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烟道气煤调湿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合集下载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煤调湿技术是炼焦过程中煤预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法,其特点是工艺相对简单,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

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炼焦;煤调湿;技术发展;节能减排随着铁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炉的建模,炼焦比的增加和炼焦比的下降,随着炼焦质量要求的提高,炼焦在高炉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煤炭和炼焦木炭进口价格很高,必须从用炼焦节省的资源来扩大优质煤中所占比例和炼焦木炭粘在较低的混合物炼焦、新工艺和新技术炼焦厂应运而生。

一、煤调湿技术概况煤调湿技术(CMC)是在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

利用焦化的余热,将煤的含水率调整为目标值。

CMC目前在美国、德国、法国和其他13个国家广泛使用。

其中13个是最先进的。

在世界之巅。

到目前为止,CMC已经经过了三代人的发展。

第一代干燥导电油。

传热油吸收焦炉废气和焦炉煤气的敏感热量。

第二代是蒸汽干的。

热源是由干焦蒸汽产生的低压蒸汽,蒸汽是间接加热的,用于在多管干燥器中干燥煤。

第三代流化床。

利用焦炉废气在流化床上的热能,直接将煤转化为混合物。

第三代CMC流化床干燥技术短,设备不足,结构简单。

它们具有以下优点:投资经济、运营成本低、维护方便、面积小、效率高。

二、煤调湿技术对炼焦过程节能减排、增产降耗的作用效果及原理1、减少总焦炭消耗。

每减少1%的含水率,炼焦的热消耗就会减少62MJ/t(干煤)。

采用煤炭调湿技术后,将燃煤水分从10%降至6%,炼焦消费热度约248mj/t(干煤),8.48公斤标煤/t(干煤)。

炼焦能源消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炉中煤的含水率降低,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分加热和蒸发潜热。

2、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从实际意义上讲,煤的含水率从10%下降到6%。

在5%的情况下,焦炉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大约7-11%,这可能取决于窑的类型、窑的条件和操作条件。

焦炭产量的增加是由于调湿后炼焦时间的减少和炉内煤的积累密度的增加。

焦化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及其应用

焦化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及其应用

道 废气 、干 熄焦蒸 汽 或其 它低 压蒸 汽等 ,对装 炉 煤进 行 加 热 ,使 其 水 分 降 低 到 5 一 % ,然 后 % 6
再装 入 焦炉 的技术 。 煤 调湿 技术 是 由 日本新 日铁开 发应用 的 ,到 目前共 开发 了三 代技 术 。第一 代是 导热 油干燥 技 术 ,该技 术 利用 导热 油 回收焦 炉上 升管煤 气显 热
的减 排 。 煤 调 湿 ( o lMo tr o t l Ca iue C n o,简 称 s r C MC) 是 焦 化 行 业 节 能 减 排 的重 要 技 术 之 一 ,
进行 间接 加 热 ,19 9 1年在 新 日铁 君 津 厂 建 成 第

套 装置 。第 三代 为 19 9 6年 在 日本 室 兰 焦 化 厂
Jn 2 1 a .0 0
图 1 由图可见 ,水分 为 1% ~1% 的煤料 由湿 。 0 1 煤 料仓送 往两 个室组 成 的流化床 干燥 机 ,煤 料在 气 体分 布板上 由 1 移 向 2室 ,从分 布板进人 的 室
热 风直接 与煤 粒接触 ,对煤料 进行 加热干燥 ,使
节能减排 推 广 应 用
内加 快 C MC技 术 的推 广 应 用 。 关 键 词 煤 调 湿
Ap ia i ft h r e e a i n CM C e h i ue f r c a pl ton o he t i d g n r to c t c n q o o l
收稿 日期 :0 9—0 2 20 4— 0 黄智斌 (9 0一 ) 高工 ;1 13 广 东省 韶关 市。 17 , 5 22
日本 室 兰焦化 厂 的第三代 煤调 湿工 艺 流程见
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

