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七绝
送孟浩然之广陵 题西林壁
李白
苏轼
故人西辞黄鹤楼, 横看成岭侧成峰,
烟花三月下扬州。 远近高低各不同。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不识庐山真面目,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只缘身在此山中。
4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七绝)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本诗背景:
这首七绝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抒发 了遭流放的悲寂、愤懑的感情。天宝十五年(公元 756年),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李白怀着平定叛 乱,恢复祖国统一的理想,毅然接受了永王李璘的 邀请,参加了他的幕府。正当永王出师江淮,准备 从水路北上讨伐安禄山时,肃宗派重兵围击李璘。 结果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因此获罪下狱。接着被流 放去夜郎,幸而中途遇赦,回到武昌。于是写下了 这首诗。
15
1、第一节文字主要写了卖炭翁烧炭和运炭的 情形。 2、诗中最能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他 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再从文中找 出 4、一第个一例节句文。字(对设卖问炭。翁第这二一节形第象一运、用二的句描)写 手法依次是 外貌 描写、 心理描写和 行动描 写,请在文中标出。 5、请给第一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剑外忽传收蓟北,
闻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 首联 流喜泪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颔联 (现喜态)
白日放歌须纵酒, 颈联 唱喜歌
青春作伴好还乡。
喝喜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思喜归)
12
卖炭翁(新乐府)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关于新乐府: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源 自汉乐府官署而得名。这种诗没 有严格的格律限制,句数、字数 也没有严格规定,押韵比较自由, 语言比较通俗。
14
本诗背景:
原诗题下面有“苦宫市也”四个字的小序,点明 本诗的主旨——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宫市”是唐朝宫廷直接掠夺百姓的无赖方式。 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 到了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改用太监 直接采办,他们购货不给钱,只将宫中的“故衣 败缯”塞给货主,其实是借“宫市”之名进行掠 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正是 宫市为害深重之时,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 这种情况。全诗通过烧炭老翁的遭遇,揭露了宦 官掠夺人民财物的罪恶。
5
内容理解:
西望长安不见家: “家”指政治上的归宿,“不 见家”指毁灭了政治前程。
江城五月落梅花:梅花谢落的时间,应在冬末春 初,而不是“五月”。这个想象, 是有悖情理的。诗人以此来表 达内心的感受:出现这种异常 现象,人间必有感动天地的奇 冤,就像窦娥含冤、六月飞雪 那样!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悲愤 之情。
6
“江城五月落梅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7
律诗有关知识
律诗起源于齐梁,至初唐成熟。 通常每诗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 简称“五律”、“七律”。或双句押韵 或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两句为一联, 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8
例:五律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1
绝句有关知识
绝句产生于南北朝,唐初定型, 每首四句,等于律诗减半。以五 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 “七绝”。押韵有一定的规则,
一般为一二四句押韵,或二四句 押韵。
2
例: 五绝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6
第一层: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第二层:着重刻画老人悲苦的心理。 第三层:运炭上市的艰辛。
17
6、描写宫使来时,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形 容词是“翩翩 ”,表现宫使狐假虎威、蛮 横无理的强盗行径的四个动词 是把 、 称 、叱 、牵 ,表现卖炭翁忍气吞 声、无可奈何,受到剥削而又无力反抗的 词是 惜不得 。 7、形象地揭示宫使名为“买”炭实是“抢 ”炭的强盗行径的两个动词系是 充、 。 8、给第二节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称杜少陵)
本诗背景:
这首七律是唐肃宗广德元年(公元763 年)杜甫流亡在梓州(今四川三台) 时写的。这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 (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延续七年 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在战乱中 漂泊受难的杜甫听到官军相继收复河 南河北的消息,喜悦之情难以自禁,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11
通过写诗 人的一个 动作,细 致入微地 表现出诗 人的喜态。
13
卖炭翁(新乐府)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关于新乐府:
作为诗体,它既包括历代乐府机关中搜 集制作的配乐歌唱的作品,也包括文人 的仿制作品。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 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他们主张“诗歌 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 讽喻作用。白居易写成《新乐府》50首, 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18
第一层:描写来者神态,点明来者身份。 第二层:描写来者言行。 第三层:刻画老翁心态。 第四层:揭示宫使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19
9、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10、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什 么? 揭露宫市的黑暗,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1、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主题思想?
对比。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的黑暗, 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
对比手法
衣正单 愿天寒
悲苦的处境,矛盾的心理。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绡一丈绫
宫市掠夺的残酷性。
卖炭老人的贫穷艰辛 揭露宫市的黑暗,表达
宫使的公开掠夺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1
首联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颔联
颔联和颈联 必须对仗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颈联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尾联
9
七律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颔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颈联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尾联
1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七律) 杜 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