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合集下载
第三章_王实甫及《西厢记》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 全剧通过描写崔、张爱情故事,展现了崔、 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 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 突,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 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 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明确地提出了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 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 的反封建倾向。
❖ 第一折“惊艳”:行路之间,早到黄河这边。 你看好形势也呵![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险? 正是此地偏。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 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揽浮桥,水上 苍龙偃。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back
❖ 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施恩于人,反受 其辱,三来告到官司,夫人先有治家不严之罪。 依红娘愚见,莫若恕其小过,完其大事,实为 长便!常言女大不中留。
❖ [麻郎儿]又是一个文章魁首,一个仕女班头; 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夫人云)这小贱人,倒也说得是。我不合养 了这个不肖之女!经官呵,其实辱没家门。罢, 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便与了这禽 兽罢!back
第四本第二折拷艳
❖ (莺莺见夫人科。夫人云)我的孩儿!(夫 人哭科。莺莺哭科。红娘哭科。)(夫人云) 我的孩儿,你今日被人欺负,做下这等之事, 都是我的业障。待怨谁来!我待经官呵,辱 没了你父亲。这等事,不是俺相国人家做出 来的。(莺莺大哭科。夫人云)红娘,你扶 住小姐,罢,罢!都是俺养女儿不长进!
天 下 夺 魁 西 厢 记
第三章 天下夺魁《西厢记》
《西厢记》艺术赏析
第三章 天下夺魁《西厢记》
❖ 一,王实甫生平与作品 ❖ 二,莺莺故事演变与王西厢的创新 ❖ 三,《西厢记》剧情介绍与折子欣赏 ❖ 四,《西厢记》思想内容 ❖ 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 六,《西厢》开拓的才子佳人故事模式
第三章 王实甫《西厢记》1
佳 期
饯 行
四、《西厢记》中的戏剧冲突 • 《西厢记》中主要包括哪些矛盾冲突?
两对矛盾构成的戏剧冲突
1、张生、莺莺、红娘 崔夫人
冲突点:门阀观念、封建礼教和婚姻
2、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矛盾
冲突点:崔张爱情进程中三人表现出的顾忌、 猜疑、矜持
五、《西厢记》中的人物塑造 • 张生、红娘、莺莺三个人物形象分 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C.成人之美
• 六、《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 1、文采与本色相生 • 七、《西厢记》的影响
经典语句
• [仙吕· 八声甘州]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 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 [圣药王] (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 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 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 [正宫·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耍孩儿]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 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 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 心内成灰。 •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
• 1、王实甫,时代与关汉卿接近。生平不详。 一生创作杂剧14部,多为爱情题材。除《西厢 记》外,还有《破窑记》等。 • 2、《西厢记》的体制:吸收南戏表演方式, 将几个杂剧连在一起成一个台本。
二、莺莺故事的流变过程
1、中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张生始乱终 弃却自诩为“善补过者”。 2、北宋赵德麟《会真记》:批判张生但仍沿用结尾。 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代许多说话、唱本中 都涉及到莺莺题材,董本是集大成式的作品,对西厢 故事有重大的突破,结局由“始乱终弃”变为共同私 奔;主要矛盾由崔张间的矛盾变为二人与崔夫人之间
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本:酬简、拷红、哭宴、惊梦 第五本:报捷、寄衫、求婚、团圆
▪ 三次发展高潮
1、赖婚 2、赖简 3、拷红
▪ 冲突的解决—妥协
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兼与《董西厢》比较
▪ 老夫人—反面人物
1、“明许明赖”(二本三折) 2、“明许暗赖”(四本二折) 3、“虚推实赖”(五本四折)
⑴、“寺警”前
人莫敢犯。
老夫人治家严肃,内外并无一个男子出 入。
(法本)
﹠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
应门五尺之童,年之十二三者,非呼召不 敢辄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 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 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见, 岂不自耻。”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 从新,毋敢再犯。”
红娘
利用
受骗的不平
第三本:传书、闹简、赖简、订 约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我待便将简贴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
处哩!我只将这简贴儿放在妆盒儿上,看 他见了说什么
(红娘)
第二本:寺警、请宴、赖婚、琴心
﹠ 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
茶饮少进,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春天气, 好烦恼人也呵;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 语怨东风。
(莺莺)
﹠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红云]不干
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旦云]俺 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堤防着人,
