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专题介绍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资料简介(一篇)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资料简介(一篇)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资料简介 1人物经历:李清照以多才多艺,她通晓书画,善写诗文,尤其以写词著名,是南宋婉约派词人的__。
她出身于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担任过礼部员外郎等官职。
母亲也知书善文。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精通史书,见闻广博,少女时的诗词就远近闻名了。
十八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我国古代的大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是当时的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幼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他们不仅都善诗能文,而且都爱好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的字画)学。
李清照帮助赵明诚一起搜集碑文字画,收藏金石器皿,还和他一起,对家中所收藏的商周时期的彝器、汉唐时期的石刻拓本进行整理研究。
闲暇时,夫妻俩诗词唱和,情意深长。
据说在宋__宣和年间,有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在莱州(今山东掖县)做官的赵明诚。
赵明诚读后叹赏再三,自愧不如。
为了胜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一共写了五十首词。
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其中,给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细细地读了几遍,说:“只有三句极好。
”“是哪三句?”赵明诚追问。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陆德夫说的,正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最后三句。
可见李清照的词是多么具有其艺术特色。
“靖康之变”之前的这段岁月,是李清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他们花了二十年时间编撰的《金石录》终于编成了。
这部书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李清照写了许多清丽婉转的诗词作品。
它们大多表现了她在优裕生活中的悠闲情怀。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进入了颠沛流离、凄凉悲苦的后期生活。
公元1127年,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赵明诚离开任所去奔丧。
宋高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江宁知府。
第二年,李清照也为避乱来到江宁。
赵明诚来江宁时,曾把家中最名贵的金石字画装了十五车,一起带来。
李清照走后,留在家乡的文物和老家的房子,全都被金兵烧毁了。
古代诗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霎儿雨 霎儿风
朝廷的争斗时急时缓,既像是被人荡来荡去的秋千又像是儿童玩的跷跷板。李清 照23岁重回汴京,与明城相见。
世事反复难得知 回黄转绿无定期
•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败下阵来
• 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 • 李清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改大众化的两期说为三期说
前期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也就是词人 出生之年,到徽宗 大观元年(1107年), 开始屏居青州之年为止,共二十四年。
中期 青、莱、淄、宁时期,即大观二年到高宗 建炎三年(1129年),词人25岁到46岁 (丈夫去世),共二十一年。
后期 建炎四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词人 46岁(丈夫去世),到73岁词人离世,共二 十五六年。
休休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 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莱州官舍遭冷遇《感怀》诗里寄隐情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公路”是指袁术被雷薄等所拒最后呕血而死。 “青州从事”是指苏东坡有首诗青州从事指代好酒 “孔方兄”是指钱 “燕寝”按周制王后对应正寝,其他世妇、嫔、妾都是燕寝。
李清照专题介绍
• 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 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 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 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 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 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 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 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
• 李清照的诗文亦颇有成就,如其《乌 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 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抒写了深沉 的亡国之痛,气象非凡。其散文《金石 录后序》更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 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 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 提要》) •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 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 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 上书)
• 李清照也写夫妇离别的闲愁,如其写闺 中独处寂寞的《念奴娇》,把一位独处 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 尽致。再如写离情的《一剪梅》,以一 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 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 再如其抒写离情的名作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 独之情充满其中。 •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 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 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 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 围, • “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 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李清照生平简介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de)一位女才子.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de)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de)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de)女词人.她(de)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de)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de).后人曾以她(de)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de)作家,但最擅长(de)还是词.她(de)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de)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de)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de)词作也随着她生活(de)变化而变化.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de)描绘,对真挚爱情(de)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自己(de)身世和失去(de)幸福,又面临着民族(de)灾难,悼亡思乡,沉郁感伤.