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1目录一、案例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问题诊断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备选方案考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方案决策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案例背景介绍(一)关于富士康富士康在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专业生产6C 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也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
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全方位成本优势”包括全球最优化的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及客户附加值。
(二)关于OEM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富士康案例分析
执行力强,有利于推 行决策
沟通能力不足,不能以人为本地解决 问题 在现实生产中,基层员工往往比领 导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却缺少足够 的话语权。 缺点区
(二)沿用泰勒制模式,即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
• 实行“黑白两 班倒”,白班 工人的工作时 间是8:0020:00,夜班 工人相反
生产时间
2010年5月21日
2010年5月26日 2010年5月27日 2010年5月27日
凌晨5时许,龙华员工宿舍一名男子坠楼身亡,20岁
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C2宿舍,一名男性坠楼身亡 龙华富士康宿舍E楼有一名男子割脉,25岁,目前脱离生命 危险 龙华C4双人跳
目录
1
2 3
案例背景
主要问题
原因及分析
富士康管理
生存
仅仅把管理者当 成简单的经济人 对待,即只求劳 动报酬,忽略了 对劳动者人格的 尊重
不适应要改 变
张扬 80,90 员工 求知 追求梦想 及尊严
安全
自我
这种管理方式在当 前,尤其是对于80、 90后来说显然是不 被接受的。
(二)富士康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
2.企业文化强势有余,人文关怀不足 个人不珍惜生命+社会背景 富士康事件杯具
跳楼事件回放
2010年1月23日
2010年3月11日 2010年3月17日
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宿舍死亡
富士康龙华基地内的生活区,男子从5楼坠亡,20岁 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三楼宿舍跳下,受伤
2010年3月29日
2010年4月6日 2010年4月7日
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身亡,23岁
标准化管理
富士康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Company Logo
跳楼事件回放
Company Logo
目录
1
2 3
案例背景
主要问题
原因及分析
4
解决问题的方案及依据
Company Logo
主要问题
管理风格
强势
员工压力大
企业文化
极度强调执行力
业务构成
过分集中于制造
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 提高的系统性风险
Company Logo
目录
1
2 3
Company Logo
由对比关系体现富士康处在经济人假设阶段的管理结论
Company Logo
(二)富士康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
1. 富士康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没有倡导以人为本 的智慧管理
富士康管理
生存
仅仅把管理者当 成简单的经济人 对待,即只求劳 动报酬,忽略了 对劳动者人格的 尊重
不适应要改 变
“独裁为公,长官第一”,有着非常严格的层级 制度,严格的层级制度 优缺点对比
优点区
权力关系清晰,有利于领导和指挥
责任明确,细化分工,操作标准化,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管理目标一致性强,便于对部 门与个人的考核
过分强调长官意志,决 策过于依赖长官个人的 能力 容易让集体中的个人产生 疏离感和巨大压力,造成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微观管理欠缺,即决策者本人 没有足够时间用于细节观察
5. 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政策支持不足
设立对资本 权力的制衡机制
面对转型兼顾 利益的分 配
注重保护基层弱 势劳动者的利益, 缓解矛盾。
社会介入
企业应该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假 如企业不能做到对劳动者权力的保 障,政府就应该出面。
富士康案例分析
谢谢观看!
社会责任缺失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 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忽略员工个人的需要。根据马斯洛 需求理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 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 些需要恐怕无一能真正得到满足。 机械化的工作根本谈不上创造,谈 自我实现有点奢侈;基层管理者动 辄呵斥工人,尊重也谈不上;工人 在工厂里基本上没有社交活动,住 在一个宿舍里的都很陌生,情感没 有归属;高强度的站立劳动,手被 机器轧伤是常事,不安全;至于生 理上的需要,不停地加班恐怕充足 的睡眠是无法保障的。
社会责 任缺失
没有完全履行法律责任。强 制加班、超时加班——违 反《劳动合同法》;克扣加 班费——违反《劳动合同 法》;漠视职业安全隐 患——违反《劳动合同 法》、《职业病防治法》; “私了”工伤事故——违 反《工伤保险条例》。
社会责任缺失
追求幸福权 83.2小时,严重违反《劳 平等和尊重权: 11 、“陷阱测试”造成精神高度紧张,管理人员或者线长故 生命健康权 :( )数据显示,加班月均 追求幸福权 :员工陷入“人际荒漠”——同车间的普工之间平 意在流水生产线上制造一点小错误,比如拿走一张小贴板,如果员工没有发现, 动合同法》 (第41 条 )、在富士康,工会组织很难代表工人发声,不能真 每月最高加班不超过36小时的规定。 社会保障权: 1 时都很少打交道,更谈不上彼此熟悉。而普工与主管之间,除了工作 那就要被处罚了。 (2)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富士康采取了严苛的规训措施。 正保障工人的权益; 2、富士康成立的“员工关爱中心”无法解决问题。 2、在富士康所有的工区,都实行全面的封闭式管理和监视:工厂被 上的来往,彼此之间也不多交流。而员工在宿舍住宿上为 10个人一房, 当员工违反了生产纪律时,会受到管理人员和保安的严重惩罚甚至殴打 发展权 生命健康权 工人如果要投诉自己的线长,通过员工关爱热线去投诉,要记录下工号, 围墙所封闭,有的围墙上甚至装有铁丝网;每个厂门都有保安把守,工人需要工 因为流动性大,彼此部门又不同,所以相互间都不认识。沟通和情感 体罚。 然后投诉的问题会被返回到自己的线上。可是投诉方不能有效地被保护, 卡才能进出工厂,没有工卡的人,只有经过特批在内部人员的带领下才能进入。 表达的需要无法满足,容易让员工的精神问题和压力积压在心底,最 (3)富士康漠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一名在富 工人被要求接受各级门岗、警卫的监督。此外,工厂几乎所有的公共和工作区域 容易受到强势的被投诉方的报复。 侵犯人权 终爆发。特别是 80 后,90后新生代员工,对情感倾诉和幸福有更大 士康工作长达 16 年的工人反映,他从事电镀工作,长期接触铅、镍、氰 都设有摄像头监控。 3、在工伤处理方面,生产车间里的三级管理人员联合隐瞒工伤情 的需求。其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准军事化或军事化,严格的层级制和纪 化物、氨气等有毒有害物质,但在他工作期间,并未依规定进行定期职 3、当员工违反了生产纪律,线长或者管理人员随意体罚员工;据分析, 况,并且强迫与工伤工人“私了”,导致工人赔偿不足,无法得到工伤 律性,高压力、高服从使得员工缺乏追求幸福权。 富士康的安保系统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管者。保安本来是保护公司和员工的 业健康检查,仅做过两次职业预防普检,且未做血液重金属项目检测。 保险条例的保护。