焦化行业煤调湿技术(CMC)的应用

焦化行业煤调湿技术(CMC)的应用

超 过 8 ℃。过 干燥 和温度 过 高 , 导致 粉 煤 的轻 5 会
质 可燃 组分 挥发 , 既增 加安全 隐患 , 又会 造成 不必
量降 至 5 , 使 8 5 Mt a的水 不 进 人焦 炉 , % 则 .0 / 不
要 的 浪费 , 同时对后 续 焦炉生 产产 生不 良影 响 。
1 煤 调 湿 的 意 义
项 参 数 、 绕 节 能 降耗 、 洁 生 产 和 长 周 期 运 行 稳 定 的 基 础 上 , 荐 蒸 汽 回 转 干 燥 机 煤 调 湿技 术 为 目前 围 清 推
国 内钢 铁 焦化 企 业 主 流 的 节 能 降 耗 技 术 。
关 键 词 蒸汽 回转 干 燥 机 中图 分 类 号 T 0 15 Q 5.
大; 防止干燥 过程 中的粉尘爆 炸 ; 干燥后 粉煤 的湿 含 量控 制在 6 5 ± . % ; . % 0 5 干燥 后粉 煤 的温度 不
洗精煤 约 3 0 。我 国焦化 厂炼 焦 煤 含水 量 普遍 3 Mt
偏高 , 年平 均含水 在 1 % 左 右 。如 果 焦炉 煤 含水 1
以 1% 计 , 0 则就 有 1 Mt a的水 进 入 焦 炉 。这些 7 / 水 在 焦炉 中汽化 要 消耗 的能 量 相 当 于 2 2 Mt a .3 / 标 准煤 。如 果采 用装 炉 C MC装置 , 将焦 炉煤 含水
仅 降低 了炼 焦耗 热 量 , 装 炉煤 含 水 量 降 低还 提 且
高 了装 炉煤 的堆 密 度 , 利 于 提 高焦 炉 质 量 和产 有
量 , 有极 大 的经济效 益 。 具
2 煤 调 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 行 效 果
研究 数 据 显 示 , 1 每 %水 分 在 于燥 装 置 内脱 除的 热 耗 量 为 4 k/ g 在 焦 炉 内 的 热 耗 量 为 2Jk ,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摘要:煤调湿技术不但可以增加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可以减少炼焦时所需的能源,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对煤调湿这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简介,并阐述了煤调湿技术的几种主要工艺,以及每种工艺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又分析了煤调湿技术在炼焦工业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该技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煤调湿炼焦工艺技术应用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煤调湿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此外,该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工信部于2010年曾下发《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一、煤调湿技术简介煤调湿技术是基于煤干燥技术发展起来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

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

主要是利用焦化厂余热,如高温烟道气、上升管处煤气余热、焦炭显热等,在装炉前将配合煤加热预处理,脱除煤料中的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煤调湿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目标,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且保持水分恒定。

煤预热则要求装炉前尽可能降低入炉煤所含水分。

生产中,将入炉煤加热到200℃以上,尽可能脱除水分,甚至完全脱除,该过程相当于炼焦过程中配合煤在炭化室的初步加热脱水过程。

中国焦化企业和国外焦化企业在20世纪均做过工业化研究。

但该技术实际生产中存在系统设备使用寿命短、操作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焦化行业已基本不采用。

二、煤调湿技术主要工艺中的优缺点解析煤调湿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工艺技术1.导热油煤调湿导热油煤调湿技术,又称为热煤油煤调湿,属于第一代煤调湿。

煤调湿技术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煤调湿技术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煤 调 湿 技 术 在 炼 焦 生 产 中的 应 用
赵 爱 华
( 唐 山中润煤化 _ 7 - 有 限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6 3 6 1 1 )
摘要 : 简要介绍 了煤调 湿技 术的基本原理及其 与煤预 热和煤 干燥技 术的 区别。重 点介 绍 了
导热油煤调 湿 、 蒸汽煤调湿 、 烟道 气流化 床煤 调 湿 以及 风动 选择 分级煤 调 湿工 艺的 应 用及 优 缺
境, 是 国家鼓 励 的重 点 节 能 环保 项 目。该 技术 被 列
气、 上升管 处煤气 余 热 、 焦炭 显 热 等 , 在 装炉 前 将 配
合煤 加热 预 处 理 , 脱 除 煤 料 中 的部 分 水 分 , 保 持 装 炉煤水分 稳定在 6 %左右 , 然后装 炉炼 焦 。 煤调 湿 不 同于 煤 预 热 和 煤 干 燥 。煤 调 湿 有 严 格 的水分 控制 目标 , 不追 求 最 大 限度 地 去 除人 炉煤 水分, 而 只是 把 水 分 稳 定 在 相 对 低 的水 平 , 且 保 持 水分恒 定 。煤 预 热则 要 求 装 炉 前 尽 可 能 降 低 入 炉 煤所含 水分 。生产 中, 将入 炉煤加 热到 2 0 0℃ 以上 ,
入 国家环保 部颁 布 的《 钢铁 行 业焦 化 工艺 污 染 防治
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 》 , 国家工信部于 2 0 1 0年 曾下 发《 关 于 印发钢铁 企业 炼 焦煤 调 湿 等 4项技 术 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 , 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
煤调 湿技术 作 为炼 焦 用 煤 预处 理 技术 , 近年 来 得到快速发 展 。该 技术不 仅 可 以提 高 焦炉 生产 能力
焦煤 预处 理 技 术 。煤 调 湿 是 “ 装 炉 煤 水 分 控 制 工 艺” 的简 称 。主 要 是 利 用 焦 化 厂余 热 , 如 高 温 烟道

