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

哪些因素增加了感染的 风险?
生活在乙型脑炎高发地区、 长期在户外活动、虫咬和环 境条件不良的人群更容易感 染。
如何预防乙型脑炎的传 播?
使用蚊帐、避免蚊子叮咬、 接种疫苗,以及改善环境卫 生是预防乙型脑炎传播的关 键措施。
临床表现和诊断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休克、癫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2
成人疫苗接种
成人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接触风险来决定是否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3
疫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后可能会有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发热、疼痛、肿胀和接种部位反 应。
疫情分析和防控策略
流行区域分布 病例数统计
预防措施
东南亚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加强疫苗接种
亚洲
年轻人和儿童是高 危人群
改善卫生环境
2 如何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病毒检测以及脑脊液分析来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3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类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不同类型的病人症状和预后各不相同。
治疗和预防措施
怎样治疗流行性乙型脑 炎?
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支持 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2 疾病的发病原理是
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人体 内繁殖和扩散,导致脑 组织受损,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并发症。
3 有哪些高发地区?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如何传播?
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咬伤 传播给人类,也可以进行直 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 炎?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避免蚊 虫叮咬、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5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5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5篇)第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

乙脑的流行季节主要是7、8、9三个月。

乙脑病毒侵犯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幼儿。

接种乙脑疫苗和灭蚊是有效的控制手段。

2.乙脑的症状有哪些?乙脑从感染到发病一般要经过10-14天,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头痛、呕吐、嗜睡、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乙脑的发病初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类似,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全身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类似症状还是要早诊断、早治疗。

3.乙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乙脑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

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蚊子先叮咬了病猪再叮咬人,会造成人类乙脑流行。

预防措施:1.接种乙脑疫苗:我国已将乙脑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在儿童8月龄和2周岁时各免费接种一针。

浙江省规定7、8、9月份暂停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但可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替代接种,按照“自愿自费”原则接种。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3.灭蚊防蚊:杀灭蚊虫,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叮咬,提倡不露宿。

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

第二篇: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1 WHO 立场文件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

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的是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

范围有限的免疫接种(多为私营部门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是这些政策文件的重点。

WHO 的立场文件归纳了各相关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 目前的立场。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及时向公众发布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 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提高公众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宣传册、宣传片、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02
鼓励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烦躁、嗜睡,迅速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 数增高,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加等 。
02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
一旦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应立 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进 一步传播。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减少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05
家庭与社会在流行性乙型脑炎 防控中的作用
家庭预防措施
增强防病意识
家庭成员应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 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病意识。
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避免蚊虫叮咬
安装蚊帐、使用蚊香等驱蚊措施,避 免蚊虫叮咬,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静 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0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控制 策略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通过疫情报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报告流行性乙型 脑炎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次有褥疮、肺不张、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等。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中毒性痢疾: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 抽搐、昏迷、感染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 激征。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
中毒型痢疾脑型与乙型脑炎的鉴别
共同点:儿童多见,夏秋季节多见,发热、 昏迷、惊厥
月(80%~90%) ,但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不同,华 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在7~8月, 而东北地区则在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 致。发病特点:农村城市; 高度分散性; 隐性 病例﹥显性病例。
The distribution of J.E in Asia
发病机制
发病与否,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 能,绝大多数感染者不发病,呈隐性感染。
不同点 乙型脑炎 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脑脊液 检查异常,乙脑特异性IgM +);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 感染性休克。采用直肠拭子或灌肠取便, 镜检可见WBC、RBC、脓细胞。
鉴别诊断
流行病史 临床表现 压力 外观 WBC 蛋白质 糖 氯化物 细菌
流脑 冬春季 皮肤瘀点
脓样 >数千
E蛋白(抗原决定簇)多种生物学活性。 病毒抵抗力弱(消毒剂)不耐热。但耐低温和干
燥。 为嗜神经病毒,在细胞质内增值。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较少变异。人或动物感染 病毒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凝抑 制抗体。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
(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 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根据病情分型
体温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基本知识及防控措施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B型脑炎(Japanese?B?Encephalitis)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2、是否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就会发病呢?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统而发病。

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发病,有显性感染症状(≤0.1%)。

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

3、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

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

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

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

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乙脑发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应引起重视,及早送医院检查。

4、乙脑病死率?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10%左右,我省1990年-2000年病死率6.7%,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5、乙脑的好发年龄?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

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

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

6、乙脑主要发病国家?乙脑主要在亚洲流行,东亚、东南亚在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本病的报道。

随着连年推行并扩大疫苗接种,发病率逐渐下降。

7、目前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乙脑?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1989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控制。

