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血管
02级本科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2)

6-12岁之间,乳牙逐渐脱落,恒牙逐渐 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牙 列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称为混合 牙列期。
第三节 颌 面 部
一.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1、界线:上:鼻底;下:颏唇 沟;两侧:唇面沟。 2、标志: 1)口角:在34 34之间; 2)人中:由鼻中柱延伸至唇红 端的纵行浅沟。
中。
2.骨膜上浸润法:
指将局麻药注入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 面,主要用于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 骨手术,因为此部位牙槽骨薄,且疏松 多孔,麻药容易渗入。操作:于拟麻醉 牙的唇颊侧前庭沟成45°进针,刺入粘
膜下、骨膜上,注射麻醉药液0.5~2ml,
注意不应注入骨膜下,防止骨膜分离造
成疼痛。
3.牙周膜注射法:
用牙周膜注射器自牙的近中和远中
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注入局麻
药0.2ml。注射时压力大,较痛,但损
伤小,适用于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 病人以及浸润和阻滞麻醉效果不全的 病人。
㈢.阻滞麻醉:
指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
要分支附近,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
激,使被阻滞区域产生麻醉效果。适
用于深部手术、骨手术、较大范围手
四、血管
颌面部血液供应特别 丰富,动脉来自于颈 外动脉分支,有舌动 脉、颌外动脉、颌内 动脉及颞浅动脉。颌 外动脉常作为游离皮 瓣的供应血管,颞浅 动脉可用于颌面部肿 瘤的动脉灌注化疗。
颌面部静脉系统 复杂且多变异, 浅静脉网由面前 和面后静脉组成, 深静脉网由翼静 脉丛组成。面部 静脉的静脉瓣少, 面部炎症若处理 不当或挤压,可 逆行引起颅内感 染。
三、 肌
咀嚼肌分为闭口和 开口两组肌群,神 经支配来自于三叉 神经下颌神经的前 股纤维。闭口肌群 包括咬肌、颞肌和 翼内肌,主要牵引 下颌向前上运动。 开口肌群包括二腹 肌、下颌舌骨肌和 颏舌骨肌,主要牵 引下颌向后下运动。
口腔解剖学头颈部血管