焦炉烟道气余热为热源的煤调湿技术应用

焦炉烟道气余热为热源的煤调湿技术应用

焦炉烟道气余热为热源的煤调湿技术应用陈朝辉【摘要】针对云煤能源公司下属焦化公司生产中因配煤水分高而造成的煤饼剥蚀量大、易坍塌、捣固成型困难等问题,进行了煤调湿工艺开发,以焦炉烟道气余热为热源或动力源,开发的“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和“焦炉烟道废气-滚筒干燥机”煤调湿技术,可以控制配煤水分在10%左右,并且在节能、降耗、减排方面效益显著.【期刊名称】《煤化工》【年(卷),期】2014(042)003【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煤调湿;焦炉烟道气;余热;热源【作者】陈朝辉【作者单位】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3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36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煤能源公司)隶属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煤化工生产的上市公司。

公司下辖的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焦公司)、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师宗公司),在实际炼焦生产过程中,均存在因配煤水分高而导致的煤饼强度以及稳定性差、剥蚀量大、易坍塌、煤饼捣固成型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焦炉的正常生产,限制了焦炉的达产运行,因此,急需采取措施,控制炼焦装炉煤水分,来稳定焦炉生产。

近几年我国煤调湿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自2005年起,宝钢、太钢和攀钢自主研发建设了多管回转式干燥煤调湿装置;济钢研发了气流床煤调湿装置已投产;中冶焦耐开发了振动式流化床煤调湿装置。

云煤能源公司吸取以上煤调湿工艺的技术优点,在昆焦公司煤调湿装置上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师宗公司煤调湿装置上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滚筒干燥机”相结合的工艺,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焦炉煤气加热焦炉烟道废气为煤调湿热源及动力源的焦化企业。

1 昆焦公司煤调湿工艺昆焦公司“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相结合的煤调湿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昆焦公司煤调湿工艺流程示意图230℃~260℃的焦炉烟道废气自焦炉烟囱底部的总烟道,经烟道废气引风机引出后,通过管道送至煤调湿主装置下部,从管道两侧分别引出3根支管进入调湿主装置。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12-06T02:23:53.997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9期作者:巩克敬林法顺[导读] 煤调湿的技术手段在炼焦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炼焦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通过实施正确的煤调湿工艺处理手段,对于焦炭的能源材料总体消耗比例能够明显进行控制降低,进而促进了炼焦工序的节能环保改造目标实现。

巩克敬林法顺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200摘要:煤调湿的技术手段在炼焦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炼焦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通过实施正确的煤调湿工艺处理手段,对于焦炭的能源材料总体消耗比例能够明显进行控制降低,进而促进了炼焦工序的节能环保改造目标实现。

因此,本文探讨了煤调湿的工艺技术手段目前发展状况,合理给出炼焦工序流程的优化改进思路。

关键词:炼焦工序;煤调湿技术;发展现状;应用要点对于炼焦企业的生产开展全过程来讲,煤调湿的工艺技术方法基本特征在于预先处理煤炭加工生产原料,运用适当的调湿手段措施来保证煤炭原料的最佳热值比例得到体现。

近些年以来,煤调湿的炼焦化工生产工艺手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采用。

炼焦化工企业人员在正确操作使用煤调湿设备的前提下,应当能够显著促进炼焦化工生产的总体资源成本节约,确保炼焦化工企业得到更好的经济利润效益。

一、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目前发展现状(一)煤调湿技术的基本含义特征煤调湿工艺技术的基本含义在于预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煤炭原料物质,依靠流化床等专用的化工仪器装置来转化原有的煤炭原料,进而得到适用于炼焦生产工序的混合物原料。

因此从根本上来讲,煤调湿的工艺技术手段可以达到显著优化炼焦操作实施流程、节约炼焦生产的资源成本、促进炼焦工序成品质量提升等重要价值作用。

近些年以来,煤调湿的化工企业重要预处理技术手段经过了全面的升级优化改造,已经趋向于较高的完善优化程度。

(二)煤调湿技术的目前发展状况在现阶段的炼焦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人员针对煤调湿的工艺技术方法能够做到正确加以掌握运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庞克亮;王超;朱庆庙;武吉;刘冬杰【摘要】煤调湿技术是炼焦工序中的一种入炉煤预处理技术方法,具有工艺相对简单、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的特点.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煤调湿技术原理以及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不同煤调湿技术的特点及煤调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展望了煤调湿技术发展的方向,阐述了鞍钢煤调湿技术开发应用的理论价值.【期刊名称】《鞍钢技术》【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炼焦;煤调湿;技术发展;节能减排【作者】庞克亮;王超;朱庆庙;武吉;刘冬杰【作者单位】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2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4和2015年焦炭产量分别达到4.764、4.769和4.478亿t,稳居世界第一位。

焦化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一直被列为我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

面对人类所面对的越来越重的环境保护任务,焦化行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工艺技术变革,降低焦化生产所用的原料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双提高[1-4]。

煤调湿作为一项工艺简单、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被列入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并由国家工信部在2010年正式下文《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接工信部“十二五”节能减排课题研究时,提出了节能潜力的分析报告。

