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活动课《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一、确定问题

⑴实例引入,复习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奥运新闻引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飞人格林以9.87秒夺男子100米金牌,每秒约跑10.13米。

9.87秒、100米、10.13米各叫什么?

速度、时间、路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本节课模拟了一个实践活动:国庆节举行班队活动,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到长沙、厦门、广州、海口活动。用课件出示地图及四个城市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所到地方的方位及特点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使学生盟发一种想去的欲望。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以后纷纷提问,比如:去长沙有多远,我们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去?…… 老师综合学生的问题提出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各组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目的地?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把这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上网学习。

二、组织分工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站:今日生活----深圳交通网/szlife/traffic/trafficIndex.asp及其他辅助资料。网上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时刻表及有关资料,学生可从网上查询到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路程,所需费用等。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由组长给组员分工。有人查询数据,其中一些同学查询汽车方面的信息,一些同学查询火车方面的信息……有人记录数据,有人计算结果,既体现了学习独立性,又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各组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①.数目大不会计算的,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计算。②.单位不统一的,指导学生统一单位后再计算。③. 帮助学生如何根据起止时间计算经过时间。④.计算结果是小数的保留一位小数。

三、收集信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询信息,解决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各组学生分别查找从深圳到长沙、厦门、广州、海口各有哪些交通工具到达、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的时间是多长、行程是多远、各需多少费用、各有多少种选择等。学生还可利用查找到的数据计算出一些与解答问题有关的数据,并填入上面的表格。

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充分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

四、整理分析信息

学生完成了网上查询以后,让同组同学交流意见。首先了解本组同学为了解决问题各查找到了哪些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计算出什么,计算时运用了哪个数量关系?学生从网上查到的数据是很丰富的,比如去广州,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轮船。又比如坐火车,可坐高速列车,可坐普快列车,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学生得出高速列车、普快列车的速度、所用的时间、所需要费用都不相同。各组学生要把众多信息数据逐一分析、筛选。

五、创建解决方案

学生讨论:到底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活动地点?这样决定的理由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决定的依据有: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行程中所需费用等。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达成共识,获得最终的解决方案。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接下来由各组的组长汇报学习结果。去长沙的同学说为了在行程中少耗费时间,将乘坐飞机到达目的地;去厦门的同学说为了节省钱,将坐汽车到达目的地;去海口的同学说想领略一下海上的日出日落,将坐轮船抵达海口;去广州的同学分析了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认为坐走广深高速公路的汽车比坐火车更方便,于是决定坐汽车去广州。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对学生的决定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

六、评价方法或工具

课后,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情况由本人、小组及教师进行行评价,填写下表。方法是在相应的等级评价前的方框中打“√”

学生课堂评价表

七.课后拓展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全国各地,放寒假了,他们大多要回老家与亲人一起过春节。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假期旅游(回家乡)计划。

课后学生纷纷上网,通过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的交通网站,了解从深圳回家乡或到旅游地有多远的距离,可乘坐哪些交通工具,旅途中需要多长时间,买车、船、机票需要多少费用,了解、比较不同的旅游路线等,同学们和父母一起决定回老家或旅游的行程。这些原本由父母操心的事,现在有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际当中。

《身边的行程问题》一课的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教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实际需要设计的活动课。五年级学生已学习了行程应用题,还学习了“24时记时法”、“小数四则混合计算”等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呢?再者现在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可利用的网上的交通信息也很丰富。于是设计了这节课,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根据问题上网查询、加工信息,并应用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身边的行程问题》一课的教学特点:

这节数学课例的突出优点是:培养学生上网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并且将收

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用以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这也是本课例的成功所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问题生活化。首先提出问题,如果要去不同的地方旅游,应如何乘车、如何安排行程。带着问题,学生们分组上网查找前往目的地的车程和路线,在查找过程中相互协作,并对查找到的路线和车程进行统计归纳。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时间、路程、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们以网上查到的数据计算机出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相同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从而将问题解答。

问题解决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课例不仅在问题驱动下将教学很好地完成,而且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在解决日常问题时的作用,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信息社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从小训练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从小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能力。

获奖情况

本课例曾获全国计算机中心课例评比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