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什么是科学探究 教案1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1
《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一、填空题1.物理学中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______及其_____。
2.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3.小明在探究某一问题的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猜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时,他便将实验的结果进行修改,使其与猜想的基本相符,他这样做______(填“对”与“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钟摆的奥妙”问题中包括的几个过程分别是_____。
5.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有关。
你认为与此因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动一次的______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7.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方案不一定非常完美,但因包含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不一定要全部填满5个步骤,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你需要的步骤多少,如果填空格数不够,还可以自己添加。
)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内容;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介绍科学的定义和科学的特点,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八年级的学习内容。
2.知识讲解(3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了解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和能源的分类。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和实例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和解释相关概念和知识。
3.小组探究活动(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源资源,调查和研究该能源的特点、来源、利用方式和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概念回顾。
2.知识巩固(3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小问题和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拓展学习(4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源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实验和观察等方式,了解和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知识拓展(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实验和观察,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践活动(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指导,进行小组实验活动。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第四课时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实验和观察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分享实验心得。
2.知识总结(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如复杂的概念、抽象的原理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案例等。
-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 准备好实验器材,如实验报告、实验记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 结合教学重难点,讲解核心知识点。
- 通过实例、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巩固练习:-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回顾学习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3.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学会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化学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展示金属的性质、有机物的提取等实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微观构成:原子、分子、离子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3.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活泼性、合金、应用领域4.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碳原子、官能团、命名方法5. 化学与生活:日常用品、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化学反应,并说明其能量变化。
(2)简述金属的活泼性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3)有机物命名:CH3CH2CH2OH、CH3COOH。
2. 答案:(1)示例: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光合作用。
能量变化:放热、吸热、放热。
(2)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化学性质越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乙醇、乙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内容掌握情况较好,但对金属活泼性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华师大版九上第9课科学技术word教案1
第9课科学技术内容标准:了解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绩。
教学目标一、识记:古埃及太阳历欧几里得和?几何本来? 阿基米德的创造创造二、能力培育:把科学文化这局部知识通过度门别类的整理归纳,培育学生整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科技功效的学习,知道咱们今天先进的科技都是在前人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
从而激发对先人们的崇拜和赞赏之情。
〔2〕通过对阿基米德等成绩的了解,学习他们勤学善思、虚心求教、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一、重点古埃及太阳历是目前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现今通用的公历与其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学习阿基米德的创造创造,知道他的人品和业绩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二、难点:多方面的科技知识和专门名词对学生可能有必然难度。
教学进程:一、导言摆脱原始蒙昧以后,人类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硕果累累,异彩纷呈,谱写了极为辉煌灿烂的篇章。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下北非和古希腊人们所创造的科技成绩。
板书课题?科学技术?。
二、新课一、古埃及太阳历〔1〕古埃及人在数学、医学、工程技术、历法等都有卓越的成绩,其中历法上影响最大。
〔2〕画P59上第一段最后一句,并读一读。
〔3〕学习P59-60上,回答埃及人是如何取得历法上的成绩的?古埃及太阳能历和儒略历、公历之间有什么关系?公历有何优势?〔第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科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是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
〕板书:太阳历——儒略历——公历古希腊时期科学技术曾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各个领域人材辈出、硕果累累。
下面咱们来看一看讲义上为咱们选的两名科学家。
二、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1〕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几何学开山祖师,对天文学、光学和音乐等亦有研究。
?几何本来?是世界上最先公理化的数学专著,被誉为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指导学生在P60上画,并记。
〔教师在此强调?几何本来?的特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
〞相传古希腊一名著名科学家曾这样宣称,下面就来看看他是如何的一个人物。
(华师大版)九年级 科学 上册 优秀教学教案(全套)
2 158
32
;
6g
x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 2×158:32=6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 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 158g 高锰酸钾加 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教学重点:
1、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教学难点:
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教学过程:
一、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实验步骤: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 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1.1《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1 生活中的酸和碱 教案1
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酸和碱,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鉴别溶液酸碱性。
2.能力目标: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去探究,回忆类推并设计实验,充分讨论、养成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用酸、碱指示剂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2.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前不久,山东一名4岁女童吹泡泡时,将泡泡水洒在脸上,第二天,全身开始爆皮,嘴角烂得张不开。
同学们知道泡泡水的成分吗?让我们揭开泡泡水的真面目。
二、讲授教师给出酸和碱的概念:酸:柠檬等尝起来有些酸,含有一种化学物质——酸。
碱:肥皂等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摸上去通常有滑腻感,含有另一种化学物质——碱。
三、探究1.活动:小组合作一。
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含有酸和碱物质呢?小组合作,完成质疑案中课内合作;写出你认为含酸的物质:写出你认为含碱的物质:活动:讲授。
回顾与新授:回顾初一学过的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怎样区别酸和碱;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仍为紫色。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
教师在上面演示,通过展示台投影,让学生学会使用滴管,以及如何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石蕊试液显示红色、紫色、蓝色;酚酞试液显示无色、无色、红色。
2.活动:小组合作二。
有三瓶无色透明的溶液A、B、C,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何种溶液?(1)你还需选用的实验器材是:(备选:滴管、玻璃棒、点滴板、玻璃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2)你的实验步骤是:(3)你的实验现象是:加紫色石蕊试液,加无色酚酞试液:A.溶液;B.溶液;C.溶液。
3.活动:小组合作三。
学生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准备的各种洗涤剂、水果的酸碱性;请每位同学取出自备的物质,选用酸碱指示剂测出这些物质的酸碱性;物质名称酸性或碱性或中性。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1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1第一篇: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1化学方程式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学情分析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4教学过程 4.1 一.知识教学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质量守恒一.知识教学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酸碱盐教案 华师大版
第5册1章1节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醋酸、碳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碱;对酸和碱有初步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醋酸、碳酸、柠檬酸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常见的碱;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找出生活中的酸与碱。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活动1:到超市中找出含酸或碱的物品(学生自已完成)。
操作:上课前一天,由老师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到一家超市,观察各种物品,仔细阅读物品标签上的说明,尽可能多的找出含有酸或碱的物品,并记录其所含酸或碱的名称。
二.新课教学师:酸和碱是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本节课我们来认识生活的酸与碱。
大家课前已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酸和碱,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活动2:比赛说出日常生活中的酸的名称。
要求:把全班按座位位置分成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说出的酸的名称多。
按组次进行,每组每次只能说出一种含酸的物品,并指出酸的名称,但不能与别组说过的重复。
老师记录。
(记录表格如下,PPT)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多给学生以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每组回答的结果,老师可与学生一起当即进行交流与讨论,老师并对该酸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展知识。
教学前教学应准备好相应的实物,比如雪碧、食醋、柠檬、盐酸、硫酸、硝酸等,在讲述到相应内容时进行展示,以给学生深刻印象。
组1:在很多饮料中含有碳酸,我们称之为碳酸饮料,夏天是很好的解渴的饮料。
师:说得很好。
(让学生讨论对碳酸的认识后,教师再简介)碳酸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的酸。
它的酸性很弱,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
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
制造汽水时就需在加压的条件下,把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
当人喝汽水时,气压减小,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并从口腔排出,带走热量,因此人感到凉爽。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什么是科学探究)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走近科学2、什么是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案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2.初步认识科学探究对科学的作用;3.初步认识科学探究对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意义;4.加深对科学探究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有效解决问题,从而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史上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车胎漏气创设情境(海王星的发现)原因设计探究科学探究如何运用问题进行探究方法探究的一般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生活中一个简单的探究实例挑战者号(肚子痛案例)失事原因教学过程㈠、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1、观看“海王星发现的过程”(教参附带的片子)2、出示讨论题,小组进行讨论:⑴科学家们为什么会进行这项探究?⑵科学家们提出了什么问题?⑶科学家们提出了哪几种猜测?⑷最后排除了哪几种猜测,作出了什么假设,由谁提出的?⑸为了证实自己猜测,他们如何收集证据?⑹最后谁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是真实的?3、在学生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小结:由于观察到天王星运行轨道反常,科学家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天王星运行轨道出现反常现象?他们作出了各种猜测,通过收集证据排除了各种的可能,最终作出了“可能存在某颗未知行星”的假设,为了证实这个假设,亚当斯、勒威耶收集证据,查阅资料,运用数学方法亚当斯先于勒威耶提出了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预言,由德国伽勒用望远镜发现了这颗海王星,使假设得以证实。
4、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的,请你谈谈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学生讨论回答,师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㈡、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肚子突然疼起来”的问题这个案例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安排学生回答平时大家碰见这种事情是如何处理的?然后教师请一位同学扮演肚子突然疼起来了,请同学加以解决,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按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提出问题:小明为什么会肚子疼?作出假设:可能受凉了、可能由食物引起、可能剧烈运动引起、可能是盲肠炎收集证据:最近是否淋雨了受冻了、最近吃了哪些食物,食物是否过期,肚子疼前做了哪些事,以前有没有这病史,验证假设:检查、化验、诊断治疗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对科学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很有用的,我们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什么是科学探究》教案