富士康案例分析(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提纲1富士康案例背景1.1辉煌的历史1.2危机的到来2理论依据2.1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分类2.2何谓有效管理者2.3何谓成功管理者2.4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活动分类2.5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差异3富士康的案例分析3.1富士康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2富士康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3富士康管理者的日常沟通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4富士康管理者的社交活动方面的有效和缺失4案例启示5富士康管理问题的对策5.1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代工制造模式5.2借鉴佳能细胞式生产方式5.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一、富士康案例背景简介:1.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来,在中国大陆的规模迅速扩大,曾经连续八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在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强;2005年跻身全球500强;2008年其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出口总额的3.9%,并连续7年雄居内地出口200强榜首。
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全球拥有90万名员工,其中大陆雇员约82万人,在深圳有45万人。
其产品几乎网罗了全部高科技电子消费制品,像苹果公司的iPod, iPhone, SONY公司的PS3, 英特尔公司的晶片等。
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各地的主流高科技产品市场,成为不可一世的代工业霸主。
2.危机的到来然而,从2010年开始,富士康集团传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家号称“全球最大代工工厂”的企业连续发生了13起自杀事件,震惊全球。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对富士康企业的广泛研究及其管理的深度剖析。
为什么这13个生命会选择自杀?谁让富士康陷入了困境?富士康的管理体制到底合不合理?富士康的管理者出现了什么问题?富士康该怎么办?我们小组将从企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管理的角度,通过对富士康事件的分析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富士康案例分析(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提纲1富士康案例背景1.1辉煌的历史1.2危机的到来2理论依据2.1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分类2.2何谓有效管理者2.3何谓成功管理者2.4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活动分类2.5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差异3富士康的案例分析3.1富士康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2富士康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3富士康管理者的日常沟通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4富士康管理者的社交活动方面的有效和缺失4案例启示5富士康管理问题的对策5.1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代工制造模式5.2借鉴佳能细胞式生产方式5.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一、富士康案例背景简介:1.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来,在中国大陆的规模迅速扩大,曾经连续八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在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强;2005年跻身全球500强;2008年其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出口总额的3.9%,并连续7年雄居内地出口200强榜首。
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全球拥有90万名员工,其中大陆雇员约82万人,在深圳有45万人。
其产品几乎网罗了全部高科技电子消费制品,像苹果公司的iPod, iPhone, SONY公司的PS3, 英特尔公司的晶片等。
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各地的主流高科技产品市场,成为不可一世的代工业霸主。
2.危机的到来然而,从2010年开始,富士康集团传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家号称“全球最大代工工厂”的企业连续发生了13起自杀事件,震惊全球。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对富士康企业的广泛研究及其管理的深度剖析。
为什么这13个生命会选择自杀?谁让富士康陷入了困境?富士康的管理体制到底合不合理?富士康的管理者出现了什么问题?富士康该怎么办?我们小组将从企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管理的角度,通过对富士康事件的分析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富士康案例分析
A、富士康工会形同虚设,程序不合法:富士康工会联合会虽然在2007年底由深圳市总工会破除重重阻力,强力推进下成立了,但是工会会员所占全体员工比例过少,没有得到全体员工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没有按工会法的组织程序进行选举。
加之工会因经费问题,受制于富士康管理层,目前工会基本没有任何能够替员工维权的功能,充其量也只是公司的一个后勤部门,日常工作重点是帮员工买火车票等诸如此类。
员工有困难从不向工会反映和求助,工会形同虚设。
由此,依据中华人民工会法,富士康违反工会法有关规定,没有按期缴纳工会费,没有为工会维权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B、富士康保安部属非法组织,没有执证上岗,存在非法打骂和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富士康公司的保安部(内称环安课)共有保安多达千名以上。
根椐《深圳市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保安组织必须到公安机关报批,经批准后方可成立。
而保安上岗前要经过培训并通过市级公安机关考试,将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录入信息库,才能发给保安员证。
保安人员应持公安机关所发保安资格证方可上岗。
保安员为履行职责可以进行查验有关证件、登记、巡逻和守护等活动,但不得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
富士康保安大部分没有保安证,在执勤中经常打骂员工,明显属非法保安组织,应依法给予取缔。
