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戏剧简介500字
![中国戏剧简介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30435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c.png)
中国戏剧简介500字
中国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戏剧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和民间艺术表演,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样化的剧种和表演形式。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京剧、昆曲、豫剧、评剧、黄梅戏、越剧等多种剧种。
其中,京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演员通过化妆、服饰、道具等手段来塑造角色形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京剧之外,其他的剧种也各具特色。
昆曲以唱腔婉转柔美、音乐悠扬动听而著称;豫剧以其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而广受欢迎;评剧则以其情感真挚、表演细腻而备受观众喜爱。
中国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中国,戏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中国戏剧的演出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戏剧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
现代戏剧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融合了西方戏剧的表现手法和理念,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艺术风格。
总之,中国戏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戏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剧种和表演形式、以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古典戏剧集
![中国古典戏剧集](https://img.taocdn.com/s3/m/61adef0176c66137ee061969.png)
1“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由王季思(1906—1996)在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与他领导的编辑团队在征求了各方学者意见后提出2元朝《窦娥冤》——关汉卿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
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
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
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
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
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
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
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
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汉宫秋》——马致远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
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宫秋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
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
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流传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明顾曲斋刻《元人杂剧选》本、《元曲选》甲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曲大观》本、《元曲四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
介绍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介绍中国四大古典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7506f87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9.png)
介绍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作者汤祖显。
它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社会“末世”思想、文化专制。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一、“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西厢记》(上)。
1、唐代元稹《会真记》(《莺莺传》)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的蓝本,《会真记》又起源于元稹与崔小迎的爱情故事。
沁园(东汉汉明帝刘庄为其五女刘致建造的园林,现在河南省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景区的东北角,原是沁水公主的烟粉作坊,前边有一片斑竹林,当地人叫做竹马林。
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29fa9b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f.png)
中国古代戏剧名篇古代戏剧经典中国古代戏剧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演绎与传承,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名篇既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部中国古代戏剧名篇。
一、《汉宫秋》《汉宫秋》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该剧以公元前9年的霸王别姬为背景,以汉宣帝与王莽之间的权力斗争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世态炎凉。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语言优美,被誉为元代傲世奇作。
二、《琵琶记》《琵琶记》是元代作家关汉卿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之一。
该剧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和权力斗争的纷争。
剧中的唐玄宗形象深入人心,琵琶精湛的表演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该剧以其优美的词曲、动人的故事、精良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长生殿》《长生殿》是明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该剧改编自元稹的《长恨歌》,是一部以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为背景的悲剧。
剧中展示了唐朝盛世的风貌,同时也揭示了王朝内外部的种种矛盾和纷争。
剧中情节曲折且富于戏剧性,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汉宫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对贾府内外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而脍炙人口。
五、《莲花争偈》《莲花争偈》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剧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一部传奇剧。
剧中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的苦涩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审视。
该剧的戏曲表演技巧独特,并以其主题深入人心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六、《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该剧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剧中以窦娥与张秀官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4283d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3.png)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戏曲是指具有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的剧种,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戏曲的演员通常扮演各种角色,通过唱腔、念白、表演和武打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著名的戏曲剧种有京剧、豫剧、越剧等。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北京,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京剧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华丽的服饰和严格的表演规范而闻名于世。
杂剧是古代的民间戏剧形式,它以其俏皮幽默的表演风格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杂剧通常通过小品、滑稽戏等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其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娱乐性。
