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产业集聚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

浙江省产业集聚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

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队名:一米阳光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摘要: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强劲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并分析了永康五金产业、温州汽摩配产业和硅谷产业的升级路径,提出了浙江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引言:自国务院发布10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各地在规划“十二五”产业调整和振兴时,普遍都把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作为重中之重。

8月18日,浙江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布局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等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为特点的块状经济,成为支撑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显然,从实践发展来看,浙江省的这种产业集聚所形成的竞争力十分明显. 近年来,浙江省产业集聚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仍占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的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环境受制程度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浙江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转型升级的现实难题。

因此,在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实现全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y aggregation),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经济,并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两个角度研究产业集聚, 认为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的共享以及知识溢出诱使企业在空间上接近, 获得外部经济。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浙 江 地 方 政 府 重 视 资 本 市 场 发
浙 江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取 得 初 步 成
本文 系《 构建 与浙江省产业转 型升级相适应的 资本 市场体 系》 告的一个部分 , 报 有删 节。
31
市场体系创造了有利的产业基础 。 产业发
展与资本 市场之 间存 在着密 不可分 的互 动关 系 , 一个地 区的产业 环境 往往成为该
省政府十分重视资本 市场的发展 , 确立 了
“ 十一 五” 间“ 期 金融强省 ” 发展战略 , 由 并
等优势 , 又拥有较为丰 富的金融资源和相
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无论从政策基础 、 市 场基础 , 还是 产业基础 来看 , 构建与 浙江 产业转 型升级相适 应 的资本 市场体 系具
革 与资本 市场 发展 可能会产 生一个 良好
的衔接点 , 资本市 场的发展 已有 的成功 除
运作经验 , 浙江 的一些本土机构 也积累了
交 易市场等六个层次 。 浙江的资本市场发
展如果能紧 紧抓住这一机 遇 , 必将 由此 迎
来 一 个 全 新 的发 展 空 间 。
省发改委牵头编制 了《 浙江省 “ 十一五 ” 资 本市场规划》 0 8年初召开的全省金融 。2 0
化金融对经济转 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 杭州 市政府 明确提 出区域金融 中心发 展战略 , 资本 的集 聚地 、 配置 地和 发散地 , 金融创 新 的集中地和主源地 。省 内其他 市 、 县地 方 政府也重 视金 融产业 对经济 转 型升级
经超 过 1 万亿元 。 如果这批资金 中的部分 能转化为投 资 , 将成为推动 经济发展 的强 有力 的助推器 。 在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01.15•【字号】浙财企〔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2019〕4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为规范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运作,落实政府产业基金2.0版,我们重新制定了《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主题基金组建方案框架浙江省财政厅2019年1月1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三章运作模式第四章职责分工第五章投资原则和要求第六章投资管理程序第七章费用和收益第八章基金退出第九章风险防控和绩效考核第十章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第十一章附则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的运作与管理,根据财政部印发的《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5〕210号)《财政部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财建〔2015〕1062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以下简称“省转型升级基金”或“基金”)是由省政府主导设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基金,其设立宗旨是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结合,加快推动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条省转型升级基金按照“聚焦战略取向、突出政策引导、坚持市场运作、合理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运作管理,加强省市县联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产业战略重点部署,支持浙江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推动八大万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四条省转型升级基金作为省本级政府投资基金,资金来源为省财政预算安排,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反映政府出资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视运作和管理情况经省政府批准后增加财政预算资金后续投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
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15.07.02
•【字号】浙科发计〔2015〕95号
•【施行日期】2015.07.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的通知
浙科发计〔2015〕95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省级有关厅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新常态下浙江‘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持续发展路径优化与对策研究”等108个软科学项目列入201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

现将计划下达给你们,请各归口管理部门及时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
实施管理,并于2015年7月31日前完成项目任务书的签订工作。

附件:201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清单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7月2日附件:。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陈小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办学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重视招生源头,培养过程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动,即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全力打造“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一、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闭环管理的意义理念引领发展。

