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刀的秘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武士刀的秘密
(金属冶炼及其热加工)
2014-6-29
刃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说文》。张舜徽注:“ 许云象形,而实指事。 今俗称刀口。” 锻乃戈矛,砺乃锋刃。——《书· 费誓》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荀子· 议兵》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 养生主》
柄
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梅林曾问亚瑟王,“剑身和剑鞘你更喜 欢哪一件?” 亚瑟王答道:“剑身,因为它无比锋 利。” 梅林说:“你要知道,剑鞘的价值是剑 身的十倍。配戴王者之剑的剑鞘者将永 不流血,因此要保护好剑鞘,随身携 带。”
柄
+
刃
=
刀
日本刀的各种分类
横刀
上古刀
太刀
昭和刀
小乌丸形太刀
忍者刀
制作过程
一、炼钢 —たたら 丸锻 —百炼成钢 二、造込 —つくりこみ 素延 —すのべ 烧刃(土)—やきばつち 三、收尾—抛光
2014-6-29
江户时代(17世 纪) 高殿たたら 此时代的“た たら”放置在 当时极其巨大 (15~18米见 方)的单间建 筑物“高殿” 内。 为了制铁炉的 干燥和保温, 这种制铁设施 有着大规模的 地下构造。
2014-6-29
第五步. 「积沸」 (Tsumiwakashi)——将「积重」工序 办好的物料放回炉火,以确保钢料能够完全焊合。为确 保钢料与空气完全隔绝(以免炉火消耗钢材中的含碳量) 和容许细慢而均匀的热力处理,置入炉火前刀匠会将钢 料用沾满泥汁和稻草灰的和纸将钢料紧紧包好。刀匠必 需小心掌握炉火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
2014-6-29
第一步.:「水挫」 (Mizuheshi)——又称为「水 减」。即是将「玉钢」加热并锤打成厚度为约5mm 的 薄片。听起来像是很简单的工序,其实不然... 为了 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含碳量的保留/ 流失),加热的次 数有严格限制;而且「玉钢」的硬度在其续渐冷却时 会有所改变。只有经验老到的刀匠才能准确把握施锤 力度的变化,在限定的加热次数下将「玉钢」打链成 厚薄均一的薄片。钢片成形后,刀匠会用水将其急速 冷却。含碳量足够的部份会自然碎落,作为制刀的材 料。刀匠要对钢片的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 握,才能够收集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余下的部份, 刀匠会留待将来再用。
2014-6-29
第六步. 折返锻炼 将「积沸」工序办好的钢料捶打至扁 平,再折叠重回焊接,如此反复。若重复10 次,可以 造出有1024 层的钢材(2的10次方)
2014-6-29
第七步. 「造边」——依照刀身不同部位的力学性质需 要搭配钢材。 典型的“皮铁包芯铁”法是将一层刚硬的「皮铁」 (Kawatetsu) 包裹着另一柔韧的「芯铁」(Shintetsu),焊 合。「皮铁」由含碳量较高的「玉钢」经10 到15 次的 「折返锻炼」制成,而「芯铁」则以由含碳量较低的 「庖丁铁」或用含碳量低的「玉钢」)经5 到6 次的「折 返锻炼」制成。
2014-6-29
ありがとう(谢谢!)
