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 b。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当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时,我们就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 b.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 a,c a,那么b c.5.2.2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3.2 命题、定理、证明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数学中的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中做假命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直线与角1. 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性质。
2. 知道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4.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
第二章:平行线与平面1.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做等分线段、垂线、平行线、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
2. 理解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学会证明平行线与转角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 学习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和交叉。
第三章:三角形1.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内角的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3. 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和AAS。
4. 理解三角形中的全等概念,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第四章:四边形1. 知道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掌握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包括边长、对角线、内角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的关系、内角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五章:图形的变化1. 了解图形中的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基本变化。
2. 学习如何用折纸法进行图形变化。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尺和相似比的计算。
第六章:数的运算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3.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4. 学习用图形表示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关系,包括数轴和百分数相应的阶梯图。
第七章:方程与不等式1. 知道方程和不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集合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组成的整体。
1. 集合的表示方法- 枚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
- 描述法:根据集合元素的某种特性描述集合。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关系:两个集合具有完全相同的元素。
-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 交集: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
- 并集:包含两个集合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 差集: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的新集合。
二、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1. 整数的概念- 正整数:大于0的整数。
- 负整数:小于0的整数。
-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 整数的运算- 加法:整数之间可以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加数的符号。
- 减法:整数之间可以相减,结果的符号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符号。
- 乘法:整数之间可以相乘,结果的符号规律为“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 除法:整数之间可以相除,结果的符号规律同乘法。
三、分数分数是表示有理数的一种形式,由一个分子和一个非零的分母组成。
1. 分数的概念-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真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
2.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先找到分子同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运算。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除法分别对应分子和分母进行运算。
- 分数的化简: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全部约去,使其最简化。
四、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是数的运算,使得运算之后的结果的平方或立方等于原来的数。
1. 平方根给定一个非负数a,满足a的平方为b,那么b就是a的平方根。
2. 立方根给定一个数a,满足a的立方为b,那么b就是a的立方根。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必考▲重点√了解★复习重点:七至十单元测试卷任课教师:闫冠彬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1.▲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P3例;P82题;P97题;P352(2);P353题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4.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5.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
6.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垂线。
AACBC7.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垂线段最短;CB9.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 (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P7例、练习11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P174题13.平行线的判定。
P15例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P15练习;P177题;P368题。
14.平行线的性质。
P21练习1,2;P236题15.★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P22练习116.真、假命题P2411题;P3712题17.平移的性质P28归纳三角形和多边形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重点题目】P763例: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2:3:4,则他们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2.构成三角形满足的条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前的复提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并提高考试成绩。
一、整数的加减运算1. 整数加法的规律:- 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整数。
- 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整数。
- 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整数决定。
2. 整数减法的规律:- 正整数减去正整数,结果可能为正整数、零或负整数。
- 负整数减去负整数,结果可能为正整数、零或负整数。
- 正整数减去负整数,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整数决定。
二、倍数与约数1. 倍数:- 若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是B的倍数。
- 若整数n是整数m的倍数,那么m是n的约数。
2. 最大公约数:- 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公约数。
3. 最小公倍数:- 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称为最小公倍数。
三、平方与阶乘1. 平方:- 一个数的平方是指该数与自身相乘的运算。
- 求一个数的平方可以使用乘法运算符(*)。
2. 阶乘:- 一个正整数n的阶乘是指小于等于n的所有正整数相乘的结果,用n!表示。
- 求一个数的阶乘可以使用循环结构。
四、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分数的相加、相减:- 分子相乘后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2. 分数的相乘:-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3. 分数的相除:-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五、平行线与相交线1. 平行线:- 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线称为平行线。
- 平行线上的任意一对夹角相等。
2. 相交线:- 两条直线在空间某一点相交而形成的角称为相交线。
- 相交线上的任意一对夹角互补,即相加为180°。
以上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考前复习的重难点,请同学们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实数1.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实数,如√2、π等。
2. 实数的运算-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 乘法:正数与正数得正,负数与负数得正,正数与负数得负。
-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 乘方:求一个数的幂。
3. 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中最大的正数。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4. 实数的性质和比较大小- 性质: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的性质。
- 比较大小: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正实数大于所有负实数。
二、代数1. 代数式- 单项式:只含有乘法运算的代数式。
-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组成的代数式。
2. 代数式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合并同类项。
- 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 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找出多项式中所有项共有的因子。
- 公式法:使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进行分解。
4. 代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的方程组。
5. 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性质。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
三、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 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包括邻角、对顶角、同位角等。
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新人教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线⼀、知识络结构⼆、知识要点1、在同⼀平⾯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况。
2、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中,有公共顶点且有⼀条公共边的两个⾓是邻补⾓。
邻补⾓的性质:邻补⾓互补。
如图1所⽰,与互为邻补⾓,与互为邻补⾓。
+ = 180°; + = 180°; + = 180°;+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中,⼀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互为对顶⾓。
对顶⾓的性质:对顶⾓相等。
如图1所⽰,与互为对顶⾓。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中,如果有⼀个是直⾓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条叫做另⼀条的垂线。
