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论证)思路分析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论证思路
【命题说明】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结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的体式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顺序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过渡衔接、伏笔照应等;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如观点和材料、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等。

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还需要依据不同文章文体的差异,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理清文章的线索。

叙述类作品需要梳理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即线索。

散文也有线索,散文的线索更多指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线索。

2.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说理的逻辑。

3.理解文章的安排顺序。

说明性文章,应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

4.把握材料详略处理的意图。

概括论证思路,顾名思义,是概括(议论文)对论点的论证过程和方法。

论证思路作为高考阅读分析能力考察的基本题型,解答这一题型要求考生熟悉论证过程的基本环节(引论、本论、结论)和常规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把握思路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方法点拨】
论证思路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的构思,这一点在答题时常常被忽视。

作者的构思主要包括论证方法的选择(答题时根据实际一般只强点比较显性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例证和引证一般不需特别强调);论证角度的选择(注意论点提出的角度,分析论证的切入点等等)。

对论证思路的研究需要关注作者如何提出论题;作者如何呈现观点;作者如何界定概念的内涵;作者如何辨析概念;作者如何处理论据;作者分哪几步展开论证的;作者如何将论证引向深入等等方面。

作答时,可以有选择地将上述内容加以强调,以体现作者的论证思路设计的巧妙。

对论证思路的评价也可以简单提及,比如逻辑严谨,思路缜密,层次清晰等等。

还有必要指出,文本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学术性文本论证思路上往往更重视论证背后的学理性、逻辑性,而一般性的杂文在论证思路上往往比较关注通俗性、形象性。

另一方面是论证的过程,这一点相对比较容易。

答题时需要把握文本的大致结构,并将文本的结构框架呈现出来即可,因此,作答时必须使用诸如“首先”“接下来”“最后”等词语,将作者的论证过程分析清楚。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单纯地交代论证过程并不能真正体现论证思路。

最好能够强调,文本各个论证环节之间的关系。

比如,“引出后文的议论对象”“为后文对┄┄的论述做铺垫”“使读者对相应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论证的现实针对性”等等。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对于过程、方法、路径的分析,绝不能取代对于文本内容的关注,
答题中文本重要语句(涉及文本论点、分论点、重要判断和论据、结论等)要进行适度的归纳、提炼和概括,甚至可以引用。

【典型例题】
例题一:7.第⑦段论证了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的特殊价值,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分)(2017年上海春考)
⑦第二,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艺术美虽然有供人消遣、娱乐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它负有推动社会前进的特殊使命。

朗吉弩斯说:“艺术作品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能把人的禀赋和修养中那些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意象都鼓动起来,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的心里,引起听众和作者共鸣。

就是这样通过由文词建筑起来的巨构,作者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受到作品中的崇高、庄严、雄伟等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

”艺术美能够政征服人心,鼓舞人心,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以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最后的目的。

答案:本段末直接论证艺术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特殊价值,而主要是应用朗吉努斯的话,阐述的是艺术美对于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个人品质的提升与推动社会进步间有何关系,作者并未进一步论述,所以我认为认真是不充分的。

(论证内容的概括2分,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2分)
例题二: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分)(2017年上海高考《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

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

┄“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

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缺一块,这当然是常情。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


⑥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


⑦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只是理论用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答案示例:文章先给出讨论对象,即常识和理论;然后明确讨论对象,将“常识”界定为“来日常经验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得到“常识解释有局限因而需要理论”“理论的道理来自常识”“理论解释更具整体性”三个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常识和理论都正确,不过理论能对世界做整体解释。

评分说明:给出讨论对象,1分;明确讨论对象,1分;展开论证,得出三个观点,2分;得出结论,1分。

例题三:8.试简要概述作者对“文学社会学”的论述过程。

(2018年崇明区一模《文学社会学的“摆渡”》)
①中国古代诗文,┄┄而至明清则外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

┄┄不将诸多“外部”关系梳理清楚,会多少有些隔靴搔痒。

②这也就是自己这些年在明清诗文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原因了。

┄┄而文学社会学研究较之其他方法更容易发生偏差,罗贝尔·埃斯卡皮在写作《文学与社会》时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真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明显地被忽略了,┄┄
③在195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社会学是学者们最习惯使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的“知人论世”说的影响,┄┄尽管不断有学者将文学社会学与其他国外文艺理论、方法并论加以介绍,为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辩护,但似乎总难洗白。