2014-6-29
2014-6-29
2014-6-29
第九步:打造「切先」:为确保「切先」与刀身有同样的 混合钢材分布,也为了得到通顺的表面纹理,刀匠会将 刀尖斜斜切去一段(尖角在边锋的位置),再以小锤将尖 角打造成向后的弯弧,成为「切先」。制作「切先」是 最考究手工的步骡,所以由制成品的「切先」可以看出 刀匠本身的功力。
2014-6-29
踏鞴炉
产生玉钢 和钢
2014-6-29
玉钢(たまはが ね) 和钢(わこう)
玉钢成分表(二战时期) 铁98.12% - 95.22% 碳3.00% - 0.10% 铜1.54% 锰0.11% 钨0.05% 钼0.04% 钛0.02% 硅不定
2014-6-29
“丸锻”是日本刀锻造过程中的 重要工序,即制刀的第一步。即 是指刀工将钢料加热至赤红而进 行捶打锻造,钢块捶打开后再折 叠起来捶打,如此反复,使钢料 得以延展。通过这一步骤,可将 钢中硫等杂质和多余的碳素等清 除,以增钢材弹性与韧性,钢材 中的碳和各种成份就会更加均一 , 铁晶体也会更细致,最终锻造出 来的钢材品质均一、达数千层, 十分强韧,最终成为质地均匀的 钢料。
第十步:「火造」以小锤将刀身各部份打造成形和修正。
2014-6-29
第十一步.:「烧入」最后的火锻工序:刀匠用粘土、木 炭 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调制「烧刃土」(Yakibatsuchi) (不 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成份和调制法),再将成形的刀身用 「烧刃土」包封。 「刃」的范围用土较薄,「镐地」 和「栋」的范围用土较厚。基本上,「烧刃土」的分布 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点。泥封好的刀身会被 放到摄氏750 至760 度的炉火之中。经过特定的加热时 间,刀匠就会将刀身移离炉火,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却, 即是"淬火"。急速淬火,会产生高硬度的麻田散铁(亦 即是马氏体martensite)
2014-6-29
第二步:「小割」 (Kowari)——将钢料打碎成2到3 cm长 短的细块。不碎的部份就是含碳量过低,有些刀匠会用 这个来制作刀剑的「芯铁」。 第三步:制作烧台——烧台将会成为刀身的一部份,所 以必需以优质的「玉钢」制造。 (烧棒不是刀身部份, 可以用任何钢料制作。)
2014-6-29
2014-6-29
打磨过程
• 第一阶段 下地研
2014-6-29
• 第二阶段 仕上研
2014-6-29
切先研磨
1、横手
横手的位置一定要找准确,如稍有不慎就要退回到下地研 的最后一道工序,重新来过。
2014-6-29
2、切先
2014-6-29
锻冶押-刀体形状等进入最终调整阶段。 茎-刀柄位置的削制、调整 铭切-在茎上刻上名字、制作年月
2014-6-29
淬火:将红热的刀身猛地浸入淬火液中(各个流派有自己 的配方),刀身急速降温。其中,刀身下水淬火时刀口未包泥 土处 ( 刀刃波浪纹部分 ) 直接与水接触,包覆泥土部分其覆 土厚度越高,降温速度越低。 在刀的急速降温中,刀刃部大量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而由于“烧刃土”的厚度渐变,自刀刃到刀背,降温速度亦渐 缓,因而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数目亦渐少。同时,因为马氏 体的密度低于奥氏体,所以转变后体积会膨胀。因此,转变马 氏体多的刀刃部分,体积增大得多。最终导致武士刀形成一个 较大的弯度。 回火:将烧刃过后的刀重新置回火床上,经过一短暂的特 定时间和温度,立即取出刀体,即为回火。一般而言,淬火后 获得的马氏体会过量,刀匠根据经验,判断刀所需要的回火时 间和温度。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步. 「积重」 (Tsumikasane)——将「小割」工序所 得的碎钢块一层一层的焊接在烧台之上,如此热力就可 以均匀传递。钢块的热黏性对焊接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 响,而热黏性则取决于钢材的纯度和含碳量,所以选用 「玉钢」和进行第一步的「水挫」工序是必要的。不同 的刀工流派有不同的焊接方式... 平行排列的焊接称为 「短册锻」,交差排列的称为「拍木锻」,十字形排列 的称为「木叶锻」或「十文字锻」。以锻造一支「刀」 (「打刀」) 为例,就需要积聚约2 到3 kg 的钢材。
2014-6-29
刀匠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 刃金(はがね)、皮鉄 (かわがね),将碳素含 量少而质软的心鉄(しん がね)包裹起来,日语称 做造込(つくりこみ), 这样的双重构造是日本刀 的一大特点。外侧的刃金 和皮鉄使得刀锋利而且有 适当的硬度不至于弯折。
2014-6-29
第八步:「素廷」 将「造边」工序准备好的混合钢材打造 成长条形,成为刀身的基本形状。
2014-6-29
打磨
刀剑研磨可分为“下地研”和“仕上研”。“下地研”既是 用砥石对刀剑的基础整形研磨;“仕上研”既是对刀剑的精 细研磨,从而进一步美化刀身的工序。
