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区照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一、社区照顾的历史、理念及目标(p138)

●●(一)社区照顾的缘起与发展背景(p138)

1、社区照顾的缘起(p138)

(1)“社区照顾”(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院等福利院)起源于英国,有50多年的发展史。

(2)英国的社会脉络(政治、经济、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变迁)对社区照顾的发展构成了直接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经验。

(3)1945-1970年英国福利国家建构中的社工模式

2、社区照顾的发展背景(p138)(补充书上的观点)

(1)大型照顾机构的兴起

-工业化导致家庭结构削弱,使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办大型福利机构;-在英国等福利国家,建立许多大型福利院(将孤儿、贫困儿童、精神病人、残疾人、老人集中在院舍实施照顾),与原社区生活相分离。(2)对大型照顾机构的反思(二战后的“反院舍化”运动)

“院舍照顾”在20世纪20-50年代逐渐显露其弊端:

-福利院人员对服务对象不尊重(2500名身心障碍者被迫结扎);

-福利院的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成长(孩子被虐待);

-禁止服务对象(精神病患者)外出,长期住院照顾产生了非人性化后果及“福利依赖”(剥夺自主与选择权),使对象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能力;

-福利院行政管理的官僚化及服务昂贵

上述问题,使人们去探索另外一种照顾模式:回归社区,让对象尽量在家里或社区中正常生活。如此,从院舍照顾到社区康复/社区服务的提出,孕育了社区照顾的理念。

(3)50年代初期,社区照顾开始的动机-“正常化”的强调

-要正常化,需要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熟悉人群及正常交往机会;-由小型的、社区型的机构取代大型机构;

-服务对象在原来生活的社区与家庭中,得到专业人土的支持与照顾(包括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与非正式系统的照顾)。

(3)1960年,英国政府倡导发展“正常化”的“社区照顾”政策,并成为世界潮流。

●●(二)社区照顾的定义与基本理念

1、社区照顾的定义

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与精神有需要的人(即传统的案主-如老人、残障儿童、精神病人等,及家庭中的照顾者-如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的子女、智障儿童的家长等),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以协助服务对象过正常的生活。可以从四个不同层次来理解“照顾”:

(1)行动照顾。如起居饮食照顾、打扫住处、代为购物等;

(2)物质支持。如提供衣物、家具、现金及食物等;

(3)心理支持。如问候、安慰、辅导等;

(4)整体关怀。如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给予支援等。

2、社区照顾(英国)的分类与理念(p139精要总结)

(1)70年代以前,在社区内接受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

-以服务对象需求为考虑,国家福利承担此种照顾责任;

-在区内建小型机构或住所,接受专业人士照顾(右派批判)。

(2)70年代以后,由社区负责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

-新保守主义者削减福利开支,服务责任重心交由个人、家庭、社区;-由非正式照顾网络(家庭、朋友、邻居、区内志愿者)提供服务时,也体现了社区的人文关怀、社区人的归属感。

3、社区照顾的多重内涵与本质(p140扩展)

(1)从现象上看,是纠正大型院舍对案主照顾负面影响的产物;(2)从社会思潮看,理念受到了此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3)从福利政策变化看,也受到福利国家来自财政与经济重负的直接影响。

(4)从本质看,社区照顾不仅要减少福利院的数量,也不是要用非正规服务来填补需求缺口,而是要重新确立社区地位,发扬社区互助精神,建设互尊互爱的社群生活。

●●(三)社区照顾的基本假没(p140)

1、案主生活的原环境优于机构的环境(p140)

-长期的院舍照顾会导致案主的个人生活能力下降;

-让案主生活在原环境,尽可能过正常生活(自主性与潜能的提升),有利于个人能力保持及身心康复。

2、社区可有效利用非正式资源对案主予以支持与照顾(p141)

-个人、家庭、社区蕴涵着丰富的社区照顾资源;

-志愿团体可将社区内疏远/松散的资源连接及使用;

-实现政府与非政府服务团体、民间及市场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使正式与非正式照顾系统互补,有效满足有需要的人士,达致理想与关怀的社区生活(引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

●●(四)社区照顾的目标(p141)

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的五个理想,可以看作是社区照顾的目标

1、新公民社会意识(p141)

重建新公民社会意识,即令居民参与义务工作,构建互助互爱的社区关系,以抗衡市场化引发的个人主义的疏离与孤立文化(社区解体)。

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p141)

不是家居照顾取代院舍照顾,而是正规与非正规服务结合,有效服务。

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p141)

协助案主正常融入社区,使其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

4、让案主“参与表达”其意愿,并承担倡议者角色

除提供照顾外,还使案主表达其需要(自主性/主体性/人文性)

5、建立理想与关怀的社区(p141)

途径:志愿者团体在社区内形成有效的支持网络,将松散资源连接,通过居民参与来发展自我潜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五)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

社区照顾并不排斥某些情况下服务对象需要进入福利院,但其目标则是协助对象正常融入社区,让其选择自主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

2、强调社区责任

社区照顾的发展是福利国家制度体系下一种服务方式的改变,即由过去政府为主提供资源与服务,改变为“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担责任,以更好回应有需要的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