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de)词总是以朴实自然(de)语言、抑扬顿挫(de)音律、至情感性(de)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de)感染、带给人至高(de)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de)共鸣.崭露头角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de)一个士大夫家庭里.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de)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这些饱学多才(de)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议论纵横.少年时期(de)李清照,受家庭浓郁(de)文学空气(de)影响,对吟诗作词也产生了极大(de)兴趣.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似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独居闺房,透过重重竹帘,只见屋外洁白(de)梨花飘然落地,稀疏(de)竹影摇曳多姿,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为了排遣心中(de)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词,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她轻拨瑶琴,开口吟唱起来.此时,客厅内正高朋满座,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de)乐曲,立时停住谈笑,侧耳细听: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宾客听罢,频频赞叹,其词精美,其音妙绝,真是珠润声圆,惊心动魄.其中有个叫晁补之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de)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何足道哉.”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de)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de),请朋友们指出优劣.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de)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de)人.李清照和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de)儿子.李清照18岁那年,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李清照和赵明诚,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de)同志爱人,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李清照少女时,词名轰动京师,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de)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当时(de)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de)倾慕之情.1107年,赵明诚夫妇回到青州故居,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易安室”.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他整理校勘,他们孜孜不倦,把内室命名为“夜以继日地工作,常以“尽一烛为率”.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竞达十余屋之多.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de)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de)小篆千字文真迹.除治金石之学外,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相从赋诗.时常于饭后,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边玩一种游戏,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说对者就先饮茶,充满了文人雅兴.同甘共苦夫妻情1107年3月,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de)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de)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de)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de)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在蔡京(de)迫害下,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乡青州去住.由于官场(de)倾轧,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de)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de)日子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暗淡清黄,甘为寂寞.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坐吃山空,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 李清照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我想,从今日起,咱吃(de)饭菜,可减去肉类;穿(de)衣服,可减去贵重(de)绸绢.我头上戴(de)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咱家中(de)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全都可以变卖.”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后来,在李清照(de)协助下,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de)鸿篇巨着金石录两千卷.作词祭亡夫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徽宗、钦宗被俘北去,康王赵构即位,史称“靖康之耻”.李清照夫妇先后南下,在混乱(de)局势中,赵明诚接任了湖州太守,但在赴任途中,不幸得病,死于建康(今南京).这年,李清照46岁.丈夫(de)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绝.秋风萧瑟,愁云笼罩,李清照独自守在窗前,感到无限悲哀和孤寂.这天黄昏时刻,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那梧桐树(de)大叶子土,不时滴滴嗒嗒地滴下晶莹(de)水珠,在悲痛中(de)李清照看来,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那液落(de)分明;巨一串串伤苦(de)泪珠.痛定之余:长歌当哭,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de)无限深切之情,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用寻常(de)语言和委婉曲折(de)语调,自然动人地抒写出她孤独(de)处境和凄凉(de)心情,凄风苦雨(de)秋日黄昏,词人心中怅然若失,到处寻觅感情(de)寄托和精神(de)慰藉,但眼前(de)景物——晚风中(de)孤雁,满地憔悴(de)黄花,雨帘笼罩(de)梧桐,构成了触目生愁(de)凄冷画面,更加深了这位伟大词人(de)悲苦感,她心中巨大(de)痛苦和复杂(de)人间况味,使她陷入了愁愁愁(de)境地,然而,回顾往昔,面对今朝,遥想明天,一个愁字怎说得出她心头之情,苦难(de)后半生。
【诗人大全】李清照简介_李清照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李清照简介_李清照的资料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宋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词人之一。
在她的作品中,传承了前辈词人的优美风格,并融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她的词作以婉约秀丽、含蓄深邃的风格著称,使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李清照为主线,探讨她作为女性词人对宋代文学的重要性。
1. 李清照的生平与背景李清照,原名李易疑,北宋宁陵(今河南孟县)人。
她生于12世纪初,逝世于12世纪末,享年约40岁。
她出自文学世家,父亲李侗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对她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家族原因,她曾多次迁徙,经历过家乡的破败和流亡的辛酸,这也为她后来创作过多首以故土怀念和离愁别绪为题材的作品提供了灵感。
2. 李清照的文学特点与创作风格李清照的作品以婉约、含蓄为主导,她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情感和生活,追求内心的美感,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和季节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感伤和离愁。
她独特的才情和对感情的敏感使得她的词作充满了情感张力和思想深度。