(4)颏下动脉:面动脉即将转至面部时发出→下颌骨 体下方→下颌舌骨肌浅面→前行至颏部,分支布于 舌下腺、颏部各肌与皮肤、舌骨上区的前部,并与 舌下动脉、下唇动脉、颏动脉相吻合。舌下动脉缺 如时,颏下动脉的穿支经下颌舌骨肌至舌下区,以 代替舌下动脉。 (5)腭升动脉:起自面动脉起始部→沿咽上缩肌与翼 内肌之间→上行达颅底→分布于软腭及腭扁桃体处。
3.面动脉
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 脉的前壁,行向前内上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 肌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腺上缘→ 腺上面的沟或腺实质内急转向外→咬肌附着处前缘→ 弓形绕过下颌骨体的下缘上行→面部(经面神经下颌缘 支深面)→笑肌、颧大肌深面、颊肌浅面、面静脉的前 方迂曲行向前上→口角、鼻翼外侧→眼内眦→内眦动 脉。
主要分支:
① 脑膜中动脉:起始后经蝶下颌韧带与翼外肌之间 上行→耳颞神经两根之间→穿棘孔进入颅中窝→硬 脑膜内分为前后两支,供应硬脑膜。
②下牙槽动脉:翼外肌下缘附近起自上颌动脉下壁 →下颌支的内侧面、下牙槽神经后方→穿下颌孔→ 进入下颌管:供应下颌骨、下颌磨牙、前磨牙、牙 槽突、牙周膜及牙龈。动脉与神经伴行至第一前磨 牙处分为两支: 颏动脉→穿颏孔→颏部,供应颏部及下唇,并与颏 下动脉及下唇动脉相吻合。 切牙支(较小)→尖牙及切牙根部下方,与对侧的同 名动脉相吻合,分支供应下颌尖牙及切牙。 下颌舌骨肌动脉(下牙槽动脉进入下颌孔前发出)→ 下颌舌骨肌。
(二)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前内侧→略向前弯→转向上后→二腹肌后 腹及茎突舌骨肌深面→穿腮腺实质或其深→下颌 骨髁突颈部内后方→分为上颌动脉、颞浅动脉两终 支。
1.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内侧壁→弓形弯向前下→甲状软 骨外侧下行→甲状腺上极→甲状腺。 分支与对侧同名动脉分支、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吻合。 途中发出: ①胸锁乳突肌支:末梢向上与枕动脉分支吻合。 ②舌骨下肌支:分布于舌骨下肌群及其附近的皮肤。 ③环甲肌支: ④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侧支一起穿入甲状舌骨肌, 分布于喉粘膜和喉内肌。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后上 动牙 脉槽
上 后 牙 、 上 颌 窦
翼
上 后
腭 管
牙
颊
侧
粘腭
膜大
牙孔
龈
第三段
眶 下
眶 下
裂
孔
翼腭窝 腭 降 动 脉
眶下动 脉
蝶 腭 孔
鼻外侧壁 鼻
部颊 、前 唇部 侧、 牙上 龈唇
根
蝶腭动脉 旁窦 鼻中隔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 2.颞浅静脉(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
► 起于头皮内静脉网,由额 支、顶支在颧弓上方汇成。 颧弓根浅面入腮腺,在髁 突颈部后方与上颌静脉合 成下颌后静脉。
► 接纳腮腺、颞颌关节、耳 廓区血液回流。
► 与眶上静脉、枕静脉、耳 后静脉交通。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 面神经下颌缘支在 腮腺下端越过下颌 后静脉浅面。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4、面总静脉 (common facial vein)
► 位于颈动脉三角内,下颌角 后下方。
► 面前静脉、下颌后静脉前支 汇成。
► 在舌骨大角水平,胸锁乳突 肌深面注入颈内静脉。
口腔解剖生理学 血管、淋巴
颈部浅静脉
1、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ein)
颈部较大浅静脉,大部分 位于浅筋膜内。
由面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 脉、枕静脉在下颌角附近 汇合,沿胸锁乳突肌表面 下行。锁骨中点上方穿深 筋膜入锁骨下动脉。
► 位于颞下窝内。 ► 始于翼丛后面,行经髁突
颈部与蝶下颌韧带间,于 升支后缘汇入下颌后静脉.
口腔颌面部高血运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2 结 果 表1 1 0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栓塞后 即刻疗效
栓塞治疗 的病例作 回顾性小结. 并经 2年以上 的追 踪随访 , 观察其栓塞效果 . 1 0 例病例 中, 颌骨中心性 血管瘤 3 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 5例 , 口腔颌面 部高血运肿瘤 2 例. 导管为 5 F双管端孔导管 , 0 . 0 3 5
减少术 中出血 , 又能彻底 的切除病变部位 , 最重要 的是还可很大程度上保 留重要的组织器官, 不丧失
其 功 能.
1 材 料 与 方 法
毕压迫腹股沟穿刺处并制动 1 2 h . 对动静脉畸形和 神经纤维瘤的患者均在栓塞术后 1 d 手术. 对高流 速 的静脉畸形 ,采用明胶海绵或无水 乙醇栓塞后 ,
第2 9卷 第 1 1 期( 上)
2 0 1 3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右 侧 股动 脉插 管 , 先行 患侧 靶动 脉 数字 减 影血 管 造 影 ,明确 瘤 体 的供 血 动 脉 和有 无 颅 内外 血 管 吻 合
表 2 1 0例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栓塞后 2 年 后疗效
后,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人瘤体 的
时对 肿瘤 的供 血动 脉进行 栓塞 ,阻断 肿 瘤供 血 , 使
Vo 1 . 2 9N o . 1 1 N O V . 2 0 1 3
口腔颌面部高血运疾病介入治疗 的效果评价
张永春 , 马鹏 飞, 王志强 , 宋 荣 学
颌面血管瘤ppt课件

临床表现
•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肿瘤是由大量交织、 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 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 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 手指压迫肿瘤时,颜面退去;压力解除 后,颜色恢复。
临床表现
• 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 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 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 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 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 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粘膜 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 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 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临床表现
• 蔓状血管瘤: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 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 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 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 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治 疗
•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肿瘤的 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 而定。
治 疗
• 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 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颌面血管瘤
•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属先天性,是由血管内皮增生而来。 多见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口腔粘膜 (如唇、舌、颊、口底等)(附图)。 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 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而以前两种常见。
毛细血管瘤(左面部)
海绵状血管瘤(舌及
口腔颌面部名词解释