闭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将其运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招生工作,每年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为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又影响学生的就业,良好的就业可以提升学校的口碑和影响力,又对高校的招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联动闭环式的有机体结构。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全面反映了招生培养环节的质量,有必要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二、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联动闭环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办学过程中,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很多高校紧盯热门专业,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

尤其是一些文科类专业,其开设成本较低,各大高校“一哄而上”,这就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若干意见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若干意见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09•【字号】金政发〔2020〕14号•【施行日期】2020.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若干意见金政发〔2020〕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牢牢抓住浙江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简称“双高”建设),保持其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领跑地位,助推我市职业教育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整体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现就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办学目标,推动建成“双高”院校(一)总体目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要坚持区域服务型高职发展定位,完善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布局,优势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建成一批高端实体化产教综合体、职教集团(联盟)和特色产业学院;建成教学名师、技能大师领衔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主要办学指标和标志性成果全国领先;融入“一带一路”输出职业教育理念与标准,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现代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科学规范,关键领域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领跑者。

(二)阶段目标。

到2023年,将学校打造成为高职教育的“金职品牌”,奠定在国内高职教育界的领先地位,率先建成中国特色、国际领先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引领中国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打造“中国标准”、贡献“中国方案”。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及社会服务概况-科研处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及社会服务概况-科研处

现代物流研究所(一)研究所简介1. 研究所基本情况本研究所依托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合作单位为浙江五星物流公司、台州市物流协会。

研究所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配合学院科研处、学术委员会、职业教育研究所等部门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它以物流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物流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技术支撑、以管理学院作为研究基地,根据物流、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学院物流及各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量金融及其前沿理论、物流相关理论在行业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的深化改革、实训教学方式的探讨、产学研结合、专业教材的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所的人员由固定研究人员、流动的辅助研究人员和学生组成。

,目前有副教授3人、高级物流师5人、高级会计师1人,其中1人为台州市物流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为知名物流企业董事长。

现代物流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横向合作,致力于为物流行业提供先进的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加强与物流企业及其他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术交流,组织申报多项物流科研项目。

近年来研究所成员主持、参与并完成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等委托的物流研究项目近30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等项目30余项,这些项目针对国民经济及物流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得到了学术界和有关实际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

2.团队成员照片3. 研究所内部照片(二)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信息化基础理论、物流信息平台开发、ERP系统的实施,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等;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财务、供应链管理优化等;供应链金融:包括物流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库存融资、供应链融资风险等。

(三)近5年的标志性成果研究所成员近5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各级项目及课题50余项,其中市厅级以上项目及横向课题如下:(四)服务地方能力成功案例本研究所依托“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台州市物流协会”、德邦物流、浙江山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五星物流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先后参与政府委托的台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台州市首届物流论坛的筹备、台州市服务业十佳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评选等项目。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调研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二、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4)2.1 总体概况 (6)2.2 分行业分析 (7)2.2.1 电子信息产业 (8)2.2.2 生物医药产业 (10)2.2.3 新材料产业 (11)2.2.4 现代服务业 (13)三、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15)3.1 优势分析 (17)3.1.1 创新能力强 (19)3.1.2 产业链完整 (20)3.1.3 市场机制灵活 (21)3.1.4 政策支持力度大 (22)3.2 挑战分析 (23)3.2.1 核心技术不足 (24)3.2.2 人才短缺问题 (25)3.2.3 环境压力增大 (26)3.2.4 国际竞争加剧 (28)四、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0)4.1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31)4.2 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 (32)4.3 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 (33)4.4 推动绿色发展 (34)4.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36)五、结论与展望 (38)5.1 调研结论总结 (39)5.2 发展前景展望 (40)一、内容概要本报告主要围绕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报告首先概述了浙江产业集群的总体情况,包括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分布、发展特色等。

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其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现状分析:通过对浙江各产业集群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情况。

问题剖析:结合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压力等。

案例分析:选取浙江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对策建议:根据现状分析、问题剖析和案例分析,提出了推动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

