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试卷一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进行体育锻炼和竞技的运动项目C. 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的专业D. 进行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的机构2. 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学的内容之一?A. 物理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B. 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C. 运动训练与生理调节D. 体育伦理与职业道德3. 以下哪个学科与体育学关联最密切?A. 生物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地理学4.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发展学生的体育潜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5.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评价标准B. 等级评价制度C. 多元化评价方式D. 成绩与名次取舍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体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评价与考核?4.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5.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体育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体育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参考:1. 体育学的发展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催促了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训练方法和保健知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

2. 体育学的应用体育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教育、训练、竞技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体育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训练和竞技方面,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技能和战术策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健康管理方面,体育学为人们提供身体锻炼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3. 体育学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试卷及答案

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试卷及答案

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3分)1.体育教学:2.体育教学目标:3.体育教学大纲:4.体育教学手段:5.体育教学原则:6.体育课的结构:7.课时计划:8.课外体育训练: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1.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门学科。

2. 学校体育是以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

3.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促进,培养和良好的,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和。

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5. 体育实践课教学是以为基础,以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6.运动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阶段,阶段和阶段。

7. 以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例,其结构由,,三部分构成。

7.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授方法有,,,。

9.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

10. 1990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和。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1. 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2.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3. 体育实践课组织的内容?4. 竞赛规程及其内容?5. 课外体育训练的特点与目标?四、论述题:(共3题,每题12分)1. 发展体能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2. 常见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有哪些?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3. 编写实践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并养成终身锻炼身体习惯的教育过程。

2.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定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学校体育学学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学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身体训练包括__一般身体训练___和__专门身体训练_。

专项身体训练2、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分为_ 分组不轮换_ 和___分组轮换_两种。

3、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 学生__,还要备___场地器材_.4、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全面分析法_和__专题分析法__.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分别用“√”、“×”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进行微观管理的依据。

()2、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3、自我暗示也是一种语言法的形式. ()4、学校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5、连续重复练习多用于动作技术教学的初学阶段。

(×)6、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耐久跑教材宜采用混合排列. ()7、学校体育学属于社会学科范畴。

( )8、为显示动作的左右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三、选择题(根据需要进行多选或单选。

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 B )的讲解形式A、直陈式B、概要式C、测重式D、联系式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D )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练习无间歇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3、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 D )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C )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法D、评比法5、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 B )分钟A、10—20B、28-32C、30—35D、35—406、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B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7、下列活动中属于教师指导的是( C )A、讲解B、整队C、示范D、调动队伍8、下列形式属于直观法的是(A )A、示范B、自我暗示C、条件诱导D、默念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展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电子教程

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电子教程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础、结束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少年儿童训练应以()为主。

A)专项训练B)一般训练C)技术训练D)战术训练2.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A)讲解B)口令C)方言D)专业术语3.在跳远运动中,()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A)助跑B)起跳C)空中动作D)落地4.群众体育在国外也称()。

A)大众体育B)社区体育C)社会体育D)基层体育5.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6.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 )。

A)教养B)教育C)强身健体D)美育7.《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A)陈独秀B)二十八画生C)恽代英D)徐冰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

A)早操B)课间操C)体育课D)课外训练9.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 )。

A)认识规律B)社会制约性规律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D)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10.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 )。

A)自觉性原则B)经常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11.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 )。

A)传统型和现代型B)常规型和专门型C)视觉型和听觉型D)固定型和可动型12.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指( )。

A)身体素质B)运动能力C)身体健康D)负荷与休息13.( )是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粗略掌握动作C)运动经验积累D)心理准备14.直观法指的是( )。

A)口令与指导B)口头评价C)教师演示D)口头汇报15.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

A)直陈式B)概要式C)侧重式D)联系式16.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17.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 )。

A)教学一般规律反映B)教学特殊规律反映C)课外锻炼规律反映D)课外锻炼计划的反映18.我国整体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环节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试卷一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试卷一答案