口腔颌面部名词解释
1. 牙齿:口腔内的硬结构,用于咀嚼、切割和撕裂食物。
2. 牙龈:牙齿周围的软组织,起到保护牙齿和支撑牙齿的作用。
3. 牙周袋: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空隙,如果深度过大会导致牙周病的发生。
4. 牙髓: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包含神经和血管,起到感觉和营养供应的作用。
5. 龋齿: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因长时间酸性的食物和细菌腐蚀而坏死、破裂。
6. 牙齿矫正:通过矫正器或牙托等装置调整牙齿的排列和咬合。
7. 智齿:第三大臼齿,通常在18-25岁长出,有时会引起口腔内部的不适和拥挤。
8. 唾液腺:口腔中主要的分泌体,分泌唾液来润滑口腔和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
9. 下颌骨:颅面部骨骼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支撑下颌和牙齿。
10. 颞下颌关节: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关节,用于咀嚼和张口。
口腔局部解剖学课件:口腔颌面部 血管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口腔额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第二节 口腔
第二节 口腔
❖ 口腔的生理功能:
-- 消化、感觉、辅助呼吸、构音和辅助发音。
❖ 口腔的界限:
-- 前壁:上下唇——经口裂通向外界 -- 后界:腭垂、腭咽弓、舌根——通向口咽部 -- 两侧:颊部 -- 上壁:腭 --下壁:舌下及口底
❖ 分界:
-- 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
第二节 口腔
一、口腔前庭解剖标志点:
第二节 口腔
舌 背 上 的 乳 头
第二节 口腔
六、口底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一、牙齿的发育与萌出
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乳牙从胚胎 第2个月开始发生,到3岁多牙根完全形成。恒牙在 胚胎第4~5个月开始发生,到20岁左右才完全形成 。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牙齿萌出的特点
1.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一致 2.牙齿萌出有比较恒定的时间性,但范围较宽 3.左右同名牙同时岀龈 4.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5.牙齿数量比较恒定,乳牙共20颗,恒牙28-32颗。
与牙周组织相交通。
第三节 牙体牙周组织
五、牙周组织
1.牙龈 2.牙槽骨 3.牙周膜 4.牙骨质
2.下颌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颌内动脉的分支下牙槽动脉, 血供相对比上颌少
第一节 颌面部
下颌骨Leabharlann 下颌体:重要解剖标志:
颏孔
颏结节
下颌骨下缘
上部为牙槽突,内外 骨板均由较厚的骨密 质构成。下缘圆钝坚 实,为下颌骨骨质最 致密处。
第一节 颌面部
下颌骨
下颌支:
重要解剖标志: 下颌孔 髁突 喙突 乙状切迹 下颌角
第一节 颌面部
(三)颧骨
1.左右各一,近似菱形,位于颜面的外上部。为上颌骨与颅 骨间的重要支架,对构成面型起重要作用。分颊面、颞面 和眶面三面。
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和抢救护理总结

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和抢救护理总结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各型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预防和抢救血管危象的重要性。
方法对我科15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及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人,严密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管危象。
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发生血管危象的胸大肌皮瓣及时发现经抢救成功。
结论在各型组织瓣整复手术中,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和抢救血管危象的发生,确保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皮瓣血管危象护理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颌面部常形成组织缺损,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应用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而各型组织瓣整复组织缺损为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提供了保障,但科学、严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皮瓣的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现将我科近年来相关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07年-2009年15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在行联合根治术后,对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大型皮瓣进行整复。
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48岁。
肿瘤类型及皮瓣应用情况见表1:表1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及应用皮瓣肿瘤(例)前臂皮瓣(例)胸大肌皮瓣(例)舌癌 7 7 0颊癌 1 0 1下唇癌 4 0 4口咽癌 3 0 3合计 15 7 8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效果及术后治疗护理措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常规准备术前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
取前臂皮瓣者按医生要求在手腕系一红线作明显标志,以保护供区血管。
术前1天行术区备皮、青霉素皮试、备血、洗澡及理发,并准备好胃管、气管套管等。
术前行超声波牙洁治、口腔冲洗。
2.2术后护理2.2.1监护室准备监护室常规空气消毒,吸引器、中心给氧、心电监护等仪器要运行良好,室温控制在25℃左右。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完整版本

