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个性化
(2006-09-24 10:07:52)
转载▼
分类:专业情谊
摘要: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而教育的功用在于使人的这两种特性更完备和更突显,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使用教育这根魔棒,使人在充分具备社会性的同时又可以彰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呢?
关键词:教育功用人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分子。我们的成长生活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我们每天与社会做着各种接触,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就完全融入了社会体系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从一出生就把他完全抛弃于荒野,那么,他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社会性,有的只是人的自然本性,比如“狼孩”。但是,我们不可能真的像“狼孩”那样成长于一个个野性的自然群体之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正常的社会体系中长大,社会群体的社会性在我们身上烙上了深深的印痕,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与别人接触、交往、遵守基本的社会道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观和人生导向,而这些无疑都是人从鸿蒙无知的自然性到知礼识义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人的社会化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的人的重要标志,社会化是一种过程,那么,是什么推动着这种过程的前进和发展呢?当然是教育!涂尔干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制度、内容与目的等都与社会密切相关,受社会制约;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将个人同化于社会,同时将社会内化于个人。”(1)
但是,虽然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个体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性,可在社会中我们在具有社会同一性的同时还具有独立的个体性,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取代的唯一性,都有其对社会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自我的价值和尊严。”(2)可以说,“个人可以失掉外在的一切,但不可能失掉生命的自我独特性。”(3)所以,在人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绕过人的个性化这个问题,“教育对人的生命,就是要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为生命独特性的实现创造条件。”(4)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而教育的功用在于使人的这两种特性更完备和更突显,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使用教育这根魔棒,使人在充分具备社会性的同时又可以彰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呢?
一.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社会化”:“所谓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做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5)
社会化作为一个过程,其间便必然含有时间的概念,而把时间的概念再延伸一下,便是时代。也就是说,社会化作为一个过程,会因为时间或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教育的理念便必须因为时代特点的改变而改变,涂尔干说:“教育因时间和国家而有很大的差别。”(6)比如我们所知的,在古希腊,把个体训练成盲目服从集体的人是其教育目的,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则更偏向于培养人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古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高尚的和谐的和有一定审美能
力以及思辩力的人,而我们今天更注重的是人的实际能力。可以说,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教育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偏向于人文精神和体能本质的话,那么,无疑,我们今天的教育更注重于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这是与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门偏向于用感性的态度来理解社会与自然,而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待自然与社会的的态度更趋于理性,因而也就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培养。教育要紧跟时代,有什么样的时代,便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进而便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模式。
那么,教育是如何使“自然”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呢?涂尔干在《教育与社会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7)当然,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成员之间的有一定的同质性和相似性,那么,教育的社会化目的便是培养这种同质性和相似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
一.使受教育者具备已完全社会化的大众群体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这里所说的这些素质是做为一个社会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比如,日常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观念,日常必须遵守的行为守则等。人只有在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之后,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与人进行最基本的交流和交往,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秩序有条不紊;作为社会的分子的人,只有在找到了和社会化的群体共同的合力点之后,才能初步融入社会,发展自己,进而为发展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使受教育者具备某一特定社会化群体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社会化有层次之分,人在融入了基本的社会群体之后还必须融入一个特定的与自己特点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分支群体,这样,人在走入社会时才不会感到有孤独感。所谓社会分支群体在这里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归属,职业分类等,这是人社会化层次的较高层,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人才能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社会化更加的完备。
可是,教育又是着力于哪几个方面来使上面的两点实现的呢?也就是说,教育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首先,是智力。涂尔干认为:“智力方面的才能,能使个体的行为更好地适应事物的性质。”(8)把这句话在这里拓展开来说,意思就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智力才能,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融入社会。人的智力是天生的,但天生的并不就一定是完全可用的。好比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如果你不去开发,那么就算它再肥沃,又有什么用呢?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开发人的智力,使个体的自我能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社会的自我,进而使自己改变成社会的自我。当然,教育也不能仅仅止步于智力。
其次,是情感。教育必须注重人的情感培养。人的情感不同于智力,如果说智力是自然个体敲开“社会化”的大门的敲门砖的话,那么情感便是一套完备的感觉系统,“社会化”就好比一个大花园,你进去了并不代表你就领略了、欣赏了,你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欣赏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翩跹起舞的蜂蝶;你必须要有一个敏锐的鼻子,才能感觉那里面清新的空气,馥郁的芳香……个体的自我只有具备充分的情感素养,才能知晓社会化的真正涵义!
再次,是道德。在这里我把它放在最后来说意思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只是习惯使然,它们当然都是缺一不可的。涂尔干认为:“道德是不可缺少的、极其必需的,社会离开了它便无法生存的每日食粮。”(9)道德就像一条纽带,将一个个散乱的自我个体连结起来,从而组成一个强大的社会群体。一个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