试卷一答案答案:一.选择题(12分)1.(A)2.(b)3.(c)4.(d)5.(b)6.(b)7.(a)8.(b)9.(b) 10.(b) 11.(b) 12.(c)二.填空题(21题―――37分)1.身体练习 2.(一)说明(二)大纲本文(三)附件3.(一)合编分注 (二)分别编写4.(1)质量(2)依据 5.(一)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二)身体素质6.(一)运动动作7.(1)割裂(2)破坏 8.(一)风沙(二)干扰9. (1)基本环节(2)普遍10.(一)课前常规(二)课中常规(三)课后常规11.(一)个人备课 (二)集体备课12.(1)两组一次轮换(2)三组两次轮换(3)先分(合)后合(分) 13.(一)教学目标14.(一)基本15.(1)家庭体育(2)社区体育 16.竞技状态17.(一)大些18.(一)专项训练19.基础 20.(一)单淘汰 (二)双淘汰21.(一)整体 (二)局部三.判断题(4题每题2分共8分)1.(X)2.(X)3.(X )4.(√ )四.名词解释(7题每题3分共21分)1.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内部特性(1分)的反映,是学校体育过程中(1分),学生所要获得体育教育的结果(1分)2。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1分),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的能力(1分),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1分)3.(发展体能)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1分)和生理负荷的大小(1分),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1分),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4.是教师(或指定学生)(1分)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1分),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1分)5.体育课结构是指一节课教与学内容的合理顺序(1分),各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1分)及时间分配(1分)。

6.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1分),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1分)的组织结构方式(1分)。

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体育学《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0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B、口令C、方言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比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B、相对靠拢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 D、教案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学校体育学》试题(共36页)

《学校体育学》试题(共36页)

《学校体育学》试题[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

3.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统一整体。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课的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

5.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成绩时所处的最佳准备状态。

6.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7.教学常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8.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9.课的密度: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0.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11.练习密度: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

12.体育课的结构: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几个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分配等13.技术细节:在不破坏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14.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15.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16.淘汰赛:指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比出优胜者的方法。

17.综合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8.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社会现象。

19.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音指导学生的一种方法20.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

大学体育试题及答案

大学体育试题及答案

大学体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个人练习B. 集体练习C. 循环练习D. 分组练习答案:D2. 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讲解法B. 示范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答案:D3.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 传授知识B. 组织教学C. 激发兴趣D. 指导练习答案:B4.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

A. 接受知识B. 参与活动C. 完成作业D. 评价教师答案:B5. 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遵循()。

A. 教师意愿B. 学生需求C. 学校要求D. 教育方针答案:D6. 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

A. 教师兴趣B. 学生兴趣C. 学校条件D. 社会需求答案:B7. 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检查教学效果C. 激励学生进步D. 考核教师工作答案:C8. 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

A. 教师习惯B. 学生特点C. 教学条件D. 教学目标答案:B9. 体育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应考虑()。

A. 教师偏好B. 学生人数C. 教学内容D. 教学环境答案:C10. 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布置应考虑()。

A. 教师喜好B. 学生安全C. 教学效果D. 学校规定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组织能力D. 沟通技巧答案:ABCD12. 体育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身体素质B. 运动技能C. 团队精神D. 学习态度答案:ABCD13. 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

A. 学生表现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教学环境答案:ABC14. 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

A. 直接教学法B. 间接教学法C. 合作教学法D. 自主学习法答案:ABCD15. 体育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包括()。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速度素质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3.身体训练包括一般
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
4.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

5.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_经验
选材、二是科学预测选材。

6.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两种。

7.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把体育课分为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
保健体育课三种类型。

8.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为依据。

9.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在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上。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某”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3.学校
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5.中学
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

()6.持续法
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

()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8.体育
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9.定期考核的时
间一般是学期未。

()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学校体育学试题1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1答案

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2学科课程:是以传统和公认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基础,按照体育教育目标要求,从体育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领域中选择一定的内容。

3.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实施、运行的时空连续过程4.体育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5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二,单选BBDCCCCCDA三.判断、X 、X 、√√√√X 、√√X四.填空(1)1863(2)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顺序可变)(3)体育(4)夏朝(5)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6)自觉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差异性原则(7)体育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8)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五.简答1,留学生的派出;英美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

2,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建阶段”(1949-1957);第二阶段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第三阶段为“文化灾难阶段”(1966-1976);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4分)3,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

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其中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

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4 .1)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因势利导的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教育2)以集体为单位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3)体育竞赛、评比等特殊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六,论述1、答: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试题(A)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试题(A)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试题(A)一学年第一学期班级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具有⑴、(2)、(3)、(4)、(5)、开展功能。