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课件

案例三:重症病例介 绍
患者男性,18岁,学生。某天在军训 时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随后 出现意识障碍和抽搐。到医院就诊时 发现患者神志不清,查体发现颈项强 直,克氏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发现压 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轻度 升高,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总结词:该患者为重症流行性乙型脑 炎病例,起病急骤,出现高热、头痛、 呕吐和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和神 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升 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虫 叮咬而传播,常表现为高热、
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包 括防蚊、灭蚊、接种疫苗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加强
研究和防治。
研究进展与展望
近年来,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病毒基因组、病毒 复制机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临床表现
患者是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鉴别诊 断
其他病毒性脑炎
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鉴别, 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水痘病毒性脑炎等。
其他细菌性脑炎
与其他细菌性脑炎相鉴别, 如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 脑膜炎等。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鉴 别,如癫痫、脑血管意外等。
总结词:该患者为非典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高热和呕吐。由于患者自己服用了一些止痛药和退 烧药,症状并未得到缓解。随后出现神志不清和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PART 0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案例分 析
REPORTING
案例一
总结词
迅速响应、科学防控
详细描述
某城市在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疫 情研判,制定科学防控策略。通过加强监测、隔离治疗、宣传教育等措施,有效 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案例二
总结词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特点
具有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主 要影响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和 东南亚国家。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蚊子叮咬
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蚊子在 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如猪、牛 、羊等)后再叮咬人类,即可将病毒 传播给人类。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乙脑病毒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通常是通过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 间接传播,如输血、注射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
REPORTING
•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控制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宣传教育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 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
PART 0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REPORTING
一般治疗
隔离患者
将患者隔离,以减少病 毒的传播。
降温
通过药物或物理方法降 低患者体温,缓解症状

补液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 和电解质,维持身体正
常代谢。
护理
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知识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知识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知识要点1.病因与传播途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属于脑炎病毒的一种。

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其中以库蚊和伊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人类是主要的感染宿主,病毒可以感染猪、家禽和其他动物。

2.流行状况: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

每年约有3-5万例病例发生,其中多数为儿童。

疫情一般在夏秋季爆发,蚊虫孳生旺盛的时候更易传播。

3.症状和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5-15天。

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体力衰弱。

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高热、意识障碍、抽搐、颈项强直等。

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水肿、昏迷和瘫痪等。

4.高危人群:儿童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儿童。

其他高危人群包括与病毒接触较多的人,如家禽饲养员、猪场工人和农民等。

5.预防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疫苗可供选择: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还应采取预防蚊虫叮咬的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蚊剂和穿着长袖长裤等。

6.诊断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毒检测。

目前可通过血液或脑脊液样品进行病毒检测。

对于轻型病例,通常只需要支持性治疗,如控制发热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对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7.并发症和预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并发症较常见,包括脑水肿、脑膜炎、昏迷和瘫痪等。

重型病例的死亡率较高,而在存活者中,约有半数的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运动障碍和听力损失等。

8.其他预防措施:除了疫苗和防蚊措施,还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蚊虫滋生的地方。

农民应注意动物的免疫和防控,以避免病毒在动物之间传播。

另外,对于病例的及时报告和隔离措施也是重要的防控举措。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技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共同研究防 控策略和技术手段。
0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
总结词
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详细描述
某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主要是由于气候异常、蚊虫滋生等原因。当地政府采取了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全民 灭蚊等措施,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和推广,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案例二
总结词
疫苗接种是防控关键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某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前后疫苗接种率的变化,发现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疫情得到有效 控制,而接种率低的地区疫情较为严重。分析表明,疫苗接种是防控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手段。
案例三
总结词
国际合作助力全球防控
VS
详细描述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加强信息交流、技术 合作和经验分享,共同应对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挑战。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全球防控 水平,减少疫情跨国传播的风险。
0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控制传播途径
01
02
03
防蚊灭蚊
消除蚊虫滋生地,定期喷 洒杀虫剂,减少蚊虫密度 。
防蚊措施
使用蚊帐、窗纱、电蚊拍 等工具,避免在户外露宿 ,减少暴露于蚊虫的时间 。
动物管理
加强对家畜、家禽的管理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主要有乙型脑炎灭活 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接种对象
重点人群,如儿童、青少 年、医务人员和经常接触 动物的人员等。
接种程序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和接种 对象,按照规定的接种程 序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
提高免疫力
及时就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宣教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宣教课件