3. 李清照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作为一位女性词人,李清照的地位与贡献不可忽视。
她的作品受到了时人的赞赏,成为了宋代文坛的瑰宝。
她的词被广泛传颂,并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她开创了女性以自身真实情感创作词作的先河,也使得女性在文学创作中有了更多的发声空间。
4.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与主题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如《声声慢》、《如梦令》、《如何让你遇见》等,以及她在《葬花吟》、《夏夜叹》、《钗头凤·世情薄》等中运用的寓意深刻的典故和象征手法,都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她对于爱情、亲情、友情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让她的词作成为了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
5. 李清照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影响与意义李清照作为古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资料介绍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资料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清照资料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时期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且破得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为妻,二人文学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高雅和谐,充满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二人成婚的第二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而李清照也受到牵连,被迫与赵明诚分开。
后二人虽团聚,但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但张汝舟觊觎她的珍贵收藏,然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九日后获救。
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男性化的李清照李清照是一个美女,有李三瘦的别称,因为宋朝以瘦为美,李清照三十岁时候的画像可以看出,人立花丛之中,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人吹走。
但是别看她长相是绝对的女性化,她的性格却像一个男子。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婉转优美,经常写一些女子闺房之事,人们想当然的就会认为李清照是一个柔弱的温婉女人。
其实不然,李清照是一个男性化性格的女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女汉子。
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这一点。
首先,她很喜欢喝酒,而且有些酗酒,别小看古代酿的酒,有时候度数还是蛮高的。
她喜欢喝,酒量也大。
经常在文章中写出来这一点,她的词流传下来的有3首,这其中提到酒的就有24首。
李清照简介短篇
李清照简介短篇一、生平简介1. 李清照的基本背景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词人。
她出生于南宋嘉定五年(1082年),逝世于绍熙四年(1151年),享年70岁。
李清照是南宋古文运动和词坛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2. 家庭背景和早年生活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李观,曾任徽州(今安徽省属地)知县。
她自幼聪慧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对她的文学才华很是赞赏,并鼓励她广泛阅读,培养才情。
二、文学成就1. 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的词作以爱情、离别和怀古为主题,既有婉约柔情的作品,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
她擅长运用意象独具匠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世界。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风格独特,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2. 李清照的散文作品李清照的散文作品虽较少,但其京城四记成为了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一,被誉为”小品文之祖”。
她的散文文字简练、意蕴深远,写实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李清照的文学影响力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作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纵情抒怀、含蓄细腻的女性写作传统,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三、人物评价1. 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充满诗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她对语言的运用也非常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 李清照的性格特点李清照是一个聪明、感性且坚韧的女性。
她对人生充满热情,楚楚动人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痛苦思考,体现了她对命运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3.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作为中国古代文坛上少有的女性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也体现了她的女性意识。
她对女性命运和社会地位的关注,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性别问题的思考。
结语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李清照,是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一位以天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形象带给人们无尽欢笑与感动的才女。
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风格一、生平简介1.1 出生背景李清照(1084年- 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才女词人。
她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知名文学家。
1.2 教育与成长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喜欢读书、写字,并广泛涉猎古今诗文。
1.3 婚姻与家庭李清照16岁时嫁给了追求者中最有才华的俞明宪。
虽然他们之间存在感情纠葛,但也相伴共度了大部分人生。
1.4 故去与影响李清照享年72岁,在其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诗歌创作风格2.1 主题与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爱情、自然、家国等方面。
她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其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个人色彩。
2.2 唐诗继承与创新李清照受到唐代诗歌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杜牧和李商隐的作品。
她继承了他们对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诗风。
2.3 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李清照以细腻入微、真实生动的笔触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琐碎而平凡的事物。
她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表达出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时代变革等问题的思考。
2.4 写景艺术与意境营造李清照善于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来塑造鲜明而富有张力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她通过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内心共鸣。
总结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才女词人,她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风格都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她将自己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相结合,创作出了优美动人且思想深邃的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女性历史人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李易安集》 《易安词》 《漱玉集》 《夏日绝句》
