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活动导学”专题研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引领,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与陈述

主题研讨活动纪要

一、活动概况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15日上午

活动地点:盐城市中兴实验学校阶梯教室

活动名称:“问题引领,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与陈述

主持人:钮大权

特约嘉宾:朱岳楹、陆道清、戚光霞、刘登峰

参与人员:全体教职工

活动议程:

1.特约嘉宾阐述自己的观点

2.参与人员提问互动

3.主持人总结

二、活动过程

开场白

钮大权(主持人):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问题引领,活动导学”的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预设问题的质量。用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问题引领,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与陈述十分重要。下面我们请特约嘉宾们陈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特约嘉宾陈述观点、参与人员提问互动。

朱岳楹(语文)发言: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老师:上午好!先谈一谈我对今天这个主题的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观点。

(一)怎样理解“问题引领,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主要是要教者转变课堂授课方式,让“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成

为学生学习的引领。教者通过预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学生则通

过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勇于解决

问题;教师点拨抓住关键问题,拓展生成问题。“发现问题——主动质疑——

共同探究——教师点拨”,让学生以问题作引领,在质疑中深入思考,在合作

中互相启发,在探究中发现创新。

“活动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仅重视

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完成作业的优与劣,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

体验,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活动导学”教

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

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

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二)小学语文“问题引领,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

“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三)“问题引领,活动导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坚持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具体就是做到:第一,课堂开始,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预习探究;第二,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进行合作探究;第三,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和思路。

第二,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开端,但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交流质疑,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引”。很显然,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所有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看书找到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的,而是通过探

究得到的。不通过探究,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不通过探究,就无法正确地把握知识;不通过探究,就不能自主地运用知识。

(四)“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

“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如果按模块划分,该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模块:

⑴预习思考,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思考题看书思考,尝试独自解决问题。时间不低于15分钟。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观察学生的预习状态,适时引导。

⑵师生联动,合作探究。这是自我探究后的探究,方法是教师通过提问或学生发问,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第一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仍然是“导”,要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一讲了之。

⑶引导总结,知识生成。此阶段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小结,但不是要教师给出结论性的语言,更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教师不痛不痒地进行知识罗列式的总结,而是要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⑷科学训练,巩固提高。此阶段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量,二是质。题不在多,而在于我们所训练的习题是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所讲的道理,在于是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技巧。

(五)“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操作技巧

1.“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设置:

第一,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

第二,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时间、地方、方式)

第三,问题应具有思考性(深度)、可探究性(适合学生和教材)。

2.“问题引领,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训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