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林黛玉形象的悲剧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黛玉形象的悲剧美
王丽波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被林黛玉的形象所打动,她伤心时,我们和他一起落泪,她高
兴时,我们和她一起欢笑。林黛玉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她的形象之所
以让我们终生难忘,是因为她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毁灭,黛玉的形象是中
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光辉形象,她的悲剧唤起我们的惋惜和痛苦并对当时的社会发出
深深的痛恨和批判。黛玉的形象不仅是悲剧的典型,而且可以把她的一生当成我们的教课
书。黛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想起黛玉的名字,就会唤起人们对美和诗的遐想,而她的
悲剧又唤起我们的悲和泪,透过黛玉的悲剧火花去看人生,自己,从古想到今以至更广阔
的未来,黛玉的形象将伴随着我们度过一生。
《红楼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认识就没有一致过,有人觉得林
黛玉这一形象塑造的不真实。要对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获得正确的认识和作出公正的评
价,就必须首先认真观察一下她的思想、性格的诸方面。俏简单地把林黛玉看成是位自尊、
敏感、尖刻、孤傲、脆弱、令人感到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恐怕就失去了林黛玉的形象。
我们在作品中,一看到林黛玉的名字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人认为她浪漫、自私、狭
隘、尖酸、刻薄、对爱情的要求过高,作品中的林黛玉似乎是一个爱哭“小性儿”的人,同时
又有高贵的自尊,太多疑、敏感,这都是些什么因素促使她这样呢?林黛玉总是痛苦,这是
为什么?当我们从林黛玉的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就会发现是由于环境造成她的敏感、尖酸、
刻薄。社会压抑她,毁灭她的爱情,私有制是悲剧的总根源。黛玉出身贵族,父母早亡,在
私有制的社会一个人离开社会、家庭,就无法做人,无法生活.如不追求人格也罢,而林黛
玉却十分注重这一点,她自己知道人失去人格,什么权利也没有了,林黛玉的一生是为捍
卫自己的人格奋斗的一生。
林黛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不满这种生活,离开又不可能,失去了站在大地上的
依靠,这是造成她痛苦的原因之一。同时,她还不安心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别人的力量
上,进贾府她想的是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生怕别人耻笑,因为她要保护自己
做人的尊严。林黛玉每天都在遭受生活的欺压,可想一到了诗的境界,她就离开了眼泪,散
发着“香草美人”的芳香,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总是给人一种清气逼人的感觉,少女在诗情面
46前顶礼莫拜,在诗情面前低下高贵的头,她是那

么容易掏出自己心中的赞美,折倒在别人
的才华面前,生活中她什么也瞧不起,唯有诗词.
刚进贾府,黛玉就对宝玉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宝玉摔玉器又给她很大振动,这
唤起她心中朦朦胧胧的感觉,似乎觉察又似乎不觉察,随着他们之间交往的日益加深,那
种朦胧的感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宝钗到贾府引起黛玉的酸触.封建社会,爱情被认为是
洪水猛兽,假如没有宝钗的出现,宝黛的爱情也将是悲剧,因为他们的爱情生长在封建社
会,在那样的社会,追求真正的爱情不可能的,当黛玉的爱情被压制时,她没有举起手,向
生活乞求,而是每天都为爱情的根苗浇水,追求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追求自己的理想,表
现的是那样坚强有力量,生活中,也许真正的爱情都是悲剧,宝黛在爱情河流中所得到是
不幸和悲剧的结局,他们的爱情是真正的。当他们的爱情还没有成熟时,黛玉用血和泪浇
灌爱情的根苗,这些似乎显得她自私,狭隘,但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是她爱宝玉
爱的深沉,爱的真。
宝黛爱情是两个人之间情感的沟通,宝玉在黛玉身上找到了他一生都在找的东西,同
样,黛玉也在宝玉身上寻找到了她一生都在寻找的东西。当两条小溪汇合成爱情的河流
时,黛玉得到了爱情中最美好的东西,同时,爱情又给她带来了痛苦,封建主义铁蹄蹂嗬了
爱情,读者都被宝黛痛苦的爱情所陶醉,黛玉悲剧给人以力量,“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烧毁
的不仅是个人的一生,永远失去了爱情,而且烧毁的是整个社会的眷恋,如果可能,她要把
整个世界烧毁.以上这些都是黛玉身上可取的地方,同时她身上还有些不能让人容忍的东
西,有时她分不清什么是贵族小姐的尊严,什么是她的人格,不能丢弃身份,看不清生活中
肮脏的东西,捕捉不到生活的真谛,她凭借敏感,感受着生活中的美和丑,尽管她在悲剧中
长大,但她必竞是贵族阶级的人,不理解刘姥姥为什么那样为生活而奔波,这倒置黛玉对
刘姥姥行为理解的偏面,这是可以理解的。她在复杂的人和事面前往往不可避免发生一些
偏差,我们不能因此指责黛玉。
黛玉永远把爱情建筑在现实基础上,但在现实无际的黑暗中,她苦闷,迷惘,思想上有
虚无的感觉。这是她的阶级所特有的,在这一点上和宝玉发生了共鸣。
黛玉从小失去了父母,这使她在世界上失去了依靠,她觉得生活不公平,命运坎坷,可
为什么这样,她不知道。
黛玉既尊重自我,又尊重别人,既敏感又笃实,既尖刻又宽厚,既孤傲又谦和,既脆弱
又坚强,这些都是她的思想性格特点,林黛玉的

