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
郭明全

2007年11月13日09:41 来源:人民网-《今传媒》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媒体对企业而言,是个很特殊的角色,是企业外部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关系。

我问过一些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大都说不清。有的说我们每年花很多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媒体和我们关系很好,他们都听我们的;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做广告,不和媒体打交道,也不考虑如何与媒体相处;如此等等,答案都很幼稚。还记得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是怎样被《经济参考报》文章《滚滚川酒入秦池》拉下马的吗?还记得一向躲避媒体的德隆系唐氏兄弟是如何倒台的吗?

前两天,一位做地板超市的老总见我,求问企业发展方面的事宜,谈话间,我说:“近来房地产在传统媒体上广告投放量减少,给媒体造成了很大压力,地板商最近广告投的比较多,你可要谨慎一点,以防媒体不怀好意盯上你。”他说:“这没问题,当地的媒体都很熟,不会有事。”结果当晚十点多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员工在当地一电视频道看到一则预告:××地板、××地板及该企业地板纷纷落马、消费者评说“品牌”地板,近期播出!吓得老板问我怎么办?

事实上,企业与媒体关系处理上任性、随意导致的任何失误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诸多企业包括大量在华的跨国公司频繁爆发媒体危机就是明证。

诚如“外交无小事”,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可以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是企业整个公共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美国知名咨询专家萨莉·斯图尔特经过大量调查分析指出:一个拥有成功公共关系的公司都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

⒈他们都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包括时间和专注程度;

⒉它们都以事实为基础来传播信息;

⒊它们都认为公司的使命不是仅仅为了挣钱。

从萨莉·斯图尔的说法中企业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事实上,从中我们能领悟出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的基本道理:

第一,要重视、要投入、要专注;

第二,要真实、要诚实;

第三,要明白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的价值追求,否则所谈没有意义。

明白了大道理,也就认清了方向;认清了方向就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家著名跨国公司对内明文指出:

公司高度重视在媒体、客户和公众中的良好声誉。大众传媒(包括商业

和专业媒体以及互联网)是公司建立企业形象、培育良好声誉来支持业务发展的主要平台。

为了充分管理好媒体资源,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在与媒体交流时请严格遵守如下指导方针:

媒介关系部是被公司授权与媒体接洽的唯一接口。媒介关系部在应答媒体提问、组织新闻活动、撰写新闻稿件时,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所有的媒体活动,包括新闻稿的发布、采访安排、回答媒体问题和组织新闻发布会等,都必须由媒介关系部统一安排。

只有被授权的新闻发言人才能就他们分管的范围代表公司向媒体发言。

无论何时收到媒体的询问,请交由媒介关系部处理。

请注意保护公司机密信息。未经授权,向媒体发布任何机密的商业信息是严令禁止的。这些信息包括(此略)。

马来西亚一家大橡胶公司在推行新闻界公共关系中制定了如下原则:

我们认为应该对新闻界人士予以有礼貌的招待,并且承认他们有权对我们提出任何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对新发生的事实发表真相——忠诚扼要而明确。

我们认为所有发给新闻界的材料,必须属于新闻体裁,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企图以为广告费用影响任何编辑计划。

我们认为应该把所有重要新闻以公正无偏袒的态度同时发布给所有新闻机构。

我们相信不得使用高压手段,不得对某人有所偏爱,并且与新闻界融洽相处。

这几条原则是很值得借鉴的。

通常,企业与媒体相处,与媒体打交道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媒体

了解媒体是与媒体友好相处的前提。媒体是什么?媒体有什么共性?不同的媒体有什么不同?不同媒体的记者有什么区别?媒体对什么有兴趣?媒体对企业有什么要求?最近媒体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记者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等等,这些问题企业与媒体关系管理者要思考、要了解。只有了解对方,才能走近对方,才能很好地与对方相处,才能建立信任。

当然,只有在与媒体的交往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媒体,回避媒体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媒体。

尊重媒体

企业在对待媒体的态度上,一定要把尊重媒体放在第一位。

媒体有媒体的文化,有他们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办事风格,当然也有别人不太理解的游戏规则。企业要有一种好的心态,一种阳光的心态来对待媒体。

例如:对媒体提出的合理采访要求要积极回应,友好配合。

对媒体提出的不合理采访要求,如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属合法保守的信息,企业有权拒绝,但要有

