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区照顾

合集下载

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区照顾是指在一个特定社区中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


些服务旨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的生活。

社区照顾往往是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专业机构共同合作完成的。

他们通过提供不同的服务和资源,帮助居民解决各种问题,促进社区
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社区照顾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生活需求支持:社区照顾提供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支持,包
括食品、住房、医疗保健和基本设施的提供。

例如,社区中的食品银
行可以为经济困难的居民提供粮食援助;社区保健中心可以提供医疗
服务和健康咨询。

2. 社区安全和紧急服务:社区照顾还提供社区安全和紧急服务,以
确保居民的安全和福祉。

社区巡逻队、消防队和警察部门是社区照顾
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维护社区的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和提供紧
急援助。

3. 教育和培训机会:社区照顾也关注居民的教育和培训需求,为他
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这可以包括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教育资源,为成年人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

4. 社交和互助活动:社区照顾还促进社区内的社交和互助活动,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并形成支持系统。

这可以包括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庆祝节日、举办社区聚会和开展志愿者活动。

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包容和有爱心的社区,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关爱和支持。

它重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参与,以及社区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通过社区照顾,人们能够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凝聚力,共同创造美好的社区生活。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第九章社区照顾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居住的地方,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社交互动。

为了使社区能够更好地照顾居民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服务,社区照顾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1. 社区照顾的意义社区照顾是指社区为居民提供关怀、支持和服务的行为和系统。

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首先,社区照顾能够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社区中,有一些居民可能有生活无法自理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和病患者等。

社区照顾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使得这些居民能够获得日常生活所需的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社区照顾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交互动和社会参与。

社区照顾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包括心理上的关怀和人际交往。

社区中的居民可以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参与社区项目的实施等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增进社交关系,提高社会参与度。

最后,社区照顾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通过提供照顾服务,社区能够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居民的社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这将有助于社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 社区照顾的实施方式社区照顾可以通过不同的实施方式来进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首先,社区可以建立照顾中心或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培训等多种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其次,社区可以组织各种社区活动,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既增进了居民之间的关系,也提供了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

另外,社区可以通过会员制度来提供照顾服务。

会员制度可以为需要照顾的特殊群体提供专属的服务,如老年人会所、残疾人协会等。

通过这种方式,社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社区照顾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虽然社区照顾的意义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社区照顾的资源分配不均。

社区照顾——概念和理论

社区照顾——概念和理论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理论和实践张学泰导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关心和照顾的问题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世界性的社会政策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速发达的工业社会,使人均寿命有了显著增长。

随着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1999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达到了10%,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已进入了老年型阶段。

至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

虽然目前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20%)高于发展中国家(9%),但发展中国家从年轻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的时间将大大缩短,预计在未来25年里,全世界75%的老年人口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近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199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近1.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0%,而且,从2010年到2040年,中国的人口为高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十年提高3.99个百分点,这样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中国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照顾问题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不断增长的人均寿命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庞大的老龄人口全体也确实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大量的社会福利与照料服务,因此也常常被政府部门视为一种负担。

从70年代开始,在几次经济危机时期,欧洲及北美一些国家的政府都表达了对老龄人口的忧虑。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服务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在老年人照料问题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开始反思以前那种大型院舍式照顾的问题,并开始支持一种“属地养老”的原则,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障碍或患病的老人,住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照料,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自己社区的、类似“老人之家”的机构中接受照料。

第九章特殊问题老人的社会服务

第九章特殊问题老人的社会服务

针对不同类型 的特殊问题老 人,制定个性 化的服务方案
建立完善的监 督机制,确保 政策执行的有
效性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
模式 社区照顾模 式
居家照顾模 式
机构照顾模 式
日间照顾中 心模式
方式
社区照顾:为 特殊问题老人 提供日间照料、 居家服务、社
发展策略
加大政府投入, 提高社会服务水 平
鼓励企业参与, 形成多元化服务 供给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服务队伍素 质
推进科技应用, 提升服务智能化 水平
特殊问题老人的 定义和类型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的政策和 法规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的案例分 析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的现状和 问题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的模式和 方式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的未来发 展
定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殊问题老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由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 方面的原因,面临生活困难、精神孤独、医疗保障等问题,需要社会提 供特殊帮助和关爱的老年人。
老人家庭负担重 ,缺乏有效支持
社区资源有限, 服务覆盖面窄
问题
特殊问题老人社 会服务资源不足
服务质量参差不 齐,缺乏统一标 准
老人对服务的需 求多样化,难以 满足个性化需求
缺乏专业的服务 人员和志愿者, 服务人员素质有 待提高
政策
国家出台相关 政策,保障特 殊问题老人的
权益
地方政府制定 具体实施细则, 确保政策落地
特殊问题老人的 类型包括:失能 失智老人、残疾 老人、独居老人、 留守老人等。