从“中等发达”向“发达”转型

从“中等发达”向“发达”转型

努力实 现城乡劳动力充 分 、平等就业 ; 强
化政府促 进就业 的公共 服务职能 , 实施更 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 ; 推进就业与创业 联动 发展等 。 在提 高政府应 对公共危机能力方 面, 建立 包括 危机 预警制 度 、 机处理 决 危
身体制机 制相对弱化 , 高投入 、 高消耗 、 高
续发展能力不 强等问题 , 需加快集 聚各 类 创新 要素 , 构建 创新 载体 , 发展 的动 力 将
源更多地转 向创新 驱动上。 点在集中力 重 量培育一批本 土跨 国公 司 , 建设一 批集聚 创新 要素 资源 的载体 领域 等方 面做 足文 章 。在培育本 土跨 国公 司方 面 , 以增强企
策机 制 、 危机处 理 的调度 机构 、 有效 的信
息沟通机制 、 危机 的善后处理机制等 在内 的有效 的应 对公共危机机制 ; 建立应对公 共危机 的基 金储备制度 , 确保突发事件发 生 时的资金 来源 , 明确支 出 的程序 ; 建立 应对公共危机 的社会 动员 机制 等。 第六。 实行 低碳 发展 。 育若 干低碳 培
业核心竞争力 为重点 , 强化“ 民外合璧 ” 实
施 品牌 、 资本 、 场 、 才 、 术 国际化 战 市 人 技
展 海洋生物 医药 、 洋生 物保健 品 、 洋 海 海
生物化妆 品等新 兴产业 ; 培育发展海 洋技
经济示范 区和低碳城市 。 全球气候变 暖对
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 随着全球 来 的环 境 问题 及其 诱 因不 断地为人 们所 认 识 , 只是 烟雾 、 不 光化 学烟雾 和 酸雨等
好传统产业 的改造 升级 , 到“ 做 三结合 ” :
增量调 整与存量 调整相结 合 , 传统产业 的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01•【字号】浙政办发[2009]72号•【施行日期】2009.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09〕72号)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委〔2008〕88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着力推进我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块状经济已成为支撑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

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我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一)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2年,全省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左右300-1000亿元、60个左右100-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
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13.08.15
•【字号】浙科发计[2013]183号
•【施行日期】2013.08.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的通知
(浙科发计〔2013〕183号)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省级有关厅局(集团公司),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构建浙江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对策研究”等207个项目,列入我省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现将计划下达给你们,请各归口管理部门及时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并于2013年9月10日前完成项目任务书的签订工作。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8月15日附件:
2013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清单。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3.08.30•【字号】浙人社发[2013]176号•【施行日期】2013.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176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课题负责人要按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一般立项课题,请于2014年5月30日前将课题成果一式三份报送结题(L2013开头的立项课题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R2013开头的报送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逾期不再受理。

未能按时完成课题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结题材料请寄:杭州市古翠路50号省人力社保大楼,邮编:310012。