如图2所⽰,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内错⾓、同旁内⾓基本特征: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侧,这样的两个⾓叫同位⾓。
图3中,共有对同位⾓:与是同位⾓;与是同位⾓;与是同位⾓;与是同位⾓。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叫内错⾓。
图3中,共有对内错⾓:与是内错⾓;与是内错⾓。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两个⾓叫同旁内⾓。
图3中,共有对同旁内⾓:与是同旁内⾓;与是同旁内⾓。
7、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异侧,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侧,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它们的度数互补。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按照某个距离移动,移动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大小、方向都相同。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本文介绍了平面几何中的角度和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其中,角度分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命题和定理的概念,以及平移变换的性质。
最后,文章对实数进行了分类,包括按定义分类和按性质符号分类。
科学记数法是一种将数表示为(1≤<10,n为整数)形式的记数方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有序数对和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
其中,有序数对是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记做(a,b)。
横轴是水平的数轴,也称为x轴或横轴;纵轴是竖直的数轴,也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而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有特殊的坐标特点,如x轴正半轴上的点的坐标为(a,0),y轴负半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b)。
点P(a,b)到x 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
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包括: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平行线及其判定(一) 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一、代数初步知识1、正数与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有理数:把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看做是数轴上的有理数。
注意: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在有理数的句子中,有时“正”可以省略不写,但“负”不能省掉。
3、有理数的分类: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按正数、0、负数的关系分类。
4、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5、数的开方:利用二次根式开方;利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开方。
6、数的混合运算: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二、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图形、公式等。
2、用代数式表示几个相等关系:用代数式可以表示几个相等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几个不等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一个运算规律。
3、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求值时,必须把所代入的数值所所求的代数式中的字母看作同一个字母来对待。
4、代数式的分类: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不含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常数式。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方法:计数器观察法、调查法、重复实验法。
2、数据的整理方法:用统计表整理;用统计图整理。
四、命题与证明1、命题的概念: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一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2、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假设结论不成立;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假设不成立,结论成立。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全浙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的定义: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性质:(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供学生们参考复习。
一、整数与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可以用数轴来表示。
可以用a、b、c等字母表示整数,其中a和-b是互为相反数。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加法公式可表示为 a + b = c,减法公式可表示为 a - b = c。
3. 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与整数相似。
二、平方根与立方根1. 示意图设a是非负整数,b是自然数,√a表示非负数c满足c² = a,³√a表示满足b³ = a的数。
2.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求平方根可通过估值和逼近法,求立方根可通过估值、逼近法和立体积。
三、比例与相似1. 比例的概念及应用比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量的比值,可以通过等式、引进未知数和图表等方式表示。
比例常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比例、面积比例和体积比例等。
2. 相似的概念及性质相似是指形状、大小不同但相应部分成比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
相似的图形具有相似比、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四、代数式与简单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常用于表示数学关系。
代数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简单方程的解法简单方程是一个未知数或多个未知数之间通过等号连接的代数式。
通过逆向运算、化简方程和等式变形等方法可求得简单方程的解。
五、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概念及方法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描述和推断的过程。
统计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图表和抽样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七下数学学习总结(最新最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例如:判断对错:因为∠ABC +∠DBC = 180°,所以∠DBC是邻补角。
()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一、直角坐标系的构建1. 直角坐标系由两条数轴(横轴和纵轴)组成,相交于原点O。
2. 横轴又称为x轴,纵轴又称为y轴。
3. 坐标轴上的点用坐标来表示,x轴上的点的坐标为(x, 0),y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 y),原点的坐标为(0, 0)。
二、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1.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的坐标由它在x轴上的横坐标和在y轴上的纵坐标组成。
2. 坐标的表示方式通常为(x, y)。
三、点的位置关系1. 点在x轴上时,其纵坐标为0。
2. 点在y轴上时,其横坐标为0。
3. 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则它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不同的纵向位置。
4. 如果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则它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不同的横向位置。
5. 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同,则它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相同。
四、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1. 坐标轴上的刻度:坐标轴上通常用单位长度表示刻度,用于测量坐标的值。
2. 坐标轴上的正方向:x轴正方向为向右,y轴正方向为向上。
3. 坐标轴的比例:直角坐标系中横轴和纵轴通常不是一样的比例。
五、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 点: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可以表示为一个坐标。
2. 线段:在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之间的连线称为线段,可以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来求得线段的长度。
3. 矩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由四条线段围成的闭合图形称为矩形,可以通过计算边长来求得矩形的面积和周长。
六、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运算1. 坐标的加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分别相加得到新点的坐标。
2. 坐标的减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分别相减得到新点的坐标。
3. 坐标的乘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的坐标与一个实数相乘得到新点的坐标。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1. 相交线•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包括: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o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 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根据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
1. 自然数与整数
- 自然数定义:自然数是人们用于计数、排序和测量的数字,包括0和正整数。
- 整数定义: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在内的数。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 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加法遵循相同符号相加、不同符号相减的原则。
-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计算,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遵循相乘结果的符号规律,相同符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遵循乘法的逆运算,即除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4. 基于整数的应用问题
- 整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表示温度、表示地理海拔等。
- 整数应用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先把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计算。
5. 预备知识的复
- 在研究第二单元之前,需要复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数轴的使用、数的比较、数的排序等。
这是对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
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1、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
2、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性质:邻补角互补。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3、如果两个角的顶点相同,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性质:对顶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5.1.2垂线4、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5、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要找垂线段,先把点来看。