社会工作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社区照顾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是一种社会服务,旨在确保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它旨在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并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社会工作者通过识别、评估和管理客户服务等活动,来实现社会照顾的目标。

社会照顾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条件的服务,即以某种形式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服务,使他们能够保持生活水平;另一类是有条件的服务,即通过社会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生活状态,使其能够实现自我解放。

社会照顾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面性社会照顾,主要包括居住和行动支持,通过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金融或其他形式的支持来帮助客户改善其生活状况;另一类是专业性服务,这些服务旨在帮助客户解决其情绪、社交和行为等特定的问题,提高其对社会的参与度。

社会照顾服务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提供,比如个体支持和小组支持等。

个体支持包括个人专业支持和社交支持,个人专业支持又包括职业咨询、健康指导、压力缓解等;社交支持包括家庭咨询、婚姻咨询、单身支持等。

小组支持还可以提供对客户的支持和关注,比如家庭支持小组、情绪支持小组等。

社会照顾的目的是改善客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也可以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其社会网络,增强其社会自我认知、社会融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因此,社会照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能帮助弱势群体生活有所改善,改变他们的社会状态,实现自我实现,从而赢得自尊和自信。

它也能帮助社会达到和谐,繁荣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繁盛。

第九章--社区照顾

第九章--社区照顾

第九章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一、社区照顾的历史、理念及目标(p138)●●(一)社区照顾的缘起与发展背景(p138)1、社区照顾的缘起(p138)(1)“社区照顾”(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院等福利院)起源于英国,有50多年的发展史。

(2)英国的社会脉络(政治、经济、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变迁)对社区照顾的发展构成了直接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经验。

(3)1945-1970年英国福利国家建构中的社工模式2、社区照顾的发展背景(p138)(补充书上的观点)(1)大型照顾机构的兴起-工业化导致家庭结构削弱,使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办大型福利机构;-在英国等福利国家,建立许多大型福利院(将孤儿、贫困儿童、精神病人、残疾人、老人集中在院舍实施照顾),与原社区生活相分离。

(2)对大型照顾机构的反思(二战后的“反院舍化”运动)“院舍照顾”在20世纪20-50年代逐渐显露其弊端:-福利院人员对服务对象不尊重(2500名身心障碍者被迫结扎);-福利院的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成长(孩子被虐待);-禁止服务对象(精神病患者)外出,长期住院照顾产生了非人性化后果及“福利依赖”(剥夺自主与选择权),使对象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能力;-福利院行政管理的官僚化及服务昂贵上述问题,使人们去探索另外一种照顾模式:回归社区,让对象尽量在家里或社区中正常生活。

如此,从院舍照顾到社区康复/社区服务的提出,孕育了社区照顾的理念。

(3)50年代初期,社区照顾开始的动机-“正常化”的强调-要正常化,需要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熟悉人群及正常交往机会;-由小型的、社区型的机构取代大型机构;-服务对象在原来生活的社区与家庭中,得到专业人土的支持与照顾(包括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与非正式系统的照顾)。

(3)1960年,英国政府倡导发展“正常化”的“社区照顾”政策,并成为世界潮流。

●●(二)社区照顾的定义与基本理念1、社区照顾的定义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与精神有需要的人(即传统的案主-如老人、残障儿童、精神病人等,及家庭中的照顾者-如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的子女、智障儿童的家长等),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以协助服务对象过正常的生活。

社区照顾模式及实践类型ppt课件

社区照顾模式及实践类型ppt课件
有关专门服务机构和人员,成立社区照顾小组 ,由小组协调有关方面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照 顾网络 。
5
社区发展协会构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不受专业机构的
限制,可以利用现有 的社区组织和有关的 协会甚至利用家庭的 力量,来推动社区照 顾服务,普及性较高。
缺点: 由于社区发展协
会是志愿性团体和组 织,因此,在经费等 方面有一定困难,服 务效果受一定影响 。
16
谢谢观看
社区照顾模式及实践类型
17Βιβλιοθήκη 8(一)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
1、社区照顾的指导思想 虽然政府、社会工作者等倡导社区照顾的初衷有所不
同,但社区照顾的指导思想却是极为明确的。元论是政府 、社区还是社会工作者均比较清楚为什么和如何推动社区 照顾。尊重需要照顾人士,为他们创造正常生活的自然环 境,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是社区照顾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3
专门机构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是能够聘用专
门的社会工作者担 任主要规划工作, 并督导各种网络的 运作,所以服务效果 较好。
缺点: 这种模式需要专
门机构,在经费、人 力、场地、设施等方 面的要求就较高,所 以专门机构数量受到 一定限制,在社区内 无法得到普遍推广。
4
社区照顾的模式
2、社区发展协会模式: 就是在社区范围内,由社区工作者连接各
预防及预早 诊断评估、 教育及训练 、职业康复 服务、医疗 康复服务及 社会康复服 务
儿童保护 儿童领养 住宿服务 感化辅导 健康照顾 日间照顾
13
(三)中国内地的社区照顾
由于缺少象英国一样的“反院舍化”运动的社会背景,加 上当前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的政策 调整而不是集中在具体服务方式的深入研究和摸索,因此中国 在政策上并没有明确提出社区照顾的概念,社区照顾也还没有 如英国那样成为福利服务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模式。但在实践中 ,中国政府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口号,在社区服务的框架内体现 了社区照顾的精神和内容,并且社区服务涵盖的内容要比社区 照顾的内容广泛得多。

