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生产与发展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育”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特点①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③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存在一定关系①根据教育形式划分程度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②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划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7 教育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在日常场景中进行,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没有专门的老师、学生、场所,没有阶级性,没有专门形态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称为庠、序西周以后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一体”的官学格局,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分科教育的开端斯巴达教育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印度教育特点宗教教育盛行,婆罗门教育主要内容是《吠陀》封建社会的教育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使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西方封建社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①教会学校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为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骑士学校目的是培养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为主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8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民主性、制度化9 20世纪后教育的心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同样的教育,追求教育自由化)、信息化(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或者全球化、个性化10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1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2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节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第五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章学校第一节学下概述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四节学校文化第五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五章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第二节班集体第三节班级管理概述第六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第二节课外活动的设计、指导与组织开展第七章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三节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第四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第五节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第六节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七节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八节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第九节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几大学派第一部分教学法第一章教学目标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方法和评价第二章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概述第三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第四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内容概述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节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第四节课程资源第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第三节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际与实施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教学实施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教学方法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五节说课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现代学习方式第八节教学行为第六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含义第二节教学评价基本理论第三节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四节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解释以下教育学基础概念(每题限制在100字以内):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学科,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答案: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教育活动的学科,其中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2. 教育目标: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预期成果,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答案: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3. 教育原则: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如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答案:教育原则是指引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例如个体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试题二:请简要回答以下教学法基础问题:1. 什么是教学法?答案:教学法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用于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和理解知识以及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2. 教学法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教学法可以分为传统教学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和现代教学法(如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两大类。
3. 为什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非常重要?答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
4. 请列举两种教学法,并简要解释其特点。
答案:一种教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促进互动和交流。
另一种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题三:请阐述教育学和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答案: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学科,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教育学提供了理论和原则,而教学法则实现这些理论和原则,用于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而教学法则为教师提供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参考答案】C2. 讲授的语言包括()。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参考答案】D3. 20 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参考答案】B4.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5.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参考答案】A6. 导入可以在以下场合使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在变换讲授主题时、()、在放映幻灯片、录像片和电影片断之前。
A、上课之前B、下课之前C、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D、正式讲课之前【参考答案】C7.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8. 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
A、最优化原则B、反馈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参考答案】B10.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2~3 岁B、4 岁C、5 岁以前D、1~3 岁【参考答案】B11. ()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关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形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评价目标】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练习法D、发现法【参考答案】A2.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参考答案】A3.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参考答案】B4. 班级目标管理是以一种()为中心的管理。
A、自我管理B、学校管理C、老师管理D、父母管理【参考答案】A5.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参考答案】C6. 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分别是()。
A、教书育人教学科研B、教学科研教书育人C、教育教学教书育人D、教书育人教育教学【参考答案】C7.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 土 2 个组块【参考答案】D8.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自我教育法D、情感陶冶法【参考答案】A9. 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参考答案】A10. 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A、伦理学B、哲学C、教育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C11.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参考答案】D12. 为了(),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参考答案】A13. 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心理学家时()。
教育学和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二、考试目标(一)能够具有中小学教育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二)能够具有运用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够具有持续发展自身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 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教育学基本原理。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3)了解教育的功能;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3. 中小学教育相关知识。
(1)了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理解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4. 班级管理的原理与组织。
(1)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中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中小学班队、共青团活动的基本类型。
(4)掌握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组织中小学班队活动、共青团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能够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分析和解决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5.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1)了解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教学法。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价值取向。
(2)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陈述的三维表述方式。
(4)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山西省吕梁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真题
山西省吕梁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茨基D、皮亚杰【参考答案】C2. ()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进行转换的一个语言标志。
A、教授B、教育C、教育学D、教学【参考答案】B3.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费斯汀格C、桑戴克D、韦纳【参考答案】B4. 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参考答案】D5. 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