C、富士康违反劳动法,存在超时加班现象: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一般应实行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以上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且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同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据富士康员工反映,每月加班约在60至100小时,严重违反劳动法规定。
无论员工是否自愿,或者是“被自愿”(即变相安排加班),均不得超时加班。
(完整word版)富士康案例分析
通过阅读案例《富士康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从发人深省的“跳楼门”中看到——在IPHONE,IPAD风靡全球、热销大卖的背后,写满了中国代工企业的血泪和辛酸。
一、时代背景与代工角色的必然性近20年间,中国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
由于人工成本低廉,招商引资条件优厚,欧美,日,韩及香港台湾纷纷将产业链的最末端 --- 加工,组装及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代工模式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富士康2008年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踞大陆出口200强榜首;不能不承认,作为发展中国家雄起的最初时期,“中国制造”确实拉动了生产力,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和温饱问题,成为一条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近几年来,中国代工产业走入了瓶颈阶段,其利润日益微薄,或陷入越做越亏损的泥潭,企业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原因有二:其一,国内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代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各国的自主品牌公司也因此将目光投向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以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
其二,中国代工企业身处产业链末端,不是设计者创造者,缺乏核心知识产权;不是销售者,不接触消费者;仅是充当了毫无话语权的制造者,并且只是代工者。
授权企业掌握了完全的主导权,将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极致。
富士康的悲剧就是苹果公司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整合能力最大限度攫取利益的结果。
中国的代工企业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不但自身垂死挣扎,还一并将以代工模式为主导的中国制造业也拖入了依赖和被动的局面中。
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中,我们将由内及外的来分析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 --- 富士康的种种管理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富士康事件内因分析1.缺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深圳富士康有一个美好的企业愿景——鸿飞千里,富士则康,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景受到恶劣外部环境(客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至于他能够影响富士康的人事安排,竞争对手众多,行业发展前景堪忧)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得到重视,更别说朝着这一美好愿景去努力。
管理学案例分析富士康科学管理
管理学案例分析富士康科学管理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富士康科学管理概述 (5)2.1 富士康简介 (6)2.2 科学管理理念的发展历程 (7)2.3 富士康科学管理的核心原则 (9)三、富士康科学管理实践 (10)3.1 供应链管理 (11)3.1.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2)3.1.2 库存管理与优化 (14)3.1.3 物流与配送管理 (15)3.2 生产制造管理 (16)3.2.1 工艺流程优化 (17)3.2.2 质量控制体系 (18)3.2.3 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 (19)3.3 研发与创新管理 (20)3.3.1 研发体系构建 (21)3.3.2 创新文化与激励机制 (23)3.3.3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24)四、富士康科学管理的效果与影响 (25)4.1 经济效益提升 (26)4.2 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提高 (27)4.3 企业竞争力增强 (28)五、结论与展望 (29)5.1 研究结论总结 (30)5.2 对其他企业的启示与借鉴 (31)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32)一、内容概括本论文以富士康科学管理为案例,深入探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富士康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对于其他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富士康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展历程、市场地位以及面临的挑战。
从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和研发创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富士康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富士康注重员工的选拔和培训,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在生产管理方面,富士康采用精益生产方式,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质量控制方面,富士康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富士康连环跳案例分析
2、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外来的控制和 惩罚并不是使人们工作的唯一方法,企业 可以在制定并实施了合理规章制度的前提 下依靠员工的自我指挥和控制完成其生产 任务,而富士康在这点上做的并不好,比 如基础工资只有900元,只有加班才能获得 额外的1000元收入,而员工付出的代价是 每天付出了高达16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 身心疲惫,企业本身的制度缺陷和管理上 的失职,造成了企业的困境。
本组组员:
代表人物:梅奥 主要内容: (1)人并非好逸恶劳,人对工作的态度取决 于工作中的满足和惩罚。 (2)惩罚和威胁并不是使人们工作的唯一方 法。 (3)人具有制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 能力。
3、复杂人假设
代表人物:埃德加 沙因 主要内容: (1)人既是社会人又是经济人。 (2)人有不同的需求、动机和能力。 (3)人的本身动机以及与组织关系决定其工 作态度。
总结:
人性化管理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富士康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具有 广泛性,如何通过尊重个体权利与需求, 增进员工间的交流与联系,创造有利于员 工生活发展的企业环境,来满足企业追求 利润的需求,解决企业员工管理层对立的 怪圈,不仅仅是富士康,更是我国企业面 临的课题。
感谢您的关注!