砥石的种类 • (1)下地砥——基础研磨用磨石,主要有七种。 1.金刚砥: 人造砥石,颗粒粗糙,用于大面积锈蚀的刀剑。 2.備水砥:熊本县天草地方出产,色黄白,细度大概在400左右,石质中硬,切削能 力中等。 3.改正砥:山形县出产,茶色,细度大概在6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等。 4.中名倉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黄白搀杂,细度800—1200,石质硬,切削能 力中等。 5.细名倉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乳白,细度15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 等。 6.内曇刃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3000—4000,石质软,切削能力中等。 7.内曇地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5000以上,石质硬,切削能力差。 • (2)仕上砥——完成阶段用磨石。 1.刃艶:优质“内曇砥”切割成的小片。 2.地艶砥:京都地方出产的“鳴滝砥”切割而成,黄色与灰绿色,质地硬。
2014-6-29
2014-6-29
混合黏土、木炭粉涂在刀面上
2014-6-29
形成刃纹
第十二步. 「合取」将烧刃过后的刀重新置回火床上, 经过一短暂的特定时间和温度,立即取出刀体,完成回 火之动作,即为回火。 第十三步. 锻冶押、刀身雕刻、铭入再经过初步的打磨、 开「目钉穴」、锉「鑢目」、「铭」等工序后,刀匠的 责任可以说是到此为止了。
2014-6-29
锻造过程的热处理工序
在武士刀锻造过程中,尤其是 “烧入”工序中,泥封、 加热、淬火;及“合取”工序中的回火过程是也金属热处理。 其对刀的微观结构改变影响着刀的力学性质。而此过程,体现 出刀匠对奥氏体,马氏体两种结构在刀身合理分布的控制。 泥封:刀匠以特制「烧刃土」封刀身。自刀背到刀刃,依 次渐薄而下,刃口处最薄(部分流派则不包泥土)不同的流派 烧刃土的成份和调制方法亦有不同。泥封首先是为了淬火过程 中,控制刀的自刀背到刀刃的降温速度依次递增。 加热:刀匠对泥封好的刀身加热,此过程在在暗室中进行 以便由炉火的颜色以确认温度在摄氏750 至760 度之间。若温 度高于摄氏800 度以上,刀身就会出现奥氏体粗大的现象,影 响强度。
2014-6-29
天然砥石和人造砥石的优缺点
1、天然砥石: • 优点——研磨出的痕迹细腻,容易进入下一道砥石的研 磨;研磨过程中刀身不易生锈;软硬细度各异可挑选。 • 缺点——切削能力较差,费时费力;从石头中崩出的杂 质容易伤刀。 2、人造砥石: • 优点——切削能力较高;无杂质;细度均匀。 • 缺点——研磨过程中极易生锈;因切削能力强,使用不 得当容易造成研磨过度。
(金属冶炼及其热加工)
2014-6-29
刃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说文》。张舜徽注:“ 许云象形,而实指事。 今俗称刀口。” 锻乃戈矛,砺乃锋刃。——《书· 费誓》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荀子· 议兵》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 养生主》
柄
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梅林曾问亚瑟王,“剑身和剑鞘你更喜 欢哪一件?” 亚瑟王答道:“剑身,因为它无比锋 利。” 梅林说:“你要知道,剑鞘的价值是剑 身的十倍。配戴王者之剑的剑鞘者将永 不流血,因此要保护好剑鞘,随身携 带。”
柄
+
刃
=
刀
日本刀的各种分类
横刀
上古刀
太刀
昭和刀
小乌丸形太刀
忍者刀
制作过程
一、炼钢 —たたら 丸锻 —百炼成钢 二、造込 —つくりこみ 素延 —すのべ 烧刃(土)—やきばつち 三、收尾—抛光
2014-6-29
江户时代(17世 纪) 高殿たたら 此时代的“た たら”放置在 当时极其巨大 (15~18米见 方)的单间建 筑物“高殿” 内。 为了制铁炉的 干燥和保温, 这种制铁设施 有着大规模的 地下构造。
2014-6-29
第五步. 「积沸」 (Tsumiwakashi)——将「积重」工序 办好的物料放回炉火,以确保钢料能够完全焊合。为确 保钢料与空气完全隔绝(以免炉火消耗钢材中的含碳量) 和容许细慢而均匀的热力处理,置入炉火前刀匠会将钢 料用沾满泥汁和稻草灰的和纸将钢料紧紧包好。刀匠必 需小心掌握炉火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
2014-6-29
第一步.:「水挫」 (Mizuheshi)——又称为「水 减」。即是将「玉钢」加热并锤打成厚度为约5mm 的 薄片。听起来像是很简单的工序,其实不然... 为了 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含碳量的保留/ 流失),加热的次 数有严格限制;而且「玉钢」的硬度在其续渐冷却时 会有所改变。只有经验老到的刀匠才能准确把握施锤 力度的变化,在限定的加热次数下将「玉钢」打链成 厚薄均一的薄片。钢片成形后,刀匠会用水将其急速 冷却。含碳量足够的部份会自然碎落,作为制刀的材 料。刀匠要对钢片的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 握,才能够收集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余下的部份, 刀匠会留待将来再用。
2014-6-29
第六步. 折返锻炼 将「积沸」工序办好的钢料捶打至扁 平,再折叠重回焊接,如此反复。若重复10 次,可以 造出有1024 层的钢材(2的10次方)
2014-6-29
第七步. 「造边」——依照刀身不同部位的力学性质需 要搭配钢材。 典型的“皮铁包芯铁”法是将一层刚硬的「皮铁」 (Kawatetsu) 包裹着另一柔韧的「芯铁」(Shintetsu),焊 合。「皮铁」由含碳量较高的「玉钢」经10 到15 次的 「折返锻炼」制成,而「芯铁」则以由含碳量较低的 「庖丁铁」或用含碳量低的「玉钢」)经5 到6 次的「折 返锻炼」制成。
2014-6-29
ありがとう(谢谢!)