《浯溪中兴碑诗》
《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家世背景
• • •
女母工生李雅。照
很状章狱,格富少出
有元。、号非裕年生
文王
礼为是。时于
学拱
部“济
代一
修辰
员苏南
随个
养的
外门章
父爱
。孙
郎后丘
亲好
女
。四人
生文
( 一 说 宰 相 王 珪 长
•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 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后因无法忍受 其野蛮行径,且发现其违法罪行,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 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 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不 幸 的 是 , 由 于 途 中 感 疾 , 赵 明 诚 竟 于
至 池 阳 ( 今 安 徽 贵 池 ) , 赵 明 诚 被 旨 知
一年 带( 。 颠 沛年 流) 离春 中, ,李 所清 余照 文追 物随 又帝 散踪 失流 大
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 被盗。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北““才代宋
”词词女表代
。压国”,女
江皇之有词
南后称“人
,”,千,
文,被古婉
中
盖曾誉第约
国 风
塞
为一派
李 清 照
目 壹贰叁肆
人主文历
录
物 生 平
要 影 响
字 作 品
李清照简介古诗
李清照简介古诗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李清照简介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主要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学李清照》课件
四、李清照的人生感悟
李清照对人生有着深邃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她的作品传递出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1 沧海桑田
透过她的眼睛,感受岁月沧桑所带来的变迁 与感叹。
2 生命的意义
借助她的文字,思考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五、学习李清照的意义
学习李清照的作品,不仅仅是探索文学的世界,更是对人生的一次挖掘与启迪。
1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1 诗歌品格
揭示李清照的诗歌之美,品味其中的抒情与哲思。
2 代表作欣赏
品读李清照的经典之作,领略她的诗词境界。
三、李清照的散文
李清照的散文独具风格,秉持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立思考。
1 散文风格
探寻李清照独特的散文风格,体味其中的思考与真情。
2 代表作欣赏
品味李清照的代表性散文作品,领略她的文字之美。
思考文学对人生的影响和作用,探寻其在个 人成长中的意义。
2 学习李清照的收获
通过学习李清照的作品,了解个人成长和意 代,但仍然具有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1 李清照的现代意义
探讨李清照作品的现实意义,思考它们在当 代社会的价值。
2 李清照对我们的启示
《文学李清照》PPT课件
# 文学李清照 PPT课件
一、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作家与词人。生平传奇,才气出众,以文学成就著称。
李清照的生平
了解她坎坷的人生经历,感受她的才情与悲切。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探索她的作品,领略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李清照的诗歌
李清照的诗歌以优美细腻著称,流露出她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从她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并将其 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七、结语
对李清照的评价及本次课程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思考。
古代诗人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经典作品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 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 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艺术特点
语言精美音乐化
李清照作的《词论》中,强调了音律在词中的重要性, 她自己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她的词作往往还具备 音律节奏,富有鲜明的音乐感,通过声情配合,增强 了抒情效果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如《声声慢》起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选用了 十四个叠字,充分利用了双音叠韵、唇音齿音相互交 错的发音效果,形成了顿挫有致、沉重抑郁的节奏旋 律。
经典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部分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表现手法新巧化
李清照的诗词善用一些新巧的艺术手法,独辟蹊径,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手 法。她善于移情于物,将个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于客观景象之中,使景物成 为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蕴。如李清照词作 中的“花”意象。
艺术特点
感情模式独特化
感情模式的独特化是李清照词作的特征之一,李清照的词,爱情仍然是基 本素材,但是与前人的词作不同,她的词倾诉出的是对丈夫的夫妻之情, 而非彼时词作常描绘的文人与歌姬舞女之情。她以女性的视角,在词作中 直接展示出了女子真情,而非此前词人常用的,男性模拟女性视角写词。 李清照词作中,对爱情纯洁的描绘,高雅浪漫,为后人提供了表现爱情的 模式。
后世纪念
关于李清照的专业知识点
关于李清照的专业知识点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福建福州人,北宋文学家、词人。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词人之一,被尊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专业知识点包括她的生平背景、文学作品、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关于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她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她的父亲重视教育,亲自教导李清照读书识字,并且让她学习音乐、书法和绘画等文艺技能。
这些早期的教育和培养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词为主,尤以宋词闻名。
她的词作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感受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深情脉脉的哲理和人生感慨。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如梦令》、《如梦令》、《声声慢》等。
她的作品多描写了女性的柔情和风华,表达了对爱情、生活、人世间变幻无常的思考和感叹。
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深厚的作品使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李清照的词作风格独特,有着浑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她的词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形象描绘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她的词作主要以沉郁、忧伤、伤春和离别为主题,情感表达充满激情和张力。
她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意象,使人动容。
同时,她注重意境的营造,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厚重感。
最后,李清照对后世的影响不可忽视。
她的作品在文学界、文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在宋代文坛上卓越的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总之,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生平背景、文学作品、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构成了她的专业知识点。
她的作品凝聚了她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她的作品,人们得以窥见她独特的艺术天赋和对人生的理解。
