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乐厅的音质设计
试述音乐厅音质设计要点

试述音乐厅音质设计要点随着人们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厅的音质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音质设计是指如何在音乐厅内创造出最佳的音乐表演和听众体验的声音效果。
本文将讨论音乐厅音质设计的要点,包括建筑设计、声学处理和音响设备。
建筑设计在音质设计的考虑中,建筑设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1.空间形状与尺寸:音乐厅的形状和尺寸对声音的传播和反射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形状对音乐的演奏和听众的体验较有利。
同时,长度、宽度和高度比例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确保声音的均衡分布。
2.座位布局:座位的布局也影响着音乐的传播和听众的声音接收体验。
最佳的座位布局应该带来良好的视野和声音均衡。
通常而言,座位应尽可能接近舞台和演出者,而观众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应合理选择,以确保声音的均衡分布。
3.材料选择:音乐厅的内部材料选择也对音质有一定的影响。
各种材料的声学特性不同,决定声音的反射、吸收和传播。
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减少噪音、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鸣,提高音质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声学处理除了建筑设计,声学处理对音乐厅音质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声学处理包括控制声音的反射、共鸣和吸收,以优化音乐表演和听众体验。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1.声学壁板和吸声装置:使用合适的声学壁板和吸声装置可以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共鸣,创造出更清晰和透明的音质。
吸声装置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鸣,同时减少噪音和增加音乐的准确度。
2.声学天花板和地板:声学天花板和地板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音质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鸣,确保声音的均衡分布。
声学天花板和地板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声音的传播和吸收,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音质。
3.声学隔音:音乐厅的声音隔音设计至关重要,以阻止外界噪音的干扰和保持音乐的纯净度。
合适的隔音材料和隔离设计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传播,提供更好的音乐欣赏环境。
音响设备在音质设计中,音响设备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要点:1.扬声器和放大器:合适的扬声器和放大器选择对音乐的演奏和听众体验至关重要。
2010年一级建筑师:典型厅堂的音质设计之音乐厅

典型厅堂的⾳质设计之⾳乐厅⾳乐厅、剧场、多功能厅、电*、体育馆以及录演播室等各类建筑的使⽤要求各不相同,设计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样,应根据上述⾳质设计原则和⽅法,结合实际,灵活应⽤。
⾳乐厅⾳乐厅是供交响乐、室内乐及声乐演出的专⽤厅堂。
⾳乐厅⽆⾼⼤的舞台空间和乐池,只设乐台。
乐台与观众席共处于⼀个⼤厅之中。
⾳乐厅是⾃然声演出的场所。
⾳乐厅有两类典型的体形:1.鞋盒式古典⾳乐厅这类⾳乐厅的特点是矩形平⾯、⾼顶棚、窄厅,有⼀或两层浅楼座和丰富的装饰构件。
此种⾳乐厅的典型例⼦如维也纳⾳乐厅、阿姆斯特丹⾳乐厅、波⼠顿⾳乐厅。
矩形平⾯的窄厅能提供丰富的早期侧向反射声;⾼顶棚使混响时间较长;楼座包厢与装饰物有扩散作⽤。
这是鞋盒式古典⾳乐厅具有良好⾳质的原因。
2.⼭地葡萄园式及环绕式厅这类体形的⾳乐厅将座位分区布置,在乐台的侧⾯和后⾯也安排部分观众席。
各座位区⾼低错落。
座位区的栏墙可为邻近坐席提供早期反射声。
此种⾳乐厅的典型例⼦是柏林爱乐⾳乐厅。
⾳乐厅⾳质设计要点:(1)⾳乐厅的混响时间允许值为1.5~2.8s,值为1.8~2.2s。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应使低频⾼于中频,低⾳⽐(125Hz和250Hz倍频带混响时间的平均值与500Hz和1000Hz倍频带混响时间的平均值之⽐)为1.1~1.25,可达1.45。
厅内尽量少⽤或不⽤吸声材料,坐席的软包装也不可太过分。
⾳乐厅的每座容积,⼀般应在8~lom3左右。