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号西湖物资大楼8楼(邮编:310007)联系人:徐红梅、黄佳莺联系电话:*************85119302传真:*************邮箱:*************.cn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2楼(邮编:310005)联系人:童素娟联系电话(传真):*************邮箱:******************附件: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3年8月30日附件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3A001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及对策研究,施仁江,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2以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创新研究,施祺方,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3基于产学研平台的浙江省土建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彭国军,浙江工业大学L2013A004“知行合一”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尤利群,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05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王景,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06大学生就业困境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王忠华,浙江工商大学L2013A007基于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策略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3A008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胡永青,浙江理工大学L2013A009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发展策略研究,金碧华,浙江理工大学L2013A010浙江省社区老年养护工作就业队伍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赵映振,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1在杭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周燕,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2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探究,蔡云飞,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13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支撑环境研究,朱佐想,浙江大学L2013A014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研究,袁秀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15基于乐业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谢书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16大学生网络创业培训与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李俊,浙江科技学院L2013A017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远亚丽,湖州师范学院L2013A018医学高职生“就业互助模式”的构建研究,戴晟,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L2013A01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李晨,宁波工程学院L2013A020就业结构性矛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陈红新,嘉兴学院L2013A021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就业路径研究,杨燕群,嘉兴学院L2013A022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缺工对策研究,林彬,嘉兴学院L2013A023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邢晓,衢州学院L2013A024基于外向型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王琼,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25高职外语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张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26高职院校毕业生延伸服务的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7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袁荣儿,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8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研究,徐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29基于双语教学的建设类高职学生就业策略研究,丁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0小微企业创业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姚华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1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因素和激励研究,朱哲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2产业升级背景下涉外电子商务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王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3高职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与就业促进策略研究,王慧,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原因探析,张梓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5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研究,沈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6高职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张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7基于校企合作基础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8城镇化建设对浙江高职创业教育的影响及改进研究,陈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39现代服务业视角下的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研究,吴远,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0基于就业拓展探析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宁波市为例,沈锡昂,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3A041养老护理员的现状调查与培养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方仕婷,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2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卢子敏,绍兴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3浙江省区域性劳动力供给预测分析,张春玉,浙江省劳科院L2013A044初创业者创业能力提升“321”培训模式路径探索--以长兴县为例,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L2013A045浙江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钱伟,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3A046海洋经济战略下的浙江省港口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胡启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7企业高技能人才创新行为分析与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金朝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8基于和谐视角的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朱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49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绩效评估,陈红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0产业融合发展下高技能人才开发途径与保障措施,许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1知识技能型人才职业成功内外动态发展研究,钱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3A052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途径研究,张野南,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3汽车产业发展与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陈立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4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瓶颈及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李书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3A055船舶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陈永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56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研究--以临安经济开发区为例,滕朝晖,临安市技工学校L2013A057医保基金管理绩效评估,傅鸿翔,省人力社保厅L2013A058新农合下农民医疗保险决策与医疗支出研究,程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3A059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研究,张娃庆,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60浙江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研究,朱力明,浙江财经大学L2013A061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邢淑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62浙江省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多维考量及其调整策略,战昱宁,杭州师范大学L2013A063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研究,马春生,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L2013A064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动态预警和分级响应机制研究,岳焱,嘉兴学院L2013A065高职院校编外用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二)资助项目L2013B001“第二次转型”时期,浙江省社会保障的不平衡性及社会规制研究--以养老保障为视角,刘芸,温州大学L2013B002基本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崔仕臣,温州医科大学L2013B00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与比较研究,郑栋,浙江纺织服装专业技术学院L2013B004基于养老金双轨制视角的收入再分配差距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吴晓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L2013B005浙江省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研究,童夏雨,浙江财经大学L2013B006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行为、意愿及其代际差异研究,陈野,嘉兴学院商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R2013A001 人口背景特征、制度性因素与科技人才收入满意度--基于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比研究,廖中举,浙江大学R2013A002 浙江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研究--兼论财政与税收作用的发挥,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3A003 高校高层次人才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诸燕,杭州师范大学R2013A004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研究,蒋征刚,浙江省疾控中心R2013A005 文化创意产业青年创业引导促进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张祝平,杭州市社会科学院R2013A00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孙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3A007 基于SERVQUAL框架的浙江省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姜英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08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以司法系统为例,孙培梁,浙江警官职业学院R2013A009 海洋经济驱动下泛海创新人才价值提升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陆可晶,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A010 涉外医疗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崔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1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邢海燕,绍兴文理学院R2013A012 技术标准下面向知识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许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3 衢州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许妍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A014 