杂剧最为著名的剧种是评剧,它起源于北方的民间演艺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表演形式。
评剧的表演形式注重唱腔和念白的技巧,剧情常以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为背景。
传统话剧是指以对话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古典戏剧,它起源于明代。
传统话剧的对白以文言文为主,辅以白话,讲究语言的表达和艺术的修辞。
传统话剧的故事情节常以历史事件和传说为蓝本,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精彩的对白使其深受观众喜爱。
著名的传统话剧作品有《国士无双斯佳丽》、《红楼梦演义》等。
传统舞蹈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古典戏剧,它结合了音乐、舞蹈、戏曲和传统文化的元素。
传统舞蹈剧的动作舞蹈优美而独特,讲究形体的协调和舞姿的表达。
著名的传统舞蹈剧作品有《白蛇传》、《牡丹亭》等。
中国古典戏剧在演出形式上非常注重舞台的布置和服饰的造型。
舞台常常采用传统的器物和布景,服饰则追求古朴和华丽的效果。
演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训练,具备了扎实的演技和专业的技能。
他们通过表演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并向观众传达思想和情感。
古典戏剧的音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唱腔和乐器演奏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中国古典戏剧深受观众喜爱,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戏剧,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的风俗和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古典戏剧在现代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承,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48e8c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d.png)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对联欣赏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欣赏: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元杂剧常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课文《窦娥冤》为元杂剧《窦娥冤》的节选,《闺塾》为明代戏曲《牡丹亭》的节选,《哀江南》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
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1.戏曲知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中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长》属元杂剧;《哀》属清传奇;《闺》为明代套曲。
⑴古代戏曲的三要素——曲词、说白、科介曲词和说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戏曲以曲词为主,另两项也有各自的特点与使命。
三者交相配合。
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所用术语为:唱——唱曲词;云——道白;科(介)——角色动作;上——出场;内——后台,等等。
⑵角色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
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等。
常见角色有:生——扮青壮男子;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卜儿——扮老年女人;旦——扮青年女子;正旦——扮女主角;净——扮花脸。
⑶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⑷元散曲与杂剧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配乐歌唱新诗体。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0209582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2.png)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高二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精讲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戏曲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一、文化常识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它的典型、最高成就。
明清传奇是在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继元代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它们的区别:〔1〕杂剧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传奇没有楔子.〔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传奇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
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
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
传奇的末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丰富,分工更细,形式更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
所居名玉茗堂。
故《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因《桃花扇》的成功,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戏曲戏剧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戏曲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3b969cf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47.png)
⾼中语⽂⽂化常识---戏曲戏剧⾏当中国戏曲⾏当:⽣、旦、净、丑(如果⼤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百度相关图⽚)1. ⽣⾏:⽣⾏,扮演男性⾓⾊的⼀种⾏当,其中包括⽼⽣、⼩⽣(⽂⼩⽣、武⼩⽣)⽼⽣:中⽼年⼈物,因戴胡须,⼜称须⽣⼩⽣:青年⼈物,不挂胡须,分⽂⼩⽣、武⼩⽣2. 旦⾏:扮演⼥性⾓⾊的⼀种⾏当。
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旦、彩旦等(⼥性特有的)正旦: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因常穿青素褶⼦,故⼜名青⾐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放荡的青年⼥性。
表演常带喜剧⾊彩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性,按扮演⼈物的⾝份和技术特点,⼜分⼑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旦:⽼年妇⼥彩旦:⼜叫“丑旦”、“丑婆⼦”,扮演滑稽或奸刁的⼥性⼈物。
表演富于喜剧、闹剧⾊彩,实属⼥丑,故常由丑⾏兼扮3. 净⾏:俗称花脸,⼜叫花⾯,⾯部化装⽤脸谱,⼀般都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4. 丑⾏:扮演喜剧⾓⾊,由于在⿐梁上抹⼀⼩块⽩粉,⼜叫⼩花脸、三花脸。
包括⽂丑、武丑武丑:扮演机警幽默、武艺⾼超的⼈物⽂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脚均由⽂丑扮演原五⾏:⽣、丑、净、旦、末。
后末⾏归于⽣⾏之内中国古典戏曲及名作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发展中先后出现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形式中国四⼤名曲:《西厢记》---王实甫、《牡丹亭》---汤显祖、《桃花扇》---孔尚任、《长⽣殿》---洪昇元曲四⼤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朴、《赵⽒孤⼉》---纪君祥中国古典⼗⼤悲剧:1. 《窦娥冤》---关汉卿(元)2. 《汉宫秋》---马致远(元)3. 《赵⽒孤⼉》---纪君祥(元)4. 《琵琶⾏》---⾼则诚(明)5. 《精忠旗》---冯梦龙(明)6. 《娇红记》---孟称舜(明)7. 《清忠谱》---李⽟(清)8. 《长⽣殿》---洪昇(清)9. 《桃花扇》---孔尚任(清)10. 《雷峰塔》---⽅成培(清)元曲元曲:1. 散曲:A. ⼩令:独⽴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
高中文学戏剧戏曲作品
![高中文学戏剧戏曲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f175f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d.png)
高中文学戏剧戏曲作品高中文学教育中,戏剧戏曲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学习戏剧戏曲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一、戏剧作品戏剧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又承载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高中文学教育中,通常会学习一些经典的戏剧作品,如《理发师陈阿财》、《雷雨》等。
这些戏剧作品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向学生展现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学生们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变迁。