(2)⾳乐厅内应布置扩散构件,保证厅内具有良好的声扩散,增加环绕感。
(3)⾳乐厅的背景噪声标准应满⾜NR20曲线。
国外新建厅堂多采⽤NCl5的标准。
建筑学建筑设计音乐厅音质设计实例要点

观众厅侧墙——15mm厚石膏板外贴榉木板,2m以下为花岗岩护墙上设浅浮雕,以减少低频吸收,并有利于声扩散。
w 演奏台侧墙——5cm厚木板。
w 观众厅地面——实贴木地面。
w演奏台地面——双层木地面下设空腔,演奏台地面常常使用厚木板下设空腔,这样可以扩大固定于地板上的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辐射,并可适当减弱打击乐过响的声音。
w座椅——半硬质木边椅,椅背为成型木板,实木扶手,半硬椅垫及靠背。
减少声吸收,尤其是低频音。
为了保证达到声学要求,所选座椅必须经过严格检测。
w演奏台后墙——3.5m以下是QRD木制扩散体,3.5m以上是5cm厚木板。
w 观众厅后墙——池座为 QRD 木制扩散体,楼座为 1.5cm厚石膏板外贴榉木。
观众厅噪声的防止噪声对语言和音乐的听闻有很大的掩蔽作用,特别是低频噪声。
对于听音要求较高的大厅,必须做好噪声控制,一般对音乐厅形成干扰的噪声源主要有内部(观众及空调机械噪声)和外部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社会噪声)此外还有雨噪声,因此设计中需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观众厅内的本底噪声也是音质指标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设计噪声指标为:在开空调时大厅的背景噪声小于 NC-25或35dBA。
由于总体布局的限制,冷冻机房、水泵房、空调机房等设备机房大多设置在地下层,为了减小空调噪声对大厅的影响,除了对空调管道系统进行消声处理,如空调风管系统设置足够长度的消声器;应特别注意控制固体声的传递,设计中除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外,对空调冷冻、给排水机组应采取隔振设计,设置减振器、减振垫;进出风管、水管配接帆布及橡胶软接管,此外机房内平顶、墙面均做吸声降噪处理。
观众厅正下方是车库和形体训练房,为了避免噪声对观众厅的影响,采用增加楼板厚度下面加轻质复合隔声吸声吊顶;为了减弱城市环境噪声对观众厅的影响,设置周围廊,观众厅无直接暴露的外墙,并采用双层围护墙,厚度为190mm+90mm的空心砼砌块墙,为加强屋面隔声,也均适当加大屋面板厚度,结合屋面隔热层设计,附加一层石膏板吸声吊顶以防止雨淋噪声传入厅内。
国家大剧院 厅堂音质精编版

国家大剧院厅堂音质调研调研时间:2014.6.19调研地点:国家大剧院调研内容:厅堂音质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和小剧场等几个部分。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
音乐厅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2019个。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
三个厅堂各具特色,为了形成良好的音质效果,分别作了不同的吸声扩散处理。
1、歌剧院设计歌剧院形状为马蹄形,但这仅为装饰金属网围合出的形状,其真正的剧场平面近于矩形。
金属网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对声音进行反射,加强了前次反射声,达到好的厅堂音质效果。
通透的金属网并不会影响声音的反射,但带来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观众厅后墙做了强吸声构造,采用玻璃丝棉吸声材料和穿孔木板共同吸音。
后墙的吸音处理可以避免了回声的产生。
歌剧院顶棚为木质天花,略有倾斜角度,对声音又很好的反射效果。
楼座进深与高度比值较小,不会产生声影。
观众座椅由吸声材料组成,尽量减小满场和空场的差别,对控制混响时间起了重要作用。
在观众厅的入口处采用双道门的声闸,声闸内部墙面和顶部采用穿孔板进行吸声处理,避免了外面噪音的干扰。
座位下空调出风口经过遮挡,减小了出风速度,减小了震动噪音。
歌剧院舞台为品字形,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后舞台等部分组成。
舞台台口为弧形,对声音起扩散作用。
为了使舞台空间的混响时间和观众区保持一致,在舞台侧面和舞台下面均进行了吸声处理。
在椭圆的天花上设有三道面光,投射向舞台口处,宽度基本与台口宽度一致。
耳光则位于台口两侧的弧墙上,分别置于三个不同的高度,耳光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面对声音的反射。
面光和耳光共同使用,满足舞台的灯光需求。
2、音乐厅设计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传统古典派音乐厅风格不同,为改良的鞋盒式,四面都设置有观众座位。
北京音乐厅改建工程空调消声系统设计

