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摘要
由于会计标准日趋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越来越复杂,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要求把实质原则会计实务正确的应用到企业会计实践中。
本文将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这一问
题进行讨论。
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原则在该物质的缺陷,建议在形成正确的应用物质的原则。
其中,本文将重点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
在会计确认主要归纳了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收入;主要分布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的成本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报告主要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每股收益来自三个方面。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形成原理和缺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掌握交易和事件的性质,会计活动进行测试贸易创新和时代的变化,真正的、永恒的新鲜活力。
关键字会计实务;会计实质;会计形式;应用ABSTRACT
Becaus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organization form and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 uncertainty of accounting objects is increasing. This
requires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taxation,
accounting practice to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overview about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n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efects in th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matter suggest correct principles. Among them,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mainly reflected in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reports in three aspects. In accounting mainly discusses three
elements, assets, liabilitie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cost of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impairment of assets, measurement of
the exchange of non monetary assets, assets; accounting report mainly from the
date of the balance sheet after items, consolidated accounting statements,
earnings per share from three a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only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grasp the nature of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accounting
activities change test trade innovation and times, real and eternal fresh
vitality.
KEY WORDS: Accounting practice; accounting essence; accounting form; application目录
ABSTRACT
第1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1.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
第2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2.1.1 会计主体的确认
2.1.3 负债要素的确认
2.2 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2.3 在编制会计报告业务中的应用
2.3.2 合并会计报表的应用
第3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2 与其他原则存在协调问题
3.4 会计教育的缺陷
4.1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4.1.2 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
4.2 妥善处理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协调
4.4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
4.4.2 提高业务素质
结论
前言
社会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走势,而且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的开放性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企业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发达,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要求企业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出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的集成。
广泛应用于会计实务,表明企业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肤浅的形式,不被表象所欺骗,利用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等市场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激增。
如何化解应收账款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已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课题。
第1章
1.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
2006
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这表明,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认真贯彻实质
重于形式的原则,虽然表面或事项或交易形式,但必须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内在本质。
“实质”在这里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需要通过交易或交易处理的经济内容,最后是会计信息;而“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
这样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扫除表面现象,为企业及其关系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更准确的会计信息。
1.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表明,中国的会计制度经历了重大改革,表明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收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的发展,业务范围和企业组织结构达到了迄今为止未知的水平;此外,不仅要求企业会计信息用户信息提供有用的信息,更多的需求有一定的价值。
因此,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的引入,不仅丰富我们的会计理论,也确保会计信息和会计内容相对客观和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丰富了会计准则,与其他原则和发挥作用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为企业。
这一原则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而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现金可以更好地反映业务能力,偿债能力和未来前景的业务。
这是一个原因公司仍然使用
现金流量表来衡量他们的操作能力。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是一个补充一致性的原则。
一致性原则的规定,企业可以不改变他们的测量方法和会计政策。
然而,如果一个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其操作,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做适当的改变。
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相关研究
研究物质的形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并没有停止,尽管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外国会计理论一致的赞扬,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几乎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间的概念框架。
在我们国家,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出具财政部1998年,披露关联方关系和交易,首先提到的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确定有关各方是否形成。
华严(2013)描述具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正确使用这一原则,一个人应该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能过份强调,和与其他会计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强披露信息的物质形式。