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系得紧,只怕 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殿前欢]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 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王西厢》
第六编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 的戏剧冲突,是在一个很奇妙
的环境中展开的。 佛寺本应是六根清净、修心养性的场所, 而王实甫竟安排崔张在这里偷期密约,供 奉菩萨的“庄严妙境”成了培育爱情之花 的园圃。
在崔、张彼此有情却又无计可施,观众渴
望知道事情如何进展的时候,孙飞虎事件 出现了。张生计退贼兵,本来答应婚事的 老夫人突然赖婚,封建势力与青年一代的 矛盾激化,剧本便出现了第一个戏剧高潮。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不同于《西厢记诸宫
调》 的张生。被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 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懦,被突 出的则是对爱情执著诚挚的追求。
《西厢记》里,王实甫把红娘放置在一
个相当微妙的位置上。 老夫人让她服侍莺莺,让她“行监坐 守”,但她从心底里不满封建礼教对年 轻人的捆束,当觉察到崔、张彼此的情 意后,一直有心玉成其事。
第三章王实甫的《 西厢记》
《西厢记》 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
达到了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 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 《西 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第一节《 西厢记》的作者及 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
事迹俱不详。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计有14 种。完整地保留 下来的,除《 西厢记》外 ,还有 《 丽春 堂》四折、《 破窑记》四折和《 贩茶船》 《 芙蓉亭》曲文各一套。
“情” 的关注,比关汉卿、白朴更进一 步。
第二节 《 西厢记》的戏剧冲 突
《西厢记》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
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 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 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这 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 它 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 发展。
第三章 西厢记
第三章 西厢记
一、《西厢记》及莺莺故事创新
• 作词章风韵美 • 体制的创新 • 题旨的改造
(一)作者简介:
• 王实甫,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 • 长期混迹于教坊,与伎艺为伍,落拓文人 • 编撰杂剧 13 种 ,只有代表作《西厢记》
与《丽春堂》传世,《 贩茶船 》、《 芙 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 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 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 董解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 王实甫:“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 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二)人物形象:
•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 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 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 撮合者。她是剧中最动人的形象。
• 北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秦观的《淮海 词》,毛滂的《东堂词》都歌咏崔、张恋爱故事
•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说话”已 有《莺莺传》名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 本杂剧段数”中又有“莺莺六幺”。
• 宋杂剧金院本 《调、193 套组曲
• 1、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 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
• 2、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 这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
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 发展。
(二)冲突第一次激化
•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在一个很奇妙 的环境中展开的。
• 地点是佛寺,时间是崔氏一家扶灵归葬的 几个月。
• 王实甫把春意盎然的事件放置在灰黯肃穆 场景中。
普救寺全景
普 救 寺 塔
• 《西厢记》在第一本楔子,先由老夫人交代 其逐步冷落的家世。一阵伤感之后,她吩咐 红娘:
一、《西厢记》及莺莺故事创新
• 作词章风韵美 • 体制的创新 • 题旨的改造
(一)作者简介:
• 王实甫,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 • 长期混迹于教坊,与伎艺为伍,落拓文人 • 编撰杂剧 13 种 ,只有代表作《西厢记》
与《丽春堂》传世,《 贩茶船 》、《 芙 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 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 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 董解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 王实甫:“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 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二)人物形象:
•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 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 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 撮合者。她是剧中最动人的形象。
• 北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秦观的《淮海 词》,毛滂的《东堂词》都歌咏崔、张恋爱故事
•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说话”已 有《莺莺传》名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 本杂剧段数”中又有“莺莺六幺”。