在报告中指出:煤调湿技术年可节能75万t标煤,折算成发电量每年大概可发电25亿度。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技术煤调湿技术是将焦炉入炉煤水分控制(Coal Moisture Control)技术(简称煤调湿或CMC),是由煤干燥技术进化而来。

它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并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的一项煤的预处理技术。

一、技术简介。

其工艺流程历经三代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技术。

第一代CMC是采用导热油干燥煤。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第二代CMC采用蒸气干燥煤料。

利用干熄焦蒸气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他低压蒸气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气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

第三代是焦炉烟道气调湿,此工艺在对第二代CMC技术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而出的。

该工艺的热源是焦炉烟道废气,温度在200~350℃。

首先抽风机抽吸焦炉烟道废气,送往流化床干燥机,经袋式除尘器过滤后的废气由抽风机抽送至烟囱外排。

同时设有热风炉,当煤料水分过高或焦炉烟道废气量不足或烟道废气温度过低时,可将抽吸的烟道废气先送入热风炉,用焦炉煤气点火,使高炉煤气燃烧,提高烟道废气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可不用热风炉补充热源。

采用煤调湿技术后,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经过多年生产实践,采用CMC技术后,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0 MJ/t(干煤)。

当煤料水分从12%下降至6%时,焦炉炼焦耗热量相当于节省了62.0×(12-6)=372 MJ/t(干煤)。

(2)由于装炉煤水分的降低,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干馏时间缩短,因此,焦炉生产能力可以提高10%左右。

改善焦炭质量,其可提高2~5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1~3个百分点;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多配弱粘结煤6%~10%。

(3)煤料水分的降低可减少30%多的剩余氨水量,相应减少剩余氨水蒸氨用蒸气30%,同时也减轻了废水处理装置的生产负荷。

6m焦炉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6m焦炉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6m焦炉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与改进摘要:介绍了莱钢焦化厂烟道气煤调湿技术的工艺过程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配合煤水分,烟道气含氧量及焦炉集气系统的优化改造,实现焦炉及煤调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煤调湿工艺烟道气经济效益煤调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将炼焦煤料进行干燥、脱水,从而对入炉煤的水分进行调节,以达到降低炼焦能耗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质量以及扩大粘结性煤用量的炼焦技术。

莱钢焦化厂7#、8#焦炉引进一套烟道气煤调湿工艺,以烟道气为热源对配合煤进行预热,该技术成熟可靠,工艺流程简单,经济效益显著,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1工艺流程该烟道气煤调湿工艺主要由原煤输送系统、干燥破碎系统、烟气系统、混煤系统、粉尘治理系统、氮气系统和废气系统七部分组成,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煤调湿工艺流程图1.1原煤处理工艺原煤经7#、8#焦炉配煤槽后的11#皮带机送往原粉碎机室,将原粉碎机室的11#皮带机头部漏斗及三通分料器进行改造,一路与原系统料流相连接;另一路进入新增的T1#皮带机、经1#转运站送往T2#皮带机,T2#皮带机将原煤送入干燥破碎机室的原煤仓。

原煤仓内的原煤经可调式定量宽带给煤机与高温烟气经气、煤混合室进入锤式破碎机,破碎成粒度≤5mm占100%,其中≤3mm占77±3%,水分6%~7%的煤粉。

在主引风机的抽引下,气粉混合物经重力收粉器、多管旋风收粉器和布袋收粉器进行气粉分离,煤粉直接进入全密封T3#皮带机,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1.2粉尘治理工艺煤粉转运和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根据扬尘点的位置综合考虑,设两套除尘地面站对扬尘进行治理。

两套除尘系统实现了收集粉尘的回收利用,且含尘气体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30mg/Nm3,满足了《山东省钢铁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08的要求。

1.3烟气、氮气与废气工艺利用焦炉燃烧废气作为煤粉调节湿度的介质,本工艺利用7#、8#焦炉废气,从7#、8#焦炉烟囱分别引一条DN1200的废气管道合并为一条DN1600的废气管道架空敷设至烟气炉,通过锅炉离心风机抽送至干燥破碎机。

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发展与应用

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发展与应用

收稿 日期 :2 1— 8 1 。 0 0 0 — 9 作 者 简 介 :李 帅 俊 ( 99 ) 17 一 ,男 ,山 东鄄 城 县人 ,工 程 师 , 硕 士 学位 , 在 山东 天 力 干 燥 设 备 有 限 公 司从 事 工业 节 能研 现 究工作。