北京音乐厅改建工程空调消声系统设计黄义成【摘要】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音乐厅、剧场等文化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音乐厅对音质、背景噪声等的特殊要求,对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消声、减振、隔振方案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噪声控制应从机房布置、噪声源、传声途径、音乐厅内部吸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处理。
最后通过对北京音乐厅改造后室内噪声的实际测量结果,对设计方案予以认证。
%W ith the developm entofnationalculturalindustries,m ore attention has been draw n on concerthalls,theaters as w ell as cultural buildings. T 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ecial requirem ent of the concert hall’s sound quality and background noise. A ir distribution in the form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 and m uffler, vibration reduction, vibration isolation solutionsare described.Thispaperhave noted the noise controlshould be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treatm entof the room layout,noise source,acoustic approach,concerthallsound inner absorption.A ctualm easurem ents are attached to be certified.【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音乐厅;空调系统;消声;减振;隔振;音质;混响时间【作者】黄义成【作者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北京音乐厅坐落在西长安街南侧,北与中南海相对,东眺国家大剧院及天安门广场,西邻繁华的西单商业街,其前身为始建于1927年的中央电影院,1960年改建成音乐厅,是我国第一座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现代风格的专业音乐厅,也是国际专业音乐厅之一。
音乐厅音质设计要点总结

音乐厅音质设计要点总结1. 引言音乐厅是一个专门用于举办音乐表演和演奏的场所,其音质设计对于提供优质的听觉体验至关重要。
音乐厅音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观众能够听到清晰、自然、平衡的声音,同时能够适当地反射和扩散声音,以实现卓越的音效。
本文将总结音乐厅音质设计的要点,提供一些有关声学原理和设计准则的实践指导。
2. 声学原理2.1 音频反射与吸收音频反射和吸收是音质设计的核心。
在音乐厅中,应该有适量的反射,以确保音乐能够在空间中传播并融合。
同时,适量的吸收可以避免过多的声音反射,提供清晰的音质。
2.2 声场扩散声音在音乐厅内进行扩散,使得听众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够获得相似的声音体验。
合理的声场扩散设计能够增加可听性和声音的自然感。
3. 音质设计要点3.1 可听性前提可听性是音乐厅音质设计的基础。
这意味着每个观众都能够清晰地听到表演者的声音。
以下几点是确保可听性的关键要点:•控制混响时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导致声音模糊不清,需要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布置和形状设计来控制混响时间。
•控制声音发散方向:设计合适的声音反射板和斜角墙面,以确保音源可以尽可能地被观众听到。
3.2 平衡的频谱响应平衡的频谱响应是产生优质音质的关键。
以下几点是实现平衡频谱响应的要点:•确定主要反射面的材料和形状:不同的材料和形状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状。
•合理的吸音设计:通过吸音材料的布置和面积,控制低频和高频的反射和吸收比例,以获得平衡的频谱响应。
3.3 合适的时间差适当的时间差可以增加音乐厅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以下几点是实现合适时间差的要点:•控制早期反射时间:早期反射时间在30ms到80ms之间通常是理想的,可以通过设计反射板和控制材料的反射系数来实现。
•控制混响时间与时间差的关系:混响时间与时间差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音乐厅的空间感,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3.4 自然的声场扩散自然的声场扩散可以使观众在不同位置获得一致的音效体验。
音乐厅里最好的座位,为何并非最贵的那一个?