第九章 社区临终关怀 练习题

第九章 社区临终关怀 练习题

第九章社区临终关怀练习题(4学时,共40题,其中选择题25题,其它15题)一、名词解释 1.临终关怀答:临终关怀是姑息护理的一部分,也称终末期护理,它包含了一种护理理念,也是一种护理方法。

通过控制症状,给病人提供身、心、灵的全面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地接受死亡。

2.疼痛答: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

二、填空题 1.临终关怀常见的模式有居家照护和两种。

答:住院机构 2.美国精神医学家库伯勒·罗斯指出,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通常要经过五个阶段:否认期、期、协议期、抑郁期及期。

答:愤怒接受 3.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复杂结合的。

答:主观感受 4.评估疼痛强度应该以为依据并如实记录,不能依赖护士的主观判断或者怀疑病人报告疼痛的程度和真实性。

答:病人的主诉 5.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静、尿潴留、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

答:便秘恶心呕吐 6.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性也称成瘾性,是指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地获取并使用药物的行为,是滥用药物的行为。

答:精神上的快感 7.死亡态度指人们对死亡的思考或看法。

通常死亡态度有三种类型:接受死亡、蔑视死亡及死亡。

答:否认 8. 是指个人感知到有可能失去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或事物时,在改变自我概念过程中所出现的理智和情感的反应和行为。

答:悲伤三、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E 4. D 5. A 6. C 7. E 8. C 9. D 10. C 11. E 12. A 13. E 14. E 15.B 16. E 17.C 18.D 19. B 20. E四、多项选择题 1. ABCE 2. ABCD 3. ABCD 4. ABE 5. ABCE五、简答题 1.简述疼痛的评估原则。

答:(1)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因此评估疼痛强度应该以病人的主诉为依据并如实记录,不能依赖护士的主观判断或者怀疑病人报告疼痛的程度和真实性。

《社区工作》 徐永祥 目录

《社区工作》  徐永祥 目录
第一节 社区分析技巧 第二节 社区工作关系建立和问题介入 第三节 社区组织工作技巧 第四节 社区项目的评估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十章 社区工作政策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国家与社区关系模式 第二节 社区政策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中国的社区政策及其特征 第四节 社区政策体系与分析
第十一章 社区工作前瞻与发展趋势
第五章 社会策划模式
第一节 社会策划模式概述 第二节 社会策划模式的任务和策略 第三节 社会策划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和方法 第四节 社会策划模式的讨论和启示
第六章 社会行动
第一节 社会行动的涵义 第二节 社会行动的工作策略 第三节 社会行动中工作者角色与工作方法 第四节 社会行动的评价与讨论
第七章 社区照顾 第八章 社区工作者 第九章 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 第十章 社区工作政策及政策分析 第十一章 社区工作前瞻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 社区与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 第二节 社区工作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 社区工作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 第二节 战后社区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第三节 中国的社区建设
第一节 西方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上) 第二节 西方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下) 第三节 中国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上) 第四节 中国社区工作发展趋势(下)
第三章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若干理论学说 第四节 影响社区工作的现代社会思潮
第四章 地区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地区发展模式概述 第二节 地区发展的任务和策略 第三节 地区发展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和方法 第四节 地区发展模式的讨论和启示
第七章 社区照顾
第一节 社区照顾的历史、理念及目标 第二节 社区照顾的任务与策略 第三节 社区照顾实施中的专业角色与方法 第四节 社区照顾的评价与讨论

社区照顾的目标与策略 (1)