2 0・ 5
干 燥 技 术 与 设 备 D y n eh oo y & Eu p e t r ig T c n l g q im n
( )焦 炭 反应性 降低 05 4 .%~25 .%,反应 后 强
度提 高 02 .%一 25 : .
C MC 有严 格 的水 分控 制 措 施 ,能 确保 入 炉煤 水 分
恒 定 。通过 直接 或 间接 加热 来 降低 并稳 定控 制 入炉 煤 的水 分 ,确 保入 炉煤 水 分恒 定 。既可达 到 增加 效
我 国焦 化 , 一目前炼 焦 用 煤 普 遍 存 在含 水 量 偏 高 的
问题 ,导致 大量 的水 分进入焦 炉 ,这 些水 分在焦 炉
中气化 要耗费 大量 的热能 。在 装炉前 把原 料煤预 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好 的经济 效果 ,比较 有代 表性 的主要有 德 国、独联
体 、 日本 。德 国主要利 用炼 焦废热 将 瓷球加热 ,瓷
产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是 正在 快速 发展 和完 善 的炼 焦
在一 个适 宜 的 目标 值 ,降低 炼焦 耗热 量 ,增 加 入炉 煤堆 密度 ,提 高焦 炭质 量等 。煤调 湿 技术 具有 以下
优点。
煤料 预处 理措 施 ,炼 焦煤 调 湿技 术现 已经成 为我 国
钢 铁 行 业 除 干 熄 焦 以外 重 点 开发 并 积 极 推 广 的 炼 焦技 术 。凶此 介 绍煤 调湿 技术 在 国 内外 的发展 应用 对 焦化 企 业健康 的持续 发展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意义 。

焦炉入炉煤调湿

焦炉入炉煤调湿

唐山德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焦炉入炉煤调湿技术煤调湿(CMC)技术概述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8.5%左右(捣固焦炉)或8.5%左右(顶装),然后装炉炼焦。

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预热是将装炉煤在装炉前用气体热载体或固体热载体快速加热到分解开始前温度(150-250℃)上,此时煤的水分为零,然后再装炉炼焦;而煤干燥没有严的水分控制措施;干燥后的水分随来煤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恒定。

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近10年来煤调湿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

第一代是热煤油干燥方式。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炼焦煤间接加热干燥。

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采用焦炉烟道废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将其水分控制在一个适宜的目标值,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等。

该技术是唐山德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并已取得多种专利技术。

现已在某公司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煤调湿技术应用的效果①由于装炉煤水分的降低,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干馏时间缩短,因此焦炉生产能力可提高7%-11%;②煤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干煤)就降低62MJ/t。

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式煤调湿技术的应用

焦炉烟道废气-流化床式煤调湿技术的应用
o e u se g s a e ts ur e a d p we o r e v n f e wa t a s h a o c n o r s u c .Pr d c in a p iai n s o h tt e f n to f l o u to p lc t h ws t a h u c inso o
J D 4 — 9 型捣 固焦 炉 2座 ( ,年 产焦 炭 N K 3 9D 3 、4 )
利用 1、2 焦 炉烟 道废 气处理 3 、4 捣 固焦炉 配合煤 ,在流 化床 设备 内将 原料 煤按 要求进 行粒 度
7 0万 t 年 需 配 合 煤 1 0万 t 配 煤 含 水 l%~ . 0 , l
1%。受 洗选 工 艺等影 响 .配 煤 水分 有 时高 达 1% 4 4
5 m gm 0 / . K e o d :Co eo e Fl ewa t a F u die e Co l osu ec nto yw r s k v n u se g s li zdb d a it r o r l m
昆 明 焦 化 制 气 有 限 公 司 有 J 4 — 0型 焦 炉 2 N3 o t o c o o y wih c keo e f e wa t a t l
Z agG o ig Z agQo g n LuY ngn h n uqn h n i f g na i ogag
摘 要 :利 用 焦 炉 烟 道 废 气 为 热 源 及 动 力 源 ,在 流 化 床 设 备 内对 捣 固焦 炉 配 合 煤 进 行 预 处 理 。 生 产 应 用 表 明 ,流
化 床煤 调湿 技 术 对 配 合 煤 调 湿 及 分 级 作 用 明 显 ,调 湿 后 配 煤 水 分 降 低 22 ,减 少 回炉 煤 气 用 量 1 7 x 0m ,C : . % 4 14 O 4 减 排 87 0 .减 少 焦 化 废 水 处 理 量 2万 t 5 t ,焦 炉 生 产 能 力 提 高 5 %,排 空 废 气 粉 尘 含 量< 0 / 5 mg 。 m 关 键 词 :焦 炉 烟 道 废 气 流化床 煤 调 湿

精煤调湿工艺的设计及应用浅析

精煤调湿工艺的设计及应用浅析

1 系统 方 案 优 选
目前 国内煤 调湿 工艺 主要有 3种 :多管 回转 式
干燥机 、流 化床 干燥 机和 回转 滚筒 干燥 机 ,工 艺 特
点 比较 见表 1 。
该公 司决定 建设 2 0万 精 煤 调 湿装 置 ( x 7 2
表 1
3种 调 湿 工 艺对
通过对 以上 3种 工艺 的综合 分析 与评 价 。发现 捣 固炼 焦洗 精煤 的干燥 采 用 回转 滚 筒干燥 机 的煤调 湿工 艺 比较 合适 ,方框 流 程见 图 1 。
温级别 ,从 而 降低造 价 。精 煤 调湿技 术 的经济 效益
见表 2 。

. . ... .. .. .. .. ,... .. .. . . . . . . . . . .
溪 l
_J _ 1 . . . . . . . . . _ J ..........._ .... ......

