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血管解剖
面部深层解剖人体解剖.ppt

额神经 :眶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滑车下神经 筛前、后神经 睫状长神经
额神经 泪腺神经
滑车上神经 眶上神经
鼻睫神经 睫状长神经
滑车下神经 筛前神经 筛后神经
返回
上颌神经 (maxillary nerve)
(感觉性神经)
① 眶下神经 ② 颧神经 ③ 翼腭神经 ④ 上牙槽神经:上牙槽前、中、后支
返回
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混合性神经)
① 耳颞神经 ② 颊神经 ③ 舌神经 ④ 下牙槽神经→颏神经 ⑤ 咀嚼肌神经
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混合性神经)
① 耳颞神经 ② 颊神经 ③ 舌神经 ④ 下牙槽神经→颏神经 ⑤ 咀嚼肌神经
VII 面神经〔Facial nerve)
1〕鼓索(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味觉纤维)
上泌涎核
膝神经节 岩大神经
翼腭神经节
返回
① ②
③ ④ ⑤
面神经颅外分支
① 颞支 ② 颧支 ③ 颊支 ④ 下颌缘支 ⑤ 颈支
IX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erve)
颈静脉孔 上神经节 下神经节
耳神经节
起始核:
疑核 下泌涎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起始核:
面神经核 上泌涎核
孤束核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膝神经节
分布范围
面肌 泪腺 舌下腺,下颌下腺 舌前2/3味蕾
2.面神经
①鼓索 (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内脏感觉纤维)
面神经管内分支 ②岩大神经
面
③镫骨肌神经神经分①颞支支
颅外分支
②颧支
(穿过腮腺) ③颊支
头面部主要血管区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鼢园目围囤讲座5综述头面部主要血管区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廖勇范松青(南华大学医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头面部主要血管区域皮肤及深层组织血供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为组织瓣移植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外科手术提供了解剖学的基础。
熟悉头面部血管区域皮肤、血管解剖位置,面神经的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对于保护面神经及其分支免受损伤非常重要。
Whetzel和Mathles[-l的研究确定了头面11个主要动脉的皮肤血管区域,本文就近年来头面部11个主要血管区域的应用综述如下。
头部由颅与面两部分组成。
颅部包括颅顶、颅底、颅腔,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面部有视器、位听器等器官。
头部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
面部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区和面侧区。
面侧区为介于颧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与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之间的区域,又可分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1面横动脉血管区域面横动脉在腮腺内起于颞浅动脉,起始处外径为1.38mm回,面横动脉前行于颧弓腮腺导管之间,分出小支供应腮腺及嚼肌表面筋膜皮肤,并与面动脉及眶下动脉等相交通。
面横动脉多为一支,多数位于面神经及其分支的深面,少数位于其浅面或同一层面。
在颌面外科手术中,注意勿伤及面横动脉及与其伴行的面横静脉13I。
王昭领等在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治疗中见面横动脉走行于髁状突颈部。
由下颌骨内侧经下颌升支后缘向前进入腮腺,与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关系密切,尤其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时易损及。
可能由于面横动脉较为细小(外径仅为1.7mill),致使以往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中与其有关报道较为少见。
尽管面横动脉较为细小,术中不慎仍可造成严重后果。
因面横动脉主要走行于下颌升支外侧,一般易于止血,但是其离断后近心端回缩将使止血非常闲难,术中出现了4例由于面横动脉损伤导致的大量出血,说明而横动脉在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中不容忽视。
分析术中面横动脉损伤原因,除解剖凶素外,术者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亦是重要凶素141。
口腔局部解剖学课件:口腔颌面部 血管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脉管 静脉

颅内外静脉之间有很多交通静脉,不属于 其交通静脉的是
• A 导血管 • B 板障静脉 • C 脑神经及血管周围静脉网 • D 眼静脉 • E 上颌静脉 • 答案:E
口腔解剖生理学
静脉
(二)颌面部、颈部主要静脉的回流途径 与范围
•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静脉血主要通 过颈内、外静脉向心脏回流,静脉的行径分布大多与动 脉一致,但分支多而细,变异较多,吻合更丰富,常呈 现网状分布
1.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1)面静脉(面前静脉) (2)颞浅静脉
2.口腔颌面部深静脉(注液主要是向后外经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
向前也可经面深静脉通入面静脉
亦可向上通过卵圆孔网和破裂孔导血管等处的静 脉与海绵窦交通
施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应注意进针深度避 免刺破翼丛发生血肿
4.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1)导血管 (2)板障静脉 (3)脑神经及血管周围的静脉网 (4)眼静脉
(1)翼丛:又称翼静脉丛 (2)上颌静脉(颌内静脉) (3)下颌后静脉(面后静脉) (4)面总静脉
3.翼丛与颅内的交通翼丛通过以下三条通道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 卵圆孔网:又称卵圆孔静脉丛 破裂孔导血管 眼静脉
卵破眼
翼丛
翼丛:又称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 颌结节上方处,分布于颞肌及翼内肌、翼外肌之 间,凡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此丛的 构成
翼静脉丛与颅内交通的通道是
• A 眼静脉、卵圆孔网、颈内静脉 • B 眼静脉、破裂孔导血管、卵圆孔网 • C 上颌静脉、破裂孔导血管、颈内静脉 • D 颈内静脉、破裂孔导血管、卵圆孔网 • E 眼静脉、上颌静脉、卵圆孔网 • 答案:B
颅内外静脉之间有很多交通静脉,不属于 其交通静脉的是
面部解剖图谱