《什么是科学探究》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技能目标1.让学生形成的探究意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2.培养合作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3.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究、积极思考;2.学会协作与交流;3.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探索。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看视频:“海王星发现的过程”,出示讨论题:A.科学家们为什么会进行这项探究?B.科学家们提出了什么问题?C.科学家们提出了哪几种猜测?D.最后排除了哪几种猜测,做出了什么假设,由谁提出的?E.为了证实自己猜测,他们如何收集证据?F、最后谁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是真实的?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二、新课教学(一)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二)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渡: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对科学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很有用的,我们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肚子突然疼起来”的问题。
(这个案例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安排学生回答平时大家碰见这种事情是如何处理的?一般是去医院。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医生会怎么做?请学生按科学探究方法的一般过程来归纳说明医生是怎样完成探究过程的。
)提出问题:小明为什么会肚子疼?做出假设:可能乱吃了什么东西;可能是饭后剧烈运动了;可能是受凉了;可能是……等。
收集证据:(询问)最近是否淋雨了受冻了、最近吃了哪些食物,食物是否过期,肚子疼前做了哪些事,以前有没有这病史……。
华师大版科学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教案教案标题:华师大版科学教案-探索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能够区分静止和运动状态。
2. 学生能够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1.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2. 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的描述。
教学难点:1. 理解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2. 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探索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物体的运动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感受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的变化。
2. 提问学生,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二、探究(20分钟)1. 实验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不同摩擦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物体运动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三、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2. 教师讲解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的描述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场景,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的变化,并用图示或文字进行记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结果,进行互评和讨论。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以及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的描述方法。
2. 学生进行笔记整理,归纳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关于物体运动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对物体运动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物体的运动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精彩课件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物理学基础1.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 力与运动1.3 能量与能源2. 章节二:化学基础2.1 物质的结构与组成2.2 化学反应与方程式2.3 生活中的化学3. 章节三:生物学基础3.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3.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3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教学重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转换与守恒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2. 知识点框架:按照章节和内容,列出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目: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力与运动、能量与能源等知识点。
填空题目: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等知识点。
简答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在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学课件(1)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电与磁》的4.1节“磁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磁性的产生、磁体的分类、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基本概念以及磁感线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磁体、磁极、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会使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了解磁感线的规律。
3. 掌握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线的理解与应用、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重点:磁性概念、磁体的分类、磁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指南针、电流表、电动机模型。
学具:磁性实验盒、指南针、电流表、电动机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性的来源。
2. 知识讲解:a. 磁性的产生:介绍磁性的来源,讲解磁体的分类和性质。
c. 磁场和磁感线:通过电动机模型演示磁场的存在,讲解磁感线的特点和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磁感线分布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磁性实验盒的操作,观察磁极相互作用和磁场分布。
六、板书设计1. 磁性的产生和分类2. 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3. 磁场和磁感线磁场概念磁感线的特点七、作业设计a. 磁体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b. 描述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c. 磁感线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 答案:见课后反思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性的概念和磁极相互作用规律掌握较好,但在磁感线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磁感线部分的教学,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感线的分布规律。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与磁性相关的现象,如磁悬浮列车、电冰箱门磁等,了解磁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磁学的科普读物,拓宽知识面。
科学探究 (华师大版)
1、小区可能停电了?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 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 灯亮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 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为什么患过牛 痘的人不会得 天花?
