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18课集体备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必修III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备备课形式集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百家争鸣的基本事实,结合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掌握百家争鸣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况,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认识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及精神内涵和教育上“有教无类”思想的历史影响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境界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导入新课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必修3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并与学生一起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提示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讲授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历史纵横解释。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背景?
教师:“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提示: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等方面介绍
学生:讨论。借助于教材
教师:归纳以下几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教师小结,要学生明确: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的。
3、主要派别代表:
新课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教师:列举《论语》中孔子言论,分析反映的孔子的思想
学生:列举
(1)思想核心——“仁”。
(2)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3)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孟子的思想
学生:归纳,教师明确。
(1)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2)伦理观上: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3、荀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
讲完荀子的思想,可以列表让学生比较孔孟荀思想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道家和法家
教师:提示学生看书,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不作重点解释。
课堂小结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多,头绪乱。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注重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同时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与诸子百家的主张相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和历史背景。但美中不足的是结尾有些草率,创新不足,倘若能联系今天的建立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案例,让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升华,效果会更好一些。
课题必修III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备备课形式集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
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导入新课导入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一问:回忆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简述在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三位人物及其观点。
二问: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其后的汉代又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统治的呢?
讲授新课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
理解:什么是无为而治?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3)影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见教材)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条件)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必要)
(2)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3)主要措施:略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2)董仲舒的生平: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2、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