面神经管
鼓索
鼓索中含有两种纤维即: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面神经的颅外支
核上瘫与核下瘫
舌 下 神 经
核上瘫与核下瘫
小结
在周围神经中,分布于口腔颌面颈 部、且与口腔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神经 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舌下 神经。其中,三叉神经的成分、三叉神 经节的位置及分支名称,上、下颌神经 的出颅部位及在上、下颌牙与牙周组织 的神经分布为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
三叉神经 胞体位于 三叉神经节 相关核团有 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
眼神经
眼神经 是三叉神经中 最细小者,在近眶上 裂处分为泪腺神经、 额神经及鼻睫神经等 三支,后经眶上裂入 眶,分布于泪腺、眼 球、眼睑、眼裂以上 前额皮肤、鼻的大部 皮肤以及部分鼻黏膜
额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
上颌神经
颅中窝段:脑膜中神经 硬脑膜
腺。
鼓索
面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与下牙 下颌神经的分支——下牙槽神经
槽动、静脉伴行经下颌孔入
下颌管,一支为颏神经,行
向后、上、外方经颏管出颏
孔,分布于唇侧下颌中切牙
至第一前磨牙的牙龈、下唇
鼓索
黏膜和皮肤及颏部皮肤;另
一支在下颌管内继续前行,
分布于下颌第一前磨牙、尖
牙及切牙。下牙槽舌神经在
下颌管内发出一系列分支,
相互吻合形成下牙神经丛,
由此丛再发出终支分布于下
颌牙的牙髓及其牙周膜、牙 槽骨。此外,下牙槽神经在
面神经
进入下颌孔前还发出下颌舌
骨肌神经,该神经沿下颌舌
骨沟向前下行,分布于下颌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
下颌神经的分支——咀嚼肌神经与颊神经
口腔颌面系统解剖--血管

颈 外 动 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上颌动脉 颞浅动脉 咽升动脉 枕动脉 耳后动脉
一.甲状腺上动脉
起始:舌骨大角稍下方---走行:弓形弯向前下---甲状腺 特点: 1.分支: ——舌骨下肌皮瓣 2.胸锁乳突肌支——胸锁乳突肌 肌瓣或肌皮瓣 3. 发出喉上动脉----意义:化疗、颈外动脉结扎术
名称 枕后Ln
耳后Ln 腮腺Ln 面Ln 颌下Ln 颏下Ln
部位
收集
流向
其他
纵形组淋巴结群:
咽后群:咽后Ln 颈前群——颈前Ln 内脏旁Ln--- 颈外侧群—— 颈浅Ln 颈深Ln---- 颈淋巴干
名称 咽后Ln
颈浅Ln 副神经Ln 锁骨上Ln 颈深上Ln
部位 收集
流向
其他
颈深下Ln
起源: 分支:
锁骨下 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横动脉 肋颈干
头 颈 部 动 脉 吻 合
两侧同名动脉之间 同侧颈内、外动脉之间 颈内外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之间
静脉
口腔颌面部浅静脉——面静脉 颞浅静脉 口腔颌面部深静脉——翼丛 上颌静脉 上颌后静脉 面总静脉 颈部浅静脉——颈外静脉 颈前静脉 颈部深静脉——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血管
口腔颌面颈部血运丰富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锁骨下动脉
头颈部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 右颈总动脉---- 头臂干 (无名动脉) 行程:胸锁乳突肌深面—— 颈A三角
(表浅)
颈动脉窦:特殊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窦综合症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O2
颌面部解剖-血管淋巴

短干1-1.5cm长
收 右颈干
集 右锁骨下干
范
右支气管纵膈干
围
注入右静脉角
右上半身 全身1/4区域的淋巴
颈内静脉
颅骨、脑膜、脑、泪器和前庭蜗器
乙状窦
颈内静脉 面总静脉 舌静脉 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 脉和肩胛上静脉。 它与颈内静脉形成 的夹角称颈静脉角, 左颈静脉角有胸导 管注入,右颈静脉 角有右淋巴导管注 入。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腋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起于头皮内 静脉网,与颞 浅动脉伴行, 在髁突颈部后 方与颌内静脉 合成面后静脉。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口腔颌面血管神经

