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的经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价上涨的经济学

2010年,我国民生用品除公交服务、电子产品等少数价格未变甚至下降外,普遍呈上涨趋势。2010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呈前低后高趋势,平均同比上升3.3%;全年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5.9%。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的价格上涨起了主导作用。据测算,2010年,食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约占90%。由此看来,价格上涨的势头还非短期可止。

前段时间,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教室或者寝室里,同学们都在不停的抱怨:“哇,今天的包子涨价了,那么小的还卖6毛钱……”,“我今天中午的那个快餐要6元,涨了一元呢。。。。。。”。细细留心,学校超市的东西或者小吃店的东西都在蹭蹭蹭的往上涨价。前段时间,由于油价的上提,加油站车辆排起了长龙,不免是很多百姓有了意见。可以发现身边的物价正在悄然上涨,无论是吃饭、穿衣、住房、日常用品,只要是老百姓生活中需要的无一不在涨价。而且全国各地“涨声”一片......尤其是蔬菜、肉蛋禽等食品的过快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2元左右,这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两件事情:(1)对于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较高的价格,这些商品的评价价格超过了可能通行的价格,(2)政府的更多的资源花费在涨价的商品上,而这些钱原本可能花费在其他更加有用的地方。

我国当前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还是国际能源、矿产、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等,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2008年国际金融有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与美欧各国出现的大量失业、债务危机,甚至罢工游行、抗议示威等社会乱象一样,本质上都是2008年危机余波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性质。那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呢?经济中商品、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1)首先是货币主义解释,认为货币增发过多,超过了经济中需要的数量造成价格普遍上涨,弗里德曼概括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2)凯恩斯主义解释,又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先说需求拉动型,这种通胀是因为经济中需求过多,人们对于这些商品都有购买欲望,大家都想买自然价高者得。成本推动型又可细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工资推动,大家工资都涨了,都有钱了,商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另一种是利润推动,经济中垄断厂商有垄断定价权,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取超额利润,这样也会形成通胀。最后就是结构性通胀了。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2种部门,1们生产率高,自然应该获得高工资。另一部门劳动生产率低,本来应该工资要少点的但是人都要比,他们会要求工资向高收入部门看齐,这样的结果就是工资上涨速度超过了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货币量过多,通胀也会相应发生。简单的讲,就是比如,人民币在国内是1元钱买3个馒头,而美元在美国是1美元买2个馒头。那人民币和美金的汇率应该是多少?1.5:1。这就是最科学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当然,实际定价中要考虑很多因素,不能仅只是考虑馒头。联合国认为,人民币和美金的汇率应该是1:3。美国中情局认为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应该是1:2。而现在人民币和美金长期维持在1:8.3,显然是太低了。这是明显的违背经济规律的事,虽然短期内使中国经济发展了。但长期上看,肯定要遭到市场的惩罚。这些经济发展的成

果会被无情的转移到美国。现在就到了惩罚的时候了。定低汇率虽然是饮鸠止渴,但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采用这一方法。

物价高会导致一些低收入阶层的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在一次看报中,我发现居民对物价指数的满意度降低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次价格的上涨核心是食品的价格,它直接影响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据数据统计,今年1-5月,这些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高达5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由于恩格尔系数低于50%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温饱到小康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说,食品涨价直接导致了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数,在名义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温饱阶段。我觉得各地应该要尽快采取调控措施,蒋蔬菜。肉,蛋等食品价格恢复到合理的价格;从长远看,有关部门要建立物价上涨与困难群众补贴的联动机制,当物价指数高于一定范围时,要及时给低收入群体发放各种补贴,确保其生活水准不降低。

物价的上涨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增加了百姓的生活压力。有人分析说,无论有钱没钱,人们忽然意识到,我们已经被“升级”了,我们从“房奴”变成了“价奴”,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没机会买得起房子,现在竟然连食物都买不起了,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缩食”的地步,有很多普通家庭开始缩减日常开销了,因为他们手中的钞票开始迅速变得“毛”了起来,家庭主妇们抱怨,同样的钱,现在可买到的东西大大减少,小白领们也不敢像往年一样随意添加换季衣物。

物价的上涨,相应的人们的收入也应该增加。如果收入增长足够快,那么普通人对通胀的承受能力会增强一些。但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并不乐观。以统计局今年前三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只有7.5%。要指出的是,国内居民收入增长一向慢于经济增长,显示我们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居民的收入和财富。收入增长跑不过GDP,而通胀在后面快速追赶,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也变得极为有限,就像一碗粥被兑得越来越稀。

在我国目前出现物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矛盾现象,往往令人疑惑不解,这里不妨进行简要分析。

1. 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矛盾

按西方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反向变化的,但我国目前却存在着二者并存的反常情况,即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失业人口并不见减少。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过程,原在农村潜在的大量过剩劳动力涌向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而城市公有制经济在近年的改革中又有一些工人下岗失业;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企业破产,这就形成了较高的失业率和规模较大的失业队伍。2009年以来,虽然在政府强力干预下,我国经济复苏很快,失业情况有所缓解,但新增的就业人数基本上只够容纳新增的劳动力,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过去积存的失业量。因此,我国出现了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状况。

2. 产能过剩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矛盾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按市场规律,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物价将趋于下降或稳定,至少不会快速上涨。然而我国恰恰是在这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价上升。原因何在?这需要从价格上升的产品组成结构予以分析。一方面,如前所述,这次物价上涨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形成。2010年1-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对同期CPI上升幅度的贡献率高达74%,而这些价格上涨的食品行业一般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相反,有些食品如蔬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