理有节,要耐心解释,求得记者理解。

对媒体提出的要求赞助、拉广告等商业需求,企业应认真评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作决定,并做好解释。千万别太勉强以使企业受难,也不要太敌意以免积怨媒体。

向媒体提供的信息,要尊重媒体的编辑,即使被否决也要服从。

对媒体发表了不利于你的负面报道,要冷静分析,如果属实要虚心接受,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同时,诚恳主动地联系媒体和记者,向媒体表明态度通报整改处理措施和结果,力求赢得媒体宽容,争取由负面指责转为正面认可。因为,媒体习惯“本报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

如果负面报道不属实,企业应立即主动地联系媒体和记者,提供事实,让记者充分了解事件的原委和真相,引导记者重新客观公正地报道、评价并心悦诚服地更正其以前不实的报道。如果媒体顾面子不愿更正,企业可公开发布一个媒体声明,或借助其他媒体传播渠道,发表事实、以正视听。

总之,不要简单责备动怒,绝不能收买、使用威吓、指责或压力阻止传媒的报道,绝不能以交情或经济利益交易要求媒体为企业做不实的宣传。有位记者告诉我,一次他去参加国内一家大企业的新闻发布会,会上老总一口指责记者不负责,经常乱写,惹得记者一致反感,不长时间这位老总在媒体的“不友好”责难下出事了。

另外,对所有新闻机构要尽量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以免引起误会和不满。不要做那种对甲记者公开某些情况,而对乙记者保密这样的游戏。同样,从记者方面获得的消息,也不应随意转告给另一记者。

尊重能带来信任,信任能获得尊重;尊重使你有权要求“公正的报道”,信任会使你得到“有利的报道”。

主动沟通

与媒体相处、与媒体打交道要有主动意识,要争取掌握主动权,要快速响应,不要只被动应对。信息时代传播渠道无法屏蔽,企业要永远对媒体开放企业的前门,积极主动地寻求媒体的正面关注,否则,记者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试图从边窗和后门窥视你。对记者要主动交朋友,要注意了解和研究媒体的动向,了解记者的需求,主动与媒体对接,开展良性互动。企业的一些重大事件只要媒体有兴趣都可以与他们通通气,或者邀请他们来参加。

如,面对激烈的汽车竞争市场,为赢得媒体的关注,长安福特公司宣布,除特殊情况外,每隔2个月都要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召开常规记者通气会,基本模式是前30分钟做工作介绍(包括业绩),随后回答记者提问。

另外,跨国汽车巨头在华机构

都经常组织国内媒体的汽车记者去国外参观世界性车展。

主动是一种友好,友好能得到帮助。

诚信为本

○与传媒相处必须讲诚信,欺骗媒体等于欺骗公众,失信媒体等于失信天下。对媒体有些话可不说,但不可瞎说。凡提供给新闻界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童叟无欺。报喜瞒忧、浮夸噱头、添油加醋、敷衍了事,都不是与媒体交往的正道。对传媒提出的质询,不要回避,要如实解答,相互沟通。有时,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你不能回答时,可尽力给予解释。

对媒体过头的夸奖,不要窃喜,应好言相阻。记住:对企业所有不实的报道,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是好事,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人讲诚信才能立身,企业讲诚信才能立市。

远近相宜

有人说与媒体打交道是“带电作业”。与媒体相处,常常是近不得、远不得,最好采取“刺猬法则”,即与媒体保持恰当的热度,保持适当的距离。企业与媒体相处需要讲一点艺术,要有一定的“距离感”。比如:老板与媒体不要频繁接触,企业应设专人以及委托专业公司来处理媒体事务,这就是“距离”;又如对各家媒体尽可能一视同仁,这就是“距离”;再比如,平时保持对媒体的监测,这也是一个(心理)距离。

总之,企业对媒体要科学公关,不是盲目“攻关”;要用心应对,不要任性“硬对”;既要讲义,又要通情。要像对朋友那样“真心”,对客户那样“热心”,又要像对竞争对手、司法部门那样保留一点“小心”。尤其当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时,要下决心快速解决问题,不要太接近媒体,不要去欺骗媒体,更不要想出了事把媒体拉来当帮凶。但像有的企业因被媒体批评过而明令规定:“放记者进厂采访罚款500元”,以及宣布:“假记者与狗不得入内。”不只是过分,而且无知,终将自食其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