03 培训教育:组织专业人 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 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04 监测评估:定期对健康 促进计划的实施情况进 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 整计划,确保实施效果
健康促进计划的监测与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 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问卷 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 果,调整健康促进计划,
提高健康促进效果
01
监测指标:包括发病率、 死亡率、疫苗接种率等
02
03
评估内容:包括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活动、政策制定
等方面的效果
04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6
评价指标
健康知识知晓率: 了解乙型脑炎相 关知识的比例
健康行为形成率: 采取预防措施的 比例
健康服务利用率: 接受乙型脑炎预 防服务的比例
健康结果改善率: 乙型脑炎发病率、 死亡率等指标的 改善情况
健康态度等
02 03
04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 查、访谈、 观察等方式 收集数据
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和定 量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
回归分析等
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1
评价结果: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降低,居民健康意识提高
2
改进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乙型脑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增加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02
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接种疫苗、 防蚊灭蚊、保持个人卫生等。
03
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方法。
04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帮 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健康教育方法
宣传普及:通过媒体、网络、宣传资料等 方式,广泛宣传乙型脑炎的预防、治疗和 护理知识。

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科普文章

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科普文章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守护健康防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乙脑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传播途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传播途径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牛等家畜体内,蚊虫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

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蚊虫的繁殖和活动高峰期密切相关。

二、症状表现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10 - 14天。

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儿童和老年人是乙脑的易感人群,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

三、预防措施(一)防蚊灭蚊这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驱蚊产品。

2.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

3.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

(二)疫苗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如果未曾接种过乙脑疫苗,也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补种。

(三)加强家畜管理做好猪、牛等家畜的饲养管理,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蚊虫滋生的机会。

同时,对家畜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可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四、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乙脑,应立即住院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1.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发热、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使用退烧药、镇静药、呼吸兴奋剂等。

2. 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乙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和传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降温。疗程约3~5d用药过程要注意呼吸道通畅。
九、治 疗
对症治疗
2.惊厥或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
**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可用20%甘露醇静
脉滴注或推注(20~30min内),每次1~2g/kg,
根据病情每4~6小时重复应用,同时可合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速尿、50%高渗糖注射,以减低血管通
透性,防止脑水肿和脱水剂用后的反跳。
对智力、语言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
效。
十、预 防(Prevention)
(一)控制传染源:包括隔离病人至
体温正常,但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尤
为幼猪。近年来对猪进行预防接种效
果很好。
乙型脑炎的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到体温正常。
人畜分离,搞好卫生。
流行前对幼猪接种等。
十、预 防
(二)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包括灭
以往曾否患过乙脑。
护理评估
2.身心状况
症状评估:重点询问有无发热及持续时间,有无
头痛、呕吐、抽搐、嗜睡等症状。
护理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意识障碍程度;
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有无脑膜刺
激征、病理反射、吞咽困难、失语等。
心理社会状况:因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少
数留有后遗症;常可引起病人悲观失望
种不良刺激。如有功能障碍,鼓励病人及家属坚持治疗和
康复训练,以防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
六、并发症(Complication)
1.支气管肺炎 最常见,发生率约为10%,多
因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或应用人工呼
吸器后引起。
2.肺不张
3.败血症
4.尿路感染
5.褥疮
6.重型病人警惕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共45张PPT】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共45张PPT】