音乐厅里最好的座位,为何并非最贵的那一个?结合音乐厅的设计和自己的经验尽量选个好座位,是提升观演体验的有效方式。
文章来源 |北大青年作者 |何宗圆金琪灵在音乐会、歌剧的观众席中,不乏囊中羞涩的学生党,价位不一的座位常让他们无从下手。
除了演出本身的质量,演出场所、观演位置的水准也对观演体验至关重要。
在音乐厅中,什么样的位置音效最好?什么样的位置又性价比最高呢?音乐效果怎样才“好”?想要比较声音效果,首先要了解音乐厅的声音特别在何处——演出场所的音乐,比起戴着耳机听到的、路边音箱播放的音乐,究竟“好”在哪里?有哪些评价维度?乐队发出的声音,可以直达人耳(直达声),也可以经反射到达人耳(反射声)。
如果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就像处在一个开阔的平原,让人在听觉上与音乐产生距离感。
音乐厅音响的“亲切感”,指的就是人与音乐距离很近,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此外,经厅壁多次反射到达人耳的声音(混响声)厚度加强,塑造出“余音绕梁”的效果。
好的音乐厅音响应具有“生动感”,即声音浑厚、饱满;如果反射不足、混响不良,则被描述为“干涩”,声音淡薄,给人静、冷、干的感觉。
在洗澡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唱歌,部分原因就是浴室的混响效果较好。
△浴室的混响效果不过,混响声持续的时间过长,也可能影响声音的质量——乐队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声音,可能会走不同的路径、花不同的时间“分头”到达听众的位置,如果到达时间相差较大,彼此混合,就会使声音变得浑浊,难以分辨。
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必须合理控制,以保证音乐的清晰度。
常用于形容音乐厅音响效果的词语,还有“温暖感”和“嘹亮感”。
“温暖感”指声音浑厚、低音混响充沛。
良好的低音可以引起人体的共振,加强音乐的动感。
“嘹亮感”则是中高音强弱适中,不过亮、不发闷。
中高音过亮会掩盖其它频段的声音,发闷则如缸中之嗓。
优秀音乐厅的设计要素为了获得理想的音响效果,好的音乐厅需要在结构、材质、坐席设计等方面综合考虑。
声音的“亲切”、“生动”、“清晰”,都取决于反射和混响的设计。
厅堂音质调研报告

厅堂音质调研报告首先跟着老师参观的是国家大剧院,之前参观过一次,但是只是被其独特的设计宏伟的建筑形式所震撼,没有仔细观察过其音质方面的处理,今天经过导游和李老师的讲解才发现其在音质方面的处理都是超一流的水平,经过仔细的观察,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音质处理都做的非常精细。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甚至是整个座椅都做了各种吸声处理。
下面就是参观之后对大剧院的一些了解和感受。
国家大剧院简介: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 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
国家大剧院分为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
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施。
公共大厅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
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西红木条拼装而成,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
木条之间形成缝隙,声音进去后很难出来,形成很好的吸声效果,即使是身至空旷大厅中,说话也听得清清楚楚。
在建筑艺术上,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
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
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北京音乐厅;音质;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明晰度;侧向反射声
【中图分类号】TUll2.4拈
【文献标识码】A
Sound Quality Design on Beijing Concert Hall
ZHANG Ming—zhao
