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的《西厢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 胜 和 对 自 我 的 超 越,第 一 条线索也就无由显现;而崔 莺 莺、张 生 西 厢 幽 会 的 被 披 露,实 质 上 已 以 事 实 婚 姻 宣 告了封建礼教和门第婚姻遏 阻 崔 莺 莺、张 生 结 合 的 失 败。因 之,主、辅 两 条 冲 突 线 的 相 互 制 约、交 错 展 开, 既 形 成 了《西 厢 记》扣 人 心 弦 的 戏 剧 性,也 以 紧 张 激 烈 的戏剧冲突形式显示了作品 主题的深刻性。
1
王实甫的《西厢记》
(二)《西厢记》故事的来源与演变
《西 厢 记》故 事,来 源 于 唐 元 稹 传 奇《莺 莺 传》。在 这 部 作 品 中,张 生 曾 经 热 恋 莺 莺,而 作 者 的 文 笔 也 委 婉 动 人,颇 有 情 致。但 故 事 的 结 局 是 张 生 为 追 求 功 名,终 于 抛 弃 恋 人,并 且 称 之 为“不 妖 其 身,必 妖 于 人”的“尤 物”,而 自 己 却 博 得 了 一 个“善 补 过 者”的 名 声。这 一 结 局,为 有 识 者 所 不 满, 正 如 鲁 迅 所 批 评 :“篇 末 文 过 饰 非,遂 堕 恶 趣。”(《中 国 小 说 史 略》)。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王实甫满 腔热情地歌颂青年男女冲破礼教樊篱、追求美满婚姻的行 为,在《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的【清江引】一曲 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成为《西厢记》 的基调。
2
莺莺见了张生的信,内心很高兴, 一连看了好几遍,却偏要装出生气的模 样,责备红娘为什么带来这封信。红娘 说要把信拿给老夫人,她急忙说是逗着玩的。她对红娘软硬兼施,拼命从红 娘嘴里套话,自己的心思却一点不想透露给红娘。最后又要红娘去给张生送 信,仍然做出一副一本正经的腔调,信的内容却瞒着红娘。通过这些生动的 情节,莺莺热情而又矫情、聪明而又机巧的性格特征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 现。
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一)王实甫的生平
王 实甫名德 信,大 都 人,与 关 汉 卿 同 时 而 略 晚,大 约 生活于元代前期即公 元 十 三 世 纪 下 半 叶。 元明之际的戏曲家贾 仲 明 在 追 吊 他 的【凌 波 仙】曲 中 写 道 : “风 月 营 密 匝 匝 列 旌 旗,莺 花 寨 明 颩 颩 排 剑 戟,翠 红 乡 雄 纠 纠
个 吉 日 良 辰,依 着 姑 夫 的 言 语,依 旧 入 来 做 女 婿”。莺 莺 与 张 生的事实婚姻又一次 遭 到 了 破 坏。而 郑 恒 也大言不惭地说: “我 祖 代 是 相 国 之 门,倒 不 如 你 个 白 衣、饿 夫、穷 士!做 官 的 则 是 做 官。”幸 好白马将军及时赶 到,戳 穿 郑 恒 谎 言, 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 美 好 姻 缘,全 剧 最 终 在大团圆的喜庆气氛 中落下了帷幕。
张生兴冲冲地去会莺莺,莺莺冲 着 他 嫣 然 一 笑。红 娘 赶 紧 说 :“姐 姐,有 人!咱 家 去 来,怕 夫 人 嗔 着。”这 时 莺 莺 的 动 作 又 是 :“回 顾——下。”这一回顾,在张生心中 又一次激起了情感的波澜,他连连叫 道 :“小 姐 你 去 了 呵,那 里 发 付 小 生!”