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A、香港B、澳门C、台湾D、香港和澳门【参考答案】C6. 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参考答案】D7. 我国中小学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8. 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并填写健康检查表。
A、两年B、一年半C、一年D、半年【参考答案】C9.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参考答案】B10.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参考答案】D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试行的。
A、1996 年 6 月B、1998 年 2 月C、2000 年 6 月D、2001 年9 月【参考答案】D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享有立法提案权的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30 名以上代表联名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B13.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
A、知识B、能力C、态度D、素质【参考答案】C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3. 1632 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A4.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参考答案】D5. 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
A、知识的传授者B、学者和学习者C、集体的领导者D、学生的榜样【参考答案】A6.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参考答案】A7. 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共一大纲领D、新三民主义9.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参考答案】A11. 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A、位置记忆法B、简编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参考答案】B12. 为了实现科学领域中()的目标,在讨论春游去哪儿玩时,可以让幼儿自主商量,想去哪里玩?每个想法的地方有多少人?在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决定。
A、在探究中认知周围事物和现象B、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C、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D、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13. 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参考答案】C14. 《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提供教育和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2.教育学的历史渊源-古代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试验:从古代文明至公元前4世纪。
-古代教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苏格拉底至笛卡尔。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启蒙运动至现代教育学创始人杜威。
3.教育学的基本分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教育的目标是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
二、教学法基础知识1.教学法的定义和概念-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规范。
-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渐进性原则: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学习。
3.教学法的分类-根据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理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幼儿教学法、小学教学法、中学教学法、大学教学法等。
4.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教学目标的设定: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是指()。
A、认知策略B、元认知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参考答案】B2.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D、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参考答案】D3. 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即促进受教育者的(),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个性化B、社会化C、科学化D、个性自由发展【参考答案】B4. 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参考答案】D5. 《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A、尼采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参考答案】B6. 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B、劳动教育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参考答案】C7.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参考答案】C8.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参考答案】A10. 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
A、无条件刺激B、无条件反应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参考答案】D11. “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属于文化的哪种形态()。
江西省九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江西省九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常用的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案卷分析、观察和()。
A、情感评价B、轶事记录C、等级评价量表D、行为检查单【参考答案】A2.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参考答案】B3. ()是指个体教师通过教学理论内化和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技能获得技术上的领会,在头脑中建立起教学活动的定向映象,即知道怎么教。
A、知觉B、感觉C、表象D、认知【参考答案】A4. 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A、20 世纪70 年代末B、20 世纪80 年代C、20 世纪90 年代D、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参考答案】B5. 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参考答案】B6.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8. 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的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参考答案】A9. 保证提问有效性的前提是()。
A、精心设计问题B、讲究发问策略C、恰当理答D、鼓励学生提问【参考答案】A10. 其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是()。
A、班杜拉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布鲁纳【参考答案】D11.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 岁B、2~7 岁C、7~11 岁D、11~15 岁【参考答案】D12.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3. 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限制与可能,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的是()。
4. “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C、“超常”的表现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参考答案】B5. 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
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参考答案】D6. 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参考答案】D7. “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A、格罗斯B、斯宾塞C、维果斯基D、皮亚杰【参考答案】B8.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参考答案】B9.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10. 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的对象主要是()。
A、超常儿童B、低能儿童C、正常儿童D、家庭环境优越儿童【参考答案】B11. “精诚合作、同舟共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虚怀若谷”等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团结友善B、助人为乐C、明礼诚信D、文明礼貌【参考答案】A12.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参考答案】A13. 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参考答案】D14.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参考答案】C15. ()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的表现。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参考答案】A2. ()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A、比纳B、斯滕伯格C、皮亚杰D、推孟【参考答案】D3.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参考答案】C4.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参考答案】D5.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参考答案】A6.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
A、泰勒目标评价模型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CIPP 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参考答案】A7. 在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参考答案】B8. 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参考答案】C9. “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参考答案】D10. 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D、胸襟、见地【参考答案】B11. 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参考答案】C12.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参考答案】D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 以下教育类型中,不属于纵向教育结构的是()。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参考答案】D4. 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参考答案】A5.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参考答案】D6. 语义内容的丰富性和使用的广泛性,使()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A、语义B、语言C、语音D、词汇【参考答案】B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参考答案】C8. 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
A、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 年美国《卡内基报告》C、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1995 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参考答案】C9. 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参考答案】B10. 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参考答案】C11. 观察是在()下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学法的核心目的是()。
A.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B.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D. 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答案:B3.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A. 苏霍姆林斯基B. 杜威C. 孔子D. 皮亚杰答案:C4.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选拔学生B. 激励学生C. 反馈教学效果D. 惩罚学生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 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4.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准则;标准5.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确保教学活动能够________和________学生。
答案:适应;促进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答: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2. 描述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巩固性原则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需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方法和规律等。