12333舆情传递机制研究,李国进,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A015 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工作的对策研究,杨旭明,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B001 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苏俊杰,中国计量学院R2013B002 艺术类青年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钱舒,中国美术学院R2013B003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研究,胡榕,浙江农林大学R2013B00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模式研究,汤智,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5 浙江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思路研究,卓奕源,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6 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杭甬温的调查数据,刘国岩,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7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走向预测,陈勇,浙江工业大学R2013B008 校企政协同培养纺织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龚素王乐,浙江理工大学R2013B009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的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陈永斌,浙江传媒学院R2013B010 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视角,邵慰,浙江财经大学R2013B011 舟山群岛新区高层次海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朱晓辉,浙江海洋学院R2013B012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外语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英语为例,乔锟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3B013 杭州市文创企业的人才瓶颈问题和对策创新研究,郑秀田,杭州师范大学R2013B014 浙江省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徐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B015 用人需求导向下的财会人才培养研究,邵月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3B016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服务外包模式研究,许尤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7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机制构建研究,杜宏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8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汪丽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19 面向信息服务业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华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0 经济转型下浙江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人才能力开发路径研究,林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谈黎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2 区域经济视域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技能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徐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3 企业人才职称评价多元体系的构建和思考,陆晓楠,浙江纺织服装专业技术学院R2013B024 浙江省休闲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丁春琴,杭州科技专业技术学院R2013B025 基于人--组织匹配理论的浙江省海洋经济战略性人才开发政策研究--以宁波为例,虞晓敏,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B026 转型时期浙江新生代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李繁,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B027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欠发达地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机制创新研究,贺翔,宁波大学R2013B028 浙江省智慧物流人才开发研究--以宁波市为例,王顺林,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29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义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研究与探索,孔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0 基于浙中产业环境下机电类高技能人培养体系建构研究,何永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1 国际电商人才STF培养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楼淑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2 浙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张伟,温州大学R2013B033 衢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研究,童玉娟,衢州学院R2013B034 制度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护理人才队伍研究,张昊,丽水学院R2013B035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研究,夏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6 基于有效性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张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B037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测评与考核-基于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证研究,陈晓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8 人力资源服务知名企业情况调查-基于杭州猎人公司的典型案例分析,殷宝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39 人力资源服务业走向预测,吴小蕾,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3B040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研究,侯德贤,宁波工程学院R2013B041 湖州市海归人才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韩海平,湖州市吴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B042 民营企业人才开发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台州市为例,洪赞,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C001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价值认同研究--以浙江省A大学为例,乐园罗,浙江大学R2013C002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与考核体系的融合研究,胡国庭,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3 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柳仕莺,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4 我国事业单位年金研究,韩娟,浙江财经大学R2013C005 基于生态取向的高校教师培养机制研究,王海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3C006 科研单位团队带头人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黄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R2013C007 绩效评价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谢军,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3C008 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杭州及周边地区高校为例,李镇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3C009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职院校管理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倪志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0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研究,潘华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开发研究,谢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2 浙江省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指标优化研究,戴道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3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汪一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R2013C014 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纺织服装行业为例,徐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5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实践和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金晓童,温州医科大学R2013C016人力资源视角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於国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7 国际化背景下出国服务和涉外培训研究,吴苏苹,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3C018 关于企业管理人才任职资格研究,应春生,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R2013C019 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张利,浙江省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R2013C020 浙江省人事考试内部管控制度研究,朱树民,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R2013D001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形象塑造研究,张淑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2 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研究,吕媛媛,浙江理工大学R2013D003高校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和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比较研究,伍小龙,浙江理工大学R2013D004 国内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比较研究,任梅,浙江工业大学R2013D005 科举选才的经验与启示研究,刘希伟,杭州师范大学R2013D006 职业发展视野下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研究,李弟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7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3D008基于双因素理论和对应分析法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精神研究,徐颖,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3D009人事考试的规程和制度研究,陈红梅,宁波杭州湾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3Z001 人力资源服务业概论,楼春锋,杭州浙佳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2013Z002 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张林,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Z003 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应校军,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3Z004 人力资源猎头服务,陈雅,温州大学R2013Z005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沙居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R2013Z006 人力资源培训服务,梅胜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3Z007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测评与考核,郦巍铭,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R2013Z008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3Z009 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陈丽君,浙江大学R2013Z010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潘维,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R2013Z011浙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研究, XXX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3Z012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较,冯志娟,浙江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产业集聚迈向纵深:构建大平台 推进新跨越——浙江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三人谈