┄┄
④研究实践与命名的脱节,还与强调文学学科的主体性有关。

┄┄但也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的对象,还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⑤其实,随着学科壁垒的打破,┄┄如果社会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纳入文学,又何尝不可,何损文学的学科主体性、学术自足性呢┄┄阐他域以辅文学是好事,反之亦然,其理实不待详辩。

⑥当然,文学社会学是立足文学而借由社会学的摆渡,这与站在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还是有所不同的。

┄┄
⑦不言而喻的是,“文学之舟”要航行到目标,需要的动力因素很多,文学社会学只是多种研究方法之一,是研究合力的组成部分,┄┄对文学史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的探讨,起侧翼支持或补充作用,而不能替代他翼之重要作用。

答案示例:作者首先从自己的研究经历中,引出对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必须关注其社会性因素的论述,为后文提出文学社会学核心概念做铺垫。

接着通过引用埃斯卡皮的论述论证文学社会学研究容易产生偏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1950年代文学社会学因被意识形态左右而失去理论意义,这构成此后研究实践与命名之间的脱节的原因之一。

接着论述强调文学学科个体性是另一原因,并从宏观文学史意识角度对此加以批驳,引出作者对文学与社会学关系的辩证思考。

最后,提出文学社会学是立足文学而借由社会学的摆渡的结论。

全文逻辑严谨,思维缜密,有很强的学术性。

例题四: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2018年秋考)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对于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历来的哲学家和一般社会大众,无不认为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

人为情感、情绪所使唤,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理性、理智,也只是居于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

人的境况,真是可悯和可悲。

行远自迩,先从简单的情境开始琢磨。

如果人真的是情绪的动物,那么动物一旦受到环境里的刺激,会直接不假修饰地表达喜怒哀乐。

可是,非常奇怪,每个人都可以自问:被父母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主意“此处不留人”!
可见得,对于情绪的运用,还是有规则可循。

一言以蔽之,喜怒哀乐的逻辑,就是简单的成本效益。

对上司、主考官、指导教授发怒的成本高而效益低,因此不值得这么做,做了不划算!
不过,扪心自问,很多人把气往父母、手足身上出,对于朋友却客气有礼得不得了;宁愿得罪家人,却不愿意对朋友稍稍失礼。

似乎,家人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就是成本效益的考虑:得罪家人,家人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得罪了朋友,朋友可能就不再是朋友,甚至变成敌人。

因此,无须掰脚趾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反之。

万物之灵的人们,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心境感怀,似乎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让父母失望的事,往往有浓厚的罪恶感。

怎么回事这种对比,其实也不难解释。

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大自然的考验,一起度过人祸天灾。

伦理关系紧密,才能够同舟共济。

要使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的观念,就是支持伦常结构的重要条件。

然而,这不是有点矛盾吗可以得罪家人,却不愿意得罪朋友;可是,对不起父母时会觉得歉疚神伤,对不起朋友时却没有类似的感受。

为什么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反映了人在处理情绪时的粗致细微处。

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

因此,小的利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呵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由此可见,对于爱恨情仇及喜怒哀乐的运用,人们还是自觉不自量、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

精确具体来说,人不是情感的动物,人是成本效益的动物!理智不是情感的奴隶,情感才是受到理智的驾驭和节制!
在粗浅的程度上,生物有暖饱情欲的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无须再做探寻。

因此,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觉;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

同样的道理,喜怒哀乐等情怀,也是一种生物上的反应,反映了生物体所面对或经历的情境。

比较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是生物体的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一个人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a repeated game)。

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对未来会产生影响。

因此,喜怒哀乐的情绪,是对已经发生之事的反应;除此之外,也对未来有提醒、警示、刺激、诱发的作用。

在更抽象的层次上,喜怒哀乐等情绪和理性合纵连横,发挥互补和合作的功能,希望能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祉。

譬如,讨价还价不成,“一气之下”掉头而去;左思右想犹豫不决,“血气之勇”直接示爱等等。

因此,情绪等于是一种规则(stopping rule),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迹上!
答案:本文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然后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再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最后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

【拓展练习】
练习一:4.概括第(3)段的论述思路。

(4分)(2019年金山一模)
(3)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

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

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

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

地名也是一种遗产。

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

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答案:先提出观点“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接着说一代代人创造了城市把记忆留在城市
中,承载城市记忆的有两种,然后举了物质遗产和口头非物质遗产的例子,最后讲了地名的作用及打造城市“名片”的关键是体现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观点1分,层次和内容3分)练习二:7.概括本文论证思路。