三、流行病学
㈠ 传染源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人:隐性感染,显性发病血中病毒数量
少,病毒血症时间短,做为传染源意义 不大。 家畜或禽(主要):猪(最重要)、马 、驴、牛和狗、鸭、鹅、鸡、蝙蝠等。
(二) 传播途径
1、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 传播蚊种为:库蚊、三带喙库蚊(最强) 、伊蚊和按蚊。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白细胞计数:50- 500×lO6/L
抽搐惊厥: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 ②与免疫性损伤有关病理改变
重点在于功能锻炼
3、中和试验:2个月后效价最高,持续5—15年,仅用作流行病学调查。
压舌板以防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起病急,高热、头痛、嗜睡、食欲不振、呕吐、颈强直及抽搐,神志尚清。
4、其它:脑型疟疾、中暑及各种急性传 染病 等所致中毒性脑病(钩体脑)
八、预后
本病病死率在10%以下,但后遗症发生 率 高 , 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极期,主要因 呼吸衰竭所致,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 后遗症。
九、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除应用抗病 毒药物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 竭等危重症状,即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 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病人能否顺 利痊愈的关键。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积极进行 康复治疗。
2、垂直传播:母亲经胎盘将乙脑病毒传 播给胎儿。
3、其它昆虫:福建、广东、台湾的蠛蠓 也可传播乙脑病毒。
越冬蚊 蚊
易感者
仔猪
(三)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
显性发病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000-2000,感染
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少见。 发 病
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最多。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
(1)血象:WBC10~30×109/L,N80%以上, 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
(2)脑脊液检查:外观澄清或微混,WBC多数
临床表现
(2)意识障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 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 昏迷。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 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 1月以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3)惊厥或抽搐:是乙脑严重症状 之一。由于脑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 可表现轻度的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 也可为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 痉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4)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 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中枢性的 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 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 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 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呼吸停 止。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乙脑主要分布在亚洲。
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 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 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 中在7、8、9三个月内。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 者罕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肌注,q4~6h一次,配合物理降温 连续3~5天,保持呼吸道通畅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第32页
对症治疗
❖ 惊厥与抽搐治疗
脑水肿: 脱水,适用激素、利尿 呼吸道阻塞: 吸痰、给氧、气切
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热: 降温 脑实质损害: 镇静剂,安定,水合氯醛E
亚冬眠疗法 苯巴比妥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及时处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第31页
对症治疗
❖ 高热治疗:设法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物理降温为主:冰枕、冰敷、醇浴或冰盐水灌肠 药品降温为辅:口服阿司匹林 安乃近滴鼻 肛内给消炎痛等 亚冬眠:(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患者) 氯丙嗪或异丙嗪各0.5~1.0mg/(kg·次)
第5页
按蚊
库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伊蚊
三带喙库蚊
第6页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第7页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于亚洲东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域 我国除东北部、青海、新疆、西藏外都有流行
严格季节性,热带、亚热带(80%~90%)集中于
7、8、9月 华南流行高峰6-7月 华中、华东7-8月
血清学检验
诊疗
血凝抑制试验:2周
补体结合试验:3-4周,无早期诊疗价值
中和试验:特异性高,迟,2月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3-4天,CSF中第2天,有助早 期诊疗。 轻、中型血清检出率95.4%,重型、极重型 检出率较低
病原学检验: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脑脊液、血)
用于回顾性诊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专业知识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

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

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预防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开展防治乙脑知识的普及教育运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病原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毒粒为球形,有包膜,直径20-30nm,为二十面体结构。

基因是正链单股RNA,包装于病毒核衣壳中,外层为脂膜(包膜)。

包膜中有糖基化蛋白E和非糖基化蛋白M。

E蛋白是主要抗原成分,具有特异性中和以及血凝抑制抗原决定簇。

乙脑病毒加热至56℃30分钟即可灭活。

来苏水对该病有很强的灭活作用(1% 5分钟,或5% 1分钟即可灭活)。

对去氧胆酸钠、乙醚、氯仿等均很敏感。

在地鼠肾、C6/36和BHK-21等有明显致细胞病变作用;乳鼠脑内接种敏感,一般2-3天即可发病死亡,因此目前实验室常用以上两种方法分离乙脑病毒。

临床表现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

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2.急性脑炎期: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跟腱反射阳性。

3.恢复期:在此期神经系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和脉搏等逐渐恢复正常。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但确诊则需要依靠抗体检查或病原分离。

(一)流行病学:在乙脑流行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过乙脑流行区。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2.急性起病,发烧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2.一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4.乙脑病毒分离:从脑脊液、或脑组织、或血清分离乙脑病毒阳性。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具体三(一)加三(二)1或三(二)2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三(三)1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三(三)2或三(三)3或三(三)4
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

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

具体办法如下:
(一)降温: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二)镇静: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三)防止呼吸衰竭: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

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

若已出现痰堵,可考
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

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

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

监测
乙脑的流行规律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目前尚无理想的监测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一)媒介蚊的强度和出现早晚:定期、定地点、定时间、定量捕捉蚊子,特别是定地点最好在牲畜棚(特别是猪圈)内,定时间最好是黄昏7-8点蚊子吸血高峰时,观察三带喙库蚊的出现时间及其在蚊中所占比例。

(二)猪抗体的监测:猪群抗体阳性率调查及猪抗体50%阳转日出现时间(提前或后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带喙库蚊的强度和出现早晚。

查猪抗体时要注意母体抗体或既往感染对结果的影响,最好是4-5月龄的仔猪,其母体抗体已消失,用这样的猪观察抗体比较可靠。

(三)人群抗体水平的监测:有人报道隐性感染高的地区,人群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达78%,乙脑的发病率就低,仅为2.6/10万;而隐性感染低的地区,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仅为10%,则乙脑的发病率高达38.3/10万。

(四)气象因素:特别是气温和雨量很重要,气温高不仅有利于蚊虫的孳生,而且能提高病毒在蚊体内的毒力和数量。

晴天和雨天交替最有利于蚊虫的孳生。

来自: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详细参考出处/Html/15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