内
外
后
❖ 颈内外动脉鉴别: 有无分支
颈动脉窦 & 颈动脉体
❖ 颈动脉窦 carotid sinus
颈内动脉起始或颈总动脉分叉处 压力感受器 动脉压 反射性心率 末梢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综合征
❖ 颈动脉体 carotid body
颈总动脉分叉处 化学感受器 血液中CO2 含量 呼吸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第二节 静 脉
口腔颌面浅静脉 口腔颌面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 面静脉 起始于内眦静脉 位于面动脉后方 与下颌后静脉前支 汇成面总静脉
静脉瓣 海绵窦化脓性静脉炎 面部危险三角
❖ 颞浅静脉
颞浅动脉后方 髁突颈部后方 与上颌静脉 汇合成下颌后静脉
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翼丛: 颞下窝内,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向后汇合成上颌静脉。
面动脉分支: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内眦动脉 颏下动脉 腭升动脉
黏膜下层 形成动脉环 下颌体下方 下颌舌骨肌浅面
上颌动脉 maxillary artery
❖ 下颌骨髁突颈部内后方起于颈外动脉,经髁突颈深面 前行至颞下窝
❖ 翼外肌浅/深面行向前上,经翼上颌裂进入翼腭窝
第一段 下颌段 起始处-翼外肌下缘 横行于髁突颈部深面
❖ 颈前静脉: 位于颈前正中线两侧,最后注入 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
颈部深静脉
颈内静脉:
主要属支有面总静脉、舌静脉 、 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紧贴锁骨后方,主要属支有颈外 静脉。它与颈内静脉汇合所形成 的夹角称静脉角,左侧有胸导管、 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鉴别:
1)颈内动脉先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后行于颈外动脉深面
颌面部解剖-血管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natomy
血
管
赵晋龙讲师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起于头皮内静脉网,与颞浅动脉伴 行,在髁突颈部后方与颌内静脉合 成面后静脉。制作额部皮瓣时注意 避免损伤颞浅静脉及其交通支,防 皮瓣回流受阻而坏死。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 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 舌动脉(lingual artery)
• 颌外动脉(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颌内动脉(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面后静脉、面总静脉。
颈部:
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
面前静脉(anterior facial vein) :
起于内眦,与颌外动脉伴行,收 集相当于颌外动脉分布的内眦鼻 背眶下上下唇及颏下区的静脉血, 还通过面深静脉引流由翼静脉丛 来的面深部静脉血。
口腔颌面部出血处理

