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辅导第七章(详细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793《学习心理与辅导》复习提纲

第七章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与类型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1.学习障碍的界定:学习障碍是指这样一个异质群体,这些人在获取和利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困难,这些异常起因于个人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学业不良的界定:指学习成绩低下。学业不良的确定与评价的参照系有关,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业不良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三种类型。

相对学业不良:以一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成绩称作相对学业

绝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绝对学业不良

成绩不足: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如果学生实际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其能力应达到的水准,称作成绩不足。例如:某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该年龄段中属较高水平,而实际学习成绩呈中下水平,可认为是成绩不足。这种界定着眼于每个儿童固有的潜在能力,从每个儿童个人自身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比较符合尊重儿童个性的教育精神。

差生的界定: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差,成绩品行双差。

2、领会:相对学业不良与绝对学业不良的意义

相对学业不良:以一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为相对学业不良。这种界定的缺陷在于学业不良的划分,随着班级情境变化而变化,一个学生在重点中学是“学业不良”。这种人为划分很不合理,总要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绝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绝对学业不良。这里的目标,是指各年级、各门学科领域可以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这种界定虽比相对学业不良合理些,但也不是没有问题。

绝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划分与确定的目标本身是否妥当有关。换言之,若目标定得过高,将会出现许多学业不良儿童,若目标定得过低,则又会减少许多“学

业不良”儿童,因此,目标水准的确定,成了左右“学业不良”儿童发生率的唯一因素。另外,立足于绝对学业不良观,并没有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条件作充分的考虑。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

1、智能发展特点:

①高级认知能力不足:学习困难学生在言语、数理、思维、记忆、观察、空间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均与学习优、中等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其中在高层认知能力(言语、数理、思维能力)方面差异最大。而低层次认知能力(观察与操作能力)方面差异较小。一般来说,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对相应的认知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如要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就需要较多的言语、数理、思维能力;而记忆一组英语单词,只需要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即可,学习困难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的不足,是导致他们学习困难重要的内部因素。

②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都是一样尚未成熟有待发展的人。“未成熟”本身意味着他们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学习困难学生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他们中间能力水平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2、认知加工特点

①注意: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注意缺陷,学习困难学生认识特点不能很好地协调注意的保持集中选择与分散。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加工的缺陷,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在对新知识加工的前期就产生了障碍,又由于在认知加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需要注意的参与,所以注意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他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效果与质量。

②记忆:记忆缺陷,学习困难学生在感觉记忆、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等系统存在不少障碍。

包括:感觉记忆中信息编码、提取的速度慢;

短时记忆中复述频率与复述策略水平低;

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编码困难,学习困难学生记忆的缺陷影响他们有序地组织知识、保持知识、提取知识。也影响他们理解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③问题解决: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

地计划、监控解决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④知识背景:学习困难学生信息加工能力与他们的知识背景有密切关系。他们知识贫乏、知识结构紊乱。知识背景缺乏使他们对外来信息加工,分类显的困难,也不利于他们在回忆时激活长时记忆的概念图式。

⑤元认知:元认知能力差,亦称反省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监控。元认知对整个加工过程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是影响个体能否有效地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习困难学生在对自己学习过程中问题与错误的监控,以及对自己学习结果的评估等四个项目上,同学习优、中等生存在明显差异。

3、情意障碍和动机特点:

⑴一般情意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在抱负、求知欲、好胜心、坚持性等情意因素上与学习优、中等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学习困难学生的动力障碍的确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

①抱负与志向:既是学生学习的远期目标,也是具体的生活目标。这种目标代表着个人的成就期望,能对个体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它可以产生积极的导向,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导向,这要视具体条件而定。学习困难学生抱负、志向水平低,这无疑会影响他们学习和积极性和自信心。

②求知欲:一般地说每个学生都会有求知欲,这是因为好奇是求知欲的先导,而好奇是人的天性。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学习学习优、中等生。

③好胜心: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胜心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学习优、中等生。但在学业性与非学业性活动中的好胜心差异是不同的。在学习上的竞争,学习困难学生远远低于学习优等生。而在非学业性的活动中的竞争性,学习困难学生与学习优、中等生无显著差异。

④焦虑: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上对压力的体验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状态,包括学习焦虑和测验焦虑两方面。学习困难的学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习优、中等生,其中测验焦虑水平比学习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

⑵学习动机特点:

①期望:多数习得性无能学生是操作目标取向,他们相信成功或失败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依据。由于困难的任务常常会显示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他们极力回避给自己带来否定评价的任务。而多数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目标取向。他们更加关心自身能力的发展,相信挑战性任务可以使自己获得新的学习技能。

②信念:多数习得性无能学生持有“实体理论”的概念,他们认为智能是固定不变、不可控制的,一个人能力低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多数自主性学生持有“增长理论”的观念,认为智能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能力可以在恶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③情绪:习得性无能学生从失败经历中得到的是低能力的评价。这种否定评价会对自尊产生威威胁,由此引起焦虑、羞愧或其他消极情感。同时个人可以产生贬低、厌烦、轻视学习任务的倾向。自主性学生的失败会使自己更加努力,经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能达到自我激励,产生愉快和自豪感

④归因: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或策略不对。两类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有关。

这要如期望值很低、消极情绪、缺乏学习动力、错误归因。求知欲低、好胜心低、焦虑水平高,普遍存在动机障碍,缺乏自信、习得性无能,不良的学习行为。

4、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特点:

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障碍,情意障碍是与其行为障碍密切联系的。因为学生的心理活动最终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这里讲的行为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社会性行为。

⑴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困难学生比较突出的学习行为问题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堂违纪行为)和注意力失调等问题。

①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积行成性,积习成性。它既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也反映了对学习毫无责任心和怠惰,懒散的生活作风。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缺陷,任其发展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增长和积极动机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