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
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你了解李清照的哪些事迹?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李清照的生平事迹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北宋诗人李清照生PPT
此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愁苦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 的苦闷、忧愁和无奈之情,同时借助象征和暗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 含蓄性和深刻性。
04
李清照诗歌艺术成就评价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清照的诗歌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她的诗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韵味和感 情的世界。
她的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后世的诗人和读者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清照的诗歌地位和成就得到了后世文学家和评 论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05
李清照诗歌传承与影响
对后世诗人创作启示
1 2 3
情感真挚
李清照的词作情感真挚,善于表达内心感受,对 后世诗人创作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启示。
意境深远
她的作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 象,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为后世诗人提供了 借鉴。
其他重要作品简要介绍
0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此词通过描绘秋景和词人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02 0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此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词人的孤独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 孤独、无助和失落之感,同时借助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 动性和形象性。
2
探讨李清照诗歌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3
通过对李清照诗歌的研究和传播,进一步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 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此词通过描绘秋景和词人的孤独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和失落之感,同时借助叠词和押韵等手 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文学作品独具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以下是关于李清照文学常识的介绍:
1. 词人身份:李清照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影响深远。
2. 受过良好教育: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熟读经史子集。
3. 代表作品:李清照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等,被后人广为传颂。
4. 词作特点:李清照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婉约清丽著称,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文学追求。
5. 人生经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曲折多变,曾经历过家庭变故、丈夫去世等多种困难,但她凭借才华和毅力,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文学家。
6. 影响:李清照的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篇章。
综上所述,李清照是一位才华横溢、情感真挚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史和女性文学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 -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及其词赏析
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及其词赏析01.前期生涯李清照(1084~ 1155)号易安居士,生于济南(今山东市名)历城西南的柳絮泉.父亲李格非,字文叔,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其文章曾受苏轼等人激赏,是一个能文的官吏,也是一位很风雅的官员.母亲,文学造诣极深.丈夫赵明诚,山东诸城人,历任地方官职,对于金石学很有研究,其父亲曾任宰相.相传,李清照十二三岁时,美女兼才女之名不胫而走,传遍了汴京,虽然当时有许多人上门提亲,但因女儿东挑西捡,直到及笄之年仍待字闺中.当时有一位太学生赵明诚,一日读到李清照的一阙「点绛唇」,便道:「安得娶此词女为妻,则了无遗憾矣!」其父知此心意,寻寻觅觅,赵李两家终于缔结秦晋之好.婚后,两人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甜蜜生活,沉浸在无边的幸福之中.当明诚离开她时,这个不堪寂寞的少妇,不免黯然神伤,顾影自怜,写出了像「醉花阴」,「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若以1127年的大变乱为界的话,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中,在幼年和婚后的词里可以看出李清照女性柔情的一面,反映在词里是清丽,活泼,缠绵,柔婉,仅限于闺情一类,但是李清照前期的词并非一无是处,像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都是脍炙一时的名作.01.前期作品的赏析A.出嫁前[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出嫁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宋词概述 、
• 词兴于唐,盛于宋,衍于元明,复 词兴于唐,盛于宋,衍于元明, 盛于清。 盛于清。 • 宋词有两大类型: 宋词有两大类型: 一类偏于阴柔之美; 一类偏于阴柔之美; 另一类偏于阳刚之美。 另一类偏于阳刚之美。
3、宋词流派 、
• 婉约派词的特点: 婉约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以男女情事、伤春怨别为主; 题材上以男女情事、伤春怨别为主; 体格风调上以柔婉低调缠绵往复为极致; 2、体格风调上以柔婉低调缠绵往复为极致; 结构缜密而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 3、结构缜密而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 婉约派词人以柳永和李清照 李清照为代表 4、婉约派词人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 ,有 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 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
三、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 第一,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 • 李清照不但才情超凡,而且极善向前人学 习。如李煜词的情深语挚和自然脱俗,柳 永词的雅不避俗,周邦彦的精工典雅,秦 观的藉蕴雅致,她都有所汲取;甚至她最 不满意的东坡词之豪放,对她也不无影响。 《古今词统》称其词“亦是林下风,亦是 闺中秀”。
宋词流派概说 1、词的基本知识 、
• “词别是一家” 词别是一家” 词别是一家 柔媚香艳; 词为艳科” 柔媚香艳;“词为艳科”;“诗庄词 媚”; 诗之境大,词之境狭” “诗之境大,词之境狭” • 雅俗两面: 雅俗两面 两面: 一面为儒为臣、高头讲章, 一面为儒为臣、高头讲章,写儒雅纯正 的诗; 的诗; 一面声色犬马、浅斟低唱, 一面声色犬马、浅斟低唱,写风月性情 的词。 的词。
•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词语言品位太低、太庸俗。 【评】词语言品位太低、太庸俗。 •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张先 天仙子》 词偶有佳句,不成气候, 【评】词偶有佳句,不成气候,算不得名 家。 • 那么,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呢? 那么,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呢? 他们的词不谐音律, 【评】他们的词不谐音律,严格讲属于 长短不一的诗。 长短不一的诗。