拔牙后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 1 压迫法 一般拔牙后出血患者,血凝块遭到破坏,无明显 出血,局麻下先清理拔牙创,搔刮牙槽窝,使新鲜血液充 满,局部应用止血药,牙垫压迫30~60min,可达到止血 的目的。
• 2 缝合法 对于因牙龈粘膜撕裂造成的出血,将两侧牙龈作 水平褥式缝合,使两侧粘骨膜紧张(不是拉拢缝合以闭合 伤口)有助于止血,缝合后压迫30~60min。 • 3 填塞法 对于缝合后还有出血的,应在局麻下清除牙槽窝 内的血凝块(如有炎性肉芽组织遗留,应一同去除),碘 仿纱条填塞牙垫加压或填吸收性明胶海绵,即能起止血之 效。对于由全身性疾病致血液凝固性降低而引起的出血, 除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外,还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
牙槽内滋养血管的出血处理
• 确定出血口 • 用剥离器或类似器械把周围骨质压向出血 口 • 用骨蜡封住出血口,缝合,压迫。 • 出血较多可能出现休克现象的-----转院 • ---牙齿还在位并且很快能被拔除,可以用 吸唾器吸血,迅速将牙齿拔除:如短时间 内难以拔除,应暂缓拔牙,所有精力放在 处理止血上
•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彻底清除
• 拔牙创处理不当,造成血凝块不能正常形 成或遭破坏------重新搔刮形成血凝块,压 迫止血或缝合,叮嘱注意事项 • 处理好后应观察30min以上,确认无出血后 方允离开
• •
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损伤后一般出血较多,当伤及较大血管时,更有生命 危险。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结扎止血法、药物止血法、压迫止血法。 结扎止血法最常用且较可靠。如条件许可,应用消毒血管钳夹住出血点, 再做结扎止血。紧急情况下,可先用血管钳夹住血管断端,一起固定妥善包 扎后送去手术。口腔颌面部如出血严重,局部又不能妥善止血时,可结扎颈 外动脉;损伤后的出血如为组织渗血、小静脉和小动脉出血,可在出血部位 应用止血药、各种止血粉、止血纱布,如云南白药、明胶海绵,然后外加干 纱布,加压包扎。全身使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等可以辅助止血或减 少渗血,但不能代替局部止血。口腔颌面部出血较多、情势紧急时,可用指 压止血法,即在伤区外用手指将供应动脉的近心端压向骨骼,以暂时止血。 面颊部及唇部出血,可在咬肌止端前缘的下颌下缘处,将颌外动脉压向下颌 骨;颞额区出血,可在耳屏前将颞浅动脉压向颧弓根;出血范围较广者,可 使病员仰卧,头偏向健侧,在环状软骨平面,胸锁乳突肌前缘,将搏动的颈 总动脉压向深层的第6颈椎横突,但施压不可过久,压力不可过大。毛细血管、 小静脉及小动脉的出血可采用包扎止血法,即软组织复位后,在损伤处覆盖 多层纱布敷料,再用绷带加压包扎。注意包扎的压力要适当,不可使骨折块 移位或影响呼吸。当口腔颌面部有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时,可用填塞止血法 急救。将纱布块填塞于创口内,再用绷带行加压包扎。在颈部或口底创口内 填塞纱布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口腔颌面颈有关血管

1.颈外动脉: 经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深 面,穿腮腺实质至下颌骨髁突颈 内后方,分为上颌动脉与颞浅动 脉。
(1)甲状腺上动脉: 自舌骨大角稍下方发出。 颈外动脉结扎常在其发出点与
舌动脉间进行。
(2)舌动脉: 在舌骨大角尖处发出,以舌骨
位于颞下窝内,上颌结节后上方, 分布于颞肌与翼内、外肌之间。该丛 后部汇集形成上颌静脉。
2.上颌静脉:又称颌内静脉。 3.下颌后静脉:又称面后静脉。 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在髁突颈后方汇 合形成。前支与面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注入颈内静 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三)颈部的浅静脉 1.颈外静脉
紧贴下颌支内侧面下行,穿 下颌孔入下颌管,在管内分支 至下颌骨、下颌磨牙、前磨牙、 牙槽突及牙龈等。
第二段:又名翼肌段。 经翼外肌下头浅面,斜向前上,行于颞肌深面,穿 翼外肌两头之间至翼上颌裂。 此段主要分支供应咀嚼肌、颊肌及颞下颌关节囊等。
第三段:又称翼腭段。行于翼腭窝内。 主要分支有: ◇上牙槽后动脉: 入翼腭窝前发出,沿上颌体后面下行,分支经牙槽 孔入上颌窦后壁牙槽管,分布于上颌磨牙、前磨牙及 上颌窦粘膜。
口腔颌面颈部 有关血管
一、动脉:
口腔颌面颈部主要血供,来源 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一)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经胸锁关节后方,沿食 管、气管及喉外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 缘高度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 叉处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位于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 大部份。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眶下动脉: 经眶下裂入眶,出眶下孔至面部。该 动脉于眶内发出上牙槽前动脉,供应上 颌前牙、牙周组织及上颌窦粘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
动脉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动脉
鉴别
颈内、颈外动脉鉴别
位置:颈内动脉先在 颈外动脉后外侧,后 在其后内侧 分支:颈内动脉在颈 部无分支 搏动:阻断颈外动脉 ,则颌外动脉及颞浅 动脉无搏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静脉
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面前静脉 颞浅静脉
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翼丛 颌内静脉 面后静脉 面总静脉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实训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血
管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两者的鉴别(位置、分支、搏动)
静脉
浅静脉 深静脉 翼丛与颅内交通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额鼻部 →眶内结构 →脑 →颈外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颌外动脉 →颌内动脉 →颞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