式 中 :v 代 表 烟 气 单 位 面 积 流 速 ,k/ m ・) : g( s ,取
3. 6。
综 上 所 述 .干燥 机 简 体 直 径 选 5 m.根 据蒸 发 容 积 2 8 的要求 ,简体 长度 选 2 m,所 以 回转 滚 3 m, 0 筒 干燥 机 的选 型为 4 x 0 , 2 m。 5
云南 大为 制焦 有 限公 司年 产 2 0万 t 全焦 捣 0 干 固焦炉 于 2 0 0 7年 1 月 建成 投产 。多 年 的生产运 行 1 表 明 ,外 购精 煤 水 分较 高 (4 1 %) 1%~ 7 ,且 露天 储
2 0/ ) 0 t ,利 用 焦 炉 烟 道 的 高 温 废 气 和 混 合 煤 气 h
计 算 。而 单位 容 积蒸 发强 度 的确定 ,不 仅 与所 烘干

科技成果——炼焦煤调湿风选技术

科技成果——炼焦煤调湿风选技术

科技成果——炼焦煤调湿风选技术适用范围钢铁行业、焦化行业及煤化工行业行业现状目前该技术可实现节能量20万tce/a,减排约53万tCO2/a。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为充分利用焦炉烟道气及一般工业窑炉的废烟气所携带的热量,本技术通过改变传统流化床结构,使煤料在设备内处于流化状态并呈螺旋线前进,尽最大可能延长煤料在设备内与热风接触的时间,从而完成粒度分级及适度干燥处理的工艺过程,并保持处理后的煤料水分基本恒定(本技术也可对煤料只进行适度干燥处理,具体由业主选择确定)。

设备排出的气体经由保温管道送入除尘地面站进行粉尘捕集处理,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本工艺技术即可与工厂同步建设,也可老厂增建。

2、关键技术本技术关键设备——全沸腾旋流流化床风选调湿机关键技术特点:(1)该设备独特的旋流气体带动并强制物料进行热交换,能够充分利用热气体所携带的热量,其热效率可达60%-67.7%。

(2)设计了独特的大颗粒物料排出装置,能将粒度≥25mm不能流化的物料及时排出,确保流化床长期稳定运行。

(3)采用风动原理,结构形式独特,内部无机械传动,维护工作量小,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4)设备阻力较小约3000Pa,有效降低热风输送系统的电力消耗。

(5)设备上部气体流速较小,排出气体携带灰尘量仅为湿煤量的3%-5%。

3、工艺流程煤料输送系统将水分含量为12%的炼焦配合煤送至煤调湿风选装置,煤料在气体分布板上与下部风室送入的焦炉烟道气直接接触并处于沸腾状态。

煤料在从入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分级及调湿处理,使煤料水分降至7.5%-8.0%,并保持基本恒定。

分级处理后<3mm合格的煤料经螺旋输送机排出干燥机;分级后>3mm大颗粒煤料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上述2种煤料混合后运至煤塔供焦炉炼焦生产。

从焦炉烟囱根部抽取焦炉烟道气并将其送至风选调湿机入口处并保持一定的流量、压力、温度等。

风选调湿机出口含细煤粉的低温烟气进入除尘地面站回收细煤粉;净化后的气体经烟囱达标排放。

焦化厂焦炉烟道余热利用煤调湿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与工艺特点

焦化厂焦炉烟道余热利用煤调湿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与工艺特点

焦化厂焦炉烟道余热利用煤调湿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与工艺特点(二)、煤调湿:1、煤调湿是将炼焦煤在装炉前除去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2、利用焦炉烟道废气煤调湿工艺不但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废气、废水、废热的排放,而且可以提高装炉煤堆密度及炼焦初期升温速度、缩短结焦时间,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3、煤调湿装置的热源主要有导热油、蒸汽和焦炉烟道废气等。

相比较而言,以导热油和蒸汽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存在设备繁琐、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可以利用废气余热干燥入炉煤,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

4、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主要有流化床式、风动选择式和沸腾流化床式等:⑴、流化床煤调湿,采用焦炉烟道废气对煤料干燥的流化床煤调湿装置:①、工艺流程为:将粉碎后的煤料由煤仓送往流化床干燥机,从分布板进入的焦炉烟道废气直接与煤料接触,对煤料进行干燥,调湿后的粗煤粒从干燥机排入螺旋输送机,剩余的煤粉随焦炉烟道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回收的煤粉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皮带机上,为抑制扬尘,采用加湿机对干煤粉适当加湿,使煤粉和粗煤粒一起经皮带机送到焦炉煤塔,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②、流化床煤调湿的工艺特点:该装置位于备煤车间粉碎机后,在流化床干燥机内,利用布风喷嘴喷出高速斜向气流使煤料流化而移向出口;只干燥和脱粉,不分级。