• 宋杂剧金院本 《调、193 套组曲
• 1、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 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
• 2、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 这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
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 发展。
(二)冲突第一次激化
•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在一个很奇妙 的环境中展开的。
• 地点是佛寺,时间是崔氏一家扶灵归葬的 几个月。
• 王实甫把春意盎然的事件放置在灰黯肃穆 场景中。
普救寺全景
普 救 寺 塔
• 《西厢记》在第一本楔子,先由老夫人交代 其逐步冷落的家世。一阵伤感之后,她吩咐 红娘:
第三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
二、《西厢记》故事艺术、主题的转变:从 唐代元稹《莺莺传》(又称《会真记》) 小说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 称“董西厢”,一种说唱文艺,因其由多 个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故名)再到王实 甫《西厢记》杂剧(又称“王西厢”), 艺术形式将人物活动与心理世界不断扩展, 故事主题一再得到提升。从表现文人薄情 负心,对女子始乱终弃的“猎艳”心态到 肯定“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歌颂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大胆和封建 家长展开斗争,虽然还不免带上“合礼”、 “报德”
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赖简”表现出莺莺在爱情与礼法之间 的犹疑局促,渴求扭变。(本是主动 邀约,却当即变卦,让张生狼狈不堪, 如陷深渊。当然张生的“跳墙”亦是 让莺莺很难接受的“豪侠”行为。) “幽会”表现出莺莺、张生、红娘经过 情感经历的磨合最终好事告成。崔张 幽会于西厢,成就了男女之间的相思 之渴。(至此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结
的色彩,但到“王西厢”最终将“情”的一 发难收、天经地义表现得酣畅淋漓,喊出了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 嘹亮呼声。 三、《西厢记》的矛盾冲突:两条线索:以 崔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对自由爱情婚 姻的追求者与以老夫人、郑恒为代表的封建 保守婚姻观念的捍卫者之间的冲突(此为明 线、主线);另一条即崔莺莺、张生、红娘 之间的带有喜剧性质的矛盾冲突(此为辅线、 暗线)。
全剧五本二十折: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惊艳 闹斋)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寺警 琴心)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传简 探病)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幽会 惊梦)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思念 荣归)
借厢 酬韵 请宴 赖婚
闹简 赖简 拷红 送别 寄物 求配
剧本开始的“楔子”,交代出崔莺莺家庭 的变故:作为“前朝相国”的父亲“因病 告殂”,母亲与其及一弟扶柩途中暂居普 救寺,崔莺莺已被先期许配郑恒。莺莺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的唱词隐隐露出心事。 “惊艳”一折将张生初见莺莺美貌时的震 惊及莺莺的依依留情表现得鲜明生动。 (“我死也”、拈花微笑、“回顾觑末”) 此可谓矛盾冲突的前奏。
王实甫的《西厢记》
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虽故事基本相同,题 材却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明显了;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 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所提高。
对真挚的爱情,王实甫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第五本第四折中,他鲜明 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呐喊。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 姻制度的大胆挑战。
三、 红娘与老夫人的冲突
经过一番周折,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终 于结合了。但全剧的基本冲突并未解决。因此,发生了 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正面冲突,就是“拷红”,红娘抓 住老夫人维护相国门风名誉的弱点,从被审者转而成为 审判者,“战胜”了老夫人。
四、 戏剧冲突的延伸和妥协
老夫人“认可”了张生和莺莺的关系,但又提出了让 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的要求,实际上是立即拆散 莺莺与张生。张生、莺莺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并未解决。
莺莺、张生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是追求婚姻婚 姻自主的叛逆者同维护封建礼教、维护门阀利益 的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
1、崔莺莺与老夫人的潜在的矛盾 2、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 3、“寺警”——戏剧冲突的激化 4、赖婚——戏剧冲突的高潮
二 、崔莺莺与红娘、张生的冲突
(一)莺莺与红娘的矛盾 (二)莺莺与张生的矛盾
二、成书过程
(一)元稹的《莺莺传》 《莺莺传》实乃文言短篇小说,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造了崔张两 个文学形象,描写了他们真挚的爱情,故而“实有情致”。后张生背叛 了莺莺,“始乱终弃”,而作品却以封建说教为之文过,“遂堕恶趣”。
(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董西厢》虽然采用了《莺莺传》的故事题材,但在主题思想、艺术 形式、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改造”,成为一部具 有独创性的新作。 (三)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对真挚的爱情,王实甫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第五本第四折中,他鲜明 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呐喊。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 姻制度的大胆挑战。
三、 红娘与老夫人的冲突
经过一番周折,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终 于结合了。但全剧的基本冲突并未解决。因此,发生了 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正面冲突,就是“拷红”,红娘抓 住老夫人维护相国门风名誉的弱点,从被审者转而成为 审判者,“战胜”了老夫人。