3、事件发生后,富士康管理层的做法引 人深思,第一时间做的不是给员工以心理 辅导以及检讨企业管理上的过失,而是给 员工宿舍加装铁丝网和加薪,铁丝网会加 深员工的心理压抑感,加薪并不能取得很 好的效果,因此,这两种措施是治标不治 本的方法,企业员工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 真正的认同,单凭铁丝网和加薪是拦不住 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员工,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才是关键。
应用理论:
人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1、经济人观点——X理论 2、社会人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主要内容: (1)人天性好逸恶劳,存在逃避心态。 (2)人常以自我为中心。 (3)人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满足现状。 (4)人们通常缺乏理智。
(完整word版)富士康案例分析
(完整word版)富⼠康案例分析通过阅读案例《富⼠康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从发⼈深省的“跳楼门”中看到——在IPHONE,IPAD风靡全球、热销⼤卖的背后,写满了中国代⼯企业的⾎泪和⾟酸。
⼀、时代背景与代⼯⾓⾊的必然性近20年间,中国⼀跃成为了全世界最⼤的制造⼯⼚。
由于⼈⼯成本低廉,招商引资条件优厚,欧美,⽇,韩及⾹港台湾纷纷将产业链的最末端 --- 加⼯,组装及制造环节转移⾄中国以谋求利润的最⼤化。
代⼯模式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富⼠康2008年出⼝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陆出⼝总额的3.9%,连续7年雄踞⼤陆出⼝200强榜⾸;不能不承认,作为发展中国家雄起的最初时期,“中国制造”确实拉动了⽣产⼒,解决了⼤量的就业和温饱问题,成为⼀条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近⼏年来,中国代⼯产业⾛⼊了瓶颈阶段,其利润⽇益微薄,或陷⼊越做越亏损的泥潭,企业的⽣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原因有⼆:其⼀,国内劳动⼒、能源等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代⼯企业⽣产成本的增加;各国的⾃主品牌公司也因此将⽬光投向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以追求更低的⽣产成本。
其⼆,中国代⼯企业⾝处产业链末端,不是设计者创造者,缺乏核⼼知识产权;不是销售者,不接触消费者;仅是充当了毫⽆话语权的制造者,并且只是代⼯者。
授权企业掌握了完全的主导权,将代⼯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极致。
富⼠康的悲剧就是苹果公司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利⽤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整合能⼒最⼤限度攫取利益的结果。
中国的代⼯企业陷⼊了巨⼤的危机中,不但⾃⾝垂死挣扎,还⼀并将以代⼯模式为主导的中国制造业也拖⼊了依赖和被动的局⾯中。
在这样⼀个不容乐观的现实中,我们将由内及外的来分析全球最⼤的电⼦产品代⼯企业 --- 富⼠康的种种管理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富⼠康事件内因分析1.缺乏以⼈为本的企业⽂化深圳富⼠康有⼀个美好的企业愿景——鸿飞千⾥,富⼠则康,然⽽这⼀美好的愿景受到恶劣外部环境(客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于他能够影响富⼠康的⼈事安排,竞争对⼿众多,⾏业发展前景堪忧)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甚⾄可以说完全没有得到重视,更别说朝着这⼀美好愿景去努⼒。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十四连跳案例分析对于富士康在一年时间内出现十几个年轻生命跳楼轻生的问题,中央调查组和20所高校60名师生组成的调研组及媒体记者,都已给出了答案。
归纳如下:第一是工时。
每日12小时工作制,外加路途时间、提前到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严重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延长劳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的规定,让人每天很早起床,很晚才能回宿舍,体力严重透支且不能得到恢复,使身心极度疲惫。
第二是工资。
实行维持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制度,只有疯狂的、不要命地加班,并保证服从附加在工资和加班钟点上的规定,如完不成义工、迟到、违反劳动纪律等不计、取消当日或全月。
第三是管理。
采取把生产环节最优化,效率最大化的泰勒制,把人当作“活机器”,并利用大陆劳动力充裕、便宜的特点,把人看成“生活人”,为了糊口,忍辱负重。
加上等级森严,层级繁多,申诉管道失效,致使人人来去匆匆,人情淡漠。
第四是歧视性干部制度。
视陆干低台干几等,工资、晋升严重畸形,长期剥夺大陆人进入高级管理岗位、进入决策层和获得应有经济利益的权利。
第五是沟通代沟。
80后、90后员工逐步成为生产线的主体后,熬了十多年才升为课长的中低层管理者,多为70后、60后,“管理鸿沟”导致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年龄、阅历、秉性、生活方式出现差异。
第六是“半军事化管理”特色。
深圳海关把保税区设到了富士康基地内,富士康基地的大门就如同海关,其安保过于强调规范、保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的自由。
第七是经济危机使企业效益下滑。
由于竞争激烈,代工业利润进一步减少,加上台籍管理者过多占有企业利益等,让富士康底层管理者和普通生产线员工收入进一步减少。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富士康的所谓企业文化实际是空谈。
对于一个有“代工帝国”、“代工王”之称的企业,经营是成功的而管理是完全失败的。
一个企业的直线生产力就是员工,如果员工都倒下了,即使有最先进的设备也于事无补。
而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仅仅是提高绩效,保证产量或是提高利润额。
富士康13跳案例分析.ppt
富士康13跳事件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富士康的管理状况
分
员工的工作现状
析
对此管理的分析 解决措施
思路富士康的管理制度 典型的日本企业 管理模式,是非常 严格的准军事化管
南方周末的记者以打工者身 份潜伏进富士康28天的手记:
在富士康观澜园区的插
针机流水线,人几乎被机器 劫持了。富士康工人李祥庆
睡觉,上班,下班,睡觉。
•富士康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
激励方式 高承诺水平 股权激励
组织结构
核心领导团 队
任务目标 压力传导方向
增长率与利润 率
良好待遇
中层干部
职能目标
严格管理
底层员工
生产效率
低承诺水平
《三湘都市报》调查的一个湖南籍工人小宝在富士康的工作时间 表是这样的:
6:50起床,花10-20分钟洗漱,花10分钟吃早餐,然后步行 到公司,穿上统一的工作服装;8:00准时上班,中午11:00下班, 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下午从1:30-5:30上班,再吃饭休息一小 时,晚上8:00下班。
