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张小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张小霞
发表时间:2015-04-24T11:43:42.6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3月总第150期供稿作者:张小霞
[导读] 文题导入。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张小霞甘肃省积石山吹麻滩初级中学731700
摘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精彩而有艺术性的导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关键点在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一、常见的导入方式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方式繁多,其中常见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1.回顾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与乡愁有关的名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踊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词的联想积累,唤起了学生们的情感。我因势利导,满含深情地说:“离乡在外的游子,日夜思乡念亲。乡愁像一弯月,钩起一串串回忆;像一条蚕,咬噬着那颗孤独的心,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感受《乡愁》。”
2.情境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又如要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天堂》,使学生的心绪随着美妙的歌曲飞入青青的草原、碧蓝的湖水,为随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准备状态。
3.由己到彼导入。学生学习知识能从自己身上联想到某种事物。在学习《海燕》时,设计了如下的导语:先多媒体展示雷电天气的音画,然后问学生:“ 在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学生答:“家里。”接着问:“为什么喜欢在家里,而不是树下?”学生回答:“感觉温暖、温馨、安全。”紧接着多媒体展示浊浪滔天的音画,又问:“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地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海燕。”自然而然地导入了高尔基的《海燕》。
4.故事导入。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皇帝的新装》时,不妨这样导入:“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就很容易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5.文题导入。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会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则反问:“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这篇课文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
二、语文课堂导入中要注意的问题
“导入”的设计要做到“新、精、奇、巧”四个字。
“新”是关键。有新才受学生欢迎,才让学生注意,才让学生接受。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创新,只有教师的方法创新,才有学生的创新。
“精”是本质。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它只起引导和激趣的作用,这就要求“导入”的内容上一定要精炼,不能繁杂冗长,教师不可片面追求语言的华美精彩。
“奇”吸引力。好奇是少年儿童的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其不意,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力避落入俗套。
“巧”是要求。教师的“导入”要有悬念,要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热情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总之,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