产业集聚迈向纵深:构建大平台 推进新跨越——浙江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三人谈

张 善 坤 : 委 省 政 府 在 去 年 印 发 的 《 于 加 快 推 进 省 关 产 业 集 聚 区 建 设 的若 干 意 见 》 , 台 了一 系 列 保 障 产 中 出 业集聚区建设的政策举措。这个意见有两个鲜明特点 :

江 对 产 业 集 聚 区发 展 定 位 、 间布 局 、 业 导 向 等 是 如 空 产 何 考虑 的 ? 张 善坤 : 委 “ 二 五 ” 划 建 议 和 全 省 “ 省 十 规 十二 五 ” 规 划 纲 要 提 出 了 “ 产 业 集 聚 区建 设 成 为 新 型 工 业 化 与 新 把 型 城 市 化 相 结 合 的示 范 区 、经 济 转 型 升 级 的先 行 区” 的
就产 业 导 向 而 言 ,各 省 级产 业集 聚 区要 以 国 家 、 省
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为指导 , 照推进经济转 型升级 的 按 要求 , 突出“ 、 、 、 ” 注重优 化产业 结构 、 优 新 高 特 ( 注重集
聚新 兴 产 业 、 重 提 高 科 技 含 量 、 重 发挥 特 色优 势 ) 注 注 的
发 展 总 体 规 划 》 浙 政 发 [ 115号 ) 明 确 了 全 省 建 设 ( 2 04 0 ,
产业集聚 区的总体战略 、 空间布局 、 产业导 向等 。 市级层
面 ,4个 省 级 产 业 集 聚 区 发 展 规 划 已 经 全 部 由 省 政 府 l
批 复 并 由省 发 改 委 印 发 实 施 , 目前 各 地 正 在此 基 础 上 加
记 者 : 了推 进 全 省 产 业 集 聚 区建 设 , 委 省 政 府 为 省
出 台 了哪 些 支持 性举 措 ?
政府办公厅转发 , 将于今年起 实行 。 省市联动 、 协同推进

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不搞 盲 目投资 、 目新布 点 , 盲 通过投 资增 量 的优化 , 带动 、 进存量 的调整提 升 。 促
采 取各 种措 施 帮助 中小 企业 练 内功 、 强基 础 , 实 切
提 高 中小 企 业 的核 心竞 争力 . 持 中小 企业 的转 型 支 升级 . 使浙 江工业 的优势得 到增强 , 劣势得到转 化。
适时 制定 和推 出财 政 、 融 、 金 价格 、 地和 产业 土 政 策 , 政策 层 面 上推 动 产 业结 构 升 级 。 宏 观上 在 在
附加值 向高技 术 、 附加 值 的演 变 趋 势 。浙 江 改革 高
开放 3 0年 的实践 表 明 :经 济发 展 总 是 与产 业 结构 转 型 升 级 相 联 系 . 业 结 构 的 提 升 必 能 推 动 经 济 产
发展 。
立产 业 转 型升级 的正 确发 展 观 . 着力 推 进 经济 结构 调 整和 发展 方 式 的转 变 . 服 了金融 危 机所 带来 的 克
个 地 区从发 展 阶 段进 人发 达 阶段 的关 键过 程 . 也
是 经 济从 跳跃 式 发 展过 渡到 “ 稳定 可 持续 发 展 ” 必 须 经历 的 阵痛 所 以浙 江经济无 论从 其长 期稳定 可 持 续 发 展 。 是从 目前 应 对 国际 金 融 危 机 . 应 当 还 都 牢 牢抓 住 产业 转 型 和结 构性 调整 . 这应 当成 为各 级 政 府 、 大 企 业 的广 泛 共 识 和 自觉 行 动 。 过 本 轮 广 通
各种 困难
20 0 8年 国际金 融危 机 发生 后 . 浙江 的经 济 发展
遇 到 了很 大 问题 , 主要 表 现 在 : 向 型经 济 增 长 明 外 显 回落 , 织 服 装 、 电 产 品 等Leabharlann 劳 动 密集 型产 品 的 纺 机