可能得过 一次天花, 人体就对 天花产生 了免疫力
牛痘脓浆接 种到人内, 人产生牛痘。 再接种天花 脓浆,人不 会患天花
结论:
患过牛痘的 人不会得天 花?
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检验假设
为什么得 过牛痘的 女工不会 患天花呢? 或许得过一 次天花,人 体就对天花 产生了免疫 力 取微量牛 痘脓浆, 接种到…
吸一吸
听一听
操作
摇动
目的
感觉大小
感受或 现象
可以滚动
判断
应该较小
掂掂轻重
感受质量
很轻
质量很小
……
……
……
……
阅读: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在哪里?
思考与讨论:
1、在解决上述自行车胎漏气的过程中,你认为 有哪些十分重要的环节?
2、你认为,解决上述自行车胎漏气问题的过程 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天王星运行的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是 轨道与计算结 某颗未知行星的影响 果不一致 造成的
望远镜发现了 一颗新星
发现了海王星
亚当斯和勒威耶发现海王星
思考与讨论
课本P9页 1、在海王星发现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们是如何提 出问题的? 2、亚当斯和勒威耶提出了什么猜想?又是如何收 集证据的? 3、亚当斯和勒威耶是用什么方法提出预言的?
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
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欢迎来到《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的世界。
在这个学期,我们将探索更深入的科学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本册教材将帮助我们了解关于物质、能量、运动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教材的内容。
第一单元: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我们将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物质的转化与能量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转化与能量。
我们将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的转化规律,了解化学反应的各种类型,并学习如何计算反应的物质的量和能量的转化。
第三单元: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我们将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研究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生物体,探究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单元:地球与地图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地球与地图。
我们将探索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制图技巧,并深入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第五单元:物种的起源与进化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我们将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并探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生命多样性与人类未来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生命多样性与人类未来。
我们将研究生物种类的分类和多样性,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相互作用,探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我们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科学的奥秘将会为我们逐渐揭开。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请大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探索和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在本学期的科学课程中取得成功!以上就是本文档对《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
科学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科学是一门探究世界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
在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一、力的三要素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有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方向是力的作用方向,作用点是力作用的位置。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来测量,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伸缩变形来测量力的工具。
通过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确定力的方向。
而力的作用点则是指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在物质的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引力、电磁力和排斥力。
引力是所有物质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它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通过引力,地球可以吸引我们身体向下。
电磁力是带电物体之间相互斥或相互吸引的力。
当两个带电物体之间有相同的电荷时,它们会相互排斥;当两个带电物体之间有不同的电荷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就是静电力和磁力的作用原理。
排斥力是在物体之间压缩时所产生的一种力。
当物体被压缩时,它们内部的分子间距变小,排斥力就会增大。
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压缩弹簧反弹的原因。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发生中和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会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酸的特征是酸性物质具有酸味、能导电、可以腐蚀金属等。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
碱的特征是碱性物质具有碱味、能导电、能中和酸等。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碱的反应物种类和数量要保持平衡,以达到中和的效果。
这种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胃酸和胃碱的中和作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物质科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物质的分类与鉴别。
2. 生命科学: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 地球科学: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天气与气候、地球资源及其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遗传与变异、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2.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与变化、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解:(1)物质科学:讲解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物质分类与鉴别。
(2)生命科学:讲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地球科学:讲解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天气与气候、地球资源及其保护。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科学:(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3)物质的分类与鉴别2. 生命科学:(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遗传与变异(3)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地球科学:(1)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2)天气与气候(3)地球资源及其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物质科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与物的质量比。
(2)生命科学:简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地球科学:分析我国某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3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1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
四、物体的内能
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分子具有势能
看演示
物 体 的 内 能
物体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 分子之间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两点注意:①物体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大量分 子热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对单个 分子研究没有意义。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论温度高低,物体 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永不停息,即内能总是 会存在。
我发现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
C、H、O、N、S、P、卤素等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相同 (选“相同”或“不相 各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_______ 同”)。
一、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 机 物 概念 元素 组成 区别 联系 含碳的化合物
3.一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屁股发烫,所 以他的机械能______,他的内能_____.