过点画垂线,点足垂线段。
)6、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它是线段,一端是一个点,另一端是垂足。
7、垂线画法:①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②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③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④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8、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10、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11、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12、同位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的两条直线的同方向,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即它们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形如字母“F”。
13、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两侧(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形如字母“Z”。
14、同旁内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形如字母“U”。
5.2.1平行线1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记作:a∥b。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一、知識網路結構二、知識要點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 兩 種: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2、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 平行線 。
如果兩條直線只有 一個 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兩條直線 沒有 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平行。
3、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 公共頂點 且有 一條公共邊 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鄰補角的性質: 鄰補角互補 。
如圖1所示, 與 互為鄰補角, 與 互為鄰補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 反向延長線 ,這樣的兩個角互為 對頂角 。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如圖1⎪⎪⎪⎪⎪⎪⎪⎪⎪⎪⎪⎪⎩⎪⎪⎪⎪⎪⎪⎪⎪⎪⎪⎪⎪⎨⎧⎪⎪⎪⎩⎪⎪⎪⎨⎧⎪⎪⎪⎪⎩⎪⎪⎪⎪⎨⎧⎪⎪⎪⎩⎪⎪⎪⎨⎧⎪⎩⎪⎨⎧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1 3 42所示, 與 互為對頂角。
= ;= 。
5、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個是 直角或90°時,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
如圖2所示,當 = 90°時,垂線的性質: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初一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概念知识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四、平行线(一) 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定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平行相交线与平行线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命题、定理平移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 1 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
+ = 180°;+ = 180°213 4 ;+ = 180°;+ = 180°。
图1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 2 所示,当= 90°时,⊥。
b a垂线的性质: 213 4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图2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 所示,当 a ⊥ b 时,=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c213 4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6a 7 58 ①在两条直线( 被截线) 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 的同一侧,这样b图3 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图3 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 被截线) 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 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图 3 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 被截线) 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 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图 3 中,共有对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c 平行。
2134 6a 7 5 平行线的性质:8 b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 4 所示,如果a∥b,图4则= ;= ;= ;= 。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 4 所示,如果a∥b,则= ;= 。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图 4 所示,如果a∥b,则+ = 180°;+ =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b,a∥c,则∥。
8、平行线的判定:c2134 6a 7 58b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 5 所示,如果=图5或= 或= 或= ,则a∥b。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 5 所示,如果= 或= ,则a∥b 。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 5 所示,如果+ = 180°;+ = 180°,则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b,a∥c,则∥。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之分。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不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
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相等;对应线段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③对应角相等。
第六章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 按性质符号分类:注: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1. 相反数(1) 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0.(2)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 、b 互为相反数a+b=0.2. 绝对值|a| ≥0.3. 倒数(1)0 没有倒数(2) 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 互为倒数.4. 平方根(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 a 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 的平方根记作.(2) 一个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5. 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素缺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一不可.【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 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 无理数的比较大小:【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1.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6.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7. 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8.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0.9. 乘方与开方(1)an 所表示的意义是n 个a 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 正数和0 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 都可以开立方.(3) 零指数与负指数【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4.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用(1 ≤<10,n 为整数) 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网络结构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用坐标表示平移二、知识要点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 轴上,对应的数a,b 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 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②x 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③y 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④y 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⑤坐标原点:横坐标0 ,纵坐标0 。
( 填“>”、“<”或“=”)8、点P(a,b)到x 轴的距离是|b| ,到y 轴的距离是|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 到x 轴的距离是;到y 轴的距离是;点P(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点P(2,3)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
11、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 轴平行、与x 轴垂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 轴平行、与y 轴垂直。
如果点P(2,3)、Q(2,6) ,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 轴,PQ⊥x 轴;如果点P(-1 ,2) 、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 轴,PQ⊥y 轴。
12、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如果点P(a,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 a = b ;如果点P(a,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 a = -b 。
13、表示一个点( 或物体) 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
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14、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
坐标平移规律:①左右平移时,横坐标进行加减,纵坐标不变;②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进行加减;③坐标进行加减时,按“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行。
如将点P(2,3)向左平移2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向右平移2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向上平移2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 向下平移2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 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 先向左平移3 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 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 先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 5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