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形成发展的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形成发展的机理作者:孙强高占辉王金树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05期
摘要:产业集群发展是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对于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产业集群形成有着多种因素和方式。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为例,研究福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从空白到形成发展的机理,总结一种新的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并针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区
研究产业集群由来已久。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的本质内涵是在特定的领域,相互关联的公司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企业集聚过程中,由于动力源、能力源和路径等的不同,客观上形成了多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视角,梳理出多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按照集群形成方式,杨永鹤(2015)认为存在政府主导型集群、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四个产业集群发展模式[1]。孙卫东(2018)归纳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包括市场主导型、多核式、产业转移型、规划引导型[2]。尽管存在细微差异,但从集群产生途径来看,基本可以归纳为“自上而下”推动型、“自下而上”培育型、“上下联动”驱动型。
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源于政府基于当地产业禀赋,引入推动产业后,通过政策、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在空间的集聚。而当某一产业中的企业对本地的企业、资源、人才等具有依赖性,为寻求集聚效应和成本最小化自发地在某一地区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为自下而上。从这一角度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產业集群发展模式集群的起步阶段均需要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作为推动集聚的原生动力。而在几乎没有相关产业基础的地区,培育全新的产业集聚,不可避免的要有新的产业集群原生动力驱动形成上下联动。
一、福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聚模式
受季风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共同影响,福建海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同时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但与其他沿海省份比较,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差异,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尚属空白,未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分散、低质量竞争,不利于集中打造。通过单纯的自下而上的培育,由于要素基础薄弱,吸引力有限,因此集聚过程缓慢,与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的进度不相匹配。在此背景下,通过福建省和三峡集团的顶层设计,形成企业主导、政府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园区开发模式。
三峡集团处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中间环节,连接地方政府和海上风电设备厂商,依托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上下联动驱动福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形成发展。其内生驱动力一是作为央企承担国家使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二是作为海上风电投资商,产业的进步对于其提高装备质量、增强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园区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体现公共机构驱动,三峡集团体现购买者驱动,入园厂商体现生产者驱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孕育而生。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是三峡集团主导建设的产业集聚地,园区总体定位、整体规划、产业布局、配套链构建、招商建设、日常运营等工作均由三峡产业园公司完成,集群过程和引进企业能够体现购买者需求。不同于大企业主导型或多核式产业集群中大企业本身即为产业链的一环,在园区形成过程中,三峡产业园公司并不实际参与产业链,仅承担规划引导作用,同时购置土地建设厂房,租赁给入园企业使用。由购买者站在公共机构、购买者、生产者三个角度来规划园区,将看的见的手和和看不见的手牵在一起,立足共同需求,从合作共赢的角度主动地、有针对性布局引进相关企业,以租赁方式减少入园企业初期投资,实现产业集群高端起点、快速聚集和健康发展。
二、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产业作为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特征。学者们通常用产业生命周期来描述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并将产业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遵循生命周期规律,发展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李琳等(2017)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阶段[3]。这一划分方式,主要是从时间维度考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表象,对产业集群内部演化和升级关注甚少。
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组织,随着时间推移,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一般产业集群形成初期,集聚的企业数量有限,产业链尚未整合完成,集聚效应和成本下降效应最强,对产业链的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加入产业集群中,产业集群规模处于成长阶段。随着低质量产品或低技术含量产品竞争加剧,企业为寻求高额利润将被迫或主动地选择进行产品升级,然而单个企业自身的知识资源有限,单个企业难以完成产品创新全过程,与其他企业结成创新同盟,有利于各企业间优势的互补,协同完成创新过程[4]。产业集群为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区别于其他产业集群的自发属性,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从规划开始,即定位于集大功率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和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群,涵盖海上风电主机、电机、叶片结构件、电气产品等成套装备和主要零部件,并持续聚集其他配套零部件。由于购买者自身的驱动和对高端产品的需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导入阶段和成长阶段。通过建设全球风机厂家同台竞技的样机试验风场筛选出最适合福建海况、风况的高端产品,直接聚集拥有多重比较优势的厂商,产业链从高端进行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同时高端产业链打造可以吸引高端人才,更易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加速技术链升级。产业链整合、技术链升级呈现交叉螺旋发展成为此类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因此园区自2017年启动以来,仅经历两年时间,主机产品持续突破6.7兆瓦、8兆瓦、10兆瓦,在产业链尚未完全整合完成之前,技术链已进入全新阶段,体现了产业集群交叉螺旋发展,进入高端演化期。随着竞争优势的积累和多种首台套产品的应用,园区有足够资源主动选择进行产业集群价值链提升,提前进入二次孕育成长期。
因此此类产业集群经历的是集群聚集期——产业链整合、高端演化期——技术链升级、二次孕育成长期——价值链提升三个时期,产业集群经历数量扩张、质量提升、创新升级,整体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形成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产业生命周期(见图1)。
三、园区要素驱动分析
集群的成长、演化和升级并不是无意识、自动的,正如胡广阔等(2010)所论述的培育产业集群需要相应的驱动力[5]。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来源无外乎外部和内部,对应于外力和内力。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外力来源购买者、政府公共机构,学校、科研、金融、培训等其他服务机构也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内力则来源集群内各企业的相互作用,即生产者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集群形成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产业集群,在福建三峡产业园集群驱动力体系中存在单独的一极——产业园公司。各种驱动力在三峡产业园发展的各阶段的作用不同(见图2)。
(一)集群形成期
生产者驱动:在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下,产业链相关企业选择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购买者驱动:在海上风电开发的高强度投入,为集群企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提供产业集群的市场基础。
公共机构驱动: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提供最基本的投资保障和初期发展保障,降低投资风险。
园区开发者驱动:市场化的园区公司规划建设,协同不同驱动主体,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購买者、生产者、公共机构从不同角度反驱动园区开发者。
(二)高端演化期
生产者驱动:内部各企业不仅存在广泛的合作,也有适度的竞争,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的交互作用,这种竞合力有效的促进了技术链升级。同时相关产业链企业基于自身的需求,协同完成创新过程。产业集群向高端演化。
购买者驱动:采购中遴选最优产品,使产业园自始即处于技术链较高阶段,增强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设置海上风电试验机位,为技术创新提供试验机会。
公共机构驱动: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为集群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提供基本保障和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