治小便虚闭取附子一个,炮去皮脐,用盐水浸一段时间,取泽泻一两,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灯心半茎,煎服即可。

4、治十指疼痛感到手指麻木,可以取生附子,去皮脐,取等份木香,五片生姜,加水煎服。

以上介绍的就是附子的一些用处,看来附子的用处还是非常大的,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针对性的服用一些药剂来达到调理身体、治病防病的效果,希望大家更多的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好的去运用中药来调理身体。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附子是一种能回阳、补火助阳、驱风、逐寒的中药,也可以叫它乌头、天雄、乌喙、附片、侧子等,下面介绍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在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阴毒伤寒,头痛、经侯不调,血脏冷痛等方面的用法与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部分功效:回阳救逆、驱风逐寒、补火助阳。

部分作用:适用于阳虚外感、阳萎、宫冷、亡阳虚脱、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湿痹痛。

使用禁忌:阴虚阳盛人群禁用附子;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附子;附子不宜与瓜蒌、半夏、贝母、天花粉、白蔹、白及同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附子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

附子有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的作用,可以用二两煨热的肉豆蔻与一两五钱大附子一起研磨成末,以粥成梧子丸大,每次能莲肉煎汤服用八十丸。

2附子治阴毒伤寒,腹痛身冷。

附子有治阴毒伤寒,腹痛身冷的作用,三枚大附子研磨成细末,每次用姜汁半盏与冷酒半盏服用三钱,过一段时间后脐下如火暖为最佳效果。

3附子治头痛。

附子有治头痛,可以用炮附子与煅石膏等分一起研磨为细末,每次以茶酒调下半钱。

4附子治经侯不调,血脏冷痛。

附子有治经侯不调,血脏冷痛的作用,可以用当归、炮附子各等分一起研磨成为粗末,每次服用三钱,用水一盏煎至八分然后在空腹时温服。

注意事项、副作用、禁忌
在使用附子时,可以单独使用附子,也可以搭配人参、干姜、甘
草、肉桂、当归、石膏、肉豆蔻等中药来使用,阴虚阳盛人群禁用附子;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附子;附子不宜与瓜蒌、半夏、贝母、天花粉、白蔹、白及同用。

附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附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附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一、附子概述附子,又称为乌头、巴乌、续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天南星科附子属。

附子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附子主要产于我国的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湖北宜昌的附子品质最好。

附子的药用部分为根茎。

二、附子的功能主治附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

下面介绍附子的功能主治及其相应的临床应用。

1.温阳补肾: 附子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遗精、尿频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祛寒散寒: 附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于寒邪侵犯引起的寒痹、寒疝、中寒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3.祛风除湿: 附子有温通经脉、祛风除湿的效果,适用于风湿湿痹、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4.镇痛止痛: 附子能够发散寒邪、活血止痛,对于风寒痹痛、痛经、腹痛等症状有显著的镇痛止痛效果。

5.抗炎杀菌: 附子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对于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抗肿瘤: 附子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癌症。

7.保护心脑血管: 附子对心脑血管有促进血流、扩张血管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附子的用法用量附子的用法主要是煎服或制成丸剂、煎剂、煎膏、散剂等。

由于附子具有剧毒成分,应严格按照药师的建议用药。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用量为0.3~1克,一日1次或分2次服用;儿童用量需减半。

使用附子时,需注意禁忌症,尤其是孕妇、婴幼儿及体弱者应避免使用。

四、附子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1.副作用: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附子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面红等中毒症状。

2.禁忌症: 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律不齐患者等禁用;服用附子时应避免同时服用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或食物,避免加重中毒风险。

3.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对附子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治疗。

五、总结附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附子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附子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附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只要使用恰当,它就能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味药很多老中医都会用到,特别适用于阳虚或风寒湿痹疼痛的患者。

但附子本身含有剧毒成分乌头碱,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食材,如果不经过专业的炮制和配伍,极有可能引起中毒。

因此,在食用附子时,必须严格掌握其正确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药安全。

以下为附子的食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附子的食用方法1、普通煎煮方法①将中药放入药罐,加清水淹过药面3公分,浸泡10~30分钟,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煮30分钟左右,滤取第一道药液。

②复渣煎煮2-3次。

可直接加开水(水量可以较第一次少一些),水开后继续煎煮30分钟左右,滤取第二、三道药液。

③将三道药液混合在一起,大约750毫升。

2、附子粥附子粥具有温里散寒、止痛、止泻等功效,适用于经常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的人群。

材料准备有: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或干姜10克)、粳米100克(或大米50克)。