民营企业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民营企业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民营企业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吴敬琏
【期刊名称】《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06)005
【摘要】@@ 现在东部沿海地区讨论比较多的问题是,"十一五"时期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民营企业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四点看法:第一,民营企业要不要产业升级;第二,能不能够产业升级;第三,什么是产业升级;第四,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吴敬琏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23
【相关文献】
1.CI战略视角下我国民营企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J], 贾璐璐
2.产业升级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为例 [J], 郑文君
3.产业升级、金融分权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 [J], 肖锐;汤宽之;洪正
4.威立雅华菲:从民营企业到世界500强产业升级要靠新技术、新理念 [J], 沈昀韵
5.共同富裕视域下民营企业产业升级与双碳目标的协调机制文献述评 [J], 王丽娜;崔健;张秋月;蔡国琴;李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衢州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初步分析

衢州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初步分析

2021年第05期·浙江经济/区域衢州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初步分析文/周波俞奕张玉良衢州需进一步加强与G60科创走廊成员城市的科技合作、融入G60科创走廊,推动衢州科技创新发展衢州作为G60沪昆高速节点城市,是浙江省推进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建设联席会议六个地级市成员单位之一,也是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边际城市。

开展衢州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研究,对加强城市间科技合作、共享G60科创走廊发展成果、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合作已有基础近年来,衢州与G60科创走廊的沪杭嘉三市积极展开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通过探索异地招才引智和研发孵化,促进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衢州转化。

与上海合作,打造“创新飞地”。

衢州在上海张江设立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利用“创新飞地”引进20余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高端项目和近百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基地内的艾森药业生产的中美同步获批临床的创新药,是全球首个第三代靶向抗肿痛药,为衢州带来15项国际发明专利,有望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近5年来,衢州市共引进上海来衢投资项目104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与杭州合作,融入杭州都市圈。

2018年,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1433”战略体系,以衢州与杭州深入实施升级版山海协作为抓手,以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全面战略合作为重点,深度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创新生态圈,积极推进杭衢同城一体化。

目前杭衢高铁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杭衢两地只需40分钟即可互达,真正实现杭衢交通一体化。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今后将建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与嘉兴合作,借智借力推动衢州科技创新。

自2009年7月衢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以来,衢州市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政府支持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创新体系。

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探讨 区域金融 结构 和产业 集聚对 经济增 长 的贡献 程度 , 以期构 建适应 区域 经济发 展 的区域金 融结构 体系 ,
为产业 集聚 的发展解 除枷 锁 。
收 稿 日期 :2 0 0 9—1 0—1 2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 域 金 融结 构 与产 业 集 聚 互 动 机 制 研 究 — — 以 长 三 角 地 区 为 例 ” 7 7 30 ) 浙 江 省 区 ( 07 13 ;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融发 展 , 术 创 新 与产 业转 型升 级 ” Y 00 4 ) 钱 江 人 才 计划 “ 江 区 域 金 融 发 展 与 产 业 集 聚 区 经 济 增 金 技 ( 6 9 64 ; 浙 长 的 互 动关 系研 究 ” Q C 8 2 1 ) 期 研 究 成 果 ; 江 省 高 校 人 文 社 科 重 点研 究 基 地 ( 融学 ) 助 ( J 00 0 3 前 浙 金 资 作 者 简 介 :钱 水 土 ( 95一) 男 , 江 萧 山 人 , 江 工 商 大 学 金 融 学 院 副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要 从 事 金 融 发 展 理 16 , 浙 浙 教 博 主
第 4期 总第 22期 2
21 0 0