张婷婷(2015)分析我国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指出存在的中国上市公司不分红,分红政策不稳定,连续性差,缺乏政策和法律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国内研究现状,我认为国内标准反
映的一般理解实质重于形式是相同的:在会计,即经济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的物质,当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反映经济实质,应该按照经济实质反映。
从国内研究现状,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质上是企业标准的交易和事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
第2章在会计确认实务中的应用
当经济事件或者事务发生在会计系统中,它必须首先承认的会计。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识别中扮演一个重要的基本作用。
2.1.1 会计主体的确认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工作中,只有能够识别和计量影响自身经济利益的交易或事件,不能识别和计量不影响自己的交易或事件的经济利益。
首先,会计主体是明确的,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划定的会计处理;其次,会计主体是明确的,为了更好的掌握会计的地位;最后,会计主体清晰,能够区分经济活动会计与业主之间。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通常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当交易的实质或其他事项与法律形式不符时,应当反映其经济实质。
2.1.2 根据标准,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交易中已经形成或控制的资源,并期望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它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即资产必须是真正的资产,并不能期望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有发生的结果;其次,公司的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第三,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通过对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产的所有权,是必然要求会计主体假设。
作为一种主要资产,主体应具有所有权或控制权。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通过所有权或控制权来决定是否属于某一特定主体的资产。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拥有、使用、取得和处分财产的权利。
因此,按照本标准确定企业的财产、材料等,可以纳入企业资产范围。
但是,所有权的法律概念仅仅是会计确认资产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的基础。
企业不会拥有,而是把资产的控制权纳入企业会计的范围,体现客观的经济本质,是形式的本质,而不是原则的典型体现。
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到,资产必须“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是资产的本质特征。
因此,资源有能力带来经济利益的市场,即使他们有资产的形式,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资产的性质,必须从资产中消除。
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已经走出生产线,虽然实物形式依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是用于生产使用,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它不应该被确认为一种资产,但应该失去它失去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它将被认定为
损失。
因此,企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定义资产的会计准则,不仅强调了资产的本质,也体现了尊重客观经济现实。
2.1.3 标准规定,负债,是指过去交易和事项的现有义务,履行的义务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在我们的会计实践中,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计算按实际发生额和包含在“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和其他相关主题。
同时,归功于“长期借款”账户,不管多久贷款利息。
如果贷款的利息支付在下一财政年度,应当收取当期利息费用,但利息记入“长期借款”今年年底和兴趣是包含在长期负债。
这显然夸大了长期负债,从而减少流动负债,并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依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长期借款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中应该包含在流动负债。
对客户服务的服务产品,企业是否能确认责任的销售产品吗?例如,企业销售的产品提供免费维修时间,企业在销售的时候,再多的修复( 形式上>成本,但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总有
一部分销售产品来修复。
是企业营销的产品吗
它本质上承担经济责任。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这些条件下企业应该认识到责任。
2.1.4 从销售货物标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确认:一,企业货物的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第二,企业既没有所有的部长通常继续保持联系,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商品销售;第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
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这种情况下,前三个都是很好的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1)所有权转移或实物交割不一定确认为收入的实现。
这是真实的大多数零售交易,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是由交易的实际情况判断。
例如,企业销售的货物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出卖人和买受人不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货物可以退回。
在这一点上,销售企业仍然有责任,对货物的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回报尚未转移到买方,销售企业不能确认收入。
这表明,虽然材料的形式交付或证书的所有权转移已经发生,但在货物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奖励不转移,不能确认收入。
同样,如果一个交易的货物主要是在所有权转让的风险和奖励已经发生,只有由于买方自己的原因延迟交货,导致商业仍然在销售,销售收入应得到承认。
因此,这里关注的是交易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交易的形式。
(2)如果卖方有权继续拥有或控制正在出售的商品的相关管理,收入无法识别,即使标题文件已转移或货物已交付。
采取售后回购,例如,在商品出售给买方,货物已收到,双方同意将所购的商品无条件在规定的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的
价格。
这表明卖方仍然控制被销售的货物。
该交易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不作为收入确认。
(3)如果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即使其他条件都满足,也不能确认收入。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
为资金流入、收取价格和实物交割,这显然不是基础。
例如,在买卖时,卖方得知买方在另一笔交易中赚了一笔钱损失,
现金流困难。
例如,当出口货物,是不可能确定的国家允许进口企业汇基金。
没有收入可以承认,直到消除不确定性。
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的确认是非常复杂的。
使用上面的条件来判断,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每个事务的本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
则做出判断,以有助于企业的实际性能的客观评价。
2.2 会计是指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计量模型,将会计对象的数量放在货币数量关系上,产生以货币计量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处理。
2.2.1 一个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由成本法或权益法根据具体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20%的股权比例是确定会计成本法或权益法的主要依据。
企业投资于其他单位的单位有权投票总资本的20%或以上但低于50%,甚至不到20%投资,但有重大影响,它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它还提供了,如果企业在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或不超过20%的资本总额超过50%,但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占使用成
本法。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有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情况。
只有20%和50%数值概念和实际的会计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例如: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资本15%的投票。
它不满足20%的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不适合使用权益法。
但现实是,B公司发送的高管,负责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业
务活动。
同时,B公司的生产经营必须依靠提供关键技术信息,一个公司可以在B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即使投资公司的数量不符合的使用权益法,它仍然是按照权益法计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因此,股权比率是一个标准的判断。