①将附子和炮姜(或干姜)研为细末,备用。

②将粳米(或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始熬煮。

③当米粥煮至软糯时,将附子、炮姜(或干姜)的细末加入粥中,搅拌均匀,再煮片刻即可。

④也可以将附子、炮姜(或干姜)减半,煎水取汁,然后将药汁与粳米(或大米)一同煮粥。

3、特殊煎煮方法①先煎,除白顺片以外,其它先煎药物如:制白附子,清水浸泡1小时后,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先煎2小时后,再入其它药物同煎,具体与白顺片煎法同。

制川乌、制草乌,大火煮沸后文火煮3-3.5小时,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具体与白顺片煎法同。

②与生姜同煎,生姜切片后与其他药物同煎。

新鲜生姜洗净,用铁锅或瓦锅烘熟,即为煨姜。

③与生甘草同煎,以减轻附子的毒性。

在煎服时,应先将附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并确保药效。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别称乌头、附片、草乌等,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属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吧!附子的药用价值【性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经】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附子的药用功效1、《本草纲目》:治三阴经证,及阴毒伤寒,阴阳易病。

2、《本经》:风寒咳逆邪气,温中,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3、《别录》:腰脊风寒,脚疼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强阴,坚肌骨,又堕胎,为百药长。

附子的临床应用1、用于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治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亡阳证,多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回阳救逆,如四进汤。

治久病气虚欲脱,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每配人参用,如参附汤。

2、用于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

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常与肉桂、山荣萸、熟地等同用,如右归丸。

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

治脾肾阳虚的阴寒水肿,多与白术、茯苓、生姜同用。

治脾阳不足、寒湿内阻的阴黄证,可与茵陈、白术、干姜同用。

治阳虚感寒,可配麻黄、细辛同用。

3.用于寒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多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1、真武汤:熟附片9克、白术12克、白芍9克、茯苓12克、生姜9克,水煎服。

2、实脾饮:熟附片9克、白术12克、茯苓9克、厚朴6克、大腹子6克、木瓜6克、草豆蔻3克、广木香3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附子,又名川附、石附、石佛、老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附子的干燥根茎。

附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能够温经止痛、温阳散寒、温补心肾等多种功效,被用于治疗关节炎、神经痛、寒疝、中风、冷性腹痛等疾病。

此外,附子也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被加入到食物中可以增加食欲,提升菜肴的口感。

本文将从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 温经止痛:附子有温经止痛的功效,能够舒筋活血、散寒止痛。

它可以被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神经痛等病症。

附子制成的药膏或药酒,可以外用于疼痛部位,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2. 温阳散寒: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驱除体内的寒气,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寒气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附子可以温养阳气,增强体内的阳气,从而改善寒性病症,如寒疝、寒痹等。

3. 温补心肾:附子具有温补心肾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病症。

附子可以温补脾肾阳气,从而增强心肾功能,提高性功能,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的问题。

4. 抗菌消炎:附子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等病症。

附子内含的毒性成分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5. 开窍醒脑:附子可以开窍醒脑,具有一定的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可以改善记忆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附子可以活血化瘀,增强脑部的供血量,提高大脑的代谢活性,改善脑功能。

二、附子的食用方法附子的毒性较大,因此食用时必须小心。

通常情况下,附子一般不作为常规食品食用,而是以药用为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附子的食用方法:1. 煲汤:附子可以与其他中草药一起煲汤,具有温补肾阳、驱寒散瘀的功效。

常用的搭配有附子炖猪骨汤、附子枸杞炖鸡汤等。

但是,在煲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附子,以防中毒。

2. 药膏或药酒:附子可以制成药膏或药酒,外用于疼痛部位,以舒筋活血、止痛消肿。

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简介附子(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我国传统草药中常用的一种草药植物。

其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附子是一种有毒草药,但在中医药中却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2. 化学成分附子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如乌头碱、乌头素、蜜炙乌头碱等。

其中,乌头碱是附子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

3. 药理作用附子具有以下药理作用:3.1. 麻醉作用乌头碱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烈的麻醉作用。

在中医中,附子可以用于镇痛和麻醉手术。

3.2. 抗炎作用附子中的乌头碱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因此,附子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3.3. 温阳祛寒附子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和扩张血管来提高体温。

因此,附子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寒证,如寒疝、寒湿泄泻等病症。

3.4. 抗心律失常附子中的乌头碱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以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因此,附子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3.5. 抗肿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附子中的乌头碱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抗击肿瘤。

因此,附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4. 功能主治附子的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于镇痛和麻醉手术。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用于治疗寒疝、寒湿泄泻等寒证病症。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用于抗肿瘤治疗。

5. 注意事项•附子属于有毒草药,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附子时应遵循剂量规定,不可擅自增减用量。

•长期或过量使用附子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应注意监测身体状况。

•对附子过敏的人群应谨慎使用。

6. 总结附子是一种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的草药,具有麻醉作用、抗炎作用、温阳祛寒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附子(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又称川附、乌附、天南星等,属毛茛科乌附属植物,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

