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制定对幼儿发展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游戏规则的制定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摘要】幼儿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各种游戏中的体验来获知的。不同年龄段在进行同一性质的游戏时,所能达到的规则意识是不同的,不同的游戏自身所具备的规则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老师在确立游戏规则的时候,要本着尊重、平等、理解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从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幼儿游戏规则习惯
一、对游戏规则要有准确的认识
幼儿课堂教学,只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一个环节而已,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游戏环节。而老师往往在游戏环节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思想淡化,把游戏只当作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放松、甚至是一种上课后的解脱。尤其在对老师半日活动跟踪时,老师8:30-9:30这段时间,会安排的很有序、准备的也很充分,只要结束了集中教育活动,老师如释负重,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组织、语言、指导,随心所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把游戏当成了一种“玩耍”。这种观念,本身就违背了《纲要》的要求。目前课堂教学都在积极探索和倡导“游戏化”,在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我们又怎么能对其功能忽略不计呢?
(一)、教师对游戏的规则和规则游戏要有科学的认识
既然是游戏,就要有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
1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
必须严格遵守。
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开展游戏,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在游戏中,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游戏的秩序中,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感觉,才能有心灵的“震颤”。
2要正确认识规则游戏的发展和教育价值。
规则游戏不只是教学的“工具、手段”,也不只是教学“候补”,它有着自身的价值。规则游戏是幼儿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出现的,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指导幼儿规则游戏时,一方面,必须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游戏的类型;另一方面,应注重恰当地开发、提倡、应用“规则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规则游戏中的规则,是游戏者或制定游戏的人经过深思熟虑而制定的,是为了游戏顺利进行、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达到预期的游戏效果而制定的。所以,它需要智慧德要知识、需要计划德要经验、需要统观全局。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在成人的指导下,幼儿的“可能发展水平”能够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指向“未来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幼儿可以在成人的指导下,开展可能的“规则游戏”,实现超前发展。
3.符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并确立规则
⑴幼儿游戏规则来源于幼儿游戏本身。
幼儿游戏规则的产生与发展和幼儿游戏息息相关,幼儿游戏规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幼儿的游戏。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幼儿游戏情
况,还要学会捕捉幼儿游戏行为。在游戏中的冲突,往往就应运而生了新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在帮助我们解决游戏中的问题的同时,还很好地推进了游戏的发展。
⑵游戏规则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规则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包括规则的细化、规则的演变、规则的修改等。在整个游戏进行时中,规则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与游戏同行、与游戏俱进。因此教师要树立规则动态意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游戏规则
4.正确处理游戏的规则、规则游戏与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很多老师会有疑惑,现在不是提倡自主发展吗?是不是有了规则就限制孩子的创造性,事实上,在游戏中,规则的呈现正是幼儿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有了规则意识,游戏环境就会呈现有序性,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保证,幼儿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另一方面,规则性的游戏也蕴藏了创造的契机,规则的不同,决定了游戏的“玩法”不同,决定了游戏的多样性,游戏多样性的形成时期便是幼儿创造性得以发挥的过程。
因此,不是规则限制了创造性,而是我们缺乏发现的眼光、把握的能力。所以,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取决于对“规则的认识”,对“教育、发展、创造契机的把握”。
二、教师要在行为中落实《纲要》的精神
(一)、师生共同建构游戏规则
幼儿是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规则他们也有自己
的想法、行为、意愿,若想让幼儿从主观上去执行规则,那么幼儿必须是对这个规则认可、理解的。因此,规则在师生讨论和生生互动中产生,是大家共同协商、共同讨论、共同约定的结果,那么幼儿在过程中就能自愿接受、自愿遵守的、自愿执行,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大家一起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还应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幼儿理解规则上。
(二)、活动前明确规则要求
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成正比的,年龄越小的孩子,其遵守规则的意识越差,越需要成人的不断督促和强化,年龄大的孩子,对规则的遵守有了一定的自控力,但是个性化的特点也逐渐呈现,当个性化与自控力发生冲突时,同样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每一次游戏之前,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具体的,合理的,坚持一贯的要求。
(三)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
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幼儿的可变性。在进入游戏情景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规则就会仍在脑后。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游戏的旁观者和单纯的指挥者,而应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随时洞察幼儿的异常行为,并利用有效策略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四)活动后评价规则要求
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
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
我们老师只有认识到幼儿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才可能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时采取有效的组织策略,才不会将游戏只看作是幼儿的“玩耍”而忽视其教育作用及在游戏这个载体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幼儿角色游戏的两种现场指导方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1(05)
[2] 张晖.对幼儿游戏评价的反思[j].早期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