(4分)(2019年虹口一模)
小议“伪善”
陈家琪
(1)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

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

所以重要的是动机上的善。

(2)我们选两个古今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6)主观意志可以成为行为的客观性法则。

(7)前面是孔子的,后面是康德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只在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
..”,而不是“合于义务”。

“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

其实,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让我们确信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

或者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度和规则,使那些在行为上总是“合于规则”的人总能赚到钱,越“合规则”就越发财,而违反规则就一定让你人财两空。

客观化的规则越强硬,越普遍,就越好。

当然,规则总是人“出于义务”而制定的,一旦制定出来,就不管你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了,只管行为本身是否“合于规则”。

做买卖你“童叟无欺”是不是出于义务,没有人管你;但时间长了,因为越合于规则就越能赚钱,“合于义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出于义务”。

这就说明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要合于规则,而这套规则又出于义务,慢慢就变成了对每个人而言的“出于义务”的习惯。

(8)“伪善”就是只讲从行为动机上要求人,然后相信只要动机上纯正了,行为本身也就一定是善的。

最纯正的行为动机就一定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9)黑格尔由此概括出伪善的四个形式化规定:
(10)第一,意图上的善决定一切,于是所有行为——批斗老师,烧书,砸烂旧世界,就都是对的,这叫从动机上把自己的恶解释为善。

(11)第二,用外在的原因解释别人的动机,于是既可以把别人的善行解释成恶行,也可以把对方的恶行解释为善行;出身、历史、经历、看了什么书、听了谁的话等等都可以成为解释的理由。

(12)第三,盖然论。

到底什么样的动机是善、是恶,是出于义务,最后只有靠权威的认定;于是有多少权威,也就有了多少必须“出于义务”的行为动机;权威也就是统治者的意志,大家无形中养成了“听话”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作风,直接知觉与偶然想象代替了概念与逻辑上的论述。

(13)第四,善与恶的界限终于消失了,人们各自选择自己的行为,然后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无数的人由“坏人”变成好人,又有无数身居高位的“好人”变成了坏人,如此反复,终于使善恶不再有任何客观的标准,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与选择。

大家也就只习惯于从道德上(也就是从动机上)对诸如三聚氰胺、毒疫苗之类的事进行谴责,而这些谴责既无效也无力,因为你只会把问题归结为道德、动机、良知、信念等主观因素,而所有应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善恶之别,只能等待着权力意志的任性解释。

(14)现代世界从一个崇尚圣人、君子、英雄、德行、高尚、充满诗意的世界变成了
一个法律与伦理世界客观化,人们只知做一个守法公民,过平庸、琐碎、乏味生活的散文时代。

在这变化中,沉湎于或自恋于个人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一回事,如何让这种道德情感通过法规而具有了特殊性的规定性,从而寻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安宁与闲暇,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我们这代人,五十年前,“文革”开始时,从内心到外在过的都是一种英雄、道德、崇高、让信念充满诗意的生活,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种种灾难,包括那么多人的死亡与对文物古迹的极其彻底的、可怕的破坏一无所感或毫不在意。

五十年后的年轻人呢他们可知道五十年前所发生过的一切他们可从理论上对道德与政治、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做过思索作为一个在高校中已经工作了超过三十五年的老教授,听到对社会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天良丧尽之类的道德谴责时,怎能不忧心忡忡,并在直接知觉与偶然想象中不断遭遇着“伪善”的磨难答案:首先解释什么是伪善,然后指出伪善的问题所在,并阐述了合于义务比出于义务更重要的观点,接着作者论述了伪善的四种形式及其表现,进一步揭示出了伪善泛滥会造成的恶果。

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引发青年人对于“伪善”、“合于义务”和“出于义务”的现实思考。

练习三: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2019长宁一模)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李义天
(1)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2)说来话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

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

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3)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4)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
....”,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

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5)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

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6)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为什么康德会把“可普遍的道德立法”列为理性行为者的自由本质,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

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7)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那就是“脆弱性论证”。

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

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

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

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8)所以,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启蒙思想家会强调各种社会契约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

(9)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

在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时,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

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

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答案:本文开篇直接抛出论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然后以数千数万年来“讲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了论题;继而通过反向追问“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推论出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最后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