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到如今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有关素质教育概念在教育理论界没有一个定论。正是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概念认识的模糊性和不统一性,使得基层学校层面在实施素质的时候以偏盖全,误区多多。再加上传统科举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得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即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然后,什么是党的教育方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只有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就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素质教育而生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旨在全

面深入的进行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按照新

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各阶段都设置了不同课程门类,通过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实施,共同实现学生培养目

标。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中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

发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

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它承

载着新课程的理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新课程

结构性的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对于学生素

质全面发展具有相当的价值,它与学科课程同样重要。从

课程形态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把

课堂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着眼于“整体的

学生”而开发的整体、连贯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间接掌握上,而是通过实践活动,

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亲

身实践,去体验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并培养批判性、创

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

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获得对社会生

活最直接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最鲜活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

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

我校是一所军训及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自2003年创办以来,一直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寻找一条能有效与新课

改结合,切实扎实推动素质教育的路子。经过不断地探索,现在出有成效,2011年我校开发出了“学生军训既综合

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为我校的素质教育事业走向正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有效

的载体

教育学原理认为,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受到遗传、环

境与教育这三种因素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活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教师主导的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特殊社会活动。其中课程是这种活动的载体。也就是说。学生是通过课程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结构合理、内容适中、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成长需要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各阶段都设置了不同课

程门类,通过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实施,共同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理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

念.是新课程结构性的突破。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不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之形成解决

问题的能力。这就自然使它与学科课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三、在素质教育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处理好

的几个关系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学科课程常常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逻辑性、学科性、

简约性为其显著特征。综合实践课则不以单一的学科体系

为基础,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性,而是以直接经验

为主,基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

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其实,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早已

清晰地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早就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古人亦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读“有字之书”,即间接经验学习;后者则是“读”“无字之书”。即直接经验的实践。大量的事实告

诉我们,实践才能出人才、出真知,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知

识学习是无法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