2014-6-29
2014-6-29
2014-6-29
第九步:打造「切先」:为确保「切先」与刀身有同样的 混合钢材分布,也为了得到通顺的表面纹理,刀匠会将 刀尖斜斜切去一段(尖角在边锋的位置),再以小锤将尖 角打造成向后的弯弧,成为「切先」。制作「切先」是 最考究手工的步骡,所以由制成品的「切先」可以看出 刀匠本身的功力。
2014-6-29
踏鞴炉
产生玉钢 和钢
2014-6-29
玉钢(たまはが ね) 和钢(わこう)
玉钢成分表(二战时期) 铁98.12% - 95.22% 碳3.00% - 0.10% 铜1.54% 锰0.11% 钨0.05% 钼0.04% 钛0.02% 硅不定
2014-6-29
“丸锻”是日本刀锻造过程中的 重要工序,即制刀的第一步。即 是指刀工将钢料加热至赤红而进 行捶打锻造,钢块捶打开后再折 叠起来捶打,如此反复,使钢料 得以延展。通过这一步骤,可将 钢中硫等杂质和多余的碳素等清 除,以增钢材弹性与韧性,钢材 中的碳和各种成份就会更加均一 , 铁晶体也会更细致,最终锻造出 来的钢材品质均一、达数千层, 十分强韧,最终成为质地均匀的 钢料。
第十步:「火造」以小锤将刀身各部份打造成形和修正。
2014-6-29
第十一步.:「烧入」最后的火锻工序:刀匠用粘土、木 炭 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调制「烧刃土」(Yakibatsuchi) (不 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成份和调制法),再将成形的刀身用 「烧刃土」包封。 「刃」的范围用土较薄,「镐地」 和「栋」的范围用土较厚。基本上,「烧刃土」的分布 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点。泥封好的刀身会被 放到摄氏750 至760 度的炉火之中。经过特定的加热时 间,刀匠就会将刀身移离炉火,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却, 即是"淬火"。急速淬火,会产生高硬度的麻田散铁(亦 即是马氏体martensite)
2014-6-29
第二步:「小割」 (Kowari)——将钢料打碎成2到3 cm长 短的细块。不碎的部份就是含碳量过低,有些刀匠会用 这个来制作刀剑的「芯铁」。 第三步:制作烧台——烧台将会成为刀身的一部份,所 以必需以优质的「玉钢」制造。 (烧棒不是刀身部份, 可以用任何钢料制作。)
2014-6-29
2014-6-29
打磨过程
• 第一阶段 下地研
2014-6-29
• 第二阶段 仕上研
2014-6-29
切先研磨
1、横手
横手的位置一定要找准确,如稍有不慎就要退回到下地研 的最后一道工序,重新来过。
2014-6-29
2、切先
2014-6-29
锻冶押-刀体形状等进入最终调整阶段。 茎-刀柄位置的削制、调整 铭切-在茎上刻上名字、制作年月
2014-6-29
淬火:将红热的刀身猛地浸入淬火液中(各个流派有自己 的配方),刀身急速降温。其中,刀身下水淬火时刀口未包泥 土处 ( 刀刃波浪纹部分 ) 直接与水接触,包覆泥土部分其覆 土厚度越高,降温速度越低。 在刀的急速降温中,刀刃部大量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而由于“烧刃土”的厚度渐变,自刀刃到刀背,降温速度亦渐 缓,因而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数目亦渐少。同时,因为马氏 体的密度低于奥氏体,所以转变后体积会膨胀。因此,转变马 氏体多的刀刃部分,体积增大得多。最终导致武士刀形成一个 较大的弯度。 回火:将烧刃过后的刀重新置回火床上,经过一短暂的特 定时间和温度,立即取出刀体,即为回火。一般而言,淬火后 获得的马氏体会过量,刀匠根据经验,判断刀所需要的回火时 间和温度。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步. 「积重」 (Tsumikasane)——将「小割」工序所 得的碎钢块一层一层的焊接在烧台之上,如此热力就可 以均匀传递。钢块的热黏性对焊接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 响,而热黏性则取决于钢材的纯度和含碳量,所以选用 「玉钢」和进行第一步的「水挫」工序是必要的。不同 的刀工流派有不同的焊接方式... 平行排列的焊接称为 「短册锻」,交差排列的称为「拍木锻」,十字形排列 的称为「木叶锻」或「十文字锻」。以锻造一支「刀」 (「打刀」) 为例,就需要积聚约2 到3 kg 的钢材。