2、体育教学过程,是由(6)、(7)、(8)、(9)(10)等要素所组成。

3、教的活动包括教师的(11)、(12)、(13)、(14)、辅导、分析、纠正错误、评价及调动队伍等。

4、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包括(15)、(16)。

5、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17)、(18)、(19)、(20)o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的本质一一2、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一3、体育教学手段一一4、循环法一一5、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3、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4、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只是指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5、体育课中的综合课是指在一堂体育课中既有新的理论知识介绍,又有新的技术教学。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7、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8、课外体育活动仅仅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

9、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

10、在现今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要逐步做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确认。

四、问答题:(共55分)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0分)2、体育教学具有哪些特点?(10分)3、试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0分)4、什么是动作示范法?运用时要注意哪些要求?(10分)5、如何看待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什么?(15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功能、促进学生个性。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A、身体练习B、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C、增进学生健康D、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正确答案:B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多样,根据评价时间为可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定量评价C、绝对评价、相对评价D、自我评价、外部评价正确答案:A3.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效果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D4.()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A、学校体育制度B、学校体育目标C、学校体育方法D、学校体育评价正确答案:A5.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发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A、《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B、《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C、《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正确答案:C6.()是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

A、教育科研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C、职业道德D、课堂教学效果正确答案:D7.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身体意识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A8.()是指学生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A、体育教学目标B、体育教学方法C、体育教学过程D、体育教学评价正确答案:A9.()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新动作的练习方法、技战术等的正确概念与表象,并初步掌握。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正确答案:A10.()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本题无应用题部分。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3.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4.根据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

5.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经验选材,二是科学预测选材。

6.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7.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体育课可分为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三种类型。

8.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依据。

9.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上。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的量和强度。

(×)5.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

(√)6.持续法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未。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贯彻“全面、科学、实用、适度”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2.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依据认知心理学和运动学理论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 :秦B :汉C :唐D :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 :唐B ;宋C :元D :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A :乾隆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A :1903B :1913C :1923D :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 ;毛泽东C :恽代英D :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A :1950B :1956C :1957D :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 :1955B :1956C :1957D :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A :1977B :1978C :1979D :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 :1990B :1991C :1992D :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场外性B :竞技性C :技术性D :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学校体育教学B. 学校体育管理C. 学校体育活动D. 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体育活动2.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A. 教育功能B. 健身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3.“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是:A.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体育活动B. 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C. 贯穿一生的体育活动D.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4.下列哪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趣味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5.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学校的教学资源C.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D. 社会的发展需求6.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政治性原则7.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B.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C. 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D. 所有选项都是8.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A. 体育教学管理B. 体育设施管理C. 体育经费管理D. 体育赛事管理9.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智力水平B. 培养意志品质C. 增强社交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A. 多元化B. 科学化C. 娱乐化D. 政治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包括教育功能、_________和娱乐功能。

3.“终身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活动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可测性原则。

5.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体育的学科,它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A. 运动解剖学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运动社会学E. 运动管理学答案:ABCDE2. 以下哪个是最流行的团体竞技项目?A. 篮球B. 足球C. 乒乓球D. 游泳答案:B3. 以下哪个是速度与爆发力项目?A. 田径短跑B. 滑雪C. 网球D. 射箭答案:A4. 以下哪个是身体柔韧度项目?A. 俯卧撑B. 仰卧起坐C. 翻筋斗D. 深蹲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协调性项目?A. 游泳B. 足球C. 跳绳D. 冰壶答案:C二、填空题1. 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规则性、竞技性、身体运动性。

2. 体质是指人体在____方面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能力的总和。

答案:生理。

3. 运动员的体力水平取决于____、____和____三个方面。

答案:力量、耐力和速度。

4. 运动技能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动作、观察和判断。

5. 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和促进身体健康。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提高集中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请简要介绍一下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答案:运动与健康密切相关。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此外,运动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进社交交流等。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体育赛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答案:体育赛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多方面。

首先,参与体育赛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完整)学校体育学试题

(完整)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为:(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少年儿童训练应以()为主。

A)专项训练B)一般训练C)技术训练D)战术训练2.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A)讲解B)口令C)方言D)专业术语3.在跳远运动中,()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A)助跑B)起跳C)空中动作D)落地4.群众体育在国外也称()。

A)大众体育B)社区体育C)社会体育D)基层体育5.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6.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 )。