三人行组 制作
富士康13跳事件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 2010年3月11日晚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员工宿舍楼5楼坠亡 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子从宿舍楼跳下摔伤 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从湘潭大学毕业的23岁男工坠落身亡 2010年4月6日下午3时许,富士康一名未满19岁的江西籍饶姓女工从宿舍楼7楼坠楼 2010年4月7日下 午5时30分许,富士康一名18岁宁姓女工从厂外宿舍楼坠亡 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再现 跳楼悲剧 2010年5月11日晚上7时许, 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2010年5月14日,晚间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 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 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 2010年5月27日凌晨又有一位员工自杀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案例分析第一篇:富士康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富士康的“跳楼门”材料一: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再次发生员工跳楼事件。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2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
这一事件,不仅让富士康跳楼事件在短短5个月内达到第12起,更令富士康深陷“跳楼门”的风口浪尖。
材料二:曾经有一本书叫《虎与狐》,揭秘了富士康的经营之道:老虎般的凶狠,狐狸一样的狡诈。
《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进一步总结:富士康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
尤其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这种“虎狐”文化,让富士康打败了日本企业,并在2004年超越了美国的伟创力和美商旭电公司,成为全球代工大王。
据报道,富士康很多员工都认为:“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缺乏温情,但却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规的。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带给员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
台资企业的特点是工资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却非常大。
“狼文化的精髓是让员工学习狼的自信、自强、团结、坚韧、负责等优点,但狼也有着贪婪、凶残、狡黠的一面。
当狼文化成为一种霸道的管理文化时,狼的负面效应则可能传染给企业管理者,这时狼文化就会变异,受这种文化侵害最深的无疑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位分析人士说。
材料三:今年2月,“一名昆山富士康员工给郭台铭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回响,信中指出,富士康的一些部门经常用加班管控来降低公司成本,以实现公司盈利,或用取消休息时间来完成出货目标等。
中国媒体质疑,这种唯盈利是图的管理方式,是否是导致短时间内多名员工坠楼的原因呢?媒体引述在富士康工作5年的员工李捷的话指出:“富士康的工厂在中国,但它的市场在中国吗?富士康并不在意自己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产品加工完了,运出去了,富士康和当地还有什么联系?正是这种代工模式促使富士康敢于给工人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低廉的薪酬,不在意工人的感受。
完整word版富士康案例分析
通过阅读案例《富士康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从发人深省的“跳楼门”中看到——在IPHONE,IPAD风靡全球、热销大卖的背后,写满了中国代工企业的血泪和辛酸。
一、时代背景与代工角色的必然性近20年间,中国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
由于人工成本低廉,招商引资条件优厚,欧美,日,韩及香港台湾纷纷将产业链的最末端 --- 加工,组装及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代工模式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富士康2008年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踞大陆出口200强榜首;不能不承认,作为发展中国家雄起的最初时期,“中国制造”确实拉动了生产力,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和温饱问题,成为一条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近几年来,中国代工产业走入了瓶颈阶段,其利润日益微薄,或陷入越做越亏损的泥潭,企业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原因有二:其一,国内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代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各国的自主品牌公司也因此将目光投向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以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
其二,中国代工企业身处产业链末端,不是设计者创造者,缺乏核心知识产权;不是销售者,不接触消费者;仅是充当了毫无话语权的制造者,并且只是代工者。
授权企业掌握了完全的主导权,将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极致。
富士康的悲剧就是苹果公司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整合能力最大限度攫取利益的结果。
中国的代工企业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不但自身垂死挣扎,还一并将以代工模式为主导的中国制造业也拖入了依赖和被动的局面中。
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中,我们将由内及外的来分析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 --- 富士康的种种管理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富士康事件内因分析1.缺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深圳富士康有一个美好的企业愿景——鸿飞千里,富士则康,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景受到恶劣外部环境(客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至于他能够影响富士康的人事安排,竞争对手众多,行业发展前景堪忧)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得到重视,更别说朝着这一美好愿景去努力。