四、 戏剧冲突的延伸和妥协
老夫人“认可”了张生和莺莺的关系,但又提出了让 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的要求,实际上是立即拆散 莺莺与张生。张生、莺莺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并未解决。
莺莺、张生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是追求婚姻婚 姻自主的叛逆者同维护封建礼教、维护门阀利益 的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
1、崔莺莺与老夫人的潜在的矛盾 2、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 3、“寺警”——戏剧冲突的激化 4、赖婚——戏剧冲突的高潮
二 、崔莺莺与红娘、张生的冲突
(一)莺莺与红娘的矛盾 (二)莺莺与张生的矛盾
二、成书过程
(一)元稹的《莺莺传》 《莺莺传》实乃文言短篇小说,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造了崔张两 个文学形象,描写了他们真挚的爱情,故而“实有情致”。后张生背叛 了莺莺,“始乱终弃”,而作品却以封建说教为之文过,“遂堕恶趣”。
(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董西厢》虽然采用了《莺莺传》的故事题材,但在主题思想、艺术 形式、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改造”,成为一部具 有独创性的新作。 (三)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
第二节 西厢故事演变与发展
《西厢记》故事的流传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由 西厢记》故事的流传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 唐代元稹的《莺莺传》 金代董解元的《 唐代元稹的《莺莺传》 →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 俗称《董西厢》 元代王实甫的《 调》(俗称《董西厢》) → 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 月西厢记》 俗称《王西厢》 月西厢记》(俗称《王西厢》) 唐代:元稹小说《会真记》 始乱终弃” 一、唐代:元稹小说《会真记》——“始乱终弃” 始乱终弃 宋代: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 二、宋代: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最恨 最恨 多才情太浅,等闲不解离人怨” 多才情太浅,等闲不解离人怨” 三、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崔张故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崔张故 事的新阶段
• 第三节 王西厢
• • • • • • • • • • • • 一、剧情梗概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第一折:惊艳。第二折:借厢。第三折:联吟。第四折:闹斋。 第一折:惊艳。第二折:借厢。第三折:联吟。第四折:闹斋。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第一折:寺警。楔子:退兵。第三折:请宴。第四折:赖婚。 第一折:寺警。楔子:退兵。第三折:请宴。第四折:赖婚。 第五折:听琴。 第五折:听琴。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第一折:前候。第二折:闹简。第三折:赖简。第四折:后候。 第一折:前候。第二折:闹简。第三折:赖简。第四折:后候。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第一折:酬简。第二折:拷红。第三折:送别。第四折:夜梦。 第一折:酬简。第二折:拷红。第三折:送别。第四折:夜梦。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第一折:报捷。第二折:寄愁。第三折:争婚。第四折:团圆。 第一折:报捷。第二折:寄愁。第三折:争婚。第四折:团圆。
古代文学课件-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西廂:“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王西廂改編的“質變”:重“情”的現代意識
——人的覺醒
三、《西廂記》的戲劇衝突
一、以老婦人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和以張生、鶯鶯、紅娘 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的矛盾衝突。
二、張生、鶯鶯、紅娘三人之間的性格衝突。 一主一輔兩條線索,相互制約,起伏交錯,推動劇情的發
展。
劇情介紹之《驚豔》
❖ 創作:有雜劇13種,有完整劇本流傳的3種:《西廂記》、
《破窯記》和《麗春堂》;存有殘曲2種:《芙蓉亭》、《販 茶船》,餘者均佚。
❖ 評價:
1、明•朱權《太和正音譜》: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 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 采蓮洛浦。
2、明·金聖歎《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必須掃地 讀之。掃地讀之者,不得存一點塵於胸中也;《西廂記》,必 須焚香讀之。焚香讀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廂記》,必須對雪讀之。對雪讀之者,資在潔清也;《西 廂記》,必須對花讀之。對花讀之者,助其娟麗也。
第三章 王實甫與《西廂記》
講授要點
一、王實甫的生平與創作 二、西廂故事的演變 三、《西廂記》的戲劇衝突 四、《西廂記》的人物形象 五、《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一、王實甫的生平與創作
❖ 生平:名德信,大都人。與關、白、馬屬同一時期。
鐘嗣成《錄鬼簿》將他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之列。 1、明•賈仲明《淩波仙》吊詞:風月營密匝匝列旌旗,鶯花寨明
颩颩排劍戟。翠紅鄉雄糾糾施謀智。作詞章風韻美,士林中等 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2《後庭花》支曲雲:“住一間蔽風霜茅草丘,穿一領臥苔莎粗布 裘,捏幾首寫懷抱歪詩句,吃幾杯放心胸村醪láo酒。這瀟灑傲 王侯,且喜的身登中壽。有微資堪贍赒zhōu ,有亭園堪縱遊。 保天和自養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塵緣一筆勾,再休題名利 友。”
第三章 王实甫
第二本第四折“赖婚”:“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 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 …… (末云):小生醉也,告退。夫人跟前,敢一言以尽 意,不知可否?前者贼寇相迫,夫人所言,能退贼者, 以莺莺妻之。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得 免夫人之祸。今日命小生赴宴,将谓有喜庆之期,不 知夫人何见,以兄妹之礼相待?小生非图哺啜而来, 此事果若不偕,小生即当退。 金圣叹说张生: “盖满肚怨毒,撑喉柱颈而起,满口谤仙。触齿 破唇而出”。
第一本第二折问红: (红出科)(末迎红娘祗揖科)小娘子拜揖! (红云)先生万福! (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么? (红云)我便是,何劳先生动问? (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 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 生,并不曾娶妻。 (红云)谁问你来? (末云)敢问小姐常出来么?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曲文各一折。