A)教养B)教育C)强身健体D)美育7.《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A)陈独秀B)二十八画生C)恽代英D)徐冰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

A)早操B)课间操C)体育课D)课外训练9.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 )。

A)认识规律B)社会制约性规律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D)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10.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 )。

A)自觉性原则B)经常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11.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 )。

A)传统型和现代型B)常规型和专门型C)视觉型和听觉型D)固定型和可动型12.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指( )。

A)身体素质B)运动能力C)身体健康D)负荷与休息13.( )是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粗略掌握动作C)运动经验积累D)心理准备14.直观法指的是( )。

A)口令与指导B)口头评价C)教师演示D)口头汇报15.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

A)直陈式B)概要式C)侧重式D)联系式16.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17.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 )。

A)教学一般规律反映B)教学特殊规律反映C)课外锻炼规律反映D)课外锻炼计划的反映18.我国整体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环节是( )。

A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B )课外锻炼C )体育课教学D )体能训练19.( )是课外活动竞赛方法?A )持续训练法B )重复训练法C )循环训练法D )淘汰法 20.检查学生达到某一体育标准的比赛是指( )。

A )教学比赛B )达标测验赛C )田径运动会D )选拔赛二、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1. 体育教学 2. 循环训练法 3. 讲解法4.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 5.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三、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1. 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之一。

( )2. 体育教师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 )3. 体育课的全面分析就是对课的某一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 )4. 安排教材时,“鱼跃前滚翻”应安排在“前滚翻”之前。

( )5. 游戏法是高等学校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练习方法。

( )6. 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7. 专项身体训练是一般身体训练的基础。

( )8. 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 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四、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体育教学的特点。

2. 简述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

3. 体育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 简述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5. 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考核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6.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五、论述题(10分)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学校体育学》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4.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5.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6.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 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的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10.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应自始至终跟踪()学生。

A)全班 B)一组 C)受测 D)部分11.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A)说服法 B)榜样法 C)表扬法 D)评比法12.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分钟。

A)10-20 B)28-32 C)30-35 D)35-40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14.( )是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心理准备C)运动经验积累D)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15.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

A)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B)很容易的工作C)枯燥乏味的工作 D)难做的工作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17.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体育教材可采用()。

A )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B )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C )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D )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18.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 )的讲解形式。

A )直陈式B )概要式C )侧重式D )联系式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

A )综合密度B )专项密度C )练习密度D )体育教师指导密度 20.课时计划也称( )。

A )年度计划B )教学进度C )单项计划D )教案二、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1. 课外运动竞赛 2. 课的结构 3. 完整教学法 4. 学校体育管理 5. 体育教学过程三、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1.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 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3. 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 )4. 安排教材时,“鱼跃前滚翻”应安排在“前滚翻”之前。

( )5. 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 )6.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7. 竞赛训练法是指在比赛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 )8. 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 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 )10.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四、 简答题 (共25分)1. 体育教师在进行综合课教学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5分) 2. 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4分) 3. 简述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

(4分)4.简述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6分)5.简述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的种类和内容。

(6分)五、论述题(15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学校体育学》试卷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体能2,体育学习准备3,体育教学模式4,发现式教学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全体性、全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视个性。

2,J.E.尼可森根据布鲁姆等人对教育目标的分类,确定了体育教学4个具体目标:体质发展目标;体育技术和战术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细分为学习领域目标,它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适应这五个领域目标。

4,体育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学生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差距。

5,对学生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了解学习者的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

6,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学校体育的功能。

7,体育教学中的反馈是多层次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8,体育教学效果的持久性、迁移性,是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衡量体育教学的效果。

即要看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的发展。

9,当今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素质运动会;_________________;学生体协;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

)1,衡量一个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目标,一般均以()为标准。

A、条件目标B、过程目标C、效果目标D、反馈目标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根本要素是指()。

A、教师B、学生C、教材D、媒介3,体育教学中的特殊规律有()。

A、学生身心发展规律B、认知规律C、技能形成规律D、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E、控制反馈规律4,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师B、学生C、教材D、媒介E、目标5,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他们具有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体育教学的()目标。

A、发展B、教育C、教养D、行为6,所谓教学过程的()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体现。

A、整体性B、时效性C、深刻性D、发展性E、持久性7,在()的体育教学大纲,我国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