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
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主题,关于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的故事不仅对于法律与道德的辨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涉及到劳工权益与企业责任的问题。
本文将采用扎实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思考,希望能带领读者一同探寻这个案例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案例背景1. 事发背景与经过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发生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案例中,一批员工在宿舍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导致部分物品被破坏。
该事件在当地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轰动,大量的评论和讨论涌现出来。
2. 涉及的法律与道德问题案件抛出了一系列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a. 职场暴力与纪律问题:员工之间争执导致斗殴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与公司纪律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形象,也对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破裂。
b. 财产权与责任问题:物品被破坏涉及到财产权的问题,包括物业所有权与公共财产的权益保护。
c. 劳工权益问题:案例中员工之间的冲突可能与劳工权益问题有关。
劳工权益受到保护不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二、深度分析与思考1. 法律与道德的辨析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中,法律与道德的辨析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法律来说,员工之间的争斗和对物品的破坏行为都是违法的,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而道德上来说,员工之间的争执和暴力行为则需要从人性、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2. 企业责任与劳工权益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公司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该案例反映了企业在保护员工权益和秉持道德价值观方面的不足。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教育,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福利待遇,以减少员工之间的冲突和纠纷。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我对富士康毁坏物品罪案例有着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案件的背后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紧张性。
我们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条件、薪酬水平以及福利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富士康案例分析
• 四是强化企业的员工尊严教育。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员工尊严 问题,深圳市公安部门派员规范和培训富士康的保安和门卫管 理体系,督促富士康完善企业安全措施,改善基层管理人员对 普通工人的管理方式。深圳市总工会也就员工尊严问题提出建 议。目前,富士康管理层已针对门卫管理作出规定,要求所有 保安及基层干部对员工不能简单粗暴。 • 五是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精神需求。深圳市将在富士康园 区内部和周边规划和建设一批必要的文化设施,改善公共设施, 增加公共服务,让员工在劳动之余感到快乐,不要因为问题和 挫折就选择轻生。 • 六是构筑“关爱圈”,防范“社会疏离感”。目前富士康已对 原先的部分管理办法进行反思和改变,现在员工希望和谁住在 一起都可以自主组合报名,这有助于室友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关 爱。 • 七是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深圳市总工会已要求富士康工会 把触角延伸到所有生产车间和住宿单元,让工人有意见可以及 2013/10/29 28 时反映。
• 2、我们从以上日期应该看到一个“聚集型自杀” 现象。这种集聚在空间上也十分明显。据了解,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有14个分公司或工厂区,分布 在武汉、昆山、太原、沈阳、钱塘、南京、营口、 常熟、松江、潍坊、淮安、烟台、秦皇岛、深圳 观澜厂和深圳龙华厂。而这12个跳楼自杀案例均 发生在该公司的深圳的观澜河龙华两个厂区,即 在空间意义上也出现集聚现象。根据香港、日本、 法国、美国有关集聚型自杀的研究,导致这种现 象的原因之一是效仿行为,即所谓“copycat effect”。另外值得注意,在这12个自杀案例中, 选择厂房作为自杀地点的工人仅有1例,在厂外宿 舍或租房地点的自杀事件有4例,其余均发生在厂 内宿舍。 2013/10/29 33
补充:2010年之前的富士康非正常死亡事件
记录事件:2007年6月——2009年9月 • 2009年9月,富士康员工孙丹勇,从12楼跳下身亡,死前 曾因为公司交由其保管的16部苹果iPhone样机少了一部, 接受公司调查,遭到非法搜查、拘禁和殴打。 • 2009年8月20日,富士康23岁员工郑鑫崧在游泳池溺水身 亡。 • 2008年3月16日,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8岁员工李某猝死在 出租屋内。 • 2007年9月1日,富士康员工21岁的刘兵辞工两小时后突 然死亡。 • 2007年6月18日,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提纲1富士康案例背景1.1辉煌的历史1.2危机的到来2理论依据2.1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分类2.2何谓有效管理者2.3何谓成功管理者2.4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活动分类2.5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差异3富士康的案例分析3.1富士康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2富士康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3富士康管理者的日常沟通方面的有效和缺失3.4富士康管理者的社交活动方面的有效和缺失4案例启示5富士康管理问题的对策5.1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代工制造模式5.2借鉴佳能细胞式生产方式5.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一、富士康案例背景简介:1.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来,在中国大陆的规模迅速扩大,曾经连续八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在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强;2005年跻身全球500强;2008年其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出口总额的%,并连续7年雄居内地出口200强榜首。