面部解剖图谱
面部肌肉图谱
帽状腱膜
额肌
降眉间肌
皱眉肌
眼轮匝肌(眶部)
眼轮匝肌(眶隔前部)
眼轮匝肌(睑板前部)
鼻肌
上唇鼻翼提肌
上唇提肌
耳前肌
颧小肌
颧大肌
提口角肌
咬肌
颊肌
降鼻中隔肌
笑肌
口轮匝肌
降口角肌
降下唇肌
颏肌
颈阔肌
面部动脉图谱额支
颞浅动脉眶支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内眦动脉
颧面部
眶下动脉
面横动脉
面动脉
泪腺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颞浅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
上颌动脉
面动脉的变异
注: AA-内眦动脉 OA-眼动脉 FA-面动脉 LNA-鼻外侧动脉
鼻部与眼部的动脉交通支
滑车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鼻背支
角动脉(鼻唇沟部)
上唇动脉 面动脉
滑车上动脉 皮肤水疱
视网膜 中央动脉
眼动脉
视网膜 动脉阻塞
颈内 动脉
面部浅层脂肪分区。
颌面部解剖-血管淋巴

短干1-1.5cm长
收 右颈干
集 右锁骨下干
范
右支气管纵膈干
围
注入右静脉角
右上半身 全身1/4区域的淋巴
颈内静脉
颅骨、脑膜、脑、泪器和前庭蜗器
乙状窦
颈内静脉 面总静脉 舌静脉 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 脉和肩胛上静脉。 它与颈内静脉形成 的夹角称颈静脉角, 左颈静脉角有胸导 管注入,右颈静脉 角有右淋巴导管注 入。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腋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起于头皮内 静脉网,与颞 浅动脉伴行, 在髁突颈部后 方与颌内静脉 合成面后静脉。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PPT精选课件

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面神经在腮腺内的分支主要为颞支、
、
、
和
构成。
2.上颌神经的主要分支有颧神经、
、
、
和
。
二、选择题(单选)
1. 上颌神经( )
A.经棘孔出颅
B.经眶上裂出颅 C.分布于下唇皮肤 D.分布于上颌牙齿 E.分出颊神经
2.3.4题共用题干:
A. 眶上裂
B.圆孔
C.卵圆孔
D.眶下裂
为颊神经。 翼内肌神经: 自翼内肌深 面进入该肌,分布于翼内
肌, 颞深神经 :分布于颞肌。 咬肌神经: 分布于咬肌。 翼外肌神经 分布于翼外肌。 颊神经 : 分布于下颌第二 前磨牙及磨牙的颊侧牙龈
及颊部的黏膜和皮肤。
18
上颌牙的神经支配
鼻腭神经
腭前神经
腭侧牙龈
123 4 5 6 7 8
上牙槽前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唇颊侧牙龈 牙髓 牙槽骨 牙周膜
23
面神经管
24
鼓索
鼓索中含有两种纤维即: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25
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26
面神经的颅外支
27
核上瘫与核下瘫
28
舌 下 神 经
29
核上瘫与核下瘫
30
小结
在周围神经中,分布于口腔颌面颈 部、且与口腔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神经 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舌下 神经。其中,三叉神经的成分、三叉神 经节的位置及分支名称,上、下颌神经 的出颅部位及在上、下颌牙与牙周组织 的神经分布为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
4
三叉神经三条分支的动态走行
三叉神经 胞体位于 三叉神经节 相关核团有 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
美容解剖学|面部血管

美容解剖学|面部血管
特
别
推
荐
培训时间:1月23日—1月27日(1月22日报道)培训地址:广东广州
培训报道:李老师151****5744
面部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及走行
颈内动脉和颈外静脉及其分支●眼动脉的面部分支
●上颌动脉的面部分支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理想的面动脉走行路径(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完全一致)
面动脉分型,a:面动脉Ⅰ型(鼻唇沟51.8%)b:面动脉Ⅱ型(鼻唇沟型伴眶下型29.6%)c:面动脉Ⅲ型(额型18.6%)
面静脉的一般走行以及与面部肌肉的位置关系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人体解剖之面部