社区照顾的目标与策略 (1)
等,目标可以扩大至包括弱能人士与邻里、社 区的关系,以及社区的接纳、支持等。
(三)社区支持网络
社区网络大致分为三类:
社区支持网络是指通过相互 作用、参与交换达到目的的 人、群体、和组织的一种社 会排列。
(1)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 例如:动员志愿人员探访独居老人,协助他们
清洁家居;动员志愿人员为伤残人士提供义载
罗斯曼
(1)行动照顾
(3)心理支持
(2)物质志愿
(4)整体关怀
(一)社区照顾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2、过程目标
罗斯曼
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健全社区关系网络,
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 的社区。
(二)具体目标
《回归社区:志愿者道德与社区照顾》一书中 提出了“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中的五点理想, 可看做社区照顾的具体目标。 1、提倡新公民社会意识 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 3、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
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资源
政府部门
1 2
3
4 5
日常生活的照顾
非营利机构或志愿部门
医疗服务
私有的营利机构
6
精神支持

社区照顾的目标
(一)社区照顾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1、任务目标 社区照顾的任务目标:为社区内有需要照顾 的认识提供照顾和支援。 “照顾”的四个层面:
海恩波特
4、唤起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倡议角色
5、迈向关怀的社区

社区照顾的策略
(一)照顾管理模式
“照顾管理”源自于美国通用的个案管理,
“照顾管理”:一种经过需 求评估和确认可用服务后, 在为服务对象设计并组织包 裹式照顾的工作方法和过程。 照顾管理的工作流程:发掘个案和转介,评估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二、社区照顾的特点
1、以服务对象熟悉的正常化的环境和方式向其提供照顾,修正 院舍照顾引起的不良后果; 2、注重利用社区中存在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和正式网络的结合, 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资本作用,避免由此引起的社会排 斥; 4、注意现代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非正式关系网络的破损,一方 面尽量修补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另一方面也强调正式组织在 社区中的扎根和延伸; 5、不能借口社会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存在就减轻或排除政府和机 构等正式网络对社区提供的服务。
动员本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运用社区非正式支持系
统开展照顾服务。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一、社区照顾的含义
1、社区照顾是一种服务的网络; 2、社区照顾是一个社会服务过程; 3、社区照顾是一种服务模式; 4、社区照顾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五、社区照顾的照顾对象和工作对象
(一)照顾对象 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自己不能解决且需要较长时间 照顾的个体及其家庭,如失去生活依靠和自理能 力的老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及各种残疾 者,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有生活来源却无 人照料的老人等。 (二)工作对象 整个社区和社会公众。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三、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
1、服务对象生活的原环境优于院舍环境; 2、社区可以有效利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对需要照顾的 人士提供支持。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四、社区照顾的目标
1、任务目标 为社区内有需要照顾的人士提供照顾和支援。 2、过程目标 健全社区关系网络,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建立一个 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3、具体目标 促进互助互爱意识的形成; 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及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增权; 唤起社区居民的社区融入意识; 建立政府机构和社区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善用社区资源;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22年版 第9章 第4节 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法规与政策考点总结

22年版 第9章 第4节 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法规与政策考点总结

2022版第九章我国城乡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第四节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考点总结第城乡社区治理(高频考点)1.战略目标把城乡社区建成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2.4方面要求完善体系;提升水平;补齐短板;强化组织保障;(1)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②有效发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导作用Ⅰ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制定区县职能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治理权责清单;Ⅱ建立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履职履约双向评价机制;Ⅲ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城乡社区治理主导职责,加强对城乡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能力建设指导;③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居委会)基础作用Ⅰ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规模;Ⅱ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络服务管理有效衔接;Ⅲ增强村居委会开展社区协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Ⅳ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Ⅵ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积极作用;④统筹发挥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协同作用Ⅰ制定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扶持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Ⅱ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工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Ⅲ鼓励、支持建立社区老年协会,搭建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平台;Ⅳ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农村社区建设能力;Ⅴ积极引导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2)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提升6大能力建设①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Ⅰ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矛盾纠纷,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居民协商解决;Ⅱ支持、帮助居民养成协商议事、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即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协商机制;Ⅲ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Ⅳ推动学校普及社区知识,参与社区治理;Ⅴ拓展流动人口有序参与居住地社区治理渠道;②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Ⅰ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机构,编制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公共服务事项;Ⅱ增加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服务项目、标准衔接,实现均等化;Ⅲ将城乡社区服务纳入政府服务指导性目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Ⅳ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制度;Ⅴ建立社区公共空间合理利用机制,合理规划文化、体育、商业、物流等自助服务设施;Ⅵ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形式的农村社区互助活动;Ⅶ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服务业,支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向城乡社区延伸;③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Ⅰ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Ⅱ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④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发挥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务工作者作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⑤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Ⅰ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Ⅱ完善心理疏导机制,重点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社区机制建设;Ⅲ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城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Ⅳ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依托社区综合中心,拓展网络化服务管理,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⑥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3)着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①改善社区人居环境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Ⅱ加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开展ⅢⅢ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Ⅳ加强消防宣传和消防治理,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建设;②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Ⅰ开展城乡社区规划编制试点,加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Ⅱ规划社区专业人才,吸纳居民群众参与,科学确定社区发展项目、建设任务、资源需求;Ⅲ建立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面向城乡社区治理资源统筹机制;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居民在社区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参与听证、开展民主评议机制;Ⅴ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社区治理责任评价体系;Ⅵ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社区资源配置;④推进社区减负增效Ⅰ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Ⅱ清理规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精简社区会议和工作台账,清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各类证明;Ⅲ实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一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各职能部门不再单独组织考核评比活动,取消对社区工作的“一票否决”事项;⑤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Ⅰ加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Ⅱ在居委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Ⅲ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Ⅳ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依托居委会实行资质管理;Ⅴ规范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研究制定物业管理办法;Ⅵ在农村社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社区物业服务;Ⅶ建立社区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队;(4)强化城乡社区治理的组织保障①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Ⅰ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Ⅱ实现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职责,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Ⅲ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市县乡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Ⅳ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Ⅰ拓宽城乡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通过慈善捐款、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区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Ⅱ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资金使用机制;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Ⅰ将社工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发展规划;Ⅱ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通过选举担任居委会成员;Ⅲ社区专职工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设岗招聘,由其统一管理;Ⅳ加强对社工的教育培训,支持其参加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对获得社工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补贴;Ⅴ加强社工作风建设,建立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工作者评价机制,建立容错纠错、奖惩机制;④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和激励宣传机制Ⅰ制定“五社联动”机制建设、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等相关配套政策;Ⅱ建立城乡社区治理标准体系;Ⅲ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和城乡社区结对共建活动。