(Radio,Film and Televis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45,China) 【Abstract】Beijing Concert Hall renovation project was started in early 2003 and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2004. The overall situation,sound quality design,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acoustic me酗uremem,
H 背景模型HMM
计算置信分数
客观发音质量分数H 映射函数
图3基于HMM模型的发音质量评价算法
语音特征采用Mel频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mcient,MFCC),标准发音模型和背景模 型采用HMM,标准发音网络是通过文本分析得到的以 标准发音模型为节点的网络,将其与语音特征矢量序 列进行强制匹配得到最优匹配路径。通过最优路径和 背景模型构造置信分数,最终通过某种映射函数输出
1 引言
北京音乐厅位于西长安街南侧,前身为中央电影 院,后更名为北京音乐厅。1978年重建,1985年9月建 成,是北京市第一座新建的音乐厅,主要功能为交响乐 演出。音乐厅体型为鞋盒式,设有池座、楼座和两层侧 座,共1 151座,全软包座椅,墙面材料为混凝土实贴 五夹板,大厅上方为双层钢板网局部木制长条栅,没有 封闭吊顶,池座地面铺薄地毯,楼座地面为水泥刷油 漆,挑沿为厚木板实贴,演奏台上方分4排悬吊16块 透明声反射板。
sound absorption of seats,and other relevant issue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Beijing Concert Hall;sound quality;reverberation time;EDT;clarity;early lateral reflection of sound
口语发音质量评价分数。
6 结束语
介绍了一个新的嵌入式英语学习机的软硬件设 计特点。系统以专用的语音处理芯片UniLite作为协 处理芯片处理语音识别、提示音、语音回放等功能,以 S3C4480X作为主控芯片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适 应嵌入式英语学习机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系统在软 件上使用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斗C/OS—II及图形界面 系统p。C/GUI,使得学习机的应用程序易于维护及管 理,并且使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采用基于 CHMM的模型算法以实现发音评测功能。 参考文献 【1】寇向晖,陈利学,田家林.基于S3C44BOX+舭Linux的嵌
妻塑三矍因 凰凹圈6⑨ 匡响回6响@@0,6响悯
万方数据
3 原北京音乐厅音质状况
经调查,原北京音乐厅的音质问题概括为以下3 点:(1)声音干涩不丰满;(2)声场不均匀;(3)乐队相互 听闻较差使演奏缺乏层次。
2003年3月12日对原音乐厅进行了测量,部分 参数测量结果如表1~3所示。(注:北京音乐厅测量均 按1/3 oct进行。文中按倍频程给出的数据,是由各倍 频程内3个1/3 oct数据的算术平均得出。测量采用球 声源,脉冲响应积分法。)
表1 原音乐厅空场混响时间‰
堕童塑篓婴生簦墼鲞蔓!塑囵
表3 原音乐厅空场明晰度C。0
根据心理量调查和物理量测量,结合现场主观听 音,认为原音乐厅音质问题的核心是厅内声吸收过大 导致混响时间过短,表现为声音干涩不丰满;其次为厅 内声扩散不够,包括演奏台区域,表现为声场不均匀和 乐队相互听闻较差使演奏缺乏层次。音质设计主要围 绕和针对上述2个问题展开。
【4】吴倚龙,郝卫东,赵瑞芳.斗CGUI和trC/OS—II在¥3C2410 上的整合移植实现【刀.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26 (4):271—274.
【责任编辑】史丽丽
(上接第17页) 因素;在几何声学应用方面比较直观有效,比如确定声 反射板的角度等。
建筑师总在力求创作崭新的或创造性的形式,材 料也在发展变化,但音乐厅与其他观演场所(如歌剧 院、戏剧场等)相比,更着眼于解决听的问题,让听众听 得舒服,演奏者演奏得容易。音乐经过音乐厅传递后必 然附加了音乐厅的一些影响,什么样的影响才好呢?这 个问题涉及音乐的艺术、声学的科学和人的生理和心 理特征等。
音乐厅长约44 m,宽约20 m,高约16 in,容积约 10 000 m3,总表面积约4 500 m2,每座容积约9.8 m3/座, 平均声自由程约8.9 m。中频空场混响时间由原先 1.3 s提升到2.2 s,满场混响时间约为1.8 s。
图2~3为音乐厅内景图,图4—8为音乐厅平剖面 示意图。
入式以太网设计与分析田.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2Z):
21—22.
【2】杨之佐,董明,刘加,等.语音识别SOC—UniLite的系统设 计阴.计算机工程,2006(21):197-200.