教育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能和品德等方面。
同时,教育学也研究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
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的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学法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学科,教育学是为了研究教育的原理和规律,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教学法则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方法。
教师需要在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水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之,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学。
1.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教育学基本原理。
(1)了解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
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
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不是获取绩效工资的筹码,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2)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内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理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了解教育的功能;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含义: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具体来说,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1.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的功能教育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设计遵循学生生理发展规律的体育活动等,促进学生生理健康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的发展以及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蓝色部分代表考纲要求,黑色代表考纲解读)(一)教育学。
1. 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心理,生理,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得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题.教育媒介: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或者沟通关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教育手段(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也支持此观点2、生物起源说(标志着在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主要思想: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动物没有不同。
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代表人物:孟禄(美国,1869-1947)主要思想: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②儿童对成人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
不管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
模仿是教育的本质。
忽视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4、劳动起源说(批判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主要思想:①教育是人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途径;③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3)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
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4)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5)运用所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能设计、指导、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7.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了解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几大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生本教育学派、生命化教育学派、主体性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情境教育学派、情感教育学派、理解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
(4)能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现象。
(二)教学法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2)理解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3)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4)理解课程目标的含义以及与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
(5)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在课程目标方面的创新。
(6)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理解教学的含义、意义、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务。
(2)了解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3)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说。
(4)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5)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6)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内容。
(1)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含义、特性及载体。
(2)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3)掌握课程标准的含义、意义、性质和内容。
(4)掌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
(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6)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性质、意义和基本内容。
(7)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8)掌握课程资源的含义、意义和分类,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教学设计。
(1)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过程和方法。
(2)理解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3)了解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
(4)掌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5)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5.教学实施。
(1)掌握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2)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4)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和开发。
(5)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7)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掌握说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9)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单项选择题约60题约30分多项选择题约15题约30分判断题约20题约10分材料分析题约10题约30分合计105题100分教育与教育学约5分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约8分学校约7分教师与学生约10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约10分课外活动约5分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约10分教学目标约5分教学过程约5分教学内容约10分教学设计约5分教学实施约15分教学评价约5分合计100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考查目的: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解析: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分为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第二段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和大学堂(3~4年)。
7岁入学,到28岁毕业,年限很长。
“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该学制还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作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综上所述,“壬戌学制”为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故答案为“C.壬戌学制”,属于了解层次,较难题。
答案:C评分标准:(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我国“新课改”强调课程结构应体现A.均衡性B.选择性C.综合性D.分科性考查目的:理解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解析: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存在问题,新课改提出要改革我国现有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
均衡性是指增加被忽略或淡化的课程类型或科目的比重,适当减少原有科目的比重,使所有科目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综合性是指要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性是指增加更多的选修课程,故答案是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评分标准:(四)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例1】思维导图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进行储存、组织和优化的思维工具。
江老师在知道朋友的女儿使用“思维导图”写作文获得成功后,针对班上同学害怕写作文的现状,江老师决定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作文教学。
他查阅有关“思维导图”的文献资料后,先引导学生如何画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在作文中的叙述也变得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
江老师遂将他的研究成果与同事分享。
从教育行动研究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表明A.江老师的研究符合教育行动研究的要求B.“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C.教育行动研究无需公开研究成果D.教育行动研究无需持续进行考查目的: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1)计划。
“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①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
②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
③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2)行动。
“行动”包括:①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
②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
③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
(3)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
“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在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包括:①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
②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
(4)反思。
反思包括:①整理和描述。
②评价解释。
③写出研究报告。
撰写教育行动研究报告是行动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
以文字形式总结和公开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更系统、更理性地总结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能使自己的研究更广泛地接收同行和社会的评价、批评和建议,有利于改进今后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他人分享和借鉴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公开性特点,教育行动研究通过群体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基本方式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由私下琢磨到公开探究,从而使研究得到公众评议的滋养,并惠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