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照顾模式
3.经纪人。经纪人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如为智障儿童寻找特殊教育学校,协助 其接受文化教育;为照顾者小组的活动寻找社区资源,例如活动场地;推动照顾者协助服务机构推行服务;向照 顾者小组提供财政或社区资源的资料和申请渠道等。
4.倡议者。倡议者的角色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或作为他们的代表抵制或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为有需 要的个人与群体争取权益和尊严,通过改进社区制度、社区规范来保护和促进这些新的权利。例如为较为特殊的 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替照顾者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争取改善措施;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照顾者 自主争取权益。
社区照顾模式
社会学术语
01 模式概念
03 服务对象
目录
02 产生背景 04 模式特点
05 实施策略
07 评价
目录
06 角色
社区照顾就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与设施,让有 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在其熟悉的环境中向其提供照顾和帮助的福利服务模式。社区照顾可 以看做是一个社会服务络,非正式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相配合构成了这个络。
评价
(一)优点
1.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社区照顾强调把需要照顾的对象留在社区内,解决他们的困难,强调挖掘社区 的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社区支持络,实现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以发挥照顾的功能,增强人性化的关
怀,密切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2.调动社区民众参与社区照顾。社区参与和社区民主是社区照顾的核心原则,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互助意 识,鼓励社区居民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服务对象加以关心和接纳,为社区中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为有需要的人 建立一个社区互助络,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关怀互助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这样社区照顾最高层面上的价 值理念才能得以实现。

社区护理教案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5篇

社区护理教案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5篇

社区护理教案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5篇第一篇:社区护理教案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及基本方法2.使学生掌握残疾人和疾病后遗症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教学重点】1.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及基本方法2.残疾人和疾病后遗症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课程类型】新知识理论课【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教具】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第九章社区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第一节社区康复护理概述一、基本概念(一)康复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少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二)社区康复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利于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具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三)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就是在康复医生及护师(士)指导下,在社区的层次上,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社区内的护理人员及残疾者家属、遵循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全面康复的原则,对社区的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

二、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和内容(一)对象1、残疾人2、慢性病病人3、老年人(二)内容1、社区康复护理评估2、做好社区残疾预防工作3、提供安全、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4、为残疾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照顾5、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训练6、预防残障加重,促进功能重建7、心理护理8、协助政府建立和完善各种特殊教育系统9、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10、协调好康复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11、培训家庭康复训练员三、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与实施原则(一)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1、从社区出发2、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局限3、提供整体全面康复护理4、社区康复护理需主动参与、注重功能锻炼5、社区康复护理的广泛性和自主性(二)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1、尊重患者的原则2、安全为主的原则3、全面整体护理的原则4、患者主动参与的原则5、早期预防、早期介入原则6、注重实用和功能重建原则7、持续性原则四、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一)运动疗法1、医疗体操2、增强耐力的运动训练(二)物理疗法1、光疗法2、电疗法3、超声波疗法4、磁疗(三)作业疗法(四)针灸疗法(五)推拿按摩疗法(六)心理疗法(七)语言疗法第二节社区常见病伤残病人的康复护理一、残疾人与疾病后遗症的社区康复护理(一)残疾人的康复护理1、残疾分类(1)病损或功能形态障碍(2)失能或个体能力障碍(3)残障或社会功能障碍2、残疾的分级法(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一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依赖他人照顾,上肢严重功能障碍二级在他人帮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上肢中度功能障碍三级生活基本能自理,上肢轻度功能障碍 2)行动一级完全不能独立行动,下肢严重功能障碍二级在他人辅助下可以行动,利用轮椅能做部分活动,下肢中度功能障碍三级基本上能独立行动,使用不行辅助器或轮椅能在无障碍的地方充分活动,下肢轻度功能障碍(3)排泄功能一级大小便失禁,经常溢尿及溢粪二级在别人帮助下,能处理大小便,偶有尿床及溢粪现象三级基本上能自理及控制大小便,不妨碍社交及工作。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第九章社区照顾(精)