一方面,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开创了宋 诗的新局面,表现出宋诗的独特面貌,南宋陆游则 充分发扬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树起一面进步 文学的旗帜。另一方面,众多诗派的更替涌现,表 现出诗人们在艺术上的探索。但总的说来,宋诗以 意胜,重气骨,形成与唐诗(以情胜。重风韵。) 不同的特色。 三、散文承韩柳古文运动成果,经欧阳修推进而深 入生活各领域,形成平易畅达、从容婉转的新风格。 四、宋金时期在民间说唱歌舞表演艺术基础上产生 的戏曲,具有时代意义。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体裁多,作家多,流派多,艺 术上也取得很高成就:
一、词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多样, 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乃至风格特色均有突出 发展。慢曲的出现及柳永、姜夔的相继推进, 李清照《词论》问世,苏辛豪放词派的形成, 都是词史上的大事。此外,以李清照为代表的 婉约派,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格律派,也在词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诗歌创作呈现复杂的情形。
•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 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 不衰。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 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 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莫 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 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
• 北宋灭亡后,赵明诚被南宋王朝任命为 建康知府,李清照开始流亡江南。赵明 诚暴病而亡后,李清照先后逃往明州、 奉化、台州、温州、衢州、越州,直到 绍兴二年才回到临安定居,晚年生活孤 苦贫困。原有集,已佚,现存《漱玉 集》、《漱玉词》均为近人所辑。
“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的《词论》
• 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北宋词坛发表 了自己的见解,后人题为《李易安词论》,通 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词的 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是认为词“别是 一家”。 • 李清照对词的音律、情调和表现手法都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她对柳永、张先、晏、欧、苏、 黄、秦、贺等北宋几乎所有著名词人的词作都 进行了批评。
二、李清照的创作道路
• 李清照前期词: 李清照前期词: • 主要表现一个知识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 生活和情趣。如其《如梦令》、《怨王孙》 表现了词人的天真活泼,洋溢着青春活力, 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感情。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 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 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 提要》) •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 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 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 上书)
《一剪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这些大胆吐露内心深处隐秘感情 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 的热烈追求,这在客观上是对封建道德 观念的冲击,难怪有些封建文人惊呼 “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 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
• 第二,个性化的抒情手法。 • 李清照是一位抒情能手,其词不仅“善于 言情”,而且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 真切抒写她怡愉闺中或流落异域的思想情 感,极富个性化特征。她的词巧于构思, 尤其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片段入词,在具 体、细腻的叙写中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
• 她的词风前期侧重于清新婉丽,后期侧 重于悲凉哀婉,婉约是其词的主导风格, 但融入了各著名婉约派作家的特色。她 追求词的清婉典雅,反对浅俗尘下,但 并不刻意雕琢,能将精美雅致的画面和 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在一起,别具风味。
《如梦令》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武陵春》 武陵春》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名家评论
李清照的后期词 • 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 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如其 绍兴五年避乱金华时所作《武陵春》表 现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切怀念和世事变化 所带来的深悲巨痛,这里的“愁”已不 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 代内容。
《声声慢》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 •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 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 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 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 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 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 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 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
• 李清照的诗文亦颇有成就,如其《乌 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 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抒写了深沉 的亡国之痛,气象非凡。其散文《金石 录后序》更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 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 独之情充满其中。 •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 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 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 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 围, • “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 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一、李清照的生平
•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李清照在文学氛围极浓的家庭 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八岁时,李清 照与赵明诚结婚,生活和谐、美满。赵 明诚带李清照过了十年左右的隐居生活, 在淡泊生活中,二人集中整理金石碑帖。 后蔡京罢相,赵明诚又先后出守莱州、 淄州,李清照又过了五六年太守贵夫人 的生活。
• 李清照是一位“当行本色”的正宗婉约 派作家,王士禛推其为婉约派的最高代 表。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 无疑的。她是两宋词过渡时期承上启下 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 影响。
• 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 : 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如梦令》); •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李清照也写夫妇离别的闲愁,如其写闺 中独处寂寞的《念奴娇》,把一位独处 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 尽致。再如写离情的《一剪梅》,以一 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 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 再如其抒写离情的名作《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