附子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热毒药”,具有热入心包、攻下焦、祛风湿等功效,适用于中风、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症状的治疗。

不过,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谨慎,严禁超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附子的药理作用、主要成分、常用剂型及剂量、禁忌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附子的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附子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达到镇痛的效果。

研究发现,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骨碱素和瓦松碱均具有镇痛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能够与神经细胞的钠通道结合,阻断钠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

2.抗心律失常作用: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调节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研究表明,附子抑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增加钙离子的内流,调节心肌细胞膜电位,从而延缓心脏复极过程,减少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3.抗炎作用: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研究表明,附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能够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此外,附子还能够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4.降压作用: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研究发现,附子中的骨碱素和瓦松碱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降低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附子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血压。

二、附子的主要成分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物质,主要有骨碱素、瓦松碱、乌头碱等。

其中,骨碱素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含量约为0.04%~1%。

此外,附子还富含挥发油、多糖、萜类化合物等。

1.骨碱素:骨碱素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镇痛、抗心律失常、抗炎等药理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又称附子子、熟附子、制附子,是中医药中一味非常重要的药材。

它是由寒地报春科植物川附子的块茎煅制而成。

附子主要产于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药材。

附子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温阳散寒:附子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寒痹、寒凝等。

附子能温暖脾胃,促进消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温经活络:附子能够温益阳气、活血散瘀,对于寒湿阻滞、经络拘急、痛经等疾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流通,提高机体抗寒能力,从而改善冷性疾病。

三、镇痛止痛:附子具有镇痛止痛的作用,对于各类疼痛疾病如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等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它能够通过活络祛风、散寒痛的作用,减轻疼痛感。

四、安神定惊:附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它对于神经功能失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有调节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恢复精力和提高睡眠质量。

五、抗癌抗肿瘤:研究发现,附子中含有一种名为附子甲素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肿瘤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对肿瘤起到抑制和阻断的作用。

在使用附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用量掌握: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时必须掌握适量,不能过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剂用量不超过1.5克,儿童用量更应减少。

二、慎用禁忌:附子在服用时有一定的禁忌,尤其是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人群,应禁止使用。

同时,附子不宜与某些药物同用,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以避免不良反应。

三、严格炮制:附子属于毒性药材,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处理才能使用。

一般情况下,附子炮制时需要煅烧至外表深红色,中心焦灰色为佳。

只有经过炮制的附子才能发挥良好的药效,避免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附子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活络、镇痛止痛、安神定惊、抗癌抗肿瘤等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作用与功效附子,又称川附、乌头,是一种草药,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

附子虽然有毒,但经过适当的处理和配伍,能够发挥出一定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附子的作用与功效:1. 通过温阳散寒:附子具有辛温的特性,能够温经散寒。

它可以温肾阳,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寒症,如阳痿、早泄、腰腿冷痛等。

此外,附子还能够温胃散寒,治疗胃寒引起的呕吐、腹痛等症状。

2. 镇痛止痛:附子可以缓解疼痛,尤其是针对寒症引起的痛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它能够通过温补阳气、散寒止痛的作用,有效缓解疼痛的程度。

3. 降低血压:附子具有抗高血压的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方式,有效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因此,附子常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4. 抗菌消炎:附子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治疗由寒邪引起的感冒、咳嗽、胃炎等症状。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情的康复。

5. 改善免疫功能:附子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它可以通过增强组织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

6. 护肝肾:附子还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肾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和肾脏的排毒功能,减轻毒素对肝肾的损伤。

它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酶活性,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保护肝肾组织,防止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附子是一种有毒草药,必须通过适当的炮制和配伍使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反应。

因此,使用附子时必须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附子-一味中药

附子-一味中药

一味中药
白附片与白附子鉴别
一味中药
白附子
独角莲天南星科犁头尖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 茎直径2-4厘米大小不等, 颈部须根多。 独角莲块茎入药称白附 子 中药功效:
一味中药
现代工艺减轻毒性
目前,在继承传统炮制方法的基础上,以安全有 效为前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炮制工作者正逐步完 善附子的炮制加工技术。现今附子的炮制多为产地加 工。
以四川江油为主,其加工过程主要有浸泡一煮制一 浸漂一蒸煮等环节,所得产品有黑顺片、白附片等, 主要目的是减毒增效。
一味中药
附子的临床应用
一味中药
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 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 是温里扶阳的要药。
一般认为应用本品以脉象微细或沉迟或虚大, 舌苔薄白或白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淡胖,口不渴,或肢冷 畏寒,或大便塘泻等症为宜。如属阴虚阳盛, 或假寒真热之证,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 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2.附子中含乌头碱,虽其含量轻乌头为低,但因服用不当而引起中毒者却屡 见不鲜其原因除与剂量过大、煎煮时间过短及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等有关外, 与药物品种及服法等也有密切关系曾有1例用云南腾冲所产附子3钱煎后连渣 服下,即引起严重中毒。中毒表现与乌头基本相同,如口唇、肢体发麻,恶 心,呕吐,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间或抽搐,严重者心跳、呼 吸暂停,心电图显示室性过早搏动。 3.中毒者可用下列方法解毒: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 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注意保 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中毒者如能及时抢救,一般均可恢复。此外,曾报道1例用附子外敷脐部引起 接触性皮炎,可能系过敏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
【前言】:《神农本草经》载有附子、乌头、天雄,列为下品。

