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word版(鲁教版新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泰安一中付声国2019.12

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的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2.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

3.太阳辐射

(1)太阳的能量来源: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光合作用、风能、水能)

②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

③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

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

②地形: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大。

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小。

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越大。

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现象,产生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5)影响航天活动等

5.太阳系

6.地球的普通性:

(1)公转特征一致: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物理性质相似:和水星、金星、火星一样,都是类地行星;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温度、大气、液态水),如下图所示:

【问题举例】

1.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1)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 四川盆地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

西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反之。

4.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试分析其原因。

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5.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1)我国能源需求量大;(2)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3)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6.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尽量选择纬度较低的地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2)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的地区。地势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3)尽量选择恶劣天气少,天气晴朗,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4)交通便利;(5)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6)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

7.我国海南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

(1)纬度低,发射方向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发射效率高,费用少,技术难度低并可延长卫星寿命;(2)射向多,射向范围大,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都可以发射;(3)交通方便,海运方便大型运载火箭运输;(4)火箭落区为海洋,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不污染国土;(5)后勤支持强劲有力;(6)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

第二讲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1.化石: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2.地质年代: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者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分别对应于地层单位宇、界、系等。

新生第四新古纪,中生白垩侏叠三;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纪;

3.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1)原始地球: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2)地核、地幔、地壳形成: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逐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

(3)大气圈: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圈。

(4)水圈: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

(5)生命开始: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年代大约距今38.5亿年。

(6)生命大爆发:大约5.4亿年前,在相对短暂的2 000多万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生物种类。此后地球进入显生宙。

(7)人类诞生:大约180万年前。

4.地球演化过程

(1)生物演化

①生物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②分布空间上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③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衰退和灭亡,是另一些生物的诞生和兴盛。

(2)海陆变迁

①盘古古陆形成于大约3亿至2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所有大陆联合在一起,大陆周围是统一的大洋。

②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分裂成两个大陆: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

③距今约6 500万年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

(3)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地形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4)矿产形成

地质历史上出现了多个重要成矿期:如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等。

【问题举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原有岩层。

2.人口增长过快、过量会导致物种灭绝,分析其原因。

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争夺生存空间(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人类活动及地域联系的扩大侵占了耕地、草地、湿地,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家园;人类过量索取自然资源(森林、草原、生物等)直接破坏物种,使物种减少;环境污染导致一些物种死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壤板结变硬、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破坏,对生物种群构成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战争、核试验及其他意外灾害和事故会导致物种破坏、减少。

3.简化的地质年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