二、戏曲作品戏曲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在高中文学教育中,学习戏曲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比如,学习京剧《白毛女》可以让学生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和农民阶级的斗争经历,学习昆曲《牡丹亭》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唐代的宫廷文化和爱情故事的变迁。
三、文学作品与戏剧戏曲戏剧戏曲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着紧密的联系,戏剧戏曲往往选择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故事或人物进行改编和再创作。
比如,京剧《红楼梦》和昆曲《琵琶记》都是通过对《红楼梦》和《琵琶记》这两部文学经典的改编,将其中的精华呈现给观众。
通过学习戏剧戏曲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将其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高中文学戏剧戏曲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戏剧戏曲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戏剧戏曲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戏剧戏曲作品的推广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戏剧的简短介绍
![中国戏剧的简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d6965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0.png)
中国戏剧的简短介绍
中国戏剧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和民间舞蹈,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戏曲,它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国戏曲有多个流派,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每种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特色和剧目题材。
京剧是最为著名的一种流派,它以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通过脸谱和动作来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
中国戏曲注重舞台表演,演员们需要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唱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戏曲的表演要求演员有高度的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除了戏曲,中国还有话剧和舞剧等现代戏剧形式。
话剧受西方戏剧的影响,注重对话和舞台剧情的展现。
舞剧则更加注重舞蹈和身体表达,通过舞蹈动作和编排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中国戏剧的剧目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各个领域。
经典剧目如《红楼梦》、《西游记》、《雷雨》等被广泛演出和传承。
中国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
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通过戏剧,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魅力。
总之,中国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题材。
它通过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情感。
中国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戏剧及代表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戏剧及代表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c81d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7.png)
中国古代戏剧及代表作品介绍中国古代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古代戏剧包括戏曲、杂剧和话剧等多种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戏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歌唱、舞蹈和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剧、豫剧和越剧。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白蛇传》和《长生殿》等。
这些作品通过精湛的表演和美丽的服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豫剧是中国北方的一种戏曲剧种,它以其豪放的唱腔和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而著称。
豫剧的代表作品有《刘海砍樵》、《白毛女》和《沙家浜》等。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深入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越剧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它以其婉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越剧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西施》和《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通过精心编排的舞台和服饰,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美丽和智慧。
除了戏曲,中国古代还有其他形式的戏剧,如杂剧和话剧。
杂剧是一种以歌舞、杂技和表演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形式,它通常以喜剧为主题,通过夸张的表演和滑稽的情节来取悦观众。
代表作品有《白蛇传》、《牡丹亭》和《西华山》等。
话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一种现代形式,它以对话为主要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话剧的代表作品有《茶馆》、《雷雨》和《白毛女》等。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对话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中国古代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通过戏剧,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其中的美妙和魅力。
总之,中国古代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通过唱腔、舞蹈和表演等多种手段,展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下)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下)](https://img.taocdn.com/s3/m/5f287a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4.png)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下)元代篇一、戏曲(一)戏曲简介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但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1)杂剧: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
体制: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
音乐: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
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
(2)南戏:宋元时代流行在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
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
(二)作家及作品(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说)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又一说)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杂剧的奠基人。
曾自称自己“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以《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
白朴:字仁甫,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
代表作《汉宫秋》。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王实甫:名德兴,大都(北京)人,代表作《西厢记》脱胎于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
(2)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剧情: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为女儿申冤。
纪君祥《赵氏孤儿》剧情:大将军屠岸贾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将其满门抄斩。
赵盾的儿子赵朔,妻子是庄姬公主,幸免于难,她已怀有身孕。
后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
庄姬公主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
高中语文必修上戏剧单元知识,看这篇文章就足够了!