政策 【资源、法例、服务、架构】
Company Logo
服务的整合化
--社区分析/危机介入 --协调机构合作 --社区权益倡导 --资源发展 --社区教育 社会服务机构
非正式组织 包括社区居委会、 专业团体、 志愿者组织
社区
--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照顾 --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 --发展/巩固互助网络 --紧急支援服务 --照顾者的照顾

Company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社区照顾概述
六、社区照顾的内容
(二)非正规照顾(informal care)
1、含义:由家人、朋友、邻居、志愿者以及案主群的互助组织 所提供的服务。 2、特点 (1)优点:快捷、人性化、便宜、动员更多社区资源、建立关 怀社区。 (2)缺点:增加社区负担、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强化避免使用 专业服务、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再分配;政府削减福利承担 的借口、加重妇女压力、影响个人隐私权。
4 . 以 网 ◆互助团 络 为 辅 体不定期 地邀请专 助主体, 业人士主 专 业 只 持特约的 从 旁 协 治疗小组 助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社区照顾兴起的政策背景
(一)福利国家的困境 1、经济来源减少 2、财政支出增加 (二)服务资源与权力的下放 1、分散化 2、民营化 3、社区化
Company Logo
—动员社区 人士协助争 取使用者及/ 照顾者的权 益

Company Logo
—提供参与渠道及 机会 —动员社区资源协 助照顾者 —接纳使用者 —推动社区人士进 行社区教育工作
社区照顾的具体工作策略
对 象 实质照顾 支 援 增 权 参 与

社区照顾、社区服务与社区工作PPT(77张)

社区照顾、社区服务与社区工作PPT(77张)
(一)微观介入技巧
技巧
(聆听 讨论 指引 鼓励 陪伴)
技巧运用
在困难中生活。 —介绍服务或提示改变的方向及可能性,支持当事人尝 试新方法。 —在改善情况尚未稳定之前,仍需不断的支持和鼓励。
支持 —在问题无法改善的时候,适当的支持能够帮助当事人
(一)微观介入技巧(续1)
技巧 技巧运用 保护 —最极端的保护方式是强制“隔离”。
背景资料:高福利模式
瑞典:儿童16岁之前享有儿童补贴,入学后享受免费教育, 同时可以申请助学金;生病免除所有的治疗费外还可享受80%的病 休补贴;失业享受失业补助金;结婚和生育享有450天的带薪休假 ;老人年满65岁后享有正常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除此之外,对 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福利房。 加拿大:儿童从小学到中学可享受12年的免费教育,此外进入 大学无须考试,但要通过高中毕业考试;任何家庭的子女从出生 到18岁除高收入家庭外均可得到联邦政府的儿童福利金,以帮助 子女的成长;65岁的退休人士可领取退休养老金;实行的公医制 ,住院或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 在北欧,人们收入的60%要上交税款,国家财政的主要支出是 各项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
—当事人情况不稳定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预防 情况恶化。 —“修正”一贯方法,以减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调节 —社工解释清楚加入调解的原因和目的,并应采取客
观态度。 —扩“穿梭外交”的方式加强沟通,把双方意见加以 重新解释,强调双方共同点,互利作用,减轻不满。
(二)宏观介入技巧
技巧 技巧运用
资源 社区照顾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和辅助工作人员 调动 志愿者的招募方法:
——是指需要照顾人士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机构或者住所 中,获得专业工作人员的照顾。
(二)由社区照顾(care by commun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一、社区照顾的历史、理念及目标(p138)●●(一)社区照顾的缘起与发展背景(p138)1、社区照顾的缘起(p138)(1)“社区照顾”(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院等福利院)起源于英国,有50多年的发展史。

(2)英国的社会脉络(政治、经济、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变迁)对社区照顾的发展构成了直接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经验。

(3)1945-1970年英国福利国家建构中的社工模式2、社区照顾的发展背景(p138)(补充书上的观点)(1)大型照顾机构的兴起-工业化导致家庭结构削弱,使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办大型福利机构;-在英国等福利国家,建立许多大型福利院(将孤儿、贫困儿童、精神病人、残疾人、老人集中在院舍实施照顾),与原社区生活相分离。