⑵、风动选择煤调湿:①、风动选择煤调湿装置,该装置位于粉碎机前,具有风选功能,首先将<3 mm合格粒度的煤料风选出来,减轻粉碎机负荷;布袋除尘器滤出的煤粉,压成型煤,入炉炼焦。

②、工艺流程为:配合煤A 经布料器首先进入风选调湿器,焦炉烟道废气用鼓风机在风选调湿器的下部鼓入,在风选调湿器的上方流动的煤层建立沸腾层,轻质颗粒、细颗粒被干燥分离成细颗粒煤流B直接进入焦炉煤塔。

而重质颗粒、大颗粒被分离成粗颗粒煤流 C,送入破碎机粉碎,在此粉碎的煤料D,经过转运站,在风选调湿器入口前重新与配合煤初次煤流A合流后成煤料E,进入风选调湿器进行再次调湿。

煤调湿技术开发及在焦化厂的应用研究

煤调湿技术开发及在焦化厂的应用研究

—316—技术改造如果在焦化厂当中采用煤调湿装置,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焦炉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分总量,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省炼焦所消耗的热量,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装炉煤含水量的下降会提高其材料的堆积密度,进而可以有效提高焦炭的实际产量和质量,实现焦化厂生产工作的良好经济效益。

1.煤调湿技术开发煤调湿技术主要是使用焦化厂内部反应所生成的余热,在装炉工作之前将炼焦煤料进行升温,干燥将其中的水分含量由10%控制在6%左右,然后再通过使用焦炉技术来进行进一步处理。

煤调湿技术和煤干燥技术尽管在处理工作结果上基本相同,但是所呈现出的意义却有所差异,煤干燥处理并没有充分明确没材料的干燥标准值,干燥的结果会随着装炉煤的原始含水量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强度而发生改变,并没有严格控制水分。

而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主要工作目的是将装炉煤直接升温干燥到特定的目标参数,在水分含量上的控制比较严格,可以有效保证焦炉在装炉煤含水量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如果煤炭当中的水分含量超过标准的设计参数,因为干燥机的进口部分红外测水仪器设备会发出相应的工作信号,自动开启热煤加热炉来进行针对性调节,如果干燥机的出口煤水分大小低于标准的设计参数,则通过红外测水仪发出相应的工作信号,提高干燥机的工作运转速率,对煤炭水分含量大小进行针对性控制和处理[1]。

在煤调湿装置工作过程中,主要是使用荒煤气或者烟道废气等交炉余热来进行装炉煤调湿。

通过使用干熄焦装置作为发电机设备的被压蒸汽提供热源,蒸汽会被直接送入到多管回转干燥机管道内部,和管道外部的湿煤之间形成热交换,将煤直接干燥到目标值生成的蒸汽冷凝水会直接返回到锅炉设备当中,煤调试装置设备多管回转干燥单元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蒸汽走外部管道,一种是湿煤走内部管道。

煤调湿技术首先是通过日本新日铁单位开发和应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陆续开发出了三代技术。

其中第一代煤调湿技术,主要是通过导热油干燥处理工的方法,通过使用导热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的热量和烟道气所产生的热量,然后再多回管系统当中进行进一步干燥和处理,然后通过被加热的煤油对煤料展开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加热和干燥处理。

焦煤气流分级调湿设备及工艺技术分析

焦煤气流分级调湿设备及工艺技术分析

焦煤气流分级调湿设备及工艺技术分析重点介绍了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采用流化床干燥机设备的煤调湿工艺和焦煤分级工艺,煤调湿及焦煤分级工艺利用焦煤粒度分布的自有特性,将调湿技术与原料煤粒度分级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符合当下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的政策要求。

标签:分级调湿;流化床;节能减排煤焦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是焦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援引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1-10月份焦炭产量累计3.6亿吨,同比下降1.0%,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9100万吨,同比下降4.9%,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2.68万吨,同比下降0.2%。

2018年全年产量将超过4.3亿吨。

同时,焦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预计2018-2020年之间,国内仍有约4000多万吨的焦化产能陆续释放,而行业集中度低、生产粗放、环保不达标等矛盾仍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焦炉生产需消耗大量能源,同时产生较多气体、固体和液体等污染物,污染环境。

目前,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及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下,炼焦行业的降耗、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

焦化企业只有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是焦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采用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1 煤调湿技术设备及工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煤调湿技术是焦煤入炉前的预处理工艺,主要是指利用焦化厂余热,如烟道废气、干熄焦蒸汽或其它低压蒸汽等,对装炉煤进行加热,使其水分降低到6%左右,然后再装入焦炉的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新日铁研发该技术至今,已逐步发展了三代技术工艺,并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目前煤调湿技术采用的热源主要有导热油、烟道废气、蒸汽。