![高中语文必修上戏剧单元知识,看这篇文章就足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7faf71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b.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戏剧单元知识,看这篇文章就足够了!1.什么是戏剧?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2.戏剧的起源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有多种假说。
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
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3.戏剧的三要素戏剧的三要素:戏剧的三要素主要为:语言、人物、戏剧冲突。
4.戏剧的分类按剧情繁简和结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雷雨》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按题材/矛盾冲突的性质悲剧《屈原》、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白毛女》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年代现代剧《雷雨》、历史剧《屈原》、童话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5.什么是悲剧、喜剧、正剧?1.)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戏剧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戏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6bda8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2.png)
中国传统文化戏剧介绍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戏剧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表演艺术技巧。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吸引了数代观众。
中国传统文化戏剧是一面璀璨的艺术之镜,既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二、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戏剧的代表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中国戏曲主要分为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独特的音乐、舞蹈、表演风格和剧目。
其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之王”。
京剧以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精致繁复的化妆和华丽的戏服而闻名。
它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多个民族的特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京剧的演员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掌握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
京剧剧目包括历史剧、宫廷剧、现代剧等,常常以表现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题。
三、舞剧舞剧是中国传统文化戏剧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法,融合了音乐、服装、布景等元素。
中国舞剧以动人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独具匠心的编排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中国舞剧有《红色娘子军》、《梅花》、《白毛女》等。
其中,《红色娘子军》以红色经典为素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人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
《梅花》则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梅花的崇拜与赞美。
这些舞剧通过精彩的舞蹈动作和饱含情感的表演向观众传达了深沉的思想和情感。
四、杂技杂技是中国传统文化戏剧中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以其卓越的技巧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而闻名。
杂技表演常常包括平衡、飞檐走壁、走钢丝、倒立等各种难度极高的动作。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杂技表演既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又需要艺术的表现力和灵活性。
杂技演员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反复琢磨,达到了出类拔萃的艺术水平。
中国的杂技表演常常在国内外演出时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五、音乐剧音乐剧是中国传统文化戏剧与西方音乐剧的交融产物,是具有现代流行音乐和剧场表演元素的舞台艺术形式。
介绍戏剧的作文800字
![介绍戏剧的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7a1ac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4.png)
介绍戏剧的作文800字介绍戏剧的作文800字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介绍戏剧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介绍戏剧的作文篇【一】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
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ppt课件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f936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5.png)
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
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揭露
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伸张正义,表达劳动人
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最突出
的内容。其次,歌颂青年男女之间自由幸福的爱情、提
倡婚姻自主,这也是宋元最新南版整戏理pp的t 一个重要内容。
杂剧的脚色大致可以分为最末新版、整理旦ppt 、净、丑四类。
4
3、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北曲杂剧衰落的时期,南
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
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
段。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
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其主要
特点有:剧本分出并加出目;南北曲合套的
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 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用 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相当现代剧的序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
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
或“旦本”。
最新版整理ppt
7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 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
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
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