[3】JEAN J L I.LC/OS-II源码公开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D仰. 邵贝贝,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 音质设计 4.1鞋盒式体型——有利的基础条件
北京音乐厅基本为长方形——鞋盒式,鞋盒式属 经典的音乐厅形式,从音质设计上比较保险。白瑞纳克 先生统计的3个A+级“顶级”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 厅、波士顿交响乐厅、维也纳音乐协会大音乐厅)和7 个A级“优异”中的4个音乐厅均为鞋盒式。
北京音乐厅宽度不大的侧墙容易实现为听众席提 供较为丰富的早期侧向反射声,这对视在声源宽度 (Auditory Source Width,ASW)十分重要,从而有好的 空间感。宽度小于30 m的鞋盒式音乐厅一般会有较好 的亲切感,这与其容易得到合适的初始时延间隙ITDG 有关。较短的初始时延间隙,可留出时间让大量早期 反射声到来,初始时延间隙宜在30 ms以内。北京音 乐厅初始时延间隙约为20 ms。此外,北京音乐厅规 模、容积、座席数等也较为合适,具备有实现良好音质 的基础条件。 4.2音质设计要点
音质设计主要从提升混响时间、增大扩散性程度 和增大演奏台支持程度3个方面着手。主要设计目标 (物理量)为:(1)混响时间:空场2.0 s,满场下降不超 过20%;(2)明晰度:空场-4 dB≤C∞(3)≤一l dB,满场 C劬(3)≤1 dB;(3)厅内达到较大扩散性程度和演奏台 支持程度。
前面提及的听众席视线调整,其在有利于观看的 同时也改善了听音,听众因此获取了更多的直达声,这 算得上第一个音质设计要点。 4.2.1提升混响时间
5 发音质量评测算法
语音处理任务中的的发音质量评测算法基于隐马 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借鉴了语 音识别中利用置信度(Confidence Measure,CM)确认 识别结果是否可靠的思想,其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
语音
语音特征提取MFCC
标准发音模型HMM卜—叫标准发音网络强制匹配
2新北京音乐厅概况
新北京音乐厅座席减少到1 024个,其中池座538 个,楼座413个,两层侧座73个。保留两层侧座,拆掉
哩蛰堕查熊量麴生蔓墼鲞蔓§塑
万方数据
图1 音乐厅外观
了原听众席池座的前3排。听众席按视线分析进行了 调整,层层加高以更适于观看,池座视线升高差为每j4 12 cm,楼座错排排列,视线升高差为每排6 cm,最远秽 距33 m,楼座后排最大俯角220。座席宽度由原来睁 53 cm加宽到55 cm,行距也有所增加。听众席池座碡 积约400 m2,楼座加侧座面积约500 m2。演奏台向前移 了70 cm,两边木制围墙也各向外退了20 cm,面积埋 大至240 m20演奏台高80 cm。保留原有管风琴,其附逆 部分墙面不动,其下方墙面翻新。在原条栅上方约2 m 处增设吊顶。仍分4排悬吊16块声反射板,但直板垄 威折板。座椅由全软包换成为木制座椅,靠垫和坐垫, 聚氨脂发泡材料织物复面。
(1)增设吊顶 原音乐厅没有封闭吊顶,结构楼板下方为设备管 道,管道下方为木制长条栅,条栅下为大厅上空。楼板 和条栅之间的管道及包扎物等很多,声音自大厅入射
哩剑堕妻 万篓篓方幽数兰据蔓墼堂蔓§塑
条栅后较少能返回,顶部成了大吸声面,这是导致厅内 混响时间短的重要原因。于是决定设吊顶,将管道等封 在其内。吊顶设在原条栅上方约2m处,距池座1排地 面约16 nl。此外,因听众席层层加高造成后区空间变 小,又配合建筑专业进一步提高了池座、楼座后区吊顶 的高度。增设吊顶是北京音乐厅音质设计的重要措施, 减少了声吸收。
n声频工程
圆凹固6⑥匡响⑨6同@@啪响⑨
文章编号:1002—8684(2008)08-0012-06
北京音乐厅的音质设计
·实用设计
张明照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
【摘 要】北京音乐厅改造工程于2003年初动工,2004年底竣工。介绍了北京音乐厅的总体情况、音质设计、建筑
装修材料构造、声学测量、座椅吸收以及其他有关情况。
2001年底音乐厅因消防问题停业,2002年决定改 造。改造工程总投资约3 800万元,包括内外装修、声 学、空调、消防等,主体建筑结构不改变,音质和消防是 改造重点。改造工程于2003年4月动工,2004年11 月竣工。2004年12月焕然一新的北京音乐厅重新开 放,音乐厅外观如图1所示。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承担北京音乐厅 改造工程的设计,声学所负责声学设计,包括噪声振动 控制和音质设计。笔者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音质设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