段告白所隐 藏的话语 是:崔家是 以书礼传家 的名门望 族,与 当 朝 尚 书 联 姻, 是保护家族 利 益、恪 守 门第婚姻的 行为;莺莺与张生一 见倾心的恋情自其发 生 的 那 一 刻 起,就 处 在 与 礼 教 信 条、门 第 婚姻观念无法调和的 对 立 位 置 上。这 可 以 说是全剧戏剧冲突的 一条引线。 这一矛盾一直延 续到张生考取状元之 后。郑 恒 果 然 乘 虚 而 入 了。他 无 中 生 有 说 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 婿。为 维 护 相 府 的 家 声,老 夫 人 公 然 置 “一 女 不 嫁 二 夫”的 礼 教 信 条 于 不 顾,决 计 甩 掉“不 中 抬 举” 的 张 生,要 郑 恒“拣
金 董 解 元《西 厢 记 诸 宫 调》对 《莺 莺 传》的 题 材 进 行 了 再 创 造, 将 原 作 的“始 乱 终 弃”改 变 为 张 生、莺 莺 始 终 真 心 相 爱,最 后 更 以 相 偕 出 走,来 争 取 美 满 团 圆。这 就 赋予这一对年轻人以美好的品格, 而整部作品也显示出一种健康的情 调。作品明确 提出“从今 至古,自 是 佳 人,合 配 才 子”,以 反 对 从 封 建家族利益出发的门当户对的婚 姻,在思想上有积极意义。
施 谋 智。作 词 章, 风 韵 美,士 林 中 等 辈 伏 低。新 杂 剧, 旧 传 奇,《西 厢 记》天 下 夺 魁。” 可见王实甫出入市 井,与 艺 人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联 系,又 是 当时著名的才子, 其 才 华、风 韵 为 世 人所推崇。
王 实甫一共 创 作 了 十 四 部 杂 剧, 现存《西 厢记》、 《吕蒙正 风雪破窑 记》、 《四大王 歌舞丽春
3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 二,贯 穿
全剧的戏剧冲突
《西 厢 记》贯 穿 全 剧 的 戏 剧 冲 突,是 崔 莺 莺、张 生 由 一 见 钟情的爱恋发展而来 的自主婚姻理想与门 第 婚 姻 观 念 的 矛 盾。 第 一 本《张 君 瑞 闹 道 场》是 全 剧 的 序 幕。 在楔子中率先出场的 老 夫 人 的 一 段 自 白, 包含有两层意思:一 是 其 夫 主“前 朝 相 国”不 幸 病 故,家 道 中落;二是爱女莺莺 已由老相国作主许配 郑 尚 书 之 子 郑 恒。这
如 上 所 述,《西 厢 记》围 绕 崔、张 追 求爱情和自主婚姻的 曲折过程所展开的新 旧 观 念、性 格 与 心 理 意志的错综复杂而又 饶有喜剧意味的冲 突,环 环 相 扣,波 澜 迭起。
4
王实甫的《西厢记》
二、《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崔莺莺
(一)主动追求爱情
崔莺莺是已故相国之女,生活在 一个独特的环境之中,这使她形成了 独特的个性,用金圣叹的话来说,是 “又娇稚、又矜贵、又多情、又灵慧 千 金 女 儿”(《第 六 才 子 书 西 厢 记》)。
(二)冲破礼教束缚
主动地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 一个方面。莺莺性格还有令人捉摸不透 的一面,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一者由于 老夫人平时的严格管束,莺莺不得不有 所顾忌,或者说莺莺思想上有个“情” 与“礼”的矛盾需要克服;二者红娘虽 是老夫人派来服侍莺莺的,但她同时还 负有“行监坐守”的职责,莺莺对红娘 的心事没有摸透,对她的态度没有底; 再加上妙龄少女本来就有的矜持和羞 涩,莺莺的行为难免有些小心翼翼,甚 至会有许多作假之处。这在第三本第二 折(俗称《闹简》)中有充分的表现。
其后,莺莺和红娘在花园里烧夜 香,张生有意在墙外高吟一首绝句:
“月 色 溶 溶 夜,花 阴寂寂 春。如 何 临 皓 魄, 不见月中 人。”面 对一轮明
月, 却不 见月 中嫦 娥, 这一感叹,正是张生用诗的形式,对 莺莺作出的试探。莺莺听了,迅即作 出反应:“好清新之诗!我依韵做一 首。”诗云:“兰闺久寂寞,无事度 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寥寥数语,将压抑已久的思春情怀和 对张生的好感,和盘托出,无怪乎张 生听了大喜过望,连叹:“好应酬得 快也呵!”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 住 斜 晖。马 儿 迍 迍 的 行,车 儿 快 快 的 随。却 告 了 相 思 回 避,破 题 儿 又 早 别 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 知!