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3
2、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
我国八大剧种概述ppt课件
![我国八大剧种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5d932777232f60ddcca1af.png)
29
30
1.河北梆子是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 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大约形成于嘉庆、道 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 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 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 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 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 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 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27
28
原名“黄梅调”。原是湖北黄梅县一带的 采茶歌,结合当地的花灯、高跷形成以唱 “二小戏、三小戏 ”为主的民间小戏,流 传在鄂、皖、赣三省地区。
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 的梵剧 和中国的戏曲,并称为“世界 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的戏曲现 种有三百多种。京剧乃是其中的佼佼 者!
2
京剧中的“四大”
• 四大徽班 :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
四大名旦简介
6
常香玉
--中国·传统文化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 “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 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 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 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 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 全国300
传统戏剧介绍
![传统戏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e7b96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d.png)
传统戏剧介绍哎,说起传统戏剧,那可真是个热闹非凡、色彩斑斓的大舞台啊!咱们得聊聊那些唱念做打、生旦净末丑的精彩,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老相册,每翻一页都能听见历史的回声,看见那些活灵活现的角色在眼前蹦跶。
传统戏剧,它不单单是演戏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咱们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你想象一下,夕阳西下,村头的老槐树下,锣鼓家伙一响,那就是信号,大伙儿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围成一个圈,眼巴巴地等着好戏开场。
这戏一开场啊,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台上的人,一个个穿着花花绿绿的戏服,脸上涂着五颜六色的油彩,一亮相,那气势,嘿,真叫一个“气场全开”!老生那沉稳的唱腔,一板一眼,就像是山里的老松树,根深叶茂,稳稳当当;旦角呢,轻盈曼妙,一颦一笑,都透着股子说不出的韵味,就像是春天里的桃花,娇艳欲滴,让人看了心痒痒的。
还有那净角,一个个脸谱画得跟活见鬼似的,红脸关公、黑脸包公,往那儿一站,不用开口,那股子正气凛然、铁面无私的劲儿就扑面而来。
至于丑角,那可就是台上的活宝了,插科打诨,逗得观众前仰后合,连平时板着脸的大爷大妈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传统戏剧里的故事,那也是五花八门,啥都有。
有忠臣义士保家卫国的英勇,有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还有妖魔鬼怪、神仙佛祖的奇幻传说。
这些故事啊,就像是咱们老百姓生活的缩影,有苦有甜,有笑有泪,让人看了感慨万千。
而且啊,这传统戏剧还特别讲究个“唱念做打”。
唱,那是要字正腔圆,情感饱满;念,则是要口齿清晰,抑扬顿挫;做,就是身段表情,得跟剧情紧密结合,让人一看就懂;打,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真功夫,翻跟头、耍刀枪,看得人眼花缭乱,直呼过瘾。
最让人佩服的是那些演员们,他们可是下了苦功夫的。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基本功。
就为了台上那几分钟的精彩,他们得付出多少汗水和泪水啊!所以说啊,咱们看传统戏剧的时候,可得好好珍惜,多给点儿掌声和喝彩声,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元代的戏剧叫元杂剧。
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
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北方。
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元代的剧坛,群星璀灿、名作如云。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
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
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
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
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
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
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
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
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
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
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
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传合一样。
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
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
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
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
这种“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
念白部分受参军戏传统的影响,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
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来,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这表明元杂剧的艺术成熟和完善。
梨园领袖关汉卿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
在戏剧天地纵横驰骋,发挥着自己的心智和才能。
他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形容自己是有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
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
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
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
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
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
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