滑车上神经、内眦动脉的分
支、内眦静脉的属支分布,
深层有眼动脉的分支、眼静 脉的属支和动眼神经分布。 ③
针刺时,不宜提插捻转,以 ②
免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①
2、攒竹〔足太阳膀胱经〕 〔1〕体表定位:在眉毛内侧, 眶上切迹处。 〔2〕针刺深度:平刺0.5~0.8 寸。 〔3〕与针刺有关的局部解剖: 针刺时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 织、眼轮匝肌。此穴周围的主 要有额肌和眼轮匝肌。邻近的 主要血管神经有眶上动脉的分 支、眼神经的分支眶上神经和 滑车上神经。
6、翼点:位于颧弓上 方约二横指处,额、顶、 颞、蝶四骨在此相接, 多呈“H〞形。此处骨 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 动脉的前支通过。
7、乳突:为位于耳垂 前方的隆突。其根部的 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 经有此孔出颅。
脑膜中动脉 翼点
8、 咬肌:当上、下颌 咬合时,下颌角前方的 肌性隆起,即此肌 。
9、鼻唇沟:为由鼻翼 外侧至口角处的浅沟。
眶下神经
下颌神经
耳颞神经 颊神经 颏神经
眶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
眶 下 神 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①眶上神经 眼神经的 终末支,与同名血管 伴行。由眶上切迹或 孔穿出至皮下,分布 于额部的皮肤。 ②眶下神经 上颌神 经的终末支,与同名 血管伴行,穿出眶下 孔,分为数支,分布 于下睑、鼻背外侧及 上唇的皮肤。 ③颏神经 下颌神经的 终末支,与同名血管 伴行,出颏孔,分为 数支,分布于下唇和 颏部的皮肤。
10、 人中:为上唇外 面中线上的纵行浅沟。
二、面部的分区
面前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第二节 面部的解剖
一、面前区的主要解剖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1、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含有较多 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 的好发部位。 2、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 肪聚成团块,称颊脂体。 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面部血液供给丰富。
第十二讲 头面部穴位解剖

2、颞区 ① 境界
颅顶两侧, 颞上线与颧弓之间。
颞区境界
② 层次
▪ 皮肤 ▪ 浅筋膜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及面神经颞支。
▪ 颞筋膜 ▪ 颞肌 ▪ 颅骨骨膜
颞区境界
颞筋膜间间隙:
颞浅间隙: 颞筋膜深层与颞肌之间, 内有脂肪组织。 颞深间隙: 颞肌与颅骨骨膜之间, 内有颞深动脉、颞深神经
颞区层次
五、承泣(Chengqi,ST1,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针瞳刺孔意直外下与,防眶治下】缘与眼球之 间。 【1.出操血作:方若法针】尖①贴患近者眶闭下目壁,,左有手可将能眼刺球入推 向眶上下方沟,,沿刺眶中下眶缘下缓A、缓V刺,入造O成.3出~血0.。5寸因;此 ②深若刺深时刺针时尖,不针可尖贴略紧朝眶内下后壁上,方要刺略入朝眶l~尖 1方.5向寸。,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眶下壁; ③2.刺刺入入眼眼球睑:皮进下针治时眼靠轮近匝眶肌下痉缘挛,。一般不 【致临刺床中主眼治球。】近视,视N萎缩,眼轮匝肌
此穴深面正对眶下孔,眶下管内有眶下 A、V和N,若针刺过深即入眶下管,则易 刺中眶下A、V,造成出血。故不可深刺。
提上唇肌
提口角肌
七、听宫(Tinggong,SI19,手太阳小肠经)
【体表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 张口呈凹陷处, 当耳门与听会穴之间。 【操作方法】直刺0.5~1寸。 【临床主治】耳鸣,耳聋,聋哑,中耳炎, 外耳道炎。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耳颞N分布。 2.皮下组织:还有颞浅A、V。 3.腮腺 4.外耳道软骨 【针刺意外与防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表面中、后1/3交界处,
下颌支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纷前缘
腮腺:位置、毗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激光整形美肤中心 陈岩青
原因
直接注入血管 局部压迫(鼻尖) 材料?
头面部铸型标本
面部静脉
颈外动脉 由颈部上行, 在深面穿入 腮腺,行于下 颌后静脉的前 内侧,至下颌 颈平面分为上 颌动脉和颞浅 动脉两个终支。
面动脉
颞浅静脉和上颌 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穿入腮腺,汇合成 下颌后静脉。在 颈外动脉的浅面 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注入面静脉后 进颈内静脉, 后支与耳后静脉 合成颈外静脉后 进锁骨下静脉。
眶下神经血管
面动脉 眶下神 经血管
面静脉
鼻部血管
鼻背动脉 内眦动脉 侧鼻动脉 鼻小柱动脉
唇缘动脉
颏神经血管
并发症的预防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面静脉 下颌后静脉
面静脉
特点:口角以上段缺少静脉瓣
交 通支: 面静脉 内眦静脉
眼静脉
面深静脉
翼静脉丛
海绵窦
进入颅内,导致颅内感染。
注射分区
• • • • 颞区 额区 鼻区 口唇区(鼻唇沟区、颏区)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层)
• 概念:连续布于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
一层肌肉腱膜结构,即构成面浅部软组织的第 三层,由中央部含有肌纤维成分的腱膜,连接 周围部的表情肌在同一结构层次而构成的完整 系统。
• 分区
肌性区:浅层表情肌 腱膜区:帽状腱膜、颞浅筋膜、颈浅筋膜 混合区:颧大肌外侧缘下半与耳前腱鞘膜神经血管
面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