明·贾仲明: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 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 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 浦。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 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 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
(二)《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1、崔莺莺 (1)出身名门,美丽多情 美丽:张生一见为之倾倒;法座上的长老“凝眺” 【乔牌儿】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 真呆僗,觑着法聪头作金磬敲。 【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 元宵。稔色人儿,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时节泪眼 偷瞧。 【折桂令】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哭声儿似莺 啭乔林,泪珠儿似露滴花梢。大师也难学,把一个发 慈悲的脸儿来朦着。击磬的头陀懊恼,添香得的行者 心焦。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
西厢记
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突破元杂剧惯例,剧本结构宏伟而巧妙
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限制,突破了一人 主唱的通例。 2、双线交叉,戏剧冲突波澜起伏 两组矛盾:(1)以老夫人为一方与以崔、张、红为一方 的矛盾冲突(2)崔、张、红之间的性格矛盾冲突 善用“悬念”与“突转”,使剧情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3、深入描摹人物心理,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4、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的语言艺术 朱权“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 趣。”
只疑身在武陵游,
流水桃花隔岸羞。 咫尺刘郎肠已断, 为谁含羞倚墙头。
深闺拘束暂闲游,
手捻青梅半掩羞。 莫负后园今夜约, 月移初上柳梢头。
《梧桐雨》第四折篇幅较长,共有二十三支曲子,全部用来
表现唐明皇李隆基的內心活动。
如:[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干,梨花雨玉容寂寞; 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 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支曲子摹写各种雨声,全用比喻,叠玉连珠,以物托思,声 情并茂。还运用了叠字、排比、对偶。其用词之精美,铺陈 之赡富,联想之深广,皆充分体现了白朴的曲词“风骨磊磈, 词源滂沛”的特色。 它使唐明皇内心的凄怨倾泻而出,从而使景物描写和人物感 情水乳交融,带来浓郁的悲剧氛围。
更进一步刻画了张生情痴至诚近狂的性格特点。
任中敏评《闹简》:“读者但看其写一局外人之
谈吐,而兼顾生旦两面。孰诈孰真,孰喜孰惧; 冷嘲热讽,杂沓而来;抉破人情,委曲如画。”
崔莺莺:追求爱情自由,具有时代叛逆性的光辉女
性形象。 外冷内热,以假见真。 张生: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一个喜剧色彩很浓 的人物。 志诚种:热切追求爱情,至真至诚 风魔汉:不顾言谈举止,痴傻轻狂 红娘:促成崔张美满姻缘的关键人物,体现卑贱者 优秀品质的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 热心善良、机智泼辣 《拷红》: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西厢记》中的人物性格展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的 特点,避免了中国传统文学中人物“脸谱化”的缺 点。
王实甫的《西厢记》
冲突的延伸 • 第五本把全剧的冲突推上最高 有情人” 潮。“有情人”这才最终取得 了胜利。 了胜利。 • “第五本”让戏剧矛盾继续 第五本” 延伸,这既是以老夫人在“ 延伸,这既是以老夫人在“拷 一折的勉强许婚为依据, 红” 一折的勉强许婚为依据, 也是出于对现实生活有清醒的 认识。 认识。
第三节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响 • 《西厢记》中有四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这四 西厢记》中有四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个人物都是依据爱情主题需要而安排的。 个人物都是依据爱情主题需要而安排的。张、崔 是爱情的当事人。红娘爱情使者, 是爱情的当事人。红娘爱情使者,老夫人爱情的 阻挠者。 阻挠者。
•莺莺 •张生 •红娘
一、莺莺: 莺莺: 《西厢记》中的莺莺是一个纯真的女孩,美丽的化身、善良的代 西厢记》中的莺莺是一个纯真的女孩,美丽的化身、 表。一句话,集真善美于一身。 一句话,集真善美于一身。
二、张生: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爱情的 张生: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 直率而强烈的追求。 直率而强烈的追求。 1、本质上的志诚种、傻角。这是莺莺眼中的张 、本质上的志诚种、傻角。 生。 2、外在形式表现为风魔汉。这是红娘眼中的张生。 、外在形式表现为风魔汉。这是红娘眼中的张生。 也是张生追求爱情时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 也是张生追求爱情时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 3、性格上的银洋蜡枪头。又表现了年轻人的急噪、 、性格上的银洋蜡枪头。又表现了年轻人的急噪、 脆弱、缺少自信,对突发事件手忙脚乱、 脆弱、缺少自信,对突发事件手忙脚乱、没有应对经 验和对礼教的下意识的恐惧的特征。 验和对礼教的下意识的恐惧的特征。
剧情梗概 剧本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写爱情的发生。 剧本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写爱情的发生。 第一阶段:爱情产生。(第一本) 第一阶段:爱情产生。(第一本) 。(第一本 写出了崔张爱情产生的特点:夸张的一见钟情。 写出了崔张爱情产生的特点:夸张的一见钟情。 爱情产生主要基于两点: 爱情产生主要基于两点:貌和才 一是貌。在第一折《惊艳》中两人点燃了爱情的火花。 一是貌。在第一折《惊艳》中两人点燃了爱情的火花。 张生眼中的莺莺,尽管是生病,也如仙女下凡; 张生眼中的莺莺,尽管是生病,也如仙女下凡;莺莺眼中 的张生,风度翩翩、风流倜傥。 的张生,风度翩翩、风流倜傥。 二是才。双方的才华展示,是进一步的了解, 二是才。双方的才华展示,是进一步的了解,丰富了 一见钟情的内涵。 一见钟情的内涵。
(元明清部分)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6
3
三、《张君瑞害相思》张生和崔莺 莺已经坚定了信念,他们和老夫人 的冲突是主要的,张生上京赶考, 是为了满足老夫人的要求。
四、《草桥店梦莺莺》主要表现张 生对莺莺的思念之情和莺莺对老夫 人逼婚的反抗。