(2)对大型照顾机构的反思(二战后的“反院舍化”运动)“院舍照顾”在20世纪20-50年代逐渐显露其弊端:-福利院人员对服务对象不尊重(2500名身心障碍者被迫结扎);-福利院的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成长(孩子被虐待);-禁止服务对象(精神病患者)外出,长期住院照顾产生了非人性化后果及“福利依赖”(剥夺自主与选择权),使对象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能力;-福利院行政管理的官僚化及服务昂贵上述问题,使人们去探索另外一种照顾模式:回归社区,让对象尽量在家里或社区中正常生活。

如此,从院舍照顾到社区康复/社区服务的提出,孕育了社区照顾的理念。

(3)50年代初期,社区照顾开始的动机-“正常化”的强调-要正常化,需要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熟悉人群及正常交往机会;-由小型的、社区型的机构取代大型机构;-服务对象在原来生活的社区与家庭中,得到专业人土的支持与照顾(包括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与非正式系统的照顾)。

(3)1960年,英国政府倡导发展“正常化”的“社区照顾”政策,并成为世界潮流。

●●(二)社区照顾的定义与基本理念1、社区照顾的定义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与精神有需要的人(即传统的案主-如老人、残障儿童、精神病人等,及家庭中的照顾者-如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的子女、智障儿童的家长等),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以协助服务对象过正常的生活。

可以从四个不同层次来理解“照顾”:(1)行动照顾。

如起居饮食照顾、打扫住处、代为购物等;(2)物质支持。

如提供衣物、家具、现金及食物等;(3)心理支持。

如问候、安慰、辅导等;(4)整体关怀。

如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给予支援等。

2、社区照顾(英国)的分类与理念(p139精要总结)(1)70年代以前,在社区内接受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以服务对象需求为考虑,国家福利承担此种照顾责任;-在区内建小型机构或住所,接受专业人士照顾(右派批判)。

(2)70年代以后,由社区负责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新保守主义者削减福利开支,服务责任重心交由个人、家庭、社区;-由非正式照顾网络(家庭、朋友、邻居、区内志愿者)提供服务时,也体现了社区的人文关怀、社区人的归属感。

3、社区照顾的多重内涵与本质(p140扩展)(1)从现象上看,是纠正大型院舍对案主照顾负面影响的产物;(2)从社会思潮看,理念受到了此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3)从福利政策变化看,也受到福利国家来自财政与经济重负的直接影响。

(4)从本质看,社区照顾不仅要减少福利院的数量,也不是要用非正规服务来填补需求缺口,而是要重新确立社区地位,发扬社区互助精神,建设互尊互爱的社群生活。

●●(三)社区照顾的基本假没(p140)1、案主生活的原环境优于机构的环境(p140)-长期的院舍照顾会导致案主的个人生活能力下降;-让案主生活在原环境,尽可能过正常生活(自主性与潜能的提升),有利于个人能力保持及身心康复。

2、社区可有效利用非正式资源对案主予以支持与照顾(p141)-个人、家庭、社区蕴涵着丰富的社区照顾资源;-志愿团体可将社区内疏远/松散的资源连接及使用;-实现政府与非政府服务团体、民间及市场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使正式与非正式照顾系统互补,有效满足有需要的人士,达致理想与关怀的社区生活(引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

●●(四)社区照顾的目标(p141)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的五个理想,可以看作是社区照顾的目标1、新公民社会意识(p141)重建新公民社会意识,即令居民参与义务工作,构建互助互爱的社区关系,以抗衡市场化引发的个人主义的疏离与孤立文化(社区解体)。

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p141)不是家居照顾取代院舍照顾,而是正规与非正规服务结合,有效服务。

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p141)协助案主正常融入社区,使其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

4、让案主“参与表达”其意愿,并承担倡议者角色除提供照顾外,还使案主表达其需要(自主性/主体性/人文性)5、建立理想与关怀的社区(p141)途径:志愿者团体在社区内形成有效的支持网络,将松散资源连接,通过居民参与来发展自我潜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五)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社区照顾并不排斥某些情况下服务对象需要进入福利院,但其目标则是协助对象正常融入社区,让其选择自主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

2、强调社区责任社区照顾的发展是福利国家制度体系下一种服务方式的改变,即由过去政府为主提供资源与服务,改变为“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担责任,以更好回应有需要的人士。

3、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认为社区内存在许多人际关系网络/非正规照顾网络(如家庭的困难帮助、亲朋的情感支持、邻居的紧急照应等),它们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精神、物质、就业方面的支援。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社区,为此:-政府要协助社区推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帮助与关怀有需要人;-区内正式服务机构要将疏离与松散的网络有效联结,令案主在参与社区活动中发挥其潜能。