(三)《西厢记》的戏剧结构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 一,并 行 交 织 的 两 条 线

《西厢记》共有五本二十折,剧中并 行 交织的 两条 线索: 一是 以崔莺 莺、张 生、红娘为一方,同以相国夫人(包括郑 恒)为另一方的冲突线;二是崔莺莺、张 生、红娘三者之间的冲突线。相对说来,第一条线索较多地表现为 双方不可调和的外在冲突形式,通常被视为“主线”;第二条线索 则往往以较为隐蔽的形式出现,习惯上被视为“辅线”。实际上这 条隐蔽的“辅线”倒居于支配地位。换言之,没有崔莺莺对礼教的
在佛殿上,莺莺偶然遇到了风流 俊雅的张生,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 的男子注视着自己,却仍然“亸着香 肩,只 将 花 笑 拈”,并 对 红 娘 念 出 “寂 寂 僧 房 人 不 到,满 阶 苔 衬 落 花 红”的诗句,使张生觉得她“恰便似 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 为之心醉神迷。当红娘提醒“那壁有 人,咱家去来”时,莺莺的动作是: “回顾——觑末(张生)——下。” 这“临去秋波那一转”,使得张生如 醉如痴,连说“休道是小生,便是铁 石人也意惹情牵”。可以说,这爱情 的种子,正是莺莺自己播下的。
《莺 莺 传》的 故 事 在 文 人 士 大 夫 和 民 间 广 泛 流 传,并 被 改 编 为 多 种 文 艺 样 式 的 作 品。北 宋 词 人 秦 观、毛 滂 都 曾 用“调 笑 转 踏”的 形 式 写 过 莺 莺 的 故 事。赵 令 畤 采 用 民 间鼓子词的形式,写过【商调•蝶恋 花】《会 真 记》,虽 然 基 本 上 仍 是 敷 演《莺 莺 传》故 事,但 篇 末 已 经 表现出同情莺莺的倾向。
6
王实甫的《西厢记》
作 者 这 里 选 取 的 碧 云、黄 花、风 声、雁 影,都是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寥寥数笔,便 勾勒出一派寥廓秋光,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 意。以下写霜林、红叶,既是进一步渲染深秋 的色彩,又渗透着莺莺的ຫໍສະໝຸດ Baidu愁别恨。
莺莺希望长长的柳丝栓住张生的马,又希 望疏朗的树林托住正在落下去的太阳,其目的 就是希望自己和张生分别的时刻来得迟点,更 迟点。这是由深情带来的痴想。因为不愿意分 别,所以张生有意让马儿走得慢一些,莺莺有 意让车儿跟得快一些,一左一右,紧紧相随。 这种细腻的心理活动,正如金圣叹所评:“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 聪 明、又 憨 痴,一 片 的 微 细 心 地。不 知 作 者 如 何 写 出 来 也。”(《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张生临上马,深情地询问莺莺:“有甚言语,嘱咐小 生咱?”莺莺的回答是: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 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 似此处栖迟。 这支曲子透露出莺莺的一个心愿:希望张生爱得和自己一样深沉,一样 专 一,不 要 像 当 时 不 少 轻 薄 文 人 那 样,拈 花 惹 草,逢 场 作 戏,甚 至 金 榜 题 名,便停妻再娶,另攀高枝。这是当时许多女子身上发生过的悲剧,莺莺希 望它不要降临到自己身上。 总之,王实甫《西厢记》中的莺莺,是一个赤诚追求爱情的纯洁少女形 象。说她纯洁,是因为她的爱不搀杂世俗功利的考虑。 如前所述,她反复强调“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 及第”,这与《西厢记诸宫调》中莺莺送别张生时所说 的“专听着伊家,好消好息;专等着伊家,宝冠霞帔” 相比,思想境界无疑要高出很多,因而她的形象就更加 显得光彩照人。
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的突发事件 中,莺莺和全寺僧俗的生命安全面临 极大威胁。张生挺身而出,寄书白马 将军以解普救寺之围。这种男子汉气 概,进一步加深了莺莺的好感。她在 内心祈祷:“只愿此生退了贼者。” 还 对 红 娘 说 :“难 得 此 生 这 一 片 好 心!”这表明了她的追求。
5
王实甫的《西厢记》
当然,莺莺之所以这样做,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为了实现追求爱情的目 标。正因为对爱情十分看重,她才如此小心谨慎,如此费尽心机。而当她大 胆地迈出以“情”反“礼”的关键一步,与张生私下结合之后,她爱得是那 样执著,那样深沉,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夫人却逼张生进京赶考,莺莺感情 上遭受的痛苦便是可想而知的了。请看第四本第三折(俗称《哭宴》)中莺 莺的唱词:
堂》三 种。而 奠 定 他 在当时文坛乃至整部 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的,是《西 厢 记》。 明 朱 权《太 和 正 音 谱》评 论 说 :“王 实 甫 之 词,如 花 间 美 人。铺 叙 委 婉,深 得 骚 人 之 趣,极 有 佳 句,如 玉 环 之 出 浴 华 清,绿 珠 之 采 莲 洛 浦。”所 形 容 的,主 要 是《西 厢 记》的 风 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