五、《张君瑞庆团圆》张生取得功名, 揭穿谣言,和莺莺有情人成了眷属。一 切冲突消失,大团圆结局。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一节、《西厢记》的 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 新。
第二节、《西厢记》的戏 剧冲突。
第三节、《西厢记》的人 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 影 Nhomakorabea。1
第一节《西厢记》的作 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一、王实甫的生平:钟嗣成的《录鬼簿》 说他“名德信,大都人”,把他列入: “前辈已死名公。”一类,说明他大约与 关汉卿同时。他曾为官,60多岁后隐退, 有一定的家财。其戏剧活动时期,在元成 宗元贞、大德年间。
二、《西厢记》的故事来源:唐元稹《会 真记》(《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 记诸宫调》。元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 记》
2
第二节《西厢记》的 戏剧冲突(主要剧情)
一、《张君瑞闹道场》主要表现 张生的大胆和莺莺的害羞的冲突。
二、《崔莺莺夜听琴》老夫人与 张生的冲突,张生与崔莺莺还不 小冲突,崔莺莺还是有点放不开。
4
第三节《西厢记》的语 言艺术
一、语言符合戏剧特点,能 和表演相结合,具有丰富的 动作性。
二、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 特点,文采与本色相生。
三、通过赏析著名的一出 《长亭送别》来感受《西 厢记》的语言艺术。
5
长亭送别
表现《西厢记》中崔 莺莺送别张生的难 舍难分之情,以及 她对爱情的坚定执 著的追求。作者通 过对景物的细致描 绘,淋漓尽致地表 现出人物的内心世 界。
第三章 西厢记
• • • • 红娘→张生 红娘→莺莺 红娘→老夫人 红娘→郑恒 正直勇敢、热心助人 聪明伶俐、机智乖巧 正直勇敢、敢于抗争 正直勇敢
西厢记
•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 教的维护者。
• 治家严肃,严格按照封建礼教来治家行事。 • 为人虚伪,善于玩弄权术,说话出尔反尔。赖婚 • 思想顽固,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封建立场。拷 红、逼试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主线
门阀观念
•
冲突点
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
张生、莺莺、红娘 叛逆者
老夫人—封建家长
正剧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副线
性格冲突 性格冲突
天真冲动 端庄矜持 软弱单纯 犹豫反复
喜剧
正直机智 乐于助人 敢于抗争
喜剧
西厢记
三、《西厢记》的思想意义
王西厢:“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 成了眷属。” • 1.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 2.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 • • • 一、《西厢记》的作者异议 1.王实甫说。《录鬼簿》、《太和正音谱》 2.王作关续说。第五本为关汉卿作 3.关汉卿说。
西厢记
• • • • • • • • •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1.性行凉薄的元稹《莺莺传》 始乱终弃——“善补过者” 2.微露同情的赵令畤《商调蝶恋花》 “最是多才情太薄,等闲不念离人怨” 3.脱胎换骨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4.臻于完美的王实甫《西厢记》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 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 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 ——贾仲明吊王实甫《凌波仙》 • 金圣叹把《西厢记》与《庄子》、《离 骚》、《史记》、《杜诗》、《水浒》并 称为“才子书”,并详加评点为《第六才 子书》。
西厢记
•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 教的维护者。
• 治家严肃,严格按照封建礼教来治家行事。 • 为人虚伪,善于玩弄权术,说话出尔反尔。赖婚 • 思想顽固,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封建立场。拷 红、逼试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主线
门阀观念
•
冲突点
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
张生、莺莺、红娘 叛逆者
老夫人—封建家长
正剧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副线
性格冲突 性格冲突
天真冲动 端庄矜持 软弱单纯 犹豫反复
喜剧
正直机智 乐于助人 敢于抗争
喜剧
西厢记
三、《西厢记》的思想意义
王西厢:“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 成了眷属。” • 1.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 2.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 • • • 一、《西厢记》的作者异议 1.王实甫说。《录鬼簿》、《太和正音谱》 2.王作关续说。第五本为关汉卿作 3.关汉卿说。
西厢记
• • • • • • • • •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1.性行凉薄的元稹《莺莺传》 始乱终弃——“善补过者” 2.微露同情的赵令畤《商调蝶恋花》 “最是多才情太薄,等闲不念离人怨” 3.脱胎换骨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4.臻于完美的王实甫《西厢记》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 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 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 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 ——贾仲明吊王实甫《凌波仙》 • 金圣叹把《西厢记》与《庄子》、《离 骚》、《史记》、《杜诗》、《水浒》并 称为“才子书”,并详加评点为《第六才 子书》。
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今北京市)。 生卒年不详。他一生创作杂剧十四种。 今存《西厢记》、《破窑记》、《丽 春堂》三种。另外,《贩茶船》、 《芙蓉亭》各存曲文一折。胡适曾考 证《丽春堂》一剧是元人杂剧中最早 的作品,尊王氏为杂剧之始。以《西 厢记》“天下夺魁”。
• 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 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 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如花间 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 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 3、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有人来说《西厢 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 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