(1)第一代导热油煤调湿技术:该技术利用导热油吸收上升管荒煤气显热,并在回转式的干燥机内完成间接加热,调节煤料的水分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 振动流 化床分 级调 湿机 ; 2 一细 粒分 级器 ; 3 一 旋风 除尘 器 ; 4 一 袋式 除尘 器 5 一 引风 机 ; 6 一 循环 风机 ; 7 一给 煤机 ; 8 一煤 仓 ; 9 一烟囱

图1 振 动 流 化 床 煤 调 湿 工 艺流 程 图
1 焦 炉 烟 道 气 煤 调 湿 技 术 研 发
g a s a s a h e a t r e s o ur c e o f CM C
Wa n g We i h o n g L i u Q i n g d a L i u C h e n g z h i
( ACR E C o k i n g& Re f r a c t o r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u l t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 , MC C, Da l i a n 1 1 6 0 8 5, C h i n a )
t h e a d v a nt a g e s o f s i mp l e pr o c e s s ,l e s s i n v e s t me nt , le f x i b l e o p e r a t i o n, l o we r r u n ni n g c o s t , c o ns e r v a t i o n o f e ne r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t a l pr o t e c t i o n.
Ke y wo r ds: Co k e o v e n lu f e g a s ; CM C ; P r o c e s s e qu i p me n t
我 国第 1 套 煤 调湿 由 日本 新 能 源 ・ 产 业 技 术 开
发机 构于 1 9 9 3年 4月 启动 实施 , 于 1 9 9 6年 1 2月投
中图 分 类 号 :T Q 5 2 0 . 6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3 7 0 9( 2 0 1 3 )0 5 - 0 0 0 8 一 O 4
De v e l o p me n t a nd p0 p ul a r i z a t i O n o f c o ke o v e n lue f
A bs t r a c t : Th i s a r t i c l e a na l y z e s t he c u r r e nt a p pl i c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o f c o k e o v e n lue f g a s a s a he a t r e -
既 可用 于入 炉 煤 调 湿 , 也 可用 于 配 合 煤 分 级 调 湿 。
其工 艺 流程如 图 1所示 。
入生 产试 运行 。2 0 0 6年 , 国 内钢 铁 联 合企 业 焦 化 厂 陆续 启动 实施 了采 用蒸 汽为 热源 的第 2代煤 调湿装
置, 主要 有宝钢 焦 化 、 太 钢焦 化和攀 钢煤 化工 共 3套
s o u r c e o f c o a l m o i s t u r e c o n t r o l p r o c e s s ( C MC)i n C h i n a ,f o c u s i n g o n i t s p r o c e s s a n d e q u i p me n t b y 1 . 1 振 动来自流 化 床 煤 调 湿 技 术
煤料 通过播 洒 装置被 连 续抛洒 到 振动 流化 床分

燃 料 与 化 工
F u e 1& Ch e mi c a l Pr o c e s s e s
S e p . 2 01 3 Vo 1 . 4 4 NO . 5

煤焦技术 ・
焦 炉 烟 道气 煤 调 湿 技 术 研 发 及 推 广 应 用
王维红 刘庆达 刘 承智 ( 中冶焦 耐工 程技 术有 限公 司 ,大连 I 1 6 0 8 5 )
u s i n g o f c o k e o v e n lu f e g a s a s a h e a t r e s o u r c e. W a s t e h e a t i n c o k i ng p l a nt i s f u l l y u t i l i z e d. CM C ha s
摘 要 :介 绍 了焦 炉 烟 道 气 煤 调 湿 技 术在 我 国 的应 用 现 状 , 重 点 介 绍 了采 用 焦 炉 烟 道 气 为 热 源煤 调 湿 技 术 的 工 艺
流 程 及 设备 , 这 些 技 术 均 充分 利 用 了焦 化 厂 的 废 热 资 源 , 具 有 工 艺 过程 简单 、 投资少 、 设备操作灵 活 、 占地 面积 小 、 运 行 费用 低 、 节 能 环 保 效 益 明显 等优 点 。 关 键 词 :焦 炉烟 道 气 ;煤调 湿 ;工 艺设 备
煤 调湿装 置 。 由于第 1代 、 第 2代 煤 调湿 存 在 工 艺 复杂、 设 备繁 琐 、 运 行 费 用 较 高 等 问题 , 因此 推 进 了 以焦炉 烟道气 为热 源 的第 3代煤 调湿装 置 的研发 与 建设 。 目前 , 国内 已投产 的采 用 焦 炉 烟道 气 为 热 源 的第 3代 煤调 湿装 置共 有 : 昆钢 2套 , 济钢 、 马钢 和 贵 州天 能焦 化厂各 1 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