思想性格,既有尊重自我,敏感、尖刻、孤
傲、脆弱的一面,又有尊重别人,笃实宽厚,谦和坚强的一面,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
的,二者在她身上是辩证的统一,前者使她给人们以性情孤傲的感觉,后者又使人们感到
她的孤僻渗透着热情,并使人们与她越接触越觉得她好。既然黛玉思想性格的这两个方面
是辩证统一的,那就意味着二者之间有其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从人生哲学
上说,就是黛玉的谁尊重她,她就尊重谁的处世原则,这种处世原则包含着近代平等观念
的萌芽,从政治思想上说,就是黛玉的坚持叛逆本阶级给青年一代所指定的人生道路,从
婚姻观上说,就是黛玉的坚持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前提,而爱情又必须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
基础,这三者也就形成了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同时,林黛玉的思想性格又有其
鲜明的阶级烙印和时代烙印,她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又不能与维护自己的小姐尊严划清
47思想界线,她违抗本阶级所指定的人生道路,但并不希望本阶级死亡。
宝黛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完整、最扣人心弦的,正是在这个故事上,集中
地反映了曹雪芹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突破,使它具有前所未有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宝
黛爱情实质上是对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一种勇
猛冲击,当然也就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容,因此,它的被扼杀就是必然的,所以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的悲剧。
黛玉是以与封建制度相对抗的鲜明形象出现在《红楼梦》中的,黛玉是古典文学中受
压迫而带有强烈反抗最完美的妇女典型,她体现着中国妇女最纯洁的理想最真挚的爱情,
然而也担负着封建制度的加给妇女的重压,精神和生理上无情的摧残,但是林黛玉并不是
消极的牺牲品,她的悲剧性格表现了中国妇女忠实于纯洁的爱情、理想的崇高的品质,正
是这样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里,贾宝玉、林黛玉才走上叛逆性的同生死的爱情道路。
黛玉是科举制的反对者,她时常给科举制度以尖刻的讽刺和嘲笑。她的诗、画、文章都
有独特的风格,是真正天才智慧的流露,与当作敲门砖的八股文、诗、词是格格不人的,科
举制度与黛玉之间有着不可超越的鸿沟,她以自己的思想行动彻底地反抗和否定它。黛玉
的结局不会是好的。因为她和封建礼教处于直接对抗的地位,因而封建礼教也就更加残酷
地迫害她,她的悲剧命运就是封建社会年青一代悲剧命运的典型。在那个时代里