赖简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末作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末去)是小生 。(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 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末 云)呀,变了卦也! • (旦)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末云)是小生 。(红云)张生,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 扯到夫人那里去! (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 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 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 休。
拷红
• 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日 军围普救,老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 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 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 • 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 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 晚窥视,所以老夫人有此一端。 • 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 日后张生名垂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 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 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元· 王实甫《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 记》。 1、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王西厢” 安排的是复线结构,“王西厢”不但安排了以老夫人、郑恒等为 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 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 2、反对封建婚姻的深刻程度不同。“王西厢”反封建婚姻制度 的程度比“董西厢”更为彻底和深刻。王西厢对西厢故事有质的 提升 元杂剧—— 王西厢:“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西厢改编的“质变”:重“情”的现代意识 ——人的觉醒 3、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同,“董西厢”与“王西厢”塑造的人物, 虽然都很显明,但“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王西厢”人物 形象塑造的复杂、完美。 4《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 十一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
剧情介绍之《听琴》
剧情介绍之《闹简》
剧情介绍之《赖简》
剧情之介绍《酬简》
剧情介绍之《拷红》
剧情介绍之《送别》
《西厢记》戏剧冲突
佛店巧遇→孙飞虎事件→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
矛盾转移为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拷红 四两拨千斤 郑恒的“赖婚”,实则是老妇人的又一次“赖婚”
《拷红》讲析
戏剧冲突的三次高潮之一 赖婚——赖简——拷红
拷红(庭前巧辩):虽然当事人张生莺莺未 出场,但老夫人和红娘这场火辣辣的尖锐 冲突,实际上是由张、莺情事所引起;冲 突的发展和解决,关系着爱情婚姻的命运, 更关系着全剧的主题命意。
拷红的原因
红娘的职责:“但去处行监坐守”。 老夫人的逻辑: 1、女儿是相府千金,“这等事不是俺相国人家 的勾当”; 2、若是有此,也是因红娘“迤逗的胡行乱走”; 3、早已指派过红娘的职责。女儿“做下来了”, 则是红娘未尽到行监坐守的职责。 追究责任,拷红势在必行。
红娘反败为胜的原因:
第一个,抓住母女之情。
第二个,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昆曲《西厢记·红娘抗辩》欣赏
四、人物形象
莺莺——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 聪明美丽,温柔多情,外表矜持,内心炽热。佛殿邂逅, 隔墙和诗,道场传情,月夜听琴,传简约会,自荐枕席。 诸多假意儿(赖简) 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 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软弱, “银样蜡枪头”。
第五步,分析后果。
第一,辱没家谱。 第二,张生日后名重天下,忍令反受其辱? 第三,官司问罪,治家不严。 第四,官府推详,背义忘恩,有损声誉。
第六步,出谋划策。
莫若恕其小罪,成就大事。撋(ruán)之以去 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拷红的结果——爱情的胜利
(老夫人)这小贱人也道得是。……与了这厮 罢! (老夫人)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 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 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 见我。
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 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在洁清也;《西 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二、 《西厢记》的题材来源 演变的三阶段:
唐 传 奇 -诸宫调-元杂剧 《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
第二阶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样式《西厢记诸宫调》, 世称《董西厢》,约五万言,用了14种宫调,193个套数,实 际上是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诗或诗体小说。它虽然取材于《莺 莺传》,但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 胎换骨的“改造”,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新作。《董西厢》从 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 失身又遭遗弃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由结合的 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成功的喜剧。赋予崔、 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初步完成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改造。但《董西厢》 是说唱艺术,它以六分之一篇幅叙述孙飞虎与法聪、白马将军 的战斗,不免偏离篇末提出的“佳人合配才子”的主题;对张 生、莺莺、老夫人等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够鲜明。 诸宫调—— 董西厢:“自(如果)是佳人,合配才 子。” 注:诸宫调是以一人且说且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因唱的 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故名。 《西厢记诸宫调》欣赏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