N0 4 Vo . 2 . 12 2 Ap.2 1 r 00
J OURNAL OF BUS NES I S ECONOM I CS
金融结构 、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 基于 20—07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00 20
区域 经济快 速增 长 的背 后 , 是众 多产 业集 群 的蓬 勃发 展 。 如政 府推 动 的上 海张 江 高新 技术 产 业集 群 、 资 外
拉动 的苏锡 常开发 区信 息产业 集群 , 以及 民营经 济驱 动 的浙北 杭嘉 湖 地 区 、 东南 温 台地 区的产 业 集群 。 浙 而在 区域经 济发展 与产业 集聚 的形成 过程 中 , 融发挥 着 十分 重要 的 作用 。 文试 图以长 三 角地 区 为例 , 金 本

“五链”协同推动杭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链”协同推动杭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链”协同推动杭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文献综述 (7)2. 低空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8)2.1 低空经济的定义 (10)2.2 低空经济的特征 (11)2.3 国内外低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12)3. “五链”协同的内涵与机制 (12)3.1 “五链”协同的理论基础 (14)3.2 “五链”协同的关键要素 (15)3.3 “五链”协同的实施路径 (16)4. “五链”协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8)4.1 低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9)4.2 “五链”协同的理论支撑 (20)4.3 “五链”协同的实践案例分析 (21)5. “五链”协同推动杭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22)5.1 杭州低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4)5.2 “五链”协同的具体策略 (25)5.3 实施路径与案例分析 (26)5.4 政策建议与对策措施 (28)6. 结论与展望 (30)6.1 研究结论 (31)6.2 对杭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2)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33)1. 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深入解析“五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如何相互协同共同推进杭州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杭州作为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先行城市,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和高效的产业链,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航油、飞机制造、维修、租赁及运营服务的需求。

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一条涵盖低空经济各环节的紧密链条。

我们将分析供应链的优化问题,重点是增强本地化组件的供应能力、确保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稳定的采购渠道,并提升物流与配送系统的效率,以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创新链的发展将是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讨论促进技术研发与转化、指纹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旨在构筑一个创新驱动的低空经济增长点。

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基本内涵、提升路径与项目抓手

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基本内涵、提升路径与项目抓手

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基本内涵、提升路径与项目抓手陈正江
【期刊名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8)2
【摘要】办学是各级各类学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的五项重点工作中,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位居其首。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进程中,要在把握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寻提升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主要路径,并以打造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等为抓手,全面落实落细。

【总页数】5页(P5-9)
【作者】陈正江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
2.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
3.高职院校自主办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4."双高
计划"建设的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内涵特征、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5.提升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4万元
专家咨询费
万元
管理费
万元
外协费拨出
万元
大额设备和材料名称和价格
结题验收信息
获得的标志性成果
经费结算情况
验收时间
验收组织单位
验收组成员
结题验收意见
注:涉及商业秘密的,委托单位、项目名称等敏感关键词用“*”替代。
附件2
浙江省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一览表
填表人:李敏填表日期:2015年7月1日
立项
信息
项目名称
金融集聚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路径及对策研究
立项部门
2013年省科技厅软科学
实施期限
2013/8/16至2014/12/31
协作单位
浙江省商务厅
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承担任务
李敏
副教授
阮刚辉
中级
浙江省商务厅
调研、数据收集
经费总额
6万元
其中
拨款
3万元
其他经费
来源及金额
3万元
经费预算
设备费
万元
材料费
万元
测试化验加工费
万元
燃料动力费
万元
差旅费
1.6万元
会议费
万元
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
万元
劳务费
0.3万元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3.6万元
专家咨询费
0.5万元
管理费
0万元
过程
信息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报告撰写
周建松
教授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研究路线设计、调研方案制定
潘锡泉
助教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浙江转型升级的影响
郭福春
教授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产业集聚水平衡量
吴金旺
讲师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打造金融集聚区的路径研究
许嘉扬
助教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内外典型金融集聚区比较
经费到位情况
已拨入
4.5万元
未拨入
1.5万元
实际经费使用总额
3万元
阶段性成果
已完成研究报告“金融集聚助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路径及对策研究”初稿
预算支出情况
设备费
万元
材料费
0.5394万元
测试化验加工费
万元
燃料动力费
万元
差旅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472万元
会议费
万元
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
万元
劳务费
万元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