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全球拥有90万名员工,其中大陆雇员约82万人,在深圳有45万人。
其产品几乎网罗了全部高科技电子消费制品,像苹果公司的iPod, iPhone, SONY公司的PS3, 英特尔公司的晶片等。
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各地的主流高科技产品市场,成为不可一世的代工业霸主。
2.危机的到来然而,从2010年开始,富士康集团传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家号称“全球最大代工工厂”的企业连续发生了13起自杀事件,震惊全球。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对富士康企业的广泛研究及其管理的深度剖析。
为什么这13个生命会选择自杀谁让富士康陷入了困境富士康的管理体制到底合不合理富士康的管理者出现了什么问题富士康该怎么办我们小组将从企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管理的角度,通过对富士康事件的分析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理论依据:1.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分类企业是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
企业由管理者管理运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效果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
弗雷德·鲁森斯在其随后出版的《组织行为学》中将管理者分为两大类: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
我们首先界定一下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概念。
2.何谓有效管理者有效管理者是指拥有优秀和忠实的下属以及高绩效团队的管理者。
这样的管理者满足两种标准:(1)使工作在量和质上都达到很高的绩效标准;(2)使其下属有满意感和奉献精神。
3.何谓成功管理者成功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相对快速地获得提升的管理者。
对这类管理者的界定只有一个标准——晋升的速度。
4.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活动在企业中,管理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传统管理:也就是对组织活动的计划、决策和控制。
比如,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和资源,安排工作计划,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监督和检查绩效数据等。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和培训,绩效奖励与惩罚,处理冲突和矛盾。
比如,制定工作职责描述,面试与招聘,对团队绩效给予反馈,倾听意见和建议,提供团队支持,安排培训和发展计划。
日常沟通:既交流和传递信息。
比如,从上之下接受和传达重要信息,从下至上收集和汇总日常数据,起草报告,处理文件,负责与整个团队的信息共享。
社交活动:既社会活动与外界交往。
比如,与工作无关的闲聊,参加工作以外的社团组织,应对外部部门,过大交友范围,建立比工作关系更大的网络联系。
5.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差异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在活动上的显著差异。
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为改善组织建设提供依据。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所需要的是有效的管理者而不是以快速晋升为标准的成功管理者。
并不优秀的人员成功地升到管理高层,就意味着优秀人员的作用受到压制,甚至优秀人员的流失,唯一的结果就是组织内外交困走向衰败。
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提升到高层,才能带领其成员应对各种挑战,使组织有序地发展。
提升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的方式,这就要求组织要建立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绩效来进行评价和奖惩,将奖惩尤其是提升和表现联系在一起,并营造一种支持和鼓励有效的绩效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让有效的管理者得到成功。
第二,让领导正确用人受到启发。
研究结果明确显示受领导者“青睐”的不是有效管理者,因此,组织兴盛除了以绩效为主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及组织文化之外,领导者在用人上必须克服人类自身的弱点——情面、关系,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理智客观地提拔人。
毕竟人们十分看重个人的荣耀和位置的变动,由此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管理者渴望着成功而不是变得有效。
如果不让有效者成功,那么就会迫使注重有效的管理者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因为从管理者个人角度出发,这是一种有效的事业发展策略。
第三,使渴望有效的管理者明确管理活动重心。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就是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广听八方来音、处理案头文件、传递处理信息、解决冲突、提供培训发展项目。
可以看出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的是人本取向的沟通和人力资源管理。