像重力势能或弹性势 能一样,分子也存在 势能
返回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节
身边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
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不仅含有C、H、O还有N元素等,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由20 种氨基酸连接而成,其中8种氨基酸从食物中摄取。许多食物如鱼、虾、 蛋、牛奶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 尿素、二氧化碳和水 酶 被氧化 热量 氨基酸 组成 各种蛋白质 2.其重要性表现在: 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②蛋白质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因此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 命。 如A、参与化学反应的酶就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酶 属于蛋白质,但也有少数酶不属于蛋白质。B、由蛋白质和血红素组成的 血红蛋白在吸收O2和呼出CO2的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方法、步骤。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及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
生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有效解决问题,从而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㈠、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1、观看“海王星发现的过程”(教参附带的片子)
2、出示讨论题,小组进行讨论:
A、科学家们为什么会进行这项探究?
B、科学家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C、科学家们提出了哪几种猜测?
D、最后排除了哪几种猜测,作出了什么假设,由谁提出的?
E、为了证实自己猜测,他们如何收集证据?
F、最后谁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是真实的?
3、在学生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小结:由于观察到天王星运行轨道反常,科学家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天王星运行轨道出现反常现象?他们作出了各种猜测,通过收集证据排除了各种的可能,最终作出了“可能存在某颗未知行星”的假设,为了证实这个假设,亚当斯、勒威耶收集证据,查阅资料,运用数学方法亚当斯先于勒威耶提出了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预言,由德国伽勒用望远镜发现了这颗海王星,使假设得以证实。
4、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的,请你谈谈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学生讨论回答,师归纳: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㈡、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肚子突然疼起来”的问题
这个案例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安排学生回答平时大家碰见这种事情是如何处理的?然后教师请一位同学扮演肚子突然疼起来了,请同学加以解决,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按科学探究方法进行;
提出问题:小明为什么会肚子疼?
作出假设:可能受凉了、可能由食物引起、可能剧烈运动引起、可能是盲肠炎
收集证据:最近是否淋雨了受冻了、最近吃了哪些食物,食物是否过期,肚子疼前做了哪些事,以前有没有这病史,
验证假设:检查、化验、诊断治疗
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对科学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很有用的,我们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探究自行车车胎漏气的原因
这个问题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要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处理。
A、情境模拟
B、分组讨论
C、设计探究问题,并完成探究过程
D、各组表演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3、阅读“挑战者号”失事原因的探究
㈢、小结: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建立假设,需要用证据去验证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五、课外延伸:
㈠、请你从以下几件事例中任选一个设计一个探究问题,并完成探究过程。
1、某校一学生一天从一个超市中买了一瓶饮料,喝了以后却发现身体不舒服,感觉肚子痛。
2、某户人家失窃,窃贼跳窗逃走
3、某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做作业突然灯熄灭了。
㈡、上网查阅有关科学史上的一些探究活动。