,“人”尤
其是青年一代,自然是封建统治者的牺牲品,是没有任何幸福的出路的。
但是,封建统治者,在这个现实人生的悲剧里也并不是胜利者,他们的统治和虐杀只
证明其腐朽性。黛玉的死,这不是美的毁灭,而是象征着为美的斗争的继续。曹雪芹在这
里以其高度完整的悲剧结构,对于残暴专横的封建制度提出了可怕的挑战,以生动的艺术
形象表明了封建社会的世界观的原则与准绳的彻底破产,使古典文学中生活美、理想的追
求和艺术上悲剧美的体现达到了新的高峰.
黛玉的形象实质在于:他们从对周围环境、生活直觉感觉受中发现了生活的不合理
性,他们站在反传统的一面批判了生活,并热情地追求着自己的纯真的美的理想。曹雪芹
就在对他们“肯定的瞬间”使这些形象放出了强烈的光,照耀着现实的批评。如果把《红楼
梦》和它同时的以及以前的反封建的古典作品概括地比较,就会发现在《红楼梦》正面人物
典型身上存在着新的因素,即要求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因素,他们把生活和美联系起
来,有着改变腐朽生活的前所未有的决心,这是新的生命力,是“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从她身上看见了人的觉醒,人对美好思想的合理的追求和对于横暴的抗议,这抗议尽管还
是朦胧的,然而却意味着向着新的东西的勇敢探索.黛玉身上这样更深刻复杂的思想表现
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性格的力量的确是现实社会真实产物,是人民的生活在自己的发展中
不断达到的高度。
黛玉的形象概括着广大群众愤怒反抗精神,她的悲剧就是社会的悲剧,而不是个人的
悲剧,《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就在这里。林黛玉的性格被封建统者曲解为“痴”,“呆”,“无能
的废物”,因而不给她以生活的权利。然而,曹雪芹却是满含着眼泪,悲痛与欢笑,热情地歌
颂他的主人公,把这当作美来描写,以与当时的社会相对,黛玉不应该被这种生活所毁灭,
而应该得到更好的合理的生活。黛玉的性格后来愈来愈明显地突出,丰富,完整,是和整个
48爱情悲剧冲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她和贾宝玉已经由两小无猜产生了炽热的爱情
以后,黛玉就不再采取公开的形式表示她对贾宝玉的爱情,而被封闭在内心时.这被封闭
起的爱情的火苗烧得愈旺,越想冲出去,越想放射出耀眼的火花,林黛玉所受的折磨也越
痛苦深沉,甚至达到了外部表情的“痴”、“呆”和行动的停滞,因此,她的悲剧性格的感染力
也愈强烈,使人无法抗拒,不自觉地沉浸在与她相同的清绪感受里。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
魂惊恶梦”的梦境描写,固然是心理

描写的卓越成就,但这种在梦中显示出的将要发生的
矛盾和冲突不是空虚的心灵的幻想,它凝结着林黛玉长时期观察人、事的结果。她以前不
理解的或者被事物的假相所迷惑的感受,在这时候都以清晰的赤裸裸的真相出现在她的
眼前,潜在的封建势力,在她的梦中已经以公开的形式对待她,平时嘴里疼爱她的贾母,现
在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的毁灭她的爱情幸福的真接的主持者,平静的生活在梦里达到了最
紧张的状态,就像被暴风吹卷着的江河里浪头撞上了盗立在水中的礁石一样,浪头被击
碎,以各样的形式向着各方向飞射击去,林黛玉的理想被击破了幻灭了,她惊醒,留恋,扎
挣,乞求,幻想,恐怕,失望,灰心,痛苦,优郁,怀疑,迷惘。梦是悲故事发展的转折点,也是
林黛玉性格的一个重大的突然的变化,她在这一瞬间所表现出的千变万化的复杂的心理
状态,被作者刻划得精细人微,都给人留下强烈的实感.正是透过恶梦的描写,透过激化的
悲剧的冲突的描写,使林黛玉复杂的性格、特色显示出深人肺腑的感梁力,到了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荤儿迷本性”,这个在梦中预示了的悲剧冲突已经在现实生活
的轨道上发展到了饱和点。作者透过这个事件的描写,又给林黛玉的性格带来更加丰富更
加深刻的内容,而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后一次见面的艺术描写,已经获得了使读者不能
忍心一气读下去,而又不能放下,痛苦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的威力,这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封建礼教最强烈的控诉。
林黛玉的性格趋于更加完整,使她的性格更加全面更加鲜明体现出来的是这个爱情
悲剧的冲突已经发展到了奇峰峭壁般的顶点.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
阁成大礼”和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痛神瑛泪酒相思地”,这是后四十回作者现
实主义描写最成功的篇章,也是林黛玉性格最完整的表现。悲剧形成了,两个有着深厚爱
情的青年男女被活活折散了,一个纯真少女的生命被活话地断送了,但是,在这个完整的
悲剧格里根深蒂固的爱情的影响是不能被斩断和消灭的.林黛玉的死带走了活的贾宝玉,
尽管作者采取了一些神秘的宿命论的描写,然而巨大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却深刻地揭
示了事件的本质,生活的逻辑规律比之个人的片面的狭隘的理解带有更强大的感染力和
说服力。
宝黛的悲剧性格和《红楼梦》的悲剧主题的进展,就意味着这种美好的生活步步的遭
受摧残,直到完全被毁灭,也就是悲剧的最后形成和结局。
林黛玉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

远,通过她的悲剧,我们可以深人膜里的认识那个时
代和封建社会制度是一切罪恶的总根源,做为人有权利把旧的社会制度砸碎,建立适应社
会发展的社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