这就使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管理有效就必须使管理活动以日常沟通和人力资源管理为重心,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沟通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三、富士康的案例分析1.富士康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富士康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的实际战术,形成了富士康“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富士康的领导者-郭台铭先生所说: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并提供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富士康建立了有效的传统管理,成功实现了其“总成本领先战略”,依靠规模经济效应的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首先,将工作分工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般行业两三个环节上的工作,富士康会细分到七个。
其次,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富士康的生产模式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要依靠规模经济效应才能有所盈余,并以低成本取得行业的领先优势。
因此,企业必需稳定和保持大量的需求订单,产品的设计要便于生产和制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标准化。
因而,富士康的管理者确定了非常有效的操作规范和动作规范,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等都尽量标准化。
另外,富士康的传统管理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
这不仅是由于其总裁郭台铭先生的从军经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富士康在代工业的地位和规模所致。
正如案例中“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张沈伟先生所认为的“对于一个像富士康这么大的企业来说,管理几十万人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事。
采取层级制的、军事化的制度可能是必须的”。
富士康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在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了“独裁为公,长官第一”的思想,做到了决策果断,计划合理,执行有效,控制严格。
富士康的管理者在传统管理范畴毫无疑问是“有效的管理者”甚至是优秀的“有效管理者”。
然而,正应验了“福兮祸所依”这句话,由于卓越的富士康的有效管理者们一味的强调传统管理的有效性,打造出以“快速反应”著称的富士康生产线,让全体员工进行按部就班、乐此不疲、机械重复的劳作。
却忽视了确保企业管理良性运作中的其他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企业和员工的正常社交活动等等。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成为了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诱因,在下文中我们将继续作详细的分析。
2.富士康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如案例中所指,富士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金字塔状,高管层管理者主要参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保证‘利润率’和‘营业额’。
中层管理者及研发业务骨干主要负责任务的合理高效的分配,严格执行生产,质量等各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产能预测和生产计划制定,监督任务的实施与完成。
底层员工则负责快速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保证很高的良品率,并不断的提高生产经验和生产效率。
辅之于金字塔状组织架构,富士康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对公司的中高级管理者,股权激励占主要部分,以培养他们的事业心。
对中层干部及研发业务骨干,富士康提供有竞争力的福利保障体系,以增强他们的忠诚度。
底层员工主要是采用目标管理办法,将奖惩制度于收入相挂钩,同时为了降低员工成本,大量招聘工作经验和技术要求不高的员工作为底层员工。
富士康的金字塔状组织架构与其军事化的管理方式相结合,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促进了富士康“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为富士康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样的组织架构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富士康管理者坚持有效管理者的秉性在传统管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建树。
然而,富士康作为代工行业的老大,全球OEM工厂的翘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全球化生产和OEM供应链中自然和人为形成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事实上,正是由于苹果公司等这样的巨头在交货期、价格、质量、保密等环节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将巨大的压力推向了处于最下游的以富士康为代表的OEM工厂。
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富士康的有效管理者们不得不通过其军事化的管理,在金字塔状组织架构中由各级管理者将压力层层传导,最终靠加大底层员工的劳动强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压缩成本来赚取利润。
而这利润空间在各巨头公司的压榨下也显得越来越薄,从另一方面更加剧了富士康各级员工的压力。
同时,富士康内部对台湾籍管理者和内地籍管理者实行了不一样的奖励和激励。
这造成了富士康内地籍各级管理者的负面情绪和大批跳槽现象的发生,对传统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
另外,在压力和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管理者逐渐放松和忽视了作为有效管理者以绩效为导向的工作方针,转而向成功管理者转变。
如案例中一位前富士康储备干部所说:“在富士康工作,会混很重要,能力一般不要紧,重要的适合主管领导搞好关系”。
如此,富士康的部分管理者渐行渐远,更加忽视了底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疏于和他们的沟通以及社会活动的关心。
特别是在员工构成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管理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方面,富士康的管理者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使得员工在严格的生产环境、高压的管理制度下、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找不到安全感和归宿感,长时间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得不到安慰和治疗,这些导致了自杀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