当窦娥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
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种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
但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辨驳的深刻性。
《西厢记》实现有情人的爱之梦王实甫的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
但他为我们留下一部不朽的杰作《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出自唐代元稹(779-831)的小说《莺莺传》。
小说叙述书生张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后入京赴试,将她遗弃。
王实甫改写了这个始乱终弃的悲剧,让张生与莺莺相互爱慕,为争取爱情自由,在婢女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共同向崔老夫人进行斗争,最后相偕出走。
剧中对青年男女幽会、私奔行为的大胆描绘,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祝福,都明确宣告了自主婚姻的合法性,尽管它仍属于才子佳人式的一见钟情。
在封建正统观念看来,一见钟情的本身,也是十足的叛逆。
颇具说服力的团圆结局,成为中国戏曲的常用模式。
它体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精神气质,对民族的文化心理构成,有着重要意义。
戏剧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厢记》成为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被视是古代剧诗的一个范本。
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矛盾起伏跌宕。
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含蓄蕴藉,红娘的锋利俏皮,都写得活灵活现。
尤其是作者怀着民主思想刻划的红娘,以自已的聪明机智、泼辣爽朗,不但为莺莺张生穿针引线,传书递简,而且在私情败露的紧要关头,不畏家法挺身而出,维护着他们的爱情。
所以红娘这个晶莹亮丽的形象,在后世成了热心撮合男女恋爱婚姻者的共名。
它们在刻写亡国之痛白朴(1226──1306以后)《梧桐雨》和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汉宫秋》是两部著名的悲剧。
它们分别以唐代安史之乱、汉代与匈奴的民族矛盾为背景,描写了唐明皇、杨贵妃和汉元帝、王昭君不幸的爱情故事。
作品用凄婉的绝唱烘托了在民族纷争中的社会景象。
即使帝妃之情,也无不灌注着沉痛的政治感受和浓郁的故宫禾黍之悲。
无论是作家,还是观众,从不把它们当作严格的史剧看待,因为它们是借助历史故事的铺陈,刻写自己的亡国之痛。
以深沉的目光和怅然的心情回顾前朝,曲折地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是元代作家为中国史剧创作定下的基本格调。
纪群祥(生卒年不详)因一部《赵氏孤儿》而传名古今中外。
此剧取材于历史记载并加以虚构发展而成。
春秋时期晋国奸臣屠岸贾诬陷赵盾,致使赵家300余口被诛杀。
为保护赵氏根苗和晋国同龄的幼婴,草医程婴献出了亲生骨肉,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抛却身家性命,守门将军拔剑自刎……他们心存正义向死亡挺进,换得出赵氏孤儿的安全。
20年后,程婴把事情真相告诉了赵氏孤儿,孤儿把复仇的利剑刺向了血债累累的屠岸贾。
纪君祥描绘的一幅幅令人怵目惊心的场景,张扬着民族的百死不辞的复仇精神。
剧中提出的“存赵孤”的口号,隐含着怀恋亡灭的前朝(赵宋)、不满元蒙统治的民族意识。
此剧早已流行海外,法国作家伏尔泰受它的启发而写了《中国孤儿》;德国诗人歌德也写过模拟其后半部情节的剧本《埃耳泊诺》。
四大传奇南戏在元朝继续着经的发展和流行。
它自觉不自觉地吸纳了杂剧的优长,对自身作出新的规范与提高。
于是,这时的南戏出现了由粗变精的飞跃。
其代表作就是元末盛行的“荆、刘、拜、杀”四大传奇。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与历史人物王十朋生平不符。
一说钱玉莲原是妓女,因遭他的遗弃而投江自尽。
但舞台上的《荆钗记》,是一个写尽夫妻之间忠贞的爱情故事。
王十朋是一位受到称许的人物。
这个故事的曲折发展,肯定了一种不随升沉荣辱而转移的婚姻观念;同时,又是对上层社会流行的“富易交、贵易妻”的批判。
戏剧以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富贵权位的傲视,赢得了平民观众的喜爱。
历史人物刘知远以破落户起家,从军卒升为将帅,最后当上皇帝。
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平事迹,自是民间文艺创作撷取的绝好题材。
《白兔记》以刘知远鱼龙变化的故事作为全剧骨架,流露出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
他们渴望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又苦于上天无路,不免艳慕或幻想能通过某种机遇而出人头地。
剧中赞扬李三娘不以贫贱论人,识刘知远于草莽之中,也是从这点出发。
但是《白兔记》所产生强烈审美效果的,不是这些思想,而是李三娘所受的非人苦难,“日间挑水三千担,夜间推磨到天明”,几近家奴。
这种苦难,控诉了那个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几人升迁,万众受虐的年月。
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却浓重地传递出由动乱酿成灾难的氛围。
《拜月亭记》是在一幅兵荒马乱的画面里,讲述一个颠沛流离的故事。
男女主人公踏上逃避战火的风雨旅途,在患难相扶之中,他们萌发了爱情。
离乱中的结合,既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不门当户对,自然有悖于封建伦理,但作品肯定了它。
充满干戈的人生遭际,是极其痛苦的,舞台上着意渲染的是关切他人的美好情操。
温和的关系与严峻背景的对比,人物亮丽的情感色彩和非常巧合的情节的融合,是它的重要艺术特点。
《杀狗记》写富家子弟孙华结交市井无赖,反视胞弟为仇敌,使之沦为乞丐。
孙妻屡劝不听,便杀狗伪装成死尸放在家门口。
孙华见后十分惊惧,找酒肉朋友帮忙,均被托辞拒绝。
只有弟弟不记前恨,将“尸首”背到城外掩埋,并向官府自首,说人是自己杀的,与兄弟无关。
孙华顿然悔悟,兄弟和好,共受官府旌表。
这是一出劝诫剧,通过一个生硬设计的事件,让那些违背封建行为规范的人改邪归正。
观众能接受《杀狗记》并非由于这个主旨,而是在表现孙华的遭遇时,展示了市井无赖的无信、无聊、无行,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可憎的世态图画。
南戏绝唱《琵琶记》在南宋民间文艺和早期南戏中,蔡伯喈是个“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坏人。
高明改写了他,不再是个负心男子。
他本无心功名,因严父催逼,才不得已进京赴考;高中以后,屈于皇帝和牛丞相的炎威,被迫入赘相府,不能归家。
只因他辞试、辞婚、辞官的请求都被拒绝,终于酿成了父母饥饿而死,妻子赵五娘卖发葬公婆,沿途弹唱行乞,千里寻夫的悲剧。
作品的最后,以一夫二妇守孝三年一门旌表作结。
剧作家把功名利禄与家庭幸福对立起来,表明对皇帝的效忠义务原来是以剥夺人的赡养权利为前提的。
戏剧的结构极富特色,依据男女主人公的两地处境,分成两条线索交错递进。
一面是蔡伯喈一步步陷入功名富贵的罗网;一面是赵五娘独自支撑门户,苦苦挣扎。
将统治者的飞扬跋扈、安富尊荣和农村灾年一派残破的生活情景同时写入戏中。
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社会的深刻矛盾。
尤其是赵五娘这个人间苦难负荷者的形象,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
它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传奇—明代戏剧主潮由于传奇这种戏剧样式一直延续至清代,故又被人习惯地称作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且更加完备。
一个剧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
传奇的音乐也是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但比南戏有所发展,一折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传奇包括众多的地方声腔。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昆山腔和弋阳腔。
昆山腔经过嘉靖时期的魏良辅(生卒年不详)的改革,创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水磨调”,讲究宇清、板正、腔纯。
将弦索、萧管、鼓板三类乐器合在一起,建立了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
而一出《浣纱记》的演出,使昆山腔通过舞台的光大流布,成为全国性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