二、社区照顾的任务与策略(p142)●●(一)社区照顾的任务(p142)社区照顾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服务模式1、将区有特殊困难而自己解决、并需要长期照顾的案主留在社区内接受服务(p142)(1)出院老人、伤残人士、精神病康复者等返回社区的照顾与支持。

(2)运用“照顾管理”工作模式,来制定需求满足的介入计划及协调相关支持网络系统。

2、让有困难的居民所需要的家庭照顾社会化,减轻家庭负担(p142)(1)将案主的医疗、康复、生活起居、卫生饮食等照顾,由家庭承担变为社会化,即通过机构不同专业的分类、分项,对其支持服务。

(2)入户的支持性服务(辅导、护理、康复)与社会化服务(购物、送餐、清洁)3、挖掘社区中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及互相关怀,形成居民良好的人际关系(p142)(1)两类支持资源组成:正式服务机构(政府福利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组织);非正式服务机构的社区照顾支持网络(民间社团、志愿组织、被照顾者亲属与邻里支持)(2)在社会福利资源相对不足之下,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来实现居民的高度互动,意义重大。

●●(二)社区照顾的策略(按社工师考试)1、在社区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1)定义:将案主留在区内,由小型机构或专业人士提供照顾服务。

(2)核心: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融入。

(3)形式:多样化A将案主迁回熟悉的家庭中生活,并辅以社区支援性服务(家务助理、社区护士、社区中心等);B将大机构改为更接近社区的小机构(老人庇护所、小型儿童之家);C将远离市区的大机构迁回社区,使案主有机会接触社区及探友等。

2、由社区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1)定义: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与服务。

(2)核心:强调动员区内资源,发动亲朋与居民协助提供照顾。

如以社区为本的康复训练与护理计划(低廉而非专业的康复服务),取代集中、昂贵的院舍服务。

(3)社区支持网络:三类A提供直接服务的自助组织网络(在地域社区,动员亲人、邻居、居民组织、志愿者建立支援系统。

如访问独居老人、各类志愿服务);B案主自身的互助网络(如糖尿病人助人自组、单亲妈妈互助小组);C社区紧急支持网络/社区处理危机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以对付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

如老人突发病的电铃呼叫系统、家庭纠纷、青少年出走、社区综合治安巡罗等,社区共建)。

提供服务与解决问题的常识或资料。

3、对社区照顾(care for the community)(1)定义:将社区或家人的非正式照顾,与充足的支持性社区服务辅助相结合,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

(2)核心:正规照顾(“耗尽”)与非正规照顾的融合(单靠非正式系统则不能持续进行服务,如此,正式服务系统所需的福利资源必然依赖政府投入,以建立支持性社区服务,以扶助社区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3)类型: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土、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托管服务、关怀访问、定期电话慰问等。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工作方法(p144)●●(一)工作者的角色(按社工师考试)1、治疗者:为案主提供行为治疗或心理治疗,或开展家庭-小组治疗。

2、辅导者与教育者:为案主提供辅导服务,为照顾者小组提供训练课程及照顾技巧。

3、经纪人:为案主寻找有关服务(残疾人特殊学校);为照顾者小组的活动寻找社区资源(活动场地);推动照顾者协助服务机构推行服务;向照顾者小组提供财政或社区资源的资料及申请渠道。

4、倡导者:为特殊案主倡导/争取合适的服务;为照顾者向有关提出意见与改善措施;通过教育与培训,鼓励照顾者自主争取权益。

5、顾问:就案主状况向有关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意见;为照顾者小组提供咨询/意见。

●●(二)专业技巧与服务方式(p144)(社区层面的技巧与服务方式有:资源调动、社区联络、社区教育、社区照顾训练;个人家庭层面的服务方式有:微观的支持服务)1、资源调动(p144)调动庞大的人财物资源,包括政府福利的正式资源(儿童院、老人院、康复中心)、非正式系统资源(志愿者服务、民间社团、案主的家人)、社会资源(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公司),以完成社区照顾服务。

2、社区联络(公共关系)(p145)指维护与发展社区整体良好公众形象的公共关系工作,旨在通过社区公共关系的拓展工作,使社会各界人士对社区照顾保持长期持续的支持与资助。

(新闻发布会宣传、筹款、表扬激励等)3、社区教育(p145)长期的单位制福利制度,“社区人及照顾”意识差。

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社区照顾”理念的传播与推广的教育,以建立居民的归属感、守望相助及共同体意识。

方式:-对家人、朋友、志愿者的宣传-社区大型巡回宣传与小型讲座-向居民介绍各类社区照顾服务4、社区照顾训练(p145)指在社区内对非专业人员进行一些有关照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