2014-6-29
刀匠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 刃金(はがね)、皮鉄 (かわがね),将碳素含 量少而质软的心鉄(しん がね)包裹起来,日语称 做造込(つくりこみ), 这样的双重构造是日本刀 的一大特点。外侧的刃金 和皮鉄使得刀锋利而且有 适当的硬度不至于弯折。
2014-6-29
第八步:「素廷」 将「造边」工序准备好的混合钢材打造 成长条形,成为刀身的基本形状。
2014-6-29
打磨
刀剑研磨可分为“下地研”和“仕上研”。“下地研”既是 用砥石对刀剑的基础整形研磨;“仕上研”既是对刀剑的精 细研磨,从而进一步美化刀身的工序。
砥石的种类 • (1)下地砥——基础研磨用磨石,主要有七种。 1.金刚砥: 人造砥石,颗粒粗糙,用于大面积锈蚀的刀剑。 2.備水砥:熊本县天草地方出产,色黄白,细度大概在400左右,石质中硬,切削能 力中等。 3.改正砥:山形县出产,茶色,细度大概在6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等。 4.中名倉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黄白搀杂,细度800—1200,石质硬,切削能 力中等。 5.细名倉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乳白,细度15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 等。 6.内曇刃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3000—4000,石质软,切削能力中等。 7.内曇地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5000以上,石质硬,切削能力差。 • (2)仕上砥——完成阶段用磨石。 1.刃艶:优质“内曇砥”切割成的小片。 2.地艶砥:京都地方出产的“鳴滝砥”切割而成,黄色与灰绿色,质地硬。
2014-6-29
2014-6-29
混合黏土、木炭粉涂在刀面上
2014-6-29
形成刃纹
第十二步. 「合取」将烧刃过后的刀重新置回火床上, 经过一短暂的特定时间和温度,立即取出刀体,完成回 火之动作,即为回火。 第十三步. 锻冶押、刀身雕刻、铭入再经过初步的打磨、 开「目钉穴」、锉「鑢目」、「铭」等工序后,刀匠的 责任可以说是到此为止了。
2014-6-29
锻造过程的热处理工序
在武士刀锻造过程中,尤其是 “烧入”工序中,泥封、 加热、淬火;及“合取”工序中的回火过程是也金属热处理。 其对刀的微观结构改变影响着刀的力学性质。而此过程,体现 出刀匠对奥氏体,马氏体两种结构在刀身合理分布的控制。 泥封:刀匠以特制「烧刃土」封刀身。自刀背到刀刃,依 次渐薄而下,刃口处最薄(部分流派则不包泥土)不同的流派 烧刃土的成份和调制方法亦有不同。泥封首先是为了淬火过程 中,控制刀的自刀背到刀刃的降温速度依次递增。 加热:刀匠对泥封好的刀身加热,此过程在在暗室中进行 以便由炉火的颜色以确认温度在摄氏750 至760 度之间。若温 度高于摄氏800 度以上,刀身就会出现奥氏体粗大的现象,影 响强度。
2014-6-29
天然砥石和人造砥石的优缺点
1、天然砥石: • 优点——研磨出的痕迹细腻,容易进入下一道砥石的研 磨;研磨过程中刀身不易生锈;软硬细度各异可挑选。 • 缺点——切削能力较差,费时费力;从石头中崩出的杂 质容易伤刀。 2、人造砥石: • 优点——切削能力较高;无杂质;细度均匀。 • 缺点——研磨过程中极易生锈;因切削能力强,使用不 得当容易造成研磨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