陶宏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叶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


【来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侧根)的加工品。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 地下块根常4-5个连生一起, 栽培品常仅留2个,母根瘦长圆形, 侧生子根肥短圆锥形.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为短茸毛或散生少数贴伏柔毛。

叶互生,叶掌状三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顶生, 花蓝紫色,上萼片高盔状. 骨突果3-5个聚生.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地】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采收加工】附子是祖国医药中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以利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的一个范例。

炮制的好坏是决定附子毒性和疗效的中心环节,其剂量的合理选择也取决于此。

因此,进一步对附子质量的控制和炮制的规格化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母根和子根分开, 母根及较小的子根晒干后为川乌, 较大的子根, 称为泥附子,进行下列加工:
⒈盐附子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⒉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0.5 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习称“黑顺片”。

⒊白附片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0.3 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磺熏后晒干。

习称“白附片”。

附子在加工后可见总生物碱、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及毒性均大幅度的降低。

【性状】
1、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

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

体重。

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排列不整齐。

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以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起盐霜者为佳。

2、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气微,味淡。

以身干片大均匀、皮灰褐色、切面油润有光泽者为佳。

3、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以身干片大均匀、色黄白、油润半透明者为佳。

【显微特征】盐附子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数列淡黄色木栓细胞,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偶有石细胞,内皮层明显。

韧皮部宽广,有小筛管群散在,形成层环多角形,木质部导管位于形成层内侧,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排列。

中央有髓,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主含生物碱类成分。

主含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碱、北乌碱等,此类成分是乌头的主要有毒成分;单酯型乌头碱,如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酰下乌头胺,此类成分的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100-1/1000; 若进一步水解,
则成为相应的乌头胺、中乌头胺和下乌头胺,它们几无毒性,如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

尚含强心成分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和棍掌碱等。

【理化鉴别】:
1. 本品乙醇浸出液, 加香草醛和1mol/L硫酸溶液少量,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显红紫色.
2. 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5ml,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满斗中,加0.25mol/L硫酸溶液20ml,振摇提取, 分取酸液,在231nm与27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炮制】:
1.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黑顺片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毫米的厚片,用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色,取出蒸透,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白附片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约3 毫米的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晒至半天,用硫磺薰后再晒干。

2.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

每100kg 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

3.炮附片:取河砂置锅内,武火炒热,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微变色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4.盐附子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 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凉晒,至表面出现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

盐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药。

【品质评价】:
传统认为:川乌以身干,个均匀,肥满坚实,无空心者为佳;盐附子以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身干,片大均匀,皮灰褐色,切面油润有光泽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油润,半透明者为佳。

2005年版药典规定:川乌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小于0.20%。

【功效】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

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

用量3-15g。

孕妇禁用。

不易与半夏、瓜篓、贝母、白及同用。

【附注】
一、相关生药
1.生川乌不规则圆锥形,顶端常有茎痕,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 直径1.2-2.5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落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以身干、个均匀,肥满坚实,无空心者为佳。

制川乌为不规则或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和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坚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川乌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偶见石细胞,内侧偶见纤维束。

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

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形排列,
髓明显。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川乌粉末灰黄色。

⑴淀粉粒类球形,直径3-22μm ,复粒由2-15分粒组成. ⑵石细胞类方形后多角形或一边斜尖, 直径49-117μm,长113-280μm. ⑶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 ⑷主为具缘纹孔导管.
2.草乌主要来源于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华乌头A.
chinense Paxt.卡氏乌头A.carmichaeli Debx.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块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

成分、功效与生川乌类同,炮制后用。

草乌又为中药麻醉剂的组成药物。

3.云南民间草药雪上一支篙为雪上一支篙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var.homotrichum W.T.Wang、短柄乌头A.brachypodum Diels 铁棒槌 A. pendulum Busch或宣咸乌头A.subrosulatum Hand.—Mazz.的块根。

主产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含乌头碱、下乌头碱、一枝篙素A—E等生物碱成分。

性温,味苦、辛,有大毒。

能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症。

一般外用,内服慎用,常用量一次25~50mg,极量一次70mg 。

二、备注
(1)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

重要:附子的解毒方法。

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药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

炙甘草、莱菔煎汤,生姜煮大枣解附子毒特效。

(2)开水煎制不低于1小时,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否则影响药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