有权决定是否或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长期股权投资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2.2 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的原则的体现。
列表以下原则和结果表明,资产减值的迹象可能发生:流动资产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企业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环境的重大变化,投资回报率在当前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有所改善;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过时或实体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处置前,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低于或低于预期,其他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企业会计实务如果上述任何症状,需要相应的损伤。
从法律形式,没有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但从经济本质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不能掩盖事实的资产减值,由于资产减值可以不再提供经济价值。
公司,例如,空闲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而且没有转让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价值,等等,虽然有相当大的账面价值在形式,但本质上有经济利益相关的企业。
因此,资产减值的现象时,历史成本不适用,企业需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调整资产的价值,从而更真实和可靠的反映资产的本质。
2.2.3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依据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资产或者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靠的测量。
如果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或只有一个人满意,携带着只能占资产的账面价值转换资产。
因此,在非货币交易、资产交换是商业性质,将会影响到资产的价值和利润或损失;同时,当事人之间的关联方交易的存在,而且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例如,C公司有很多电脑,账面价值5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C和D公司,以换取一批办公桌,账面价值8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如果C,D 公司关联方,桌子上的C公司进入价值应该是50万元,如果不是关联方,C公司进入桌子上的价值是80万元,而30万年确认为营业收入。
这表明交易不仅是其法律形式,从法律形式的关系C,D并不影响事务,但从经济实质,C和D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交易是否公平。
因此,企业应实施非货币交易的会计核算,按照物质比形式更重要的原则。
2.3 会计报告是基于生成的记账处理信息,根据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转换的信息,形成一套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2.3.1 规则要求:事件发生的日期后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夏至批准财务报告援引天之间发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包括事件发生的日期后的资产负债表调整自然发生在资
产负债表日期和不调整事项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
调整事件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是指资产负债表日提供了一个新的或现有情况的进一步证据很重要。
没有调整事项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是指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显示问题。
第一调整事件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的资产、负债和其他会计科目报告已经改变,并且有足够的数据显示,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会计的质量。
所以,根据会计信息及时性,应当调整课程,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次调整的自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因为它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只发生在未来,但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现实,尤其是在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主要问题在未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当披露在笔记中。
2009年2月5日,例如:一个公司购买了该公司90%的股份,并宣布控制了B公司。
收购活动不迟于资产负债表日,2008年12月31日。
收购,然而,将在2009年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一个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在笔记中,以便真正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及时告知利益相关者,他们充满信心对公司的长期发展。
2.3.2 编制合并报表的主体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公司,也就是说,合并的主题,确定合并的主题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并的对象不一定是一个统一的法律实体,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
准备合并财务报表,从这样一个经济实体确定合并
范围,它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整合企业的财务报表的范围确定的基础上控制。
然而,子公司是否包括在母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不能仅仅看是否接受投资者资
本投资单位占50%,但投资单位是否控制在本质上。
例如:X公司A、B、C、D四家公司股权资本比率为63%,32%,25%和28%。
此外,拥有26%的股权资本的B公司,和C公司拥有30%的股权资本的D。
X公司有权确定D的金融和商业政策按照协议。
因此,X公司应该把A、B和D合并报表的范围。
因为X直接拥有63%的股权,直接或间接拥有B,共有58%的股权资本,尽管X公司只拥有28%的D股本,但实际上可以控制D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范围也应该是D的合并会计报表。
2.3.3 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并在笔记中披露会计基本
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过程。
在计算每股收益时,
如果已发行股票的净收益普通股将不是全面的,因为一些可
以转换成普通股的证券,如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可转换优先股,虽然不优秀普通股在法律形式,但在经济和普通股的本质。
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考虑这些证券可以转换成普通股,调整电流的影响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
利润除以所有,包括优秀普通股,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相应稀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计算更加全面和准确。
第3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已广泛应用在实践中,它的价值还
没有充分意识到,并在其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3.1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形式越来越复杂,许多交易或事项不能达成一致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甚至发生。
一方面,这使会计人员困惑,对于不确定的会计政策,因为系统不规范交易或者事项给绝对的;另一方面,造成空间的独立精神和专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满足
发展趋势。
当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的不符合其经济实质,
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有一定的能力,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它需要会计人员有更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能力是不够的,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果过于依赖个人的判断,会计的风险将会增加。
此外,一些会计人员利用漏洞的原则,操纵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为了使会计信息保持其真实性,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增加以适应整个
社会的发展。
3.2 在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与其他原则有一个
协调的问题。
这一原则有时用于矛盾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和一致性。
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按照一致性的原则,不能任意改变企业使用原始的原则,但根据会计变化和时代
的原则,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选择合适的方法。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当使用冲突与其他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
原则,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相信“框架”的编制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