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 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 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 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谬笑。予之德不 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创作:有杂剧13种,有完整剧本流传的3种:《西厢记》、
《破窑记》和《丽春堂》;存有残曲2种:《芙蓉亭》、《贩 茶船》,余者均佚。
评价:
1、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
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 采莲洛浦。
2、明·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必须扫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讲授要点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二、西厢故事的演变
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四、《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生平:名德信,大都人。与关、白、马属同一时期。
钟嗣成《录鬼簿》将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列。
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 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 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2《后庭花》支曲云:“住一间蔽风霜茅草丘,穿一领卧苔莎粗 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醪láo酒。这潇洒 傲王侯,且喜的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赒zhōu ,有亭园堪纵 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 利友。”
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一、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莺莺、红娘 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的矛盾冲突。 二、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 展。
剧情介绍之《惊艳》
剧情介绍之《酬韵》
剧情介绍之《相思》
剧情介绍之《解围》
剧情介绍之《赖婚》
王西厢改编成功的原因 ——对西厢故事质的提升
唐传奇—— 《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 ……尤物也,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诸宫调—— 董西厢:“自(如果)是佳人,合配才子。” 元杂剧—— 王西厢:“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西厢改编的“质变”:重“情”的现代意识 ——人的觉醒
第一阶段:唐· 元稹《莺莺传》
小说又名《会真记》,叙述唐贞元年间书生张生和寄居蒲州普 救寺的少女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后来张生意识到不应和崔莺莺 恋爱,便离开了崔莺莺。在元稹笔下,莺莺是“不妖其身,必 妖于人”的“妖孽”,而张生则“善补过”,所以最后对她始
乱终弃。
元稹《莺莺传》插图
元稹
唐· 元稹《莺莺传》
拷中辩驳:拷与反拷
第一步不承认。
(夫人云)小贱人,为甚么不跪下!你知罪么? (红跪科,云)红娘不知罪。 (夫人)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说呵,饶你;若 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谁着你和小 姐花园里去来? (红云)不曾去,谁见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步,直陈事实。
【鬼三台】曲辞 三层意蕴: 1、张生病久,理当问候。 2、避开细节,借张生之口,捅夫人之过。 “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作 忧”。 3、由“教小姐权时落后”引出新的悬念和冲突。 【秃厮儿】曲辞:他们情意两相投,小姐是自愿的。 “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巧妙推脱责 任)。
(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文采与本色相生 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
课外延伸《红娘唱段》学唱
思考题
1、阅读作品,思考《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的 联系与区别。 2、请结合作品具体论述《西厢记》是如何围绕矛盾冲突线索 来刻划人物形象的。
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她是剧中最 动人的形象。 聪明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传书递简, 拷红。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 婚,拷红,逼试。
五、艺术成就
(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五本二十一折 多角色演唱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 双线复合结构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烘托渲染
第三步,挑明情况。
【秃厮儿】: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 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 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 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第四步,追究责任。反拷 逆转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 (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 也。 第一、言而无信 第二、处置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